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反溶剂结晶法制备姜黄素纳米微粉
1
作者 柴宝丽 苏适 申钰佳 《绥化学院学报》 2024年第8期152-156,共5页
为了研究和确定反溶剂结晶法制备姜黄素纳米微粉的处方及工艺,文章以粒径、释放曲线、收率等为考察指标,确定溶剂种类、溶液浓度、搅拌方式、溶剂反溶剂体积比、反应温度、喷液速度、表面活性剂种类、放置时间等参数,通过正交试验对处... 为了研究和确定反溶剂结晶法制备姜黄素纳米微粉的处方及工艺,文章以粒径、释放曲线、收率等为考察指标,确定溶剂种类、溶液浓度、搅拌方式、溶剂反溶剂体积比、反应温度、喷液速度、表面活性剂种类、放置时间等参数,通过正交试验对处方进行优化,并进行高温、高湿及光照试验,验证纳米微粉的稳定性。结果显示最佳工艺是姜黄素乙醇溶液浓度为5 mg/mL,以Poloxamer188的水溶液作为反溶剂,溶剂与反溶体积比为1:5,反溶剂55℃,以1.0 mL/min喷入姜黄素溶液,以超声振荡器进行混合,混匀后放置8h,分离,减压干燥;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纳米微粉在高温及光照条件下性状及释放性能稳定,高湿条件下易结块,释放度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纳米微粉 制备工艺 释放度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纳米微粉提高混凝土抗渗抗冻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杜应吉 韩苏建 +1 位作者 姚汝方 李元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07-110,共4页
 利用纳米微粉的高化学活性和微粒性,通过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研究,研制新型混凝土改性剂。结果表明,当纳米微粉的掺量为1g~3g/kg时,其施工成本与市售外加剂相当,这时混凝土的抗渗等级提高30%,抗冻等级提高50%。
关键词 纳米微粉 改性剂 混凝土 抗渗性 抗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固相热解法制备不同形貌的四氧化三钴纳米微粉 被引量:23
3
作者 张卫民 孙思修 +1 位作者 俞海云 宋新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2151-2154,共4页
以氨水和氢氧化钾水溶液为沉淀剂 ,利用沉淀 -固相热解法和中压水热 -固相热解法 ,制备了不同形貌的 Co3 O4纳米微粉 .在水热条件下 ,得到了立方和六角片状的 Co3 O4微粉 ,采用 XRD和 TEM等手段跟踪反应过程并表征产物 ,在此水热反应体... 以氨水和氢氧化钾水溶液为沉淀剂 ,利用沉淀 -固相热解法和中压水热 -固相热解法 ,制备了不同形貌的 Co3 O4纳米微粉 .在水热条件下 ,得到了立方和六角片状的 Co3 O4微粉 ,采用 XRD和 TEM等手段跟踪反应过程并表征产物 ,在此水热反应体系中影响产物 Co3 O4形貌的主要因素是 p H值和 NO-3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固相热解法 制备 四氧化三钴 纳米微粉 Co2O4 表征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N纳米微粉的微波合成 被引量:8
4
作者 戴长虹 张显鹏 +3 位作者 张劲松 杨永进 曹丽华 夏非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1期1049-1051,共3页
Nanometer aluminum nitride powder with purity higher than 98wt% and diameter in the range of 5-80nm has been obtained by microwave heating using α-Al2O3、Al(OH)3、 colloidal Al(OH)3 as the source for aluminum, and ph... Nanometer aluminum nitride powder with purity higher than 98wt% and diameter in the range of 5-80nm has been obtained by microwave heating using α-Al2O3、Al(OH)3、 colloidal Al(OH)3 as the source for aluminum, and phenolformaldehyde resin, char, nanometer carbon black powder as the source for carbon, respectively. The effect of the type of starting materials and synthesis conditions on the purity and the size of the nanometer AlN powder has been analyzed in this pap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N 纳米微粉 微波合成 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法合成AlN纳米微粉 被引量:10
5
作者 戴长虹 张显鹏 +3 位作者 张劲松 杨永进 曹丽华 夏非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1期1221-1226,共6页
以胶体Al(OH)3作铝源,分别以碳黑纳米微粉以及热解碳和酚醛树脂作碳源,用微波加热的方法合成了纯度高达98%以上的AlN纳米微粉,用化学分析法、X射线衍射法、X射线小角散射法以及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检测手段对AlN纳米... 以胶体Al(OH)3作铝源,分别以碳黑纳米微粉以及热解碳和酚醛树脂作碳源,用微波加热的方法合成了纯度高达98%以上的AlN纳米微粉,用化学分析法、X射线衍射法、X射线小角散射法以及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检测手段对AlN纳米微粉进行了表征,并分析了合成条件对AlN纳米微粉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法 AIN 纳米微粉 纳米材料 粉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混纳米微粉的聚碳硅烷熔融纺丝工艺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军 郑文伟 +1 位作者 宋永才 冯春祥 《合成纤维工业》 CAS CSCD 1997年第1期9-18,共10页
运用功率超声将纳米Ni粉均匀分散到聚碳硅烷(PCS)中,通过熔融纺丝制备出了直径约15~35μm的有机纤维。研究了超声过程对纳米微粉分散状态的影响及掺混型PCS熔融纺丝的工艺条件。
关键词 纳米微粉 聚碳硅烷 熔融纺丝 纺丝 掺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O_2纳米微粉在Ni-W-B非晶态复合镀层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朱立群 李卫平 钟群鹏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9-11,27,共4页
研究了在Ni-W-B合金镀液中加入ZrO2纳米微粉的电沉积工艺条件与Ni-W-B+ZrO2非晶态复合镀层的成分、结构、断面形貌等的关系。结果表明,加入ZrO2纳米微粉,提高了镀层耐蚀性和抗高温氧化性,还改善了镀层的耐磨性能。
关键词 纳米微粉 复合镀层 表面工程 非晶态合金 氧化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聚氮硅烷为原料高温热解制备Si/C/N纳米微粉 被引量:4
8
作者 雍成纲 谢凯 +3 位作者 盘毅 陈一民 许静 邢欣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91-493,共3页
采用TEM、化学分析和红外吸收光谱等手段 ,研究了气相裂解制备Si/C/N纳米微粉的过程中反应炉管内压力对先驱体的裂解时间、微粉的粒径大小和化学组成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随着反应腔内的真空度的增加 ,微粉的粒径不断减小 ,且其化学... 采用TEM、化学分析和红外吸收光谱等手段 ,研究了气相裂解制备Si/C/N纳米微粉的过程中反应炉管内压力对先驱体的裂解时间、微粉的粒径大小和化学组成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随着反应腔内的真空度的增加 ,微粉的粒径不断减小 ,且其化学组成发生较大的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热解 聚氮硅烷 纳米微粉 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多酚锌盐热分解法制取氧化锌纳米微粉 被引量:6
9
作者 陈龙武 成俊杰 +1 位作者 甘礼华 沙海祥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75-378,共4页
由于从茶叶中提取的多羟基酚性物质茶多酚具有活性羟基多、无毒无害、对金属离子沉淀率高的优点 ,因此利用茶多酚作为有机沉淀剂制备了氧化锌纳米微粉 ,研究了前驱体的形成条件、分解温度、焙烧时间 。
关键词 氧化锌纳米微粉 茶多酚锌盐 热分解法 有机沉淀剂 前驱体 结构表征 制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有机-无机混杂先驱体制备SiC纳米微粉 被引量:15
10
作者 宋永才 李斌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41-343,共3页
以工业硅溶胶和水溶性酚醛树脂为原料合成了有机 无机混杂先驱体 ,经过高温热处理 ,利用碳热还原反应制备了碳化硅纳米微粉 ,研究了先驱体的热分解过程以及制备工艺对产物组成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产物为纯度较高的纳米碳化硅粉末与碳... 以工业硅溶胶和水溶性酚醛树脂为原料合成了有机 无机混杂先驱体 ,经过高温热处理 ,利用碳热还原反应制备了碳化硅纳米微粉 ,研究了先驱体的热分解过程以及制备工艺对产物组成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产物为纯度较高的纳米碳化硅粉末与碳化硅晶须的混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溶胶 碳热还原 碳化硅 SiC 纳米微粉 结构陶瓷材料 晶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纳米微粉及生物染料的光催化降解 被引量:3
11
作者 胡季帆 隋振贵 +4 位作者 陆宏良 秦宏伟 范久峰 王建国 刘强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36-337,共2页
 基于过氧络合热分解法制备了平均粒径为6~7nm的TiO2微粒,并研究了对生物染料亚甲蓝、孔雀绿溶液的光催化降解作用。亚甲蓝溶液的紫外可见光谱的吸收峰(峰位波长663~646nm以及292~288nm)的吸光度随光催化时间的加长而明显减弱。孔...  基于过氧络合热分解法制备了平均粒径为6~7nm的TiO2微粒,并研究了对生物染料亚甲蓝、孔雀绿溶液的光催化降解作用。亚甲蓝溶液的紫外可见光谱的吸收峰(峰位波长663~646nm以及292~288nm)的吸光度随光催化时间的加长而明显减弱。孔雀绿溶液的紫外可见光谱的吸收峰(峰位波长617~612nm)的吸光度随光催化时间的加长也减弱。但是位于紫外光区256nm左右的吸收峰的吸光度却大幅度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微粉 生物染料 光催化降解 二氧化钛 废水处理 过氧络合热分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盐法合成ZnO纳米微粉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健 邓小芝 +3 位作者 邱新平 朱文鹏 吴文宏 李军 《中国粉体技术》 CAS 2006年第6期5-8,共4页
采用熔盐法制备得到了单一六方纤锌矿结构的ZnO纳米微粉,并对其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XRD、TEM和BET等分析手段对纳米粉的形貌结构进行表征,通过TG分析对反应过程进行研究。通过调控焙烧温度、熔盐含量、焙烧时间等反应条件,可以将... 采用熔盐法制备得到了单一六方纤锌矿结构的ZnO纳米微粉,并对其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XRD、TEM和BET等分析手段对纳米粉的形貌结构进行表征,通过TG分析对反应过程进行研究。通过调控焙烧温度、熔盐含量、焙烧时间等反应条件,可以将其平均粒径尺寸有效控制在50~150nm范围。结果表明,通常所得ZnO纳米微粉晶化程度高,团聚较少,粒径分布较均匀;但熔盐含量较低时,微粉产物中将生成一定量的ZnO纳米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 纳米微粉 熔盐法 弱团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苯达唑纳米微粉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迹 马运芳 王建华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阿苯达唑纳米微粉,分别考察pH值、温度、搅拌速度、超声时间等因素对阿苯达唑纳米微粉制备的影响,以获得最佳的制备工艺。方法以粒径、电位、形貌为指标,运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设计,考察pH、制备温度、搅拌速度、... 目的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阿苯达唑纳米微粉,分别考察pH值、温度、搅拌速度、超声时间等因素对阿苯达唑纳米微粉制备的影响,以获得最佳的制备工艺。方法以粒径、电位、形貌为指标,运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设计,考察pH、制备温度、搅拌速度、超声时间对微粉粒径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及马尔文粒径仪对阿苯达唑纳米微粉进行表征。结果优化工艺制备的阿苯达唑纳米微粉,其平均粒径为213nm,形貌呈不规则粒状,且分布均匀。结论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工艺可以得到粒径、形貌较好的阿苯达唑纳米微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苯达唑 纳米微粉 液相沉淀法 制备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脂热解炭制备SiC纳米微粉 被引量:2
14
作者 戴长虹 张显鹏 +3 位作者 张劲松 杨永进 曹丽华 夏非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361-364,共4页
用自制的酚醛树脂热解炭作炭源,用SiO2纳米微粉作硅源,根据碳热还原原理,利用常规加热和微波加热两种方式,分别制备了SiC纳米微粉.X射线衍射、分析电镜检测结果表明:制备工艺和条件对SiC纳米微粉的性质有较大的影响.
关键词 酚醛树脂 热解炭 纳米微粉 碳化硅陶瓷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复方苁蓉精纳米微粉制剂的制备及其活性成份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范雯 曾建伟 +5 位作者 陈发兴 叶水芬 魏维 陈诗雅 许茜 蔡晶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654-2657,共4页
目的旨在研究复方苁蓉精纳米微粉的粒径与活性成分含量的关系,并考察其对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模型小鼠的影响。方法采用SXQM型双行星式球磨机制备不同粒径的粉末,采用HPLC法检测不同粒径粉末中3种活性的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检测GDNF及... 目的旨在研究复方苁蓉精纳米微粉的粒径与活性成分含量的关系,并考察其对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模型小鼠的影响。方法采用SXQM型双行星式球磨机制备不同粒径的粉末,采用HPLC法检测不同粒径粉末中3种活性的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检测GDNF及其受体GFRα1、Ret、NCAM的蛋白表达。结果复方苁蓉精颗粒越小越有利于活性成分溶出,越有利于改善纳米微粉黑质神经细胞的凋亡。结论复方苁蓉精纳米微粉有望成为一种提高生物活性的新型中药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苁蓉精 纳米微粉 活性成分 帕金森病
原文传递
非水溶剂法碘化物系银纳米微粉的制备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宏涛 宋晓秋 +1 位作者 宁志刚 赵伟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B08期121-124,共4页
在无水的条件下,以有机物为溶剂,从银盐和碘化物出发制备银纳米微粉,避免银纳米粒子干燥过程中表面收缩硬化。实验研究了制备过程中的适宜条件。
关键词 非水溶剂法 纳米微粉 碘化物 有机溶剂 制备条件 制备过程 照相乳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步水解制取氧化铝纳米微粉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宁桂玲 林源 +1 位作者 丛昱 吕秉玲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S1期314-318,共5页
以高纯异丙醇铝为先驱物,在有机分散剂中两步水解制备Al2O3超细粉体,探讨了各种因素的影响。对粉体进行了透射电镜(TEM)、热重(TG)、差热(DTA)、X射线衍射及表现分散性能等表征,结果表明:溶剂种类,水解温度及... 以高纯异丙醇铝为先驱物,在有机分散剂中两步水解制备Al2O3超细粉体,探讨了各种因素的影响。对粉体进行了透射电镜(TEM)、热重(TG)、差热(DTA)、X射线衍射及表现分散性能等表征,结果表明:溶剂种类,水解温度及酸度对氧化铝水合溶胶及成品粉体特征有较大影响,当先驱物:水:分散剂的摩尔比为1∶3~3.1∶40~50,温度分别为室温和50~60℃时,得到粒径小于10nm、均匀、稳定的氧化铝超细粉,产品为非晶态,在有机溶剂中有良好的分散性与透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氧化铝 异丙醇铝 纳米微粉 氧化铝水合物 有机分散剂 透射电镜 先驱物 超细粉体 摩尔比率 有机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CVD法制备纳米微粉的流动场模拟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世伟 刘凤霞 +1 位作者 巴德纯 杨乃恒 《真空》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8-20,共3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采用激光诱导化学气相合成技术制备各种纳米微粉材料的原理及特点 ,建立了描述反应合成室内气体运动的流体动力学模型 ,提出基本假设、公式及质量源和热量源的处理方法 ,通过数值计算得到流动场的模拟结果 。
关键词 纳米微粉 激光CVD 流体动力学模拟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胶复合Co-Fe-O体纳米微粉的合成和特性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朝平 郭建阳 申德君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18,共4页
用微乳液法制备了明胶复合的纳米Co Fe O体。将明胶和亚铁盐以及钴盐制成凝胶,使该凝胶状反应物在微乳液的胶束中反应,再被还原-化合-成核长大。用XRD、TEM、SEM、EDS、IR等测试表明:微粉为明胶包裹的球形纳米微球。生成的微粒处于明胶... 用微乳液法制备了明胶复合的纳米Co Fe O体。将明胶和亚铁盐以及钴盐制成凝胶,使该凝胶状反应物在微乳液的胶束中反应,再被还原-化合-成核长大。用XRD、TEM、SEM、EDS、IR等测试表明:微粉为明胶包裹的球形纳米微球。生成的微粒处于明胶蛋白分子的包裹之中,单个微粒的粒径3 3~4 6nm,每个复合微球中约有3~22个Co Fe O体粒子组成,微球的平均粒径为10~100nm,Co-Fe-O体复合微粉的比饱和磁化强度σs=1 532kAm-1·g-1;矫顽力Hc=18 4kAm-1;剩磁σr=322 5Am-1·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胶 微乳液 磁性 Co—Fe-O体 复合纳米微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相中溴化物系银纳米微粉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宏涛 宋晓秋 +2 位作者 陆海明 刘俊渤 许瑞波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25-328,共4页
在无水的条件下 ,以有机物为溶剂 ,从银盐和溴化物出发制备银纳米微粉 ,避免银纳米粒子干燥过程中易长大的倾向。实验研究了制备过程中的适宜条件并对产品进行了表征。适宜条件为 30℃ ,2 8.2 6lx,2min ,λ <34 0nm ,n(AgNO3 )∶n(KB... 在无水的条件下 ,以有机物为溶剂 ,从银盐和溴化物出发制备银纳米微粉 ,避免银纳米粒子干燥过程中易长大的倾向。实验研究了制备过程中的适宜条件并对产品进行了表征。适宜条件为 30℃ ,2 8.2 6lx,2min ,λ <34 0nm ,n(AgNO3 )∶n(KBr) =2∶1,硫酸对甲胺基苯酚用量为 0 5g/L ,对苯二酚用量为 5g/L。银产品粒径为 3~ 3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微粉 溴化物 有机溶剂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