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胞内一种耗能蛋白质降解途径的发现——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工作介绍
1
作者 昌增益 焦旺旺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21-425,共5页
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Aaron Ciechanover, Avram Hershko和Irwin Rose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上世纪80年代发现了泛素介导的蛋白质降解过程。文章简单介绍了该现象的科学发现历程,并讨论了该科学发现历程给予我们的启示。
关键词 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 能量依赖型蛋白降解 细胞蛋白降解 泛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素-蛋白酶体通路 被引量:4
2
作者 肖炳燚 李桂源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30-232,共3页
泛素 蛋白酶体通路介导的细胞蛋白降解是一个复杂、缜密的调控过程 ,同时在细胞周期、基因转录及表达、抗原提呈和炎症演进等方面发挥调控作用 ,尤其是通过降解细胞各通路的抑制因子或 /和激活因子发挥上调或下调作用 ;而且泛素 蛋白... 泛素 蛋白酶体通路介导的细胞蛋白降解是一个复杂、缜密的调控过程 ,同时在细胞周期、基因转录及表达、抗原提呈和炎症演进等方面发挥调控作用 ,尤其是通过降解细胞各通路的抑制因子或 /和激活因子发挥上调或下调作用 ;而且泛素 蛋白酶体通路的异常与诸多疾病如恶性肿瘤、神经变性疾病、遗传性疾病、炎症、心肌病的致病机制有关。对于细胞应用该通路降解靶蛋白机制的阐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蛋白酶体通路 细胞周期 基因转录 炎症 细胞蛋白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祛毒扶正汤联合GC化疗方案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延迟率、通过率及CYFRA21-1、CK19-2G2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贾原菊 郭雪 姚春勇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9年第15期1655-1658,共4页
目的观察祛毒扶正汤联合GC化疗方案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延迟率、通过率及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FRA21-1)、细胞角蛋白19降解片段-2G2(CK19-2G2)的影响。方法将9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7例给予GC化疗方案治疗,研究... 目的观察祛毒扶正汤联合GC化疗方案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延迟率、通过率及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FRA21-1)、细胞角蛋白19降解片段-2G2(CK19-2G2)的影响。方法将9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7例给予GC化疗方案治疗,研究组47例给予祛毒扶正汤联合GC化疗方案治疗,2组均以3周为1个化疗周期,连续治疗2个化疗周期。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统计2组不同化疗周期的延迟率、通过率,记录2组治疗前后Karnofaky(KPS)评分,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CYFRA21-1、CK19-2G2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化疗第3个周期,研究组化疗延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化疗通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KP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均<0.05),2组血清CYFRA21-1、CK19-2G2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上述指标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祛毒扶正汤联合GC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能明显降低患者化疗延迟率,提高化疗通过率,改善血清CYFRA21-1、CK19-2G2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毒扶正汤 GC化疗方案 非小细胞肺癌 细胞蛋白19片段抗原 细胞蛋白19降解片段-2G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噬体的检测及其对肿瘤的作用 被引量:4
4
作者 齐亚莉 王俊 +2 位作者 李岩 王洪艳 龚守良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80-782,共3页
关键词 自噬体 细胞蛋白降解 肿瘤 检测 生物大分子 细胞 细胞结构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滩羊肉宰后成熟期间ATPase活力变化对微观结构及保水性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姬琛 罗辉 +1 位作者 刘吉娟 罗瑞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16-22,共7页
为研究宰后成熟期间ATPase活力变化对滩羊肉微观结构以及保水性的影响,以6月龄滩羊背最长肌(Longissimus dorsi)为研究对象,分析其4℃成熟0、1、2、4、8 d时Na^(+)-K^(+)-ATPase、Ca^(2+)-ATPase、Caspase-3活力以及肌肉微观结构、pH值... 为研究宰后成熟期间ATPase活力变化对滩羊肉微观结构以及保水性的影响,以6月龄滩羊背最长肌(Longissimus dorsi)为研究对象,分析其4℃成熟0、1、2、4、8 d时Na^(+)-K^(+)-ATPase、Ca^(2+)-ATPase、Caspase-3活力以及肌肉微观结构、pH值与滴水损失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成熟时间延长,Na^(+)-K^(+)-ATPase与Ca^(2+)-ATPase活力先升高后降低,成熟1 d时达到最大值;Caspase-3活力先升高后降低,成熟2 d时达到最大值;滴水损失率先升高后降低,pH值先降低后有所回升;总蛋白、低盐溶性蛋白及高盐溶性蛋白质量浓度均逐渐减少,水溶性蛋白质量浓度成熟2 d后显著降低(P<0.05);成熟至8 d时,肌原纤维断裂,肌纤维之间、肌束之间、肌纤维及肌膜之间形成间隙,Z线断裂,H带消失;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Na^(+)-K^(+)-ATPase活力与各指标均呈极显著相关性(P<0.01),Ca^(2+)-ATPase活力与pH值、Na^(+)-K^(+)-ATPase及Caspase-3活力均呈极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滩羊肉宰后成熟过程中Na^(+)-K^(+)-ATPase与Ca^(2+)-ATPase活力变化可能促使下游Caspase-3激活,Caspase-3水解结构蛋白可能导致肌肉组织在不同部位形成间隙,在重力作用下肌肉中的水分流入间隙中,引起滩羊肉滴水损失升高,保水性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羊 宰后成熟 细胞骨架蛋白降解 微观结构 羊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功能小分子用于蛋白的靶向降解
6
作者 黄祖熠 谭学强 郑积敏 《化学进展》 2025年第2期185-194,共10页
双功能小分子是一类可与多个目标发生相互作用的小分子,分为含连接子与无连接子两类。靶向蛋白降解是一种通过挟持细胞蛋白降解系统,即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和溶酶体系统,介导目的蛋白降解的新兴药物开发策略。相比传统的抑制剂型小分子药... 双功能小分子是一类可与多个目标发生相互作用的小分子,分为含连接子与无连接子两类。靶向蛋白降解是一种通过挟持细胞蛋白降解系统,即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和溶酶体系统,介导目的蛋白降解的新兴药物开发策略。相比传统的抑制剂型小分子药物,靶向蛋白降解通过直接清除目的蛋白实现蛋白功能的抑制,具有抑制时间长、可靶向不可成药蛋白等优点。双功能小分子的独特性质使其能够同时结合降解机制相关蛋白与目标蛋白,因而在靶向蛋白降解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综述了双功能小分子在靶向蛋白降解领域应用的研究近况,介绍了基于含连接子双功能小分子的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PROTACs)、基于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的小分子细胞外蛋白质降解剂(MoDE-As)和自噬靶向嵌合体(AUTACs),以及基于无连接子双功能小分子的分子胶降解剂(MGDs)和自噬小体绑定化合物(ATTECs),对其临床应用进行了总结。最后,本文讨论了两类双功能小分子用于靶向蛋白降解时所面临的挑战,并对它们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分子药物 双功能小分子 靶向蛋白降解 细胞蛋白降解系统
原文传递
Research Progress in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s of Prohibitin 被引量:4
7
作者 Jia-xian OU Si-fei HUANG Hong CHEN 《Journal of Reproduction and Contraception》 CAS 2010年第2期117-124,共8页
Prohibitin is named due to the negative regulatory role of its gene products in cell proliferation. Prohibitin gene is located at q21 of chromosome 17 in human beings and the protein is found at mitochondria, nucleus... Prohibitin is named due to the negative regulatory role of its gene products in cell proliferation. Prohibitin gene is located at q21 of chromosome 17 in human beings and the protein is found at mitochondria, nucleus and cytoplasm. Due to its size and ring-shaped structure, prohibitin protein defines functional subcompartments in mitochondria. Its subunits, PHB1 and PHB2, suppress cell proliferation as in the protein itself Nevertheless, recent investigation suggests that prohibitin protein enhances cell proliferation as well. It has also been found to suppress cell apoptosis by reducing cytochrome C release via the avoidance of mitochondrial crista remodeling which is facilitated through type 1 optic atrophy protein (OPAl). Acting as a binding site for ubiquitin, prohibitin protein regulates protein degradation by proteasome. Examples are the degradations of sperm mitochondria in a fertilized ovum or those of an abnormal sper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HIBITIN cell proliferation mitochondrial cristae type 1 optic atrophy protein(OPAl) cell apoptosi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