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21篇文章
< 1 2 1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在血液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张忱忱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2期86-88,共3页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在血液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2月-2023年3月首次就诊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190例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良性疾病组(84例)和恶性疾病组(106例);收集...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在血液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2月-2023年3月首次就诊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190例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良性疾病组(84例)和恶性疾病组(106例);收集同期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68例健康体检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健康对照组。收集各组RDW-SD,绘制恶性疾病组各病种受试者工作曲线,取RDW-SD最佳截断值,将恶性疾病组各病种患者分为低RDW-SD组和高RDW-SD组,比较两组患者生存差异。结果:良性血液系统疾病组和恶性血液系统疾病组RDW-SD均高于健康对照组,但良性系统疾病组RDW-SD高于恶性系统疾病组(P<0.001)。RDW-SD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急性白血病的价值较高,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有一定的诊断价值。高RDW-SD组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急性白血病总生存期较低RDW-SD组患者短(P<0.001)。结论:RDW-SD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诊断价值较高,能够辅助诊断血液系统良、恶性疾病,评估患者生存期,为临床治疗和诊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分布宽度 血液系统良性疾病 血液系统恶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及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与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赏石丽 陈靖珊 +3 位作者 孙紫娟 毕莉娜 罗莎 李俊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2年第2期106-112,共7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standard deviation,RDW-SD)、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与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standard deviation,RDW-SD)、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与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之间潜在的联系。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9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脏内科住院的符合临床DKD诊断标准的23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患者心脏结构改变,根据LVH诊断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非LVH组(125例)和LVH组(111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和相关临床实验室指标,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研究DKD患者合并LVH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RDW-SD及PLR对DKD患者LVH的预测价值。结果相关性结果显示:血磷、尿酸、RDW-SD、PLR与左心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呈正相关(r=0.187、0.149、0.332、0.445,P<0.05),淋巴细胞绝对值、总蛋白、三酰甘油、血钙、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与LVMI呈负相关(r=-0.377、-0.175、-0.234、-0.245、-0.358,P<0.01)。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DW-SD>44%、PLR(per10)是DKD患者合并LVH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417(95%CI 1.356~4.308,P=0.003)、1.190(95%CI 1.117~1.268,P<0.01)。ROC曲线显示:RDW-SD、PLR、RDW-SD联合PLR是DKD患者合并LVH的预测因子(P<0.05),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7、0.804、0.826。结论DKD患者RDW-SD、PLR水平的升高与LVH显著相关,二者联合可预测DKD患者合并LVH的风险,因此动态监测RDW-SD、PLR对DKD患者预防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一定临床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脏疾病 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肥大 左心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评估上皮性卵巢癌预后的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毓 李园 +3 位作者 马硝惟 金悦 马骏 王育 《上海医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614-617,共4页
目的评价术后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对评估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100例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RDW-SD与肿瘤分期间的相关性,及其与患者总生存期(OS)之间的关... 目的评价术后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对评估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100例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RDW-SD与肿瘤分期间的相关性,及其与患者总生存期(OS)之间的关系。结果 RDW-SD的最佳截断值为42.35fl。RDW-SD高水平组(RDW-SD≥42.35fl)的中位OS(56.0个月)显著短于RDW-SD低水平组(RDW-SD<42.35fl,76.0个月,P<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RDW-SD≥42.35fl(P<0.01)、腹水量(P<0.05)、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P<0.01)是影响患者术后OS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RDW-SD≥42.35fl(风险比为1.092,95%CI为1.028~1.161,P=0.004)为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RDW-SD与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预后具有相关性,是影响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望用于术后卵巢癌患者预后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红细胞分布宽度 肿瘤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钙素原、乳酸清除率及红细胞分布宽度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4
作者 刘滨 黄彩英 +1 位作者 曾唯波 钟穗斌 《中国医药指南》 2025年第9期11-13,共3页
目的研究降钙素原、乳酸清除率及红细胞分布宽度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7月至2024年8月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在所有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降钙素原、乳酸清除率及红细胞分布宽... 目的研究降钙素原、乳酸清除率及红细胞分布宽度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7月至2024年8月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在所有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降钙素原、乳酸清除率及红细胞分布宽度检测,并形成规范记录,对所有重症肺炎患者进行随访,根据随访后观察患者最后的预后结果,将其分为存活组(80例)和死亡组(20例),统计汇总相关指标数据,利用专业医学统计软件处理分析,观察对比不同组别患者上述降钙素原、乳酸清除率及红细胞分布宽度指标水平差异。结果入院第1天、第3天,两组比较降钙素原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5天、第7天,存活组的降钙素原水平低于死亡组(P<0.05);入院第1天,两组比较乳酸清除率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3天、第5天、第7天,存活组的乳酸清除率高于死亡组(P<0.05);入院第1天、第3天,两组比较红细胞分布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5天、第7天,存活组的红细胞分布宽度水平低于死亡组(P<0.05)。结论对于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来说,动态监测降钙素原、乳酸清除率及红细胞分布宽度水平,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可综合判定,对评估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乳酸清除率 红细胞分布宽度 重症肺炎 预后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联合红细胞分布宽度在急诊老年脓毒症病人中的应用价值
5
作者 范从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038-041,共4页
对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e,NLR)联合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对于急诊老年脓毒症患者的诊疗价值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 2023年2月至2024年7月期间,招募180名老年脓毒症患... 对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e,NLR)联合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对于急诊老年脓毒症患者的诊疗价值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 2023年2月至2024年7月期间,招募180名老年脓毒症患者,依据其在急救过程中的休克状态,将其划分为非休克组(112名)与休克组(68名)。入院后随访观察30d,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n=130)和死亡组(n=50)。对比不同组别患者N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RDW(红细胞分布宽度)值以及NLR、RDW值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 Ⅱ)的相关性。结果 急诊时,NLR、RDW以及APACHEⅡ评分比较,休克组较非休克组明显更高(P<0.05);预后死亡组较生存组明显更高(P<0.05)。NLR、RDW单独预测患者死亡风险时,AUC、95%CI显著低于APACHEⅡ评分(P<0.05),二者联合应用时AUC、95%CI与APACHEⅡ评分相当(P>0.05)。结论 NLR、RDW能够较好的评估急诊老年脓毒症患者病情,能够较为准确的预测患者预后情况,二者联合应用的预后评估准确性与APACHEⅡ评分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比值 红细胞分布宽度 脓毒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房前后径联合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用于老年患者华法林抗凝稳定性达标预测价值的临床研究
6
作者 余彬 罗潇 +2 位作者 袁明清 柳万千 陈玲 《临床医药实践》 2025年第1期3-10,共8页
目的:探讨左房前后径联合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对老年患者使用华法林抗凝稳定性达标的诊断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2023年6月就诊的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且随访数据完整的患者143例,首先根据抗凝稳定性(TTR)是否≥70%将所有患者分为高... 目的:探讨左房前后径联合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对老年患者使用华法林抗凝稳定性达标的诊断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2023年6月就诊的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且随访数据完整的患者143例,首先根据抗凝稳定性(TTR)是否≥70%将所有患者分为高质量组和非高质量组,比较两组性别、年龄、合并疾病、血液学检查、彩超检查方面的差异,并就相关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以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可能影响TTR的因素,进而选择彩超中相关性最强的影响因素和血液学检查中的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分别进行单独和联合预测价值评估。结果:两组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脂蛋白a[Lp(a)]、左房前后径(LA-APD)、右房上下径(RA-V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每搏输出量(S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酶原时间(PT)、APTT、血红蛋白(Hb)、RDW、LA-APD、左房上下径(LA-VD)、RA-VD、LVDs是华法林抗凝高质量与否的影响因素。Hb诊断华法林抗凝高质量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76(95%CI:0.587~0.766),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88和0.560,约登指数为0.348,对应的最佳截断值为124%。RDW诊断华法林抗凝高质量的AUC为0.640(95%CI:0.545~0.735),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538和0.725,约登指数为0.263,对应的最佳截断值为13.95%。LA-APD诊断华法林抗凝高质量的AUC为0.867(95%CI:0.803~0.932),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04和0.813,约登指数为0.717,对应的最佳截断值为36.50%。LA-APD联合Hb诊断华法林抗凝高质量的AUC为0.882(95%CI:0.821~0.942),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85和0.857,约登指数为0.742,对应的最佳截断值为0.46%。LA-APD联合RDW诊断华法林抗凝高质量的AUC为0.889(95%CI:0.831~0.947),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23和0.813,约登指数为0.736,对应的最佳截断值为0.346%。结论:左房前后径联合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对老年患者华法林抗凝稳定性达标的预测诊断价值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房前后径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华法林 抗凝稳定性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分布宽度/血清白蛋白比值对ICU全因病死率的预测价值
7
作者 冯浠镰 张伟 杨柳柳 《中国急救医学》 2025年第3期205-210,共6页
目的分析红细胞分布宽度/血清白蛋白比值(RAR)与重症监护病房(ICU)全因病死率的联系,探讨RAR的预测价值。方法于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Ⅲ(MIMICⅢ)中提取ICU住院患者资料,采用四分位数方法,将RAR分为4个区间,分析不同区间RAR的生存曲线... 目的分析红细胞分布宽度/血清白蛋白比值(RAR)与重症监护病房(ICU)全因病死率的联系,探讨RAR的预测价值。方法于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Ⅲ(MIMICⅢ)中提取ICU住院患者资料,采用四分位数方法,将RAR分为4个区间,分析不同区间RAR的生存曲线;采用Cox回归模型联合三次样条回归及亚组分析探讨RAR与ICU全因病死率的关系,并计算各亚组的交互P值,制作森林图;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RAR的预测性能;采用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价临床应用价值。结果研究共纳入27473例ICU患者,RAR分成4个区间,RAR≤3.51有6738例,3.51<RAR≤4.17有6979例,4.17<RAR≤5.21有6862例,RAR>5.21有6894例;Cox回归显示,RAR是ICU全因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三次样条回归显示,RAR与ICU全因病死率呈非线性关系;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071,高于单独应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AUC=0.6518);DCA显示,RAR具有临床应用价值;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心脏外科监护病房(CSRU)、外科监护病房(SICU)及创伤外科监护病房(TSICU)中,亚组具有交互作用,风险比(HR)及95%置信区间(CI)分别为CSRU 1.53(1.43~1.63)、SICU 1.06(1.01~1.11)、TSICU 1.02(0.96~1.09)。结论RAR是ICU全因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对ICU全因病死率具有预测意义,但在TSICU中并无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分布宽度 血清白蛋白 红细胞分布宽度/血清白蛋白比值 重症监护病房 全因病死率 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Ⅲ(MIMIC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余胆固醇和红细胞分布宽度在早发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
8
作者 梁艳胜 韩海涛 +2 位作者 王佳 冯民 程艳丽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6-21,共6页
目的探索残余胆固醇和红细胞分布宽度在早发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ACS患者共209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年龄分为早发组和晚发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心脏彩超、冠脉造... 目的探索残余胆固醇和红细胞分布宽度在早发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ACS患者共209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年龄分为早发组和晚发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心脏彩超、冠脉造影结果等,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残余胆固醇、红细胞分布宽度与早发ACS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早发ACS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残余胆固醇、红细胞分布宽度及两者联合对早发ACS的诊断价值。结果残余胆固醇与早发ACS呈正相关(r=-0.209,P=0.002),红细胞分布宽度与早发ACS呈负相关(r=-0.206,P=0.00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残余胆固醇(OR=3.180,95%CI 1.302~7.764,P=0.011)、红细胞分布宽度(OR=0.880,95%CI 0.778~0.996,P=0.043)均为早发ACS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残余胆固醇联合红细胞分布宽度对早发ACS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0,95%CI 0.861~0.940,灵敏度87.4%,特异度75.5%。结论残余胆固醇和红细胞分布宽度与早发ACS密切相关,两者联合可以提高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残余胆固醇 红细胞分布宽度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血小板计数比值对脓毒症患者的预后分析
9
作者 安鹏夷 刘栩晗 +2 位作者 杨柳 顾宫 杨初蔚 《医学研究杂志》 2025年第1期116-121,共6页
目的 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与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比值(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 to platelet count ratio,RPR)与脓毒症(sepsis)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日~2... 目的 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与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比值(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 to platelet count ratio,RPR)与脓毒症(sepsis)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并诊断脓毒症的20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90天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并比较各组的临床资料。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究RPR与脓毒症相关指标的相关性。应用COX回归分析脓毒症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RPR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并根据RPR截断值将患者分为两组,对其使用Kaplan-Meier法对各亚组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共有857例患者发生死亡,总病死率为41.16%。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示RPR与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SOFA评分呈正相关(P均<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RPR [HR=1.191(95%CI:1.160~1.224)]是影响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ROC曲线结果显示,RPR≥0.142是判断患者预后的最佳截断值,曲线下面积0.966。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RPR≥0.142的脓毒症患者死亡风险明显升高,其中位生存天数为9.365(95%CI:8.354~10.375)天。结论 RPR是预测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RPR≥0.142是判断预后的最佳截断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血小板计数比值 预后 相关性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计数对多发性骨髓瘤预后预测价值的研究
10
作者 刘阳 杨明珍 《临床医学进展》 2025年第2期1128-1137,共10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RPR水平与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我们回顾性分析了161例新诊断的MM患者,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根据MM的预后确定RPR的最佳截断值,将MM患者分为高RPR组和低RPR组,比较两组之间临床资料的差异性,分析...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RPR水平与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我们回顾性分析了161例新诊断的MM患者,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根据MM的预后确定RPR的最佳截断值,将MM患者分为高RPR组和低RPR组,比较两组之间临床资料的差异性,分析RPR对MM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RPR最佳截断值为0.115时预测价值最高,高RPR组和低RPR组总生存期(OS)的中位数均未达到,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两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115、肌酐 > 177 umol/L是OS的独立预后因素;RPR > 0.115是PFS的独立预后因素(P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prognosis value of RPR of MM patients. Methods: We retrospectively analysed 161 newly diagnosed MM patients, collected patients’ clinical data. According to the best cut off value of RPR on the prognosis of MM, they were divided into high RPR group and low RPR group. The differences in clinical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the influence of RPR on the prognosis of MM was analyzed. Results: The best RPR cut off value was 0.115 when the predictive value was the highest. The median overall survival (OS) was not reached in both the high and low RPR groups, and Kaplan-Meier survival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115, and creatinine > 177 umol/L were 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rs for OS;RPR > 0.115 was an 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r for PFS (P < 0.05). Conclusion: RPR is a practical and validated prognostic marker for newly diagnosed MM patients, and high RPR is an independent poor prognostic factor for OS and PFS in MM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红细胞分布宽度 血小板计数 总生存期 无进展生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白蛋白比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出院后1年内再入院的预测价值
11
作者 陈明明 昌淑婷 +2 位作者 朱磊 郭鸿 刘健 《临床肺科杂志》 2025年第5期732-738,共7页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出院后1年内再入院的影响因素,同时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与白蛋白比值(RAR)对AECOPD患者出院后1年内再入院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10月-2021年10月以第一诊断为AECOPD入住本院...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出院后1年内再入院的影响因素,同时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与白蛋白比值(RAR)对AECOPD患者出院后1年内再入院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10月-2021年10月以第一诊断为AECOPD入住本院的患者295例,根据病情程度将其分为Ⅰ级(n=97)、Ⅱ级(n=119)、Ⅲ级(n=79)。根据患者一年内有无因AECOPD再次入院分为非再入院组210例和再入院组85例。对各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肺功能指标进行组间比较。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对一年内有无再入院的预测价值,并计算最佳截断值。依据最佳截断值再次分组,比较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肺功能指标间有无统计学差异。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ECOPD一年内再入院的危险因素。结果一年内有无再入院两组患者RAR、吸烟指数、住院时长、NLR、NPAR、PCT、WBC、GLU、FEV_(1)%pred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RAR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52(95%CI:0.806~0.898),最佳截断值为4.3,敏感度为0.768,特异度为0.790。高水平RAR组和低水平RAR组患者一年内再入院率、吸烟指数、住院时长、NLR、NPAR、PCT、FEV_(1)%pred、FEV_(1)/FVC、PEF、RV/TLC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水平RAR、吸烟指数高、住院时长久、高水平NLR、高水平NPAR、高水平WBC、高水平GLU、低水平FEV_(1)%pred是AECOPD患者一年内再入院的危险因素。进一步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水平RAR、吸烟指数高、住院时长久、高水平NLR、高水平GLU、低水平FEV_(1)%pred是AECOPD患者一年内再入院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RAR是AECOPD患者一年内再入院的独立危险因素,对AECOPD患者一年内再入院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白蛋白比值 再入院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多种淋巴细胞比值与红细胞分布宽度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
12
作者 潘正南 李德方 《浙江创伤外科》 2025年第3期481-484,共4页
目的 分析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4年4月本院接收的92例乳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按照腋窝淋巴结病理学检... 目的 分析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4年4月本院接收的92例乳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按照腋窝淋巴结病理学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58例无转移组与34例转移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比较乳腺癌有无脉管癌栓、不同组织学分级及肿瘤直径患者的NLR、PLR、RDW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NLR、PLR、RDW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效能。结果 两组在有无脉管癌栓、组织学分级、肿瘤直径、NLR、PLR、RDW比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组织学分级、肿瘤直径、脉管癌栓、NLR、PLR、RDW是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有脉管癌栓、组织学分级Ⅲ级、肿瘤直径≥3.5 cm的乳腺癌患者NLR、PLR及RDW水平均分别高于无脉管癌栓、组织学分级Ⅰ~Ⅱ级、肿瘤直径<3.5 cm的患者(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NLR、PLR、RDW水平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预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6、0.757、0.722、0.847。结论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术前NLR、PLR及RDW水平上升,且NLR、PLR及RDW水平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有关,NLR、PLR及RDW对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转移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红细胞分布宽度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2聚体/纤维蛋白原、血清C反应蛋白/前白蛋白比值、红细胞分布宽度与老年AECOPD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13
作者 胡小琴 汪六庆 唐伟 《老年医学与保健》 2025年第1期166-169,共4页
目的分析D2聚体(D2)/纤维蛋白原(FIB)比值(D2/FIB)、C反应蛋白(CRP)/前白蛋白(PAB)比值(CRP/PAB)、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3年1月—2024年10月在合肥市第... 目的分析D2聚体(D2)/纤维蛋白原(FIB)比值(D2/FIB)、C反应蛋白(CRP)/前白蛋白(PAB)比值(CRP/PAB)、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3年1月—2024年10月在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28例老年AECOPD患者为研究组,另同期选择48名体检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根据研究组病情分为轻度加重亚组(42例)、中度加重亚组(55例)和重度加重亚组(31例)。对比不同亚组之间的D2/FIB和CRP/PAB及RDW表达,分析各指标值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最后评价诊断效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D2/FIB和CRP/PAB及RDW值升高(P<0.05);与轻度加重亚组相比,中、重度加重亚组D2/FIB和CRP/PAB及RDW值升高(P<0.05);与中度加重亚组相比,重度加重亚组D2/FIB和CRP/PAB及RDW值升高(P<0.05)。相关性显示,D2/FIB和CRP/PAB值升高与其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D2/FIB、CRP/PAB及RDW值预测病情加重的AUC值分别为0.689、0.738和0.752,而三者联合检测的AUC为0.851,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P<0.05)。结论老年AECOPD患者D2/FIB、CRP/PAB及RDW值升高与其病情严重程度可能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且三者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优于单独指标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疾病严重程度 D2聚体/纤维蛋白原比值 C反应蛋白/前白蛋白比值 红细胞分布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14
作者 张金山 姜英松 《临床医学进展》 2025年第1期751-756,共6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预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对于COPD预后的新型生物标志物的鉴定,增强疾病稳定和急性加重患者的临床决策,受到了强烈的关注。虽然已经提出了几种气道和循环炎症生物标志物,但新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预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对于COPD预后的新型生物标志物的鉴定,增强疾病稳定和急性加重患者的临床决策,受到了强烈的关注。虽然已经提出了几种气道和循环炎症生物标志物,但新出现的证据也表明常规血液学参数(例如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的潜在作用。RDW作为一种简单易得的血液学指标,近年来被发现与COPD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本综述旨在综合分析RDW与COPD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探讨其在评估CO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死亡率、急性加重风险以及指导临床治疗等方面的价值。通过对已发表中英文研究的归纳总结,发现RDW在COPD患者中具有重要的预后评估意义,但仍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来明确其具体的作用机制和应用价值。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is a common chronic respiratory disease, and its prognosis is affected by many factors. The search for novel biomarkers to predict the prognosis of COPD and improve clinical decision-making in both stable and acute exacerbation phases has attracted significant attention. While several biomarkers related to airway and circulatory inflammation have been proposed, emerging evidence also points to the potential value of conventional hematological parameters, such as the 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 (RDW). As a simple and readily accessible hematological index, RDW has been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prognosis of COPD patients in recent years. This review aims to comprehensively analyz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RDW and the prognosis of COPD patients and explore its utility in assessing the severity, mortality, and acute exacerbation risk, and guiding clinical treatment in these patients. A comprehensive summary of published Chinese and English studies indicates that RDW has important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in COPD patients. However, further clinical studies are still needed to clarify its specific mechanism and application val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 红细胞分布宽度 预后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分布宽度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
15
作者 朱芝娴 李思洋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5年第2期290-292,共3页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在不同射血分数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3年9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不同分为HFpEF组(30例)、HFmrEF组(30例)和HFrEF组...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在不同射血分数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3年9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不同分为HFpEF组(30例)、HFmrEF组(30例)和HFrEF组(30例),选取同时期患有其他心血管疾病但无心力衰竭的患者作为对照组(30例)。收集并分析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生化指标及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结果。结果:HFrEF组、HFmrEF组、HFpEF组的RDW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HFrEF组、HFmrEF组、HFpEF组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RDW与左房内径(LAD)和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DW是不同LVEF心力衰竭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RDW预测心力衰竭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37(95%CI:0.765~0.909),灵敏度为75.6%,特异度为80.0%,最佳临界值为13.15(P<0.001)。结论:RDW在不同LVEF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水平显著升高,并是其独立危险因素,对心力衰竭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分布宽度 心力衰竭 影响因素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分布宽度和血小板计数比值与老年急性脑梗死体积的关系
16
作者 苏长青 刘会芹 蔡鸿潮 《吉林医学》 2025年第2期405-408,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病灶体积与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和血小板计数(PLT)比值(RPR)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石狮市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以同期100例非急性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均行RDW、PLT检测和...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病灶体积与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和血小板计数(PLT)比值(RPR)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石狮市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以同期100例非急性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均行RDW、PLT检测和RPR计算,比较不同组别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检测结果差异,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而后根据观察组脑梗死体积将其分为腔隙梗死组、中体积梗死组、大体积梗死组,对三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使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对RPR与脑梗死体积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糖尿病、高血压比例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RDW、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ANC)、血小板平均容积(MPV)、RPR较对照组高,PLT、ALC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ANC、MPV、RDW、RPR是老年急性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隙梗死组患者的RDW、RPR低于中体积梗死组、大体积梗死组,PLT高于中体积梗死组、大体积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DW、RPR与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脑梗死体积呈正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与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脑梗死体积呈负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PR是老年急性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同时与老年急性脑梗死体积呈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急性脑梗死 体积 红细胞分布宽度 血小板计数 两者比值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炎性指标与红细胞分布宽度的相关性研究
17
作者 冯颖颖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5年第3期294-297,共4页
目的探讨研究冠心病患者炎性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中性粒细胞(NEU)、白细胞(WBC)与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01月到2024年03月我院收治的9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组,依据所有98例患者的具体病症分为两组,... 目的探讨研究冠心病患者炎性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中性粒细胞(NEU)、白细胞(WBC)与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01月到2024年03月我院收治的9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组,依据所有98例患者的具体病症分为两组,一组心绞痛组(35例),一组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63例)。同时选取50例同期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作为对照组。所有人员全部都采集血液样本并检测hs-CRP、NEU、WBC和RDW。观察比较三组间的hs-CRP、NEU、WBC和RDW差异、心绞痛组和AMI组患者RDW与hs-CRP、NEU、WBC之间的相关性。结果AMI组hs-CRP、WBC、RDW、NEU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心绞痛组hs-CRP、RDW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心绞痛组WBC、NEU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AMI组hs-CRP、WBC、RDW、NEU显著高于心绞痛组(P<0.05)。心绞痛组患者RDW与hs-CRP之间呈正相关性(P<0.05),与NEU、WBC之间无相关性(P>0.05)。AMI组患者RDW与hs-CRP、NEU、WBC之间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AMI患者RDW水平显著升高,与患者hs-CRP、WBC、NEU之间呈正相关性;但是,WBC、NEU这两种炎性指标在心绞痛组患者当中升高不明显,且与RDW水平之间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急性心肌梗死 心绞痛 超敏C反应蛋白 炎性指标 红细胞分布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分布宽度和血小板计数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预后的关系分析
18
作者 余桂芝 《中国医学工程》 2025年第1期112-115,共4页
目的 分析血小板计数(PLT)和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23年6月在河南省信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78例患有DLBCL的患者作为病例组,招募同期同年龄段且性别匹配的100例健康... 目的 分析血小板计数(PLT)和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23年6月在河南省信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78例患有DLBCL的患者作为病例组,招募同期同年龄段且性别匹配的100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确定RDW和PLT的最佳临界值,根据临界值对病例组进行分组,比较两组之间的临床病理特征。采用前向选择法的Cox分析对病例组的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的独立临床因素进行多变量分析。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DLBCL患者的RDW和单核细胞绝对计数升高,淋巴细胞绝对计数、血红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降低(P<0.05)。RDW>14.36%与东部合作肿瘤学组表现状态较差、淋巴结外疾病部位较多、B症状、骨髓受累、Ann Arbor分期较高、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升高和国际预后指数评分(IPI)升高显著相关。PLT≤126.61×10^(9)/L的患者与Ann Arbor分期较高、淋巴结外疾病部位较多、LDH升高和B症状之间有相关性。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显示,Ann Arbor分期较晚、RDW较高和PLT较低是DLBCL患者OS和PF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高RDW和低PLT水平是DLBCL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红细胞分布宽度 血小板计数 血液学指标 预后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分布宽度对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再通治疗的预后价值
19
作者 李婧 徐丽萍(综述) 王怀明(审校) 《贵州医药》 2025年第2期201-204,共4页
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是全球致残和致死的主要病因之一,快速准确诊断有助于提高患者治愈机会。静脉溶栓和机械取栓能显著降低AIS的致残率和死亡率,但两种治疗结果的预后评估尚需有效的生物标志物支持。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是心脑血管领... 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是全球致残和致死的主要病因之一,快速准确诊断有助于提高患者治愈机会。静脉溶栓和机械取栓能显著降低AIS的致残率和死亡率,但两种治疗结果的预后评估尚需有效的生物标志物支持。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是心脑血管领域新兴的一种血液指标,简便易得,能在多种疾病的早期诊断、病情严重程度评估及预后风险预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将就RDW对静脉溶栓和机械取栓治疗AIS的预后价值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分布宽度 急性缺血性卒中 血管再通 静脉溶栓 机械取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肺栓塞患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红细胞分布宽度水平观察
20
作者 毛进璞 《大医生》 2025年第1期116-118,共3页
目的 观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肺栓塞(PE)患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水平,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民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老年AECOPD患者的临... 目的 观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肺栓塞(PE)患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水平,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民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老年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CT肺动脉造影及下肢静脉彩色超声检查结果的不同分为PE组(35例)和非PE组(85例),根据早期死亡风险的不同将PE组患者分为高危组(6例)、中危组(18例)和低危组(11例)。比较PE组和非PE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影响老年AECOPD合并PE的独立危险因素;比较PE组不同早期死亡风险患者的NLR、RDW水平,分析NLR、RDW水平与PE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PE组患者NLR、RDW水平均高于非PE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LR、RDW水平升高均是影响老年AECOPD合并PE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高危组、中危组患者的NLR、RDW水平均高于低危组,高危组均高于中危组(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NLR、RDW水平与PE病情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NLR、RDW水平升高均是老年AECOPD合并PE的独立危险因素,且NLR、RDW水平与老年AECOPD合并PE患者病情呈正相关,临床应予以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肺栓塞 老年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红细胞分布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