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认语言学视域下的“一点”英译研究--以霍克思、闵福德《红楼梦》英译本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张雳 赵秋野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7-73,共7页
汉语量词“点”表示不定小量,在历时演变中发生语义泛化。在“一点”量名结构中,“一点”较少突显名词所指事物的属性;而相应的英语表达可突显事物的多维属性。本文依据体认语言学的核心原则“现实—认知—语言”,以霍克思、闵福德《红... 汉语量词“点”表示不定小量,在历时演变中发生语义泛化。在“一点”量名结构中,“一点”较少突显名词所指事物的属性;而相应的英语表达可突显事物的多维属性。本文依据体认语言学的核心原则“现实—认知—语言”,以霍克思、闵福德《红楼梦》英译本中“一点”的英译为例,探究译者的认知过程。研究发现,在“现实—认知—语言”的翻译再建构中,译者对原文的语境内外关系进行重新评估(现实),按译语规约对名词所指事物的某种(些)属性进行有意识突显(认知),使译文(语言)有了新的认知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认语言学 突显 一点 霍克思、闵福德《红楼梦》英译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翻译能力视域下中国文学翻译实践能力研究——以霍克斯译本《红楼梦》为例
2
作者 姜美云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14期28-32,共5页
当下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观念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因此国家翻译能力研究凸显出其重要性。中国文学翻译作为中国翻译分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整个中华文化外宣工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在翻译实践过程中,文学中特有的... 当下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观念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因此国家翻译能力研究凸显出其重要性。中国文学翻译作为中国翻译分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整个中华文化外宣工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在翻译实践过程中,文学中特有的民族文化特征的翻译处理不得当是造成中国文学译本在海外传播不够理想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文学译者,作为中国文学翻译实践主体,他们的翻译实践活动直接受自身翻译理念的影响,与时俱进的译者翻译理念是提升其翻译实践能力的前提条件,也是有效途径。霍克斯译本《红楼梦》在海外得到了读者的认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中华文化传播。该文以提升译者翻译实践能力为出发点,通过分析霍克斯在《红楼梦》翻译实践中体现出的翻译思想,探究培养译者与时俱进的翻译理念对其文学实践能力的提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翻译能力 中国文学 翻译实践能力 霍克斯《红楼梦译本 译者翻译理念 民族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楼梦大辞典·红楼梦译本》词条匡谬赓补 被引量:8
3
作者 唐均 《华西语文学刊》 2010年第2期186-209+408,共24页
本文对20年前问世的《红楼梦大辞典》中'红楼梦译本'部分的所有词条进行了力所能及的修订处理,对绝大部分词条的内容都作出了或多或少的增删修改,同时增加了原来未曾著录的44个《红楼梦》译本词条,最后基于此修订而进行的一个... 本文对20年前问世的《红楼梦大辞典》中'红楼梦译本'部分的所有词条进行了力所能及的修订处理,对绝大部分词条的内容都作出了或多或少的增删修改,同时增加了原来未曾著录的44个《红楼梦》译本词条,最后基于此修订而进行的一个粗略统计表明:迄今已知《红楼梦》有过28种语言的104个译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大辞典》 红楼梦译本 词条修订
原文传递
《红楼梦》邦斯尔译本的学术性特征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朱薇 何中市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7-180,共4页
《红楼梦》第一个120回英文全译本——邦斯尔神父译本迄今未能正式出版,使其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此译本体例完备、副文本使用充分,文化对比意识强烈,注重用考证结论指导翻译,学术型翻译特点明显,体现了译者严谨的翻译态度,值得学界... 《红楼梦》第一个120回英文全译本——邦斯尔神父译本迄今未能正式出版,使其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此译本体例完备、副文本使用充分,文化对比意识强烈,注重用考证结论指导翻译,学术型翻译特点明显,体现了译者严谨的翻译态度,值得学界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邦斯尔神父 邦斯尔译本 红楼梦译本 学术性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乔利《红楼梦》英译本的底本考证 被引量:26
5
作者 王金波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77-287,共11页
在《红楼梦》英译史上,乔利译本第一个带有真正的全译性质,是承上启下的重要译本。然而,学术界鲜有研究该译本的文献著作。本文借鉴红学和翻译学的研究成果,从译本序言和译本正文两方面对照多个原文版本和译本进行了考证,证明乔利《红... 在《红楼梦》英译史上,乔利译本第一个带有真正的全译性质,是承上启下的重要译本。然而,学术界鲜有研究该译本的文献著作。本文借鉴红学和翻译学的研究成果,从译本序言和译本正文两方面对照多个原文版本和译本进行了考证,证明乔利《红楼梦》英译本的底本是以程甲本为祖本的王希廉评本。本文希望以此为开端,推动对该译本的深入研究,从而丰富和拓宽《红楼梦》翻译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利 红楼梦》英译本 底本 程甲本 王希廉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宪益与霍克斯的译者主体性在英译本《红楼梦》中的体现 被引量:46
6
作者 张曼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9-113,共5页
杨宪益夫妇与霍克斯的译者主体性在《红楼梦》翻译中的体现是不同的,霍克斯通过翻译体现了从“它是”到“我是”的主体性张扬,维护了解构理论;杨宪益夫妇则实践了从“它是”到“我是”的主体性抑制,消解了解构理论,维护了传统的“作者... 杨宪益夫妇与霍克斯的译者主体性在《红楼梦》翻译中的体现是不同的,霍克斯通过翻译体现了从“它是”到“我是”的主体性张扬,维护了解构理论;杨宪益夫妇则实践了从“它是”到“我是”的主体性抑制,消解了解构理论,维护了传统的“作者中心论”和“原著中心”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英译本 主体性 主体间性 它是 我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霍克斯《红楼梦》英译本特色 被引量:5
7
作者 吴欣 《淮阴工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46-49,共4页
《红楼梦》因其本身具有百科全书的性质,要求译者具有丰富的知识和深厚的学力,霍克斯先生的《红楼梦》译本运用归化法来解决语际间的文化差别,运用重组法来弥补译本意义上的不足,运用增译法来烘托原文本中字里行间的意境,运用转换法来... 《红楼梦》因其本身具有百科全书的性质,要求译者具有丰富的知识和深厚的学力,霍克斯先生的《红楼梦》译本运用归化法来解决语际间的文化差别,运用重组法来弥补译本意义上的不足,运用增译法来烘托原文本中字里行间的意境,运用转换法来消除文化梗阻所造成的语意隔阂。《红楼梦》的翻译研究有助于在对比语言学、对比文化学、文艺美学和翻译诗学等方面有所发现,为翻译学的建设和翻译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克斯 红楼梦》英译本 语言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窥《红楼梦》三个日译本中诗词曲赋的翻译--以第五回的翻译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王菲 《中华文化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6-42,共7页
《红楼梦》的三个日译本在日本译界具有很高的地位,受到了极大关注。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松枝茂夫译本(SM)、伊藤潄平译本(SI)和饭塚朗译本(AI)。本文将以《红楼梦》第五回中的诗词曲赋为例,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对这三个日译本在语言表达... 《红楼梦》的三个日译本在日本译界具有很高的地位,受到了极大关注。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松枝茂夫译本(SM)、伊藤潄平译本(SI)和饭塚朗译本(AI)。本文将以《红楼梦》第五回中的诗词曲赋为例,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对这三个日译本在语言表达层面和文化传递层面的翻译技巧进行欣赏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日译本 诗词曲赋 翻译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因素对翻译的影响——以《红楼梦》英译本为例 被引量:5
9
作者 袁晓红 《吉林工商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116-119,共4页
从根本上说,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文化的多样性给翻译带来了诸多困难。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对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因素包括思维方式、习俗文化和宗教信仰等进行处理,一直是翻译工作者关注的问题。译者应使译文尽可能传达原语的文化内涵... 从根本上说,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文化的多样性给翻译带来了诸多困难。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对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因素包括思维方式、习俗文化和宗教信仰等进行处理,一直是翻译工作者关注的问题。译者应使译文尽可能传达原语的文化内涵,也要考虑译语读者的接受力和理解力,在两者之间达到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因素 翻译 影响 红楼梦》英译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楼梦》三个英译本的文化翻译比较 被引量:6
10
作者 师杰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76-79,共4页
选取《红楼梦》三个较好的英译本,就原文中某些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进行比较分析。归纳出三个译本在文化翻译上异同的形成原因:译者的知识学养、译本出现时间以及译者的翻译目的和翻译策略。
关键词 红楼梦》英译本 文化负载词 文化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受美学视野中的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库恩译本及史华慈译本翻译策略浅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陆霞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5-119,共5页
接受美学的理论核心"读者中心论"确立了读者的本体地位。面对《红楼梦》,德国汉学家、翻译家库恩与史华慈最原初的身份就是两位"特殊"的读者。说特殊,是因为他们除开阅读原文本,还需用自己的言说方式将这个文本介... 接受美学的理论核心"读者中心论"确立了读者的本体地位。面对《红楼梦》,德国汉学家、翻译家库恩与史华慈最原初的身份就是两位"特殊"的读者。说特殊,是因为他们除开阅读原文本,还需用自己的言说方式将这个文本介绍给与他们讲同一个母语的读者群。而他们之所以采用这样那样的言说方式,我们可以从接受美学理论出发,依托"水平接受"、"垂直接受"、"个人接受"等论点,来考察那些制约其翻译策略的种种因素,如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赞助人机制、两位"读者"不同的文化背景、审美情趣、经济状况等等,最后对呈现出的不同风格的译本做出合理的分析与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德译本 接受美学 翻译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红楼梦》库恩译本的归化翻译策略 被引量:1
12
作者 华少庠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36-139,共4页
《红楼梦》的文化负载词汇清晰地表现了中国文化的特殊性。面对中德语言文化的巨大差异,译者库恩以寻找中、德语中共有义素的词汇为着眼点,灵活运用以达意为主旨的归化翻译策略,使无中国文化前见的德语读者得以理解小说的深刻含义。中... 《红楼梦》的文化负载词汇清晰地表现了中国文化的特殊性。面对中德语言文化的巨大差异,译者库恩以寻找中、德语中共有义素的词汇为着眼点,灵活运用以达意为主旨的归化翻译策略,使无中国文化前见的德语读者得以理解小说的深刻含义。中、德文化间的差异性,注定要产生翻译过程中的张力。正是这种张力,为译者库恩对《红楼梦》进行中、德语间的文字转换,寻找最适宜的表达语符和创造新的文学魅力提供了巨大的动力,也使译本获得了独立的文本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德译本 文化负载词汇 语际转换 翻译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籍英译中汉语文化负载词的异化翻译研究——以《红楼梦》英译本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闫爱花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126-128,共3页
典籍是各民族文化的精髓,典籍的翻译是传播本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在中国文化典籍中,富含大量的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意蕴的汉语文化负载词。文章以杨宪益夫妇和霍克斯所译的《红楼梦》英译本为例,探讨了典籍英译中汉语文化负载词的异化翻... 典籍是各民族文化的精髓,典籍的翻译是传播本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在中国文化典籍中,富含大量的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意蕴的汉语文化负载词。文章以杨宪益夫妇和霍克斯所译的《红楼梦》英译本为例,探讨了典籍英译中汉语文化负载词的异化翻译策略,以达到传播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籍英译 汉语文化负载词 异化翻译 红楼梦》英译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译本《红楼梦》中“借代”翻译的归化和异化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玲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119-121,共3页
杨宪益夫妇翻译的《红楼梦》,一直以来被公认是最完整地道的宏篇巨制翻译。无论是遣词造句,还是文本的文化内涵表达都是恰当和准确的。本文就杨译本《红楼梦》中的借代修辞格进行讨论,主要以韦努蒂翻译理论的归化和异化进行分析,揭示杨... 杨宪益夫妇翻译的《红楼梦》,一直以来被公认是最完整地道的宏篇巨制翻译。无论是遣词造句,还是文本的文化内涵表达都是恰当和准确的。本文就杨译本《红楼梦》中的借代修辞格进行讨论,主要以韦努蒂翻译理论的归化和异化进行分析,揭示杨译本中关于借代的巧妙处理,为翻译界同仁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本红楼梦 归化 异化 借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红楼梦》法译本对若干汉语修辞格的翻译策略——兼论翻译对源语文化信息的传达 被引量:2
15
作者 郭玉梅 《法国研究》 2008年第1期32-42,共11页
奈达把翻译中涉及的文化因素共分为五类:1)生态文化2)语言文化3)宗教文化4)物质文化5)社会文化。上个世纪80年代,翻译理论研究进入文化转向后,经过学者们反复地讨论,达成了一个基本的共识,即在翻译过程中,应尽可能地保留源... 奈达把翻译中涉及的文化因素共分为五类:1)生态文化2)语言文化3)宗教文化4)物质文化5)社会文化。上个世纪80年代,翻译理论研究进入文化转向后,经过学者们反复地讨论,达成了一个基本的共识,即在翻译过程中,应尽可能地保留源语文化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法译本 修辞 翻译 文化语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的《红楼梦》俄译本译语特征研究——以复合言语动词“笑道”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淼 《中国俄语教学》 CSSCI 2023年第1期39-49,共11页
《红楼梦》俄译本是汉俄翻译研究的重要对象,其中蕴藏了大量汉俄语言转换的机制和技巧。本文以《红楼梦》对话描写中的复合言语动词为切入点,在自建《红楼梦》汉俄平行语料库的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源语“笑道”在俄译本中的... 《红楼梦》俄译本是汉俄翻译研究的重要对象,其中蕴藏了大量汉俄语言转换的机制和技巧。本文以《红楼梦》对话描写中的复合言语动词为切入点,在自建《红楼梦》汉俄平行语料库的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源语“笑道”在俄译本中的译语特征进行了描写,对其背后的语义转换机制和译者行为进行了剖析。研究表明,“笑道”的语义在译文中呈现出强烈的多元化趋势,且转换模式丰富,源语和译语之间的语义非对称性特征突出。源语规范和译入语规范是影响译者选择的重要因素,译者始终在努力寻求两者之间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俄译本 译语特征 复合言语动词 语料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红楼梦》的英译本看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和补偿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秀英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11年第2期186-190,共5页
语言与文化相互依存,密不可分。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语言包罗万象,是体现中国文化的瑰宝。正是由于《红楼梦》语言文化的丰富性,给其翻译造成了很大困难,也引起了翻译界对《红楼梦》英译本的不同品评。本文将从文化的角度分析杨宪... 语言与文化相互依存,密不可分。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语言包罗万象,是体现中国文化的瑰宝。正是由于《红楼梦》语言文化的丰富性,给其翻译造成了很大困难,也引起了翻译界对《红楼梦》英译本的不同品评。本文将从文化的角度分析杨宪益、戴乃迭的《红楼梦》英译本中的所得与所失,并根据其在文化差异方面的处理提出一些涉及文化的翻译方法和补偿策略,从而尽可能多的保存源语文化,并使中国文化在国内外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杨译本 翻译的标准 文化差异 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楼梦》法译本传统文化内涵的翻译策略 被引量:4
18
作者 郭玉梅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34-39,共6页
传递隐含的文化信息向来是翻译的难题。归纳了《红楼梦》法译本处理传统文化内涵方面的七种翻译方法,评析了它们的使用条件与得失,主张以传达源语文化为原则,灵活运用各种翻译策略与方法,以实现深层次的跨文化交流。
关键词 红楼梦》法译本 文学翻译 翻译策略 文化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红楼梦》霍克思译本的底本使用问题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海琪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57-59,共3页
版本问题是中国古代小说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红楼梦》这部小说亦因版本复杂而使研究工作更加繁复。在研究《红楼梦》译本问题时,版本问题是被大多数研究者所忽视的。本文通过对《红楼梦》霍克思译本中部分熟语译例的分析,梳理霍克思翻... 版本问题是中国古代小说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红楼梦》这部小说亦因版本复杂而使研究工作更加繁复。在研究《红楼梦》译本问题时,版本问题是被大多数研究者所忽视的。本文通过对《红楼梦》霍克思译本中部分熟语译例的分析,梳理霍克思翻译时使用的版本并研究霍克思如何选用翻译底本,希望能得出有益的结论,并引起其他研究者对此问题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霍克思译本 红楼梦》版本 翻译底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译伦理视角下《红楼梦》译本对比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继红 《邢台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124-126,共3页
作为跨文化交际的主要途径,翻译活动需要处理原文作者,原文,译者、译文和译文读者等各方面关系,需要伦理学的指导。客观公正的伦理观有助于缓解文化冲突,弘扬人类优秀文化。《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化的杰出代表,不同的翻译译本代表了不... 作为跨文化交际的主要途径,翻译活动需要处理原文作者,原文,译者、译文和译文读者等各方面关系,需要伦理学的指导。客观公正的伦理观有助于缓解文化冲突,弘扬人类优秀文化。《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化的杰出代表,不同的翻译译本代表了不同的翻译伦理模式,文章从翻译伦理的视角,从成语典故、宗教文化、习语文化翻译三个方面,对《红楼梦》两译本进行比较和分析,探索两译本所采用的不同翻译伦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译本 杨译 霍译 翻译伦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