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线描技法略论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景真
《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3期94-95,共2页
线描技法统领了中国绘画。用笔用线不仅是艺术创作的一种技术手段 ,同时也是传达画家人品、修养。
关键词
线描技法
"十八描"
皴法
运笔
中国绘画
艺术创作
造型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人物画线描技法对时装画的启迪
2
作者
贺树青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56-158,共3页
本文针对当前市场的需要和服装设计专业对时装画的要求,以及高职学生基础差、学习速度缓慢等特点,在教学中进行了大胆改革。借鉴中国人物画线描技法特点及其技法的规律,古为今用,寻找中国人物画与时装画内在联系的切入点,努力将其应用...
本文针对当前市场的需要和服装设计专业对时装画的要求,以及高职学生基础差、学习速度缓慢等特点,在教学中进行了大胆改革。借鉴中国人物画线描技法特点及其技法的规律,古为今用,寻找中国人物画与时装画内在联系的切入点,努力将其应用在时装画的创作、教学中。在教学中调整课程内容与结构的安排,训练学生掌握快速表现时装画技法的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物画
线描技法
时装画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行云流水 缓迴古今——国画线描技法实践体验
3
作者
张敏
《艺术大观》
2019年第18期0090-0091,共2页
线描作为国画艺术表现的造型基础,溯源于上古,历经数千年发展,形成完善的审美体系,以骨法而用笔,取其结构,用线约形,简白概括,明快悠绵,在绘画艺术门类中别具特色,独成一格。国画线描的学习重在笔墨技法的研练,以笔取势,经过用笔的提按...
线描作为国画艺术表现的造型基础,溯源于上古,历经数千年发展,形成完善的审美体系,以骨法而用笔,取其结构,用线约形,简白概括,明快悠绵,在绘画艺术门类中别具特色,独成一格。国画线描的学习重在笔墨技法的研练,以笔取势,经过用笔的提按、顿挫、转折等语言手法,以及线条长短、疏密、刚柔及浓淡的变化节奏感来表现事物的外部形体和内在构造,将传统与当代,传承与创新发展结合,描述自然万物,抒发感受和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描技法
骨法用笔
实践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唐墓壁画的线描技法变化看唐代不同时期的审美
被引量:
1
4
作者
李录成
《中国美术研究》
2016年第3期100-107,共8页
线条作为中国绘画的主要表现形式和审美形式,在唐代墓壁画中表现得相当成熟,由线所构成的人物形态变化更是反映当时的审美形态,这种审美形态在不同时期所呈现出相对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也就构成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而这种风格的形成是多...
线条作为中国绘画的主要表现形式和审美形式,在唐代墓壁画中表现得相当成熟,由线所构成的人物形态变化更是反映当时的审美形态,这种审美形态在不同时期所呈现出相对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也就构成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而这种风格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往对于唐墓壁画的研究多为从考古学的角度进行研究的并且已有许多丰硕的成果,本文从唐墓壁画技法层面,着重对于线条本身的发展变化来讨论唐墓壁画不同时期的审美形态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墓壁画
线描技法
分期审美
原文传递
古代中国人物画线描技法的探讨
被引量:
1
5
作者
王瑶
《艺术评论》
CSSCI
2008年第5期105-106,共2页
中国古代的人物画,是以线描作为主要造型手段的,其作画工具、纸张和颜料都是独特的,在用墨和设色上的变化与众不同,线条的表现更是千变万化。两千余年来,中国绘画的依托物有墙壁,有绫绢,有各式纸张,发展变化是很多的;颜色也有...
中国古代的人物画,是以线描作为主要造型手段的,其作画工具、纸张和颜料都是独特的,在用墨和设色上的变化与众不同,线条的表现更是千变万化。两千余年来,中国绘画的依托物有墙壁,有绫绢,有各式纸张,发展变化是很多的;颜色也有从简单几种到多种多样、由单纯的单色到复杂的复合色等的演化;中国画离不开毛笔和墨这两件基本的工具,在研究继承中国人物画线描传统中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物画
线描技法
古代
造型手段
中国绘画
中国画
工具
纸张
原文传递
入古出新--王赫赫谈传统线描技法
6
作者
阴澍雨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4-57,共4页
今天的艺术家,不论坚持传统风格的创作,还是致力于当代艺术样式的探索,都无法绕开已有的、历史上已经出现的艺术形态。这些艺术形态成为资源,为艺术在当下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中国画领域中,传统绘画技法的当代延展无时无刻不在...
今天的艺术家,不论坚持传统风格的创作,还是致力于当代艺术样式的探索,都无法绕开已有的、历史上已经出现的艺术形态。这些艺术形态成为资源,为艺术在当下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中国画领域中,传统绘画技法的当代延展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在观念层面上,仍然指向技道合一的终极追求;技术层面上,则切入到理法与技巧的深度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风格
线描技法
艺术形态
艺术样式
绘画
技法
技术层面
艺术家
中国画
原文传递
十五世纪至十六世纪西藏绘画线描技法试析--以勉唐派、钦则派、噶玛噶赤派的壁画为例
7
作者
党珮
《河北画报》
2021年第24期94-97,共4页
用线条进行独立造型是西藏绘画艺术的一大特征。线描在藏族古代绘画中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本文以勉唐派、钦则派、噶玛噶赤派的壁画作品为例,试析十五世纪至十六世纪这一西藏绘画艺术的发展高峰期的线描技法特征。
关键词
西藏绘画
线描技法
勉唐派
钦则派
噶玛噶赤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敦煌早期壁画的线描艺术
被引量:
6
8
作者
沈淑萍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2-37,130-132,共9页
在前辈学者对敦煌壁画各个时期线描艺术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根据作者在多年临摹、研究敦煌早期壁画线描艺术中的观察、思考,进一步具体深入地论述敦煌早期壁画线描技法的不同表现形式、基本特征、作用和演变发展;并期待通过研究,最大限度...
在前辈学者对敦煌壁画各个时期线描艺术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根据作者在多年临摹、研究敦煌早期壁画线描艺术中的观察、思考,进一步具体深入地论述敦煌早期壁画线描技法的不同表现形式、基本特征、作用和演变发展;并期待通过研究,最大限度地把握敦煌壁画线描的技法、神韵,准确地表现在自己的临摹品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艺术
早期壁画
线描技法
表现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线描画在艺术设计专业中的运用
9
作者
王晓梅
《美术大观》
2007年第4期54-55,共2页
线描画,一个有着悠久的历史而又在当今社会充满活力的画种,它广泛地运用于艺术设计的各个专业领域.线描的独特视觉效果形成了线描的艺术设计思维模式,线描实用价值的存在使线描艺术在当今艺术设计领域得以广泛运用.……
关键词
线描技法
物象
对象
线条
国画
技法
线描
艺术
艺术设计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议中国工笔人物画作画技巧
被引量:
1
10
作者
郭玲
徐友军
《南京农专学报》
2003年第2期105-108,共4页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工笔人物画的发展历史、作画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沃土,历史悠久,独具艺术特色,其作画技巧富有表现力。
关键词
中国
工笔人物画
发展历史
作画技巧
线描技法
着色
技法
表现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觉苑寺《佛传》壁画的特点和价值
被引量:
3
11
作者
母学勇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4-30,共7页
试论觉苑寺《佛传》壁画的特点和价值母学勇剑门蜀道明珠觉苑寺,座落在四川省剑阁县武连镇西,距四川历史文化名城剑阁普安镇43公里,是著称于世的佛教文化艺术宝库。该寺座北向南,背负武坡,面临小酉河,剑门古蜀道从寺东侧穿过,...
试论觉苑寺《佛传》壁画的特点和价值母学勇剑门蜀道明珠觉苑寺,座落在四川省剑阁县武连镇西,距四川历史文化名城剑阁普安镇43公里,是著称于世的佛教文化艺术宝库。该寺座北向南,背负武坡,面临小酉河,剑门古蜀道从寺东侧穿过,寺之建筑为木结构,营造依法,栉次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寺观壁画
佛传
图谱
敦煌壁画
佛本生故事
线描技法
观赏价值
特点和价值
太子
生活场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线与造型——《基础素描教学》讲题之一
被引量:
1
12
作者
冯健亲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82年第4期63-73,共11页
美术中用线条来塑造形象,如果从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的洞窟壁画算起,已有一两万年的历史。但是,对于线条的由来,以及线条在造型艺术中的价值,却很少有全面的解释。近代和现代西方的一些理论,如保尔·塞尚认为,一切物体“只有面没有线”...
美术中用线条来塑造形象,如果从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的洞窟壁画算起,已有一两万年的历史。但是,对于线条的由来,以及线条在造型艺术中的价值,却很少有全面的解释。近代和现代西方的一些理论,如保尔·塞尚认为,一切物体“只有面没有线”;索洛维叶夫等编著的《素描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型
画法
画家
画面
西画
美术家
西洋画
绘画
技法
技法
(美术)
体积感
线描技法
文艺创作
艺术创作
艺术创造
形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学美术课素描教学初探
13
作者
王郑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1期120-121,共2页
关键词
中学
美术课
素描教学
教学方法
线描技法
明暗造型
技法
艺术修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析中国古代人物画对线的运用及发展
14
作者
崔玉
《美术教育研究》
2012年第20期23-23,共1页
线条作为我国古代人物画中最为常用的一种绘画要素,是不可或缺的绘画语言之一。不断发展的线描技法也促进了我国人物画的发展,使人物画的张力变强,更富有欣赏与研究价值。人物画作为独立的画科之一,研究者可以此为基本出发点,研究我国...
线条作为我国古代人物画中最为常用的一种绘画要素,是不可或缺的绘画语言之一。不断发展的线描技法也促进了我国人物画的发展,使人物画的张力变强,更富有欣赏与研究价值。人物画作为独立的画科之一,研究者可以此为基本出发点,研究我国古代人物画中对线的运用情况,这对于创新线描技法、促进绘画技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简要论述我国古代人物画对线的运用情况,并分析线描技法的发展,以供相关绘画研究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人物画
线描技法
运用及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线与造型——《基础素描教学》讲题之一
15
作者
冯健亲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1982年第4期63-73,共11页
美术中用线条来塑造形象,如果从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的洞窟壁画算起,已有一两万年的历史。但是,对于线条的由来,以及线条在造型艺术中的价值,却很少有全面的解释。近代和现代西方的一些理论,如保尔·塞尚认为,一切物体"只有面没有...
美术中用线条来塑造形象,如果从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的洞窟壁画算起,已有一两万年的历史。但是,对于线条的由来,以及线条在造型艺术中的价值,却很少有全面的解释。近代和现代西方的一些理论,如保尔·塞尚认为,一切物体"只有面没有线";索洛维叶夫等编著的《素描教学》中公然宣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型
画法
绘画
技法
技法
(美术)
体积感
艺术创作
艺术创造
文艺创作
线描技法
形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用敬虔的心灵作画——贺于加德水墨画选《人子耶稣》出版
16
作者
耕夫
《天风》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34-34,共1页
也许是等待得太久,与画家一样,有一种迫不及待地翻阅画册的冲动和喜悦。尢论是编者还是画家,这毕竟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第一本艺术画册。 近年来,加德的圣画作品散见于各地教会年历与贺卡上。
关键词
水墨画
耶稣
民族艺术精神
艺术家
创作风格
民族特色
文化特色
中国本土文化
线描技法
文化接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吴带当风 曹衣出水
17
作者
邵秀丽
《语文世界(上旬刊)》
2000年第6期38-38,共1页
关键词
吴带当风
曹衣出水
吴道子
画风特点
线描技法
绘画风格
曹家样
以简驭繁
吴家样
不同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国宝明版大藏经
18
作者
施爱民
《丝绸之路》
1997年第2期16-17,共2页
国宝明版大藏经施爱民张掖大佛寺藏经殿藏有一部明代佛经。这部佛经保存之完整,装帧、印刷之精美,工艺、书法、绘画技巧之高超,使人无不倾心赞叹。1991年,著名考古学家宿白鉴赏这部佛经后,赞不绝口:“精品,精品,它不仅是佛...
国宝明版大藏经施爱民张掖大佛寺藏经殿藏有一部明代佛经。这部佛经保存之完整,装帧、印刷之精美,工艺、书法、绘画技巧之高超,使人无不倾心赞叹。1991年,著名考古学家宿白鉴赏这部佛经后,赞不绝口:“精品,精品,它不仅是佛教文化在张掖的历史见证,也是很美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藏经
张掖大佛寺
佛经
藏经殿
国宝
《金刚经》
妙法莲华经
线描技法
管理制度
明英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十八描”漫谈(上)
19
作者
竹鸣
《少儿书画》
2009年第11期10-11,共2页
线描是人类最初的绘画表现形式,这种简洁概括的表现手法,具有浓厚的绘画情趣和极其丰富的表现力。所以,对线条的研究和运用历来都为中外画家所重视。在我国传统绘画中被称为“白描”的线描技法,更是作为基础和骨架而占有极其重要的...
线描是人类最初的绘画表现形式,这种简洁概括的表现手法,具有浓厚的绘画情趣和极其丰富的表现力。所以,对线条的研究和运用历来都为中外画家所重视。在我国传统绘画中被称为“白描”的线描技法,更是作为基础和骨架而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中国绘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主要内容,也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大艺术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绘画
绘画表现
线描技法
表现手法
中国绘画
艺术特色
表现力
画家
原文传递
题名
线描技法略论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景真
机构
商丘师范学院美术系
出处
《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3期94-95,共2页
文摘
线描技法统领了中国绘画。用笔用线不仅是艺术创作的一种技术手段 ,同时也是传达画家人品、修养。
关键词
线描技法
"十八描"
皴法
运笔
中国绘画
艺术创作
造型手段
Keywords
line drawing
technique
eighteen steps of drawing
the technique of qun
the way of the brush
分类号
J212.1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人物画线描技法对时装画的启迪
2
作者
贺树青
机构
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艺术系
出处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56-158,共3页
文摘
本文针对当前市场的需要和服装设计专业对时装画的要求,以及高职学生基础差、学习速度缓慢等特点,在教学中进行了大胆改革。借鉴中国人物画线描技法特点及其技法的规律,古为今用,寻找中国人物画与时装画内在联系的切入点,努力将其应用在时装画的创作、教学中。在教学中调整课程内容与结构的安排,训练学生掌握快速表现时装画技法的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中国人物画
线描技法
时装画表现
分类号
J218.9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行云流水 缓迴古今——国画线描技法实践体验
3
作者
张敏
机构
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鲁迅艺术学院
出处
《艺术大观》
2019年第18期0090-0091,共2页
文摘
线描作为国画艺术表现的造型基础,溯源于上古,历经数千年发展,形成完善的审美体系,以骨法而用笔,取其结构,用线约形,简白概括,明快悠绵,在绘画艺术门类中别具特色,独成一格。国画线描的学习重在笔墨技法的研练,以笔取势,经过用笔的提按、顿挫、转折等语言手法,以及线条长短、疏密、刚柔及浓淡的变化节奏感来表现事物的外部形体和内在构造,将传统与当代,传承与创新发展结合,描述自然万物,抒发感受和情感。
关键词
线描技法
骨法用笔
实践传承
分类号
J [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唐墓壁画的线描技法变化看唐代不同时期的审美
被引量:
1
4
作者
李录成
机构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中国美术研究》
2016年第3期100-107,共8页
文摘
线条作为中国绘画的主要表现形式和审美形式,在唐代墓壁画中表现得相当成熟,由线所构成的人物形态变化更是反映当时的审美形态,这种审美形态在不同时期所呈现出相对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也就构成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而这种风格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往对于唐墓壁画的研究多为从考古学的角度进行研究的并且已有许多丰硕的成果,本文从唐墓壁画技法层面,着重对于线条本身的发展变化来讨论唐墓壁画不同时期的审美形态的变化。
关键词
唐墓壁画
线描技法
分期审美
分类号
J218.6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古代中国人物画线描技法的探讨
被引量:
1
5
作者
王瑶
机构
福建省科技馆音像广告部
出处
《艺术评论》
CSSCI
2008年第5期105-106,共2页
文摘
中国古代的人物画,是以线描作为主要造型手段的,其作画工具、纸张和颜料都是独特的,在用墨和设色上的变化与众不同,线条的表现更是千变万化。两千余年来,中国绘画的依托物有墙壁,有绫绢,有各式纸张,发展变化是很多的;颜色也有从简单几种到多种多样、由单纯的单色到复杂的复合色等的演化;中国画离不开毛笔和墨这两件基本的工具,在研究继承中国人物画线描传统中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中国人物画
线描技法
古代
造型手段
中国绘画
中国画
工具
纸张
分类号
J212.05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入古出新--王赫赫谈传统线描技法
6
作者
阴澍雨
出处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4-57,共4页
文摘
今天的艺术家,不论坚持传统风格的创作,还是致力于当代艺术样式的探索,都无法绕开已有的、历史上已经出现的艺术形态。这些艺术形态成为资源,为艺术在当下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中国画领域中,传统绘画技法的当代延展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在观念层面上,仍然指向技道合一的终极追求;技术层面上,则切入到理法与技巧的深度探究。
关键词
传统风格
线描技法
艺术形态
艺术样式
绘画
技法
技术层面
艺术家
中国画
分类号
J212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十五世纪至十六世纪西藏绘画线描技法试析--以勉唐派、钦则派、噶玛噶赤派的壁画为例
7
作者
党珮
机构
中央美术学院
出处
《河北画报》
2021年第24期94-97,共4页
文摘
用线条进行独立造型是西藏绘画艺术的一大特征。线描在藏族古代绘画中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本文以勉唐派、钦则派、噶玛噶赤派的壁画作品为例,试析十五世纪至十六世纪这一西藏绘画艺术的发展高峰期的线描技法特征。
关键词
西藏绘画
线描技法
勉唐派
钦则派
噶玛噶赤派
分类号
J21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敦煌早期壁画的线描艺术
被引量:
6
8
作者
沈淑萍
机构
敦煌研究院美术研究所
出处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2-37,130-132,共9页
文摘
在前辈学者对敦煌壁画各个时期线描艺术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根据作者在多年临摹、研究敦煌早期壁画线描艺术中的观察、思考,进一步具体深入地论述敦煌早期壁画线描技法的不同表现形式、基本特征、作用和演变发展;并期待通过研究,最大限度地把握敦煌壁画线描的技法、神韵,准确地表现在自己的临摹品中。
关键词
敦煌艺术
早期壁画
线描技法
表现形式
Keywords
Dunhuang Art
The Wall - painting of Early - period
Techniques of Line - drawing
Form of Presentation
分类号
J218.6 [艺术—美术]
K879.4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线描画在艺术设计专业中的运用
9
作者
王晓梅
机构
云南艺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出处
《美术大观》
2007年第4期54-55,共2页
文摘
线描画,一个有着悠久的历史而又在当今社会充满活力的画种,它广泛地运用于艺术设计的各个专业领域.线描的独特视觉效果形成了线描的艺术设计思维模式,线描实用价值的存在使线描艺术在当今艺术设计领域得以广泛运用.……
关键词
线描技法
物象
对象
线条
国画
技法
线描
艺术
艺术设计领域
分类号
J504 [艺术—艺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议中国工笔人物画作画技巧
被引量:
1
10
作者
郭玲
徐友军
机构
金陵科技学院
出处
《南京农专学报》
2003年第2期105-108,共4页
文摘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工笔人物画的发展历史、作画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沃土,历史悠久,独具艺术特色,其作画技巧富有表现力。
关键词
中国
工笔人物画
发展历史
作画技巧
线描技法
着色
技法
表现形式
分类号
J212.1 [艺术—美术]
J211.25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觉苑寺《佛传》壁画的特点和价值
被引量:
3
11
作者
母学勇
机构
剑阁县委宣传部
出处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4-30,共7页
文摘
试论觉苑寺《佛传》壁画的特点和价值母学勇剑门蜀道明珠觉苑寺,座落在四川省剑阁县武连镇西,距四川历史文化名城剑阁普安镇43公里,是著称于世的佛教文化艺术宝库。该寺座北向南,背负武坡,面临小酉河,剑门古蜀道从寺东侧穿过,寺之建筑为木结构,营造依法,栉次递...
关键词
寺观壁画
佛传
图谱
敦煌壁画
佛本生故事
线描技法
观赏价值
特点和价值
太子
生活场景
分类号
K879.4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线与造型——《基础素描教学》讲题之一
被引量:
1
12
作者
冯健亲
机构
不详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82年第4期63-73,共11页
文摘
美术中用线条来塑造形象,如果从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的洞窟壁画算起,已有一两万年的历史。但是,对于线条的由来,以及线条在造型艺术中的价值,却很少有全面的解释。近代和现代西方的一些理论,如保尔·塞尚认为,一切物体“只有面没有线”;索洛维叶夫等编著的《素描教学》
关键词
造型
画法
画家
画面
西画
美术家
西洋画
绘画
技法
技法
(美术)
体积感
线描技法
文艺创作
艺术创作
艺术创造
形体结构
分类号
J21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学美术课素描教学初探
13
作者
王郑
机构
达州市一中
出处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1期120-121,共2页
关键词
中学
美术课
素描教学
教学方法
线描技法
明暗造型
技法
艺术修养
分类号
G633.955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析中国古代人物画对线的运用及发展
14
作者
崔玉
机构
山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出处
《美术教育研究》
2012年第20期23-23,共1页
文摘
线条作为我国古代人物画中最为常用的一种绘画要素,是不可或缺的绘画语言之一。不断发展的线描技法也促进了我国人物画的发展,使人物画的张力变强,更富有欣赏与研究价值。人物画作为独立的画科之一,研究者可以此为基本出发点,研究我国古代人物画中对线的运用情况,这对于创新线描技法、促进绘画技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简要论述我国古代人物画对线的运用情况,并分析线描技法的发展,以供相关绘画研究者参考。
关键词
中国古代人物画
线描技法
运用及发展
分类号
J204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线与造型——《基础素描教学》讲题之一
15
作者
冯健亲
机构
不详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1982年第4期63-73,共11页
文摘
美术中用线条来塑造形象,如果从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的洞窟壁画算起,已有一两万年的历史。但是,对于线条的由来,以及线条在造型艺术中的价值,却很少有全面的解释。近代和现代西方的一些理论,如保尔·塞尚认为,一切物体"只有面没有线";索洛维叶夫等编著的《素描教学》中公然宣称:"
关键词
造型
画法
绘画
技法
技法
(美术)
体积感
艺术创作
艺术创造
文艺创作
线描技法
形体结构
分类号
J21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用敬虔的心灵作画——贺于加德水墨画选《人子耶稣》出版
16
作者
耕夫
出处
《天风》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34-34,共1页
文摘
也许是等待得太久,与画家一样,有一种迫不及待地翻阅画册的冲动和喜悦。尢论是编者还是画家,这毕竟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第一本艺术画册。 近年来,加德的圣画作品散见于各地教会年历与贺卡上。
关键词
水墨画
耶稣
民族艺术精神
艺术家
创作风格
民族特色
文化特色
中国本土文化
线描技法
文化接受
分类号
G235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吴带当风 曹衣出水
17
作者
邵秀丽
出处
《语文世界(上旬刊)》
2000年第6期38-38,共1页
关键词
吴带当风
曹衣出水
吴道子
画风特点
线描技法
绘画风格
曹家样
以简驭繁
吴家样
不同特点
分类号
J2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宝明版大藏经
18
作者
施爱民
出处
《丝绸之路》
1997年第2期16-17,共2页
文摘
国宝明版大藏经施爱民张掖大佛寺藏经殿藏有一部明代佛经。这部佛经保存之完整,装帧、印刷之精美,工艺、书法、绘画技巧之高超,使人无不倾心赞叹。1991年,著名考古学家宿白鉴赏这部佛经后,赞不绝口:“精品,精品,它不仅是佛教文化在张掖的历史见证,也是很美的...
关键词
大藏经
张掖大佛寺
佛经
藏经殿
国宝
《金刚经》
妙法莲华经
线描技法
管理制度
明英宗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十八描”漫谈(上)
19
作者
竹鸣
出处
《少儿书画》
2009年第11期10-11,共2页
文摘
线描是人类最初的绘画表现形式,这种简洁概括的表现手法,具有浓厚的绘画情趣和极其丰富的表现力。所以,对线条的研究和运用历来都为中外画家所重视。在我国传统绘画中被称为“白描”的线描技法,更是作为基础和骨架而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中国绘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主要内容,也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大艺术特色。
关键词
中国传统绘画
绘画表现
线描技法
表现手法
中国绘画
艺术特色
表现力
画家
分类号
J212 [艺术—美术]
G613.6 [文化科学—学前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线描技法略论
李景真
《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人物画线描技法对时装画的启迪
贺树青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行云流水 缓迴古今——国画线描技法实践体验
张敏
《艺术大观》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从唐墓壁画的线描技法变化看唐代不同时期的审美
李录成
《中国美术研究》
2016
1
原文传递
5
古代中国人物画线描技法的探讨
王瑶
《艺术评论》
CSSCI
2008
1
原文传递
6
入古出新--王赫赫谈传统线描技法
阴澍雨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0
原文传递
7
十五世纪至十六世纪西藏绘画线描技法试析--以勉唐派、钦则派、噶玛噶赤派的壁画为例
党珮
《河北画报》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试论敦煌早期壁画的线描艺术
沈淑萍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线描画在艺术设计专业中的运用
王晓梅
《美术大观》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浅议中国工笔人物画作画技巧
郭玲
徐友军
《南京农专学报》
200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试论觉苑寺《佛传》壁画的特点和价值
母学勇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199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线与造型——《基础素描教学》讲题之一
冯健亲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8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中学美术课素描教学初探
王郑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浅析中国古代人物画对线的运用及发展
崔玉
《美术教育研究》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线与造型——《基础素描教学》讲题之一
冯健亲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198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用敬虔的心灵作画——贺于加德水墨画选《人子耶稣》出版
耕夫
《天风》
北大核心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吴带当风 曹衣出水
邵秀丽
《语文世界(上旬刊)》
200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国宝明版大藏经
施爱民
《丝绸之路》
199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十八描”漫谈(上)
竹鸣
《少儿书画》
2009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