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79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教学设计与应用
1
作者 杨磊 司国东 +3 位作者 王春桃 黄沛杰 肖克辉 杜治国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7-181,共5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教学能提高学生系统设计及应用创新能力,但因其实验原理抽象、知识点多,实验平台复杂等特点也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产生较高的认知负荷。为解决高认知负荷对实验教学造成的负面影响,基于认知负荷理论对实验进行教学设计...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教学能提高学生系统设计及应用创新能力,但因其实验原理抽象、知识点多,实验平台复杂等特点也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产生较高的认知负荷。为解决高认知负荷对实验教学造成的负面影响,基于认知负荷理论对实验进行教学设计,分析学生学习需要因材施教控制学生内部认知负荷,优化实验教材设计及呈现方式降低学生外部认知负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提高学生相关认知负荷,提升实验教学效果。教学实践表明,新型教学设计有效降低学生实验过程中的认知负荷总量,计算机系统设计及创新能力得到较高的提升。此方法也可为其他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组成原理 认知负荷理论 实验教学 成效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驱动下的沥青混合料材料组成设计方法
2
作者 刘朝晖 盛佳豪 柳力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79,共9页
为探索沥青混合料材料组成设计新思路,通过构建材料性能数据库,提出了一种数据驱动下的沥青混合料材料组成设计方法。首先以沥青种类、空隙率等沥青混合料材料组成作为模型输入,以动态模量、动稳定度等混合料性能作为模型输出,分别构建... 为探索沥青混合料材料组成设计新思路,通过构建材料性能数据库,提出了一种数据驱动下的沥青混合料材料组成设计方法。首先以沥青种类、空隙率等沥青混合料材料组成作为模型输入,以动态模量、动稳定度等混合料性能作为模型输出,分别构建了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 BP)神经网络、极限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 XGBoost)和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 RF)三种机器学习预测模型,并建立了MySQL材料性能数据库;然后运用数据库结构化SQL查询语句,以沥青混合料性能为搜索条件,通过反向匹配获得沥青混合料材料组成参考值,提出了数据驱动下的沥青混合料材料组成设计方法;最后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设计方法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机器学习模型中XGBoost较BP神经网络决定系数R^(2)提升了0.03~0.40,较RF提升了0.01~0.08,适用于沥青混合料性能预测;并通过实例分析与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验证了基于数据库反向匹配实现沥青混合料材料组成设计的可行性。研究成果可为揭示沥青混合料与其材料组成之间的内在关联、指导沥青混合料材料组成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混合料 材料组成设计 机器学习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官山河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及影响因素
3
作者 张乾柱 金可 +2 位作者 吴颐杭 罗袁 卢阳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9-187,203,共10页
官山河流域是丹江口水库的主要河流之一,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分析了官山河流域河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和空间分布特征,探讨不同季节河水补给来源及其氢氧同位素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官山河流域河水丰水期δD和... 官山河流域是丹江口水库的主要河流之一,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分析了官山河流域河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和空间分布特征,探讨不同季节河水补给来源及其氢氧同位素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官山河流域河水丰水期δD和δ^(18)O值相对枯水期偏正,丰水期和枯水期氘盈余值(d-excess)平均值分别为12.59‰和11.30‰。官山河流域河水线方程的斜率和截距与长江流域大气降水线极为类似,表明河水主要受长江流域大气降水补给影响,丰水期同位素组成偏正则主要受到降水与水岩作用的共同影响。流域内河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受多重因素影响,其中,沿程蒸发和高程效应对其影响最为显著。研究成果对官山河流域水文循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同位素组成 补给来源 影响因素 官山河流域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水文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机构的“增设”:基于国务院组成部门调整的分析
4
作者 柳建文 孙正圆 《治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34,157,158,共18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务院组成部门进行了多次调整和改革,在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时期发挥了重要的调控和保障作用。运用组织生态理论和组织结构权变模型,通过纵向的历史经验梳理归纳出了政府机构“增设”的六种方式--转设、组建、合并、升格...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务院组成部门进行了多次调整和改革,在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时期发挥了重要的调控和保障作用。运用组织生态理论和组织结构权变模型,通过纵向的历史经验梳理归纳出了政府机构“增设”的六种方式--转设、组建、合并、升格、拆分、新设。通过组织结构变迁的驱动因素分析和六种方式的横向比较,未来国务院组成部门的改革更有可能采取转设、组建、合并等方式,而采用升格、拆分、新设等方式的可能性不大。对政府机构“增设”的细化分类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把握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内在逻辑和一般性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机构改革 国务院组成部门 增设 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中央站蒙古栎针阔混交林树种组成与群落结构特征
5
作者 陈曦 刘万生 +2 位作者 王彦琦 穆立蔷 张浩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2期53-58,共6页
为深入探究黑龙江中央站蒙古栎针阔混交林乔木和灌木层的群落特征,采用永久固定观测样地调查方法。结果表明,样地乔木树种以桦木科、壳斗科数量最多,二者占总个体数88.92%,蒙古栎、白桦、黑桦为建群树种,蒙古栎优势明显,建群树种空间分... 为深入探究黑龙江中央站蒙古栎针阔混交林乔木和灌木层的群落特征,采用永久固定观测样地调查方法。结果表明,样地乔木树种以桦木科、壳斗科数量最多,二者占总个体数88.92%,蒙古栎、白桦、黑桦为建群树种,蒙古栎优势明显,建群树种空间分布受坡位、坡向、土壤等因素限制。Gleason丰富度指数为0.87,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1.46,Simpson多样性指数为0.73,Pielou均匀度为0.70,表明物种丰富、多样性高且分布均匀。乔木空间和径级分布表明,蒙古栎径级加大时大体呈双曲峰线趋势,白桦、黑桦大体下降,群落处于幼龄林期,演替状态良好。建群树种是蒙古栎、白桦、黑桦,蒙古栎自然更新良好,重要值和大径级个体数多于白桦、黑桦,随演替将成主要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种组成 群落结构 蒙古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人工智能专业的“计算机组成与嵌入式系统”实验课程改进
6
作者 徐文辉 钟胜 +1 位作者 邹旭 何顶新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25年第1期17-23,共7页
面向人工智能专业培养需求,秉承紧扣理论课程内容、体现教学特色等原则,对计算机组成与嵌入式系统实验课程进行扩展改进。结合嵌入式系统中的并行卷积计算和图像处理中的形态学滤波相关内容,设计了基于Logisim仿真平台的形态学滤波并行... 面向人工智能专业培养需求,秉承紧扣理论课程内容、体现教学特色等原则,对计算机组成与嵌入式系统实验课程进行扩展改进。结合嵌入式系统中的并行卷积计算和图像处理中的形态学滤波相关内容,设计了基于Logisim仿真平台的形态学滤波并行计算电路设计实验。通过设计形态学滤波电路和测试用的图像案例,对比分析不同滤波操作的特性差异,学生既可以融会贯通各学科相关知识,又锻炼了系统设计能力,也为学习后续智能芯片等课程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计算机组成与嵌入式系统 实验课程 形态学滤波 卷积并行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能力培养的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以“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为例
7
作者 冯灵清 刘宇晶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2025年第1期27-31,36,共6页
针对计算机专业课程中学生系统能力培养、课程思政建设的需要,以“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思政建设为例,从课程思政目标、教学内容、思政元素挖掘、融合方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教学设计,说明该培养方式在课程思政中的重要作用与提升方法。
关键词 系统能力 计算机专业 计算机组成原理 课程思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创背景下的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改革
8
作者 张剑妹 何苑 《计算机教育》 2025年第1期81-85,90,共6页
针对信创产业发展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能力需求,分析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信息技术软硬件系统安全可控的要求,阐述课程教学应该达到的目标,从课程知识体系构建、资源建设、教学方法和课程思政方面提出改革思路,介绍教... 针对信创产业发展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能力需求,分析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信息技术软硬件系统安全可控的要求,阐述课程教学应该达到的目标,从课程知识体系构建、资源建设、教学方法和课程思政方面提出改革思路,介绍教改实施过程并说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创 计算机组成原理 课程目标 安全可控 教学方法 课程思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葵花籽油组成成分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9
作者 王静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113-120,共8页
向日葵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之一,其籽实加工的葵花籽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及多种生物活性成分,是一种健康植物油,备受消费者青睐。食用油的营养成分和风味是决定消费者购买倾向的关键因素。现对葵花籽油中营养和风味组成成... 向日葵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之一,其籽实加工的葵花籽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及多种生物活性成分,是一种健康植物油,备受消费者青睐。食用油的营养成分和风味是决定消费者购买倾向的关键因素。现对葵花籽油中营养和风味组成成分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概述,重点从成分组成的分类、应用领域、加工工艺和贮藏保鲜技术进行阐述,并对葵花籽油开发利用前景及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葵花籽油 组成成分 加工工艺 贮藏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品种果实经济性状及脂肪酸组成分析研究
10
作者 陈代慧 陈永忠 +5 位作者 张震 刘彩霞 杨小胡 龙玲 陈隆升 王瑞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2-118,共7页
系统评价油茶品种果实性状、脂肪酸组成与含量的变异特征,为油茶品种选育及综合开发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变异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14个油茶品种的果实性状与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油茶果实性状和脂肪酸组成存在较... 系统评价油茶品种果实性状、脂肪酸组成与含量的变异特征,为油茶品种选育及综合开发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变异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14个油茶品种的果实性状与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油茶果实性状和脂肪酸组成存在较大变异,油茶果实经济性状12项指标的变异范围为9.19%~41.18%,其中,单个鲜果质量变异系数最高,为41.18%,种仁含油率变异系数最小,为9.19%;脂肪酸组成6项指标的变异范围为2.68%~32.23%,硬脂酸变异系数最高,为32.23%,其次为花生烯酸,为28.81%,油酸变异系数最小,为2.68%。果实经济性状、脂肪酸组成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单个鲜果质量、果高、干籽含水率、500 g鲜籽数、鲜果出干籽率等性状影响果实的含油率。通过主成分分析,将油茶果实性状和脂肪酸组成18项指标归纳为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5.456%。根据油茶各品种主成分上荷载量和主成分得分,得出综合得分排在前5位的品种为‘XL67’‘XL69’‘XL4’‘GY15’‘GY14’。鲜果含油率、干籽含油率、单果含籽数、棕榈酸、亚油酸、鲜果出鲜籽率等6项指标可作为评价油茶果实品质的代表性指标。综合筛选出果实含油率较高的品种为‘XL67’,单果含籽数较高的品种为‘GY14’,棕榈酸、亚油酸含量较高的品种为‘GY13’,鲜果出鲜籽率较高的品种为‘XL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果实经济性状 脂肪酸组成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不同地区花生蓟马的物种组成及种群动态
11
作者 曲春娟 刘燊 +3 位作者 姜晓静 朱悦 曲明静 李晓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6-185,共10页
为指导花生田蓟马的精准防控,了解和明确全国不同产区花生田蓟马的种类组成及其种群动态,采用盘拍法和色板诱集法对6个代表性地区的花生蓟马进行调查、鉴定,在此基础上对其多样性、相似性进行比较并对物种组成结构进行层次聚类分析。结... 为指导花生田蓟马的精准防控,了解和明确全国不同产区花生田蓟马的种类组成及其种群动态,采用盘拍法和色板诱集法对6个代表性地区的花生蓟马进行调查、鉴定,在此基础上对其多样性、相似性进行比较并对物种组成结构进行层次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新疆乌鲁木齐、吉林公主岭、山西汾阳、山东青岛、福建泉州、广东湛江6个地区一共采集到14234头蓟马,隶属于3科6属10种;在属级和种级组成上表现为蓟马科属、种占比最大。从整体看,花蓟马/西花蓟马、烟蓟马、普通大蓟马和玉米黄呆蓟马是花生田的主要蓟马种类。不同地区蓟马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大小依次为青岛>乌鲁木齐>泉州>公主岭>湛江>汾阳,Simpson优势集中性指数大小依次为湛江>汾阳>公主岭>泉州>乌鲁木齐>青岛。蓟马群落两两之间的Jaccard相似性系数在0.40~1.00之间,为中等不相似、中等相似和极相似,以中等相似情况居多;6个地区被明显地聚类为北方产区和南方产区两大类。北方四个地区多以花蓟马/西花蓟马和烟蓟马为优势种,分别占所采集蓟马总数的35.72%~40.35%、15.20%~56.55%;普通大蓟马是南方两个地区的优势种,占蓟马总数的31.09%~74.32%。花蓟马/西花蓟马和普通大蓟马在整个花生生育期都有发生,而烟蓟马多在早期或早中期发生。此前在花生上极少关注的玉米黄呆蓟马,在北方和华南产区都可以大量稳定发生,具有为害花生的潜在风险。此外还发现,蓟马调查方法不同对最终得到的物种数目及占比均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蓟马 物种组成 优势种 种群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嘎波伟晶岩型锂矿中电气石组成、硼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12
作者 郭伟康 董随亮 +4 位作者 张松浩 李光明 付建刚 张林奎 张志 《岩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04-819,共16页
西藏洛扎地区是喜马拉雅成矿带重要的稀有金属富集区,电气石在该地区的花岗岩中广泛富集。本文对洛扎地区的白云母花岗岩、锂辉石伟晶岩、锂电气石伟晶岩和电气石石英脉中的电气石进行系统的岩相学、矿物组成和硼同位素分析,来探讨伟晶... 西藏洛扎地区是喜马拉雅成矿带重要的稀有金属富集区,电气石在该地区的花岗岩中广泛富集。本文对洛扎地区的白云母花岗岩、锂辉石伟晶岩、锂电气石伟晶岩和电气石石英脉中的电气石进行系统的岩相学、矿物组成和硼同位素分析,来探讨伟晶岩体系的演化、源区性质、岩体-围岩的相关作用等问题。分析结果表明,所有电气石均属于碱性电气石,除电气石石英脉和锂电气石伟晶岩中的电气石为镁电气石外,其余都是黑电气石。随着岩浆分异演化程度的增加,电气石中Li、Be、Nb、Ta等元素逐渐富集,电气石中(R1+Al)(Na+R2)_(-1)、(Al+O)(R+OH)_(-1)、(Na+Mg)(Al+X_(vac))_(-1)和(X_(vac)Al)(NaR^(2+))_(-1)的替代关系则记录了伟晶岩岩浆逐渐富集Al,亏损Na、Ca、Mg的过程。白云母花岗岩、锂辉石伟晶岩、锂电气石伟晶岩和石英脉中电气石的δ^(11)B平均值分别为(-14.77±0.22)‰、(-11.89±0.34)‰、(-10.94±0.37)‰和(-7.71±0.24)‰,与大陆地壳平均δ^(11)B值(-10‰±3‰)一致,表明物源主要为高喜马拉雅变质岩系;同时,电气石的δ^(11)B值也是逐渐变重的,说明岩浆演化晚期流体出溶是导致硼同位素分馏的主要原因。因此,岩浆-热液过渡阶段对于锂等稀有金属的成矿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有金属 电气石 矿物组成 岩浆-热液演化 嘎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闽入海河流重矿物组成自动识别及物源指示意义
13
作者 崔育华 刘梦佳 +4 位作者 黄湘通 杨守业 岳伟 赵希林 靳国栋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9-92,I0001-I0003,共17页
沉积物重矿物组成分析是开展物源分析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常规重矿物人工鉴定存在误差大、统计量小、重复性差等问题,在如何通过重矿物组成揭示物源特征和示踪沉积物源汇过程等方面还具有很大挑战。通过矿物自动定量分析技术TIMA(TESC... 沉积物重矿物组成分析是开展物源分析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常规重矿物人工鉴定存在误差大、统计量小、重复性差等问题,在如何通过重矿物组成揭示物源特征和示踪沉积物源汇过程等方面还具有很大挑战。通过矿物自动定量分析技术TIMA(TESCAN Integrated Mineral Analyzer),本文对钱塘江、椒江、闽江等浙闽流域8条主要入海河流的26个沉积物样品进行了重矿物分析,通过对人工鉴定结果对比及流域地质背景的比较,探讨了TIMA重矿物分析在物源示踪方面的潜力。共分析了209019个矿物颗粒,区分出36种不同类型的重矿物。与人工鉴定方法比较,二者对河流主要重矿物类型及其相对含量变化的鉴定结果基本一致,但TIMA耗时更少,鉴别出的重矿物数量和类型更多,且鉴定结果重现性好。TIMA重矿物分析结果表明:浙闽流域主要的重矿物组合为帘石族、角闪石族与铁质金属矿物,其中,绿黝帘石占重矿物百分比高,是浙闽流域的典型重矿物;角闪石族矿物主要为普通角闪石,其次为铁阳起石,含量在不同流域样品间有显著差异;铁质金属矿物百分比在大部分样品中大于40%,含有赤铁矿、磁铁矿、褐铁矿、钛铁矿与自生黄铁矿等矿物。整体上,浙西北、浙东南与闽西北、闽西南、闽东地区出露地层岩性的差异决定了浙闽河流重矿物组成的特征差异。主成分分析表明,磷灰石、角闪石族和榍石的较高正载荷(>0.88)与主成分1相关,指示了主成分1受岩浆岩源岩的控制;而主成分2与黑电气石、石榴石族和绿泥石的较高正载荷相关,代表了受变质岩源岩的影响。本研究表明,在对重矿物精确性要求较高的研究中利用TIMA等自动矿物识别方法对河流至海域的重矿物进行从源到汇的系统研究更为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闽入海河流 重矿物组成 TIMA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水-地下水交换对河水来源组成的影响——以都思兔河为例
14
作者 丁兰芳 张志远 +2 位作者 蒋小伟 王旭升 万力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52,共11页
盈水河段和渗失河段交替出现是河水-地下水交换的常见形式,以盈水河段所在位置为来源的河水来源组成研究是近年来河流水质研究的热点之一。然而,干旱半干旱地区河水来源组成的演变特征规律尚不清晰。本研究以鄂尔多斯盆地都思兔河为例,... 盈水河段和渗失河段交替出现是河水-地下水交换的常见形式,以盈水河段所在位置为来源的河水来源组成研究是近年来河流水质研究的热点之一。然而,干旱半干旱地区河水来源组成的演变特征规律尚不清晰。本研究以鄂尔多斯盆地都思兔河为例,基于河水-地下水耦合数值模型,分析了丰水年、平水年和枯水年3种年降水条件下都思兔河的河水-地下水交换特征及其对河流沿程河水来源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都思兔河整条河流以接收地下水排泄为主,但河段尺度上的河水-地下水补排关系具有空间非均匀性,渗失河段总长度占比不低于40%;(2)河道断面上河水的来源组成具有集中效应,以下游苦水沟断面为例,丰水年、平水年和枯水年3种降水情景下河流水量的80%分别来自于河流总长度的12.3%、9.2%、18.6%;(3)河流断面处河水来源组成的集中效应与断面流量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流量越小,河水来源的位置越集中。本研究首次探究了干旱半干旱地区河水的来源组成沿程变化规律,强调了关键河段对维持河流水量的重要作用。研究结果可为干旱半干旱区水资源管理、河流污染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污染防治 水文周转 河水来源组成 盈水河段 渗失河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养殖大黄鱼肌肉结构及蛋白组成分析
15
作者 马园 郭全友 +3 位作者 郑尧 孙威博 杨柳 宋晓燕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16-323,共8页
为探究不同品种养殖大黄鱼的食用品质差异,本研究以‘东海1号’‘甬岱1号’‘富发1号’‘浙江传统品种’及‘宁德传统品种’为对象,对其肌肉结构及蛋白组成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大黄鱼的基本营养成分存在一定差异,‘富发1号... 为探究不同品种养殖大黄鱼的食用品质差异,本研究以‘东海1号’‘甬岱1号’‘富发1号’‘浙江传统品种’及‘宁德传统品种’为对象,对其肌肉结构及蛋白组成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大黄鱼的基本营养成分存在一定差异,‘富发1号’肌肉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4个品种,而‘浙江传统品种’的粗脂肪含量最低,仅有2.77%;‘甬岱1号’大黄鱼肌纤维密度最高,是‘宁德传统品种’大黄鱼肌纤维密度的1.43倍;5个品种大黄鱼的肌纤维横截面积由大到小排序为‘浙江传统品种’>‘宁德传统品种’>‘富发1号’>‘东海1号’>‘甬岱1号’,低场核磁共振也发现‘甬岱1号’不易流动水具有较小的弛豫时间;‘富发1号’大黄鱼肌肉中盐溶性蛋白含量最高,为‘东海1号’的1.29倍,5个品种大黄鱼水溶性蛋白含量在58.72~74.85 mg/g之间,而凝胶电泳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大黄鱼的肌肉蛋白分子量分布无显著差异;5个品种大黄鱼肌肉的亮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和酪氨酸含量均高于WHO/FAO标准。本研究从食品原料学角度系统分析了不同品种养殖大黄鱼的肌肉结构及蛋白组成差异,为后续良种选育和高质加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大黄鱼 品种 蛋白组成 肌肉结构 肌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分子组成揭示渤海西岸末次盛冰期以来海平面变化对滨海湿地生态演化的影响
16
作者 王鑫宇 徐海 +3 位作者 王晶 杨妍 王福 刘丛强 《地学前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0-333,共14页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是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对环境变化响应敏感。海平面变化会直接影响滨海湿地的物质来源,进而影响湿地生态系统演化。然而,由于可靠地质记录的相对稀缺,长时间尺度海平面变化对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尚未全面澄清。本文...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是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对环境变化响应敏感。海平面变化会直接影响滨海湿地的物质来源,进而影响湿地生态系统演化。然而,由于可靠地质记录的相对稀缺,长时间尺度海平面变化对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尚未全面澄清。本文旨在从沉积物有机分子组成视角探讨末次盛冰期(约22000 a BP)以来渤海西岸海平面变化对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演化的影响。本文基于超高分辨率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技术分析了渤海西岸沉积物有机分子组成,结果表明末次盛冰期沉积物内源脂肪族化合物占比较高,在海平面较现代海平面平均低约130 m,在渤海西岸滨海湿地不发育情境下该区可能存在局部水系并发育湖沼环境。进入全新世,海平面快速上升,本文岩心的两个海相地层记录了约7100~6900 a BP和约6000~5650 a BP两次海侵事件;约5650 a BP以后,海平面相对稳定但缓慢下降,海岸线逐渐后退,形成了6道古海岸线和6期潟湖洼地。本研究表明滨海沉积物有机质CHO组分对海平面变化引起的环境变迁响应灵敏,有机质H/C和O/C的变化趋势指示滨海湿地在约8050~4850 a BP经历了陆相—海相—陆相的环境转变。其中约8050 a BP和约4850 a BP较高的O/C和较低的H/C表明这两个时期渤海西岸可能发育潟湖洼地,有机质主要来自陆生、半水生植物及土壤微生物活动;约5700 a BP内源脂肪族化合物占比明显较高,表明滨海湿地转变为海洋环境,有机质主要来源转变为水生藻类和浮游生物。约1350 a BP内源有机组分占比15.68%,显著高于约8050 a BP和约4850 a BP,表明湿地生态演化可能受到较强人类活动的干扰。本文的研究结果为认识海平面变化对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演化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湿地 海平面变化 有机分子组成 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 生态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流过程对小型集水区沉积物地球化学与重矿物组成的影响——以巴兰河为例
17
作者 赵慧莹 谢远云 +4 位作者 迟云平 康春国 吴鹏 孙磊 魏振宇 《沉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75,共13页
【目的】河流沉积物记录了丰富的源区信息,对于探究流域源区风化、搬运—沉积循环及母岩成分具有重要意义。与整合了不同风化机制并包含复杂岩石类型的大型流域不同,小型河流具有相似的气候和岩性背景,对研究沉积物物质组成有重要研究... 【目的】河流沉积物记录了丰富的源区信息,对于探究流域源区风化、搬运—沉积循环及母岩成分具有重要意义。与整合了不同风化机制并包含复杂岩石类型的大型流域不同,小型河流具有相似的气候和岩性背景,对研究沉积物物质组成有重要研究价值。【方法】为了探究河流过程对沉积物物质组成的影响,将从巴兰河上游到下游的边滩上获取的8个样品进行分粒级处理(<63μm、63~125μm、125~250μm),将小于63μm的样品进行地球化学测试(常量、微量、稀土和Sr-Nd同位素),63~125μm和125~250μm的样品进行重矿物测试。【结果】巴兰河沉积物经历了较低的化学风化作用、成熟度较低,处于初次循环沉积,物源主要来源于长英质母岩。物源指标(La/Sc、Co/Th、Cr/Th、Th/Sc)和Sr-Nd同位素组成总体变化较小,能够代表巴兰河总体流域特征。【结论】巴兰河样品呈现出一致的化学风化程度、成熟度、再循环特征、母岩特征,这说明河流过程并没有对巴兰河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组成造成明显影响。重矿物经过河流的搬运后稀释混合,不同河段及不同粒级组分的重矿物明显呈现不同的含量组成,表明短距离的搬运很难使重矿物均匀分配到不同粒级组分。因此,在进行河流源—汇系统研究时,少数的样品很难代表整个流域的重矿物组成,即便是在小型河流中。另外,强调了Sr-Nd同位素与不活动元素比值结合可以有效进行河流物源示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兰河 河流过程 地球化学组成 重矿物 SR-ND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鳜鱼低温发酵过程中微生物菌群组成与特征风味物质的相关性
18
作者 周迎芹 黄晶晶 +3 位作者 罗格格 程爱武 鄢嫣 谢宁宁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1-99,共9页
为研究臭鳜鱼低温发酵过程中微生物菌群组成与特征风味物质之间的相关性,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低温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菌群组成和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测定,通过多元统计分析结合气味活度值计算鉴定特... 为研究臭鳜鱼低温发酵过程中微生物菌群组成与特征风味物质之间的相关性,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低温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菌群组成和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测定,通过多元统计分析结合气味活度值计算鉴定特征风味物质,利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究菌群与特征风味物质之间的关联。结果表明,在臭鳜鱼中,清酒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kei)、蜂房哈夫尼亚菌(Hafnia alvei)、普城沙雷氏菌(Serratia plymuthica)等是低温发酵过程中的主要优势微生物;共检测到81种挥发性风味物质,特征风味物质主要包括1-辛烯-3-醇、桉叶油醇、芳樟醇、正己醛、庚醛、壬醛、三甲胺、D-柠檬烯、邻伞花烃。清酒乳杆菌与芳樟醇、邻伞花烃呈显著正相关(P<0.05),蜂房哈夫尼亚菌、普城沙雷氏菌等细菌除与D-柠檬烯、芳樟醇等香气物质呈显著正相关外(P<0.05),还与臭味物质三甲胺呈显著正相关(P<0.05)。研究结果可为开发功能性微生物发酵菌剂与调控臭鳜鱼风味品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鳜鱼 低温发酵 微生物菌群组成 特征风味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元素组成分子筛结构与有机结构导向剂主客体相互作用的高通量计算
19
作者 李霖 王晨 +1 位作者 王嘉泽 李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共7页
分子筛是一种具有规则孔道结构的无机微孔晶体材料,广泛应用于工业吸附分离和催化过程.本文从已知的260余种分子筛拓扑结构中选取了14种能够以纯硅、硅铝和磷酸铝形式合成的拓扑结构,通过高通量计算方法探究了有机结构导向剂(OSDA)对这... 分子筛是一种具有规则孔道结构的无机微孔晶体材料,广泛应用于工业吸附分离和催化过程.本文从已知的260余种分子筛拓扑结构中选取了14种能够以纯硅、硅铝和磷酸铝形式合成的拓扑结构,通过高通量计算方法探究了有机结构导向剂(OSDA)对这些不同元素组成的分子筛骨架的结构导向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OSDA对元素组成结构的导向作用有显著差异,某些OSDA倾向于导向纯硅或硅铝结构,而另一些则更倾向于导向纯磷酸铝结构.本文所得结果不仅有助于加深对OSDA在分子筛合成中作用机制的理解,还可为设计和合成具有特定元素组成的分子筛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筛 元素组成 有机结构导向剂 主客体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砾岩储集层岩石矿物组成及其结构对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提高采收率的影响
20
作者 张朝良 李钧 +3 位作者 晏晓龙 吕建荣 张德富 窦萍 《新疆石油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1-239,共9页
针对砾岩储集层矿物组成复杂、表面物理化学性质活跃、易与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发生相互作用,造成二元复合驱配方体系在地下发生损失与改变的问题,选取不同类型砾岩储集层岩心开展微观结构研究,分析矿物组成及含量,测定比表面和Zeta电位... 针对砾岩储集层矿物组成复杂、表面物理化学性质活跃、易与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发生相互作用,造成二元复合驱配方体系在地下发生损失与改变的问题,选取不同类型砾岩储集层岩心开展微观结构研究,分析矿物组成及含量,测定比表面和Zeta电位,建立化学剂在不同类型砾岩储集层岩心上的吸附图版,最后通过驱油实验,验证不同类型砾岩储集层岩石矿物组成及其结构对二元复合驱采出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砾岩储集层中,黏土矿物和沸石类矿物比表面大,Zeta电位较高,其活跃的物理化学性质会影响驱油效率。Ⅰ类储集层的岩心物性最好,总采出程度最高;活跃矿物含量最少的Ⅱ类储集层岩心化学驱驱油效率最高;Ⅲ类储集层岩心驱油效率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砾岩储集层 矿物组成 表面活性剂 聚合物 物理化学性质 吸附 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