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实时阻抗细胞分析技术评价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及三七皂苷R_1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光 吴堃 +4 位作者 李宜航 吕亚娜 孙慧峰 李学兰 孙晓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36-440,共5页
目的基于实时阻抗细胞分析技术,建立规范标准的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并用三七皂苷R_1进行评价。方法将H9c2心肌细胞接种到E-Plate板中,设3个复孔,分别测定生长曲线、不同缺氧时间、不同复氧时间及三七皂苷R_1的干预下细胞指数... 目的基于实时阻抗细胞分析技术,建立规范标准的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并用三七皂苷R_1进行评价。方法将H9c2心肌细胞接种到E-Plate板中,设3个复孔,分别测定生长曲线、不同缺氧时间、不同复氧时间及三七皂苷R_1的干预下细胞指数值,以细胞指数值反映H9c2心肌细胞的生长状态。结果本研究发现,缺氧前更换无血清、无糖DMEM培养基,缺氧4 h,复氧16 h,细胞存活率为(48.82±5.32)%,与MTT法测定结果差异无显著性,且三七皂苷R_1能够保护缺氧/复氧处理H9c2心肌细胞损伤,不存在时间依赖性。结论实时阻抗细胞分析技术能够建立标准规范的缺氧/复氧模型方法,对发现新药物靶点及作用机制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CA H9C2心肌细胞 缺氧/复氧损伤 细胞指数值 缺氧时间 三七皂苷R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时细胞电子分析技术的三七质量生物评价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孙成祥 雷飞飞 +1 位作者 王建春 潘金火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66-769,共4页
目的:建立三七的生物质量控制与评价方法,通过测定其细胞指数值来评价不同产地三七的品质。方法:采用实时细胞电子分析技术(Real-Time Cell-based Assay,RTCA)考察三七提取物针对特定依赖性细胞株的生物细胞活性,分析样品在一定时间内... 目的:建立三七的生物质量控制与评价方法,通过测定其细胞指数值来评价不同产地三七的品质。方法:采用实时细胞电子分析技术(Real-Time Cell-based Assay,RTCA)考察三七提取物针对特定依赖性细胞株的生物细胞活性,分析样品在一定时间内的变化趋势和作用规律,并在最佳时间点测定其细胞指数值。结果:4批不同产地三七样品中,云南楚雄三七在最佳时间点38 h的细胞指数值最高,其生物活性最强。云南文山三七在最佳时间点38 h的细胞指数值最低,其生物活性最弱。结论:建立的基于RTCA的三七生物效价检测方法可初步用于三七质量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质量评价 实时细胞电子分析技术 细胞指数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时细胞分析技术的乌头碱致心律失常体外评价技术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尤欣宇 马静 +3 位作者 尹清晟 王曼 张艳军 庄朋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771-1775,共5页
目的以乌头碱为工具药,建立基于实时细胞分析(real-time cell analysis,RTCA Cardio)系统的体外心律失常检测技术,为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研发提供可靠方法。方法利用八导生理记录仪从整体动物水平检测乌头碱对实验大鼠心律的影响;体外培养... 目的以乌头碱为工具药,建立基于实时细胞分析(real-time cell analysis,RTCA Cardio)系统的体外心律失常检测技术,为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研发提供可靠方法。方法利用八导生理记录仪从整体动物水平检测乌头碱对实验大鼠心律的影响;体外培养心肌细胞,首先利用RTCA方法考察心肌细胞的接种密度,利用RTCA Cardio系统监测乌头碱对心肌细胞搏动的影响,分析细胞的CI值、细胞搏动频率、振幅、不规则性节律等。结果八导生理记录仪检测50 mg·g^-1乌头碱对整体动物的影响结果发现乌头碱可诱发室速、室颤、RR间期缩短以及心率增加等心律失常的表现;RTCA Cardio系统显示2~8μmol·L^-1乌头碱可呈剂量依赖性的导致心肌细胞搏动频率增加、搏动幅度降低、搏动状态异常等心律失常现象。结论RTCA Cardio系统可以快速、敏感、准确检测乌头碱诱导的心肌细胞心律失常现象,为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方法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头碱 RTCA Cardio 心律失常 心肌细胞 细胞指数值 体外评价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