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真性组织细胞型淋巴瘤1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周爱萍 冯奉仪 +3 位作者 石远凯 周立强 何小慧 王奇璐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584-586,共3页
目的 探讨真性组织细胞型淋巴瘤的临床和病理特点 ,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986~ 1996年收治的 10例真性组织细胞型淋巴瘤的临床和病理资料 ,并复习文献。结果 真性组织细胞型淋巴瘤占我院同期收治非霍奇金淋巴瘤的... 目的 探讨真性组织细胞型淋巴瘤的临床和病理特点 ,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986~ 1996年收治的 10例真性组织细胞型淋巴瘤的临床和病理资料 ,并复习文献。结果 真性组织细胞型淋巴瘤占我院同期收治非霍奇金淋巴瘤的 0 .6 % ( 15 72例中 10例 )。 10例肿瘤细胞均表达组织细胞相关的酶 ,其中 6例T、B淋巴细胞特异性标志物阴性。 8例患者采用全身化疗 +局部放疗±原发灶切除 ,1例单纯放疗 ,1例高剂量化疗 +自体骨髓移植 ,近期有效率 10 0 %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10 0 %、90 %、70 %。结论 真性组织细胞型淋巴瘤罕见。原发于淋巴结的真性组织细胞型淋巴瘤恶性程度可能较低 ,采用BACOP/CHOP方案化疗 +放疗的综合治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性组织细胞型淋巴瘤 病理 治疗 预后 临床分析
原文传递
淋巴组织细胞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淑红 周小鸽 +2 位作者 张彦宁 郑媛媛 黄受方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4期271-274,共4页
目的探讨淋巴组织细胞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LH)的病理形态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通过光镜、免疫组化、EB病毒原位杂交对3例ALCL-LH进行临床病理观察,并结合文献加以分析。结果3例ALCL-LH患者均为儿童,临床表现为高热伴淋... 目的探讨淋巴组织细胞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LH)的病理形态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通过光镜、免疫组化、EB病毒原位杂交对3例ALCL-LH进行临床病理观察,并结合文献加以分析。结果3例ALCL-LH患者均为儿童,临床表现为高热伴淋巴结肿大。形态学上组织细胞多,肿瘤细胞少,可见围绕血管周围生长。免疫组化3例均CD30、EMA和ALK(+),CD3、CD20(-),2例CD2(-)。原位杂交肿瘤细胞EB病毒(-)。结论ALCL-LH是一种少见类型,好发于青少年,形态学特征为多量反应性组织细胞和淋巴细胞,夹杂少量大细胞。免疫组化染色CD30、EMA和ALK(+)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组织细胞间变性大细胞淋巴 病理 诊断 AL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ALK阳性的淋巴组织细胞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
3
作者 李丹 米粲 李圆圆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19-622,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淋巴组织细胞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LH)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预后。方法通过光镜、免疫组化对2例ALCL-LH进行临床病理观察及原位杂交检测EB病毒,并结合文献加以分析。结果2例ALCL-LH儿童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淋... 目的探讨儿童淋巴组织细胞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LH)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预后。方法通过光镜、免疫组化对2例ALCL-LH进行临床病理观察及原位杂交检测EB病毒,并结合文献加以分析。结果2例ALCL-LH儿童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淋巴结肿大伴肝脾肿大。形态学示淋巴结结构大部分破坏,背景中组织细胞、淋巴细胞和小血管增生较多,肿瘤细胞较少,细胞中等偏大,但比普通型小,核型不规则,可见围绕血管周围生长。免疫组化示2例大部分瘤细胞CD30、ALK-1、EMA和GranzymeB阳性表达,例1CD43、例2CD7阳性表达,2例CD45、CD2、CD3、CD4、CD5、CD8、CD45RO、CD56、CD20、CD79a、CD15、MPO、CK、TdT、LMP1阴性,原位杂交EBER1/2阴性。随访2例均死亡,分别存活10d及3个月。结论ALCL-LH是恶性淋巴瘤的极少见类型,好发于儿童,形态学特征为反应性组织细胞和淋巴细胞数量超过并掩盖肿瘤细胞。免疫组化染色CD30、ALK、EMA和细胞毒性颗粒相关蛋白(如GranzymeB等)阳性表达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组织细胞间变性大细胞淋巴 病理 诊断 预后 AL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杰金氏病与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在X线上的表现
4
作者 邹秋水 《临床肺科杂志》 1999年第4期228-230,共3页
何杰金氏病(简称HD)及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简称NHL),后者包括淋巴肉瘤、网织细胞肉瘤和组织细胞肉瘤等。本文着重综述其胸部的X线表现。HD和NHL在X线上虽然有些相似之处,但近来研究发现两者是有所差别的,更重要的是由于治疗方面的进展,
关键词 非何杰金氏 何杰金氏病 恶性淋巴 淋巴结肿大 组织细胞型淋巴瘤 X线表现 胸腔积液 淋巴结病变 放射治疗 组织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髂骨组织细胞型恶性淋巴瘤超声表现1例
5
作者 徐永通 刘玉元 +1 位作者 孙建东 张永柱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10期607-607,共1页
关键词 髂骨组织细胞恶性淋巴 超声表现 诊断 X线检查 CT检查
原文传递
L_Ⅱ瘤细胞爪垫皮下移植后侵袭和转移关系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章岳山 冬毕华 +2 位作者 匡希文 甘润良 胡平玲 《衡阳医学院学报》 1994年第3期245-250,共6页
本实验用小鼠可移植性组织细胞型淋巴瘤LⅡ接种于近交系615小鼠右后爪垫皮下,按肿瘤生长过程和宿主荷瘤时间分期分批处死动物,用组织学方法将肿瘤生长和发展过程分为潜伏期、侵袭期和转移期,以了解侵袭和转移之间的关系.动态观... 本实验用小鼠可移植性组织细胞型淋巴瘤LⅡ接种于近交系615小鼠右后爪垫皮下,按肿瘤生长过程和宿主荷瘤时间分期分批处死动物,用组织学方法将肿瘤生长和发展过程分为潜伏期、侵袭期和转移期,以了解侵袭和转移之间的关系.动态观察发现,肿瘤移植后的第3天,移植局部侵表达Ⅱ级;第5天达Ⅲ级,第10天达Ⅳ级,并出现引流淋巴结肿瘤转移;第30天则出现肺转移,此时局部侵袭和淋巴结转移都已达Ⅳ级。本实验结果证实,肿瘤的局部侵袭程度与肿瘤转移发生的时间、转移程度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该结果对肿瘤侵袭和转移机理的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细胞型淋巴瘤 侵袭 转移 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T细胞/组织细胞丰富型大B细胞淋巴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7
作者 常娟 陈辉树 +2 位作者 李焱 孔晓阳 潘建华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8年第12期754-755,共2页
目的探讨T细胞/组织细胞丰富型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诊断要点。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1例骨髓活组织标本进行检测。结果骨髓活组织标本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在弥漫性增生的CD3阳性的小淋巴细胞背景中,存在少量CD20阳性的不典型... 目的探讨T细胞/组织细胞丰富型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诊断要点。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1例骨髓活组织标本进行检测。结果骨髓活组织标本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在弥漫性增生的CD3阳性的小淋巴细胞背景中,存在少量CD20阳性的不典型大细胞,数量不到淋巴细胞总数的10%,分布于小淋巴细胞及组织细胞(CD163阳性)的背景中,不易辨认,瘤细胞核大,呈泡状核,有一定异型性,偶见双核细胞,核仁明显,呈嗜碱性。骨髓间质广泛纤维化。结论T细胞/组织细胞丰富型大B细胞淋巴瘤侵犯骨髓时通常伴有纤维化,如果原发灶不明显,骨髓活组织检查及相应的免疫组织化学法则对诊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 大B-细胞 弥漫性 T细胞/组织细胞丰富大B细胞淋巴 骨髓 病理学 临床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肿瘤
8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1997年第6期349-350,共2页
关键词 临床分析 神经母细胞 医院感染 肾母细胞 小儿颅内肿 腹膜后巨大囊性畸胎 肝母细胞 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组织细胞型淋巴瘤 首发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组织细胞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许晓巍 许小平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04年第1期53-55,共3页
恶性组织细胞病(恶组)是侵袭性组织细胞疾病。近年来随着免疫组化、细胞学和分子遗传学研究手段的广泛应用,对恶组的认识有了较大的发展。本文就近年来恶组免疫组化、细胞学和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进展以及如何与既往误认为是恶组的一些疾... 恶性组织细胞病(恶组)是侵袭性组织细胞疾病。近年来随着免疫组化、细胞学和分子遗传学研究手段的广泛应用,对恶组的认识有了较大的发展。本文就近年来恶组免疫组化、细胞学和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进展以及如何与既往误认为是恶组的一些疾病进行鉴别诊断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组织细胞 噬血细胞综合征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 恶组样B细胞淋巴 组织细胞型淋巴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