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2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Cr18Ni9Ti不锈钢双辊薄带凝固组织区的形成机理 被引量:8
1
作者 杨明波 潘复生 +1 位作者 张丁非 丁培道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25-330,共6页
在双辊薄带连铸实验和薄带凝固组织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对薄带凝固组织区的模拟预测结果,研究了1Cr18Ni9Ti不锈钢双辊薄带凝固组织区(特别是等轴晶区)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1Cr18Ni9Ti不锈钢双辊薄带凝固组织中的等轴晶区不但在凝固类... 在双辊薄带连铸实验和薄带凝固组织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对薄带凝固组织区的模拟预测结果,研究了1Cr18Ni9Ti不锈钢双辊薄带凝固组织区(特别是等轴晶区)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1Cr18Ni9Ti不锈钢双辊薄带凝固组织中的等轴晶区不但在凝固类型为半固态时形成,在轧制或理想型时也能形成.其形成机理为,熔池中悬浮游离晶体的沉积、聚集以及在枝晶生长前沿的长大和薄带离开二铸辊最小间隙(铸辊出口)后,薄带/空气界面换热系数骤然降低抑制了柱状枝品的生长,并促使薄带中部未凝固熔体中游离晶体的择优长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双辊薄带 1Cr18Ni9Ti不锈钢 凝固组织区 形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猕猴桃果实发育期不同组织区光合色素和叶绿体的分布 被引量:7
2
作者 郭学民 王贵禧 高荣孚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277-1284,共8页
研究了猕猴桃果实发育期外果肉、内果肉和中轴胎座3个组织区的光合色素与叶绿体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秦美’猕猴桃果实各组织区光合色素的组成成分随着果实的发育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在不同发育期叶绿素(Chl.)和(或)脱植基叶绿素(Chlide... 研究了猕猴桃果实发育期外果肉、内果肉和中轴胎座3个组织区的光合色素与叶绿体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秦美’猕猴桃果实各组织区光合色素的组成成分随着果实的发育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在不同发育期叶绿素(Chl.)和(或)脱植基叶绿素(Chlide)的存在使果实始终呈现绿色;同一组织区Chl.a、Chl.b和Chl.(a+b)含量随着果实的发育逐渐减少,Chl.a/b随果实的发育而上升;在同一发育期,各组织区Chl.a、Chl.b和Chl.(a+b)含量高低为:外果肉>内果肉>中轴胎座。‘美味84’和‘中华36’猕猴桃除了粘液细胞和心皮维管束周围的少数细胞外,几乎所有的果肉细胞内均有叶绿体分布,‘中华36’外果肉短石细胞也具有叶绿体。叶绿体在各组织区细胞的分布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果实组织区 光合色素 叶绿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核仁组织区相关嗜银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董惠芬 彭延 +2 位作者 蒋明森 明珍平 钟沁萍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92-494,499,共4页
目的 通过研究日本血吸虫成虫与童虫培养细胞核仁组织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s)含量及β-巯基乙醇对培养细胞AgNORs的影响,探讨AgNORs能否作为评价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增殖的指标以及β-巯基乙醇对培养细胞的促增殖作用。方法 联合法培养... 目的 通过研究日本血吸虫成虫与童虫培养细胞核仁组织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s)含量及β-巯基乙醇对培养细胞AgNORs的影响,探讨AgNORs能否作为评价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增殖的指标以及β-巯基乙醇对培养细胞的促增殖作用。方法 联合法培养虫龄分别为18d和24d的日本血吸虫童虫与成虫,将童虫细胞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细胞与成虫细胞使用常规培养基培养,实验组在常规培养基中加入50μmoL/L β-巯基乙醇和1mmoL/L丙酮酸钠。培养第5d,运用胶银法染色,使用HPIAS-2000图像分析系统,计算培养细胞核内AgNORs颗粒数,测定银染颗粒面积与核面积的百分比和平均光密度。结果 日本童虫培养细胞(对照组)的AgNORs颗粒数目、颗粒面积与核面积百分比、平均光密度均高于成虫培养细胞。统计学分析显示,两者之间的AgNORs颗粒数日,银染颗粒面积与核面积百分比、平均光密度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实验组培养细胞与对照组比较,AgNORs颗粒数目明显增多颗粒面积与核面积百分比、平均光密度均显著升高。统计学分析可知,两组细胞三组参数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结论 AgNORs可作为评价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增殖的一个简便、敏感的指标。日本血吸虫童虫培养细胞较成虫培养细胞更具增殖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细胞培养 核仁组织区相关嗜银蛋白 β-巯基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精胺对日本血吸虫成虫培养细胞核仁组织区相关嗜银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喜珪 易同寅 +3 位作者 明珍平 钟沁萍 蒋明森 董惠芬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以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核仁组织区相关嗜银蛋白(Argyrophilicnucleolarorganizerregionassociatedproteins,AgNORs)为评价指标,探讨亚精胺(Spermidine,Spd)对培养细胞的促增殖作用。方法采用联合法将虫龄为24d的日本血吸虫成虫细胞... 目的以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核仁组织区相关嗜银蛋白(Argyrophilicnucleolarorganizerregionassociatedproteins,AgNORs)为评价指标,探讨亚精胺(Spermidine,Spd)对培养细胞的促增殖作用。方法采用联合法将虫龄为24d的日本血吸虫成虫细胞接种于小盖玻片上,培养于常规培养基中。接种后第3天,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将实验组细胞用无血清培养基配制的终浓度为75μmol/L的Spd处理48h,对照组细胞则用不含Spd的无血清培养基处理,时间相同;PBS清洗3次后换用常规培养基继续培养。于第7、14、21、28、35天分别对培养细胞进行AgNORs染色。使用HPIAS-2000图像分析系统,计算培养细胞核内AgNORs颗粒数及平均吸光值,并作统计分析。结果经Spd处理,各实验组培养细胞AgNORs着色明显深于对照组;但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实验组与对照组细胞着色均逐渐变浅。各实验组细胞AgNORs颗粒数目与平均吸光值高于对照组,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7=50.95、43.78;u14=55.23、43.54;u21=36.65、32.25;u28=31.6、32.95;u35=28.86、9.54;P<0.01)。各实验组AgNORs吸光值两两比较,除第7天与第14天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q=0.008058,P>0.05),其余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pd具有促进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增殖的能力,每周用Spd处理培养细胞1次,能更大限度地促进血吸虫培养细胞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精胺 血吸虫 日本 细胞 培养的 核仁组织区相关嗜银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腺瘤及结肠癌核仁组织区的形态学定量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张亚历 丁彦青 +1 位作者 董敬朋 吴国雄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1期28-31,共4页
本文对临床常规制片的54例正常结肠及结肠良恶性肿瘤组织切片进行银染核仁组织区技术(AgNOR染色)形态学定量观察,发现结肠腺上皮出现肿瘤性增生时,腺上皮细胞核的数量和AgNOR计数均明显增多;腺癌与绒毛状腺瘤在AgNOR颗粒的大小和形态方... 本文对临床常规制片的54例正常结肠及结肠良恶性肿瘤组织切片进行银染核仁组织区技术(AgNOR染色)形态学定量观察,发现结肠腺上皮出现肿瘤性增生时,腺上皮细胞核的数量和AgNOR计数均明显增多;腺癌与绒毛状腺瘤在AgNOR颗粒的大小和形态方面均明显不同,但AgNOR计数并无显著差异。这提示对AgNOR颗粒大小,形态和计数分析,有助于鉴别诊断结肠腺瘤与腺癌,并且在探讨结肠腺瘤增生与癌变关系的机制方面亦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仁组织区 结肠癌 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核仁组织区相关嗜银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韩益玲 钟璐 +6 位作者 陈芳源 韩洁英 钟华 宣政华 陈小龙 钟济华 欧阳仁荣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3-75,101,共4页
目的研究核仁形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s)对评估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ML)细胞增殖分化水平的价值。方法用嗜银染色方法检测AML细胞的嗜银颗粒数目和形态,观察Ag-NORs形态与细胞形态学之间的关系,Ag-NORs分数与染色体、荧光分子原位杂... 目的研究核仁形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s)对评估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ML)细胞增殖分化水平的价值。方法用嗜银染色方法检测AML细胞的嗜银颗粒数目和形态,观察Ag-NORs形态与细胞形态学之间的关系,Ag-NORs分数与染色体、荧光分子原位杂交(FISH)检查以及AML预后的关系。结果不同Ag-NORs形状特征的细胞比例与细胞形态学的原幼稚细胞比例有显著相关性。Ag-NORs分数比较,染色体和FISH检查异常组高于正常组;治疗前未缓解组高于缓解组;持续缓解1年以上组高于1年内复发组;生存期1年以上组高于1年内死亡组(均P<0.01)。结论用嗜银染色方法检测AML细胞Ag-NORs分数和形态可观察白血病细胞的增殖状况,可作为白血病细胞动力学研究的一项指标,由于操作简便和易于普及,可为白血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快捷有效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核仁组织区相关嗜银蛋白 嗜银颗粒数目和形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染核仁组织区技术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凤光 张中仪 +1 位作者 孙正 沈胜利 《北京口腔医学》 CAS 1999年第2期101-102,共2页
银染技术AgNOR(以下简称AgNOR技术)可在常规组织切片上,特异地显示细胞核内的银染核仁组织区,由于AgNOR的数目取决于细胞核内的rDNA的转录水平和细胞染色体中NOR染色体的数目。故对NOR的定量分析不仅可反... 银染技术AgNOR(以下简称AgNOR技术)可在常规组织切片上,特异地显示细胞核内的银染核仁组织区,由于AgNOR的数目取决于细胞核内的rDNA的转录水平和细胞染色体中NOR染色体的数目。故对NOR的定量分析不仅可反映细胞和细胞核的活性,而且可反映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仁组织区 银染技术 诊断 口腔癌 口腔白斑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胚肝脏发育过程中增殖细胞核抗原及核仁组织区的免疫组化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凤华 戚飞 +1 位作者 王磊 滕可导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7-88,共2页
关键词 增殖细胞核抗原 发育过程 肝脏发育 核仁组织区 免疫组化 鸡胚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染色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猕猴桃冷藏期不同组织区光合色素、叶绿体细胞学及其光合放氧的变化 被引量:1
9
作者 郭学民 王贵禧 高荣孚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4-69,183,184,共8页
研究‘秦美’猕猴桃冷藏期外果肉、内果肉和中轴胎座3个组织区的光合色素、叶绿体细胞学及其光合放氧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秦美’猕猴桃果实各组织区光合色素的组分随着果实的冷藏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在冷藏各时期叶绿素(Chl)和(或)脱... 研究‘秦美’猕猴桃冷藏期外果肉、内果肉和中轴胎座3个组织区的光合色素、叶绿体细胞学及其光合放氧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秦美’猕猴桃果实各组织区光合色素的组分随着果实的冷藏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在冷藏各时期叶绿素(Chl)和(或)脱植基叶绿素的存在使果实始终呈现绿色;同一组织区Chla,Chlb和Chl(a+b)含量随着冷藏时间延长而逐渐减少,Chla/b则上升;在同一冷藏时期,各组织区Chla,Chlb和Chl(a+b)含量高低为外果肉>内果肉>中轴胎座。冷藏开始,在显微镜明场下各组织区叶绿体均呈不规则球形,在荧光显微镜下则呈蜂窝状,一些淀粉粒从叶绿体中散落出来;随着冷藏时间延长,各组织区叶绿体数量减少,体积变小,淀粉粒水解,片层结构崩解;冷藏30天时,叶绿体淀粉粒数量明显变少,常见片层结构残迹。随着冷藏时间延长,各组织区光合放氧速率均下降,同一时期各冷藏时间光合放氧速率为外果肉>内果肉>中轴胎座。表明在冷藏过程中,猕猴桃各组织区的光合色素、叶绿体形态结构和光系统Ⅱ光合放氧是有差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果实组织区 光合色素 叶绿体 光合放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良恶性胶质瘤的核仁组织区定量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丁彦青 张亚历 董敬朋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89年第4期301-304,共4页
使用胶质银染色技术对80例胶质瘤进行核仁组织区(AgNORs)定量研究.其中星形细胞瘤49例(星形细胞瘤Ⅰ级13例,Ⅱ级11例,Ⅲ级25例),室管膜瘤16例(良性室管膜瘤6例,恶性室管膜瘤10例),髓母细胞瘤15例.观察结果表明:星形细胞瘤Ⅰ级和Ⅱ级之... 使用胶质银染色技术对80例胶质瘤进行核仁组织区(AgNORs)定量研究.其中星形细胞瘤49例(星形细胞瘤Ⅰ级13例,Ⅱ级11例,Ⅲ级25例),室管膜瘤16例(良性室管膜瘤6例,恶性室管膜瘤10例),髓母细胞瘤15例.观察结果表明:星形细胞瘤Ⅰ级和Ⅱ级之间平均每核含Ag—NORs颗粒数相差显著(P<0.05),星形细胞瘤Ⅰ级和Ⅲ级、Ⅱ级和Ⅲ级及良、恶性室管膜瘤之间平均每核AgNORs颗粒数均相差非常显著(P<0.01).提示AgNORs定量研究有助于良、恶性胶质瘤的鉴别,对肿瘤的分级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仁组织区 胶质瘤 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睾酮对大鼠再生肝细胞核仁组织区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恩中 宁黔冀 李超堃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2-86,共5页
以银染核仁组织区(argyrophilnucleolarorganitingregions,AgNORs)阳性颗粒数为指标,结合放射免疫技术,研究了大鼠部分肝切除(partialhepatectomy,PH)后,睾酮对余留肝细胞核仁组织区的影响。结果显示,pH后0~24h,各种方式(假手术、皮下... 以银染核仁组织区(argyrophilnucleolarorganitingregions,AgNORs)阳性颗粒数为指标,结合放射免疫技术,研究了大鼠部分肝切除(partialhepatectomy,PH)后,睾酮对余留肝细胞核仁组织区的影响。结果显示,pH后0~24h,各种方式(假手术、皮下注射芝麻油或睾酮)处理组,AgNORs数都下降,随后持续升高。在PH后48h和72h,低剂量(05mgkg体重)睾酮对AgNORs数影响最显著,都明显高于其它两个睾酮处理组;中等剂量(25mgkg体重)和高剂量睾酮(5mgkg体重)处理对AgNORs数的影响与芝麻油处理组相比都无显著差异,但均高于假手术组;假手术后72h的AgNORs恢复到术前水平。血清睾酮含量测定显示,芝麻油处理组PH后0~48h睾酮持续下降,48h后不再下降,48h和72h时的睾酮浓度显著低于假手术组;低剂量处理,血清睾酮浓度在PH后0~24h下降,然后持续上升,在48h、72h达到假手术组的2~3倍;中等剂量和高剂量处理组,血清睾酮在PH后0~72h持续升高,是假手术组的6~7倍。以上结果初步表明,睾酮对PH后肝细胞中AgNORs的影响有两种情况(1)在血清中的浓度是生理水平的2~3倍时,起促进作用;(2)6~7倍于生理水平时,基本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部分肝切除 睾酮 核仁组织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银染核仁组织区(Ag-NORs)对黄牛品种间遗传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宏 邱怀 詹铁生 《黄牛杂志》 1994年第3期3-5,共3页
用银染技术对中国4个地方黄牛品种(蒙古牛、秦川牛、岭南牛和西镇牛)40头牛的Ag-NORs作了比较研究,并根据不同Ag—NORs的个体频率用数学方法估计了4个品种间的遗传距离,以此对4个品种作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4个品种中,西镇牛... 用银染技术对中国4个地方黄牛品种(蒙古牛、秦川牛、岭南牛和西镇牛)40头牛的Ag-NORs作了比较研究,并根据不同Ag—NORs的个体频率用数学方法估计了4个品种间的遗传距离,以此对4个品种作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4个品种中,西镇牛与岭南牛关系最近,西镇牛与蒙古牛关系最远。这与从Y染色体多态性、外形、历史、地理分布及生态类型的研究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染核仁 组织区 遗传 黄牛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仁组织区嗜银染色在甲状腺癌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付蔚华 张健 李泮泉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5年第4期575-576,共2页
目的:探讨核仁组织区嗜银染色(AgNOR)技术在甲状腺癌病理诊断及预后中的应用。方法:采用银染技术对50例石蜡包埋甲状腺组织块,其中甲状腺癌4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0例,结甲周围正常组织作为对照,观察Ag-NOR颗粒的数量、形态及分布。结果:... 目的:探讨核仁组织区嗜银染色(AgNOR)技术在甲状腺癌病理诊断及预后中的应用。方法:采用银染技术对50例石蜡包埋甲状腺组织块,其中甲状腺癌4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0例,结甲周围正常组织作为对照,观察Ag-NOR颗粒的数量、形态及分布。结果:在甲状腺癌中,在甲状腺正常组织中AgNOR均数为(1.14±0.41),结节性甲状腺肿(2.27±0.32),乳头状癌(3.15±1.03),滤泡状癌(4.09±1.17),髓样癌(4.51±1.31),未分化癌(4.83±1.29),甲状腺癌与结节性甲状腺肿,不同病理类型的甲状腺癌之间AgNOR计数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AgNOR定量分析可作为判定甲状腺肿瘤良、恶性及分化程度的指标,估计预后,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结节性甲状腺肿 核仁组织区嗜银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仁组织区在Wistar大鼠腭黏膜癌变过程中表达的变化
14
作者 岳阳丽 刘进忠 杜少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63-565,共3页
目的:研究Wistar大鼠腭黏膜癌变过程中核仁组织区(NOR)的变化及与癌变趋势的关系。方法:通过化学诱导法建立大鼠口腔癌模型,采用银染核仁组织区法对7例正常黏膜和63例不同癌变发展阶段黏膜细胞的增殖状态进行检测。结果:随着异常增生程... 目的:研究Wistar大鼠腭黏膜癌变过程中核仁组织区(NOR)的变化及与癌变趋势的关系。方法:通过化学诱导法建立大鼠口腔癌模型,采用银染核仁组织区法对7例正常黏膜和63例不同癌变发展阶段黏膜细胞的增殖状态进行检测。结果:随着异常增生程度和组织病理学分级的增加,AgNOR颗粒计数逐渐增多。单纯性增生、异常增生、原位癌、浸润性鳞癌与正常黏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gNOR的表达在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逐渐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 4NQO 银染核仁组织区 腭黏膜 癌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中毒患者核仁组织区研究
15
作者 李杰 周好乐 +1 位作者 杨茜 刘桂荣 《中国地方病防治》 2002年第6期327-328,共2页
目的研究氟中毒患者rRNA基因的活性。方法以高氟区24例氟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低氟区27例正常人作为对照,采用Ag-NOR技术,对NOR和近端着丝粒染色体联合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的Ag-NOR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目的研究氟中毒患者rRNA基因的活性。方法以高氟区24例氟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低氟区27例正常人作为对照,采用Ag-NOR技术,对NOR和近端着丝粒染色体联合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的Ag-NOR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的Ag-AA频率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结论氟中毒患者的rRNA基因的活性明显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中毒患者 核仁组织区 rRNA基因活性 遗传物质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整倍体患者及其双亲染色体着丝粒点(Cd)结构和核仁组织区(NOR)rRNA基因活性研究
16
作者 杜婧 墙克信 焦海燕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67-71,共5页
目的 研究非整倍体患者及部分患者双亲染色体着丝粒点 (Cd)结构变异、核仁组织区 (NOR)rRNA基因活性变化和银染近端着丝粒染色体联合 (Ag -AA )频率 ,探讨非整倍体畸变的细胞遗传学机理。方法 应用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常规及C、G显... 目的 研究非整倍体患者及部分患者双亲染色体着丝粒点 (Cd)结构变异、核仁组织区 (NOR)rRNA基因活性变化和银染近端着丝粒染色体联合 (Ag -AA )频率 ,探讨非整倍体畸变的细胞遗传学机理。方法 应用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常规及C、G显带技术和改良的着丝粒点 -核仁组织区 (Cd -NOR)同步银染方法。结果患者组与对照组相比 ,C组Cd各项变异频率、G组多数Cd变异频率、Ag -NOR及G组Ag -AA频率、D组Cd -NOR融合频率均明显升高 ,差异极显著 (P <0 .0 1) ;患者组分别与其双亲组及父、母亲组相比 ,多数染色体组Cd变异频率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患者组与对照组及其它各组相比 ,Cd变异频率在A、B、E、F各染色体组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非整倍体的形成与染色体着丝粒点Cd变异和NORrRNA基因活性变化密切相关 ;各染色体组Cd变异频率及NORrRNA基因活性变化具有一定差异 ,且C、D、G组染色体Cd变异在患者与其双亲间存在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整倍体 着丝粒点 核仁组织区 RRNA基因 近端着丝粒染色体联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良恶性病变细胞形态和核仁组织区嗜银蛋白定量的意义
17
作者 师永红 宋小燕 +2 位作者 任明姬 高林桃 孙慧宽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229-231,共3页
目的:研究乳腺良恶性病变核仁组织区嗜银蛋白和细胞形态定量。方法:利用改良的AgNOR 染色和传统的HE染色测定乳腺良恶性病变AgNOR 颗粒面积、数目和细胞形态定量。结果:(1) 细胞面积、核面积、核质比值、细胞周长、... 目的:研究乳腺良恶性病变核仁组织区嗜银蛋白和细胞形态定量。方法:利用改良的AgNOR 染色和传统的HE染色测定乳腺良恶性病变AgNOR 颗粒面积、数目和细胞形态定量。结果:(1) 细胞面积、核面积、核质比值、细胞周长、AgNOR 颗粒面积及颗粒数目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之间存在显著差别( P< 0-0005) ;(2) 细胞面积、核面积及颗粒面积在Ⅰ级乳腺癌与Ⅱ级和Ⅲ级乳腺癌之间有显著差别( P< 0-01) ,核质比值在Ⅰ级与Ⅲ级之间有显著差别( P<0-01) ;(3) 颗粒数目在Ⅲ级乳腺癌与Ⅱ级、Ⅰ级乳腺癌有显著差别(P< 0-05 和P< 0-005) ;(4) 细胞形态各参数与颗粒面积和颗粒数目高度相关。结论:AgNOR 和细胞形态定量可作为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乳腺癌分级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形态 银染核仁组织区 乳腺癌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牛银染核仁组织区(Ag-NOR_s)的研究
18
作者 孙光云 陈文元 +3 位作者 王子淑 王喜忠 余桂馨 徐小波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畜牧兽医版)》 1990年第3期18-22,共5页
本文以德昌水牛为材料,研究了水牛的银染核仁组织区(Ag-NOR_s)。在观察的543个细胞中,Ag-NOR_s分布于4p、8、20、22、23号染色体上,众数为6(范围:2-9),其中4号为0.222,8号为0.160,20、22、23号染色体共为0.618。Ag-NOR_s的融合频率为0.2... 本文以德昌水牛为材料,研究了水牛的银染核仁组织区(Ag-NOR_s)。在观察的543个细胞中,Ag-NOR_s分布于4p、8、20、22、23号染色体上,众数为6(范围:2-9),其中4号为0.222,8号为0.160,20、22、23号染色体共为0.618。Ag-NOR_s的融合频率为0.284/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牛 染色体 银染核仁 组织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吸毒患者银染核仁组织区的研究
19
作者 周好乐 李杰 +2 位作者 韩艳秋 刘桂荣 王志纲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223-225,共3页
目的 :研究毒品对男性NOR的rRNA基因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Ag -NOR技术 ,分别对 30名男性吸毒患者和 30名正常男性的NOR及近端着丝粒染色体联合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 :吸毒组与对照组的Ag -NOR和Ag -AA均呈随机分布 ;吸毒组的Ag -NOR... 目的 :研究毒品对男性NOR的rRNA基因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Ag -NOR技术 ,分别对 30名男性吸毒患者和 30名正常男性的NOR及近端着丝粒染色体联合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 :吸毒组与对照组的Ag -NOR和Ag -AA均呈随机分布 ;吸毒组的Ag -NOR频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 (P <0 0 5 ) ;两组之间的Ag -AA频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染核仁组织区 RRNA基因 吸毒患者 毒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酸银浓度及其它因素对核仁组织区嗜银蛋白染色的影响
20
作者 李枫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5期342-342,I036,T001,共3页
硝酸银浓度及其它因素对核仁组织区嗜银蛋白染色的影响北京医科大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系李枫核仁组织区(Nucleolarorganizerregion,简称MOR)是一种核糖体基因,在蛋白质合成中起重要作用,其数量反应蛋白质... 硝酸银浓度及其它因素对核仁组织区嗜银蛋白染色的影响北京医科大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系李枫核仁组织区(Nucleolarorganizerregion,简称MOR)是一种核糖体基因,在蛋白质合成中起重要作用,其数量反应蛋白质合成的功能状态,与细胞增殖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染色 核仁组织区 嗜银蛋 银染 硝酸银 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