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7篇文章
< 1 2 7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济全球化与跨国公司的资本及组织重组 被引量:4
1
作者 巫宁耕 邱巍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70-75,共6页
经济全球化对跨国公司传统的组织结构、竞争策略和扩张方式提出了挑战 ,它迫使这些企业进行一系列的组织再造和资本重组。这些调整和改革的方向是 :增强组织灵活性、围绕核心竞争力实施资源集中和更多借重非股权安排来实施扩张。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跨国公司 资本 组织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图书馆的组织重组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谭明君 《图书馆学研究》 2007年第7期16-19,共4页
网络信息环境的日新月异、用户信息需求的不断增强以及各种管理理念的提出都深刻影响着图书馆的发展,给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如何实行图书馆组织机构的有效重组,使图书馆更加适应新的发展环境,是目前图书馆业内人士探讨的一... 网络信息环境的日新月异、用户信息需求的不断增强以及各种管理理念的提出都深刻影响着图书馆的发展,给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如何实行图书馆组织机构的有效重组,使图书馆更加适应新的发展环境,是目前图书馆业内人士探讨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从全国60余家高校图书馆现行组织机构调研入手,分析了目前国内高校图书馆组织结构的现状,并对高校图书馆组织机构重组的原则、模式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组织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西方国家地方政府组织重组及变革新动向 被引量:2
3
作者 曾维和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3期151-159,共9页
组织重组是当代西方国家地方政府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工具。当代西方国家地方政府的组织重组产生了政策过程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三种解释性理论。经过组织重组,当代西方国家地方政府建立了一种以规范化、小型化、弹性化... 组织重组是当代西方国家地方政府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工具。当代西方国家地方政府的组织重组产生了政策过程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三种解释性理论。经过组织重组,当代西方国家地方政府建立了一种以规范化、小型化、弹性化和任务化为特征的新型组织结构。这对我国当前地方推进大部制改革与服务型政府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西方国家 地方政府 组织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司购并中的组织重组 被引量:1
4
作者 吴京芳 《现代经济探讨》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1-43,共3页
关键词 公司购并 组织重组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时代的管理创新与企业的组织重组 被引量:2
5
作者 方世南 《湘潭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1期39-42,共4页
:网络时代所造就的巨大变革使企业管理创新和组织重组成为必然。管理创新和组织重组对于企业实施民主管理和管理的国际化 ,对于企业赢得竞争优势 ,达到高效率 ,都有重要的意义。管理创新和组织重组应在管理理念、管理文化、管理方式、... :网络时代所造就的巨大变革使企业管理创新和组织重组成为必然。管理创新和组织重组对于企业实施民主管理和管理的国际化 ,对于企业赢得竞争优势 ,达到高效率 ,都有重要的意义。管理创新和组织重组应在管理理念、管理文化、管理方式、管理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 企业 管理 创新 组织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境外会计行业组织重组带来的启示
6
作者 唐建华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8-120,共3页
近几年来,全球范围内会计行业组织之间的重组是一个新动向.这类重组涉及注册会计师协会之间、注册会计师协会与管理会计师协会之间,乃至会计行业组织跨国之间的合并或联盟.分析这些重组背后的动因,对我国会计职业的发展会带来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组织重组 会计行业 注册会计师协会 管理会计师协会 境外 行业组织 会计职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重组中组织文化的整合研究
7
作者 邓丽红 《北方经贸》 2005年第12期95-95,98,共2页
文章从介绍组织文化及组织重组的内涵入手,首先对组织重组中文化整合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重组中文化整合应遵循的原则,最后对重组中组织文化整合成功的标志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组织重组 组织文化 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版集团组织重组过程中的高效管理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湘徽 《出版科学》 2007年第4期66-67,65,共3页
针对出版集团在组织重组过程中出现的管理问题,包括多股投资的利益管控问题、组织重组中的资源管控问题等进行分析,并强调:出版集团要在组织重组中获得整体快速发展,应加快出版集团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的改革,加强集团管控的开放性。
关键词 出版集团 组织重组 管理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与煤炭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的组织重组(上)
9
作者 莫万强 周秀玲 《煤炭企业管理》 2002年第4期37-39,4,共3页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市场化趋势下,企业信息化已成为企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同时也成为企业继续生存的保证。煤炭企业如何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对落后的经营方式、僵化的组织结构、低效的管理流程等进行全面而深刻的变革及组织重组...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市场化趋势下,企业信息化已成为企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同时也成为企业继续生存的保证。煤炭企业如何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对落后的经营方式、僵化的组织结构、低效的管理流程等进行全面而深刻的变革及组织重组,使煤炭企业在信息时代的市场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呢?本刊特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通讯信息中心副主任莫万强撰稿,对此进行分析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企业 组织重组 劳动资料 生产力 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与煤炭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的组织重组(下)
10
作者 莫万强 周秀玲 《煤炭企业管理》 2002年第5期26-28,共3页
(接上期) 二、新的经营管理模式是企业组织重组的基础 改变旧的经营管理模式,适应信息时代的市场经济竞争是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过程中所面临的新课题.为此,构筑新的经营管理模式是现代企业组织重组的基础.
关键词 经营管理模式 动态组织 信息化 煤炭现代企业制度 组织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重组理论视域下美国国防情报局历次重组的促动因素分析
11
作者 姜泉旭 马晓娟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6-23,共8页
[研究目的]目前关于美国国防情报局的研究不够系统,全面梳理组织重组历程与系统探究组织重组的促动因素是深刻理解美国国防情报局内在变革机理的首要环节。[研究方法]采用跨学科研究法,借鉴组织重组理论,从政治、法律、管理和社会四个... [研究目的]目前关于美国国防情报局的研究不够系统,全面梳理组织重组历程与系统探究组织重组的促动因素是深刻理解美国国防情报局内在变革机理的首要环节。[研究方法]采用跨学科研究法,借鉴组织重组理论,从政治、法律、管理和社会四个维度全面且系统地分析美国国防情报局历次重组的促动因素。[研究结论]美国国防情报局重组是内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并且政治因素、法律因素、管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对于美国国防情报局重组的促动作用存在差异。除此之外,该分析方法可为情报体制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报体制 美国情报界 美国国防情报局 组织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织重组的国有企业管理改革分析——以大唐云南发电有限公司为例
12
作者 王靖 李豫帅 《中国市场》 2022年第11期113-115,共3页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企业组织重组在改革中日益重要。文章首先讲解了管理重组与组织重组的概念和内容,其次以大唐云南发电有限公司的组织重组视角分析其财务制度和绩效考核在管理重组中的现实意义,最后指出国有企业的管理...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企业组织重组在改革中日益重要。文章首先讲解了管理重组与组织重组的概念和内容,其次以大唐云南发电有限公司的组织重组视角分析其财务制度和绩效考核在管理重组中的现实意义,最后指出国有企业的管理重组要适应时代的发展,通过管理重组实现企业的长久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改革 组织重组 国有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品创新能力与企业组织重组
13
作者 郑士贵 《管理观察》 1997年第9期27-27,共1页
关键词 产品创新能力 企业组织 组织架构 成长上限 组织重组 商业环境 最低成本 职能型 企业产品 相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鲤真核重组组织蛋白酶B与冷藏鱼片活性氧水平、细胞凋亡的关系及对品质形成的影响
14
作者 钱邓帆 梁张婕 +8 位作者 程筝 李龙飞 汤婕 蒋宇维 郭淇羽 王梓颖 吕明哲 李冉 李树红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2-158,共7页
组织蛋白酶B(cathepsins B,CTS B)是鱼类死后肌肉中最活跃的溶酶体半胱氨酸蛋白酶之一。同时鱼死后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积累可诱导鱼肌肉细胞的凋亡。为探究鱼肉片冷藏期间CTS B与ROS水平、肌肉细胞凋亡之间的潜在关系... 组织蛋白酶B(cathepsins B,CTS B)是鱼类死后肌肉中最活跃的溶酶体半胱氨酸蛋白酶之一。同时鱼死后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积累可诱导鱼肌肉细胞的凋亡。为探究鱼肉片冷藏期间CTS B与ROS水平、肌肉细胞凋亡之间的潜在关系以及可能对鱼肉片品质形成的影响,该文将真核表达的建鲤CTS B注射于建鲤鱼肉片,4℃冷藏5 d,结果表明冷藏前3 d内,随CTS B活性上升,注射实验组和对照组ROS相对含量、蛋白羰基值、肌肉细胞凋亡率均提高,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剪切力与持水力均呈下降趋势,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冷藏的最后2 d内,2组的细胞凋亡率差异不显著,鱼片品质劣变可能主要与CTS B活性持续显著升高有关。上述结果提示宰后冷藏鱼肉发生肌细胞凋亡,且冷藏初期CTS B活性与ROS氧化可能互相促进、协同发挥作用,加速了鱼肉蛋白氧化和细胞的凋亡。这可能是CTS B除直接的酶解作用外,导致鱼肉片冷藏期间软化、品质劣变的另一潜在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组织蛋白酶B 冷藏建鲤鱼肉片 活性氧 细胞凋亡 鱼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重组人TN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15
作者 张是善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5年第5期63-66,共4页
目的分析采用注射用重组人TN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13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56例)。所有患者在诊断急性ST段抬高型心... 目的分析采用注射用重组人TN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13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56例)。所有患者在诊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注射用重组人TN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再通率、并发症发生情况、二次心肌梗死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再通率94.64%高于对照组的82.46%(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14%低于对照组的21.05%(P<0.05)。观察组二次心肌梗死发生率5.36%低于对照组的19.30%(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注射用重组人TN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优势明显,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病情,及时促使血管再通,同时该治疗方式安全性良好,降低了患者出血风险,减少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重组人TN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溶栓 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TN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与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比较
16
作者 辛景超 孙灿灿 《中国民康医学》 2025年第4期135-137,共3页
目的:比较重组人TN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hTNK-tPA)与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5月至2023年8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 目的:比较重组人TN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hTNK-tPA)与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5月至2023年8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注射用rhTNK-tPA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血管再通率、溶栓结束后终点事件发生率、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超敏肌钙蛋白I(hs-cTnI)]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血管再通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溶栓结束后终点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K-MB、MYO、hs-cTnI、NT-proBN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TNK-tPA静脉溶栓治疗AMI患者可提高血管再通率,以及降低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的效果优于重组人尿激酶原静脉溶栓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TN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尿激酶 急性心肌梗死 血管再通率 心肌损伤标志物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后不同时间加用替罗非班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血管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付彦 张志勇 +1 位作者 张艳丽 李亚伟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663-667,共5页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后不同时间加用替罗非班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神经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北京老年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0例AIS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经rt-PA静脉...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后不同时间加用替罗非班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神经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北京老年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0例AIS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经rt-PA静脉溶栓治疗。根据静脉溶栓治疗后加用替罗非班的时间将患者分为早期组(溶栓后6 h内,n=52)、中期组(溶栓后6~12 h,n=38)和晚期组(溶栓后12~24 h,n=30)。比较治疗前、治疗后3组患者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血管功能[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VE-cadherin)、血栓调节蛋白(TM)]、炎症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记录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NIHSS、m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后NIHSS、mR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早期组患者NIHSS、mRS评分显著低于中期组、晚期组,中期组患者NIHSS、mRS评分显著低于晚期组(P<0.05)。治疗前,3组患者vWF、VE-cadherin、T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后vWF、VE-cadherin、TM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早期组患者vWF、VE-cadherin、TM水平显著低于中期组、晚期组(P<0.05);治疗后,晚期组患者vWF水平显著高于中期组(P<0.05),中期组与晚期组患者VE-cadherin、TM水平差比较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3组患者hs-CRP、Hcy、IL-1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后hs-CRP、Hcy、IL-1β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早期组患者hs-CRP、Hcy、IL-1β水平显著低于中期组和晚期组,中期组患者hs-CRP、Hcy、IL-1β水平显著低于晚期组(P<0.05)。治疗期间,3组患者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患者再闭塞、心肺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中期组、晚期组(P<0.05);中期组与晚期组患者再闭塞、心肺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PA静脉溶栓后不同时间加用替罗非班后均可促进AIS患者神经功能、血管功能恢复,同时可抑制炎症反应,其中早期加用替罗非班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 静脉溶栓 替罗非班 神经血管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联合丁苯酞对心源性脑卒中的治疗效果、出血事件及内皮功能的影响
18
作者 尉建辉 高李 +1 位作者 李蒙 邢麟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24年第4期399-402,411,共5页
目的 探究超早期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联合丁苯酞对心源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出血事件及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于宝鸡市中心医院进行诊治的168例超早期心源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 目的 探究超早期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联合丁苯酞对心源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出血事件及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于宝鸡市中心医院进行诊治的168例超早期心源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联合组(84例,接受rt-PA溶栓联合丁苯酞治疗)和对照组(84例,仅接受rt-PA溶栓治疗)。治疗14 d后,比较两组的疗效,14 d内出血性转化(HT)发生率,并对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细胞纤连蛋白(c-F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进行检测并加以对比。结果 联合组和对照组治疗前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23,P>0.05);治疗14 d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下降,且联合组NIHSS评分(15.69±3.32)分低于对照组(8.61±1.87)分(t=8.286,P<0.05)。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1.67%)高于对照组(79.76%)(χ^(2)=4.861,P<0.05)。联合组HT发生率(9.52%)低于对照组(24.43%)(χ^(2)=4.550,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3,P>0.05)。治疗前,联合组和对照组的NSE、MMP-9、c-FN、VEG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85,1.243,0.142,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后NSE、MMP-9、c-FN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VEGF水平[(288.04±79.84) ng·L^(-1)]高于对照组[(246.82±61.05) ng·L^(-1)](t=3.760,P<0.05),NSE水平、MMP-9水平、c-FN水平[分别为(12.26±2.26)μg·L^(-1)、(100.16±27.42)μg·L^(-1)、(1.50±0.48) mg·L^(-1)]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3.27±2.5)μg·L^(-1)、(126.34±34.11)μg·L^(-1)、(1.71±0.73) mg·L^(-1)](t=5.483,2.203,3.760,均P<0.05)。结论 超早期rt-PA溶栓联合丁苯酞治疗方案可提高心源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HT发生率,并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源性脑卒中 出血性转化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静脉溶栓 丁苯酞 血管内皮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研究
19
作者 王伟松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7期21-24,共4页
目的 探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4年1月江苏省邳州市中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 目的 探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4年1月江苏省邳州市中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40例)实施rt-PA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Baethel指数、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24 h和治疗14 d,研究组的Bae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rt-PA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昏迷指数,快速帮助患者溶解血栓,提高治疗的效果,使得患者脑血流快速恢复,减少脑水肿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超早期静脉溶栓 急性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术中冠状动脉内注射重组人TN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对微循环的影响
20
作者 王辉 杨宁 +2 位作者 刘迎午 张荣春 李玉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57-861,共5页
目的探讨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重组人TN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对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冠状动脉微循环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于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就诊的并行急... 目的探讨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重组人TN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对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冠状动脉微循环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于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就诊的并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90例,根据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介入策略不同分为单纯血栓抽吸组(抽吸组)46例和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重组人TN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组(联合组)44例。比较2组一般临床资料,术后90 min ST段回落指数≥70%比例,术后即刻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血流分级,术后TIMI心肌灌注分级,校正的TIMI血流帧数,心脏超声指标以及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及出血事件。结果联合组术后ST段回落≥70%、术后即刻TIMI血流分级3级、术后TIMI心肌灌注分级3级比例显著高于抽吸组,校正的TIMI血流帧数显著低于抽吸组(P<0.05);抽吸组术后1周的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低于联合组[(52.5±6.2)%vs(58.3±6.4)%,P<0.05],联合组术后1周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显著低于抽吸组[(44.1±3.9)mm vs(51.9±2.5)mm,P<0.05];联合组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抽吸组(20.5%vs 37.0%,P<0.05)。结论在应用抽吸导管的基础上配合冠状动脉内注射重组人TN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可有效降低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内血栓负荷,改善心肌微循环灌注,降低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注射 动脉内 纤溶酶原激活剂 重组人TN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