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Retinex亮度校正的图像细节对比度增强感知 被引量:1
1
作者 吴阳 张利平 邹莎 《计算机仿真》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437-440,449,共5页
传统图像对比度增强方法存在细节丢失问题,导致图像明亮位置像素失真。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新的基于Retinex亮度校正的图像细节对比度增强感知方法。利用Retinex对图像三种色彩增强,校正图像亮度。引入细节增益因子并与调整映射相结合,保... 传统图像对比度增强方法存在细节丢失问题,导致图像明亮位置像素失真。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新的基于Retinex亮度校正的图像细节对比度增强感知方法。利用Retinex对图像三种色彩增强,校正图像亮度。引入细节增益因子并与调整映射相结合,保护图像明亮位置对比度,抑制裁剪效应和光晕。建立高斯差分映射感知对比度,利用PCM调整对比度,完成图像细节对比度的增强感知。为验证研究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一次仿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可知,与传统方法对比研究方法处理后的图像纹理清晰,细节丢失较少,证明了论文成果为图像领域深入研究提供可靠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亮度校正 饱和度 图像细节对比度 增强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摄影中对比度细节评价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8
2
作者 刘澜涛 岳保荣 +1 位作者 尉可道 宋少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8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使用对比度细节乳腺摄影(CDMAM)模体探索乳腺摄影中对比度细节(CD)的量化主观评价方法。方法:在28kV下,采用半自动曝光模式对CDMAM模体摄影,获得影像,然后由四位观察者观察并记录。结果:观察阈值影像质量指数(IQF)为30.35,理想IQF... 目的:使用对比度细节乳腺摄影(CDMAM)模体探索乳腺摄影中对比度细节(CD)的量化主观评价方法。方法:在28kV下,采用半自动曝光模式对CDMAM模体摄影,获得影像,然后由四位观察者观察并记录。结果:观察阈值影像质量指数(IQF)为30.35,理想IQF为20.59;高对比度分辨力指数(RH)为0.75;低对比度分辨力指数(RL)为0.76。结论:IQF值越小、RH和RL越大、观察阈值对比度细节曲线(CDC)越靠近理想CDC则影像质量越好。IQF结合CDC,可以评价摄影系统的CD探测能力,有利于质量控制基线值的建立和相互比较;可将RH、RL与客观评价参数进行比较,验证其评价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摄影 对比度细节 对比度细节乳腺摄影 量化主观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影像对比度细节体模的设计 被引量:2
3
作者 鄢铃 林滔 《中国测试》 CAS 2011年第2期21-24,共4页
为了评价医用X射线摄影影像质量,设计及制作了一种对比度细节体模。利用X射线透过物质时其透过剂量随物质厚度的增加呈指数减弱原理,在与肌肉组织对X射线减弱特性基本等效的有机玻璃板上加工不同大小和深度的圆孔而制成。对比度细节圆... 为了评价医用X射线摄影影像质量,设计及制作了一种对比度细节体模。利用X射线透过物质时其透过剂量随物质厚度的增加呈指数减弱原理,在与肌肉组织对X射线减弱特性基本等效的有机玻璃板上加工不同大小和深度的圆孔而制成。对比度细节圆孔在对比度阈值区域精密分布,对比度细节从0.3~80.0mm,同时提出了对比度细节体模影像质量指数的计算方法及体模的应用。该体模使用方便,指标计算简单,适合对X射线影像质量的对比度及空间分辨率的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度 对比度-细节 阈值对比度 体模 影像质量指数(IQ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一种新的基于局部标准差的自适应对比度增强算法的评价(英文) 被引量:9
4
作者 张锋 蒋一峰 +1 位作者 陈真诚 蒋大宗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989-992,共4页
介绍一种基于图像局部标准差变换的自适应增强算法 通过将图像的局部标准差映射为高斯函数得到一个非线性对比度增益函数 ,使图像的细节区域得到较大幅度的增强 ,同时抑制平滑区域的噪声以及发生于陡峭边缘的“振铃伪迹”(RingingArtif... 介绍一种基于图像局部标准差变换的自适应增强算法 通过将图像的局部标准差映射为高斯函数得到一个非线性对比度增益函数 ,使图像的细节区域得到较大幅度的增强 ,同时抑制平滑区域的噪声以及发生于陡峭边缘的“振铃伪迹”(RingingArtifact) 通过不同类型的图像以及对比度 -噪声比 (Contrast-to -NoiseRatio)演示了算法的性能 ,并与几种常用的图像增强方法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该算法对于低对比度的图像细节具有较好的增强效果 ,同时能够避免平滑区域噪声的过度增强及陡峭边缘的振铃伪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对比度增强 局部标准差 对比度噪声比 细节对比度 X线投影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DD函数的ICT系统设计技术
5
作者 魏东波 傅健 +1 位作者 李冰 张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4-218,共5页
工业计算机层析成像(ICT,Industrial Computed Tomography)是一种先进的非接触式无损检测技术,具有复杂精密、非通用和高成本的特点,需要根据用户的具体检测需求进行定制开发,以降低系统研发风险和成本.为此,提出并研究了一种基于对比度... 工业计算机层析成像(ICT,Industrial Computed Tomography)是一种先进的非接触式无损检测技术,具有复杂精密、非通用和高成本的特点,需要根据用户的具体检测需求进行定制开发,以降低系统研发风险和成本.为此,提出并研究了一种基于对比度-细节-剂量(CDD,Contrast-Detail-Dose)函数的ICT系统设计技术框架.据此,推导了扇束三代二维ICT系统基于CDD函数的设计平台,并完成了软件开发.该项技术包括基于CDD函数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omputer Aided Design)模块、扇束三代二维ICT成像数字仿真模块和CT图像性能评定模块3部分.其输入参数是表征用户检测需求的初始设计参数,输出参数是满足用户检测需求的最优解.初始设计参数首先进入CAD模块完成性能考核;如果满足要求,再进入仿真模块完成仿真考核;最后,对仿真结果进行量化评定,得到设计参数对应的系统性能指标.计算机仿真和工程系统开发结果验证了该设计技术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CT 系统设计 对比度-细节-剂量函数 仿真 性能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ΔD|≥(35)σ_D中的系数理解
6
作者 郑世才 《无损检测》 2002年第2期92-92,共1页
关键词 射线探伤 细节影像对比度 概率 随机性偶然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X线摄影系统中低剂量应用的探讨 被引量:9
7
作者 赵嵩 张军毅 +4 位作者 章伟敏 张德营 李月卿 王昌元 侯庆峰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96-398,共3页
目的通过数字X线摄影系统(DR)在胸部摄影检查中的应用评价DR的低剂量的优越性。方法利用CDRAD2.0低对比细节体模评价计算机X线摄影(CR)和DR的影像质量和表面空气吸收剂量(ESD)关系,分别利用两个系统(DR使用ESD约为CR的1/3)得到成人胸部3... 目的通过数字X线摄影系统(DR)在胸部摄影检查中的应用评价DR的低剂量的优越性。方法利用CDRAD2.0低对比细节体模评价计算机X线摄影(CR)和DR的影像质量和表面空气吸收剂量(ESD)关系,分别利用两个系统(DR使用ESD约为CR的1/3)得到成人胸部30幅影像。由6位影像科医生来评价以上两者的影像系统对于肩胛骨内侧边缘等胸部结构的清晰程度。结果CR影像和减少ESD的DR影像在影像诊断质量上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R的较好的分辨率和低噪声特性,以及高DQE有助于减少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而不影响诊断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X线摄影 对比度-细节体模 影像质量因子 影像质量
原文传递
平板DSA和II/TV DSA在透视下的影像质量和辐射剂量比较 被引量:16
8
作者 王志康 孙建忠 章伟敏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92-395,共4页
目的探讨比较平板(FD)DSA系统(飞利浦Allura Xper FD20,荷兰)和II/TVDSA系统(飞利浦Integris CV12,荷兰)之间在透视应用中的辐射剂量和影像质量差异。方法根据阈值对比度-细节检测能力(TCCD)技术,分别利用两系统在X线探测器面入射空气... 目的探讨比较平板(FD)DSA系统(飞利浦Allura Xper FD20,荷兰)和II/TVDSA系统(飞利浦Integris CV12,荷兰)之间在透视应用中的辐射剂量和影像质量差异。方法根据阈值对比度-细节检测能力(TCCD)技术,分别利用两系统在X线探测器面入射空气比释动能率(EAK)为5、10、20、40、60和80nGy/帧的辐射剂量下对T0[10]体模进行透视检测,由3位观察者采用双盲法对透视影像进行观察评分,计算阈值检测指数(HT),并作检测指数图。结果在EAK为5nGy/帧时,两系统的HT值基本持平,随着EAK的增加,FD DSA的HT值明显提高,而II/TVDSA的HT值提高较缓慢,且当辐射剂量过高时反而降低。实际临床使用中,在相同的HT值下,FD DSA的透视剂量不到II/TVDSA的50%。结论FD DSA透视影像质量好于II/TVDSA,在获得同等透视影像质量时,平板DSA可大大降低病人和医务人员接受的X线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板成像系统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低剂量透视 影像质量 阈值对比度-细节检测能力
原文传递
计算机X射线摄影条件与影像质量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丁文洪 章伟敏 丁信法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90-592,共3页
目的通过比较计算机X射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不同kV、曝光剂量及曝光等级的组合对对比.细节检出指数和影像质量的影响,探讨CR摄影中合理使用曝光剂量及曝光等级组合的原则。方法根据阈值对比度.细节检测能力(TCDD... 目的通过比较计算机X射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不同kV、曝光剂量及曝光等级的组合对对比.细节检出指数和影像质量的影响,探讨CR摄影中合理使用曝光剂量及曝光等级组合的原则。方法根据阈值对比度.细节检测能力(TCDD)技术,用55、65和75kv,分别结合3种不同的曝光剂量与曝光等级组合对体模TO.16进行摄影,请3位观察者采用双盲法对所得影像进行观察评分,计算阈值检测指数HT(A);同时结合临床分别对膝关节、胸部、腰椎进行不同组合的投照,请3位放射专家进行双盲阅片,评价影像质量。结果相对低的kV采用增加曝光剂量、减小曝光等级的组合所得探测指数提高幅度高于高的kV;在kV值相同的情况下,对比度好的部位可明显降低曝光剂量,提高曝光等级。结论根据疾病诊断需要和受检部位对比度情况,合理使用曝光等级既能明显降低患者的辐射,又不影响疾病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X射线摄影 曝光等级 影像质量 阈值对比度-细节检测能力(TCDD)
原文传递
计算机X射线摄影新旧成像板的比较
10
作者 丁文洪 章伟敏 王加伟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86-288,共3页
目的通过体模检测和病例检查的对照研究,比较计算机X射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新旧两种不同成像板(IP)对影像质量和病人辐射的影响,探讨新旧IP的使用原则。方法对新旧IP进行常规暗噪声、均匀性和一致性、擦除完全性检... 目的通过体模检测和病例检查的对照研究,比较计算机X射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新旧两种不同成像板(IP)对影像质量和病人辐射的影响,探讨新旧IP的使用原则。方法对新旧IP进行常规暗噪声、均匀性和一致性、擦除完全性检测;根据阈值对比度一细节检测能力(TCDD)技术,75kV时新旧IP对体模TO.16进行摄影,请3位观察者采用双盲法对所得影像进行观察评分,计算阈值检测指数HT(A);结合临床用相同曝光条件,不同的IP分别对膝关节、胸部、腰椎进行投照,请3位放射专家进行双盲阅片,评价影像质量。结果新旧IP在物理指标上基本相同,在相同曝光条件下,新IP的检测能力高于旧IP,当旧IP提高20%的辐射剂量后,旧IP检测能力接近新IP。结论随着IP使用次数的增加,需逐步提高曝光剂量才能保证影像质量;若保持原有剂量不变,IP的检测能力就会下降,将影响疾病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X射线摄影 成像板 质量控制 阈值对比度-细节检测能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