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91篇文章
< 1 2 8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年红色记忆“泛娱乐化”现象的批判与纠治
1
作者 孟伏琴 葛彬超 《理论导刊》 2025年第3期72-78,共7页
随着红色记忆“泛娱乐化”现象愈演愈烈,严肃、崇高的红色史实不断被抛出记忆视域而陷入娱乐的黑洞,引发青年红色记忆危机,表现为片面追求感官刺激造成青年历史认知浅表化、消解经典和崇高导致青年价值审美低俗化、虚无历史和价值致使... 随着红色记忆“泛娱乐化”现象愈演愈烈,严肃、崇高的红色史实不断被抛出记忆视域而陷入娱乐的黑洞,引发青年红色记忆危机,表现为片面追求感官刺激造成青年历史认知浅表化、消解经典和崇高导致青年价值审美低俗化、虚无历史和价值致使青年精神世界空心化。从生成机理来看,这与个体原子化的生存境遇、资本逻辑与技术赋能、多元社会思潮的影响有直接关系。为此,需要从国家、社会、个体三个层面着手进行纠治,国家层面牢牢掌握青年红色记忆的塑造权和主导权,社会层面完善监管体系以促进娱乐产业健康发展,个体层面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娱乐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记忆 “泛娱乐化” 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红色记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机理与实践路径
2
作者 陆书剑 刘艳萍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23,共9页
集体记忆是联结个体和集体的精神纽带,能强化共同体成员的集体认同。红色记忆作为一种特殊的集体记忆,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所形成的记忆,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价值。审视红色记忆系统的三个要素可以发... 集体记忆是联结个体和集体的精神纽带,能强化共同体成员的集体认同。红色记忆作为一种特殊的集体记忆,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所形成的记忆,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价值。审视红色记忆系统的三个要素可以发现,符号记忆、情节记忆、价值记忆分别具有明确身份归属、激发集体情感、凝聚价值共识的功能,这些功能指向了红色记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本原。基于理论逻辑,可以遵循“知—情—意”三位一体的策略展开具体实践,通过激活符号记忆、刻写情节记忆、内化价值记忆,实现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红色记忆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守护江淮大地的红色记忆
3
作者 吴贻伙 《方圆》 2025年第2期54-56,共3页
英雄烈士的精神和事迹,凝聚着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和精神情感。弘扬和传承好英烈精神,保护好、利用好红色资源和精神文化遗产是检察机关的重要责任。安徽省目前拥有2万多处烈士纪念设施,其中绝大部分位于烈士陵园内,还有近4000处零... 英雄烈士的精神和事迹,凝聚着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和精神情感。弘扬和传承好英烈精神,保护好、利用好红色资源和精神文化遗产是检察机关的重要责任。安徽省目前拥有2万多处烈士纪念设施,其中绝大部分位于烈士陵园内,还有近4000处零散分布在烈士陵园外。为了更好保护这些珍贵的红色资源,2023年以来,安徽省检察机关不断强化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共受理英烈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线索86件,立案79件,制发检察建议67件,提起行政公益诉讼3件,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益诉讼 检察机关 案件线索 检察建议 检察职能 红色记忆 烈士陵园 英雄烈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红色根脉永续相传 让红色记忆永不褪色 贵州大力弘扬遵义会议精神,加强红色资源保护传承利用
4
《贵州教育》 2025年第1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1934年底,中国工农红军经过贵州黎平少寨,与群众一起搭建了一座“红军桥”。如今,贵州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全省遍布3万多座桥梁,全世界前100座高桥近一半在贵州,“万桥飞架”突破山水阻碍,演绎着发展的奇迹。贵州是中国革命的转折地。
关键词 遵义会议精神 红色记忆 中国工农红军 传承利用 红军桥 贵州黎平
原文传递
红色记忆与民俗传承的双轨驱动——以广西贵港为例
5
作者 杨石光 《炎黄地理》 2025年第1期135-137,共3页
贵港市红色记忆与民俗传承存在内在耦合关系,二者融合于文化旅游、教育体系、宣传教育之中,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目标导向,从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社区民众出发提出了相应的优化路径,以期为地域文化建设与民族团结提供范例,助力... 贵港市红色记忆与民俗传承存在内在耦合关系,二者融合于文化旅游、教育体系、宣传教育之中,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目标导向,从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社区民众出发提出了相应的优化路径,以期为地域文化建设与民族团结提供范例,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红色记忆 民俗传承 目标导向 优化路径 广西贵港 社区民众 宣传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语义的湘鄂川黔苏区红色记忆知识发现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董坚峰 危静新 《现代信息科技》 2024年第3期120-124,共5页
革命苏区红色记忆资源价值挖掘和知识发现是实现红色文化活化利用的必经之举,迫切需要采用语义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文章在调研湘鄂川黔苏区红色记忆知识发现需求基础之上,基于语义本体、RDF技术构建了涵盖数据层、语义层、关联层、应... 革命苏区红色记忆资源价值挖掘和知识发现是实现红色文化活化利用的必经之举,迫切需要采用语义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文章在调研湘鄂川黔苏区红色记忆知识发现需求基础之上,基于语义本体、RDF技术构建了涵盖数据层、语义层、关联层、应用层的湘鄂川黔苏区红色记忆知识发现体系,建立了湘鄂川黔苏区红色记忆本体模型并搭建了知识发现平台,以期为其他苏区传承、开发红色记忆资源提供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鄂川黔苏区 红色记忆 知识发现 本体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青少年政治认同的红色记忆路径研究
7
作者 傅金兰 姬祥文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72-76,共5页
面对媒介记忆背景下红色记忆式微对青少年健康成长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可以通过集体记忆的时间化与空间化将青少年个体对国家的情感认同与价值认同链接起来,从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红色记忆是增强新时代青少年政治认同的重要建构方式。... 面对媒介记忆背景下红色记忆式微对青少年健康成长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可以通过集体记忆的时间化与空间化将青少年个体对国家的情感认同与价值认同链接起来,从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红色记忆是增强新时代青少年政治认同的重要建构方式。教育者在尊重青少年成长规律的基础上,可以通过符号、仪式和实践活动等方式促进红色记忆对他们的积极影响,同时借力红色记忆媒介可以激发青少年的政治认知,通过话语沟通记忆增进他们的政治情感,使青少年真正产生一种“我们感”,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实践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认同 红色记忆 媒介记忆 集体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鄂川黔苏区红色记忆资源数字化保护研究
8
作者 董坚峰 杨妤婧 冯歆娅 《传媒论坛》 2024年第10期20-23,共4页
湘鄂川黔苏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一块南方红色根据地,蕴含着丰富的红色记忆资源,对其进行数字化保护是实现红色记忆活化的必经之举。在分析湘鄂川黔苏区红色记忆资源分类的基础上,从完善保护制度、加大资金投放、... 湘鄂川黔苏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一块南方红色根据地,蕴含着丰富的红色记忆资源,对其进行数字化保护是实现红色记忆活化的必经之举。在分析湘鄂川黔苏区红色记忆资源分类的基础上,从完善保护制度、加大资金投放、规范信息采集、加强宣传推广等方面,阐述了红色记忆资源数字化保护的方法和策略,以期为其他地区红色文化数字化保护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鄂川黔苏区 红色记忆资源 数字化保护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军瑶胞一家亲”——桂北瑶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红色记忆
9
作者 唐骋帆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66-73,共8页
红军长征过桂北瑶山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斗争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形成桂北瑶族红色记忆的重要历史事实。“红军瑶胞一家亲”体现了桂北瑶族群众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的高度认同。“红军瑶胞一家亲”的历史记忆与文学记忆,在历史积... 红军长征过桂北瑶山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斗争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形成桂北瑶族红色记忆的重要历史事实。“红军瑶胞一家亲”体现了桂北瑶族群众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的高度认同。“红军瑶胞一家亲”的历史记忆与文学记忆,在历史积淀中逐步凝练为瑶族人民隽永的红色记忆,为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坚实的历史根基和情感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记忆 红军瑶胞一家亲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红色记忆赓续与传播的空间向度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敏 彭法 《理论导刊》 2024年第6期4-8,共5页
红色记忆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追求独立解放、发展复兴的革命奋斗历史中所创生的一种集体文化记忆。红色记忆具有明显的历史文化属性,也具有突出的空间表征。从空间视域来看,红色记忆主要在实体空间、虚拟空间与人们的... 红色记忆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追求独立解放、发展复兴的革命奋斗历史中所创生的一种集体文化记忆。红色记忆具有明显的历史文化属性,也具有突出的空间表征。从空间视域来看,红色记忆主要在实体空间、虚拟空间与人们的空间实践中得以生成。红色纪念场馆建筑是红色记忆的物质载体与实体空间,媒介化生产的红色文艺作品从虚拟空间层面书写建构了多样化的红色记忆,广大民众则通过社会性、日常化的生活空间内的体化实践来维持与认同红色记忆。新时代红色记忆的赓续、传播与深化,需要将红色文化的内容形式与空间载体相结合,真正建构以有益于人的体验和人的发展为价值取向的红色文化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 红色记忆 集体记忆 数智化媒介 空间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记忆的赓续:周令钊镌刻国家形象印记——评《新中国美术家·周令钊》
11
作者 李欣蔚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2024年第6期I0025-I0025,共1页
周令钊先生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形象系列美术与设计项目的重要参与者和见证者,其代表作品不囿于一类范畴,在不同的创作媒介上都能挥洒自如。在绘画、年连宣、平面设计、大型舞台表演等作品呈现上,皆彰显着卓尔不凡的艺术表现力。切入周... 周令钊先生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形象系列美术与设计项目的重要参与者和见证者,其代表作品不囿于一类范畴,在不同的创作媒介上都能挥洒自如。在绘画、年连宣、平面设计、大型舞台表演等作品呈现上,皆彰显着卓尔不凡的艺术表现力。切入周令钊先生为艺术造型的设计构思和表现视角,作品实质所折射出来的是从多维角度诠释新社会是如何建构“新中国叙事”以及“民族形象”的。在国家形象设计构建中,阐释了历史、政治与社会的象征意义与图像、符号之间叙事的关系,而最终形成了代表着具有人民性、大众性与民族性的国家形象符号,已然成为时代经典。钟涵评撰周令钊开创出一种平面装饰图像语言体系,可称之为中国现代的“周家样”。无论对于现代中国美术史还是设计史的研究,都有着不可或缺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象符号 图像语言 周令钊 红色记忆 艺术造型 新中国美术 中国叙事 中国美术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主流电影的红色记忆建构与情感认同 被引量:1
12
作者 潘晓婷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6-69,共4页
新主流电影在建构红色记忆时普遍秉持艺术真实主义,通过“物境”和“情境”建构可亲可信可感的红色记忆。新主流电影的“家”“国”意象修辞、叙事线索中的复调结构修辞、表意青年化的话语修辞驱动了红色记忆的刻写与固化,并在情感释放... 新主流电影在建构红色记忆时普遍秉持艺术真实主义,通过“物境”和“情境”建构可亲可信可感的红色记忆。新主流电影的“家”“国”意象修辞、叙事线索中的复调结构修辞、表意青年化的话语修辞驱动了红色记忆的刻写与固化,并在情感释放中使观众达成对红色历史与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当观众开始对影片开展自发传播和口碑传播,就将该电影文本进一步纳入已经存在的红色记忆网络,丰富了红色记忆的向度,形成了有生命力的红色记忆赓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主流电影 红色记忆 记忆修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薪火相传:图书馆“红色记忆”网络空间探索与思考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立国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24年第2期35-40,共6页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作为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图书馆要在红色文化传播和弘扬中担负起应有的责任。文章通过调研分析31家省级公共图书馆2022年红色文化数字资源库建设和红色文化传播活动情况,指出其中存在的问...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作为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图书馆要在红色文化传播和弘扬中担负起应有的责任。文章通过调研分析31家省级公共图书馆2022年红色文化数字资源库建设和红色文化传播活动情况,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在深入分析“红色记忆”网络空间价值的基础上,提出从建设、应用、互动、开发等环节,打造融红色文化资源供给、红色文化共享、红色文化思想交流和红色文化创新利用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红色记忆”网络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记忆 图书馆空间 网络空间 网络传播 红色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红色记忆传承路径探析
14
作者 孙元芹 赵长芬 《长征学刊》 2024年第3期77-86,共10页
青年学生的政治认同教育事关青年群体政治价值观的形成,关乎社会稳定。红色记忆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历史和优良传统的重要载体,其传承对于激发青年学生的爱国情怀、强化政治认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红色记忆传承与政治认同生成... 青年学生的政治认同教育事关青年群体政治价值观的形成,关乎社会稳定。红色记忆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历史和优良传统的重要载体,其传承对于激发青年学生的爱国情怀、强化政治认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红色记忆传承与政治认同生成是一个交互耦合的动态关联过程,二者在一定程度上具备因果关系。然而,青年学生的红色记忆在多种因素的干扰下呈现日趋弱化的态势,为其政治认同教育工作带来一定挑战。因此,根据红色记忆“凝缩—叙事—体化—共享”的作用机理,以“回溯性”方式推动红色记忆的再生产,可从认知、情感、行为等维度建构青年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红色记忆传承路径,以期防范化解风险、强化政治认同,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学生 政治认同教育 红色记忆 主要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记忆唤醒对游客社会认同影响的实证研究
15
作者 黄涛 李云鹏 《江西科学》 2024年第4期897-905,共9页
作为一种特殊旅游形式,红色旅游被认为具有政治和教育功能。然而,作为红色旅游核心内容的红色记忆和社会认同尚未成为实证研究的对象。基于沉浸理论和共鸣理论构建,探索红色记忆唤醒和社会认同之间的影响关系,并验证沉浸体验和共鸣的中... 作为一种特殊旅游形式,红色旅游被认为具有政治和教育功能。然而,作为红色旅游核心内容的红色记忆和社会认同尚未成为实证研究的对象。基于沉浸理论和共鸣理论构建,探索红色记忆唤醒和社会认同之间的影响关系,并验证沉浸体验和共鸣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沉浸体验、认知和情感共鸣以及社会认同受到红色记忆唤醒的正向显著影响,社会认同也受到沉浸体验和认知情感共鸣的正向显著影响,沉浸体验和认知情感共鸣的中介效应得到了确认。此外,对红色记忆的代际差异进行的多组分析阐明了不同方式获取红色记忆对体验和共鸣的不同影响。该研究的理论贡献在于为游客的红色记忆唤醒、体验和社会认同的影响关系提供了实证支持,实践贡献在于增强了红色旅游目的地管理者对于红色记忆的理解,并为红色旅游的营销和规划提供了管理建议,以实现红色旅游目的地的数字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旅游 红色记忆唤醒 沉浸体验 认知共鸣 情感共鸣 社会认同 V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东北主流电影中的青年形象建构与红色记忆研究
16
作者 王香怡 黄鑫 《声屏世界》 2024年第7期50-52,共3页
新主流电影作为主旋律电影在新时代自我嬗变的一种新形态,愈发重视对青年形象的构建及青年文化的书写,呈现出不同历史时期青年的精神面貌。进入新时代以来,一批以青年为主角,描绘东北人物和地域故事的电影出现在大众视野中。文章通过分... 新主流电影作为主旋律电影在新时代自我嬗变的一种新形态,愈发重视对青年形象的构建及青年文化的书写,呈现出不同历史时期青年的精神面貌。进入新时代以来,一批以青年为主角,描绘东北人物和地域故事的电影出现在大众视野中。文章通过分析新东北主流电影中青年人物角色的塑造、情感刻画等方面,探讨新主流电影在青年形象建构和红色记忆传承方面的意义,揭示在新东北主流电影中青年形象的建构与红色记忆之间的紧密联系,从而加深对新东北主流电影、青年形象建构和红色文化记忆传承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东北主流电影 青年形象 建构 红色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政课赓续青年红色记忆:价值、内在逻辑与实践进路
17
作者 赵浚 邓茹月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47-58,共12页
高校思政课赓续红色记忆,是传承红色血脉的应然之举、应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现实需求、增进政治认同的必然选择。依循高校思政课赓续青年红色记忆的表征逻辑、诠释逻辑与实践逻辑,通过优化红色记忆载体供给质量、提升红色记忆内容叙事成效... 高校思政课赓续红色记忆,是传承红色血脉的应然之举、应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现实需求、增进政治认同的必然选择。依循高校思政课赓续青年红色记忆的表征逻辑、诠释逻辑与实践逻辑,通过优化红色记忆载体供给质量、提升红色记忆内容叙事成效、注重红色记忆主体在场体验等策略,将红色记忆转化为铸牢青年理想信念的精神力量,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政课 红色记忆 价值 内在逻辑 实践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记忆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赓续逻辑研究
18
作者 张宏伟 王雨宁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0-12,共3页
作为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红色记忆是中国共产党弥足珍贵的精神资源,体现了党的优良作风和光荣传统.红色记忆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征程的回忆、保持和再现,是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分别从记忆唤起、情感激发、价... 作为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红色记忆是中国共产党弥足珍贵的精神资源,体现了党的优良作风和光荣传统.红色记忆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征程的回忆、保持和再现,是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分别从记忆唤起、情感激发、价值认同和知行合一四个方面,阐述了红色记忆在高校思政工作中的赓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唤起 巩固 红色记忆 思想政治教育 赓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档案馆联合河南省广播电视台推出大别山红色记忆系列微纪录片《不倒的旗帜》
19
作者 王苇(文/图) 李瑄(文/图)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重要批示精神,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更好践行档案工作存史、资政、育人使命任务,河南省档案馆联合河南省广播电视台推出大别山红色记忆系列微纪录片《不倒的旗帜》。《不倒的旗帜》系列微...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重要批示精神,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更好践行档案工作存史、资政、育人使命任务,河南省档案馆联合河南省广播电视台推出大别山红色记忆系列微纪录片《不倒的旗帜》。《不倒的旗帜》系列微纪录片以大别山精神档案史料为基础制作,采访到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县会见的当地红军后代、革命烈士家属代表中的黄德耀、罗传德、刘小妹、郑直军和吴世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纪录片 红色记忆 河南省档案馆 档案史料 大别山精神 广播电视台 红色基因 革命烈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文化消费主义对青年红色记忆的消解及其应对
20
作者 鄢梦瑶 邓琼云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77-81,99,共6页
青年红色记忆是关于红色记忆的记忆与传承,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它既是推动青年自我认同的心智印象,又是培育青年政治认同的心理路径,更是铸牢青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图式。然而,文化消费主义凸显功利娱乐,追求新奇快感,隐秘西方... 青年红色记忆是关于红色记忆的记忆与传承,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它既是推动青年自我认同的心智印象,又是培育青年政治认同的心理路径,更是铸牢青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图式。然而,文化消费主义凸显功利娱乐,追求新奇快感,隐秘西方文化意识形态的渗透,正从消费主义的文化“生产—传播—效用”上消解青年红色记忆,破坏青年红色记忆的“记忆本体—记忆能力—记忆效用”的整体记忆机制。面对这一现实危机,必须坚持纠偏导正、活记情忆、固本清源的原则,重塑青年红色记忆“激活—建构—赓续”的完整记忆链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消费主义 青年 红色记忆 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