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入料组成对细粒煤泥浮选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志远 谢广元 +3 位作者 梁龙 彭耀丽 刘振环 卜祥宁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318-320,共3页
为了研究+0.074 mm粒级煤泥粒度与含量对-0.074 mm粒级煤泥浮选的影响规律,提高-0.074 mm粒级煤泥的分选精度。分别将0.5~0.25、0.25~0.125、0.125~0.074 mm 3种粒级煤泥按不同比例添加入-0.074 mm粒级煤泥中,并进行了浮选试验、泡沫稳... 为了研究+0.074 mm粒级煤泥粒度与含量对-0.074 mm粒级煤泥浮选的影响规律,提高-0.074 mm粒级煤泥的分选精度。分别将0.5~0.25、0.25~0.125、0.125~0.074 mm 3种粒级煤泥按不同比例添加入-0.074 mm粒级煤泥中,并进行了浮选试验、泡沫稳定性试验、精煤水回收率试验,研究了浮选入料组成对浮选泡沫稳定性、精煤水回收率及-0.074 mm粒级煤泥浮选指标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煤泥 浮选 泡沫稳定性 精煤水回收率 浮选完善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粒煤泥浮选降灰提质试验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于伟 宋成建 +1 位作者 李振 贾大鹏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09-211,共3页
以山东鱼台地区选煤厂细粒煤泥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煤泥的煤质特性。在药剂用量试验和浮选浓度试验的基础上,利用浮选机作分选设备,最终得到精煤产率为56.55%,精煤灰分为8.78%的浮选指标;利用浮选柱进行了试验探索,得到精煤产率为57.87%... 以山东鱼台地区选煤厂细粒煤泥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煤泥的煤质特性。在药剂用量试验和浮选浓度试验的基础上,利用浮选机作分选设备,最终得到精煤产率为56.55%,精煤灰分为8.78%的浮选指标;利用浮选柱进行了试验探索,得到精煤产率为57.87%,精煤灰分为8.71%的浮选指标,表明浮选柱是处理细粒煤泥浮选降灰提质的有效设备,浮选指标好,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煤泥 浮选 浮选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浓度细粒煤泥水的絮凝沉降研究 被引量:27
3
作者 湛含辉 罗彦伟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6-79,83,共5页
试验考察了药剂用量、流体剪切条件、沉降方式、煤泥水浓度和剪切方式对高浓度细粒煤泥水絮凝沉降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聚丙烯酰胺具有较好的絮凝沉降能力,对高浓度细粒煤泥水的絮凝沉降主要是包裹作用机理;剪切条件至关重要,弱强... 试验考察了药剂用量、流体剪切条件、沉降方式、煤泥水浓度和剪切方式对高浓度细粒煤泥水絮凝沉降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聚丙烯酰胺具有较好的絮凝沉降能力,对高浓度细粒煤泥水的絮凝沉降主要是包裹作用机理;剪切条件至关重要,弱强度条件下剪切1 m in,可获得较高的清水分离率和较好的絮凝沉降效果,斜板沉降比垂直沉降清水分离率高得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浓度 细粒煤泥 絮凝沉降 包裹作用 流体剪切力 斜板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高灰细粒煤泥浮选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石开仪 孔德顺 +1 位作者 龙剑 陈鹏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20-123,共4页
以贵州西部汪家寨选煤厂入浮煤泥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粒度分析、小浮沉试验、分步释放试验和药剂制度探索等试验。结果发现,该厂煤泥中-0.045mm粒级的占43.30%,灰分达47.97%,此外,由小浮沉试验结果绘制的可选性曲线看出,灰分曲线较为陡峭... 以贵州西部汪家寨选煤厂入浮煤泥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粒度分析、小浮沉试验、分步释放试验和药剂制度探索等试验。结果发现,该厂煤泥中-0.045mm粒级的占43.30%,灰分达47.97%,此外,由小浮沉试验结果绘制的可选性曲线看出,灰分曲线较为陡峭,可以判断该厂煤泥为高灰细粒难选煤泥。通过对捕收剂(柴油、正十二烷)、起泡剂(二号油、仲辛醇、MIBC)种类和用量的探索发现,当矿浆浓度选择110g/L,捕收剂选择正十二烷(270g/t),起泡剂选择MIBC(6g/t)时,精煤产率为38.91%,灰分为11.14%,尾煤灰分为45.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灰煤泥 细粒煤泥 浮选 MIB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粒煤泥溶气浮选实验 被引量:3
5
作者 康文泽 沈永宇 《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229-232,202,共4页
针对细粒煤泥浮选效率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溶气浮选装置。以七台河煤样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溶气压力、矿浆浓度和药比为主要影响因素的溶气浮选正交实验,确定总用药量为1.8 kg/t、溶气压力为0.4 MPa、矿浆浓度为20 g/L、药比为3∶1的... 针对细粒煤泥浮选效率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溶气浮选装置。以七台河煤样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溶气压力、矿浆浓度和药比为主要影响因素的溶气浮选正交实验,确定总用药量为1.8 kg/t、溶气压力为0.4 MPa、矿浆浓度为20 g/L、药比为3∶1的最优操作条件;进行溶气浮选与传统浮选的对比实验,分析两种不同浮选产品的粒度组成。结果表明:相同的浮选实验条件下,溶气浮选与传统浮选相比,精煤灰分降低了0.42%,浮选精煤产率、浮选完善指标、可燃体回收率分别提高了4.70%、5.18%、6.12%。细粒煤泥的溶气浮选效果优于传统浮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煤泥 溶气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粒煤泥的载体沉降 被引量:1
6
作者 孙冬 《选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3,共3页
收捕介质与要处理的煤泥水混合,加入凝聚剂和絮凝剂,通过改变颗粒表面性质或桥联作用使细颗粒粘附子收捕介质上或通过桥联作用形成粒度大、重量大的絮团,使其整体沉降速度提高,澄清水浓度降低,最终达到细粒煤泥全部被捕获沉降。
关键词 絮凝剂 收捕介质 沉降速度 澄清水浓度 细粒煤泥 絮聚剂 桥联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密度细粒煤泥对粗粒煤泥浮选的影响机理 被引量:13
7
作者 侯诗宇 马力强 +3 位作者 黄根 李吉辉 于跃先 严鼎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813-1819,共7页
分别将0.074 mm粒度以下的低密度(-1.4 g/cm3)、中间密度(1.4~1.8 g/cm3)和高密度(+1.8 g/cm3)细粒煤泥掺入到粗粒煤泥中进行浮选试验,研究不同密度细粒煤泥对粗粒煤泥浮选产率的影响,通过AFM测定低密度、高密度细粒煤泥颗粒与... 分别将0.074 mm粒度以下的低密度(-1.4 g/cm3)、中间密度(1.4~1.8 g/cm3)和高密度(+1.8 g/cm3)细粒煤泥掺入到粗粒煤泥中进行浮选试验,研究不同密度细粒煤泥对粗粒煤泥浮选产率的影响,通过AFM测定低密度、高密度细粒煤泥颗粒与低灰粗颗粒煤之间的作用力,采用SEM观察浮选精煤、尾煤中粗颗粒煤的表面形貌,结合EDLVO理论对其影响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中间密度细粒煤泥对粗粒煤泥浮选的抑制作用最大,低密度细粒煤泥次之,高密度细粒煤泥最小;粗粒煤泥的粒度越大,其浮选产率受中间密度细粒煤泥的影响越严重;AFM测定的作用力-距离曲线证实了疏水作用力的存在,颗粒疏水性越强,颗粒间的疏水力越大;通过SEM观察发现中间密度细粒煤泥在粗粒煤泥表面的罩盖现象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煤泥 浮选 机理 罩盖 EDLVO 吸附 疏水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粒煤泥对粗粒煤泥浮选的抑制机理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侯诗宇 马力强 +1 位作者 白云鹏 孙超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0-113,共4页
通过实验室浮选试验和理论分析,对细粒煤泥(-0.074mm)抑制粗粒煤泥(+0.074mm)浮选的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粗粒煤泥单独浮选时具有很高的浮选产率,与细粒煤泥混合浮选时(细粒煤泥含量为27.82%),粗粒煤泥产率降低65.69%,与高岭土混... 通过实验室浮选试验和理论分析,对细粒煤泥(-0.074mm)抑制粗粒煤泥(+0.074mm)浮选的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粗粒煤泥单独浮选时具有很高的浮选产率,与细粒煤泥混合浮选时(细粒煤泥含量为27.82%),粗粒煤泥产率降低65.69%,与高岭土混合浮选时(高岭土含量27.82%),粗粒煤泥的产率不受影响;粗粒煤泥的产率随着捕收剂的增加而增大,继续增加捕收剂用量,产率变化缓慢;浮选矿浆中六偏磷酸钠的添加量为2500g/t时,粗粒煤泥产率提高18.86%,六偏磷酸钠通过降低细粒煤泥与粗粒煤泥间的作用力改善粗粒煤泥的浮选;通过偏反光显微镜观察到细粒煤泥颗粒主要是煤和矿物杂质的伴生体,兼具亲水性和疏水性表面;根据扩展DLVO理论分析得出细粒煤泥罩盖使得粗粒煤泥的疏水表面减少,抑制了粗粒煤泥的浮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煤泥 煤泥 煤泥浮选 分散剂扩展 泥罩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粒煤泥的沉降方法——载体沉降 被引量:1
9
作者 章军 孙冬 《煤矿设计》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0-41,共2页
收捕介质 (载体 )与要处理的煤泥水混合 ,加入凝聚剂和絮凝剂 ,通过改变颗粒表面性质或桥联作用使细颗粒粘附于收捕介质上或通过桥联作用形成粒度大、重量大的絮团 ,使其整体沉降速度提高 ,澄清水浓度降低 。
关键词 絮凝剂 收捕介质 沉隆速度 澄清水浓度 细粒煤泥 煤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灰细粒煤泥正交优化浮选实验 被引量:1
10
作者 申世钰 李帅 +1 位作者 王怀法 祁占海 《矿产综合利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4-168,共5页
这是一篇矿物加工工程领域的论文,研究了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凯达煤样的粒度特征和矿物组成,并在前期单因素实验结果的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考查了叶轮转速、充气量、捕收剂和起泡剂的用量对浮选完善指标和可燃体回收率的影响。最终采用“... 这是一篇矿物加工工程领域的论文,研究了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凯达煤样的粒度特征和矿物组成,并在前期单因素实验结果的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考查了叶轮转速、充气量、捕收剂和起泡剂的用量对浮选完善指标和可燃体回收率的影响。最终采用“一粗一精”浮选工艺流程对正交实验的较优方案进行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各因素主次顺序为起泡剂用量>捕收剂用量>叶轮转速>充气量;正交实验所得的较优方案为A_(2)B_(2)C_(3)D_(3),即起泡剂用量800 g/t、捕收剂用量1600 g/t、矿浆浓度60 g/L、叶轮转速1800 r/min、充气量0.175 m^(3)/(m^(2)/min);在较佳条件下,经过“一粗一精”浮选工艺流程,最终得到了产率49.41%、灰分8.70%的精煤和产率50.59%、灰分74.15%的尾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加工工程 高灰细粒煤泥 浮选 正交实验 一粗一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北选煤厂细粒煤泥分选实践 被引量:5
11
作者 景涛 王守强 梁霄 《选煤技术》 CAS 2021年第1期168-174,共7页
为探索煤炭精细分级分选,优化生产系统,淮北选煤厂对煤泥重介质旋流器及粗煤泥振动弧形筛进行了优化,通过采用大直径煤泥重介质旋流器,改变弧形筛工艺参数,增加筛面喷水,稳定斜管浓缩机溢流等措施,加强重介分选环节对>0.25 m m粒级... 为探索煤炭精细分级分选,优化生产系统,淮北选煤厂对煤泥重介质旋流器及粗煤泥振动弧形筛进行了优化,通过采用大直径煤泥重介质旋流器,改变弧形筛工艺参数,增加筛面喷水,稳定斜管浓缩机溢流等措施,加强重介分选环节对>0.25 m m粒级煤炭的精选,降低了重介系统分选下限,有效控制了粗精煤灰分、水分;降低了浮选入浮量、粒度、灰分,减轻了浮选系统的压力。同时通过采用“2+2”浮选工艺,降低了浮选精煤灰分,避免了重介精煤“背灰”现象,实现了精煤产率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煤泥处理 煤泥重介 窄背宽弧形筛 “2+2”浮选工艺 精煤灰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灰细粒煤泥选择性抑制浮选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牛福生 朱笑磊 +2 位作者 魏立勇 张晋霞 孙华峰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29-231,共3页
为解决四川某高灰细粒煤泥灰分含量较高的问题,采用改变浮选条件和添加抑制剂的方法来降低精煤灰分。通过使用捕收剂煤油和起泡剂仲辛醇、抑制剂水玻璃进行条件试验,在确定最优工艺参数的情况下,通过一粗一精浮选流程试验,得到产率为71.... 为解决四川某高灰细粒煤泥灰分含量较高的问题,采用改变浮选条件和添加抑制剂的方法来降低精煤灰分。通过使用捕收剂煤油和起泡剂仲辛醇、抑制剂水玻璃进行条件试验,在确定最优工艺参数的情况下,通过一粗一精浮选流程试验,得到产率为71.67%,灰分为12.06%的精煤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灰细粒煤泥 浮选 药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9#捕收剂在极细粒煤泥浮选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新凡 王永胜 江燕 《选煤技术》 CAS 2021年第3期72-75,共4页
为解决柴油对浮选入料中极细粒煤泥的选择性较差,造成浮选精煤灰分高,导致重介主选精煤“背灰”问题,石板选煤发电厂通过小浮选试验、工业性浮选试验,探索了MG-9#捕收剂代替柴油浮选极细粒煤泥的可行性。生产实践表明:应用MG-9#捕收剂后... 为解决柴油对浮选入料中极细粒煤泥的选择性较差,造成浮选精煤灰分高,导致重介主选精煤“背灰”问题,石板选煤发电厂通过小浮选试验、工业性浮选试验,探索了MG-9#捕收剂代替柴油浮选极细粒煤泥的可行性。生产实践表明:应用MG-9#捕收剂后,浮选精煤灰分降低了0.18个百分点,尾煤灰分增加了4.08个百分点,浮选精煤快灰稳定率增加了9.75个百分点,浮选药剂用量下降了16.79%,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泥浮选 细粒煤泥 浮选试验 柴油 MG-9#捕收剂 浮选完善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灰极细粒煤泥浮选行为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甜甜 郝巧霞 +1 位作者 李春乐 胡千里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CAS 2018年第11期34-37,共4页
针对大远选煤厂高灰极细粒煤泥浮选难,浮选尾煤灰分低,煤泥水沉降效果差等问题,分析了入浮煤泥的密度组成、粒度组成等特性;实验研究了矿浆预处理器搅拌转速、浮选药剂类型及用量等因素对浮选工艺的影响;并将最佳试验结果应用到选煤厂... 针对大远选煤厂高灰极细粒煤泥浮选难,浮选尾煤灰分低,煤泥水沉降效果差等问题,分析了入浮煤泥的密度组成、粒度组成等特性;实验研究了矿浆预处理器搅拌转速、浮选药剂类型及用量等因素对浮选工艺的影响;并将最佳试验结果应用到选煤厂实际生产中,有效改善了煤泥水系统状态,浮选精煤产率提高30个百分点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煤厂 高灰极细粒煤泥 浮选 搅拌转速 药剂用量 浮选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余吾选煤厂细粒煤泥调浆浮选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申杰 黄勇 +6 位作者 张嘉云 王亚健 花晓中 武改英 刘向华 齐倩倩 孙丽蓉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CAS 2021年第3期14-18,I0001,共6页
论述了调浆作为浮选前重要的预处理环节,对浮选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以余吾选煤厂细粒煤泥做为调浆浮选试验研究对象。研究结果表明,当调浆时间为1.5 min,调浆转速为2200 r/min,煤油用量为500 g/t,仲辛醇用量为50 g/t时,调浆浮选效果最... 论述了调浆作为浮选前重要的预处理环节,对浮选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以余吾选煤厂细粒煤泥做为调浆浮选试验研究对象。研究结果表明,当调浆时间为1.5 min,调浆转速为2200 r/min,煤油用量为500 g/t,仲辛醇用量为50 g/t时,调浆浮选效果最好,此时精煤产率为80.45%,灰分为9.44%,浮选完善指标为52.01%;与常规浮选相比,在灰分基本相当的情况下,精煤产率增加了14个百分点,浮选完善指标提高了8.6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煤厂 细粒煤泥 浮选 调浆 浮选完善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粒煤泥分选回收环节优化探讨
16
作者 刘少珍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4年第28期134-135,共2页
本文通过对细粒煤泥分选回收工艺系统深入分析研究,找到了致使邢台矿洗煤厂尾煤泥产品灰分持续偏低的症结所在,并提出了解决措施,确保各粒级煤炭资源的有效回收,实现有效资源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 细粒煤泥 工艺环节 浮选尾矿 新型药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朔州高灰细粒煤泥浮选试验研究
17
作者 郑云婷 《选煤技术》 CAS 2022年第5期24-27,共4页
针对煤泥中细粒含量和灰分高的问题,以山西朔州矿区煤泥为研究对象,基于煤泥粒度分析、密度分析,并通过分步释放浮选试验和药剂制度试验,对该煤泥进行了提质利用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煤泥中<0.045mm粒级占14.48%,灰分为42.40%;>1.8... 针对煤泥中细粒含量和灰分高的问题,以山西朔州矿区煤泥为研究对象,基于煤泥粒度分析、密度分析,并通过分步释放浮选试验和药剂制度试验,对该煤泥进行了提质利用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煤泥中<0.045mm粒级占14.48%,灰分为42.40%;>1.8g/cm^(3)密度级含量最高,为44.06%,且灰分也最高,为67.25%;通过药剂制度试验发现,当药剂用量增加至2000g/t(捕收剂用量为1500g/t,起泡剂用量为500g/t)时,尾煤灰分可提至83.03%,一次浮选精煤灰分在16%~18%之间。对于该煤泥,建议采用精选工艺来达到降灰提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泥浮选 高灰细粒煤泥 药剂制度 分步释放浮选试验 药剂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屯兰选煤厂高灰细粒煤泥浮选试验研究
18
作者 宁石茂 《选煤技术》 CAS 2020年第1期22-25,共4页
针对屯兰选煤厂高灰细粒煤泥浮选难度高、效率低等问题,分别采用不同型号起泡剂、捕收剂和抑制剂进行浮选试验,探讨不同药剂用量以及药剂相互结合条件下的浮选优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适量药剂的添加会使浮选效果变好,抑制剂对高灰细粒... 针对屯兰选煤厂高灰细粒煤泥浮选难度高、效率低等问题,分别采用不同型号起泡剂、捕收剂和抑制剂进行浮选试验,探讨不同药剂用量以及药剂相互结合条件下的浮选优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适量药剂的添加会使浮选效果变好,抑制剂对高灰细粒煤泥的精煤产率影响最大。在仲辛醇用量为80 g/t、煤油用量为400 g/t和水玻璃用量为60 g/t时,浮选效果达到最佳,可燃体回收率为88.22%,浮选完善指标为61.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泥浮选 高灰细粒煤泥 浮选药剂 浮选工业试验 浮选完善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灰分细粒煤泥浮选技术等四项选煤成果通过鉴定
19
作者 吴式瑜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CAS 2012年第6期60-60,共1页
近期,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组织有关专家在北京对四项选煤科研成果进行了技术鉴定: (1)由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唐山国华科技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国华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理工大学共同完成的“高灰分细粒煤泥浮选技术研... 近期,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组织有关专家在北京对四项选煤科研成果进行了技术鉴定: (1)由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唐山国华科技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国华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理工大学共同完成的“高灰分细粒煤泥浮选技术研究与应用”课题,采用了新研制的专用脱泥池对潘一选煤厂高灰(平均灰分42.25%)、细粒(小于0.030mm占65.18%)煤泥进行脱泥,用雾化跌落式煤浆预处理器和浸没式充气搅拌喷射式浮选机进行煤泥粗选和精选,浮选精煤灰分为10.55%,粗选尾煤灰分为74.5%,精选尾煤灰分为59.02%,全厂精煤综合产率提高0.8%,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解决了高灰细粒煤泥难于浮选的技术难题,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煤泥 浮选技术 精煤灰分 技术鉴定 选煤厂 安徽理工大学 喷射式浮选机 国际领先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细粒煤泥水用絮凝剂的合成与应用 被引量:21
20
作者 朱书全 降林华 邹立壮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34-539,共6页
絮凝剂在细粒煤泥水净化和闭路循环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采用接枝共聚反应的方法在淀粉骨架上引入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丙烯酰胺(AM)单体合成了阳离子改性淀粉高分子絮凝剂(St-DMDAAC—AM),利用红外光谱(IR)... 絮凝剂在细粒煤泥水净化和闭路循环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采用接枝共聚反应的方法在淀粉骨架上引入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丙烯酰胺(AM)单体合成了阳离子改性淀粉高分子絮凝剂(St-DMDAAC—AM),利用红外光谱(IR)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表征了产品的结构和热性能,通过扫描电镜(SEM)直接观察、研究了淀粉改性前后的超微形态和结构.以典型细粒煤泥水为处理对象进行了絮凝沉降及压滤试验,研究并优化了药剂添加制度.IR,DSC和SEM对絮凝剂的官能团特征峰、热转变温度和表面形态的表征以及工艺试验的结果,证明了St—DMDAAC—AM接枝的成功和性能的提升,此絮凝剂同时发挥电中和凝聚及架桥絮凝的双重作用,有效改善了微细粒沉降与压滤效果,在最佳药剂制度下,能使细粒煤泥浓缩沉降的溢流浓度达2g/L,底流压滤的滤饼水分可控制在20%~25%左右,滤液浓度低于10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淀粉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丙烯酰胺 阳离子絮凝剂 细粒煤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