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波束卫星通信系统中的非线性预编码算法研究
1
作者 王珂 张歆宸 +1 位作者 林文亮 邓中亮 《移动通信》 2024年第6期2-12,共11页
非地面网络(3GPP NTN)是5G演进以及6G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增强卫星容量和频谱效率,基于相控阵的密集多波束、同频部署已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由于波束成形中旁瓣功率泄露随着波束数增加会造成严重波束间叠加干扰,亟需低复杂度多用... 非地面网络(3GPP NTN)是5G演进以及6G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增强卫星容量和频谱效率,基于相控阵的密集多波束、同频部署已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由于波束成形中旁瓣功率泄露随着波束数增加会造成严重波束间叠加干扰,亟需低复杂度多用户干扰消除方案。从预编码技术角度出发,探讨了非线性预编码在卫星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和优化方法,并通过实际硬件平台测试,验证了在5G NR基带链路中实现该方案的有效性和先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GPP NTN 多波束卫星 波束间干扰 线性预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下行链路发射与接收的联合线性预编码 被引量:6
2
作者 孟银阔 殷勤业 +1 位作者 田红波 邓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75-478,492,共5页
针对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下行链路线性预编码中的迫零法及正交化法对接收端的噪声有较强放大作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发射与接收联合预编码的波束成形迭代法.该方法把联合预编码直接转变为波束成形问题,以惟一确定的最小范数解作为预... 针对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下行链路线性预编码中的迫零法及正交化法对接收端的噪声有较强放大作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发射与接收联合预编码的波束成形迭代法.该方法把联合预编码直接转变为波束成形问题,以惟一确定的最小范数解作为预编码矩阵,通过迭代得到各用户的预编解码矩阵.由于所得到的解码矩阵具有最小范数的特性,在解码时产生的噪声能量最小,从而有效地减少了对噪声的放大作用.同时,在基站总发射功率一定的条件下,根据用户的信道质量动态地分配功率可以使信道质量较差的用户得到较多的发射功率.仿真实验表明,所提出的方法与迫零法相比,在相同的仿真条件下,在平均误比特率为10-4时可以获得约9 dB的性能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束成形 多输入多输出 下行链路 多用户 线性预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下行链路线性预编码方法 被引量:4
3
作者 孟银阔 殷勤业 +1 位作者 丁乐 邓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103-1106,共4页
针对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下行链路线性预编码的信干噪比最大化方法中,共信道干扰抑制和噪声抑制不能有效平衡的问题,提出将其中的噪声方差项修正为以噪声方差为变量的分段线性函数的改进方案.该方案通过对噪声方差项的分段修正,在噪... 针对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下行链路线性预编码的信干噪比最大化方法中,共信道干扰抑制和噪声抑制不能有效平衡的问题,提出将其中的噪声方差项修正为以噪声方差为变量的分段线性函数的改进方案.该方案通过对噪声方差项的分段修正,在噪声方差的值较小时依然能够保持共信道干扰抑制和噪声抑制间的平衡,从而使系统的误比特率性能和容量得到进一步提高.仿真结果表明,与信干噪比最大化法相比,所提方案对于基站天线数为5、移动用户数为3、移动用户天线数均为2的多用户系统,在平均误比特率为10-4水平上可以获得2 dB的性能增益,当信噪比为10dB时,可以使系统的各态历经容量增加1 b.(s.Hz)-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 多用户 下行链路 线性预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预编码的多载波分层空时检测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傅洪亮 陶勇 张元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509-1511,共3页
针对多载波分层空时方案传统检测存在误层传输效应及复杂度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预编码的多载波分层空时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反馈信道状态信息采用几何均值分解获得各子信道具有相同等效噪声增益的预编码矩阵,再在发射端多... 针对多载波分层空时方案传统检测存在误层传输效应及复杂度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预编码的多载波分层空时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反馈信道状态信息采用几何均值分解获得各子信道具有相同等效噪声增益的预编码矩阵,再在发射端多载波CDMA子载波信道间进行非线性模代数THP预编码,可以有效地消除传统分层空时检测的误层传输效应,在接收端分别采用迫零与最小均方误差准则,降低了下行接收机的复杂度。对该方法的性能进行分析并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比传统方法有效改善了系统的误码性能,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接收机的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载波 垂直分层空时码 线性预编码 几何均值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准正交空时码的最优线性预编码矩阵设计 被引量:3
5
作者 刘雪芳 傅丰林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01-403,共3页
为了充分利用信道信息改善应用准正交空时分组码的MIMO系统的性能,该文提出了将预编码矩阵和准正交空时分组码相结合的发射机制。信息在经过准正交空时分组码编码后,要经过线性预编码矩阵进行处理,才可以从发射天线发送。文中的预编码... 为了充分利用信道信息改善应用准正交空时分组码的MIMO系统的性能,该文提出了将预编码矩阵和准正交空时分组码相结合的发射机制。信息在经过准正交空时分组码编码后,要经过线性预编码矩阵进行处理,才可以从发射天线发送。文中的预编码矩阵设计利用了MIMO信道的非零均值矩阵和相关矩阵,并采用成对差错概率作为其最优设计准则。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未经过预编码矩阵的系统,新系统的误码率性能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正交空时分组码 线性预编码矩阵 信道相关 成对差错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通信中的线性预编码技术应用与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郑义 刘芳 《现代电子技术》 2006年第13期38-40,共3页
为了研究单用户分组传输系统设计的问题,基于线性预编码技术下的无线频率选择性信道,证明在有限冲击响应滤波器信道中,采用线性预编码技术可以获得很好的信道均衡。分组传输中的线性预编码是指一个线性空间到另外一个线性空间的变换,以... 为了研究单用户分组传输系统设计的问题,基于线性预编码技术下的无线频率选择性信道,证明在有限冲击响应滤波器信道中,采用线性预编码技术可以获得很好的信道均衡。分组传输中的线性预编码是指一个线性空间到另外一个线性空间的变换,以循环前缀或迫零方式的冗余码片可以消除分组间干扰。同时OFDM系统也可以采用线性预编码技术,结果表明在很多方面采用线性预编码技术的OFDM系统将优于传统的OFDM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组间干扰 OFDM 线性预编码 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有限字符输入的线性预编码设计算法
7
作者 崔波 刘璐 金梁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300-2306,共7页
针对有限字符输入下多输入多输出(MIMO)信道的互信息最大化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复杂度低的线性预编码算法。该算法根据水银/注水理论,融合基于均匀旋转的空时-线性星座预编码(Space-Time Linear Constellation Precoding,ST-LCP)矩阵的预... 针对有限字符输入下多输入多输出(MIMO)信道的互信息最大化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复杂度低的线性预编码算法。该算法根据水银/注水理论,融合基于均匀旋转的空时-线性星座预编码(Space-Time Linear Constellation Precoding,ST-LCP)矩阵的预编码方法和最大化最小输出向量信号间距的方法,从两者中选择互信息更高者用于预编码。然后,在基于均匀旋转的ST-LCP矩阵的预编码方法中,把MIMO信道的奇异值矩阵作为功率分配矩阵,并提出局部搜索和矩阵加幂两种改进措施。最后,利用有限字符集的对称性,进一步降低了互信息的计算复杂度。该算法在各种信道和信噪比条件下均能逼近互信息的理论最大值,并且减少甚至避免了搜索,计算复杂度大大下降。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 有限字符 线性预编码 空时-线性星座编码 多输入多输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预编码OFDM系统的迭代接收机
8
作者 屈代明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2001-2004,共4页
线性预编码是OFDM系统在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中利用频率分集的有效方法 .为了进一步提高性能 ,本文提出了一种线性预编码OFDM系统的迭代接收机 ,该迭代接收机采用基于线性最小均方误差准则 (LMMSE)的tur bo均衡算法及其简化方法 ,具有很... 线性预编码是OFDM系统在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中利用频率分集的有效方法 .为了进一步提高性能 ,本文提出了一种线性预编码OFDM系统的迭代接收机 ,该迭代接收机采用基于线性最小均方误差准则 (LMMSE)的tur bo均衡算法及其简化方法 ,具有很低的计算复杂度 .本文同时还提出通过使用长度不小于等效离散时间信道的时延扩展长度的线性预编码器和迭代接收机 ,可获得完全的频率分集增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FDM 线性预编码 TURBO均衡 线性最小均方误差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5G网络的非线性预编码技术
9
作者 张晓丹 郑凤均 鲁照华 《通信技术》 2019年第3期517-523,共7页
多天线技术是5G无线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其可以在不增加带宽和功率等情况下,有效提高信息传输的速率和可靠性。在第五代无线通信系统中,基于多点协作传输场景下使用多天线非线性预编码技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手段,通过... 多天线技术是5G无线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其可以在不增加带宽和功率等情况下,有效提高信息传输的速率和可靠性。在第五代无线通信系统中,基于多点协作传输场景下使用多天线非线性预编码技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手段,通过详细的公式推导,设计了针对不同场景的非线性预编码方案,并仿真验证不同方案的对比仿真结果,使得5G无线网络中多天线技术可根据实际网络负载情况充分利用宝贵的无线频谱资源,提升频谱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 多天线 线性预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完美CSIT的多输人多输出系统线性预编码传输方案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林 徐友云 甘小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602-1602,共1页
空时分组码和线性预编码可显著提高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性能,但空时分组码性能易受天线相关性的影响,线性预编码性能易受发送端信道状态信息(CSIT)误差的影响.文中提出一种空时分组码与线性预编码级联的方案,可在相关天线组和不完... 空时分组码和线性预编码可显著提高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性能,但空时分组码性能易受天线相关性的影响,线性预编码性能易受发送端信道状态信息(CSIT)误差的影响.文中提出一种空时分组码与线性预编码级联的方案,可在相关天线组和不完美的CSIT条件下,获得良好的性能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系统 线性预编码 传输方案 空时分组码 信道状态信息 性能 发送端 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MD-DPC/THP的两组Alamouti非线性预编码系统 被引量:2
11
作者 尚应博 赵悠悠 +1 位作者 穆晓敏 张建康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108-2111,共4页
针对Alamouti空时块编码复用增益损失的问题,提出了两组Alamouti编码方案。在此基础上,为了改善系统的误码率(BER)性能和简化接收端复杂度,提出了将几何均值分解(GMD)算法和非线性预编码技术相结合的两组Alamouti传输方案。该方案的设... 针对Alamouti空时块编码复用增益损失的问题,提出了两组Alamouti编码方案。在此基础上,为了改善系统的误码率(BER)性能和简化接收端复杂度,提出了将几何均值分解(GMD)算法和非线性预编码技术相结合的两组Alamouti传输方案。该方案的设计方法为:首先等效出两组Alamouti空时块编码系统的信道矩阵;进而,通过GMD算法对等效信道矩阵进行收发端联合设计;最后,在发射端应用脏纸(dirty paper coding,DPC)和Tomlinson-Harashima precoding(THP)非线性预编码技术,消除发送信号间的干扰,从而使系统获得更好的误码率性能。通过仿真结果对比发现,提出的系统可以显著地改善误码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时块编码 线性预编码 几何均值分解 脏纸编码 等效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MO干扰信道中基于非线性预编码的收发机设计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炜 徐凌泽 +1 位作者 周语宁 潘鹏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36-140,共5页
针对多输入多输出(MIMO)干扰信道中存在的收发机间和数据流间的共信道干扰,提出一种基于非线性Tomlinson-Harashima预编码的收发机联合设计方法。以最小化系统总均方误差为目标函数,通过交替迭代寻找局部最优解,从而得到接收矩阵、发射... 针对多输入多输出(MIMO)干扰信道中存在的收发机间和数据流间的共信道干扰,提出一种基于非线性Tomlinson-Harashima预编码的收发机联合设计方法。以最小化系统总均方误差为目标函数,通过交替迭代寻找局部最优解,从而得到接收矩阵、发射预编码矩阵和反馈矩阵。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抑制MIMO干扰信道中的共信道干扰,尤其是在发射机发送满数据流时,具有比线性收发机联合设计方法更优的差错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干扰信道 线性预编码 收发机联合设计 迭代优化 总均方误差 满数据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甚高通量卫星通信系统多播场景线性预编码算法
13
作者 魏强 廖瑛 +4 位作者 辛宁 张千 郝媛媛 任术波 缪中宇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1-27,共7页
在应用全频率复用的甚高通量卫星(VHST)通信系统中,线性预编码作为解决波束间共信道干扰的重要手段而受到广泛关注。文章提出一种VHTS通信系统多播场景下的线性预编码算法,依据数字视频广播第2代扩展标准(DVB-S2X)中多播帧的特点,建立... 在应用全频率复用的甚高通量卫星(VHST)通信系统中,线性预编码作为解决波束间共信道干扰的重要手段而受到广泛关注。文章提出一种VHTS通信系统多播场景下的线性预编码算法,依据数字视频广播第2代扩展标准(DVB-S2X)中多播帧的特点,建立系统吞吐量最大化问题,通过分析用户吞吐量与均方误差的关系,将问题转化为加权均方误差最小化问题,并采用交替方向乘子法(ADMM)将该问题分解为多个并行求解子问题来处理。仿真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算法相比应用最小均方误差(MMSE)的算法可以实现显著的吞吐量增益,且其复杂度无明显增加,可应用于后续全频率复用VHTS通信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甚高通量卫星 线性预编码 吞吐量最大化 交替方向乘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完美发送端信道状态信息的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线性预编码传输方案
14
作者 高林 徐友云 甘小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825-1829,共5页
空时分组码和线性预编码可显著提高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性能,但空时分组码性能易受天线相关性的影响,线性预编码性能易受发送端信道状态信息(CSIT)误差的影响.提出一种空时分组码与线性预编码级联的方案,可在相关天线组和不完美的CSIT条... 空时分组码和线性预编码可显著提高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性能,但空时分组码性能易受天线相关性的影响,线性预编码性能易受发送端信道状态信息(CSIT)误差的影响.提出一种空时分组码与线性预编码级联的方案,可在相关天线组和不完美的CSIT条件下,获得良好的性能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 线性预编码 空时分组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MO系统下一种改进的Lattice Reduction线性预编码算法
15
作者 郭英 杨祥红 +1 位作者 张洋 王林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355-358,共4页
现有LR(Lattice Reduction)辅助的线性预编码算法,在接收机端需要对接收到信号进行平移变换,因而仅适合于点对点的MIMO系统中,然而在广播信道条件下,由于接收机是分散的,且功率尺寸受限,不适宜采用现有的线性预编码算法。针对这一问题,... 现有LR(Lattice Reduction)辅助的线性预编码算法,在接收机端需要对接收到信号进行平移变换,因而仅适合于点对点的MIMO系统中,然而在广播信道条件下,由于接收机是分散的,且功率尺寸受限,不适宜采用现有的线性预编码算法。针对这一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类改进的LR辅助线性预编码算法,并给出了相应ZF和MMSE准则下的具体实现。在该算法中,信号处理主要在发送机端完成,以降低接收机端的计算量。仿真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算法相比现有的LR辅助线性预编码算法误比特率性能更好,因而更适用于广播信道条件下的MIMO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 格归约 线性预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MO-OFDM系统基于线性预编码的自适应加载方案
16
作者 魏仁 陈力 +1 位作者 龙自强 李雪利 《现代电子技术》 2007年第10期85-87,共3页
在MIMO-OFDM无线通信系统中,采用基于子载波线性预编码设计和变步长加载算法得到一种优化的自适应加载算法,在完全已知信道状态前提下,能在满足固定速率和给定误比特率约束下使系统总发射功率达到最小。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复杂度比Cape... 在MIMO-OFDM无线通信系统中,采用基于子载波线性预编码设计和变步长加载算法得到一种优化的自适应加载算法,在完全已知信道状态前提下,能在满足固定速率和给定误比特率约束下使系统总发射功率达到最小。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复杂度比Capello算法低,并且性能与之近似,都远远优于非自适应MIMIO系统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 正交频分复用 线性预编码 比特加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FDM系统中基于线性预编码技术的均衡方法
17
作者 龙自强 陈力 +1 位作者 李雪利 魏仁 《现代电子技术》 2007年第5期15-17,20,共4页
在快速移动环境中,子载波间干扰(ICI)是恶化OFDM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为抑制OFDM系统中的ICI,采用了一种基于线性预编码技术的迫零均衡方法,并对其在无冗余情形下的误码率(BER)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推导出了BER最优的线性预编码矩阵的选... 在快速移动环境中,子载波间干扰(ICI)是恶化OFDM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为抑制OFDM系统中的ICI,采用了一种基于线性预编码技术的迫零均衡方法,并对其在无冗余情形下的误码率(BER)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推导出了BER最优的线性预编码矩阵的选取准则。仿真结果表明,在较高信噪比条件下,所用的方法能有效抑制ICI和显著改善OFDM系统的误码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频分复用(OFDM) 线性预编码 迫零均衡 载波间干扰(IC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细化高斯-赛德尔迭代的线性预编码
18
作者 赵季红 张雯 +2 位作者 曲桦 王伟华 张佩杰 《西安邮电大学学报》 2019年第2期1-5,共5页
在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预编码系统中,为提高经典迭代低复杂度线性预编码方法的收敛率,给出一种基于细化高斯-赛德尔迭代的快速收敛预编码方法。不同于经典迭代只求逆矩阵的对角矩阵,所给方法先求逆矩阵的带状矩阵,再通过迭代实现快速编... 在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预编码系统中,为提高经典迭代低复杂度线性预编码方法的收敛率,给出一种基于细化高斯-赛德尔迭代的快速收敛预编码方法。不同于经典迭代只求逆矩阵的对角矩阵,所给方法先求逆矩阵的带状矩阵,再通过迭代实现快速编码。带状矩阵含带更多信息,可降低编码系统的误码率。仿真结果显示,所给方法能有效提高预编码的收敛速率、减少迭代次数并降低误码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 线性预编码 迭代法 逆矩阵 高斯-赛德尔迭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方差反馈时空时编码系统的线性预编码设计
19
作者 赵振山 徐国治 《电路与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16,共4页
本文讨论了在空间相关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中利用发射端已知的信道协方差矩阵最优设计线性预编码矩阵的问题。推导出最优的预编码矩阵的方向与发射相关矩阵和空时编码的结构相关,而最优的功率分配方案与发射相关矩阵、接收相关矩... 本文讨论了在空间相关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中利用发射端已知的信道协方差矩阵最优设计线性预编码矩阵的问题。推导出最优的预编码矩阵的方向与发射相关矩阵和空时编码的结构相关,而最优的功率分配方案与发射相关矩阵、接收相关矩阵和空时编码都相关。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推导出的最优功率分配方案的性能优于平均功率分配和单方向波束形成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时编码 协方差反馈 线性预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前缀不足异步协作系统中继非线性预编码
20
作者 刘萍 黄学军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5年第3期193-196,共4页
在异步协作OFDM通信系统中,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用于对抗各中继节点到目标节点的时延干扰。各中继节点到目标节点的信道可以被看作多径信道,当循环前缀(CP)的长度大于等于中继时延长度时,可以有效地避免时延引起的符号间干扰(ISI)。... 在异步协作OFDM通信系统中,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用于对抗各中继节点到目标节点的时延干扰。各中继节点到目标节点的信道可以被看作多径信道,当循环前缀(CP)的长度大于等于中继时延长度时,可以有效地避免时延引起的符号间干扰(ISI)。实际上协作通信时延多变且与特定情景有关,时延无法被预先知道,同时加入循环前缀降低了码元传输速率,所以有必要研究缩短CP情况下的异步协作OFDM传输方案。但是,当CP长度小于时延长度时,符号间干扰无法被完全消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文中设计了一种中继节点非线性预编码方案。仿真结果表明,中继节点非线性预编码方案能够很好地降低误码率,提高系统带宽利用率,并且中继节点非线性预编码方案性能优于接收端采用判决反馈均衡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步协作OFDM通信系统 循环前缀 线性预编码 时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