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6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重响应性线形-树枝状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应用
1
作者 于保辉 陈永竹 +4 位作者 汪林玉 谢广帆 宝利军 彭小琼 毕韵梅 《云南化工》 CAS 2024年第6期27-30,共4页
多重响应性线形-树枝状嵌段共聚物(LDBCs)具有可调控的线形链、树枝状结构和多种环境刺激响应性,可作为多种疏水性药物的纳米递送载体,在药物靶向递送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展前景。文章简要地归纳总结了多重响应性LDBCs的合成方法和应用,... 多重响应性线形-树枝状嵌段共聚物(LDBCs)具有可调控的线形链、树枝状结构和多种环境刺激响应性,可作为多种疏水性药物的纳米递送载体,在药物靶向递送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展前景。文章简要地归纳总结了多重响应性LDBCs的合成方法和应用,展望了多重响应性LDBCs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形-树枝状嵌段共聚物 多重响应性 药物递送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溶剂对线形-树枝状嵌段共聚物自组装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蒋媛 钱杨杨 +4 位作者 危俊吾 王雨佳 宋文杰 李艳艳 毕韵梅 《广州化工》 CAS 2020年第18期44-46,共3页
研究了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丙酮和四氢呋喃(THF)为共溶剂,水为选择性溶剂对两亲性线形-树枝状嵌段共聚物——聚[N-(2-羟乙基-L-谷氨酰胺)]-b-树枝状聚酯[bis-MPA-G_n-b-PHEG(n=1,2)]自组装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bis-MPA-G_n-b-PHE... 研究了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丙酮和四氢呋喃(THF)为共溶剂,水为选择性溶剂对两亲性线形-树枝状嵌段共聚物——聚[N-(2-羟乙基-L-谷氨酰胺)]-b-树枝状聚酯[bis-MPA-G_n-b-PHEG(n=1,2)]自组装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bis-MPA-G_n-b-PHEG在三种共溶剂中的临界水含量(CWC)呈现对共溶剂极性和共聚物代数的依赖性;自组装形成的球形纳米胶束尺寸也与共溶剂的极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N-(2-羟乙基-L-谷氨酰胺)]-b-树枝状聚酯 线形-树枝状嵌段共聚物 自组装 共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响应性线形-树枝状嵌段共聚物的合成、性能及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宝利军 危俊吾 +3 位作者 钱杨杨 王雨佳 宋文杰 毕韵梅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723-1733,共11页
酶响应性线形-树枝状嵌段共聚物(LDBCs)能对内源性酶产生特异性响应,与只能对外源性刺激信号(如温度、光等)产生响应的聚合物相比,酶响应性LDBCs具有高选择性和更好的生物相容性,作为生物医用材料更适合在人体内使用。通过变换LDBCs的... 酶响应性线形-树枝状嵌段共聚物(LDBCs)能对内源性酶产生特异性响应,与只能对外源性刺激信号(如温度、光等)产生响应的聚合物相比,酶响应性LDBCs具有高选择性和更好的生物相容性,作为生物医用材料更适合在人体内使用。通过变换LDBCs的酶响应基团、线形链和树枝化基元,可调控酶响应性两亲LDBCs的自组装和酶响应性解组装性能。由于其独特的酶响应性能和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在药物递送和生物医学影像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总结归纳了酶响应性LDBCs的合成方法、LDBCs的结构(如线形链长度和结构、树枝化基元的疏水性)对其自组装性能和酶响应性能的影响以及应用,并对酶响应性LDBCs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响应 线形-树枝状嵌段共聚物 合成方法 结构与性能 药物载体
原文传递
树枝状聚酯—聚L-赖氨酸(Z)两嵌段共聚物的合成 被引量:1
4
作者 于博昊 龚飞荣 程树军 《广州化工》 CAS 2009年第6期78-81,共4页
由2,2-二羟甲基丙酸与2,2-二甲氧基丙烷经过逐级醇酸缩合、催化加氢和端氨基化后得到端基为氨基的树枝状聚酯分子G3-C3H9N2,以此为引发剂引发ω苄氧羰基L-赖氨酸-N-羧酸酐(ω-Z-L-lysine-NCA)开环聚合得到树枝状聚酯-聚L-赖氨酸(Z)两嵌... 由2,2-二羟甲基丙酸与2,2-二甲氧基丙烷经过逐级醇酸缩合、催化加氢和端氨基化后得到端基为氨基的树枝状聚酯分子G3-C3H9N2,以此为引发剂引发ω苄氧羰基L-赖氨酸-N-羧酸酐(ω-Z-L-lysine-NCA)开环聚合得到树枝状聚酯-聚L-赖氨酸(Z)两嵌段共聚物。采用1H-NMR、IR、GPC方法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G3-C3H9N2能有效引发NCA开环聚合,共聚物的分子量可以通过调节单体引发剂比例来控制,所得产物具有较窄的分子量分布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枝状大分子 赖氨酸 共聚物 载药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γ-Al_(2)O_(3)催化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加氢 被引量:1
5
作者 周浩浩 郭方 +2 位作者 荣泽明 侯召民 苏东宁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72-880,共9页
以γ-Al_(2)O_(3)为原料、碳酸铵为沉淀剂,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了Ni/γ-Al_(2)O_(3)催化剂,将其应用于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SIS)嵌段共聚物催化加氢。通过XRD、TEM、XPS、1HNMR和DSC对催化剂和产物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载体种类、Ni理... 以γ-Al_(2)O_(3)为原料、碳酸铵为沉淀剂,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了Ni/γ-Al_(2)O_(3)催化剂,将其应用于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SIS)嵌段共聚物催化加氢。通过XRD、TEM、XPS、1HNMR和DSC对催化剂和产物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载体种类、Ni理论负载量(以载体质量为基准,下同)、反应条件对SIS加氢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以γ-Al_(2)O_(3)为载体并负载10%的Ni为催化剂、环己烷为溶剂、反应温度为140℃、反应压力为1MPa、反应时间3.0 h的条件下,催化剂具有最优活性,聚异戊二烯嵌段加氢度达到85%,副反应苯环的加氢度<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Ni/γ-Al_(2)O_(3) 非均相催化 催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树枝状嵌段共聚物用于蛋白质药物的递送 被引量:1
6
作者 钟渊博 王旭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73-281,共9页
线性-树枝状嵌段共聚物(telodendrimer)是由线性高分子与树枝状嵌段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的一类特殊拓扑结构的共聚物。这类共聚物具有高度可调的化学组成及结构,其可根据需求设计成为与蛋白质药物具有多重杂化超分子相互作用力的大分子,... 线性-树枝状嵌段共聚物(telodendrimer)是由线性高分子与树枝状嵌段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的一类特殊拓扑结构的共聚物。这类共聚物具有高度可调的化学组成及结构,其可根据需求设计成为与蛋白质药物具有多重杂化超分子相互作用力的大分子,以用于蛋白质药物的稳定封装及靶向输送。线性-树枝状嵌段共聚物作为一种理想的蛋白质药物载体,可实现以下4个方面的功能:(1)其可有效封装蛋白质分子从而形成尺寸在30 nm以下的纳米粒子,并通过被动靶向作用将蛋白质运送至肿瘤部位。(2)其可与类脂质(lipidoid)形成复合纳米粒子用于截短型白喉毒素(DT390)的细胞内传递及原位脑瘤的有效治疗。(3)其可结合计算机虚拟筛选技术从而根据蛋白质药物的结构进行聚合物纳米载体的定制化设计,并应用于胰岛素的递送进而实现对血糖值的有效控制。(4)其可作为可移除型保护层与阳离子聚合物复合,在有效进行蛋白质胞内传递的同时降低阳离子聚合物引起的细胞毒性、溶血性及非特异性吸附或聚集。总结了基于线性-树枝状嵌段共聚物的蛋白质药物递送系统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其对疾病的治疗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树枝状共聚物 纳米粒子 蛋白质封装 靶向递送 胞内传递 疾病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形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的粘弹弛豫与相形态 被引量:3
7
作者 杜淼 郁秋明 +1 位作者 王万杰 郑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53-757,共5页
研究了不同温度下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的粘弹弛豫与相形态.DSC分析发现,SBS的相结构特别是其中质量分数较低的PS相畴的大小受热历史影响显著.用TEM表征了SBS的双相连续形态和两相相畴尺寸.用动态流变学方法研究了不同... 研究了不同温度下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的粘弹弛豫与相形态.DSC分析发现,SBS的相结构特别是其中质量分数较低的PS相畴的大小受热历史影响显著.用TEM表征了SBS的双相连续形态和两相相畴尺寸.用动态流变学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下SBS嵌段大分子的松弛行为.结果表明,在低于PS相玻璃化转变温度时,嵌段分子中的PB段已可发生运动;而当高于PS玻璃化转变温度后,由于PB与PS间的相互作用及PB的链缠结所限制,体系仍保持较高的弹性模量,呈现“第二平台”特征流变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粘弹弛豫 相形态 有序-无序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橡胶粉/碳九石油树脂复合改性高黏沥青的黏附性
8
作者 孙吉书 濮夏天 +2 位作者 肖田 郭艳芳 王松 《合成橡胶工业》 CAS 2024年第4期342-346,共5页
为了改善高黏改性沥青与集料之间的黏附性,制备了基于碳九石油树脂、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和橡胶粉的高黏改性沥青(HVAM-2),采用滴定法测定了其与集料之间的接触角并计算出黏附功。通过冻融劈裂试验、浸水飞散试验和汉堡车辙... 为了改善高黏改性沥青与集料之间的黏附性,制备了基于碳九石油树脂、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和橡胶粉的高黏改性沥青(HVAM-2),采用滴定法测定了其与集料之间的接触角并计算出黏附功。通过冻融劈裂试验、浸水飞散试验和汉堡车辙试验进一步验证了HVAM-2混合料的黏附性。结果表明,碳九石油树脂、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和橡胶粉三种材料在沥青中形成的网格结构能够大幅度提高沥青的黏附性,有效改善沥青与集料之间的黏接能力;相比于基质沥青,HVAM-2的黏附功提高了72.9%,且HVAM-2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水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沥青 碳九石油树脂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橡胶粉 黏附性 水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核磁共振氢谱分析氢化苯乙烯-共轭二烯烃嵌段共聚物的苯环加氢度
9
作者 李富士 莫笑君 +3 位作者 彭红丽 杨帆 梁红文 姬相玲 《合成橡胶工业》 CAS 2024年第5期378-382,共5页
采用核磁共振氢谱测定了苯乙烯-共轭二烯烃嵌段共聚物及其加氢反应产物氢化苯乙烯-共轭二烯烃嵌段共聚物(HSBC)的微观结构和组成,计算了HSBC的苯环加氢度,并与紫外光谱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紫外光谱法相比,核磁共振氢... 采用核磁共振氢谱测定了苯乙烯-共轭二烯烃嵌段共聚物及其加氢反应产物氢化苯乙烯-共轭二烯烃嵌段共聚物(HSBC)的微观结构和组成,计算了HSBC的苯环加氢度,并与紫外光谱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紫外光谱法相比,核磁共振氢谱法具有步骤简单、快捷高效等优势,由其计算所得HSBC的苯环加氢度与紫外光谱法计算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共轭二烯烃共聚物 加氢反应 苯环加氢度 核磁共振氢谱 紫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聚物组成对线形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粘弹弛豫与相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杜淼 卢忆 +1 位作者 郁秋明 郑强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55-560,共6页
研究了不同组成的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的相形态与粘弹弛豫.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了SBS的形态,结果显示,几种SBS均呈层状结构,随着苯乙烯含量的降低,聚苯乙烯(PS)相的尺寸稍有减小,而聚丁二烯(PB)相尺寸明显增大.... 研究了不同组成的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的相形态与粘弹弛豫.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了SBS的形态,结果显示,几种SBS均呈层状结构,随着苯乙烯含量的降低,聚苯乙烯(PS)相的尺寸稍有减小,而聚丁二烯(PB)相尺寸明显增大.用动态流变学方法考察了不同温度下SBS嵌段大分子的弛豫行为,结果表明,苯乙烯含量减少,PS相玻璃化转变和有序-无序转变温度均降低;苯乙烯含量少的,在有序-无序转变过程中呈现出高且宽的损耗峰,表明有序-无序转变过程中能量的耗散主要由两相溶合时分子链间的内摩擦所决定,分子链越长,内摩擦越大,能量耗散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聚组成 SBS共聚物 粘弹弛豫 有序-无序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配位链转移聚合制备反式-1,4-聚丁二烯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嵌段共聚物
11
作者 郑文洁 谭忠阳 张学全 《合成橡胶工业》 CAS 2024年第3期192-196,共5页
使用异丙氧基钕/正丁基镁催化体系催化丁二烯进行高反式-1,4-结构选择性配位链转移聚合,再加入极性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制备了反式-1,4-聚丁二烯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非极性-极性两嵌段共聚物(TPB-b-PMMA),通过凝胶渗透色谱、傅里叶变换... 使用异丙氧基钕/正丁基镁催化体系催化丁二烯进行高反式-1,4-结构选择性配位链转移聚合,再加入极性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制备了反式-1,4-聚丁二烯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非极性-极性两嵌段共聚物(TPB-b-PMMA),通过凝胶渗透色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原子力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了嵌段共聚物TPB-b-PMMA的分子量及其分布、微观结构,以及嵌段共聚物薄膜的表面形貌和微观相态。结果表明,所得嵌段共聚物的凝胶渗透色谱曲线为单峰,分子量分布较窄(多分散性指数小于2.5);嵌段共聚物中反式-1,4-聚丁二烯链段中反式-1,4-结构摩尔分数为95.8%,甲基丙烯酸甲酯结构摩尔分数在10.9%~39.7%范围内可调控;此半结晶嵌段共聚物薄膜具有相分离形态,其圆柱形微区尺寸约为25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链转移聚合 反式-1 4-聚丁二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非极性-极性共聚物 相分离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核磁共振法研究线型聚乙二醇与树枝状聚苄醚形成的三嵌段共聚物 被引量:3
12
作者 段学欣 袁飞 +5 位作者 温笑菁 杨淼 林海 孙平川 何炳林 王维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08-912,共5页
Tri-block amphiphilic copolymers with hybrid architectures were synthesized by coupling linear (poly(ethylene) glycol)(PEG) and dendritic second-generation Fréchet-type poly(benzyl ether)(PBE) via the W... Tri-block amphiphilic copolymers with hybrid architectures were synthesized by coupling linear (poly(ethylene) glycol)(PEG) and dendritic second-generation Fréchet-type poly(benzyl ether)(PBE) via the Williamson reaction (Gisotv,et al. Angew Chem,Int Ed Engl,1992,31:1200~1202).Our experimental study shows that the powerful two-dimensional ()1H- ()13C heteronuclear multiple-quantum correlation (HMQC) and two-dimensional ()1H- ()13C heteronuclear multiple-bond correlation (HMBC) NMR techniques rather than the classical one-dimensional ()1H and ()13C-NMR methods can provide clear evidence to verify the formation of the tri-block copolymers.In our measurements HMQC and HMBC NMR techniques directly detected the signal of ether bonds bridged in-between PBE dendrons and PEG blocks,therefore,the formation of the block copolymers are evidently confirmed in molecular level.This work also provides a general method to exactly confirm the formation of block copolym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核磁共振 树枝状 HMBC 共聚物 NMR ^13C 聚乙二醇 PEG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形-树状体杂化嵌段共聚物的分子设计、超分子组装及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莉莉 赵辉 谌东中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9-27,共9页
线形-树状体杂化嵌段共聚物是由树枝状高分子嵌段(D)与线形高分子链(L)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的一类特殊拓扑结构的共聚物。本文综述了LD两嵌段和DLD三嵌段杂化共聚物的分子设计合成、超分子组装及应用方面近年来的最新研究进展。
关键词 杂化共聚物 树枝状高分子 分子设计 组装超结构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软段结构聚氨酯-酰亚胺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刘瑾 马德柱 陈晓明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21-226,共6页
用二步法合成了不同软段 (PPO ,PEG ,PEPA)聚氨酯 酰亚胺 (PUI)嵌段共聚物 ,FTIR光谱表征了所有合成PUI分子主链均含有酰亚胺链段 ,并研究了PUI嵌段共聚物的热性能受软段类型及长度的影响 .DSC研究表明聚酯型PUI的软硬段之间的相容性... 用二步法合成了不同软段 (PPO ,PEG ,PEPA)聚氨酯 酰亚胺 (PUI)嵌段共聚物 ,FTIR光谱表征了所有合成PUI分子主链均含有酰亚胺链段 ,并研究了PUI嵌段共聚物的热性能受软段类型及长度的影响 .DSC研究表明聚酯型PUI的软硬段之间的相容性比聚醚型PUI好 ,随相同软段分子量的增加 ,PUI体系的软硬段兼容性变差 ,并显示了相分离的特征 ;热失重 (TGA)研究得出不同软段的PUI样品的热稳定性大小顺序为 :PEPA PUI >PEG PUI>PPO PUI ;动态力学 (DMTA)研究给出了所合成的PUI样品在 5 0~ 2 0 0℃范围内均出现了较长的模量平台显示出有较好的耐热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酰亚胺 合成 结构 热性能 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茂钛催化剂苯乙烯/1-丁烯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8
15
作者 黄启谷 祝方明 +1 位作者 伍青 林尚安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649-653,共5页
用 η5 五甲基环戊二烯基三苄氧基钛 /改性甲基铝氧烷 (Cp Ti(OBz) 3/mMAO)催化剂对苯乙烯 / 1 丁烯嵌段共聚合进行了研究 .考察了外加三异丁基铝 (TIBA) ,1 丁烯预聚合时间及苯乙烯浓度对聚合结果的影响 .发现外加TIBA的量对催化活性... 用 η5 五甲基环戊二烯基三苄氧基钛 /改性甲基铝氧烷 (Cp Ti(OBz) 3/mMAO)催化剂对苯乙烯 / 1 丁烯嵌段共聚合进行了研究 .考察了外加三异丁基铝 (TIBA) ,1 丁烯预聚合时间及苯乙烯浓度对聚合结果的影响 .发现外加TIBA的量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存在峰值 ,[TIBA]=2 6mmol/L时催化活性最大 ,达到 12 2kgP/gTih ;催化活性随 1 丁烯预聚时间延长而降低 ;苯乙烯的浓度较低时 ,催化活性随其浓度增大而增大 ,但当苯乙烯的浓度大于 4 18mol/L时 ,催化活性变化不明显 .对嵌段共聚物用丁酮 ,四氢呋喃和氯仿连续萃取分离 ,四氢呋喃和氯仿中的可溶级份是嵌段共聚物sPS b PB ,占共聚合产物的 2 1 0~ 41 3wt % .对嵌段共聚物用13C NMR ,DSC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茂钛催化剂 间规聚苯乙烯 共聚物 1-丁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酸酐和苯乙烯的可逆加成-断链链转移聚合及新型嵌段共聚物的合成 被引量:13
16
作者 朱明强 魏柳荷 +3 位作者 周鹏 杜福胜 李子臣 李福绵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15-417,共3页
Reverse addition\|fragmentation chain transfer (RAFT) polymerizatin of MAn with St is reported aiming at the synthesis of a well\|defined alternating copolymer of MAn with St.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olymers possess... Reverse addition\|fragmentation chain transfer (RAFT) polymerizatin of MAn with St is reported aiming at the synthesis of a well\|defined alternating copolymer of MAn with St.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olymers possess predetermined molecular weight and 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 as narrow as 1 2. A novel well\|defined block copolymer P(MAn\| alt \|St)\| b \|PSt has also been prepared by the copolymerization of MAn with excess amount of St in molar feed via RAFT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聚合 可逆加成-断链链转移聚合 交替共聚 共聚物 马来酸酐 苯乙烯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剂对镍系催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加氢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贺小进 李伟 +5 位作者 陈建军 王爱东 胡保利 赵晓冬 申翠平 陈淑明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37-340,共4页
考察了镍系催化剂用于苯乙烯 -丁二烯 -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SBS)加氢时添加剂对加氢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 ,六甲基磷酰三胺 (HMPA)是一种较好的添加剂。催化剂的最佳陈化方式为 :于 5 0℃将HMPA加入到环烷酸镍 (简称Ni)中 ,使其充分络合 ... 考察了镍系催化剂用于苯乙烯 -丁二烯 -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SBS)加氢时添加剂对加氢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 ,六甲基磷酰三胺 (HMPA)是一种较好的添加剂。催化剂的最佳陈化方式为 :于 5 0℃将HMPA加入到环烷酸镍 (简称Ni)中 ,使其充分络合 ,然后加入三异丁基铝 (简称Al)。在 65℃ ,1 96MPa的条件下 ,当Ni用量为 0 0 0 1g/g,HMPA/Ni(摩尔比 )为 1 0 ,Al/Ni(摩尔比 )为 6~ 8时 ,可制得氢化度大于 98%的氢化SB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环烷酸镍 三异丁基铝 六甲基磷酰三胺 氢化度 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型两亲聚L-谷氨酸-苄酯-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1
18
作者 张国林 吴秋华 +1 位作者 潘彤 马建标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23-227,共5页
利用L 谷氨酸和苯甲醇反应制备了L 谷氨酸 苄酯 ,然后将其与三聚光气反应制备了N 羧基 L 谷氨酸 环内酸酐 (NCA) .以聚乙二醇单甲醚 (MPEG)为原料 ,制备了端氨基聚乙二醇单甲醚 (MPEG NH2 ) ,并以此作为引发剂 ,引发NCA开环聚合 ,合... 利用L 谷氨酸和苯甲醇反应制备了L 谷氨酸 苄酯 ,然后将其与三聚光气反应制备了N 羧基 L 谷氨酸 环内酸酐 (NCA) .以聚乙二醇单甲醚 (MPEG)为原料 ,制备了端氨基聚乙二醇单甲醚 (MPEG NH2 ) ,并以此作为引发剂 ,引发NCA开环聚合 ,合成了不同分子量的聚L 谷氨酸 苄酯 聚乙二醇单甲醚 (PBGM )嵌段共聚物 .利用IR、1 H NMR、DSC、GPC等方法对共聚物结构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MPEG NH2 引发NCA开环聚合得到的是嵌段共聚物 ,通过1 H NMR谱得到共聚物组成及数均分子量 ;随着共聚物中MPEG含量的增高 ,聚L 谷氨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L-谷氨酸-苄酯-聚乙二醇 共聚物 合成 结构表征 开环聚合 医用生物降解高分子 两亲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醇-水混合溶剂中双亲水嵌段共聚物对CaCO_3粒子形貌的调控 被引量:17
19
作者 齐利民 李洁 马季铭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595-1597,共3页
The crystallization of calcite from mixed alcohol water solvents in the presence of a double hydrophilic block copolymer poly(ethylene glycol) block poly(methacrylic acid)(PEG b PMAA) has been investigated. It was rev... The crystallization of calcite from mixed alcohol water solvents in the presence of a double hydrophilic block copolymer poly(ethylene glycol) block poly(methacrylic acid)(PEG b PMAA) has been investigated. It was revealed that with increasing the volume fractions of ethanol or isopropanol, the morphology of the CaCO 3 particles generally varies from peanuts through rods to spheres in the presence of the polymer. Specifically, uniform rounded calcite rods, which are about 2 μm in length with an aspect ratio of 2.6, were obtained in the isopropanol solution with volume fraction 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混合溶剂 双亲水共聚物 CaCO3粒子 形貌调控 生物模拟合成 碳酸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嵌段共聚物载药纳米粒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0
作者 柳阳 朱艳华 +3 位作者 孙佳琳 刘霜琪 孟莹 刘剑桥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2274-2277,共4页
目的:为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PEG-PLGA)嵌段共聚物载药纳米粒制备方法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嵌段共聚物""载药纳米粒制备方法""PEG""PLGA"... 目的:为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PEG-PLGA)嵌段共聚物载药纳米粒制备方法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嵌段共聚物""载药纳米粒制备方法""PEG""PLGA""PEG-PLGA"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1998年1月-2017年1月在Pub Med、Springer Link、Science Direct、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对溶剂挥发法、沉淀法、自乳化溶剂扩散法、盐析法等制备方法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246篇,其中有效文献28篇。虽然载药纳米粒制备方法已经解决了操作、耗能及环境污染上的一些难题,但仍然存在常使用毒性较大含氯有机溶剂和难以工业化大生产等问题。前者可通过寻找毒性较小的有机溶剂(如丙酮、乙酸乙酯)来代替和通过对PLGA结构修饰基团或合成方法的改进使其可溶于毒性较小的有机溶剂加以解决;后者可通过研发新型辅料,或是改进制备工艺(如冻干)来改善纳米粒的稳定性和研发新型生产设备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 共聚物 载药纳米粒制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