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KC激活剂佛波酯PMA和抑制剂Staurosporine对大肠癌HT-29细胞黏附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陈宏 李荣清 +5 位作者 丁云霞 林旭 黄丽春 刘跃 张国桥 张振书 《实用癌症杂志》 2005年第1期39-43,共5页
目的 探讨蛋白激酶C(PKC )激活剂佛波酯PMA和PKC抑制剂Staurosporine(SP)对大肠癌HT -2 9细胞黏附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观察、细胞黏附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测定、Westernblot分析黏附分子E Cadherin(E Cad)、Lami... 目的 探讨蛋白激酶C(PKC )激活剂佛波酯PMA和PKC抑制剂Staurosporine(SP)对大肠癌HT -2 9细胞黏附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观察、细胞黏附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测定、Westernblot分析黏附分子E Cadherin(E Cad)、LamininReceptor(LnR)、αCatenin和αCatenin表达等方法,研究PMA和SP对HT- 2 9细胞黏附作用的影响。结果 从体外细胞培养观察和黏附HUVECs实验结果发现,10 0nmol/LPMA处理后,和培养液对照组相比可见HT- 2 9细胞由圆形变成成纤维细胞样生长,细胞发生游走、扩散,HT -2 9细胞间黏附减弱,而对HUVECs的黏附增强(P <0 .0 5 )。而10 0nmol/LPMA和10 0nmol/LSP联合处理HT 2 9细胞,可见细胞成片生长,HT- 2 9细胞间黏附增强,而对HUVECs的黏附则降低(P <0 .0 5 )。Westernblot分析结果提示,培养液对照组细胞可较高水平表达E Cad、LnR ,而低水平表达αCatenin、αCatenin。10 0nmol/LPMA作用细胞可诱导HT- 2 9细胞LnR表达水平增强,而E Cad表达水平轻度减弱,对αCatenin、α- Catenin表达水平无作用。而SP可拮抗PMA的作用,使LnR表达水平降低,E Cad表达水平增强,而对α- Catenin和α- Catenin的表达亦无影响。结论 PKC激活剂佛波酯PMA可促使肿瘤细胞间的同质性黏附能力减弱,与HUVECs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UROSPORINE 细胞黏附作用 PMA 佛波酯 激活剂 大肠癌 Catenin HT-29细胞 蛋白激酶C(PKC) HUVECs Western 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 体外细胞培养 Cad表达 Laminin PKC抑制剂 blot 黏附能力 LnR 低水平表达 肿瘤细胞 黏附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黄酮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抑制人白细胞黏附作用
2
作者 翁玲玲 赵凯 黄文才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420-423,共4页
目的设计合成带α-亚甲基-γ-丁内酯结构的异黄酮衍生物并检测其抑制人白细胞黏附作用。方法以7-羟基异黄酮衍生物为原料,合成了13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用人多形核白细胞黏附性实验检测目标化合物的活性。结果与结论所合成的目标... 目的设计合成带α-亚甲基-γ-丁内酯结构的异黄酮衍生物并检测其抑制人白细胞黏附作用。方法以7-羟基异黄酮衍生物为原料,合成了13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用人多形核白细胞黏附性实验检测目标化合物的活性。结果与结论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对人多形核白细胞黏附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合成 异黄酮 α-亚甲基-γ-丁内酯 细胞黏附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突变p27基因转染对大肠癌SW480细胞黏附作用的影响
3
作者 陈珺 徐少勇 邓长生 《实用癌症杂志》 2005年第2期138-140,共3页
目的研究人突变p27基因p27mt对大肠癌细胞黏附作用的影响,探讨p27mt基因在大肠癌转移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用Ad-p27mt转染大肠癌细胞SW480,采用WesternBlot检测p27mt在SW480中的表达。分别采用细胞计数法,MTT法检测p27mt对大肠癌细胞同质... 目的研究人突变p27基因p27mt对大肠癌细胞黏附作用的影响,探讨p27mt基因在大肠癌转移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用Ad-p27mt转染大肠癌细胞SW480,采用WesternBlot检测p27mt在SW480中的表达。分别采用细胞计数法,MTT法检测p27mt对大肠癌细胞同质黏附作用和异质黏附作用的影响。结果转染Ad-p27mtSW480细胞转染后,同质黏附作用高于对照,异质黏附作用低于对照。结论上调p27mt基因的表达,可使大肠癌细胞间的同质黏附作用增强,异质黏附作用降低。因此,p27mt基因具有抑制大肠癌细胞转移的功能,其机制是改变了细胞基质及细胞间的黏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黏附作用 P27基因转染 突变 细胞SW480 mt基因 MTT法检测 大肠癌转移 细胞计数法 大肠癌细胞 细胞转移 作用机制 Blot 细胞转染 黏附能力 细胞基质 细胞 同质 Ad 对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间黏附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73
4
作者 高长越 周华东 +2 位作者 邓娟 黄文 陈曼娥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135-136,共2页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局灶区白细胞与内皮细胞黏附性变化的影响。方法 :通过免疫荧光标记技术和显微超高速录像系统 ,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及应用川芎嗪后模型大鼠脑局灶区白细胞黏附性的变化。结果 :缺血再灌注损伤脑局灶...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局灶区白细胞与内皮细胞黏附性变化的影响。方法 :通过免疫荧光标记技术和显微超高速录像系统 ,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及应用川芎嗪后模型大鼠脑局灶区白细胞黏附性的变化。结果 :缺血再灌注损伤脑局灶区微动脉白细胞附壁指数升高 ,白细胞与内皮细胞间断裂应力降低 ,黏附力显著增强 ;应用川芎嗪后附壁密度指数及黏附力显著下降 ,断裂应力增高。结论 :川芎嗪可显著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内皮细胞与白细胞的黏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细胞黏附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基质细胞和单个核细胞黏附作用及部分相关抗原的表达 被引量:5
5
作者 孙伟正 俞亚琴 +2 位作者 罗梅宏 马智刚 王金环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69-570,共2页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细胞黏附作用 骨髓基质细胞 相关抗原 细胞表面黏附分子 骨髓造血干细胞 骨髓单个核细胞 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对体外培养的滋养细胞黏附作用的影响及机理探讨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杰 章汉旺 +1 位作者 魏玉兰 李豫峰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92-395,共4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影响体外培养的滋养细胞黏附作用的机理。方法从6例早孕患者人工流产的绒毛组织中获取滋养细胞,建立体外滋养细胞黏附模型,在无血清培养液中,加入浓度为10nmol/L的IGFⅠ进行培养处理。单纯加入IGFⅠ...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影响体外培养的滋养细胞黏附作用的机理。方法从6例早孕患者人工流产的绒毛组织中获取滋养细胞,建立体外滋养细胞黏附模型,在无血清培养液中,加入浓度为10nmol/L的IGFⅠ进行培养处理。单纯加入IGFⅠ的细胞为IGFⅠ组;加入IGFⅠ及抗整合素αvβ3抗体(抗整合素抗体)的细胞为IGFⅠ+抗整合素组;不加IGFⅠ的细胞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检测仪测定吸光度(A)值,表示黏附细胞的相对数量。于扫描电镜下观察IGFⅠ组和对照组的细胞形态的变化,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该两组细胞中磷酸化黏着斑激酶的表达。结果IGFⅠ组的平均A值为0.491±0.0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198±0.0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GFⅠ+抗整合素组的平均A值为0.184±0.031,明显低于IGFⅠ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观察显示,滋养细胞加入IGFⅠ后,与纤维粘连蛋白黏附局部,可见滋养细胞表面片状伪足形成,与对照组比较,片状伪足明显增多并伸展。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滋养细胞加入IGFⅠ后,细胞膜及细胞质中磷酸化黏着斑激酶呈阳性表达。结论浓度为10nmol/L的IGFⅠ通过激活磷酸化黏着斑激酶,刺激滋养细胞表面片状伪足的形成并伸展,促进滋养细胞黏附到纤维粘连蛋白上,而抗整合素抗体则可明显抑制IGFⅠ的促黏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细胞黏附作用 体外培养 机理探讨 IGF-Ⅰ 纤维粘连蛋白 黏着斑激酶 整合素αvβ3 滋养细胞 无血清培养液 免疫组化方法 扫描电镜观察 片状伪足 细胞表面 mol/L 对照组 moL/L 磷酸化 统计学 绒毛组织
原文传递
川芎嗪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间黏附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钟瑜 张焱 杨国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3年第5期257-257,293,共2页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局灶区白细胞与内皮细胞黏附性变化的影响。方法 :通过免疫荧光标记技术和显微超高速录像系统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及应用川芎嗪后局灶区白细胞黏附性的变化。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局灶区微动脉白细...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局灶区白细胞与内皮细胞黏附性变化的影响。方法 :通过免疫荧光标记技术和显微超高速录像系统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及应用川芎嗪后局灶区白细胞黏附性的变化。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局灶区微动脉白细胞附壁指数升高 ,白细胞与内皮细胞间断裂应力降低 ,黏附力显著增强 ;应用川芎嗪后附壁指数及黏附力显著下降 ,断裂应力增高。结论 :川芎嗪可显著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内皮细胞与白细胞的黏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细胞黏附作用 细胞 内皮细胞 实验研究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b2对结肠癌细胞细胞外黏附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玉辉 孙庆庆 郭放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5期61-63,共3页
;目的探讨Gab2对结肠癌细胞外黏附作用的影响。方法选取SW620和HCT116两种结肠癌细胞系,建立Gab2表达降低和Gab2表达升高的稳定细胞株。将实验NOD/SCID小鼠分为3组,每组10只。(1)对照组;接种scr/MGC803体结肠癌细胞;(2)Gab2降低组;接种G... ;目的探讨Gab2对结肠癌细胞外黏附作用的影响。方法选取SW620和HCT116两种结肠癌细胞系,建立Gab2表达降低和Gab2表达升高的稳定细胞株。将实验NOD/SCID小鼠分为3组,每组10只。(1)对照组;接种scr/MGC803体结肠癌细胞;(2)Gab2降低组;接种Gab2降低的siGab2/MGC803结肠癌细胞;(3)Gab2升高组;接种Gab2升高的Gab2/MGC803结肠癌细胞。检测细胞迁移能力,测量肿瘤的大小和侵袭范围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处理后3组细胞迁移数计算结果显示,Gab2降低组的细胞迁移数显著低于Gab2升高组和对照组(P<0.05)。各组NOD/SCID小鼠均在接种40 d后处死,比较接种前与接种后小鼠体质量,Gab2降低组显著低于Gab2升高组、对照组,对照组低于Gab2升高组。测量瘤体积,Gab2升高组高于Gab2降低组、对照组。Gab2降低组瘤体积抑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相关分析发现,MMP-2、MMP-9蛋白的表达与Gab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Gab2可有效调控体外细胞迁移数,显著抑制小鼠结肠癌细胞侵袭及转移,通过调节MMP-2、MMP-9蛋白表达,从而抑制结肠癌生长及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Gab2 细胞黏附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藤碱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滑膜细胞与炎性细胞黏附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肖涟波 欧阳桂林 +8 位作者 张新文 何勇 黄正 张永立 解骏 张秋玉 沈佰华 王利 李宁丽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0年第3期410-412,共3页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关节慢性滑膜炎症为特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缓解疼痛,减轻关节病理损害,延缓关节畸形变是治疗的主要目标。青藤碱(sinomenine)是从中药青风藤中提取的生物碱单体,具有显著的镇痛和消炎作用,其盐酸...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关节慢性滑膜炎症为特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缓解疼痛,减轻关节病理损害,延缓关节畸形变是治疗的主要目标。青藤碱(sinomenine)是从中药青风藤中提取的生物碱单体,具有显著的镇痛和消炎作用,其盐酸盐制剂临床上用来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并取得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关节炎患者 细胞黏附作用 青藤碱 滑膜细胞 炎性 自身免疫疾病 生物碱单体
原文传递
普罗布考对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人内皮细胞TOLL样受体4表达及单核内皮细胞黏附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清武 牟玲 +4 位作者 王琳 王景周 高东 周红杰 向静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5-77,i004,共4页
目的:探讨普罗布考对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lowdensitylipoprotein,ox-LDL)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TLR4表达及其黏附功能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普罗布考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发现抗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新靶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目的:探讨普罗布考对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lowdensitylipoprotein,ox-LDL)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TLR4表达及其黏附功能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普罗布考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发现抗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新靶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RT-PCR,WesternBlot技术检测了普罗布考对ox-LDL诱导的细胞TOLL样受体4(toll-likereceptor4,TLR4)表达的影响,同时用孟加拉玫瑰红活细胞染色法观察不同浓度普罗布考对ox-LDL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umbilicalveinendothelialcells,HUVECs)对单核细胞黏附的影响,并利用相关性检验分析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ox-LDL能明显上调HUVECsTLR4的表达,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t=3.04~12.52,P<0.01)。普罗布考呈浓度依赖方式抑制ox-LDL诱导HUVECsTLR4表达,同时也能明显抑制ox-LDL诱导的HUVECs对单核细胞黏附(t=5.30,19.23,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两者间有明显的正相关性(r=0.996,P<0.01)。结论:普罗布考除具有调脂作用外,尚可通过抑制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TLR4受体的表达和抑制单核细胞与内皮细胞黏附聚集,发挥抗炎作用;TLR4可能成为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 血管/细胞 普罗布可/药理学:脐静脉/细胞 细胞黏附/药物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夷挥发油对内皮细胞黏附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锋 汪年松 晏春根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06年第4期238-239,共2页
目的:探讨辛夷挥发油对内皮细胞黏附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TNF-α诱导活化的内皮细胞与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的体外黏附实验,观察辛夷挥发油对其黏附功能的影响。结果: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在TNF-α刺激后,与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发... 目的:探讨辛夷挥发油对内皮细胞黏附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TNF-α诱导活化的内皮细胞与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的体外黏附实验,观察辛夷挥发油对其黏附功能的影响。结果: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在TNF-α刺激后,与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发生黏附,而辛夷挥发油处理后,黏附量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辛夷挥发油能抑制活化的人内皮细胞与中性粒细胞的黏附,具有抗炎与抗黏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夷挥发油/药理学 @内皮细胞黏附功能/药物作用 体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麦总皂苷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表达影响的研究
12
作者 傅华洲 蒋福升 +3 位作者 张扬卿 金莉 陈铌铍 丁志山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11年第6期480-482,456,共3页
目的:研究参麦总皂苷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MA-1)表达的影响,探讨参麦抗肿瘤作用的可能机理。方法:制备参麦总皂苷,以炎症因子TNF-α为诱导物,用一系列浓度的参麦总皂苷进行干预处理HUVEC细胞,采用荧光定量PC... 目的:研究参麦总皂苷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MA-1)表达的影响,探讨参麦抗肿瘤作用的可能机理。方法:制备参麦总皂苷,以炎症因子TNF-α为诱导物,用一系列浓度的参麦总皂苷进行干预处理HUVEC细胞,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VCMA-1基因的转录和表达情况。结果:TNF-α可剂量依赖性诱导HUVEC细胞表达VCMA-1,其中20ng/ml为合适诱导浓度;参麦总皂苷可以从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显著抑制TNF-α诱导的VCMA-1表达,并且与剂量呈正相关,但对正常HUVEC细胞的VCMA-1表达没有明显影响。结论:参麦总皂苷对TNF-α诱导的HUVEC细胞VCMA-1表达有抑制作用,提示其具有抗肿瘤转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麦总皂苷/药理学 细胞黏附分子/药物作用 脐静脉 体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低氧暴露对足球运动员红细胞免疫功能及调节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4
13
作者 张缨 周帆扬 +2 位作者 胡扬 陈效科 田野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0-132,共3页
目的 :探讨急性低氧暴露对人体红细胞免疫功能及其免疫调节因子的影响。方法 :受试对象为北京体育大学体育系男子足球专项运动员 8名 ,平均年龄 2 0 .6 3± 0 .74岁。让受试者晚上在低氧房暴露 (居住 ) 10小时。低氧房空气中氧含量... 目的 :探讨急性低氧暴露对人体红细胞免疫功能及其免疫调节因子的影响。方法 :受试对象为北京体育大学体育系男子足球专项运动员 8名 ,平均年龄 2 0 .6 3± 0 .74岁。让受试者晚上在低氧房暴露 (居住 ) 10小时。低氧房空气中氧含量为 15 .3% (相当于海拨 2 5 0 0m)。分别于低氧暴露前 1天、急性低氧暴露 10小时后晨起取安静空腹静脉血测试 ,采用花环方法测定红细胞免疫功能、红细胞免疫促进因子和抑制因子活性。结果显示 ,急性低氧暴露 10小进后 ,机体RBC-C3bRR、RBC -ICRR急剧升高 (P <0 .0 1) ,同时出现免疫促进因子活性降低、免疫抑制因子活性升高的趋势。提示急性低氧应激后 ,红细胞免疫功能表现为亢进与紊乱 ,红细胞免疫调节系统对红细胞免疫功能亢进的反馈性调节作用可能发生障碍或作用较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低氧暴露 细胞免疫功能 细胞免疫调节因子 运动员 细胞黏附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皮间充质转化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中的潜在作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利民 包秀丽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92-695,700,共5页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是一种以纤维化为特点具有潜在致盲性的眼科并发症,其病理改变是产生视网膜前膜(epiretinal membranes,ERMs)。ERMs是一种纤维增殖膜,在视网膜前后表面及玻璃体内形成,当...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是一种以纤维化为特点具有潜在致盲性的眼科并发症,其病理改变是产生视网膜前膜(epiretinal membranes,ERMs)。ERMs是一种纤维增殖膜,在视网膜前后表面及玻璃体内形成,当其收缩后导致PVR的发生,最终形成视网膜皱褶和牵引视网膜脱离(tractional retinal detachment,TRD)。多种细胞类型在ERMs中已被确定,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在PVR的病理生理学中至关重要。大量的临床和实验证据研究表明,RPE细胞采用了成纤维细胞表型发生了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并且还涉及大量的细胞因子、转录因子。EMT的特点是细胞间黏附和顶面-底侧细胞极性的缺失,这增加了细胞的移行性。由此产生的细胞能够通过细胞外基质迁移和转移。细胞间黏附由连接复合体维系着,它们在维护RPE细胞表型方面起重要作用,其通过激活一些信号通路及转录因子破坏这些连接复合体并导致EMT的发生。经过EMT过程后,转化生长因子-β使RPE细胞进一步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源自RPE细胞的成纤维细胞和肌成纤维细胞可以通过细胞迁移、增殖,导致ERMs的形成,这在PVR的病程发展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上皮间充质转化 成纤维细胞 肌成纤维细胞 细胞黏附作用 钙黏蛋白 转化生长因子-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120与恶性肿瘤 被引量:3
15
作者 周兰兰 浣孝强 《现代医药卫生》 2006年第23期3387-3389,共3页
关键词 P120 恶性肿瘤 CADHERIN 细胞黏附作用 细胞连接处 家族成员 信号转导 生物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Asp50与BH150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及其对患者2hPG、sI—CAM-1、sVCAM-1、MCP-1和TNF—α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付冬霞 郭宁宁 +2 位作者 苏娜 许金秀 王光亚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3期459-463,共5页
【目的】探讨双时相门冬胰岛素50(BIAsp50)与双时相人胰岛素50(BH150)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及其对患者餐后2h血糖(2hPG)、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目的】探讨双时相门冬胰岛素50(BIAsp50)与双时相人胰岛素50(BH150)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及其对患者餐后2h血糖(2hPG)、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既往未行胰岛素治疗的66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BIAsp50组与BH150组各33例。分别给予BIAsp50、BHl50每日两次皮下注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PG)、2hPG及增幅、餐后2h内的增幅曲线下面积(IAUC)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以及血清siCAM-1、sVCAM-1、MCP-1和TNF-α等炎症指标的水平。【结果】①治疗前,两组血糖水平各指标(FPG、2hPG、2hPG的振幅、IAUC及HbA1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12周,两组各个血糖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BIAsp50组治疗后6、12周的2hPG、2hPG的增幅、2h内的IAUC均显著低于BH150组;治疗后12周的HbA1c显著低于BH150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BIAsp50组低血糖事件的总发生率为12.1%,显著低于BH150组的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前,两组各炎症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12周,两组的各个炎症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组间比较,BIAsp50组治疗后12周的各炎症指标均显著低于BH150组,治疗后6周的sVCAM-1、TNF-α显著低于BH150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BH150相比,BIAsp50对T2DM患者具有更好的餐后血糖控制效果,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更低,且治疗后的siCAM-1、5VCAM-1、MCP-1和TNF-α水平更低,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与炎症反应的改善效果更加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药物疗法 胰岛素/药理学 胰岛素/类似物和衍生物 饭后期间 血糖/代谢 细胞黏附分子/药物作用 趋化因子CCL2/药物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dinbitor, a novel disintegrin from Agkistrodon halys brevicaudus stejneger inhibits adhesion and proliferation of SMMC-7721 cells 被引量:2
17
作者 Chunling Zhao Xiuyun Cui Feng Ren Baochang Zhao 《The Chinese-Germa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CAS 2008年第7期390-393,共4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rAdinbitor on the adhesion and proliferation of human hepatoma cell strain 8MMC-7721. Methods: Cell adhesion assay was used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rAdinbitor on the adhesio...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rAdinbitor on the adhesion and proliferation of human hepatoma cell strain 8MMC-7721. Methods: Cell adhesion assay was used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rAdinbitor on the adhesion of 8MMC-7721 cells to fibronectin (FN). Crystal violet staining was performed to detect the influence of rAdinbitor on the adhesion of 8MMC- 7721 cells. MTT assay was employed to detect the inhibitory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of rAdinbitor on the proliferation of 8MMC-7721 cells. The morphologic changes of the control 8MMC-7721 cells and the apoptotic cells induced by 200μg/mL rAdinbitor for 36 h were observed under light microscope after HE staining. Flow cytometry analysis was applied to determine the apoptosis rate of 8MMC-7721 cells. Results: (1) FN promoted the adhesion of human hepatoma cell strain 8MMC-7721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2) rAdinbitor could dose-dependently inhibit the adhesion of SMMC-7721 cells to FN. The higher the concentration was, the stronger the inhibition was.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the groups (P 〈 0.05). (3) rAdinbitor had a strong inhibition on the proliferation of 8MMC-7721 cells and showed a dose-dependent manner (P 〈 0.05). After a 48 h exposure, the IC50 value of rAdinbitor was 177.83 μg/mL. (4) After exposure of 8MMC-7721 cells to 200μg/mL rAdinbitor for 36 h, the early morphologic changes appeared and the apoptosis rate was 20.68%,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2.38%, P 〈 0.05). Conclusion: rAdinbitor can dose-dependently inhibit the 8MMC-7721 cells adhesion to FN, and can inhibit the proliferation in dose-dependent manner and promote their apopt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dinbitor DISINTEGRIN HEPATOMA ADHESION PROLIFERATION APOPTO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s of grafting cell penetrate peptide and RGD on endocytosis and biological effects of Mg-CaPNPs-CKIP-1 siRNA carrier system in vitro 被引量:3
18
作者 YI Man-fei CHEN Liang-jian +3 位作者 HE Hui-li SHI Lei SHAO Chun-sheng ZHANG Bo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5期1291-1304,共14页
Calcium phosphate nanoparticles(CaPNPs)have good biocompatibility as gene carriers;however,CaPNPs typically exhibit a low transfection efficiency.Cell penetrate peptide(TAT)can increase the uptake of nanoparticles but... Calcium phosphate nanoparticles(CaPNPs)have good biocompatibility as gene carriers;however,CaPNPs typically exhibit a low transfection efficiency.Cell penetrate peptide(TAT)can increase the uptake of nanoparticles but is limited by its non-specificity.Grafting adhesion peptide adhesion peptide on carriers can enhance their targeting.The Plekho1 gene encodes casein kinase-2 interacting protein-1(CKIP-1),which can negatively regulate osteogenic differentiation.Based on the above,we produced a Mg-CaPNPs-RGD-TAT-CKIP-1 siRNA carrier system via hydrothermal synthesis,silanization and adsorption.The effects of this carrier system on cell endocytosis and biological effects were evaluated by cell culture in vitro.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CaPNPs with 7%Mg(60 nm particle size,short rod shape and good dispersion)were suitable for use as gene carriers.The carrier system boosted the endocytosis of MG63 cells and was helpful for promoting the differentiation of osteoblasts,and the dual-ligand system possessed a synergistic effect.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show the tremendous potential of the Mg-CaPNPs-RGD-TAT-CKIP-1 siRNA carrier system for efficient delivery into cells and osteogenesis induc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lcium phosphate nanoparticles adhesion peptide cell penetrate peptide ENDOCYTOSIS SI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为什么会扩散
19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年第6期489-489,共1页
科学家指出,癌症细胞在转移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首先要经过数十次变异,然后要克服细胞间黏附作用脱离出来,并改变形状穿过致密的结缔组织。成功逃逸后,癌细胞将通过微血管进入血液,在那里它还可能遭到白细胞的攻击。
关键词 癌症细胞 细胞黏附作用 扩散 结缔组织 科学家 微血管 细胞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为什么会扩散
20
《健康生活》 2006年第11期35-35,共1页
新华社记者最近报道:对癌症患者来说,癌细胞开始在全身扩散(即转移)的那一刻是最令人恐慌的病情转折点。最近,科学家对这个谜一般的过程给出了新的解读。科学家指出,癌症细胞在转移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首先要经过数十次变异,... 新华社记者最近报道:对癌症患者来说,癌细胞开始在全身扩散(即转移)的那一刻是最令人恐慌的病情转折点。最近,科学家对这个谜一般的过程给出了新的解读。科学家指出,癌症细胞在转移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首先要经过数十次变异,然后要克服细胞间黏附作用脱离出来,并改变形状穿过致密的结缔组织。成功逃逸后,癌症细胞将通过微血管进人血液,在那里它还可能遭到白细胞的攻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患者 全身扩散 细胞黏附作用 癌症细胞 结缔组织 科学家 细胞 人血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