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色氨酸及其细菌代谢产物对畜禽肠道屏障及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杨鑫硕 常丹翼 +3 位作者 续丹丹 张海华 马秋刚 黄世猛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36-644,共9页
色氨酸(tryptophan, Trp)是功能性必需氨基酸之一。色氨酸及其细菌代谢产物对维持宿主肠道稳态,促进机体生长性能和代谢极为重要。色氨酸通过吲哚途径、犬尿氨酸途径和5-羟色胺途径等代谢过程,产生多种具有益生功能的细菌代谢产物。色... 色氨酸(tryptophan, Trp)是功能性必需氨基酸之一。色氨酸及其细菌代谢产物对维持宿主肠道稳态,促进机体生长性能和代谢极为重要。色氨酸通过吲哚途径、犬尿氨酸途径和5-羟色胺途径等代谢过程,产生多种具有益生功能的细菌代谢产物。色氨酸及其代谢产物能够促进肠道上皮细胞的紧密连接蛋白表达,增加肠道黏膜屏障中黏蛋白的合成与分泌,此外,色氨酸及其代谢产物通过促进肠道微生物中一些有益菌的定植,抑制致病菌的增殖,维持菌群稳定性和多样性。色氨酸及其细菌代谢产物对畜禽生长性能的积极影响,包括提高采食量、日增重,缓解生长阻碍及提高畜禽产品品质等。然而,目前对色氨酸细菌代谢产物在畜禽肠道健康、营养代谢和生长性能中的作用机制尚缺乏系统性研究。未来的研究可探讨色氨酸细菌代谢产物如何影响畜禽肠道微生物定植,如何介导不同信号通路调控肠道屏障功能。作者综述了近些年色氨酸及其细菌代谢产物对畜禽肠道黏膜屏障及其在调节畜禽生长性能和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旨在为色氨酸细菌代谢产物应用于畜禽生产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氨酸 细菌代谢产物 肠道黏膜屏障 生长性能 畜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代谢产物中小分子有机酸的高效毛细管电泳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胡耀华 钟文彬 +1 位作者 周林 黄树林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262-265,共4页
目的建立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甲酸、乙酸、丙酸、丁酸、乳酸的分析方法,测定细菌代谢产物中的小分子有机酸。方法采用毛细管:Beckman coulter未涂层50μm×60cm(有效长度50cm);缓冲溶液:pH10.5的10mmol/L(含0.5mmol/LC... 目的建立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甲酸、乙酸、丙酸、丁酸、乳酸的分析方法,测定细菌代谢产物中的小分子有机酸。方法采用毛细管:Beckman coulter未涂层50μm×60cm(有效长度50cm);缓冲溶液:pH10.5的10mmol/L(含0.5mmol/LCTAB)的硼砂溶液;检测波长214nm,分离电压-20kV,进样压力为1.0psi,进样时间为10s。结果4min内甲酸、乙酸、丙酸、丁酸、乳酸得到基线分离。线性范围分别为:甲酸3.8~30.7mg/L(r=0.9971);乙酸3.3~52.5mg/L(r=0.9961);丙酸3.1~49.5mg/L(r=0.9993);丁酸3~48mg/L(r=0.9925);乳酸7.5~60.5mg/L(r=0.9995)。平均回收率分别为:甲酸99.29%(RSD=0.67%);乙酸98.90%(RSD=1.36%);丙酸99.65%(RSD=0.65%);丁酸99.35%(RSD=0.42%);乳酸98.06%(RSD=1.44%)。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可用于细菌发酵液中代谢产物有机酸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代谢产物 小分子有机酸 高效毛细管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株细菌代谢产物增强鲫鱼免疫功能有效活性部位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高学 崔婧 +3 位作者 付维法 白冰 袁明 来航线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8,33,共7页
分别以蕈状芽孢杆菌(Bacillus mycoides)、皮杆菌(Dermabactersp)、噬菌蛭弧菌(Bdell ovibro bacteriovorus)和蜂房芽孢杆菌(Bacillus alvei)4株细菌代谢产物不同溶剂(石油醚、三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的提取物腹腔注射鲫鱼(Carassi... 分别以蕈状芽孢杆菌(Bacillus mycoides)、皮杆菌(Dermabactersp)、噬菌蛭弧菌(Bdell ovibro bacteriovorus)和蜂房芽孢杆菌(Bacillus alvei)4株细菌代谢产物不同溶剂(石油醚、三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的提取物腹腔注射鲫鱼(Carassius auratus),通过测定注射提取物后鲫鱼的血清凝集抗体效价、离体白细胞吞噬活性、吞噬细胞杀菌活性,研究不同代谢产物、不同提取物对鲫鱼免疫功能的影响,以确定代谢产物中活性物质的有效活性部位。结果表明:蕈状芽孢杆菌代谢产物中的活性物质主要集中在石油谜和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噬菌蛭弧菌代谢产物中的活性物质主要集中在石油醚和三氯甲烷提取物中;蜂房芽孢杆菌代谢产物中的活性物质主要集中在石油醚提取物中;而皮杆菌代谢产物中的活性物质则集中在乙酸乙酯和石油醚提取物中。试验结果为进一步追踪分离活性单体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代谢产物 鲫鱼(Carassius auratus) 免疫功能 活性物质 活性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细菌代谢产物氧化三甲胺在肾脏病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吴禹池 吉春兰 +3 位作者 卢钊宇 林启展 刘旭生 邹川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54-857,共4页
近年来,随着对“肠-肾轴”和尿毒索的研究深入,氧化三甲胺(Trimethylamine N—oxide,TMAO),一种肠道细菌的代谢产物,同时也是一种影响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 disease,cKD)预后的尿毒素,成为肾脏病领域的研究热点。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细菌代谢产物 三甲胺 肠道 氧化 OXIDE 尿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挥发性代谢产物的类型、检测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12
5
作者 陈娟 史辉 +1 位作者 王琼 唐俊妮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期89-94,共6页
细菌挥发性代谢产物是细菌代谢产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细菌生命活动和细菌生长数量密切关联,是细菌与周围各种生物进行交流的重要信息物质。细菌挥发性代谢产物类型和特征表现复杂,其浓度低、种类多,从极性到非极性跨度大,需要依赖特殊... 细菌挥发性代谢产物是细菌代谢产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细菌生命活动和细菌生长数量密切关联,是细菌与周围各种生物进行交流的重要信息物质。细菌挥发性代谢产物类型和特征表现复杂,其浓度低、种类多,从极性到非极性跨度大,需要依赖特殊检测技术进行分析测定。归纳了常见细菌挥发性代谢产物的类型,介绍了气相色谱-质谱和电子鼻两种检测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方法,例举了细菌挥发性代谢产物检测在医学和食品科学研究领域的应用,并提出了细菌挥发性代谢产物检测研究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挥发性代谢产物 类型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细菌93431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及活性测定
6
作者 刘斌 王鸿鹏 +4 位作者 陈川 张利平 石楠 汤辉 郭立格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14期23-25,共3页
目的从黏细菌发酵产物中寻找抗乳腺癌活性物质。方法采用分析型高效液相色谱和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对黏细菌93431菌株发酵产物的甲醇浸提液进行分析与分离,采用MTT法,以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人胚肺成纤维细胞株MRC作为实验模型,对提取... 目的从黏细菌发酵产物中寻找抗乳腺癌活性物质。方法采用分析型高效液相色谱和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对黏细菌93431菌株发酵产物的甲醇浸提液进行分析与分离,采用MTT法,以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人胚肺成纤维细胞株MRC作为实验模型,对提取的各组分活性进行测定。结果从黏细菌93431菌株的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4种组分,其中93431-1在质量浓度100μg/mL、作用24 h时,对MCF-7细胞的抑制率达51.65%,对MRC细胞的抑制率为17.54%。结论黏细菌93431菌株中93431-1对MCF-7细胞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且对MRC细胞毒性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93431菌株 细菌次级代谢产物 MCF-7细胞 MRC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与克罗恩病的肠道细菌被识别
7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年第11期148-148,共1页
近期,发表在Cell出版的《Cell Host&Microbe》期刊上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某种细菌代谢产物可以有针对性地治疗这种慢性的且目前无法治愈的炎症性肠病患者。克罗恩病的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最近的研究表明寄居于肠道的微生物在异常... 近期,发表在Cell出版的《Cell Host&Microbe》期刊上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某种细菌代谢产物可以有针对性地治疗这种慢性的且目前无法治愈的炎症性肠病患者。克罗恩病的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最近的研究表明寄居于肠道的微生物在异常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同类的大型研究中,研究人员已经确定了这类特定的细菌,当发生克罗恩病时,该类细菌会异常地增加或者减少。研究人员纳入了447例新发病的克罗恩病患者和221例未受影响的人群,沿着他们胃肠道多个位置实施活检,然后找出这两组之间的差异。研究小组发现,克罗恩病患者的菌群平衡被打破,造成有益的微生物缺失和病态的微生物快速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肠道细菌 识别 细菌代谢产物 异常免疫反应 CELL 研究人员 炎症性肠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程书权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CAS 1999年第4期153-157,共5页
对近年国外积极研究与开发的乙肝抗病毒药物.按抗生素及细菌代谢产物类、新型细胞因子和免疫肽类、新型干扰素及其诱导剂、核苷类化学制剂、中草药物、生物靶向及基因疗法等7个类别进行了扼要介绍.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抗病毒疗法 细菌代谢产物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orum Sensing及其研究进展
9
作者 陶金莉 沈亚领 +1 位作者 迟莉丽 魏东芝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3-93,共1页
关键词 细菌群体 行为调控机制 Quommsensing 发病机制 细菌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学实验课系统化教学的探讨
10
作者 柴家前 徐海花 唐珂心 《高等农业教育》 1995年第6期43-43,共1页
微生物学实验课系统化教学的探讨山东农业大学柴家前,徐海花,唐珂心微生物学实验课是兽、畜牧、卫检、淡水养殖等专业的重要的基础课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本课程涌现出了许多新技术新方法.要使学生验的基本技能,又能学会... 微生物学实验课系统化教学的探讨山东农业大学柴家前,徐海花,唐珂心微生物学实验课是兽、畜牧、卫检、淡水养殖等专业的重要的基础课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本课程涌现出了许多新技术新方法.要使学生验的基本技能,又能学会新的技术和方法,无形之中增加了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学实验课 系统化教学 基本技能 生物学特性 实验教学 增菌培养基 细菌代谢产物 新方法 专业课 录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菌群促炎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1
作者 杜李宇 李倩滢 +4 位作者 陈伟哲 王洁 方祥 王玉涛 廖振林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25-332,共8页
人类肠道菌群由近百万亿个共生微生物组成,以人体内的营养成分维持生存和代谢,通过代谢和免疫功能来维持人类身体健康。肠道菌群与全身的疾病密切相关。肠道菌群组成、特异性菌种或菌群的变化与各类疾病如糖尿病、肥胖、炎症及心血管疾... 人类肠道菌群由近百万亿个共生微生物组成,以人体内的营养成分维持生存和代谢,通过代谢和免疫功能来维持人类身体健康。肠道菌群与全身的疾病密切相关。肠道菌群组成、特异性菌种或菌群的变化与各类疾病如糖尿病、肥胖、炎症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密切的相关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呈上升的趋势,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被认为是一种多因素的炎症性疾病,是冠心病、脑梗死、外周血管病等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是心脑血管疾病共同的病理学基础,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目前有不少研究证明AS是一种长期的低度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AS的病理变化主要有变质、增生、渗出等炎症反应的特点。炎症反应贯穿AS的全程,从早期的脂质条纹直到阻塞管腔,都存在炎症反应。然而关于炎症反应的起因目前尚无定论,本文主要针对肠道菌群参与AS炎症反应的可能途径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动脉粥样硬化 细菌代谢产物 细菌结构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解硅菌株代谢产物对二氧化硅暴露下CHL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頔 田霖 +3 位作者 董婷 程薇波 李洋 王晔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268-274,共7页
目的观察高效解硅菌株代谢产物对中国仓鼠肺细胞在二氧化硅暴露下的保护作用。方法采集土壤、沙石标本,分离纯化其中的硅酸盐细菌;用液体培养基对高效解硅菌株进行培养,收集培养细菌12 d后的原液并过滤,滤液作为硅酸盐细菌代谢产物。取... 目的观察高效解硅菌株代谢产物对中国仓鼠肺细胞在二氧化硅暴露下的保护作用。方法采集土壤、沙石标本,分离纯化其中的硅酸盐细菌;用液体培养基对高效解硅菌株进行培养,收集培养细菌12 d后的原液并过滤,滤液作为硅酸盐细菌代谢产物。取对数生长期的中国仓鼠肺细胞(CHL),用胰酶消化后制成细胞悬液加入2个96孔培养板中培养。分为对照组、二氧化硅暴露组、硅酸盐细菌代谢产物组(根据不同菌株的产物,分为I、II 2个亚组);二氧化硅+硅酸盐细菌代谢产物组(根据不同菌株的产物,分为I、II 2个亚组)。对照组正常培养;二氧化硅暴露组仅在正常培养时加入二氧化硅粉尘;硅酸盐细菌代谢产物组正常培养时加入硅酸盐细菌代谢产物;二氧化硅+硅酸盐细菌代谢产物组,在正常培养时加入二氧化硅粉尘后再加入硅酸盐细菌代谢产物;于给药24 h后采用4一甲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存活情况。结果与二氧化硅暴露组比较,硅酸盐细菌代谢产物提取液I与SiO2体积比在3/7~9/1(硅酸盐细菌代谢产物提取液I剂量为30~90μl)时,吸光度(OD)值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硅酸盐细菌代谢产物提取液II与SiO2体积比在2/8~9/1(硅酸盐细菌代谢产物提取液II剂量为20~90μl)时,OD值显著增加(P〈0.01),且在20~50范围内,随菌液II体积增大,OD值递增,50~90范围内,随菌液II体积增大,OD值递减。结论硅酸盐细菌代谢产物对暴露于二氧化硅的CHL细胞有保护作用,并呈剂量依赖关系,且存在最佳保护作用的剂量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降解 矽肺 硅酸盐细菌代谢产物 MTT法
原文传递
靶向肠道菌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洪玉芳 吴雄健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20期171-176,共6页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目前普遍认为UC的发病机制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宿主免疫系统、肠道菌群相关。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发现肠道菌群是UC的重要影响因素,可能决定其预后及疾病发展,因此通过调...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目前普遍认为UC的发病机制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宿主免疫系统、肠道菌群相关。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发现肠道菌群是UC的重要影响因素,可能决定其预后及疾病发展,因此通过调节肠道菌群靶向治疗UC已经成为研究热点。文章就靶向肠道菌群治疗UC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肠道菌群 粪菌移植 肠道细菌代谢产物 饮食疗法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毒剂相关专利 被引量:1
14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日用化学品科学》 CAS 2020年第2期28-31,共4页
发明名称:消毒剂申请号:201780010889.3公开号:108697080A申请人:丹托尔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发明涉及用于表面消毒和细菌代谢产物破坏的试剂,所述试剂在水溶液中含有至少一种过羧酸以及作为稳定剂的聚乙烯吡咯烷酮。
关键词 聚乙烯吡咯烷酮 发明名称 表面消毒 生物科技 消毒剂 细菌代谢产物 稳定剂 申请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微生物与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杨怡 张琳 张鑫鑫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9期109-112,共4页
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在早期不容易被发现,但“腺瘤-癌”序列的发生发展使其成为结直肠癌(CRC)重要的癌前病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发现肠道微生物在肠道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具核梭杆菌、脆弱拟杆菌、大肠埃希菌... 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在早期不容易被发现,但“腺瘤-癌”序列的发生发展使其成为结直肠癌(CRC)重要的癌前病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发现肠道微生物在肠道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具核梭杆菌、脆弱拟杆菌、大肠埃希菌在CRC患者的肠道菌群中检测到显著富集,因此推测以上细菌在结直肠腺瘤的发生发展中也可能存在同样的作用。本文从具核梭杆菌、脆弱拟杆菌、大肠埃希菌以及肠道代谢产物等方面阐述肠道微生物与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发生发展的关系,探索无创的检测方式以及为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的筛查和预防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腺瘤性息肉 具核梭杆菌 脆弱拟杆菌 大肠埃希菌 细菌代谢产物 结直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碘仿糊剂治疗冠周炎30例疗效观察
16
作者 邓建虹 《现代医药卫生》 1999年第S1期26-26,共1页
智齿冠周炎是口腔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我院采用复方碘仿糊剂治疗冠周炎,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30例患者中,男19例,女11例,最大年龄65岁,最小年龄20岁。诊断标准为:智齿萌出受阻,冠周牙龈充血、肿胀。
关键词 碘仿糊剂 智齿冠周炎 疗效观察 冠周盲袋 杀菌作用 细菌代谢产物 诊断标准 治疗方法 渗出物 镇痛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症用药险些酿大祸
17
作者 胡忠仁 《医药与保健》 2000年第1期21-21,共1页
关键词 对症用药 阑尾炎 肺源性心脏病 有害物质 水钠代谢紊乱 感染性腹泻 右下腹部 吞噬细胞作用 细菌代谢产物 消化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菌群失调与结直肠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8
作者 孙中 艾江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1年第4期530-533,共4页
结直肠癌(CRC)是发生在人体下消化道结肠或直肠的恶性肿瘤。在世界范围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居癌症的前三位,对人类健康构成巨大威胁。CRC病因研究指出饮食、遗传、炎症等因素与其发病密切相关,近年来众多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失衡在CRC... 结直肠癌(CRC)是发生在人体下消化道结肠或直肠的恶性肿瘤。在世界范围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居癌症的前三位,对人类健康构成巨大威胁。CRC病因研究指出饮食、遗传、炎症等因素与其发病密切相关,近年来众多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失衡在CRC的发生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可能通过肠道细菌对肠道上皮细胞DNA直接造成损伤、诱发肠管慢性炎症反应、干扰免疫反应信号通路诱导炎症因子释放或产生有毒代谢产物,影响CRC患者化疗药物疗效等作用促进肿瘤的发生。肠道菌群失调促进CRC发生具体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文通过查阅近几年相关文献并总结,就肠道菌群失调在结直肠癌发生和发展中的相关作用及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肠道菌群失调 炎症因子 细菌毒性代谢产物 细菌相关酶 肿瘤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otransformation of aesculin by human gut bacteria and identification of its metabolites in rat urine 被引量:5
19
作者 Wei-Jun Ding Yun Deng +5 位作者 Hao Feng Wei-Wei Liu Rong Hu Xiang Li Zhe-Ming Gu Xiao-Ping Dong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12期1518-1523,共6页
AIM: To observe the biotransformation process of a Chinese compound, aesculin, by human gut bacteria, and to identify its metabolites in rat urine.METHODS: Representative human gut bacteria were collected from 20 he... AIM: To observe the biotransformation process of a Chinese compound, aesculin, by human gut bacteria, and to identify its metabolites in rat urine.METHODS: Representative human gut bacteria were collected from 20 healthy volunteers, and then utilized in vitro to biotransform aesculin under anaerobic conditions. At 0, 2, 4, 8, 12, 16, 24, 48 and 72 h postincubation, 10 mL of culture medium was collected. Metabolites of aesculin were extracted 3 × from rat urine with methanol and analyzed by HPLC. For in vivo metabolite analysis, aesculetin (100 mg/kg) was administered to rats via stomach gavage, rat urine was collected from 6 to 48 h post-administration, and metabolit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by LC/ESI-MS and MS/MS in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modes.RESULTS: Human gut bacteria could completely convert aesculin into aesculetin in vitro. The biotransformation process occurred from 8 to 24 h post-incubation, with its highest activity was seen from 8 to 12 h. The in vitro process was much slower than the in vivo process. In contrast to the in vitro model, six aesculetin metabolites were identified in rat urine, including 6-hydroxy-7-glucocoumarin(M1), 6-hydroxy-7-sulf-coumarin (M2), 6, 7-digluco-coumarin (M3), 6-glc-7-gluco-coumarin (M4), 6-O-methyl-7-gluco-coumarin (MS) and 6-O-methyl-7- sulf-coumarin (M6). Of which, M2 and M6 were novel metabolites.CONCLUSION: Aesculin can be transferred into aesculetin by human gut bacteria and is further modified by the host in vivo. The diverse metabolites of aesculin may explain its pleiotropic pharmaceutical eff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sculin BIOTRANSFORMATION Human gutbacteria Rat urine Sulfated derivatives LC/ESI-MS Aseculet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biotic metabolites from Bacillus coagulans GanedenBC30^(TM) support maturation of antigen-presenting cells in vitro 被引量:9
20
作者 Kathleen F Benson Kimberlee A Redman +4 位作者 Steve G Carter David Keller Sean Farmer John R Endres Gitte S Jensen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16期1875-1883,共9页
AIM:To study the effects of probiotic metabolites on maturation stage of antigen-presenting immune cells.METHODS:Ganeden Bacillus coagulans 30(GBC30) bacterial cultures in log phase were used to isolate the secreted m... AIM:To study the effects of probiotic metabolites on maturation stage of antigen-presenting immune cells.METHODS:Ganeden Bacillus coagulans 30(GBC30) bacterial cultures in log phase were used to isolate the secreted metabolite(MET) fraction.A second fraction was made to generate a crude cell-wall-enriched fraction,by centrifugation and lysis,followed by washing.A preparation of MET was subjected to size exclusion centrifugation,generating three fractions:< 3 kDa,3-30 kDa,and 30-200 kDa and activities were tested in comparison to crude MET and cell wall in primary cultures of human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 as a source of antigen-presenting mononuclear phagocytes.The maturation status of mononuclear phagocytes was evaluated by staining with monoclonal antibodies towards CD14,CD16,CD80 and CD86 and analyzed by flow cytometry.RESULTS:Treatment of PBMC with MET supported maturation of mononuclear phagocytes toward both macrophage and dendritic cell phenotypes.The biological activity unique to the metabolites included a reduction of CD14+ CD16+ pro-inflammatory cells,and this property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high molecular weight metabolite fraction.Changes were also seen for the dendritic cell maturation markers CD80 and CD86.On CD14dim cells,an increase in both CD80 and CD86 expression was seen,in contrast to a selective increase in CD86 expression on CD14bright cells.The co-expression of CD80 and CD86 indicates effective antigen presentation to T cells and support of T helper cell differentiation.The selective expression of CD86 in the absence of CD80 points to a role in generating T regulatory cells.CONCLUSION:The data show that a primary mechanism of action of GBC30 metabolites involves support of more mature phenotypes of antigen-presenting cells,important for immunological decision-mak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nonuclear phagocytes Dendritic cell maturation Co-stimulatory molecules Antigen-presentation PROBIOTICS METABOLIT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