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考虑Miner线性累计损伤的卷绕头疲劳寿命预测
- 1
-
-
作者
张曦
刘金涛
王基月
范锐冰
-
机构
郑州科技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郑州科技学院车辆与交通学院
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出处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8-313,共6页
-
基金
2023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基于非织造布用高频针刺设备的结构优化及减振性能研究(23B460011)
2022年度河南省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项(科技攻关)—基于颗粒阻尼纺化纤高速卷绕头振动分析与控制研究(222102220051)
+2 种基金
2021年度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机器人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研究(2021SJGLX612)
2022年郑州科技学院科技攻关项目—基于工业机器人柔性关节和负载的振动分析与控制研究(2022XJKY05)
2022年郑州科技学院重点教改项目—基于机器人技术才培养跨学科创新实践教学探索研究(2022JGZD03)。
-
文摘
纺织机卷绕头长期振动会产生零件损伤,这种振动损伤会形成线性积累,当前方法对卷绕头的疲劳损伤以固定阈值为主,未考虑损伤积累问题,所以难以准确预测卷绕头的疲劳寿命。因此提出基于Miner线性累计损伤的纺织机卷绕头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分析纺织卷绕头的主要结构,并从轴段单元、刚性盘、机匣、支承部件四方面出发,构建卷绕头整体的动力学方程。构建振动方程明确卷绕头的振动受力,结合Miner线性累计损伤理论,构建高速卷绕头的疲劳寿命预测函数,完成纺织机卷绕头疲劳寿命的预测。实验结果表明:这种估计方法的疲劳强度损失值与实际值更为接近,振动位移分析结果更加精准,且疲劳寿命预测误差降低,平均误差仅为1.475%。
-
关键词
miner线性累计损伤
纺织机卷绕头
疲劳寿命预测
轴段单元
动力学方程
-
Keywords
miner Linear Cumulative Damage
Textile Machine Winding Head
Fatigue Life Prediction
Shaft Segment Unit
Kinetic Equation
-
分类号
TH16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TH133.5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
-
题名关于Miner法则应用的探讨
被引量:14
- 2
-
-
作者
赵洪志
-
机构
吉林大学机械学院
-
出处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9-11,共3页
-
文摘
基于Miner法则,探讨了不同应力作用顺序时疲劳曲线的变化,分析了大于σ-1的应力对材料疲劳极限的影响,明确了当量应力法和当量循环次数法的使用条件,指出了某些文献对上述问题的模糊认识。
-
关键词
miner法则
累计损伤
疲劳强度
-
Keywords
miner theorem
accumulated damage
fatigue strength
-
分类号
TH123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
-
题名兆瓦级风机变桨轴承与轮毂连接螺栓的疲劳分析
被引量:10
- 3
-
-
作者
马立鹏
杨生
孟春玲
傅程
-
机构
北京工商大学材料与机械工程学院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公司
-
出处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08-215,共8页
-
文摘
针对1.5 MW级风电机组叶片与轮毂连接处变桨轴承上的螺栓,提出一种计算连接螺栓的疲劳损伤值的方法。首先,运用Abaqus软件建立合理的有限元模型,对叶根中心处加弯矩载荷,利用Matlab完成弯矩时间历程谱转换成应力时间历程谱。最后对应力时间历程谱进行雨流计数法处理,再利用Miner线性累计损伤理论和S-N曲线对螺栓进行疲劳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螺栓的疲劳损伤值在安全范围内,风机到达使用寿命前螺栓的疲劳损伤很小。研究工作可以指导整个风机上连接螺栓的优化设计,为螺栓疲劳设计和寿命分析提供参考。
-
关键词
变桨轴承连接螺栓
疲劳损伤
有限元计算
miner线性累计损伤理论
-
Keywords
Pitch bearing connecting bolt
Fatigue damage
Finite element calculation
miner linear cumulative damage theory
-
分类号
TM315
[电气工程—电机]
-
-
题名某型涡轮增压器轴流涡轮疲劳寿命预测分析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刘演龙
钟佳宏
何晓燕
-
机构
海军驻重庆第二军事代表室
重庆江增船舶重工有限公司
船舶与海洋工程动力系统国家工程实验室
-
出处
《内燃机与配件》
2021年第7期46-49,共4页
-
基金
工信部高技术船舶科研计划——船用低速机工程(一期)研制经费资助(工信部联装函[2017]21号)。
-
文摘
针对船用涡轮增压器在发动机实际工况下的疲劳失效模式,基于发动机的耐久试验任务剖面,分析了增压器在不同工况下运行时的涡轮转速的变化规律,计算了船用涡轮增压器涡轮疲劳危险部位的应力变化情况,其最大应力出现部位位于叶片根部,最大应力值为647MPa。利用线性Miner累计损伤法则,统计出涡轮增压器涡轮在发动机整个耐久试验任务剖面过程中的总损伤量为0.004,根据总损伤量和耐久试验总时长,推算出涡轮增压器涡轮的寿命为33334h;通过拉森-米勒参数法分析计算在工作状态下,涡轮的蠕变寿命为316227h,为后续涡轮可靠性分析提供理论参考。
-
关键词
轴流涡轮
疲劳寿命
线性miner累计损伤法则
拉森-米勒参数法
-
Keywords
axials turbine
fastigue life
linear miner cumulative damage law
the larsen-miller parameter method
-
分类号
U464.135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
-
题名HFW钢管焊缝疲劳特性与疲劳寿命预测方法研究
- 5
-
-
作者
韩军
高惠临
韩新利
-
机构
西安石油大学
中国石油集团石油管工程技术研究院
-
出处
《焊管》
2011年第12期27-31,35,共6页
-
文摘
受停输启用和供需变动的影响,油气管道的输送压力会发生周期性的变化,疲劳失效问题异常突出。特别是对于含有裂纹缺陷的管道,在疲劳载荷的作用下,若管道的应力强度因子幅超过疲劳裂纹扩展门槛值,裂纹就会发生疲劳扩展。当裂纹扩展到一定程度,超过管道运行压力下所能承受的临界缺陷极限尺寸,管道就会发生疲劳失效,从而影响到管道的使用寿命。采用高频疲劳试验机测试了X80钢级HFW焊管焊缝的疲劳裂纹扩展门槛值与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结合API 579《适用性评价规范》中推荐的失效评估图技术(FAD)和Miner线性疲劳损伤积累理论,考虑了多种应力比对管道疲劳寿命的影响,建立了双参数HFW管道的疲劳寿命预测方法。
-
关键词
HFW钢管焊缝
疲劳特性
疲劳寿命预测
miner线性累计损伤模型
-
Keywords
HFW pipe welded seam
fatigue property
fatigue life forecast
miner linear cumulative damage model
-
分类号
TG115.5
[金属学及工艺—物理冶金]
-
-
题名车体振动模态对疲劳强度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 6
-
-
作者
林凤涛
柯露露
李志和
杨洋
李仁秋
胡伟豪
-
机构
华东交通大学载运工具与装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
-
出处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8-113,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665014,52065021,51865009,51975210)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92BAB206022)。
-
文摘
铁路运输车辆不断朝着高速以及轻量化方向发展,车体承受着复杂的交变载荷,极大地增加了车体结构疲劳断裂的风险。为探究车体结构振动对车辆结构安全性的影响,利用ANSYS Workbench进行车体模态仿真计算。结合服役环境下动车组车体运行模态测试数据,提取出车体1阶菱形(8~9 Hz)、1阶垂弯(12~13 Hz)、1阶横弯(15~16 Hz)及1阶扭转(17~18 Hz)模态频率,对车体有限元模型进行对比修正。利用雨流计数法对部分实测载荷谱数据谱进行处理,得到载荷谱雨流计数矩阵。在模态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谐响应分析,得到上述不同模态频段范围内的频率响应函数,结合nCode疲劳仿真软件对车体疲劳强度进行仿真计算,得到不同频段范围内车体的疲劳损伤;采用Miner线性累积疲劳损伤理论对仿真计算结果进行疲劳损伤评估,结果表明:车体1阶菱形模态(8~9 Hz)附近频段对车体造成的损伤最大,其损伤位置在车钩与枕梁交接处附近。
-
关键词
车体振动模态
疲劳损伤
miner线性累计损伤理论
疲劳仿真
-
Keywords
Vehicle vibration mode
Fatigue damage
miner linear cumulative fatigue damage theory
Fatigue simulation
-
分类号
TH114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
-
题名核一级承压设备疲劳分析方法
被引量:2
- 7
-
-
作者
章贵和
-
机构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
出处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54-59,共6页
-
文摘
基于Miner线性累积损伤理论和雨流计数法,得到单载荷历程作用下疲劳分析的方法,并根据核一级承压设备的特点和核承压设备分析规范的要求,给出了一种适用于核一级承压设备疲劳分析的方法;结合设备实际运行情况,提出了瞬态分组组合的优化疲劳分析的方法,并给出一个案例。结果表明,瞬态分组组合使疲劳分析与设备实际运行情况更加接近,计算结果更加精确。
-
关键词
核一级承压设备
疲劳分析
miner线性累计损伤理论
雨流计数法
瞬态分组组合
-
Keywords
RCC-M class 1 pressure-retaining component, Fatigue analysis, miner linear cumulative damage theory, Rain-flow counting method, Group combination method
-
分类号
TL35
[核科学技术—核技术及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