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占用像素的点云视频几何图码率控制改进算法研究
1
作者 王涛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23-28,共6页
对基于视频的点云压缩方案(V-PCC)编码树单元(CTU)级的码率控制中给未占用像素分配码率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占用像素的几何图码率控制改进算法。对于不含未占用像素的CTU,根据CTU占用像素比例与码率分配权重间的相关性,设计了基于占用... 对基于视频的点云压缩方案(V-PCC)编码树单元(CTU)级的码率控制中给未占用像素分配码率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占用像素的几何图码率控制改进算法。对于不含未占用像素的CTU,根据CTU占用像素比例与码率分配权重间的相关性,设计了基于占用像素比例的码率分配权重方案,通过建立几何图码率、几何图失真、点云重建几何失真间的数学关系,求解CTU的码率分配权重;对于不含占用像素的CTU,不给其分配编码比特。对于码率分配算法的初始参数,依据点云序列重新统计更新。实验结果表明:几何图在全帧内配置下,与原始码率控制算法相比,所提算法的Geom.BD-GeomRate中D_(1)、D_(2)平均降低了18.5%和1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压缩 几何 占用 码率控制 R-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penGL的AWX格式红外云图三维仿真技术应用 被引量:8
2
作者 脱宇峰 王伟 +4 位作者 邱凯 宋丰华 于菲菲 王尧 王永生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1年第2期25-31,共7页
针对AWX格式红外云图数据特点,依据红外云图三维仿真原理,通过构建DEM模型和应用OpenGL技术,提出了适合云图自身特点真实感表现的颜色及透明度获取方法,实现了对AWX格式红外云图三维仿真显示,并给出了实现方法及流程。通过应用验证,该... 针对AWX格式红外云图数据特点,依据红外云图三维仿真原理,通过构建DEM模型和应用OpenGL技术,提出了适合云图自身特点真实感表现的颜色及透明度获取方法,实现了对AWX格式红外云图三维仿真显示,并给出了实现方法及流程。通过应用验证,该方法对AWX格式红外云图三维仿真显示速度快,更好地反映了云团的空间分布特征,增强了云图的显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 数学模型 三维仿真 像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V-L^1分解的红外云图超分辨率算法 被引量:3
3
作者 符冉迪 周颖 +1 位作者 颜文 尹曹谦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37-944,共8页
提出一种基于TV-L1分解的红外云图超分辨率算法。该方法采用原始-对偶算法求解TV-L1图像分解模型,将低分辨率云图分解为结构部分和纹理部分:对结构部分采用软决策自适应插值(SAI)处理;对纹理部分则基于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NSCT)具... 提出一种基于TV-L1分解的红外云图超分辨率算法。该方法采用原始-对偶算法求解TV-L1图像分解模型,将低分辨率云图分解为结构部分和纹理部分:对结构部分采用软决策自适应插值(SAI)处理;对纹理部分则基于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NSCT)具有多方向和平移不变的特性,构造非线性增益函数对其NSCT变换域系数进行处理,然后对处理后的变换系数进行NSCT逆变换实现纹理增强。最后,将处理后的结构部分和纹理部分组合起来得到重构的高分辨率云图。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在视觉效果以及图像质量定量评价上均优于传统插值方法,在实现两倍超分辨率时,其峰值信噪比(PSNR)和结构相似度(SSIM)平均值分别提高了1.316 2~4.591 9dB和0.007 1~0.020 6;实现三倍超分辨率时PSNR和SSIM平均值分别提高了0.338 7~4.58dB和0.001 8~0.041 7。由于SAI插值和非下釆样Contourlet变换准确表示了云图的不同形态特征,故所提算法的超分辨率结果不但准确重建了云图中的结构部分,而且有效保持了红外云图纹理和边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V-L1分解模型 红外 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NSCT) 像增强 超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噪声背景下在遥感云图中提取地球圆盘的快速算法 被引量:3
4
作者 郭强 陈桂林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68-372,共5页
提出一种新的图像边缘提取的快速算法———通过建立马尔可夫预测模型对目标边缘位置进行前向预测 ,并根据边缘特性 ,采用最小均方误差分类器进行同步校正 .与传统的边缘提取算法相比 ,该算法具有很强的噪声抑制和实时处理能力 .实践表... 提出一种新的图像边缘提取的快速算法———通过建立马尔可夫预测模型对目标边缘位置进行前向预测 ,并根据边缘特性 ,采用最小均方误差分类器进行同步校正 .与传统的边缘提取算法相比 ,该算法具有很强的噪声抑制和实时处理能力 .实践表明 ,该算法对于任何非突变闭合区域均有良好的边缘跟踪特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可夫预测模型 噪声 实时处理 最小均方误差 边缘提取算法 边缘跟踪 遥感 地球圆盘 遥感 气象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卫星红外云图与水汽图的融合技术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凯 寇正 《红外》 CAS 2013年第5期8-15,22,共9页
将多分辨率分析融合方法和多尺度几何分析融合方法应用于气象卫星水汽图和红外云图的融合中,并用主观视觉、平均互信息和Xydeas-Petrovic指标对各种融合算法的性能分别进行了定性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与源图像相比,融合图像取得了更好... 将多分辨率分析融合方法和多尺度几何分析融合方法应用于气象卫星水汽图和红外云图的融合中,并用主观视觉、平均互信息和Xydeas-Petrovic指标对各种融合算法的性能分别进行了定性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与源图像相比,融合图像取得了更好的视觉效果,图像中包含了更多的信息量,云体清晰度和云的层次感得到了提高,纹理变得细致了。从平均互信息和Xydeas-Petrovic指标看,多尺度几何分析融合方法的效果较多分辨率分析融合方法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像融合 红外 水汽 多分辨率分析融合方法 多尺度几何分析融合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地球的三维云图实现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郭胜 徐智勇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2期70-73,共4页
以风云二号气象卫星的红外云图数据为基础,根据实时的红外云图,在数字地球上实现云图的三维显示,实时动态模拟我国上空的云图变化情况.通过二维云图的灰度信息,得出其高度值,与提取的经纬度值一起,经过坐标转换,得到三维空间坐标信息,... 以风云二号气象卫星的红外云图数据为基础,根据实时的红外云图,在数字地球上实现云图的三维显示,实时动态模拟我国上空的云图变化情况.通过二维云图的灰度信息,得出其高度值,与提取的经纬度值一起,经过坐标转换,得到三维空间坐标信息,再采用OGS三维渲染技术,实现云图的三维显示.与以往云图的三维显示技术相比,采用的方法更加简单高效.在实际应用中,该方法能够实时获取和展示三维立体云效果,并且加以时间驱动可以实现云图的动画播放,对于气象部门有着很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 三维 数字地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云图仿真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7
7
作者 王连杰 韦群 《软件》 2018年第5期151-155,共5页
为了提高云团的观测准确率,提出了利用红外云图夜间能够成像的特点,研究云图中灰度值与云团高度值存在的关系,利用该对应关系构建出云图的三维模型,计算各像素点的顶点法向量,对模型中各个像素点进行着色,最终设计并实现三维云图仿真系... 为了提高云团的观测准确率,提出了利用红外云图夜间能够成像的特点,研究云图中灰度值与云团高度值存在的关系,利用该对应关系构建出云图的三维模型,计算各像素点的顶点法向量,对模型中各个像素点进行着色,最终设计并实现三维云图仿真系统。该系统能够有效解决云图的三维显示问题,极大地提高了云图的真实感,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技术 仿真 红外 三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云二号H星 被引量:1
8
作者 咸迪 《卫星应用》 2018年第11期82-82,共1页
风云二号H星(FY-2H)于2018年6月5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并最终定点于东经79°.7月31日成功接收到第-幅可见光云图.FY-2H采用地球静止轨道,主要载荷包括五通道扫描辐射计(可见光、中波红外、长波红外、红外分裂窗和水汽... 风云二号H星(FY-2H)于2018年6月5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并最终定点于东经79°.7月31日成功接收到第-幅可见光云图.FY-2H采用地球静止轨道,主要载荷包括五通道扫描辐射计(可见光、中波红外、长波红外、红外分裂窗和水汽)和空间环境监测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号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可见光 地球静止轨道 中波红外 扫描辐射计 长波红外 空间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SA认为云是引起全球变暖的关键因素
9
作者 贾淑静 《山东气象》 1992年第3期56-56,共1页
鉴于卷云对气候的潜在影响和在大气层中的高度,以及它在全球出现的高频次,NASA(美国国家宇航局)已经开始研究羽状卷云,以求更深入地了解全球气候并预报它的未来形势。这些云在气候预报中起着主要的作用,除可以控制地球大气向外散失热量... 鉴于卷云对气候的潜在影响和在大气层中的高度,以及它在全球出现的高频次,NASA(美国国家宇航局)已经开始研究羽状卷云,以求更深入地了解全球气候并预报它的未来形势。这些云在气候预报中起着主要的作用,除可以控制地球大气向外散失热量的多少外,当二氧化碳的增加导致全球温度变化时,它们具有重要的潜在反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变暖 温度变化 美国国家宇航局 地球大气 反馈作用 羽状 全球温度 未来形势 红外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云二号观风云
10
作者 晓昊 许斌 《太空探索》 2004年第12期2-5,共4页
关键词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转移轨道 运载火箭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 太空 气象卫星 红外 地球 水汽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Y-2区域观测模式下姿态计算特征参数解算 被引量:1
11
作者 韩琦 魏彩英 +2 位作者 张晓虎 赵现纲 林维夏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8-191,共4页
为解决风云二号卫星连续区域观测时的精确姿态计算难题,提出了风云二号卫星红外云图的几何模型,并对得到的风云二号卫星姿态计算的关键参数进行了验证.在区域观测模式下,提出了几何距离约束进行模型的解算方法,得到了符合业务运行精度... 为解决风云二号卫星连续区域观测时的精确姿态计算难题,提出了风云二号卫星红外云图的几何模型,并对得到的风云二号卫星姿态计算的关键参数进行了验证.在区域观测模式下,提出了几何距离约束进行模型的解算方法,得到了符合业务运行精度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观测 红外地球云图几何模型 几何距离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面向森林区域的全波形激光雷达数据全链路仿真方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舒琪 岳春宇 杨居奎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2020年第1期113-123,共11页
星载全波形激光雷达森林回波仿真,普遍使用的“混合几何光学辐射传输模型”,在建立目标场景时输入参数多而复杂,难以获取,且多依赖经验公式。针对上述问题,文章利用机载激光雷达点云数据,提取目标区域森林植被特征参数及地面高程参数,... 星载全波形激光雷达森林回波仿真,普遍使用的“混合几何光学辐射传输模型”,在建立目标场景时输入参数多而复杂,难以获取,且多依赖经验公式。针对上述问题,文章利用机载激光雷达点云数据,提取目标区域森林植被特征参数及地面高程参数,实现目标场景输入参数去经验式获取,并追踪传感器发射脉冲、脉冲光束与地面物体交互作用、接收回波全过程,建立包括传感器模型、目标植被模型、回波模型在内的激光雷达全链路仿真模型,为跨区域快速建模提供依据。对实验区域采集的机载激光雷达点云数据进行仿真得到模拟全波形激光雷达森林回波波形,并将模拟波形与机载激光雷达点云数据直接生成的拟大光斑波形进行比较;再将模拟波形与对应区域的GLAS波形进行对比分析,二者相关系数高于0.80,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波形激光雷达 机载激光雷达点数据 全链路仿真模型 混合几何光学辐射传输模型 地球科学激光测高系统 航天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点云模型的参数化方法
13
作者 王丽辉 罗晓玲 张娜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13年第5期128-129,共2页
该文针对三维离散点云模型的参数化方法进行了研究,三维点云数据是一些离散的空间数据点,很难对模型进行简化以及变形等处理。该文的参数化方法是将三维点云模型投影到球面上,然后进行正八面体参数化和几何图像参数化,这时三维模型被转... 该文针对三维离散点云模型的参数化方法进行了研究,三维点云数据是一些离散的空间数据点,很难对模型进行简化以及变形等处理。该文的参数化方法是将三维点云模型投影到球面上,然后进行正八面体参数化和几何图像参数化,这时三维模型被转换到二维平面上,我们可以利用已经很成熟的二维平面的简化及变形方法对几何图像进行操作,经过逆变换后就可以得到对应的三维点云模型的简化和变形结果。将三维模型转化到对应的二维空间上可以解决很多在三维离散空间上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该方法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点 模型转换 参数化方法 几何 三维模型 变形方法 正八面体 三角网格 模型 参数化模型
原文传递
新一代气象卫星──GOES-8
14
《山东气象》 1995年第4期21-21,共1页
新一代气象卫星──GOES-8GOES-8地球同步卫星和以前的GOES-7相比有了许多新的改进,它的可见光云图能区分1024个灰度暗影,而GOES─7只有64个灰度,它每小时可发送4次可见光和红外云图以及辐射观测数据... 新一代气象卫星──GOES-8GOES-8地球同步卫星和以前的GOES-7相比有了许多新的改进,它的可见光云图能区分1024个灰度暗影,而GOES─7只有64个灰度,它每小时可发送4次可见光和红外云图以及辐射观测数据,从另外一些仪器测量的地球发射和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卫星 GOES 地球同步卫星 象仪 探测器 红外谱区 红外 天气预报 反射辐射 高清晰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激光点云融合的建筑物BIM建模 被引量:23
15
作者 刘亚坤 刘会云 +2 位作者 李永强 赵上斌 杨亚伦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63-772,共10页
墙体、窗户等单元构件是建筑物重要组成部分,精细提取其几何参数及位置信息对于完整表达建筑物整体模型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单一点云数据源无法获取建筑物单元构件相关参数并完整表达室内外模型重建问题,本文提出一整套融合室内外多源点... 墙体、窗户等单元构件是建筑物重要组成部分,精细提取其几何参数及位置信息对于完整表达建筑物整体模型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单一点云数据源无法获取建筑物单元构件相关参数并完整表达室内外模型重建问题,本文提出一整套融合室内外多源点云数据的BIM模型重建技术。为验证方法的有效性,选取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教学楼为实验区域,室内外数据采集时间为2019年5月。在对实验区域机载、车载和地面点云数据进行预处理的基础上,分别选取各点集共轭特征点,以高精度的地面点云为基准,将机载和车载点云融合到地面点云。为提高后期模型重建精度及处理效率,以点云间最小空间距离的方式剔除重叠区域冗余数据。对建筑物进行整体平面与立面剖切,将剖切面在CAD中进行跟踪绘制二维线划图,将二维线划图导入Revit软件中绘制轴网与标高,并利用提取到的墙体几何参数编辑墙体族类型进行BIM模型重建。根据提取到的窗户几何参数统计其类型并编辑窗户族,将其归为有规律性和无规律性两类,有规律性窗户单元找出其重复性规律及位置控制参数,无规律性窗户单元逐个放置,二者结合优化BIM模型。为验证模型重建精度,选取建筑物代表性立面,以人工实测立面边长为参照,将由点云数据提取到的相对应立面边长及模型边长与之对比分析,其误差集中分布在0.0~0.2 m之间,存在0.2 m以上误差,但大部分在0.3 m以下。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LiDAR数据 融合 冗余数据剔除 剖切 二维线划 几何参数提取 单元构件族 BIM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