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间质纤维化组织中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共表达 被引量:5
1
作者 陈东 黄海长 喻陆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3-146,共4页
目的:探讨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tTG)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CTGF)在肾间质纤维化组织中的表达及二者的关系。方法: 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UUO)致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5只 )、模型组(6只)、依那普利治疗组(6只)。术... 目的:探讨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tTG)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CTGF)在肾间质纤维化组织中的表达及二者的关系。方法: 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UUO)致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5只 )、模型组(6只)、依那普利治疗组(6只)。术后 9天处死各组大鼠,肾组织标本用过碘酸-席夫染色(PAS)确证肾间质纤维化病变。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肾组织内tTG和CTGF的表达部位,以及细胞外基质成份纤维连接蛋白(FN)的表达变化。用Western蛋白印迹方法分析肾组织内tTG和CTG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假手术组大鼠tTG,CTGF和FN分别在肾小管、肾间质区仅有微量表达,肾小球内无阳性表达;模型组大鼠tTG、CTGF和FN在肾小管、肾间质区的表达信号比假手术组强;依那普利治疗后三者表达减少。双重染色结果显示,在模型组肾间质tTG阳性表达部位同时表达CTGF,并且强度相似。Westernblot结果显示,模型组tTG和CTGF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依那普利治疗组tTG和CTGF蛋白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各组大鼠肾内tTG蛋白水平与CTGF蛋白水平之间(r=0. 683,P<0. 05)以及tTG蛋白水平与肾间质内FN半定量水平之间 (r=0. 737,P<0. 05)均有显著相关关系。结论: tTG和CTGF可能共同参与肾间质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肾间质纤维化 WESTERNBLOT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 纤维连接蛋白(FN) 共表达 CTGF 单侧输尿管结扎 间质纤维化病变 依那普利 蛋白水平 蛋白表达水平 tTG 阳性表达 大鼠模 组织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通过上调肾间质成纤维细胞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和Ⅲ型胶原蛋白促进肾间质纤维化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森炎 钱一欣 +1 位作者 卞蓉蓉 郁胜强 《上海医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73-178,共6页
目的观察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对肾间质成纤维细胞上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tTG)和Ⅲ型胶原蛋白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的调控机制。方法以大鼠肾间质成纤维细胞(NRK-49F细胞)为研究对象,给予CTGF刺激(不同剂量或不同时间),检测tTG的蛋白相... 目的观察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对肾间质成纤维细胞上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tTG)和Ⅲ型胶原蛋白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的调控机制。方法以大鼠肾间质成纤维细胞(NRK-49F细胞)为研究对象,给予CTGF刺激(不同剂量或不同时间),检测tTG的蛋白相对表达量和mRNA水平。观察CTGF对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和磷酸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作用和不同信号通路阻断对CTGF调节tTG和Ⅲ型胶原蛋白作用的影响。结果以25、50、100、200 ng/mL的CTGF刺激NRK-49F细胞24 h后的tTG蛋白相对表达量逐渐递增(P<0.05),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以100 ng/mL的CTGF刺激NRK-49F细胞6、12、24 h的tTG蛋白相对表达量逐渐递增(P<0.05),刺激12、24、48 h时的tTG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以100 ng/mL的CTGF刺激NRK-49F细胞6、12、24 h后tTG mRNA水平逐渐递增(P<0.05),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以100 ng/mL的CTGF刺激NRK-49F细胞5 rmin时ERK和Akt通路迅速磷酸化,刺激30 rmin后又恢复至基础水平。p38和c-Jun氨基末端激酶信号通路未检测到激活。单独以100.g/mL的CTGF刺激NRK-49F细胞24 h后的tTG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以100ng/mL的CTGF和20μmol/L的LY294002,以及单独以20μmol/L的LY294002刺激NRK-49F细胞24 h后的tTG蛋白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使用LY294002阻断P13K/Akt通路后,CTGF对tTG蛋白表达的诱导作用被抑制。单独以100 ng/mL的CTGF,以及100 ng/mL的CTGF和20μmol/L的PD98059刺激NRK-49F细胞24 h后的tTG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而单独以20μmol/L的PD98059刺激NRK-49F细胞24 h后的tTG蛋白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PD98059阻断ERK1/2 MAPK通路后,CTGF对tTG蛋白表达的诱导作用并未受到影响。单独以100 ng/mL的CTGF刺激NRK-49F细胞24 h后的细胞内Ⅲ型胶原蛋白和分泌的Ⅲ型胶原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以100 ng/mL的CTGF和20μmol/L的LY294002刺激NRK-49F细胞24 h后的细胞内Ⅲ型胶原蛋白和分泌的Ⅲ型胶原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单独以100 ng/mL的CTGF刺激24 h后(P值均<0.05);单独以20μmol/L的LY294002刺激NRK-49F细胞24 h后的细胞内Ⅲ型胶原蛋白和分泌的Ⅲ型胶原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使用LY294002阻断PI3K/Akt通路后,CIGF对Ⅲ型胶原蛋白表达的诱导作用也被抑制,但LY294002本身并不影响tTG的表达。结论 CTGF可以通过PI3K/Akt途径上调肾间质成纤维细胞中tTG和Ⅲ型胶原蛋白相对表达量,在肾间质纤维化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 胶原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抑制剂对TGF-β_2诱导人LECs表达纤维连接蛋白和Ⅳ型胶原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邢星 胡义珍 陈博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8-61,共4页
目的观察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tTG)特异性抑制剂(MDC)对TGF-β2诱导人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表达纤维连接蛋白(FN)、Ⅳ型胶原(Col-Ⅳ)的影响。方法将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培养的LECs株HLE-B3传代后分为5组:无血清培养基培养的HLE-B... 目的观察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tTG)特异性抑制剂(MDC)对TGF-β2诱导人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表达纤维连接蛋白(FN)、Ⅳ型胶原(Col-Ⅳ)的影响。方法将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培养的LECs株HLE-B3传代后分为5组:无血清培养基培养的HLE-B3为正常对照组;加入10μg/L TGF-β2处理的HLE-B3为TGF-β2组;10μg/L TGF-β2与100、200、400μmol/L MDC共同处理的HLE-B3为不同浓度MDC组。用半定量RT-PCR检测tTG、FN、Col-Ⅳ在HLE-B3中的表达,计算A(tTG/β-actin)、A(FN/β-actin)、A(Col-Ⅳ/β-actin)值。结果正常体外培养的HLE-B3中可表达一定量的tTG、FN及Col-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10μg/L TGF-β2组中tTG、FN、Col-Ⅳ的表达明显增加(t=33.95,P<0.01;t=38.24,P<0.01;t=13.48,P<0.01);与TGF-β2组相比,100、200、400μmol/L MDC组中FN和Col-Ⅳ的表达明显减少(P<0.01)。100、200、400μmol/L MDC组各组间FN和Col-Ⅳ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DC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TGF-β2诱导的LECs中FN、Col-Ⅳ表达的增加。tTG可促进人LECs表达FN、Col-Ⅳ,并参与后囊膜混浊(PCO)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上皮细胞 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 细胞外基质 后囊膜混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与肾脏纤维化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森炎 黄海长 李晓玫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14-318,共5页
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tTG)是一个Ca2+依赖的具有转酰胺基作用的酶,它分布广泛,在许多生理和病理条件下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它参与组织纤维化的作用逐渐引起重视。tTG分泌到细胞外能够使很多细胞外基质蛋白成分之间发生交联,形成牢固结构... 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tTG)是一个Ca2+依赖的具有转酰胺基作用的酶,它分布广泛,在许多生理和病理条件下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它参与组织纤维化的作用逐渐引起重视。tTG分泌到细胞外能够使很多细胞外基质蛋白成分之间发生交联,形成牢固结构,抵抗降解,从而促使细胞外基质沉积,促进组织纤维化发展。本文简要叙述tTG的分子特征和生理及病理学意义,并着重介绍tTG和肾脏纤维化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 肾脏纤维化 细胞外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在幼鼠肾间质损伤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赵晓华 马宏 +3 位作者 李卫卫 武艳 李娟 王亚娟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9年第4期307-309,共3页
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tTG)在肾小管间质纤维化(RIF)形成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的致病作用。但相关机制尚未明了。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探讨单侧输尿管结扎模型(UUO)幼年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病程进展过程中tTG、转化生长因子(TGF... 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tTG)在肾小管间质纤维化(RIF)形成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的致病作用。但相关机制尚未明了。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探讨单侧输尿管结扎模型(UUO)幼年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病程进展过程中tTG、转化生长因子(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SMA)的组织定位表达趋势、相关性及病理意义,以及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苯那普利和血管紧张素Ⅱ1型(AT1)受体阻断剂氯沙坦干预治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 肾间质损伤 血管紧张素抑制剂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肾小管间质纤维化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单侧输尿管结扎 幼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中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的表达 被引量:2
6
作者 王辉 刘哲丽 +1 位作者 郝旭红 徐丽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392-394,共3页
目的:检测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视网膜前膜和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中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tTG)的表达情况,探讨tTG是否参与PVR的发病过程。方法:PVR患者21例,收集视网膜前膜,C级8例,D级13例,行tTG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另对培养3... 目的:检测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视网膜前膜和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中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tTG)的表达情况,探讨tTG是否参与PVR的发病过程。方法:PVR患者21例,收集视网膜前膜,C级8例,D级13例,行tTG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另对培养3~5代的人RPE细胞分别用含有100mL/LPVR玻璃体液、正常玻璃体液和PBS的DMEM培养液进行孵育24h后行tTG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光镜下观察,比较C级和D级膜的表达阳性率,显微图像分析测量3组RPE细胞染色的平均灰度值。结果:在PVR视网膜前膜中tTG呈阳性表达(81%),C级和D级膜表达阳性率无差异(C级88%,D级77%,P>0.05)。培养的人RPE细胞表达tTG,在PVR患者的玻璃体液作用下,tTG表达的平均灰度值为137.0±2.6,与正常玻璃体液组(143.5±2.9)及PBS对照组(143.6±3.0)相比,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PVR视网膜前膜和培养的人RPE细胞tTG表达阳性,在PVR患者的玻璃体液作用下,RPE细胞的tTG表达水平升高,这表明tTG参与了PVR的发病过程,在PVR视网膜前膜的形成过程中可能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加压素Ⅱ和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在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曲萌 王丹 +3 位作者 李才 李相军 苗春生 李蕴潜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7-210,I0001,共5页
目的:探讨尾加压素Ⅱ(UⅡ)和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tTG)在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为进一步明确UⅡ致纤维化的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8)和模型组(n=8),采用左侧输尿管结扎术制备肾间质纤... 目的:探讨尾加压素Ⅱ(UⅡ)和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tTG)在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为进一步明确UⅡ致纤维化的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8)和模型组(n=8),采用左侧输尿管结扎术制备肾间质纤维化模型。术后第2周末处死各组大鼠。采用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间质中UⅡ、tTG和纤维连接蛋白(FN)的表达;采用RT-PCR技术检测UⅡ和tTG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HE和Masson染色可见,模型组大鼠肾间质增宽,胶原纤维明显增生。免疫组化显示,假手术组大鼠UⅡ、tTG和FN在肾小管、肾间质区有少量表达,肾小球内除UⅡ有微量表达外,tTG和FN无阳性表达;模型组大鼠UⅡ、tTG和FN在肾小管和肾间质区的表达信号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强(P<0.01),模型组大鼠UⅡ的蛋白表达与FN的蛋白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724,P<0.05)。模型组UⅡ和tTG的基因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模型组大鼠肾内UⅡ基因和蛋白表达与tTG基因和蛋白表达均呈正相关关系(r=0.647,P<0.05;r=0.787,P<0.01)。结论:UⅡ和tTG可能共同参与肾间质纤维化,UⅡ的致纤维化作用可能部分是通过tTG的活化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加压素Ⅱ 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 单侧输尿管结扎 肾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邹颖刚 刘辉 +2 位作者 苏青 魏海峰 于晓艳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054-1056,共3页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tTG)表达的影响。方法链脲佐菌素(STZ)复制糖尿病动物模型,将糖尿病动物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M),银杏叶提取物组(GBE);另设正常对照组(Con-trol)。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tTG)表达的影响。方法链脲佐菌素(STZ)复制糖尿病动物模型,将糖尿病动物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M),银杏叶提取物组(GBE);另设正常对照组(Con-trol)。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肾皮质tTG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肾皮质tTG蛋白表达,PAS染色评估ECM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大鼠肾脏细胞外基质(ECM)积聚,tTG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增高(P<0.01);给予银杏叶提取物可明显减轻ECM积聚,同时tTG表达量也明显降低(P<0.01)。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可以明显减轻糖尿病大鼠肾脏ECM积聚,提示银杏叶提取物可能通过降低tTG的表达,改善糖尿病肾脏ECM积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糖尿病肾病 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 细胞外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在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脏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曲萌 王丹 +3 位作者 李才 李相军 苗春生 尹俐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0-223,共4页
目的探讨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tTG)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间质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采用左侧输尿管结扎术制备肾间质纤维化模型。术后第2周末处死各组大鼠,采用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肾组... 目的探讨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tTG)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间质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采用左侧输尿管结扎术制备肾间质纤维化模型。术后第2周末处死各组大鼠,采用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病变;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间质中tTG和纤维连接蛋白(FN)的表达;采用RT-PCR技术检测tTG mRNA表达。结果 HE显示,模型组大鼠肾间质增宽,炎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多,肾小管明显扩张。Masson染色可见模型组大鼠肾间质胶原明显增多。模型组tTG和FN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并且tTG的蛋白水平与FN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734,P<0.05)。结论 tTG可能通过交联细胞外基质蛋白,抵抗降解,参与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 UUO 肾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与玻璃体视网膜疾病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辉 徐丽 刘哲丽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2期156-157,共2页
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在稳定细胞外基质、细胞凋亡、细胞粘附、细胞信号转导等多种生理病理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并参与了一些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病理过程。我们对此进行综述,以期对揭示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制定治疗方案有所帮助。
关键词 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 细胞外基质 凋亡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色素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那普利及黄芪当归合剂对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在肾间质纤维化表达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东 喻陆 黄海长 《中国疗养医学》 2005年第4期248-250,共3页
目的探讨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在肾间质纤维化中的表达及依那普利、黄芪当归合剂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致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依那普利治疗组、黄芪当归治疗组。术后9天处死各... 目的探讨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在肾间质纤维化中的表达及依那普利、黄芪当归合剂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致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依那普利治疗组、黄芪当归治疗组。术后9天处死各组大鼠,肾组织标本用PAS染色观察肾间质纤维化病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各组tTG和细胞外基质成份FN的表达及半定量分析。Western蛋白印迹方法分析肾组织内tTG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tTG和FN的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黄芪当归和依那普利治疗后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各组大鼠肾内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蛋白水平和肾间质内FN半定量水平为正相关关系。结论黄芪当归合剂及依那普利可能通过下调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而减轻肾间质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间质纤维化 黄芪 当归 依那普利 TTG FN 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与青光眼 被引量:1
12
作者 靳睿 王大博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95-797,共3页
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tTG)是转谷氨酰胺酶家族中的一个重要成员,它广泛存在于体内各种组织和细胞中,是一种多功能钙依赖性蛋白酶。tTG可以催化蛋白质谷氨酰胺残基与赖氨酸残基发生交联反应,参与体内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如细胞生长与分化... 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tTG)是转谷氨酰胺酶家族中的一个重要成员,它广泛存在于体内各种组织和细胞中,是一种多功能钙依赖性蛋白酶。tTG可以催化蛋白质谷氨酰胺残基与赖氨酸残基发生交联反应,参与体内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如细胞生长与分化、细胞黏附、细胞凋亡以及信号传递等。近几年的研究发现,tTG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发生发展和青光眼滤过术后滤过泡的瘢痕化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 青光眼 细胞外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与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侵袭力的关系及其机制
13
作者 朱郇悯 汤娟娟 +6 位作者 黎银燕 刘嘉熙 韦雪梅 王飞 陈晓湘 张雪雁 李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3472-3474,共3页
目的:研究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tTG)表达与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株A549和PAα侵袭力的关系,及其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等肿瘤侵袭相关基因之间的关系。方法:Transwell法检测细胞株A549和PAα的侵袭力;R... 目的:研究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tTG)表达与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株A549和PAα侵袭力的关系,及其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等肿瘤侵袭相关基因之间的关系。方法:Transwell法检测细胞株A549和PAα的侵袭力;RT-PCR法、Real-Time PCR法及Western blot检测A549和PAα细胞株中tTG、EGFR和MMP-2的转录和表达水平,观察使用tTG或EGFR抑制剂后PAα细胞中tTG、EGFR、p-EGFR和MMP-2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PAα细胞株的侵袭能力为A549的165.3倍(P<0.05)。PAα细胞株的tTG、EGFR转录水平为A549细胞株的650.68(P<0.05)和34.4(P<0.001)倍。PAα细胞株的tTG、p-EGFR表达水平高于A549细胞株,MMP-2的转录水平在A549和PAα细胞株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1),但PAα的MMP-2表达水平高于A549。结论:PAα相对于A549具有高的侵袭力;其机制可能与EGFR的高表达和磷酸化、tTG和MMP-2的高表达有关;tTG可调控MMP-2的水平但它本身不受EGFR信号通路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 侵袭力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基质金属蛋白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在糖尿病或牙周病中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崔翠 陈莉娅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77-480,共4页
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是一种多功能蛋白,参与调节胰岛素分泌和代谢,在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其活性又影响炎症反应、伤口愈合、胶原沉积及骨质形成过程,这些过程均与牙周病的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该文拟就组织型转谷氨酰胺... 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是一种多功能蛋白,参与调节胰岛素分泌和代谢,在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其活性又影响炎症反应、伤口愈合、胶原沉积及骨质形成过程,这些过程均与牙周病的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该文拟就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与糖尿病或牙周病的相关性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 糖尿病 牙周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麻素WIN55 212-2对牛眼小梁细胞内钙离子及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表达的影响
15
作者 张静 王万辉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0年第2期162-163,共2页
青光驭主要与病理性眼压升高有关。跟压升高的重要发病机制是小梁细胞形态和功能发生改变以及细胞外基质增多致房水流出阻力增加。研究表明小梁细胞有平滑肌样功能,而钙离子使小梁细胞收缩,增加房水流出阻力。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tT... 青光驭主要与病理性眼压升高有关。跟压升高的重要发病机制是小梁细胞形态和功能发生改变以及细胞外基质增多致房水流出阻力增加。研究表明小梁细胞有平滑肌样功能,而钙离子使小梁细胞收缩,增加房水流出阻力。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tTG)是一种钙依赖性转移酶,具有催化蛋白质交联和结合的功能,且阻碍蛋白酶水解,促进其在细胞外堆积,增加房水流出阻力。研究提示,大麻素能不同程度地影响小梁细胞的功能从而调节房水流出嗍。大麻素有降眼压和视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 细胞内钙离子 小梁细胞 大麻素 表达 细胞外基质 蛋白质交联 房水流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幼穗发育过程中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活性比较 被引量:1
16
作者 常逊 张再君 +1 位作者 李阳生 朱英国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3-188,共6页
以水稻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粤泰A和保持系粤泰B的叶片和不同发育时期幼穗为材料,比较分析了水稻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幼穗发育过程中组织型转谷氨酰胺(tTG)酶活性变化,建立了适合水稻tTG酶活性分析的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反应体系... 以水稻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粤泰A和保持系粤泰B的叶片和不同发育时期幼穗为材料,比较分析了水稻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幼穗发育过程中组织型转谷氨酰胺(tTG)酶活性变化,建立了适合水稻tTG酶活性分析的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反应体系。研究发现tTG酶活性受钙离子正调控,并且无论是粤泰A还是粤泰B,衰老叶片中tTG酶活性都高于新叶片,但粤泰A与粤泰B之间的差异不明显;不育系粤泰A自四分体到二核期的幼穗不同发育阶段,tTG酶活性随着花粉发育而增强,在二核期达到最高,而在保持系粤泰B中,tTG酶活性没有随发育进程发生显著变化。推断tTG酶与花粉败育过程中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细胞质雄性不育 幼穗发育 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 细胞程序性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因子在组织纤维化中介导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的表达 被引量:2
17
作者 宿丹梅 韩源平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7-172,共6页
本研究在肝硬化病人的标本中,发现tTG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alpha-smooth muscle actin,alpha-SMA)共位表达,表明tTG与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的激活/转分化有关,与肝硬化的程度相关.烧伤病人的增生性瘢痕皮肤中tTG含量也相... 本研究在肝硬化病人的标本中,发现tTG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alpha-smooth muscle actin,alpha-SMA)共位表达,表明tTG与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的激活/转分化有关,与肝硬化的程度相关.烧伤病人的增生性瘢痕皮肤中tTG含量也相对于正常皮肤增加明显,并且分布于细胞外胶原蛋白之中,于alpha-SMA阳性细胞的周围.经体外星状细胞实验,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 1,IL-1)能够诱导肝星状细胞在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表达tTG.同样,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也能诱导表皮细胞(Hacat)表达tTG.表明,在组织损伤过程中,炎症反应可能引发细胞外基质的交联,促进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 组织纤维化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2在鼻黏膜间充质干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8
作者 吕德民 史文涛 +4 位作者 陆浩 毕士奇 杨开元 崔学文 张志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2959-2964,共6页
背景:外胚层间充质干细胞可在特定的外环境中定向分化为其他类型细胞,分化过程中一些特殊蛋白的表达可能直接影响其命运的方向。目的:探讨大鼠鼻黏膜间充质干细胞在成骨细胞分化和成神经样细胞分化过程中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2的表达。方... 背景:外胚层间充质干细胞可在特定的外环境中定向分化为其他类型细胞,分化过程中一些特殊蛋白的表达可能直接影响其命运的方向。目的:探讨大鼠鼻黏膜间充质干细胞在成骨细胞分化和成神经样细胞分化过程中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2的表达。方法:组织贴壁法分离培养并鉴定大鼠鼻黏膜间充质干细胞,分别进行成神经样细胞、成骨细胞诱导分化。在诱导不同时间点,采用免疫荧光检测神经相关蛋白GAP-43、TUBB3和骨相关蛋白OCN、COLⅠ的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神经相关蛋白GAP-43、TUBB3,骨相关蛋白OCN、COLⅠ,神经营养因子NT-3、BDNF,细胞外基质FN、LN以及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2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①成神经诱导3 d,免疫荧光法观察可见神经元细胞特征性蛋白GAP-43和TUBB3呈阳性表达;成骨诱导7 d,免疫荧光法观察可见成骨细胞特征性蛋白COLⅠ和OCN呈阳性表达;②成神经诱导培养3,5,7 d,免疫印迹法检测神经细胞相关蛋白GAP-43、TUBB3和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2表达水平随诱导时间延长而增高;成骨诱导7,14 d,免疫印迹法检测成骨细胞相关蛋白COLⅠ、OCN以及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2水平随诱导时间延长而增高;③成神经诱导7 d,免疫印迹法检测神经营养因子NT-3、BDNF和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2水平高于未诱导对照组;成骨诱导14 d,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外基质FN、LN和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2水平高于未诱导对照组;④结果表明,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2可能参与和调控鼻黏膜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样细胞和成骨细胞分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黏膜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细胞 神经样细胞 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沉默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抑制SaOS-2细胞成骨分化
19
作者 余慧镭 殷晓雪 +3 位作者 陈仲强 冷慧杰 宋纯理 刘忠军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48-453,共6页
目的研究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tissue transglutaminase,TG2)是否参与人SaOS-2细胞系成骨分化过程。方法使用携带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的慢病毒转染SaOS-2细胞以敲减TG2表达,以SaOS-2细胞及转染了含阴性对照shRNA病毒的SaO... 目的研究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tissue transglutaminase,TG2)是否参与人SaOS-2细胞系成骨分化过程。方法使用携带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的慢病毒转染SaOS-2细胞以敲减TG2表达,以SaOS-2细胞及转染了含阴性对照shRNA病毒的SaOS-2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体外成骨诱导培养,并进行以下检测:诱导14 d后各组矿化情况(茜素红染色);诱导4、7 d后碱性磷酸酶活性及I型胶原、骨钙素、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的mRNA表达,并与诱导前的表达水平相比较。结果 SaOS-2细胞组及转染阴性对照shRNA组在体外成骨诱导过程中I型胶原、骨钙素、BMP-2的mRNA表达和ALP活性逐渐增加,14 d时形成明显矿化结节,而TG2敲减后的SaOS-2细胞在诱导14 d时矿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诱导7 d时ALP活性及I型胶原、骨钙素、BMP-2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参与SaOS-2细胞体外成骨分化及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 SAOS-2细胞 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妇血清亲环素A和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水平检测与子痫前期发生不良妊娠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薛伟 易福凌 +1 位作者 王苗 王辽菊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78-82,共5页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亲环素A(cyclophilin A,CYPA)和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tissue transglutaminase,tTG)水平的变化与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发生不良妊娠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和西安市第一医院就...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亲环素A(cyclophilin A,CYPA)和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tissue transglutaminase,tTG)水平的变化与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发生不良妊娠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和西安市第一医院就诊的112例PE孕妇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妊娠结局分为正常妊娠组(85例)和不良妊娠组(27例),另选取51例同期体检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CYPA和tTG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24h尿蛋白水平,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获得所有研究对象的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参数,包括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和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血压等临床资料,比较分析以上指标的变化与PE孕妇发生不良妊娠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正常妊娠组和不良妊娠组血清CYPA和tTG水平分别为59.16±9.71,79.50±13.91,96.18±17.25ng/L和7.21±1.13,10.68±1.67,13.35±2.35ng/ml。与对照组比较,正常妊娠组和不良妊娠组的tTG和CYPA水平明显增高,其中不良妊娠组增高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9.286~100.061,均P=0.000)。相关性分析显示,正常妊娠组和不良妊娠组的tTG和CYPA水平分别呈正相关性(r=0.793,0.812,均P<0.01)。正常妊娠组的tTG和CYPA水平分别与收缩压、24h尿蛋白水平、RI及PI呈正相关性(rtTG=0.802,0.816,0.823,0.799,均P<0.01;rCYPA=0.823,0.806,0.813,0.805,均P<0.01)。不良妊娠组的tTG和CYPA水平分别与收缩压、24h尿蛋白水平、RI及PI呈正相关性(rtTG=0.815,0.827,0.833,0.807,P均<0.01;rCYPA=0.831,0.812,0.824,0.817,均P<0.01)。结论tTG和CYPA可能参与PE的发病机制。高水平的tTG和CYPA可能诱导妊娠高血压和蛋白尿的发生,进而增加PE孕妇发生不良妊娠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不良妊娠 亲环素A 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