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溶液单孔纺丝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承建军 李欣欣 +3 位作者 刘子涛 林珩 庄启昕 韩哲文 《合成纤维》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5,共5页
由4,6-二氨基间苯二酚盐酸盐(DAR)和对苯二甲酸(TA)在多聚磷酸(PPA)中进行缩聚反应制得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PBO)聚合物溶液,然后在液晶状态下采用干喷湿纺技术得到PBO纤维。为了提高PBO纤维的力学性能,用灰色关联法研究了单孔纺丝时各... 由4,6-二氨基间苯二酚盐酸盐(DAR)和对苯二甲酸(TA)在多聚磷酸(PPA)中进行缩聚反应制得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PBO)聚合物溶液,然后在液晶状态下采用干喷湿纺技术得到PBO纤维。为了提高PBO纤维的力学性能,用灰色关联法研究了单孔纺丝时各种纺丝条件对PBO纤维力学性能影响的关联序,深入研究了纺丝温度、纺丝压力、气隙段长度、纺丝速度对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探讨了各因素的影响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撑并二噁唑纤维 纺丝条件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纺丝条件对PVDF/PVC中空纤维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高春梅 彭民建 《净水技术》 CAS 2008年第3期61-64,共4页
采用干-湿法纺丝工艺制备PVDF/PVC共混中空纤维膜,通过对水通量、孔径、截留率等的测试,研究了挤出速率、芯液流量、干纺程对PVDF/PVC中空纤维膜性能及结构的影响,并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挤出速率与膜通量存在最大值,芯... 采用干-湿法纺丝工艺制备PVDF/PVC共混中空纤维膜,通过对水通量、孔径、截留率等的测试,研究了挤出速率、芯液流量、干纺程对PVDF/PVC中空纤维膜性能及结构的影响,并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挤出速率与膜通量存在最大值,芯液流量与膜通量及截留率呈线性关系,干纺程的影响效果跟挤出速率类似。可以通过改变纺丝条件来制备性能不同的中空纤维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DF PVC 纺丝条件 纤维膜 共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纺丝条件对干纺氨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樊华 《合成技术及应用》 2013年第3期15-17,共3页
通过改变干纺时的纺丝条件并对所得产品的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及均一性进行测试,发现氨纶的断裂强力随着热风的温度升高、风量增大及纺丝速度的提高而增大,断裂伸长率随着风温升高而增大,但随着风量及纺速的增大而减小,双导丝器的使用... 通过改变干纺时的纺丝条件并对所得产品的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及均一性进行测试,发现氨纶的断裂强力随着热风的温度升高、风量增大及纺丝速度的提高而增大,断裂伸长率随着风温升高而增大,但随着风量及纺速的增大而减小,双导丝器的使用对于改善氨纶的均一性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纺氨纶 纺丝条件 断裂强力 断裂伸长 均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纺丝条件对PVDF/EVOH中空纤维膜的影响
4
作者 汤秀秀 崔振宇 《化工管理》 2018年第5期227-228,230,共3页
为考察纺丝工艺条件对聚偏氟乙烯/聚乙烯-乙烯醇共聚物(PVDF/EVOH)中空纤维膜的影响规律,以三乙酸甘油酯(GTA)和三乙二醇(TEG)组成混合稀释剂,借助热致相分离(TIPS)技术制备了PVDF/EVOH共混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膜形貌,并对... 为考察纺丝工艺条件对聚偏氟乙烯/聚乙烯-乙烯醇共聚物(PVDF/EVOH)中空纤维膜的影响规律,以三乙酸甘油酯(GTA)和三乙二醇(TEG)组成混合稀释剂,借助热致相分离(TIPS)技术制备了PVDF/EVOH共混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膜形貌,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测试表征。结果表明:随着空气间隙的增大,膜机械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当空气间隙为30mm时,膜的机械强度高达3.92MPa;提高纺丝温度会使膜更加平整,膜强度提高了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DF EVOH 共混 纺丝条件 中空纤维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纺丝条件对明胶-聚丙烯腈接枝共聚物纤维的结构和性质的影响
5
作者 Mikolajczyk,Teresa 《明胶科学与技术》 CAS 2002年第3期158-158,共1页
关键词 纺丝条件 明胶-聚丙烯腈 接枝共聚物纤维 结构 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胶长丝纺丝过程产生毛丝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剑峰 刘媛媛 《人造纤维》 2007年第5期21-23,共3页
从粘胶长丝纺丝成形过程的纤维素黄酸酯凝固分解反应入手,针对粘胶细流发生的各种物理化学变化,分析毛丝产生时丝条内部结构变化和纺丝工艺条件之间的关系,找出产生毛丝的原因。
关键词 粘胶长丝 凝固分解 纺丝工艺条件 毛丝 原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醚砜中空纤维膜工艺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于湉 王海涛 +1 位作者 杜启云 杨刘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100-104,共5页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聚醚砜中空纤维膜制备过程进行较系统的讨论,针对聚醚砜(PES)浓度、添加剂种类、溶剂种类、填充液、以及凝固浴等制膜条件,综述其对PES中空纤维膜性能及结构的影响.
关键词 聚醚砜 中空纤维膜 纺丝组份 纺丝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PP共混物纤维X-射线衍射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贺燕 张辉平 +1 位作者 徐端夫 刘学新 《非织造布》 2002年第1期13-16,共4页
对聚丙烯和聚乙烯进行合金化处理后 ,做了大量的纺丝实验 ,得到了性能较好的纤维 ;利用X 射线衍射法研究了卷绕丝的结晶行为和晶型 ,并讨论了纺丝条件和色母粒对卷绕丝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PE可以改变PP纤维的形态结构 ;熔融纺丝条件影... 对聚丙烯和聚乙烯进行合金化处理后 ,做了大量的纺丝实验 ,得到了性能较好的纤维 ;利用X 射线衍射法研究了卷绕丝的结晶行为和晶型 ,并讨论了纺丝条件和色母粒对卷绕丝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PE可以改变PP纤维的形态结构 ;熔融纺丝条件影响晶型的改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PP 共混物纤维 X-射线衍射 纺丝条件 结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空纤维膜制备过程中断面不规则形状的研究
9
作者 贾世发 王磊 +3 位作者 黄松 黄丹曦 王旭东 吕永涛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5-38,43,共5页
采用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制备PVDF中空纤维膜,考察膜丝在固化过程中不同纺丝条件如干程的设定、拉伸速度、芯液和外凝胶浴的组成对膜丝断面不规则形状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使用水作为凝胶浴时,在低干程条件下膜丝断面易出现不规则形状,... 采用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制备PVDF中空纤维膜,考察膜丝在固化过程中不同纺丝条件如干程的设定、拉伸速度、芯液和外凝胶浴的组成对膜丝断面不规则形状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使用水作为凝胶浴时,在低干程条件下膜丝断面易出现不规则形状,随着干程的升高,这种现象能得到有效的抑制。芯液中溶剂DMAc含量的升高,膜丝内孔出现明显褶皱现象。相反,当外凝胶浴中DMAc含量升高时,膜孔逐渐由不规则形状变为圆形。此外,随着拉伸速度的提高,分子取向随膜丝直径减小而增大,分相过程中的不稳定性减弱,膜丝断面逐渐变为圆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纤维膜 聚偏氟乙烯 纺丝条件 膜丝断面 浸没沉淀相转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长丝研制初步试验
10
作者 廖葵 《人造纤维》 2009年第2期2-5,共4页
介绍了壳聚糖纤维的主要特性、开发应用,试验探讨了壳聚糖长丝纺制的技术关键,诸如壳聚糖溶剂乙酸浓度的选择、壳聚糖溶液的浓度、助剂的选择、纺丝喷丝头孔道参数、喷丝头抽伸、丝条拉伸、凝固浴条件组合等。壳聚糖长丝研制试验表明:... 介绍了壳聚糖纤维的主要特性、开发应用,试验探讨了壳聚糖长丝纺制的技术关键,诸如壳聚糖溶剂乙酸浓度的选择、壳聚糖溶液的浓度、助剂的选择、纺丝喷丝头孔道参数、喷丝头抽伸、丝条拉伸、凝固浴条件组合等。壳聚糖长丝研制试验表明:采用乙酸溶剂制备壳聚糖溶液,溶液的物化性能稳定、成纤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纤维 长丝研制试验 原液制备 纺丝条件 强度 伸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胶长丝“乳白丝”的成因及解决措施
11
作者 许凤文 《人造纤维》 2010年第2期10-11,9,共3页
粘胶长丝生产过程中,乳白丝一直是影响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产生乳白丝的几个原因,包括半纤维素、CS_2、粘胶熟成度、纺丝条件和金属离子等,并提出了防止乳白丝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 乳白丝 半纤维素 CS2 熟成度 金属离子 纺丝条件 技术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纺PE/PP复合超细FDY丝的制备工艺 被引量:1
12
作者 毛加冲 任天翔 +5 位作者 许志强 葛烨倩 徐煜东 马金星 赵德方 占海华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8-63,共6页
采用聚乙烯(PE)和聚丙烯(PP)切片为原料,使用双螺杆挤出机并配以特定的纺丝组件,通过双组分熔体复合纺丝法成功制备了PE/PP皮芯型复合超细全拉伸丝(FDY丝)。为获得高质量的超细FDY丝,对纺丝工艺条件进行了探讨与优化,确定了干燥条件、... 采用聚乙烯(PE)和聚丙烯(PP)切片为原料,使用双螺杆挤出机并配以特定的纺丝组件,通过双组分熔体复合纺丝法成功制备了PE/PP皮芯型复合超细全拉伸丝(FDY丝)。为获得高质量的超细FDY丝,对纺丝工艺条件进行了探讨与优化,确定了干燥条件、螺杆温度、纺丝温度、牵伸温度、牵伸倍数、定型温度、卷绕速度等主要工艺参数;并对FDY丝的取向度、力学性能、线密度进行了测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PE(皮层)与PP(芯层)质量配比为40∶60时,光学显微镜下复合纤维横的截面形态能呈现出完整且均匀的皮芯型结构;当PE螺杆挤出机各区温度为202,206,206,206,206℃,PP螺杆挤出机各区温度为258,260,260,260,260℃,PE纺丝箱体温度为206℃,PP纺丝箱体温度为248℃时,复合纤维纺丝过程稳定且纤维成型良好;当牵伸温度为60℃、牵伸倍数为4.15倍、定型温度为105℃、卷绕速度为3200 m/min时,FDY丝的可纺性、取向度以及力学性能良好。在最佳纺丝工艺条件下制备的规格为144 dtex/288 f皮芯型复合超细FDY丝能够满足超细纤维对直径和力学性能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聚丙烯 皮芯型复合超细FDY丝 纺丝工艺条件 可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纶卷绕丝可纺性的研究
13
作者 杨哲 《科技创新导报》 2008年第31期237-237,239,共2页
本文首先提出了锦纶卷绕丝的可纺性主要是由其自身结构一即结晶结构和取向结构所决定的观点,并进一步分析了纺丝卷绕速度、冷却条件、聚合物分子量、聚合物中的低分子含量等因素对结晶结构和取向结构的影响,最后提出了获得具有良好可纺... 本文首先提出了锦纶卷绕丝的可纺性主要是由其自身结构一即结晶结构和取向结构所决定的观点,并进一步分析了纺丝卷绕速度、冷却条件、聚合物分子量、聚合物中的低分子含量等因素对结晶结构和取向结构的影响,最后提出了获得具有良好可纺性卷绕丝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纶卷绕丝 可纺性 纺丝工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纶熔法纺丝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14
作者 张胜一 《纺织信息周刊》 2004年第2期16-16,共1页
对于合成纤维,如锦纶、涤纶以及其他,熔法纺丝是一种成熟的生产工艺。多少年来,人们一种试图寻求采用类似的工艺使用TPU聚合物生产氨纶。 干法纺丝是生产氨纶最传统和普遍的生产方法。但是该方法的一个主要缺点是建造一座具有商业规模如... 对于合成纤维,如锦纶、涤纶以及其他,熔法纺丝是一种成熟的生产工艺。多少年来,人们一种试图寻求采用类似的工艺使用TPU聚合物生产氨纶。 干法纺丝是生产氨纶最传统和普遍的生产方法。但是该方法的一个主要缺点是建造一座具有商业规模如3-5千吨/年的生产厂,建筑投资成本太高。按照平均40D计算,总投资大约在4000-5000万美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法纺丝 氨纶 生产工艺 原材料 供货商 纺丝条件 喷丝板 干法纺丝 纱线 聚合物
原文传递
分析测试
15
《化纤文摘》 2005年第3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纺丝条件 聚丙烯纤维 导电纤维 分析测试 光学透明 研究 α晶 卷绕速度 超细纤维 氧化物
原文传递
工艺及设备
16
《化纤文摘》 2012年第6期26-28,共3页
关键词 纳米纤维 生产装置 碳纤维 喷丝板设计 卷绕头 聚丙烯腈原丝 纺丝条件 喷丝组件 质量控制 芳族聚酰胺
原文传递
Formation of copper oxide nanowires and nanoparticles via electrospinning 被引量:1
17
作者 CAI Ya Nan WANG Wu +3 位作者 CHEN Zhe YU Jian Gang CHEN AQing ZHU Kai Gui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4期612-616,共5页
Copper oxide nanowires and nanoparticles were fabricated through electrospinning followed by calcinations in different heating conditions.It was found that the solution viscosity and environment humidity had great imp... Copper oxide nanowires and nanoparticles were fabricated through electrospinning followed by calcinations in different heating conditions.It was found that the solution viscosity and environment humidity had great impact on the morphologies of precursor nanowires,and the parameters of heat treatment,including final temperature and heating rate,significantly affected the product morpholog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SPINNING copper oxide nanowire copper oxide nanoparticl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