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角色:细菌和真菌
1
作者 王秀芳 《科学之友》 2024年第9期133-134,共2页
在了解神奇生态世界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生态系统中有两个微小但是重要的角色,那就是细菌和真菌。它们看似不起眼,却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物质循环到与其他生物的奇妙关联,细菌和真菌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了解神奇生态世界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生态系统中有两个微小但是重要的角色,那就是细菌和真菌。它们看似不起眼,却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物质循环到与其他生物的奇妙关联,细菌和真菌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具有重要的影响。接下来,让我们揭开细菌和真菌的神秘面纱,一同开启这场关于细菌和真菌的科普之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 物质循环 细菌和真菌 科普 不可替代 角色 日常生活 不可或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八桂教学通”优化初中生物学教学——以“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为例
2
作者 白碧媛 《广西教育》 2024年第16期62-65,共4页
数字化教学平台的创建和推广,有助于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八桂教学通”组织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全面规划和设计课堂教学活动、细化教学过程、实施学习评价,多方位... 数字化教学平台的创建和推广,有助于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八桂教学通”组织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全面规划和设计课堂教学活动、细化教学过程、实施学习评价,多方位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桂教学通” 初中生物 信息化教学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细菌和真菌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49
3
作者 秦红 李昌晓 任庆水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494-3504,共11页
旨在为三峡消落带选择适合的生态恢复方式提供参考依据。以三峡库区重庆忠县汝溪河流域典型消落带为研究区域,于2015年6月进行原位取样,利用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erminal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T-RFLP)方法,... 旨在为三峡消落带选择适合的生态恢复方式提供参考依据。以三峡库区重庆忠县汝溪河流域典型消落带为研究区域,于2015年6月进行原位取样,利用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erminal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T-RFLP)方法,对消落带的耕地、林地、弃耕地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多样性进行研究。研究发现:(1)除容重和密度外,不同用地类型对土壤各理化特性均产生显著影响,林地的含水量、有机质(OM)、全氮(TN)、全磷(TP)、速效氮(AN)、速效钾(AK)、速效磷(AP)的含量显著高于耕地和弃耕地(P<0.05)。(2)在三峡库区消落带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细菌和真菌多样性均有显著性差异。(3)耕地和林地的细菌多样性无显著性差异,均显著高于弃耕地;不同用地方式中,土壤全磷(TP)和速效磷(AP)显著影响细菌群落结构(P<0.05)。(4)真菌群落的Shannon-Weiner指数和辛普森指数在耕地中均为最低,但均匀度指数在3种用地类型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在不同用地方式的土壤中,土壤有机质(OM)、全氮(TN)含量和p H显著影响真菌群落结构(P<0.05)。结论:与弃耕地和耕地相比,林地可固持、滞留和保有更多的土壤养分,有较高的细菌多样性和真菌多样性。在三峡消落带165—175 m海拔高程,林地为最适宜的用地方式,建议限制耕作,推广人工生态修复林地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消落带 土地利用方式 细菌和真菌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的物种续存模式对扰动的响应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粉果 张全国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48-553,共6页
通过研究物种存活概率和局域多度间的关系,对微生物群落动态是否符合中性假说进行检验.使用野外采集的土壤进行土壤微宇宙实验,微宇宙经受了稀释扰动,剔除一些非常稀有的物种.微宇宙经过恢复培养后,用454高通量焦磷酸测序方法分别对土... 通过研究物种存活概率和局域多度间的关系,对微生物群落动态是否符合中性假说进行检验.使用野外采集的土壤进行土壤微宇宙实验,微宇宙经受了稀释扰动,剔除一些非常稀有的物种.微宇宙经过恢复培养后,用454高通量焦磷酸测序方法分别对土壤细菌16SrRNA基因和真菌18SrRNA基因进行测序,检测多度≥1的物种,从而探究细菌和真菌物种组成相对于源土壤发生的变化.结果发现:恢复生长过程中细菌和真菌物种丰富度都显著降低(>50%);受到扰动的微宇宙恢复生长以后,土壤细菌和真菌物种存活概率与其在源土壤中的初始相对多度之间呈正相关,这个结果符合中性假说的预测,即最初多度较高的物种平均灭绝概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细菌和真菌 稀释扰动 物种续存 中性假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克林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3-45,共3页
基于主体性理念,以"细菌和真菌与食品制作"为教学内容,对教材的实验进行了适当改进。让学生更快看到实验现象,提高了课堂实验效率;拓展了实验内容并设置了演示对照实验,使学生增强对实验材料的认识,加深对探究实验中对照实验的进一步... 基于主体性理念,以"细菌和真菌与食品制作"为教学内容,对教材的实验进行了适当改进。让学生更快看到实验现象,提高了课堂实验效率;拓展了实验内容并设置了演示对照实验,使学生增强对实验材料的认识,加深对探究实验中对照实验的进一步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理念 细菌和真菌 食品制作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厂空气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 被引量:1
6
作者 郭添福 《江西饲料》 2009年第5期27-31,共5页
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调查韩国3个饲料厂空气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在饲料粒化和粉碎工艺中空气细菌和真菌的几何平均数分别为113(±18)cfu/m3和89(±5)cfu/m3、198(±5)cfu/m3和124(±12)cfu/m3。饲料厂空气中可吸入性(... 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调查韩国3个饲料厂空气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在饲料粒化和粉碎工艺中空气细菌和真菌的几何平均数分别为113(±18)cfu/m3和89(±5)cfu/m3、198(±5)cfu/m3和124(±12)cfu/m3。饲料厂空气中可吸入性(0.65–4.7μm)及总(>4.7μm)细菌和真菌的百分含量为60%~90%,且粒化工艺高于粉碎工艺。但不管在饲料生产的哪个工艺,空气细菌和真菌在室内与空气流通处的百分含量的比值都大于1.0。饲料厂空气中主要细菌微生物是葡萄球菌属、微球菌属、棒状杆菌属和杆菌属;主要真菌微生物是牙枝霉菌属、青霉菌属和曲霉菌属。研究表明,空气微生物的生物活性与环境的相对湿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厂 细菌和真菌 分布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拾荒式教学模式的“细菌和真菌的繁殖”教学设计
7
作者 王洁 姜建文 《理科考试研究》 2020年第18期63-65,共3页
伴随网络技术在中小学教育的广泛应用,拾荒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的网络主题探究教学模式被引入国内,该模式是基于特定的学习主题,为学生提供一些网络资源,要求他们通过对信息的分析和综合来达到探究性学习的目的.本文选取了浙教版初中科... 伴随网络技术在中小学教育的广泛应用,拾荒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的网络主题探究教学模式被引入国内,该模式是基于特定的学习主题,为学生提供一些网络资源,要求他们通过对信息的分析和综合来达到探究性学习的目的.本文选取了浙教版初中科学"细菌和真菌的繁殖"一课进行了基于拾荒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拾荒式教学模式 网络主题探究 细菌和真菌的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教学设计
8
作者 钟甫 《网友世界》 2012年第12期50-51,共2页
为使学生较全面地认识自然界中细菌和真菌的作用,生物教师在教授《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时,应整合PPT多媒体课件、苹果腐烂的视频、“超级有机体”,以及学生收集整理的资料等资源,采取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复习旧知的... 为使学生较全面地认识自然界中细菌和真菌的作用,生物教师在教授《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时,应整合PPT多媒体课件、苹果腐烂的视频、“超级有机体”,以及学生收集整理的资料等资源,采取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复习旧知的同时,提出新的课题,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此基础上通过观察与思考活动,使学生能够清楚地了解物质循环的过程,明确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和真菌》学法指导
9
作者 杨忠兰 《初中生辅导》 2022年第32期49-52,共4页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对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如:植物、动物有了初步的认识,然而还有一类生物由于个体微小,甚至许多单个的个体肉眼不可见,常常被我们忽视,但它们在生物圈中却是非常重要,不可取代的。这类生物是什么呢?相信聪明的你已...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对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如:植物、动物有了初步的认识,然而还有一类生物由于个体微小,甚至许多单个的个体肉眼不可见,常常被我们忽视,但它们在生物圈中却是非常重要,不可取代的。这类生物是什么呢?相信聪明的你已经猜到,这一类生物就是微生物,包括了细菌、真菌和病毒。那么它们是怎么分类的?又有什么作用呢?让我们通过《细菌和真菌》章节一起了解一下吧。期望通过本文的讲述给同学们一些可参考、有价值的学法指导,期待同学们能在生物知识的海洋中畅游,能把学习到的知识迁移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感悟学习的魅力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知识 学法指导 知识迁移 细菌和真菌 一类生物 生物圈 感悟学习 微生物
原文传递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学设计及反思
10
作者 朱郁 《中学生物学》 2005年第6期23-25,共3页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教师完全可以而且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处理教材留下的空间,本文就如何创造性地构建教学设计,把发展性评价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等问题做了初步研究。
关键词 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发展性评价 初二 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和真菌、病毒》题型锦集
11
作者 冉琼 《初中生辅导》 2021年第35期48-53,共6页
一、典例分析1.下列符合菌落特点的是()A.不同的霉菌菌落一般有着不同的颜色B.菌落就是在显微镜下能够看见的一个细菌或真菌C.一个菌落可能由几种细菌共同形成D.细菌和真菌都可以形成菌落,所以无法从菌落特点区分它们解析:本题主要考查... 一、典例分析1.下列符合菌落特点的是()A.不同的霉菌菌落一般有着不同的颜色B.菌落就是在显微镜下能够看见的一个细菌或真菌C.一个菌落可能由几种细菌共同形成D.细菌和真菌都可以形成菌落,所以无法从菌落特点区分它们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菌落的概念,以及细菌、真菌菌落的区别。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细菌的菌落比较小,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真菌的菌落一般比细菌菌落大,霉菌的菌落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有时还能呈现红、褐、绿、黑、黄等颜色。故答案选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菌落 典例分析 细菌和真菌 蜘蛛网 霉菌
原文传递
毛竹种植对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20
12
作者 赵天心 毛新伟 +5 位作者 程敏 陈俊辉 秦华 李永春 梁辰飞 徐秋芳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740-3750,共11页
为揭示天然林改为毛竹林过程中土壤微生物变化规律,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和长兴县两地选择不同种植历史的粗放经营毛竹林,分层采集0~20和20~40 cm的混合土壤样品,应用PCR-DGGE技术分析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在... 为揭示天然林改为毛竹林过程中土壤微生物变化规律,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和长兴县两地选择不同种植历史的粗放经营毛竹林,分层采集0~20和20~40 cm的混合土壤样品,应用PCR-DGGE技术分析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在马尾松林改种毛竹林或毛竹林入侵杂灌阔叶林形成毛竹纯林过程中,土壤细菌和真菌的群落结构均发生明显变化,且细菌结构对毛竹种植的响应更敏感;随着毛竹生长时间的延长,表层土壤细菌群落表现出抵抗干扰、最后向改种毛竹之前状态恢复的趋势.毛竹种植时间、样地和土层均对土壤细菌和真菌多样性产生显著影响,其中样地和土层的影响明显大于种植时间.土壤性质和细菌、真菌结构的冗余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点、不同土层驱动土壤微生物结构随时间变化的主要因子没有一致规律,且第1、2轴对样地变化的解释率大多低于65.0%,说明除本研究分析的5个土壤化学指标外,可能还有其他土壤理化性质共同驱动微生物结构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种植时间 粗放经营 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 多样性 DGGE 速效钾 有效磷
原文传递
以目标引领教学和评价活动的设计——以“细菌和真菌”一章为例
13
作者 钟能政 《生物学通报》 CAS 2021年第5期36-38,共3页
教学目标对教学和评价活动的设计起着"靶向"作用,科学制订教学目标非常重要。以"细菌和真菌"一章为例,阐述制订教学目标应准确把握课程标准要求、有效分析教材、精准定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及清晰地表述... 教学目标对教学和评价活动的设计起着"靶向"作用,科学制订教学目标非常重要。以"细菌和真菌"一章为例,阐述制订教学目标应准确把握课程标准要求、有效分析教材、精准定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及清晰地表述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的引导下设计教学活动和评价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目标 教学活动 评价活动 细菌和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档案工作台和纸质档案及其装具表面细菌真菌的鉴定与分析
14
作者 张思峰 牟美娟 +2 位作者 杜莹莹 窦梅 于光松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6-67,共2页
档案工作台(Work Table s,WT)和纸质档案及其装具(Paper Archives and Fitti ngs,PAF)是档案工作者在工作时最常接触的,但由于档案工作的特殊性,工作区域尤其是库房容易滋生细菌和真菌,给档案实体安全和档案工作者的健康带来很大风险。... 档案工作台(Work Table s,WT)和纸质档案及其装具(Paper Archives and Fitti ngs,PAF)是档案工作者在工作时最常接触的,但由于档案工作的特殊性,工作区域尤其是库房容易滋生细菌和真菌,给档案实体安全和档案工作者的健康带来很大风险。有研究发现档案馆中部分表面检测到的真菌浓度高于空气中检测到的真菌浓度。真菌或细菌若定植在档案材料表面,在其繁殖代谢过程中可与档案材料成分发生反应,导致档案实体生物劣化。档案实体中的细菌和真菌不仅可以导致档案实体的生物劣化,其中的部分真菌或细菌作为过敏原和真菌毒素的源头,还可能对档案工作人员和档案利用者的健康构成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实体 档案利用者 档案工作人员 档案工作者 表面检测 纸质档案 档案材料 细菌和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和真菌的四种应用
15
作者 张艳春 《初中生学习指导》 2020年第17期56-57,共2页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与生物技术中的发酵技术、转基因技术、食品保存、疾病防治、环境保护密切相关,是中考命题热点,通常结合生活实际来考查,多以选择题形式呈现。知识清单一、食品制作二、食品保存1.食品保存原理(1)食品腐败的原因...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与生物技术中的发酵技术、转基因技术、食品保存、疾病防治、环境保护密切相关,是中考命题热点,通常结合生活实际来考查,多以选择题形式呈现。知识清单一、食品制作二、食品保存1.食品保存原理(1)食品腐败的原因:食品腐败主要由细菌、真菌引起,它们从食品中获取有机物而大量生长和繁殖,致使食品中的营养价值降低或丧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保存 食品腐败 发酵技术 环境保护 转基因技术 细菌和真菌 中考命题 疾病防治
原文传递
小身材,大用处——细菌、真菌在发酵中的应用
16
作者 冉琼 《初中生辅导》 2022年第32期53-55,共3页
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吗?你知道为什么在饭前便后要洗手吗?这是由于我们平时接触到的物品有大量的微生物附着,比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以及流感病毒等2000种微生物会出现在经常使用的手机上。毫不... 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吗?你知道为什么在饭前便后要洗手吗?这是由于我们平时接触到的物品有大量的微生物附着,比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以及流感病毒等2000种微生物会出现在经常使用的手机上。毫不夸张地说,我们生活在充满微生物的世界里面:我们的体内充满着微生物、空气中悬浮着微生物、我们接触到的外部环境也充斥着大量微生物。在微生物的大家族里面,有着个体小表面积大、吸收多转化能力快、生长繁殖快的特点,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大家族中细菌和真菌的神奇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微生物附着 金黄色葡萄球菌 沙门氏菌 大肠杆菌 细菌和真菌 外部环境 生长繁殖
原文传递
三星堆四号坑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17
作者 孙思语 田永强 罗雁冰 《四川农业科技》 2024年第7期50-55,86,共7页
探讨埋藏环境中微生物及土壤化学成分对象牙的影响,以期为三星堆四号祭祀坑出土古象牙的保护及微生物防控提供科学依据。采用高通量测序对四号坑4个土壤样品中的细菌和真菌群落进行分析,以表征微生物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探讨埋藏环境中微生物及土壤化学成分对象牙的影响,以期为三星堆四号祭祀坑出土古象牙的保护及微生物防控提供科学依据。采用高通量测序对四号坑4个土壤样品中的细菌和真菌群落进行分析,以表征微生物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土壤细菌有效序列共854936条,聚类后获得1170个细菌分类单元;获得真菌989517条有效序列,聚类后获得148个细菌分类单元。α多样性分析表明,不同位置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及丰度之间有明显差异,细菌多样性较高,而真菌多样性较低。RDA分析表明土壤化学性质影响埋藏象牙土壤微生物的群落分布。优势细菌门为变形菌门、放线菌门、拟杆菌门、GLA15和疣微菌门。优势真菌门为被孢霉门和子囊菌门。本研究系统研究三星堆四号祭祀坑不同位置的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借助理化性质相关性分析揭示了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理化因子可能会对象牙具有潜在的腐蚀机理,为三星堆出土象牙的保护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星堆遗址 象牙 高通量测序 细菌和真菌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中成药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验证
18
作者 彭燕 潘细贵 《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6期671-672,共2页
目的验证5种中成药(黄连上清丸、牛黄上清片、热炎宁颗粒、三七伤药片、双黄连口服液)的抑菌活性及其采用培养基接种法进行微生物限度测定方法的可靠性。方法按细菌、真菌计数方法测定,即采用4种阳性对照实验菌株的回收率逐一进行验证... 目的验证5种中成药(黄连上清丸、牛黄上清片、热炎宁颗粒、三七伤药片、双黄连口服液)的抑菌活性及其采用培养基接种法进行微生物限度测定方法的可靠性。方法按细菌、真菌计数方法测定,即采用4种阳性对照实验菌株的回收率逐一进行验证。结果4种供试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有明显的抑菌作用,此外1品种对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菌作用。结论5品种不能采用培养基直接接种法进行微生物限度测定。采取培养基稀释法消除其抑菌活性后才能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成药 细菌和真菌计数实验 抑菌作用 验证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物料施用对潮土活性有机碳及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24
19
作者 李慧敏 田胜营 +3 位作者 李丹丹 李增强 谭钧 赵炳梓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77-787,共11页
土壤活性有机碳是土壤中周转较快,对管理措施反应较为敏感的碳组分,但不同有机物料的影响效应及其微生物机制尚不清楚。比较小麦-玉米轮作条件下,麦季秸秆还田(R)和木本泥炭(MT)连续施用2年对玉米收获期潮土可矿化有机碳(PCM)、微生物... 土壤活性有机碳是土壤中周转较快,对管理措施反应较为敏感的碳组分,但不同有机物料的影响效应及其微生物机制尚不清楚。比较小麦-玉米轮作条件下,麦季秸秆还田(R)和木本泥炭(MT)连续施用2年对玉米收获期潮土可矿化有机碳(PCM)、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可溶性有机碳(DOC)、易氧化有机碳(ROC)、颗粒有机碳(POC)的影响,评估其与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与不施用任何有机物料的CK相比,R处理及秸秆和木本泥炭联合施用(RMT)的DOC含量分别显著增加30.33%和31.46%;MT和RMT处理的POC含量分别显著增加104.86%和64.78%;而PCM、MBC、ROC在处理之间无显著变化。高通量测序发现,4个处理之间的细菌群落组成无显著变化,而真菌发生显著变化,并主要受制于POC、DOC、NH_(4)^(+)-N变化。相关性分析发现,DOC和POC均与转化酶活性显著正相关。DOC和转化酶均在R处理中显著增加,与Trichoderma peltatum和Trichoderma aerugineum丰度显著正相关;DOC同时与能促进根系分泌物生成的Pyrenochaeta unidentified丰度显著正相关,它在RMT处理中显著增加。POC和转化酶均与Cladorrhinum flexuosum和Basidiobolus ranarum显著负相关,该俩微生物在MT处理中显著降低,而在RMT中仅Cladorrhinum flexuosum显著降低;POC和转化酶均与Chaetothyriales unidentified显著正相关,它们在RMT处理中显著升高。施用秸秆或木本泥炭分别改变了潮土不同活性有机碳的含量,可能是因为两种有机物料施用分别产生了不同的真菌群落组成,进而改变了功能微生物丰度及相关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木本泥炭 活性有机碳 酶活性 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竹林和阔叶林凋落物互置对土壤氮矿化的影响及微生物贡献 被引量:10
20
作者 卢小妮 陈露雨 +4 位作者 李永春 方韬 胡晓嫣 李永夫 俞叶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988-4997,共10页
凋落物输入方式的改变导致凋落物数量和质量发生变化,进而对森林土壤氮矿化产生影响。选择未被入侵的次生阔叶林和毛竹入侵后形成的毛竹纯林为对象,对地表凋落物进行保留、去除与置换处理,采用室内培养法同时添加抗生素(链霉素和放线菌... 凋落物输入方式的改变导致凋落物数量和质量发生变化,进而对森林土壤氮矿化产生影响。选择未被入侵的次生阔叶林和毛竹入侵后形成的毛竹纯林为对象,对地表凋落物进行保留、去除与置换处理,采用室内培养法同时添加抗生素(链霉素和放线菌酮)分析真菌和细菌在土壤氮素矿化中的贡献。结果表明:(1)去除凋落物处理使阔叶林土壤净氨化速率增加27.0%,净硝化速率降低11.4%;毛竹林土壤净氨化速率增加23.4%。(2)置换凋落物处理使阔叶林土壤净氨化速率增加43.8%,净硝化速率降低33.5%;毛竹林土壤净硝化速率增加73.1%。(3)添加抗生素后,凋落物置换处理与对照相比,置换凋落物后阔叶林土壤真菌和细菌在净氨化中发挥主要作用;真菌在两种林分土壤净硝化中发挥主要作用,细菌在阔叶林土壤净硝化中发挥主要作用。(4)结合测定的凋落物化学性质可知,置换凋落物后引起真菌和细菌在土壤氮素矿化中贡献发生变化,是由于输入凋落物中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的变化。综上,凋落物去除和置换改变了土壤氮素矿化速率,置换凋落物后改变了真菌和细菌对土壤氮素矿化的贡献。解析凋落物质量在土壤氮素矿化中的作用及微生物群落的相对贡献,有助于阐明毛竹入侵阔叶林的地下生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落物 去除和置换 土壤氮素矿化 抗生素 细菌和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