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05篇文章
< 1 2 1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微小核糖核酸、骨形态发生蛋白-2、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1
作者 鲁学良 熊明月 +2 位作者 刘世琼 吴飞翔 王亚飞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7期836-839,共4页
目的探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清微小核糖核酸-672-5p(miR-672-5p)、微小核糖核酸-29b(miR-29b)、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表达水平及其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3... 目的探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清微小核糖核酸-672-5p(miR-672-5p)、微小核糖核酸-29b(miR-29b)、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表达水平及其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6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病例组,根据国际骨循环研究会(ARCO)分期标准将其分为Ⅰ期组(41例)、Ⅱ期组(30例)和Ⅲ期组(45例),另选本院同期12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及不同ARCO分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清miR-672-5p、miR-29b、BMP-2、PAI-1水平,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的预测价值。结果病例组患者的血清miR-672-5p、miR-29b、PAI-1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BMP-2水平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期组患者血清miR-672-5p、miR-29b、PAI-1水平高于Ⅱ期组和Ⅰ期组,Ⅱ期组高于Ⅰ期组(P<0.05);Ⅲ期组患者血清BMP-2水平低于Ⅱ期组和Ⅰ期组,Ⅱ期组低于Ⅰ期组(P<0.05)。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清miR-672-5p、miR-29b、PAI-1水平与ARCO分期呈正相关,BMP-2与ARCO分期呈负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iR-672-5p、miR-29b、BMP-2、PAI-1预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AUC值均大于0.8(P<0.05),表明均具有较高的预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效能。结论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清miR-672-5p、miR-29b、PAI-1呈高表达,而血清BMP-2呈低表达,四者均具有较高的预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微小核糖核酸-672-5p 微小核糖核酸-29b 骨形态发生蛋白-2 1型酶原激活抑制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CX3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及Ⅰ型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马茜 李峙澄 +2 位作者 曾洋 龙碧 江兵 《中国医药》 2024年第4期505-509,共5页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血清CX3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CX3CL1)、Ⅰ型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AI-1)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收治的COPD合并Ⅱ...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血清CX3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CX3CL1)、Ⅰ型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AI-1)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收治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呼吸衰竭组)、同期诊治的单纯COPD患者60例为单纯COPD组、同期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60例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受试者血清CX3CL1、PAI-1水平。比较不同健康状况受试者、不同病情严重程度呼吸衰竭组患者血清CX3CL1、PAI-1水平差异。分析影响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不良预后的因素以及血清CX3CL1、PAI-1对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呼吸衰竭组、单纯COPD组CX3CL1、PAI-1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266±29)、(219±35)ng/L比(156±23)ng/L,(15.2±2.3)、(12.3±2.2)μg/L比(8.2±1.8)μg/L],且呼吸衰竭组高于单纯COPD组(均P<0.05)。呼吸衰竭组中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血清CX3CL1、PAI-1水平随疾病严重程度加重呈上升趋势(均P<0.05)。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血清CX3CL1、PAI-1水平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比值)呈负相关(均P<0.001)。呼吸衰竭组中预后不良组血清CX3CL1、PAI-1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X3CL1、PAI-1升高是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01)。血清CX3CL1、PAI-1联合检测对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不良预后预测的曲线下面积大于CX3CL1、PAI-1单独诊断(均P<0.001)。结论 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血清CX3CL1、PAI-1水平升高,二者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联合检测有助于评估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X3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 Ⅰ型酶原激活抑制 Ⅱ型呼吸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联合检测预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杨博 王艳丽 崔晓敬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4-38,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PAR)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表达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分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廊坊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8例CHF患者及同期50例... 目的 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PAR)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表达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分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廊坊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8例CHF患者及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作为研究组和对照组。采集受试者血液标本,测定血清MMP-9、suPAR及PAI-1水平。比较不同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患者及不同预后患者的血清指标差异,并分析各血清指标对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血清MMP-9、suPAR、PAI-1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YHA分级Ⅱ级、Ⅲ级、Ⅳ级CHF患者的血清MMP-9、suPAR、PAI-1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的结果显示,预后良好65例,预后不良43例,预后不良率为39.81%(43/108)。与预后良好患者相比,预后不良患者的年龄更大,合并高血压率更高,左室射血分数(LVEF)更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MMP-9、suPAR及PAI-1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MMP-9、suPAR、PAI-1均是老年CHF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LVEF是老年CHF患者预后不良的保护因素(P<0.05)。血清MMP-9、suPAR、PAI-1单独检测及3项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11、0.829、0.768和0.840,3项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为88.21%,特异度为79.46%。结论 老年慢性CHF患者的血清MMP-9、suPAR、PAI-1表达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及预后不良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基质金属蛋白酶-9 性尿激酶型酶原激活受体 酶原激活抑制因子-1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对患者血清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水平及血小板参数的影响
4
作者 甘露 甘本辉 江剑辉 《当代医学》 2024年第7期6-10,共5页
目的探究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对患者血清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水平及血小板参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丰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使用药物不同分为观察组(n=47)与对照组... 目的探究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对患者血清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水平及血小板参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丰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使用药物不同分为观察组(n=47)与对照组(n=35)。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血清PAI-1、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黏附率(PAdT)、血小板聚集率(PAgT)、全血黏度、血浆黏度、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36%,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7 d,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4 d,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两组血清PAI-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两组PLT均高于治疗前,PDW均窄于治疗前,MPV、PCT均小于治疗前,PAdT、PagT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PLT高于对照组,PDW窄于对照组,MPV、PCT均小于对照组,PAdT、PagT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两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血清PAI-1水平及全血黏度、血浆黏度,改善血小板参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1型酶原激活抑制 血小板 急性脑梗死 尤瑞克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联合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对老年脓毒症患者28天预后的评估价值
5
作者 张雅静 韩雪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34-138,144,共6页
目的 探讨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联合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AR)对老年脓毒症患者28 d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90例老年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组,30名同期老年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入院次日、对照组体检当日的血浆PAI-1... 目的 探讨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联合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AR)对老年脓毒症患者28 d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90例老年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组,30名同期老年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入院次日、对照组体检当日的血浆PAI-1水平和CAR,记录研究组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及淋巴细胞计数,计算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分析老年脓毒症患者血浆PAI-1水平和CAR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不同预后(根据患者28 d的生存结局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老年脓毒症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及血浆PAI-1水平和CAR,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脓毒症患者28 d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血浆PAI-1、CAR对老年脓毒症患者入院28 d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研究组血浆PAI-1水平和CAR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脓毒症患者血浆PAI-1、CAR与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分别呈正相关关系(P<0.05);28天内,老年脓毒症患者死亡31例(34.44%)、存活59例(65.56%),生存组的淋巴细胞计数高于死亡组,SOFA评分、血浆PAI-1水平及CAR低于死亡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血浆PAI-1水平和CAR是影响老年脓毒症患者28 d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浆PAI-1、CAR及两者联合预测老年脓毒症患者28 d内死亡的AUC分别为0.752(95%CI为0.642~0.862,P<0.001),0.842(95%CI为0.745~0.939,P<0.001)及0.887(95%CI为0.796~0.977,P<0.001)。结论 老年脓毒症患者的血浆PAI-1水平和CAR升高,两者联合对患者28 d预后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脓毒症 酶原激活抑制-1 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载脂蛋白A1水平与老年髋或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谵妄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6
作者 周麟 崔倩倩 +1 位作者 王梦茹 蒋臻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9期967-970,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载脂蛋白A1(ApoA1)水平与老年髋或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谵妄(POD)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石家庄市第三医院收治的122例老年髋或膝关节置换术患者... 目的分析血清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载脂蛋白A1(ApoA1)水平与老年髋或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谵妄(POD)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石家庄市第三医院收治的122例老年髋或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POD将研究对象分为POD组(发生POD,20例)和非POD组(未发生POD,102例);根据是否发生POCD将研究对象分为PCOD组(发生POCD,30例)和非POCD组(未发生POCD,92例)。比较分析非POD组与POD组患者、非POCD组与POCD组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老年患者发生POD和POCD的影响因素。结果POD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大于非POD组,PAI-1、ApoA1均低于非PO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OCD组患者的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下比例高于非POCD组,PAI-1、ApoA1均低于非POC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中出血量是老年患者发生PO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AI-1、ApoA1是老年患者发生POD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下是老年患者发生POC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AI-1、ApoA1是老年患者发生POCD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PAI-1、ApoA1水平是老年髋或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发生POD、POCD的独立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酶原激活抑制-1 载脂蛋白A1 术后谵妄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死与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的相关性 被引量:4
7
作者 严为宏 方晶 +2 位作者 沈仙娣 李威 胡钧培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7-99,共3页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plasainogenactivatorinhibitor-1,PAI-1)活性和PAI-14G/5G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用发色底物法和PCR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检测了脑梗死患者52例(2001-06/2002-12上海第九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plasainogenactivatorinhibitor-1,PAI-1)活性和PAI-14G/5G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用发色底物法和PCR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检测了脑梗死患者52例(2001-06/2002-12上海第九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和31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浆PAI-1活性和PAI-14G/5G基因多态性。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PAI-14G/4G基因型所占比例分别为48%(25/52)和23%(7/3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病例组和对照组血浆PAI-1活性分别为(10.77±0.80)和(10.05±0.86)kU/L,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3.8622,P<0.001);PAI-1活性与PAI-14G/5G基因型及血糖相关。结论:研究结果提示PAI-14G/4G基因型及PAI-1活性增高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多态现象(遗传学) 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联合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和胱抑素C水平的影响
8
作者 周志云 徐平平 邓红苗 《当代医学》 2024年第23期25-29,共5页
目的探究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 2,SGLT2)抑制剂联合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胱抑素C(... 目的探究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 2,SGLT2)抑制剂联合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胱抑素C(cystatin C,CysC)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鹰潭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以利拉鲁肽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SGLT-2抑制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ɑ,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糖代谢相关指标[餐后2 h血糖(postprandial 2 h blood glucose,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其他生化指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胱抑素C(cystatin C,CysC)水平]、生命质量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TNF-α、hs-CRP、IL-6、2 h PBG、FBG、HbA1c、PAI-1、Cys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总体健康、心理健康、活力、躯体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GLT-2抑制剂联合利拉鲁肽治疗T2DM疗效更佳,可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控制血糖,降低PAI-1、CysC水平,并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 利拉鲁肽 酶原激活抑制-1 胱抑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血栓调节蛋白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复合物对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诊断价值
9
作者 高凤威 周琳 +5 位作者 邵小宝 王华 杨圆 陈鑫 刘艺 朱培元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748-753,共6页
目的探讨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血栓调节蛋白(TM)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复合物(t-PAIC)对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79例COVID-19确诊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非危重型(n=51)和危重型... 目的探讨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血栓调节蛋白(TM)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复合物(t-PAIC)对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79例COVID-19确诊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非危重型(n=51)和危重型(n=28)2组。比较2组患者凝血功能和炎症指标的差异,分析TAT、TM和t-PAIC与其他生物标志物的相关性,并评估其对危重型COVID-19的诊断价值。结果与非危重型患者相比,危重型患者的TAT、TM和t-PAIC水平显著升高(P<0.001)。TAT、TM和t-PAIC与多项生物标志物呈正相关,其中TAT与D-二聚体的相关性最强(r=0.786,P<0.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AT(OR=1.346,P<0.05)和t-PAIC(OR=1.128,P<0.05)是危重型COVID-19的独立危险因素。TAT、TM和t-PAIC联合诊断危重型COVID-19的ROC曲线下面积(AUC^(ROC))为0.918,诊断敏感性为75%,特异性为94.1%。结论联合检测TAT、TM和t-PAIC可有效辅助诊断危重型COVID-19,对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危重型 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 血栓调节蛋白 组织型酶原激活抑制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虫丸对肾小球硬化大鼠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和金属蛋白酶1组织抑制剂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5
10
作者 陈继红 孙伟 +3 位作者 周栋 高坤 何伟明 刘丽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512-516,共5页
目的:观察大黄虫丸(Dahuang Zhechong Pill,DHZCP)对肾小球硬化模型大鼠肾脏金属蛋白酶1组织抑制剂(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mRNA表达的影... 目的:观察大黄虫丸(Dahuang Zhechong Pill,DHZCP)对肾小球硬化模型大鼠肾脏金属蛋白酶1组织抑制剂(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DHZCP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的机制。方法:采用单侧肾脏切除术+阿霉素尾静脉双次注射+喂食高脂饲料的方法,诱导弥漫性系膜增生伴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大鼠模型,并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盐酸贝那普利组和DHZCP组,另设假手术组作为对照。用药12周后,处死大鼠,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技术及图像分析技术,检测肾脏内TIMP-1mRNA和PAI-1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DHZCP组TIMP-1/β-actin比值和PAI-1/β-actin比值下降,提示DHZCP可以下调大鼠肾脏组织中TIMP-1和PAI-1mRNA的表达(P<0.05);贝那普利与DHZCP作用相似(P>0.05),可以下调TIMP-1/β-actin比值,但贝那普利组PAI-1/β-actin比值与模型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HZCP可下调阿霉素所致弥漫性系膜增生伴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大鼠肾脏TIMP-1和PAI-1mRNA的合成,这可能是其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庶虫]虫丸 肾小球硬化 局灶节段性 金属蛋白酶1组织抑制 酶原激活抑制1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小鼠肾脏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表达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丽萌 李学旺 +1 位作者 黄利伟 李艳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4-348,i002,共6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KKAy小鼠肾脏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mRNA表达与肾脏细胞外基质蓄积的关系。方法选取8周龄雄性KKAy小鼠和C57BL-J小鼠,分别于16、20和24周处死。采用发色底物法检测不同周龄...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KKAy小鼠肾脏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mRNA表达与肾脏细胞外基质蓄积的关系。方法选取8周龄雄性KKAy小鼠和C57BL-J小鼠,分别于16、20和24周处死。采用发色底物法检测不同周龄的KKAy小鼠及参照组C57BL/J小鼠的血浆PAI-1活性,RT-PCR法检测小鼠肾皮质tPAmRNA表达,原位杂交法检测肾皮质PAI-1mRNA水平,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印迹法检测肾皮质层粘连蛋白表达。结果不同周龄KKAy小鼠肾皮质层粘连蛋白表达均高于同龄对照组(P<0.05)。2型糖尿病KKAy小鼠与C57BL/J小鼠血浆PAI-1活性的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但肾皮质tPAmRNA水平却显著降低,以16周时最为显著,仅为C57BL/J小鼠的47%,随周龄的增加,其差异逐渐减小。原位杂交显示KKAy小鼠PAI-1mRNA可在肾脏多部位表达,并以近端小管上皮细胞内的表达为主,且明显高于同龄C57BL小鼠。结论2型糖尿病KKAy小鼠早期肾病时,细胞外基质蛋白的蓄积可能和tPAmRNA表达下调及PAI-1mRNA表达上调所致的纤溶酶降解细胞外基质作用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酶原激活抑制.1/组织酶原激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1对大鼠系膜细胞增殖和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剂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林文生 张农 +2 位作者 张颂文 顾建新 郭慕依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13-215,共3页
目的 通过对大鼠系膜细胞转染TGF β1基因和反义TGF β1基因 ,观察该细胞增殖和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剂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细胞计数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增殖 ;Northernblot和Westernblot法检测其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1(PA... 目的 通过对大鼠系膜细胞转染TGF β1基因和反义TGF β1基因 ,观察该细胞增殖和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剂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细胞计数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增殖 ;Northernblot和Westernblot法检测其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1(PAI 1)的表达 ;酶谱分析法检测其纤溶酶原激活物 (tPA)活性。结果 过表达TGF β1的系膜细胞生长受抑制 ,其PAI 1mRNA和蛋白表达增强 ,而tPA酶活性则降低 ;而低表达TGF β1的系膜细胞增殖加速 ,其PAI 1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 ,tPA酶活性增强。结论 TGF β1可通过对大鼠系膜细胞增殖、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因子表达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系膜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1 细胞增殖 酶原激活抑制剂-1 酶原激活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化痰祛瘀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6
13
作者 徐升 张念志 徐经世 《安徽医药》 CAS 2020年第7期1440-1443,共4页
目的观察益气化痰祛瘀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病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2017年6月至2019年9月收治住院... 目的观察益气化痰祛瘀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病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2017年6月至2019年9月收治住院的60例COPD急性加重期痰瘀阻肺型病人,按照受试者入选的先后顺序查阅随机对照表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化痰、解痉平喘等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服用中药益气化痰祛瘀方,治疗14 d后观察两组症候积分比较、治疗前后Hcy、t-PA、PAI-1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舌质积分改善不明显(P>0.05),其他症候积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其中咳嗽、咳痰较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喘息、纳呆、腹胀、口粘苔腻、面色或唇甲青紫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Hcy、PAI-1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15.59±2.79)比(13.34±2.18)μmol/L、(61.13±8.30)比(45.03±8.68)pg/mL,P<0.05或P<0.01],t-PA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0.69±0.12)ng/mL,P<0.01,且对照组优于治疗组(P<0.05或P<0.01)。结论益气化痰祛瘀方可能通过降低血Hcy水平减轻内皮细胞损伤,改善纤溶失衡状态,从而有效缓解COPD痰瘀阻肺证病人临床症候,延缓疾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中药疗法 痰郁 益气祛瘀 半胱氨酸 组织型酶原激活 酶原激活抑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4
作者 周欢琴 谢海宝 +2 位作者 肖震 翁秀妹 叶雄伟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2期920-922,共3页
目的研究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浆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受体、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剂1的水平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急性脑梗死、急性心肌梗死及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受... 目的研究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浆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受体、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剂1的水平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急性脑梗死、急性心肌梗死及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受体、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剂1的水平。结果(1)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浆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轻度升高(P>0.05),恢复期明显回落(P<0.05),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水平在急性期明显升高(P<0.01),恢复期进一步升高;血浆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含量在急性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含量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恢复期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水平趋于正常,而血浆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水平与对照组比较仍存在一定差异(P<0.05)。(2)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浆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水平急性期明显升高(P<0.05),恢复期进一步升高(P<0.01),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水平均大致正常;急性期血浆中血浆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恢复期明显回落,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趋于正常,血浆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水平仍高于对照组(P<0.05)。(3)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急性期(入院时)血浆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水平明显升高(P<0.01),恢复期(入院后二周)回落,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急性期血浆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含量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含量略高于对照组(P>0.05),恢复期两者含量均趋于正常(P>0.05)。结论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凝血纤溶系统失平衡,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学 急性心肌梗死 不稳定型心绞痛 脑梗死 尿激酶型酶原激活 尿激酶型酶原1激活受体 组织型酶原激活 酶原激活抑制剂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伴抑郁障碍与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基因多态性关系 被引量:9
15
作者 夏大胜 曹晶 +7 位作者 宋衍秋 胡随瑜 郭倩玉 李超 张峰 蔡林 王彦欧 徐建强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6年第6期481-483,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伴抑郁障碍与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基因4G/5G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选择对照组63例、单纯抑郁组56例、单纯冠心病组91例和冠心病伴抑郁组75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受试对象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上... 目的探讨冠心病伴抑郁障碍与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基因4G/5G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选择对照组63例、单纯抑郁组56例、单纯冠心病组91例和冠心病伴抑郁组75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受试对象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上游调控区多态性位点(5-HTTLPR)与内含子2区(5-HTTVNTR)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基因4G/5G多态性的基因型。结果单纯抑郁组、冠心病伴抑郁组5-HTTLPR的SS基因型(分别为50%和51%)及S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69和0.68)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单纯冠心病组(P<0.05);单纯抑郁组、冠心病伴抑郁组LL基因型(分别为13%和15%)及L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31和0.32)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单纯冠心病组(P<0.05)。单纯冠心病组、冠心病伴抑郁组PAI-1基因4G/4G基因型(分别为47%和48%)及4G等位基因频率(均为0.68)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单纯抑郁组(P<0.05);单纯冠心病组、冠心病伴抑郁组5G/5G基因型(均为12%)及5G等位基因频率(均为0.32)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单纯抑郁组(P<0.05),5-HTTVNTR基因型(12/12,12/10,10/10)分布各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冠心病伴抑郁组SS+4G/4G联合基因型显著高于对照组、单纯抑郁组和单纯冠心病组(分别为27%、13%、13%和10%,均P<0.05)。结论5-HTTLPR基因SS基因型和PAI-1基因4G/4G基因型共存与冠心病伴抑郁障碍发病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冠心病 基因 多态性 5-羟色胺转运体 酶原激活抑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莨菪碱对血管内皮细胞组织因子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阮秋蓉 宋建新 +1 位作者 邓仲端 瞿智玲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22-426,共5页
目的 通过研究山莨菪碱对内毒素脂多糖(LPS)致血管内皮细胞组织因子(TF)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表达的影响,探讨山莨菪碱治疗感染性休克的机制。方法 用酶消化法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ELISA方法检测HUVEC条件培养液PAI-... 目的 通过研究山莨菪碱对内毒素脂多糖(LPS)致血管内皮细胞组织因子(TF)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表达的影响,探讨山莨菪碱治疗感染性休克的机制。方法 用酶消化法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ELISA方法检测HUVEC条件培养液PAI-1蛋白量:用一步凝固法检测HUVEC TF活性;Northern blot检测HUVEC TF和PAI-1的mRNA表达;为了评估上述作用是否通过NF-кB途径而转导,用电泳迁移变动检测法(EMSA)检测HUVEC核提取物NF-кB DNA结合活性。结果 LPS能使HU-VEC PAI-1蛋白和TF活性及其mRNA表达显著增强,加入山莨菪碱后,LPS的这种作用明显减弱,并与山莨菪碱呈量效关系。山莨菪碱能完全阻止LPS致内皮细胞核提取物NF-кB DNA结合活性。结论 山莨菪碱治疗感染性休克的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拮抗LPS致HUVEC TF和PAI-1的表达。而且这种拮抗作用可能通过NF-кB途径来转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莨菪碱 血管内皮细胞组织因子 酶原激活抑制剂1 PAI-1 内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危险因素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活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玉玲 周淑娴 +1 位作者 雷娟 王景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57-660,668,共5页
目的:观察传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危险因素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及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活性的关系。方法:纳入2004-12/2005-06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常规体检者297例,排除有明确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目的:观察传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危险因素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及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活性的关系。方法:纳入2004-12/2005-06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常规体检者297例,排除有明确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病史者;既往曾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者;心电图有明确心肌缺血或运动试验阳性者;有明确肝、肾功能障碍、肿瘤等器质性疾病者。应用PCR方法扩增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特异性片段,同时应用发色底物法测定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活性。设计调查表调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危险因素,按下述标准定义:①原发性高血压按《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标准定义和诊断。②糖尿病诊断符合国际糖尿病联盟2005全球2型糖尿病诊治指南诊断标准。③血脂异常定义为:空腹血清总胆固醇≥6.0mmol/L或/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16mmol/L;或/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4mmol/L;或/和三酰甘油≥2.2mmol/L。④吸烟指目前吸烟每天大于10支和既往吸烟戒断不足2年者。⑤肥胖指体质量指数≥24kg/m2者。观察整体人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各基因型之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危险因素与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活性的关系。结果:纳入血样297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在整体人群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各基因型之间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水平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空腹血糖、收缩压、舒张压,与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活性呈显著正相关(P均<0.01)。③在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危险因素的男性体检者,DD基因型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活性显著高于ID基因型与II基因型[(40.3±3.2),(33.9±2.1),(32.6±4.9)AU/mL,P<0.01]。在无危险因素的女性体检者,DD基因型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活性虽高于ID基因型与II基因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6.2±1.3),(34.1±4.4),(33.7±3.6)AU/mL,P>0.01]。结论:传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危险因素与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水平相关;在排除传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危险因素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DD型与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水平的增高相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型在影响纤溶平衡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多态现象 遗传 酶原激活抑制1 酶类和辅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的胰岛素抵抗与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活性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杜小平 李旻 +2 位作者 张乐 杨期东 许宏伟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403-405,共3页
目的 探讨动脉硬化性脑梗死 (ACI)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的胰岛素抵抗 (IR)与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抑制物 1(PAI 1)活性的关系。方法 分别测定 91例ACI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血糖、胰岛素水平和血浆t PA和PAI 1的活性。血糖与... 目的 探讨动脉硬化性脑梗死 (ACI)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的胰岛素抵抗 (IR)与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抑制物 1(PAI 1)活性的关系。方法 分别测定 91例ACI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血糖、胰岛素水平和血浆t PA和PAI 1的活性。血糖与胰岛素乘积之倒数的自然对数作为胰岛素敏感性指数 (ISI) ,并与4 0名健康同龄人对照。结果 ACI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的血糖、胰岛素水平及PAI 1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 1~ 0 0 5 ) ,ISI和t PA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 0 0 5 ) ;PAI 1活性与胰岛素水平显著正相关(r=0 .6 7,r=0 .6 6 ,均P <0 0 1) ,与ISI显著负相关 (r=- 0 .85 ,r=- 0 .6 6 ,均P <0 0 1) ;t PA活性与这些参数不相关 ;脑梗死体积与ISI负相关 (r=- 0 .19,P <0 .0 5 ) ,与PAI 1活性正相关 (r=0 .5 6 ,P <0 .0 5 ) ;体重指数与ISI负相关 (r=- 0 .4 9,P <0 .0 5 ) ,与PAI 1活性正相关 (r=0 .5 3,P <0 .0 5 )。结论 IR提高ACI患者的血浆PAI 1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性脑梗死 胰岛素抵抗 组织型酶原激活抑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列美脲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禤文婷 刘玉华 +2 位作者 黄娇平 叶筠茹 刘衬连 《现代医院》 2012年第7期44-45,共2页
目的探讨格列美脲、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的影响。方法 70例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分别接受格列美脲、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二组治疗3个月前后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 目的探讨格列美脲、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的影响。方法 70例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分别接受格列美脲、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二组治疗3个月前后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浓度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格列美脲治疗3个月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AI-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甲双胍治疗前后PAI-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格列美脲具有快速稳定控制血糖、显著降低PAI-1水平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列美脲 二甲双胍 冠心病 2型糖尿病 酶原激活抑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A肾病肾血管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建中 陈香美 +1 位作者 师锁柱 田月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88-490,T002,共4页
为探讨免疫球蛋白A肾病(IgA肾病)患者肾血管壁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及意义,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38例IgA肾病肾组织血管壁的PAI1、M... 为探讨免疫球蛋白A肾病(IgA肾病)患者肾血管壁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及意义,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38例IgA肾病肾组织血管壁的PAI1、MMP9、αSMA和TIMP1的蛋白表达。结果显示,αSMA主要表达于平滑肌细胞;PAI1表达与αSMA类似;MMP9在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均表达;TIMP1仅在血管壁内膜的内皮细胞微弱表达。在IgA肾病LeeⅣ~Ⅴ级组,肾血管壁的PAI1、MMP9和αSMA表达显著高于LeeⅠ~Ⅲ级组(P<001)。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肾血管的PAI1、MMP9和αSMA表达与肾小管间质的纤维化和炎细胞浸润呈正相关(P<001)。提示PAI1可能参与介导了IgA肾病肾血管壁细胞外基质的积聚过程,MMP9则可能促进血管的平滑肌细胞迁移和内膜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肾血管酶原激活抑制-1 基质金属蛋白酶-9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