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静脉肌袖心肌细胞短暂外向钾电流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晞 黄从新 +1 位作者 王腾 万军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2年第2期116-118,共3页
研究单个肺静脉肌袖心肌细胞短暂外向钾电流 (Ito)特性 ,探讨其在肺静脉电活动触发心房颤动 (AF)中的作用。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并比较单个肺静脉肌袖心肌细胞与心房心肌细胞Ito及其动力学特性。在各指令电位下 ,两种心肌细胞Ito... 研究单个肺静脉肌袖心肌细胞短暂外向钾电流 (Ito)特性 ,探讨其在肺静脉电活动触发心房颤动 (AF)中的作用。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并比较单个肺静脉肌袖心肌细胞与心房心肌细胞Ito及其动力学特性。在各指令电位下 ,两种心肌细胞Ito电流大小、稳态激活与失活动力学特性无显著性差异 ,异丙肾上腺素灌注后 ,前者Ito减小 ,后者Ito增大 ,指令电位在 +5 0mV时 ,前者由 4 .4 5± 0 .71nA减少到 3.4 7± 0 .4 0nA(P <0 .0 5 ,n =6 ) ,后者由 4 .5 1±0 .75nA增加到 5 .35± 0 .5 9nA(P <0 .0 5 ,n =6 )。结论 :异丙肾上腺素使肺静脉肌袖心肌细胞与心房心肌细胞Ito产生异质性 ,并因此影响细胞的电生理特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静脉 心肌细胞 短暂外向电流 膜片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颤动心房肌细胞短暂外向钾电流的特点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德胜 黄从新 +4 位作者 郑文 江洪 李庚山 唐其柱 杨波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1年第2期89-91,共3页
观察心房颤动 (AF)心房肌细胞的电生理特点 ,探讨短暂外向钾电流 (Ito)与AF电重构的关系。采用组织块酶消化法分离 7例AF(AF组 )和 14例非AF(非AF组 )患者的右心耳心房肌细胞 ,利用全细胞记录技术观察单个心房肌细胞的Ito。在各钳制电位... 观察心房颤动 (AF)心房肌细胞的电生理特点 ,探讨短暂外向钾电流 (Ito)与AF电重构的关系。采用组织块酶消化法分离 7例AF(AF组 )和 14例非AF(非AF组 )患者的右心耳心房肌细胞 ,利用全细胞记录技术观察单个心房肌细胞的Ito。在各钳制电位下 ,AF组的Ito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钳制电位在 + 60mV时AF组的Ito值 ( 14 2 .87±4 2 .2 5pA)与非AF组 ( 4 80 .12± 3 9.2 4pA)相比 ,减少 70 .2 4 %(P <0 .0 0 1)。在各钳制电位下 ,AF组的稳态电流 (Isus)均高于非AF组。钳制电位在 + 60mV时AF组的Isus值 ( 83 1.88± 72 .90pA)与非AF组 ( 5 4 3 .93± 65 .3 4pA)相比 ,增加 5 2 .94 %(P <0 .0 1)。随着刺激频率的增加 ,AF与非AF患者心房肌细胞在钳制电位 + 60mV时的Ito强度逐渐降低 ,与非AF组不同的是 ,AF组心房肌细胞的Ito在刺激频率 1~ 2Hz间电流改变的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AF心房肌不应期的缩短与Ito的降低有关 ,Ito可能是AF电重构的离子机制 ,Isus可能也参与了电重构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膜片钳 短暂外向电流 稳态电流 电重构 心房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有效记录人肠系膜动脉平滑肌细胞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电流的穿孔全细胞膜片钳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程俊 曾晓荣 +4 位作者 刘智飞 李鹏云 李妙龄 裴杰 杨艳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225-228,共4页
目的:探讨一种有效记录人肠系膜动脉平滑肌细胞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电流的穿孔全细胞膜片钳方法,使细胞内环境保持稳定,改善常规全细胞膜片钳破膜所造成的封接不稳定。方法:以人肠系膜动脉平滑肌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穿孔全细胞膜片钳技术... 目的:探讨一种有效记录人肠系膜动脉平滑肌细胞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电流的穿孔全细胞膜片钳方法,使细胞内环境保持稳定,改善常规全细胞膜片钳破膜所造成的封接不稳定。方法:以人肠系膜动脉平滑肌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穿孔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人肠系膜动脉平滑肌细胞上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big-conductance Ca2+-activated potassium channels,BKCa)宏观电流以及自发性瞬时外向电流(spontaneous transient outward currents,STOCs)。结果:采用这种穿孔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能有效记录到人肠系膜动脉平滑肌细胞上BKCa和STOCs。结论:穿孔膜片钳技术是一种简便而有效的记录全细胞电流的实验方法,该方法的建立为今后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滑肌细胞 大电导钙激活通道 自发性瞬时外向电流 穿孔全细胞膜片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大鼠心肌细胞短暂外向钾电流下降与心肌肥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代治国 王世敏 +3 位作者 蒋学俊 杨波 王晶 王腾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4年第3期206-208,共3页
在某些心力衰竭患者中常观察到心肌细胞短暂外向钾电流 (Ito)下降和动作电位时程 (APD)延长 ,笔者主要探讨Ito下降与心肌肥大的关系及内在机制。用Ito阻断剂 ,4 氨基吡啶 (4 AP) ,处理新生大鼠心室肌细胞 ,观察作为心肌肥大指标的细... 在某些心力衰竭患者中常观察到心肌细胞短暂外向钾电流 (Ito)下降和动作电位时程 (APD)延长 ,笔者主要探讨Ito下降与心肌肥大的关系及内在机制。用Ito阻断剂 ,4 氨基吡啶 (4 AP) ,处理新生大鼠心室肌细胞 ,观察作为心肌肥大指标的细胞膜电容和3 H 亮氨酸 (3 H Leu)掺入量 ,同时测Ito振幅和APD。结果 :Ito振幅下降近 5 0 %(1 5 0 .3± 1 8.6pA ,n =7vs 74 .0± 1 1 .5pA ,n =1 1 ,P <0 .0 5 )。APD50 (5 0 %复极 )显著的延长 (75 .8± 1 4 .1ms,n =7vs2 0 1 .7± 2 3.5ms,n =1 1 ,P <0 .0 5 )。膜电容和3 H Leu掺入量分别增加 4 7%和 31 % (P均 <0 .0 5 )。L 型钙通道阻断剂维拉帕米 ,能抑制 4 AP诱导的APD延长以及膜电容和3 H 亮氨酸掺入量的增加。环孢素A(CsA)也可抑制 4 AP诱导的膜电容和3 H Leu掺入量的增加 ,但对APD影响不明显。结论 :Ito下降通过延长APD ,致细胞内钙增加 ,激活钙调神经磷酸酶反应途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短暂外向电流 心肌肥大 动作电位时程 膜片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心颗粒甘松提取物对大鼠心室肌细胞钠电流和瞬时外向钾电流激活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60
5
作者 刘元伟 郭继鸿 +2 位作者 张萍 李继文 李春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33-535,共3页
目的研究步长稳心颗粒中甘松提取物对大鼠心室肌细胞钠电流(INa)、瞬时外向钾电流(Ito)激活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10 g/L甘松提取物对急性分离的成年大鼠心室肌细胞INa、Ito激活动力学的影响。结果①10 g/L甘松... 目的研究步长稳心颗粒中甘松提取物对大鼠心室肌细胞钠电流(INa)、瞬时外向钾电流(Ito)激活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10 g/L甘松提取物对急性分离的成年大鼠心室肌细胞INa、Ito激活动力学的影响。结果①10 g/L甘松提取物使大鼠心室肌细胞INa峰值(INa,max)从-58.96±2.71 pA/pF降至-31.66±1.29 pA/pF(n=5,P<0.01);②10 g/L甘松提取物使Ito峰值(Ito,max)由3.40±1.52 pA/pF降到1.43±0.64 pA/pF(n=7,P<0.05)。10 g/L甘松提取物对INa和Ito的抑制率分别达38.2%和57.9%。结论10 g/L甘松提取物对大鼠心室肌细胞INa、Ito具有显著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甘松 细胞膜片钳 电流 瞬时外向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心颗粒对大鼠心室肌细胞瞬时外向钾电流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晞 王鑫 +3 位作者 唐艳红 王腾 徐超 黄从新 《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12期1539-1542,共4页
目的研究稳心颗粒对大鼠心室肌细胞瞬时外向钾电流(Ito)的影响。方法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不同浓度的稳心颗粒溶液对急性分离的成年大鼠心室肌细胞Ito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 1,5,10,20g.L-1稳心颗粒溶液可浓度依赖性地阻断Ito,对... 目的研究稳心颗粒对大鼠心室肌细胞瞬时外向钾电流(Ito)的影响。方法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不同浓度的稳心颗粒溶液对急性分离的成年大鼠心室肌细胞Ito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 1,5,10,20g.L-1稳心颗粒溶液可浓度依赖性地阻断Ito,对其峰电流的抑制率分别为(15.31±7.21)%,(32.86±5.08)%,(53.25±4.74)%,(73.23±4.11)%。各浓度稳心颗粒溶液均使Ito的I-V曲线下移,失活曲线右移。结论稳心颗粒对大鼠心室肌细胞Ito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心颗粒 细胞膜片钳 电流 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蝎毒素BmkTXKβ对家兔心房肌细胞瞬间外向钾电流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7
作者 胡丹 黄从新 +4 位作者 江洪 李庚山 曹志贱 李文鑫 王世敏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66-271,共6页
为研究蝎毒素BmkTXKβ对家兔心房肌细胞瞬间外向钾电流 (Ito)的影响 ,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应用BmkTXKβ前后的Ito电流 .结果显示BmkTXKβ (1μmol/L)使心房肌细胞Ito (刺激电压为 +5 0mV)从(13 6 3± 0 87)pA/ pF减少到 (7 98... 为研究蝎毒素BmkTXKβ对家兔心房肌细胞瞬间外向钾电流 (Ito)的影响 ,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应用BmkTXKβ前后的Ito电流 .结果显示BmkTXKβ (1μmol/L)使心房肌细胞Ito (刺激电压为 +5 0mV)从(13 6 3± 0 87)pA/ pF减少到 (7 98± 0 78) pA/pF ,抑制率为 4 1 4 % (n =16 ,P <0 0 0 1) .冲洗后 ,Ito部分恢复至 (11 18± 0 82 ) pA/pF (n =6 ,P <0 0 1,与给药后比较 ) .在 0 0 1~ 10 0 μmol/L范围内BmkTXKβ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Ito,IC50 的均值为 0 95 μmol/L (n =10 ,P <0 0 1) ,但无频率依赖性 (n =6 ,P >0 0 5 ) .1μmol/L的BmkTXKβ可使Ito通道的失活动力学曲线明显左移 ,V1/ 2 分别为 (- 2 3 6± 2 7)mV和 (- 35 3± 3 6 )mV(n =8,P <0 0 5 ) ,曲线斜率基本不变 .同时可使Ito通道的恢复过程明显减慢 ,恢复曲线右移 ,τ值从 (5 1 2±8 5 )ms延长至 (93 5± 13 4 )ms (n =9,P <0 0 1) ,但不影响其激活过程 .据此推断BmkTXKβ对家兔心房肌细胞Ito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主要作用于失活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蝎毒素 BmkTXKβ 家兔 心房肌细胞 瞬间外向电流 抑制作用 细胞膜片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皮酚对家兔心室肌细胞瞬时外向钾电流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8
作者 王清秀 欧阳静萍 +2 位作者 王腾 唐其柱 黄觊 《中国微循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45-249,共5页
目的 探讨丹皮酚(Paeonol,Pae)对家兔心室肌细胞瞬时外向钾电流(transient outward potassium current,Ito)及其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用酶解法分离单个兔心室肌细胞。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Pae对兔心室肌细胞Ito的影响前后变化。结... 目的 探讨丹皮酚(Paeonol,Pae)对家兔心室肌细胞瞬时外向钾电流(transient outward potassium current,Ito)及其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用酶解法分离单个兔心室肌细胞。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Pae对兔心室肌细胞Ito的影响前后变化。结果 Pae 100μg/ml作用心肌细胞5min,可使Ito明显减小。指令电位为+50mV时,可使Ito从(41.45±5.89)pA/pF减少到(8.97±2.78)pA/pF,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n=6,P〈0.01)。冲洗15min后,Ito部分恢复至(39.74±0.82)pA/pF(n=6,P〈0.0I,与给药后比较),接近给药前的峰值,表明该药对Ito的抑制作用是可逆的。在50~400μg/ml范围内,Pae对Ito的抑制作用表现为浓度依赖性,IC50的平均值为101.55μg/ml。Pae 100μg/ml使各膜电位水平下Ito减小,Ⅰ—Ⅴ曲线下移。Pae不改变Ito稳态激活动力学曲线。但使失活动力学曲线显著左移,即向超极化方向移动,50%Ito失活曲线点分别为(-45.3±3.5)mV和(-81.19±2.9)mV(n=8,P〈0.0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同时可使Ito失活后恢复时间延长,用药前后50%Ito恢复时间分别为(20.1±2.5)ms和(45.1±2.2)ms(n=8,P〈0.01),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Pae对家兔心室肌细胞Ito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这可能是Pae发挥抗心律失常作用的另一电生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皮酚 瞬时外向电流 细胞膜片钳技术 心室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碘化N-正丁基氟哌啶醇对大鼠心室肌细胞膜钾通道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高分飞 石刚刚 +3 位作者 郑锦鸿 黄展勤 周燕琼 刘幸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891-895,共5页
目的研究碘化N-正丁基氟哌啶醇(F2)对大鼠心室肌细胞膜瞬时外向钾通道的影响。方法采用酶急性消化法分离得到单个大鼠心室肌细胞,应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观察F2对大鼠心室肌细胞膜瞬时外向钾电流(Ito)的影响。结果F2可剂量依赖地抑制I... 目的研究碘化N-正丁基氟哌啶醇(F2)对大鼠心室肌细胞膜瞬时外向钾通道的影响。方法采用酶急性消化法分离得到单个大鼠心室肌细胞,应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观察F2对大鼠心室肌细胞膜瞬时外向钾电流(Ito)的影响。结果F2可剂量依赖地抑制Ito,IC50为0.28mmol·L-1。F2可使Ito的稳态失活曲线左移,半量膜电位Vmid变负,斜率因子S变大;但对激活曲线几乎无影响;对Ito灭活后再复活时程无影响。结论F2对心室肌膜Ito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外向电流 细胞膜片钳 心室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细胞的急性分离及瞬时外向钾电流的记录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丹 王鑫 +1 位作者 王晞 徐超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8期792-794,共3页
目的在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离子通道时,分离出结构功能完整、生理状态良好、耐钙的单个心肌细胞至关重要,文中主要探讨心肌细胞分离及瞬时外向钾电流记录的影响因素。方法使用改良的体外心脏恒温灌流,酶解消化得到单个心肌细胞,并... 目的在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离子通道时,分离出结构功能完整、生理状态良好、耐钙的单个心肌细胞至关重要,文中主要探讨心肌细胞分离及瞬时外向钾电流记录的影响因素。方法使用改良的体外心脏恒温灌流,酶解消化得到单个心肌细胞,并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瞬时外向钾电流。结果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可获得生理状态良好的心肌细胞,并成功的记录到瞬时外向钾电流。结论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方法简便、稳定,细胞存活率高,并且易于进行全细胞膜片钳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细胞 分离 瞬时外向电流 细胞膜片钳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钱子碱对大鼠心室肌细胞瞬时外向钾电流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甘文云 唐其柱 +4 位作者 王腾 王蕾 田青 周恒 郭海鹏 《心脏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72-175,共4页
目的:探讨马钱子碱(brucine)对大鼠心室肌细胞瞬时外向钾电流(transient outward potassium current,Ito)及其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用酶解法分离大鼠单个心室肌细胞。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不同浓度的马钱子碱可对大鼠心室肌细胞Ito的... 目的:探讨马钱子碱(brucine)对大鼠心室肌细胞瞬时外向钾电流(transient outward potassium current,Ito)及其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用酶解法分离大鼠单个心室肌细胞。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不同浓度的马钱子碱可对大鼠心室肌细胞Ito的前后影响变化。结果:①马钱子碱可浓度依赖性地阻断Ito;②5μmol/L的马钱子碱可使Ito稳态激活曲线右移,V1/2由对照的(-30.7±10.2)mV变为(-27.8±5.8)mV(P<0.05);③5μmol/L的马钱子碱可使Ito稳态失活曲线左移,V1/2分别为(-41.6±1.0)mV变为(-75.0±2.8)mV(P<0.05);④5μmol/L的马钱子碱可使Ito稳态激活曲线右移失活后再恢复时间常数τ延长。结论:提示马钱子碱可以阻断Ito,对Ito的激活态和失活态均具有较高的亲和力,这些可能是其抗心律失常作用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钱子碱 瞬时外向电流 细胞膜片钳技术 心室肌细胞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乙酰基莲心碱对心室肌细胞内向整流钾电流和瞬时外向钾电流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彭俊 曹锋 +2 位作者 黄从新 江洪 王腾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二乙酰基莲心碱(diacetyl-linesinine)对家兔心室肌细胞瞬时外向钾电流和内向整流钾电流的影响。方法:选取5只体重1.5~2.0kg的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兔,酶解法分离单个心室肌细胞,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10、30、100μmol/L的二... 目的:探讨二乙酰基莲心碱(diacetyl-linesinine)对家兔心室肌细胞瞬时外向钾电流和内向整流钾电流的影响。方法:选取5只体重1.5~2.0kg的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兔,酶解法分离单个心室肌细胞,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10、30、100μmol/L的二乙酰基莲心碱对心室肌细胞膜瞬时外向钾电流和内向整流钾电流的作用。结果:二乙酰基莲心碱浓度依赖性减少瞬时外向钾电流和内向整流钾电流,10、30、100μmol/L的二乙酰基莲心碱可使峰值瞬时外向钾电流降低14.7%、26.7%和36.6%;使内向整流钾电流降低13.7%、25.3%和31.1%。结论:二乙酰基莲心碱可浓度依赖性阻滞兔心室肌细胞的瞬时外向钾电流和内向整流钾电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乙酰基莲心碱 内向整流电流 瞬时外向电流 心室肌细胞膜 大耳白兔 单个心室肌细胞 影响 结论 新西兰 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胺酮对离体大鼠心室肌细胞瞬时外向钾电流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爱杰 李立环 +1 位作者 陈雷 吴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7期528-530,共3页
目的研究氯胺酮对大鼠心室肌细胞瞬时外向钾电流(Ito)的影响。方法酶解法分离大鼠心室肌细胞,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Ito,观察50μmol/L氯胺酮对Ito电流-电压曲线以及不同浓度氯胺酮对Ito的影响,并研究氯胺酮对Ito通道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研究氯胺酮对大鼠心室肌细胞瞬时外向钾电流(Ito)的影响。方法酶解法分离大鼠心室肌细胞,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Ito,观察50μmol/L氯胺酮对Ito电流-电压曲线以及不同浓度氯胺酮对Ito的影响,并研究氯胺酮对Ito通道动力学的影响。结果钳制电压-40mV,刺激电压+70mV条件下,临床相关浓度的氯胺酮50μmol/L使Ito的电流峰值降低23·4%(P<0·01),冲洗后,Ito能够完全恢复。5、10、50、100、500、1000、5000μmol/L的氯胺酮抑制Ito呈浓度依赖性,电流抑制率分别为(13·8±9·7)%、(17·5±6·7)%、(23·4±8·8)%、(31·5±6·7)%、(63·3±5·5)%、(79·7±2·7)%、(88·9±4·4)%,其半数有效浓度(IC50)为299μmol/L。100μmol/L的氯胺酮对激活曲线没有影响;使Ito的失活曲线明显右移,半数失活电压(V1/2)在给药前后数值分别为(-28·27±0·20)mV和(-25·34±0·27)mV(P<0·01),斜率因子(k)值分别为(3·23±0·46)mV和(3·40±0·55)mV(P>0·05)。结论氯胺酮可明显阻滞大鼠心室肌的Ito,这是氯胺酮延长大鼠心室肌动作电位的机理之一,同时氯胺酮使Ito的失活曲线右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细胞膜片钳 大鼠 心室肌 瞬时外向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体大鼠心室肌细胞瞬时外向钾电流与利多卡因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爱杰 吴辉 +2 位作者 李立环 陈雷 丁陆陆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5期66-68,共3页
目的:研究利多卡因对大鼠心室肌瞬时外向钾电流的影响,探讨利多卡因抗心律失常是否与影响瞬时外向钾电流有关。方法:酶消化法急性分离大鼠心室肌细胞,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不同浓度利多卡因对大鼠心室肌细胞瞬时外向钾电流的影响... 目的:研究利多卡因对大鼠心室肌瞬时外向钾电流的影响,探讨利多卡因抗心律失常是否与影响瞬时外向钾电流有关。方法:酶消化法急性分离大鼠心室肌细胞,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不同浓度利多卡因对大鼠心室肌细胞瞬时外向钾电流的影响并做出量效曲线,求得其半数抑制浓度。结果:钳制电压-80mV,刺激电压+70mV条件下,临床相关浓度的利多卡因10μmol/L使瞬时外向钾电流的电流幅值降低(17.9±6.4)%(t=7.986,P<0.01),冲洗后,瞬时外向钾电流能够完全恢复。10,50,100,500,1000,5000μmol/L的利多卡因抑制瞬时外向钾电流呈浓度依赖性,电流抑制率分别为(17.9±6.4)%,(25.2±4.4)%,(30.6±8.6)%,(53.2±4.5)%,(71.8±8.9)%,(94.1±2.2)%,其半数抑制浓度为672μmol/L。结论:利多卡因可以明显阻滞大鼠心室肌的瞬时外向钾电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外向电流 心室肌细胞 利多卡因 离体大鼠 细胞膜片钳技术 半数抑制浓度 mol/L 抗心律失常 浓度依赖性 急性分离 酶消化法 量效曲线 不同浓度 500 抑制率 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米普利对兔心肌梗死后心室肌短暂外向钾电流变化的影响
15
作者 陈志楠 丁世芳 +1 位作者 龚志刚 卢青 《中国医药》 2013年第10期1377-1379,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雷米普利对兔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24只家兔完全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心肌梗死组和雷米普利组,每组8只。3组均在无菌条件下开胸,其中心肌梗死组和雷米普利组分别结扎左...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雷米普利对兔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24只家兔完全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心肌梗死组和雷米普利组,每组8只。3组均在无菌条件下开胸,其中心肌梗死组和雷米普利组分别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雷米普利组术后第2天给予雷米普利1mg/(kg·d)灌胃,3组均喂养12周。3组家兔分别在心肌梗死前、心肌梗死后12周记录程序刺激诱发的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VT/VF)发生次数,并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短暂外向钾电流(Ito)的变化。结果心肌梗死后12周,雷米普利组VT/VF的发生次数明显低于心肌梗死组[(3.0±0.6)比(12.7±1.5),P〈0.05];假手术组、心肌梗死组和雷米普利组Ito电流密度分别为(8.69±0.57)pA/pF、(4.71±0.43)pA/pF和(7.32±0.68)pA/pF,心肌梗死组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及雷米普利组(P〈0.05);雷米普利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服用雷米普利可明显降低家兔心肌梗死后VT/VF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家兔心肌梗死后It0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室性心律失常 短暂外向电流 膜片钳 雷米普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室功能减退窦性心律患者心房肌短暂外向钾电流mRNA表达的变化
16
作者 高梅 侯应龙 +5 位作者 周聊生 时昌文 刘纪改 王清 王奖荣 孙颖颖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5年第6期455-457,共3页
探讨心力衰竭患者易患心房颤动(AF)的可能发生机制之一。采集左室功能减退组患者(n=18例)和左室功能正常组患者(n=18例)的右心耳组织,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以3磷酸甘油醛脱氧酶(GAPDH)为内参照,测定心房肌KV4.3α的mRNA表... 探讨心力衰竭患者易患心房颤动(AF)的可能发生机制之一。采集左室功能减退组患者(n=18例)和左室功能正常组患者(n=18例)的右心耳组织,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以3磷酸甘油醛脱氧酶(GAPDH)为内参照,测定心房肌KV4.3α的mRNA表达水平,反应心房肌短暂外向钾电流(Ito1)的变化。结果:与左室功能正常组相比,左室功能减退组心房肌KV4.3α的mRNA表达减低46.20%(0.83±0.07vs0.45±0.09,P<0.01)。结论:左室功能减退患者心房肌KV4.3αmRNA表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心力衰竭 心房颤动 短暂外向电流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力衰竭家兔左室短暂外向钾电流下调的分子基础
17
作者 闫继锋 刘志华 +5 位作者 程绪杰 李红霞 宋建平 蒋庭波 杨向军 蒋文平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6年第2期164-167,共4页
目的为探讨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兔左室短暂外向钾电流(Ito)下调的分子基础。方法采用结扎家兔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制备缺血性心衰模型。应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方法记录左室心肌细胞Ito,描记电流-电压(I-V)曲线;应用半定量-聚合酶链式反... 目的为探讨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兔左室短暂外向钾电流(Ito)下调的分子基础。方法采用结扎家兔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制备缺血性心衰模型。应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方法记录左室心肌细胞Ito,描记电流-电压(I-V)曲线;应用半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电压依赖性Kv1.4和Kv4.3钾通道α亚单位mRNA表达,并以图象分析系统对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心衰组家兔左室心肌细胞Ito密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I-V曲线明显下移;指令电压为+70mV时,心衰组Ito密度(9.73±0.94pA/pF,n=5)显著低于对照组(14.35±1.16pA/pF,n=4)(P<0.01)。Kv1.4和Kv4.3钾通道α亚单位mRNA表达心衰组(分别为0.66±0.05,0.21±0.02,n=5)也较对照组(分别为0.95±0.07,0.531±0.04,n=5)显著降低(P均<0.01)。结论心衰家兔左室Ito电流密度下调可能受转录水平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心力衰竭 短暂外向电流 膜片钳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对大鼠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和瞬时外向钾电流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中亚 於席芳 +6 位作者 刘鲜梅 贾晓凤 王腾 汪晶晶 黄从新 许家琍 李庚山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2年第5期437-440,共4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大鼠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AP)和瞬时外向钾电流(Ito)的影响。方法通过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双酶法急性分离出对照组和糖尿病组心室肌细胞,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分别观察心肌细胞AP和Ito电流密度变化以及Ito动力学...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大鼠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AP)和瞬时外向钾电流(Ito)的影响。方法通过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双酶法急性分离出对照组和糖尿病组心室肌细胞,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分别观察心肌细胞AP和Ito电流密度变化以及Ito动力学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心肌细胞AP形态明显增宽,AP复极20%、50%和90%的时程均明显延长(64.3±7.5 ms vs 29.7±9.2 ms;174.3±6.8 ms vs 98.9±4.2 ms;276.7±8.3 ms vs 173.7±7.2 ms,P均<0.01,n=12);在钳制电位为+50mV时,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心肌细胞Ito的电流密度显著降低(11.51±1.37 pA/pF vs 17.43±1.98 pA/pF,P<0.05,n=12);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心肌细胞Ito的I-V曲线明显下移;失活曲线显著左移(P<0.01,n=12);失活恢复曲线明显减慢。结论糖尿病引起了心肌细胞AP时程延长,Ito幅度降低,并使Ito的失活加快以及失活后恢复减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学 糖尿病 动作电位 瞬时外向电流 心室肌细胞 细胞膜片钳技术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奎尼丁增强大鼠软脑膜动脉平滑肌细胞BK_(Ca)通道介导的外向电流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洋 马克涛 +3 位作者 张传林 司军强 张雯 李丽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3-207,共5页
目的研究奎尼丁对SD大鼠软脑膜动脉平滑肌细胞外向电流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应用单细胞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给予奎尼丁后大鼠软脑膜动脉单个平滑肌细胞(pial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PASMC)外向电流的变化情况。结果 (1)奎尼丁呈... 目的研究奎尼丁对SD大鼠软脑膜动脉平滑肌细胞外向电流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应用单细胞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给予奎尼丁后大鼠软脑膜动脉单个平滑肌细胞(pial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PASMC)外向电流的变化情况。结果 (1)奎尼丁呈电压依赖性增强PASMC的外向电流(n=6,P<0.01)。(2)奎尼丁呈浓度依赖性增强大鼠PASMC的外向电流(n=6,P<0.05)。(3)应用BK Ca通道特异性阻断剂iberiotoxin(IBTX)后,不仅取消了奎尼丁增强外向电流的作用,而且抑制了对照组的外向电流(n=6,P<0.01)。结论奎尼丁通过增强BK Ca通道激活的外向电流,可能参与了舒张大鼠软脑膜动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奎尼丁 外向电流 平滑肌细胞 软脑膜动脉 大电导 钙激活通道 细胞膜片钳 钙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KNJX10对大鼠背根神经节神经元外向钾电流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赵丽萍 冯荦 +4 位作者 吴乐 高蓉 丛宁 程洁 肖杭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97-100,共4页
目的:作者运用柱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的方法,从东亚钳蝎毒素中分离纯化获得一个长链组分BmKNJX10, 质谱报告结果显示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214。本文研究其对神经元钾电流的影响。 方法: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 术,观察了BmKNJX10对大鼠背... 目的:作者运用柱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的方法,从东亚钳蝎毒素中分离纯化获得一个长链组分BmKNJX10, 质谱报告结果显示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214。本文研究其对神经元钾电流的影响。 方法: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 术,观察了BmKNJX10对大鼠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外向钾电流(IK)的作用。 结果:BmKNJX10以浓度依赖 的方式对IK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刺激电压为+20mV时,10mg/L、30mg/L、50mg/L和70mg/LBmKNJX10对 IK的增大率分别为(17.1±3.9)%(n=4)、(25.1±6.2)%(n=4)、(45.3±2.8)%(n=5)和(70.2±11.1)%(n= 3)。 结论:BmKNJX10具有开放钾通道的功能,可能属于一个新的钾通道毒素多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钳蝎毒素 大鼠 背根神经节 外向电流 细胞膜片钳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