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度有序ZIF-8/Au纳米复合结构阵列的构筑及其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应用
1
作者 马亮 张洪华 +3 位作者 郑唯璐 游奥骐 欧阳志勇 曹俊江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43-1754,共12页
采用气-液界面自组装方式制备得到有序单层聚苯乙烯(PS)微球阵列,以此为模板,采用磁控溅射沉积方法结合热处理技术获得单层六方非密排Au纳米颗粒阵列。随后采用水热法成功制得高度有序ZIF-8/Au纳米复合结构有序阵列。探究了生长机理以... 采用气-液界面自组装方式制备得到有序单层聚苯乙烯(PS)微球阵列,以此为模板,采用磁控溅射沉积方法结合热处理技术获得单层六方非密排Au纳米颗粒阵列。随后采用水热法成功制得高度有序ZIF-8/Au纳米复合结构有序阵列。探究了生长机理以及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微观形貌和光学特性的影响,进一步探究了该复合结构阵列作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活性基底的灵敏度和均一性。结果表明:当水热反应温度从25℃升高至100℃时,ZIF-8纳米颗粒的数量逐步增多,同时尺寸随之增大,表面等离激元共振(SPR)峰和衍射峰均发生了红移。当水热反应时间从10 min增至60 min时,ZIF-8纳米颗粒从围绕Au纳米颗粒选择性生长到蔓延至整个材料表面。在样品表面沉积特定厚度的Ag膜后,测得4-氨基苯硫酚(4-ATP)和罗丹明6G(R6G)两种探针分子的检测极限均为10-11mol·L^(-1),4-ATP和R6G的SERS强度与分子溶液浓度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801和0.9844。随机选取10个不同位置测试4-ATP的SERS谱图,得到相对标准偏差(RSD)为8.86%,表明ZIF-8/Au纳米复合结构有序阵列作为SERS基底具有良好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IF-8/Au纳米复合结构有序阵列 有序性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均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S/ZnO纳米复合结构的制备、表征及其光催化活性的改善 被引量:15
2
作者 罗添元 魏志鹏 +5 位作者 李金华 方芳 王晓华 王相虎 崔勇 谭学磊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80-685,共6页
利用简单的水热法在ZnO纳米棒表面合成CdS纳米粒子。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对CdS/ZnO异质结构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生长CdS的过程中ZnO被逐渐地腐蚀。选择CdS/ZnO纳米复合材料作为光催化剂在紫外光和绿光照射的条件下降... 利用简单的水热法在ZnO纳米棒表面合成CdS纳米粒子。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对CdS/ZnO异质结构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生长CdS的过程中ZnO被逐渐地腐蚀。选择CdS/ZnO纳米复合材料作为光催化剂在紫外光和绿光照射的条件下降解甲基橙(MO)。CdS/ZnO纳米复合材料纳米棒作为光催化剂降解甲基橙的光催化活性有明显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 硫化镉 纳米复合结构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C-Co非金属-金属纳米复合结构的形成与控制 被引量:9
3
作者 邵刚勤 段兴龙 +3 位作者 谢济仁 张枫 吴伯麟 袁润章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0-44,共5页
制备了CoWO4/WO3 复合氧化物前驱体粉末和WC -Co非金属 -金属纳米复合粉末 ,研究了制备过程中从氧化物前驱体结构到非金属-金属纳米复合结构的赋承状态变化规律 ,以及原位反应的相变规律 .论述了纳米复合粒子、纳米复合结构的形成机理 ... 制备了CoWO4/WO3 复合氧化物前驱体粉末和WC -Co非金属 -金属纳米复合粉末 ,研究了制备过程中从氧化物前驱体结构到非金属-金属纳米复合结构的赋承状态变化规律 ,以及原位反应的相变规律 .论述了纳米复合粒子、纳米复合结构的形成机理 .结果表明 :WC -Co复合粉末的一次粒径为 2 0~ 5 0nm ,其中的硬质相WC和粘结相Co具有纳米尺度的复合结构 ,组分和粒度分布极为均匀 ,适于制备高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钨 纳米粉末 复合结构 非金属-金属纳米复合结构 形成 控制 金属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雾干燥法制备微米-纳米复合结构高吸油树脂中空微球 被引量:11
4
作者 黄凯兵 肖侠 +1 位作者 陈振华 李劲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398-1402,共5页
以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十八酯为单体、甲基丙烯酸双环戊二烯酯为交联剂,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了高吸油树脂中空微球。表征了高吸油树脂微球的微观形貌,考察了交联剂用量对树脂吸油性能的影响,同时与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的树脂的吸油及疏水... 以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十八酯为单体、甲基丙烯酸双环戊二烯酯为交联剂,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了高吸油树脂中空微球。表征了高吸油树脂微球的微观形貌,考察了交联剂用量对树脂吸油性能的影响,同时与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的树脂的吸油及疏水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的微球是由许多纳米粒子聚集而成的中空微米级微球;随着交联剂用量的增加,树脂吸油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到达饱和吸油率所需时间减少;交联剂用量为3%(质量分数)的树脂吸油性能达到最好,对甲苯、三氯甲烷的饱和吸油率分别为20.78及28.32g/g,4h内对甲苯的吸收基本饱和;而采用悬浮聚合所制备的高吸油树脂,对甲苯和三氯甲烷的饱和吸油率分别为11.26、24.18g/g,12h吸油达到饱和;喷雾干燥及悬浮聚合制备的树脂与水的接触角分别为111.14与85.39°,表面能分别为38.10与42.85mJ/m2,采用喷雾干燥制备的高吸油树脂中空微球表现出较好的疏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吸油树脂 喷雾干燥 微米-纳米复合结构 中空微球 乳液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SiN纳米复合结构涂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5
作者 赵永生 李伟 +4 位作者 刘平 马凤仓 刘新宽 陈小红 何代华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10,38,共6页
简要介绍了TiSiN纳米复合涂层的晶体结构,主要从涂层的性能、制备方法、硅含量以及其它元素掺杂的影响等方面综述了TiSiN纳米复合涂层的研究进展,最后对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关键词 TiSiN涂层 纳米复合结构 制备工艺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S/MS(M=Ag,Pb,Cu,Zn)半导体纳米复合结构的制备 被引量:8
6
作者 匡汉茂 邓兆祥 +2 位作者 李春辉 孙晓明 李亚栋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3-137,共5页
利用金属硫化物在水溶液中溶度积的差异和通过水热及超声波等辅助方式,利用离子置换法与共沉淀法,对CdS纳米棒上金属离子(Cd2+)的部分置换而对纳米微粒进行侵蚀或包覆,形成镶嵌式点缀结构或完全包覆层的异质核-壳结构CdS/MS(M=Ag+,Cu2+,... 利用金属硫化物在水溶液中溶度积的差异和通过水热及超声波等辅助方式,利用离子置换法与共沉淀法,对CdS纳米棒上金属离子(Cd2+)的部分置换而对纳米微粒进行侵蚀或包覆,形成镶嵌式点缀结构或完全包覆层的异质核-壳结构CdS/MS(M=Ag+,Cu2+,Pb2+,Zn2+)。使用XRD和TEM对所得样品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镉 离子置换法 共沉淀法 核-壳结构 硫化镉 半导体纳米复合结构 制备 表征 C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纳米复合结构强化微通道内沸腾换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赵亚东 张伟 +1 位作者 李亚 柴永志 《微纳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11-318,共8页
针对具有微纳米复合结构的微通道,对流动沸腾换热的沸腾起始点、换热系数、临界热流密度、流动不稳定性等问题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总结出近些年实验研究中所采用的实验方法,包括在微通道表面制作多孔型涂层、制作不同润湿性表面... 针对具有微纳米复合结构的微通道,对流动沸腾换热的沸腾起始点、换热系数、临界热流密度、流动不稳定性等问题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总结出近些年实验研究中所采用的实验方法,包括在微通道表面制作多孔型涂层、制作不同润湿性表面的微通道以及改变微通道的形状尺寸,指出了相关研究中有待解决的问题:保证微通道表面的涂层结构在实验前后保持稳定,避免微通道表面润湿性实验前后发生改变,设计制作出强化沸腾换热效果更好的具有新型结构的微通道。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 散热器 纳米复合结构 流动沸腾 强化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解氧化锌纳米复合结构光催化降解性能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丁浩冉 王树林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97-199,203,共4页
利用滚压振动磨在干法室温条件下制备出形状规则的纳米锌粉,在260℃下与水蒸汽接触发生水解氧化还原反应,得到氧化锌纳米复合结构。其特征是棒状和块状纳米结构共存,具有良好的分散性,氧和锌的原子比接近2∶3。将这种复合纳米结构用于... 利用滚压振动磨在干法室温条件下制备出形状规则的纳米锌粉,在260℃下与水蒸汽接触发生水解氧化还原反应,得到氧化锌纳米复合结构。其特征是棒状和块状纳米结构共存,具有良好的分散性,氧和锌的原子比接近2∶3。将这种复合纳米结构用于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溶液,在距离40cm的20W紫外灯照射下,研究了不同初始浓度、光催化剂添加量和水解温度对氧化锌纳米复合结构光催化降解性能的影响。在50mL初始浓度为10mg/L的甲基橙溶液中,添加260℃下水解生成的氧化锌纳米复合结构400mg,在10min内降解率可达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 纳米复合结构 水解 光催化降解 甲基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SnO_2@BNNSs@C纳米复合结构及其电化学储能特性 被引量:2
9
作者 艾青 杨灿星 +3 位作者 黄仁忠 杨艳飞 邹文祥 袁颂东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77-83,共7页
采用简单,环境友好的均匀共沉淀法制备了纳米SnO_2@BNNSs复合材料,二氧化锡纳米粒子粒径均匀,粒径大约4~5nm,均匀分布在氮化硼纳米片(BNNSs)上;然后以葡萄糖为碳源制备SnO_2@BNNSs@C纳米复合结构,以提高导电性。对比SnO_2,SnO_2@C,SnO_... 采用简单,环境友好的均匀共沉淀法制备了纳米SnO_2@BNNSs复合材料,二氧化锡纳米粒子粒径均匀,粒径大约4~5nm,均匀分布在氮化硼纳米片(BNNSs)上;然后以葡萄糖为碳源制备SnO_2@BNNSs@C纳米复合结构,以提高导电性。对比SnO_2,SnO_2@C,SnO_2@BNNSs@C三种纳米材料在电流密度100mA/g下的循环稳定性发现:SnO_2@BNNSs@C纳米复合物经过50次循环后可逆比容量可达490mAh/g,库仑效率高达98.8%,揭示了SnO_2,BNNSs,C三种组分之间存在的相互协同效应,利于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结构 锡基复合材料 BNNSs 可逆比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OCuO纳米复合结构的制备及场发射特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成伟 苏小峰 +2 位作者 陈建彪 和茹梅 李燕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0-35,共6页
采用简便的溶剂热法制备垂直取向的氧化铜(CuO)纳米片阵列膜,然后将氧化石墨烯(GO)溶胶旋涂于CuO薄膜表面,形成由CuO纳米片顶端支撑的GO/CuO纳米复合结构.场发射实验结果显示,与纯的CuO纳米片相比,GO/CuO纳米复合结构的开启电场从2.4V&#... 采用简便的溶剂热法制备垂直取向的氧化铜(CuO)纳米片阵列膜,然后将氧化石墨烯(GO)溶胶旋涂于CuO薄膜表面,形成由CuO纳米片顶端支撑的GO/CuO纳米复合结构.场发射实验结果显示,与纯的CuO纳米片相比,GO/CuO纳米复合结构的开启电场从2.4V·μm^(-1)降至1.7V·μm^(-1),电流密度增大,发射稳定性也明显提高.实验结果表明,样品场发射性能的显著增强应源于CuO纳米片的垂直取向、超薄的刃状边缘以及GO的褶皱和凸起协同形成更多有效的场发射位点.该纳米复合结构制备方法简便,高效经济,在场发射高亮电子源以及其它真空纳米电子器件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O纳米 氧化石墨烯 纳米复合结构 场致电子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球磨制备Al-5%Pb纳米复合结构中第二相Pb的长大行为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志方 张磊 +1 位作者 吴江 刘超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49-353,共5页
采用高能球磨法制备Pb质量分数为5%的纳米Al-5%Pb复合粉末,经过单轴向冷压成形后,于573~723K温度范围内在氩气保护下进行不同时间的等温退火处理,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分析与观察复合粉末的物相组成与显微形貌,研究弥... 采用高能球磨法制备Pb质量分数为5%的纳米Al-5%Pb复合粉末,经过单轴向冷压成形后,于573~723K温度范围内在氩气保护下进行不同时间的等温退火处理,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分析与观察复合粉末的物相组成与显微形貌,研究弥散分布在纳米晶Al基体上的纳米相Pb的长大行为。结果表明,尽管组成相Al和Pb的尺寸均在纳米级,Al-5%Pb复合结构中第二相Pb的长大仍遵循传统两相体系中第二相的长大规律,即纳米相Pb尺寸的三次方与退火时间呈线性关系。但纳米相Pb的长大激活能接近基体相Al的晶界自扩散激活能,其长大是通过Pb原子沿Al基体的晶界扩散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球磨 AL-PB合金 纳米复合结构 第二相 长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Ag/PAA纳米复合结构的制备及其光吸收性能 被引量:3
12
作者 程伟杰 陈群 +2 位作者 杨春艳 殷敏 朱绪飞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2016年第2期1-4,共4页
采用循环阳极氧化-腐蚀法制备了V型多孔阳极氧化铝(PAA)模板,在PAA上热蒸发沉积Ag薄膜后,再原子层沉积TiO2薄膜,制备了TiO2/Ag/PAA三维纳米复合结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结果表明,TiO2/Ag/PAA复合结构在可见光区域的吸收率... 采用循环阳极氧化-腐蚀法制备了V型多孔阳极氧化铝(PAA)模板,在PAA上热蒸发沉积Ag薄膜后,再原子层沉积TiO2薄膜,制备了TiO2/Ag/PAA三维纳米复合结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结果表明,TiO2/Ag/PAA复合结构在可见光区域的吸收率显著提高。当Ag薄膜沉积厚度为30nm,TiO2的原子层沉积厚度为20nm时,所得TiO2/Ag/PAA复合结构的吸收率为94.5%~9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极氧化 多孔氧化铝 Ag薄膜 纳米复合结构 原子层沉积 光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复合结构热电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晨阳 陈芬 任山 《金属功能材料》 CAS 2008年第1期53-56,共4页
阐述了纳米复合结构热电材料的概念,介绍了制备纳米复合结构热电材料的方法,以及制备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并初步分析了纳米复合结构提高材料热电优值的原因。介绍了纳米复合结构在热电材料制备领域中的应用现状及其应用前景。
关键词 热电材料 纳米颗粒 纳米复合结构 原位析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有效介质理论研究Au/AAO纳米复合结构的光学特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新宏 王建 +2 位作者 李燕 吕国才 王成伟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1期46-49,共4页
运用Maxwell—Garnett(M—G)有效介质理论模拟了Au/阳极氧化铝(AAO)纳米有序阵列复合结构在200-2500nm波段内的光学常数,并研究了300-1000nm波段Au组分的体积分数及长径比对Au/AAO复合结构的光学常数n和k的影响.结果表明,Au组... 运用Maxwell—Garnett(M—G)有效介质理论模拟了Au/阳极氧化铝(AAO)纳米有序阵列复合结构在200-2500nm波段内的光学常数,并研究了300-1000nm波段Au组分的体积分数及长径比对Au/AAO复合结构的光学常数n和k的影响.结果表明,Au组分的体积分数和长径比对Au/AAO复合结构的光学常数有较强的调制作用.同时发现,Au组分体积分数对Au/AAO复合结构吸收、反射特性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常数 有效介质理论 纳米有序阵列复合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复合结构Pt/TiC/TiO_2催化剂的合成及催化甲醇氧化性能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传胜 张雪茹 +3 位作者 郑家房 郭亚男 田茶 张青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42-47,共6页
确定了水热法制备TiO_2纳米线的最佳参数,对采用最佳参数制备的TiO_2纳米线进行碳化处理,再在其表面沉积铂得到Pt/TiC/TiO_2催化剂,研究了不同阶段产物的物相组成、化学成分和微观形貌,测试了Pt/TiC/TiO_2催化剂的催化甲醇氧化能力。结... 确定了水热法制备TiO_2纳米线的最佳参数,对采用最佳参数制备的TiO_2纳米线进行碳化处理,再在其表面沉积铂得到Pt/TiC/TiO_2催化剂,研究了不同阶段产物的物相组成、化学成分和微观形貌,测试了Pt/TiC/TiO_2催化剂的催化甲醇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最佳水热参数为NaOH溶液浓度1 mol·L-1、水热温度160℃、水热时间20h,所得TiO_2纳米线的直径约为100nm、长度超过1μm;碳化后得到了TiC/TiO_2纳米线,沉积铂后,其表面被纳米级铂颗粒所覆盖;Pt/TiC/TiO_2催化剂催化甲醇氧化的起始氧化电位(对比Ag/AgCl)为0.34V,比Pt/TiO_2催化剂催化下的负移了约0.15V,其正扫电流密度峰值比Pt/TiO_2催化剂催化下的大8倍以上,碳化明显提高了Pt/TiO_2催化剂催化甲醇氧化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纳米线 复合纳米结构 Pt/TiC/TiO2催化剂 甲醇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刻蚀法制备硅微纳米复合结构及其光反射性能影响
16
作者 余思琦 吴子华 +4 位作者 王元元 谢华清 张佳 林锦豪 赵诚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 2020年第2期110-115,共6页
提出一种改进的金属辅助化学蚀刻技术(metal-assisted electroless etching, MAEE)来制备硅基微纳米(silicon micropillar/nanowire, MP/NW)复合结构,技术结合了传统MAEE及旋涂法,实验腐蚀液由KMnO4/AgNO3/HF组成,探究了腐蚀温度、旋涂... 提出一种改进的金属辅助化学蚀刻技术(metal-assisted electroless etching, MAEE)来制备硅基微纳米(silicon micropillar/nanowire, MP/NW)复合结构,技术结合了传统MAEE及旋涂法,实验腐蚀液由KMnO4/AgNO3/HF组成,探究了腐蚀温度、旋涂速度及腐蚀时间对复合结构的表面形貌特征的影响,并分析了制备条件对反射率与吸收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腐蚀温度改变时,复合结构的高度差、MP的直径和NW的长度都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减少,而反射率随之增大,吸收率随之减小;当旋涂速度改变时,旋涂速度的增加会导致复合结构的高差、MP直径和NW长度减小,反射率随速度增加而增大,吸收率随之减小;腐蚀时间延长时,复合结构的高度差、MP的直径、吸收率随之减小,而NW高度与其反射率随之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辅助化学刻蚀 旋涂法 纳米复合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复合结构对VO_(2)相变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谢忠洲 李钟昊 +2 位作者 逯浩 王莹 刘永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6-71,共6页
二氧化钒具有良好的半导体-金属可逆相变特性,相变过程中伴随着剧烈的光学、电学等方面的变化。在常温下,二氧化钒为单斜晶系结构(M相);当温度达到相变温度以下时,二氧化钒的晶型变成四方晶红石结构(R相);当温度降低到相变温度以下时,... 二氧化钒具有良好的半导体-金属可逆相变特性,相变过程中伴随着剧烈的光学、电学等方面的变化。在常温下,二氧化钒为单斜晶系结构(M相);当温度达到相变温度以下时,二氧化钒的晶型变成四方晶红石结构(R相);当温度降低到相变温度以下时,二氧化钒的晶型又变回单斜晶系结构(M相)。这种典型可逆热色特征使二氧化钒成为当前建筑用智能窗材料的最佳选择。近些年来VO_(2)的制备方法已经基本成熟,但是性能的优化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因此,本文重点综述了几种不同的VO_(2)基纳米复合结构对其相变特性的影响,主要包括构建核壳结构、掺杂和多层薄膜结构三个方面,为推进VO_(2)薄膜智能窗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_(2) 相变 热致变色 纳米复合结构 智能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S/ZnO纳米复合结构制备及荧光特性研究
18
作者 黄杰 胡陈力 +3 位作者 毛建敏 沈为民 王乐 余静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788-2791,共4页
为增强CdS纳米粒子的荧光强度,以及稳定性,研究了Cd,S不同质量比,有无稳定剂等条件下CdS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荧光特性。在碱性条件下,利用水热法合成了CdS/ZnO的纳米复合结构,并对所有样品进行了XRD、荧光光谱和SEM表征。测试结果表明所制... 为增强CdS纳米粒子的荧光强度,以及稳定性,研究了Cd,S不同质量比,有无稳定剂等条件下CdS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荧光特性。在碱性条件下,利用水热法合成了CdS/ZnO的纳米复合结构,并对所有样品进行了XRD、荧光光谱和SEM表征。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CdS纳米粒子和CdS/ZnO的纳米复合结构粒子成分单一且纯净;ZnO复合在CdS表面;在紫外光(328.5nm)激发下,CdS/ZnO纳米复合结构的发射峰位于463nm处,峰形窄而对称,CdS/ZnO纳米复合结构的荧光强度比CdS纳米粒子的荧光强度有显著增强,且CdS和ZnO物质量之比为1∶1条件下,荧光强度最高,其荧光效率比单一CdS纳米粒子高出11%。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结果表明,CdS能带结构中,Cd-4d,S-3p和Cd-5s能带分别由5条、3条和1条能级构成,对比不同轨道的分态密度强度,看出CdS的导带边主要由Cd-5s轨道贡献,而价带边主要由S-3p轨道贡献,能量在-7eV附近的电子态主要由Cd-4d轨道贡献。而ZnO上价带主要由O-2p电子构成,靠近费米能级的价带区域则主要由Zn-3d电子贡献,在导带部分,主要来源于Zn-4s和O-2p电子。由于在两种材料的复合结构中Zn-3d电子的能级和S-3p电子的能级接近,存在着二型带阶结构使能带变窄,容易形成跃迁,减小电子-空穴的复合,从而促进复合结构荧光效率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S ZNO 纳米复合结构 荧光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化物所纳米复合结构非晶碳薄膜研究取得进展
19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65-165,共1页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空间润滑材料组在纳米复合非晶碳薄膜(Nanostructural Amorphous Carbon Films)的结构及其性能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近年来,尽管碳基薄膜材料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其结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空间润滑材料组在纳米复合非晶碳薄膜(Nanostructural Amorphous Carbon Films)的结构及其性能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近年来,尽管碳基薄膜材料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其结构和性能得到广泛研究。但是,复合非晶碳膜的双纳米结构及其与超润滑性能(超低摩擦性能)的相关性国内外鲜有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碳膜 薄膜材料 非晶碳薄膜 纳米结构 固体润滑 中国科学院 纳米复合结构 重要进展 摩擦性能 国家重点实验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纳米复合结构的进展研究
20
作者 程丹 《广东化工》 CAS 2016年第7期114-115,共2页
TiO_2纳米复合结构实现了功能的组合与增强,展示出更高的光催化活性和吸附分离能力,在环境修复领域具有更强的应用前景。基于此,文章对TiO_2纳米复合结构、制备方法及应用范围进行总结与阐述,旨在更深入地理解TiO_2纳米复合结构的结构性... TiO_2纳米复合结构实现了功能的组合与增强,展示出更高的光催化活性和吸附分离能力,在环境修复领域具有更强的应用前景。基于此,文章对TiO_2纳米复合结构、制备方法及应用范围进行总结与阐述,旨在更深入地理解TiO_2纳米复合结构的结构性质,促进TiO_2纳米复合结构的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纳米复合结构 制备方法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