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牙周炎的细菌学特点 被引量:3
1
作者 曾红燕 杨圣辉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400-402,共3页
为研究 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牙周炎的细菌学特点及其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关系 ,应用细菌学厌氧培养、PCR检测技术 ,对 42例 2型糖尿病慢性牙周炎患者和 2 1例健康人的龈下菌斑进行专性及兼性厌氧培养并计数。发现 :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 为研究 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牙周炎的细菌学特点及其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关系 ,应用细菌学厌氧培养、PCR检测技术 ,对 42例 2型糖尿病慢性牙周炎患者和 2 1例健康人的龈下菌斑进行专性及兼性厌氧培养并计数。发现 :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牙周炎的龈下细菌中牙周优势菌为产黑菌、二氧化碳噬纤维菌、核梭杆菌、中间普氏菌 ;产黑菌、二氧化碳噬纤维菌数量随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升高而增加。提示 :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牙周炎的龈下菌群以厌氧菌为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慢性牙周炎 2型糖尿病 细菌学特点 龈下菌斑 糖化血红蛋白 中间普氏菌 菌数 纤维 厌氧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细菌学特点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易智明 杨华 向旭东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2-274,共3页
目的 :为了解我院近一年来呼吸重症监护病房 (RICU)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细菌学特点及耐药性变化规律。方法 :按常规方法收取 5 34例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痰液 ,采用K B药敏纸片法进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目的 :为了解我院近一年来呼吸重症监护病房 (RICU)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细菌学特点及耐药性变化规律。方法 :按常规方法收取 5 34例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痰液 ,采用K B药敏纸片法进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 :5 34例中有 1 81例培养阳性 ,阳性率为 33.9%。主要病原菌G 为铜绿假单胞菌 (2 1 .5 5 % )、流感嗜血杆菌 (1 4 .36 % )、肠杆菌属 (1 3.2 6 % )、肺炎克雷伯杆菌 (1 1 .6 0 % ) ,对亚胺培南 /西司他丁、丁胺卡那霉素及头孢他啶敏感 ;G+ 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7.1 8% )和表皮葡萄球菌 (4 .4 2 % ) ,对万古霉素、亚胺培南 /西司他丁、头孢他啶及丁胺卡那霉素等敏感。结论 :我院近一年来RICU中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细菌学特点为以G 为主 ,G+ 球菌次之 ,他们均对亚胺培南 /西司他丁、头孢他啶及丁胺卡那霉素敏感 ,而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D 肺部感染 细菌学特点 药物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腹水标本的细菌学特点及其耐药性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潘轶群 邢志广 郝同雨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96-97,共2页
目的 :探讨胸腹水标本的细菌学特点及其耐药性。方法 :对 1995年 1月~ 1999年 12月临床送检胸腹水标本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 82例胸腹水标本细菌培养阳性 2 76例 ,阳性率 16 .4% ,检出病原菌 32 7株。以铜... 目的 :探讨胸腹水标本的细菌学特点及其耐药性。方法 :对 1995年 1月~ 1999年 12月临床送检胸腹水标本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 82例胸腹水标本细菌培养阳性 2 76例 ,阳性率 16 .4% ,检出病原菌 32 7株。以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最多见 ,胸水标本 G+球菌与 G-杆菌构成比接近 ,腹水标本 G-杆菌占优势 (6 3.5 % ) ;4种主要病原菌对链霉素、庆大霉素、氨苄西林、羧苄西林、克林霉素耐药 ,亚胺培南、舒普深、美洛西林则显示敏感 ,其他抗菌药物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 :加强胸腹水标本的细菌学检查 ,依据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对胸腔腹腔感染的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学特点 胸水 腹水 病原菌 抗菌药物 抗药性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型菌血症细菌学特点及抗菌药物选择 被引量:1
4
作者 张运革 邢志广 赵幸福 《中原医刊》 2000年第10期39-40,共2页
为探讨L型菌血症的细菌学特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1996年1月~1999年12月临床送检的426例L型细菌血培养阳性标本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葡萄球菌伴L型是L型菌血症的主要病原菌(81.7%),丁胺卡那霉素、利福平、... 为探讨L型菌血症的细菌学特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1996年1月~1999年12月临床送检的426例L型细菌血培养阳性标本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葡萄球菌伴L型是L型菌血症的主要病原菌(81.7%),丁胺卡那霉素、利福平、新霉素对其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型菌血症 抗菌药物 细菌学特点 病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足感染的细菌学特点及下肢动脉病变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钟子敏 刘飞 +3 位作者 吴日强 黄嘉鸿 李天龙 林凤娟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10期154-157,共4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感染的细菌学特点及下肢动脉病变情况。方法选择2019年6月1日至2020年8月31日我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糖尿病足创面的分布情况,分析不同严重程度的糖尿病足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物...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感染的细菌学特点及下肢动脉病变情况。方法选择2019年6月1日至2020年8月31日我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糖尿病足创面的分布情况,分析不同严重程度的糖尿病足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通过血管彩超或血管CTA(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血管造影术)检查患者下肢动脉闭塞或狭窄的情况。结果糖尿病足创面主要发生在足底及足趾。创面中检出率最高的细菌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以及鲍氏不动杆菌。轻度糖尿病足的创面中,革兰阳性菌检出率最高,占比20.00%;中度糖尿病足的创面中,革兰阳性菌、阴性菌检出率差别不大;重度糖尿病足的创面中,革兰阴性菌检出率最高,占比32.50%。细菌培养检出的多重耐药菌株有: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以及表皮葡萄球菌。足背动脉闭塞发生率最高,腓动脉以及腘动脉狭窄率≥50%的发生率相对较低;胫后动脉、胫前动脉、股浅动脉狭窄率≥50%的发生率较高。结论糖尿病足的下肢动脉病变中,足背动脉闭塞发生率最高,胫后动脉、胫前动脉及股浅动脉狭窄率≥50%的发生率较高。对于Wagner分级较高的糖尿病足,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是必要的,能对糖尿病足的抗感染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感染 细菌 下肢动脉病变 糖尿病足感染 混合感染 细菌学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感染性腹泻的细菌学特点及药物选择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流 王云芬 熊华刚 《贵州医药》 CAS 2001年第4期342-344,共3页
关键词 感染性腹泻 细菌学特点 药物疗法 药物选择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性骨折患者术后创口分泌物的细菌学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童柯方 朱卓路 《浙江创伤外科》 2018年第6期1122-1123,共2页
目的探讨开放性骨折患者术后创口分泌物的细菌学特点及耐药性,为开放性骨折患者创口感染临床预防和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医院收治的开放性骨折术后创口感染患者80例,取创口分泌物对其进行细菌学培养,并对... 目的探讨开放性骨折患者术后创口分泌物的细菌学特点及耐药性,为开放性骨折患者创口感染临床预防和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医院收治的开放性骨折术后创口感染患者80例,取创口分泌物对其进行细菌学培养,并对获得的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分析创口分泌物的细菌学特点及耐药性。结果 80例患者创口分泌物标本共分离出病原菌10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65株占60.19%,革兰阳性菌36株占33.33%,真菌7株占6.48%,排名前4位的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对主要病原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研究结果显示,病原菌对氨苄西林、青霉素有着较高的耐药率,对万古霉素、亚胺培南耐药率较低。结论开放性骨折患者术后创口分泌物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在临床治疗中应根据细菌学特点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从而降低术后创口感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性骨折 创口分泌物 细菌学特点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02例肾内科感染患者感染部位细菌学特点及其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现状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徐君 董秀华 《抗感染药学》 2020年第8期1152-1154,共3页
目的:分析肾内科患者感染部位细菌学特点及其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现状。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2月间医院肾内科收治的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及其他感染患者1800例临床资料,分析其患者主要感染部位的细菌学特点及其抗菌药物... 目的:分析肾内科患者感染部位细菌学特点及其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现状。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2月间医院肾内科收治的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及其他感染患者1800例临床资料,分析其患者主要感染部位的细菌学特点及其抗菌药物用药现状。结果:1800例感染患者中,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患者1602例,其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9.00%,其中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磺胺类的处方用药使用率分别为37.83%、27.71%、14.98%、4.12%和2.25%;1602例使用抗菌药物患者中,其中单联用药占74.16%,双联及以上用药占25.84%;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显著低于治疗性使用(37.08%vs 62.92%,P<0.05);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患者中,尿路感染480例占43.01%(其中大肠埃希菌感染366例,粪肠球菌72例和肺炎克雷伯菌42例),呼吸道感染370例占33.15%(其中肺炎克雷伯菌266例、大肠埃希菌67例、肺炎链球菌30例和铜绿假单胞菌7例),肠道感染178例占15.95%(主要由大肠杆菌引发),深静脉留置导管与皮肤感染132例占11.83%(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发);2个及以上部位感染患者44例占3.94%。结论:肾内科感染患者致病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药物的使用主要为单联用药,应采用治疗为主、预防为辅,根据细菌学特点和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内科 抗菌药物 细菌学特点 用药现状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细菌学特点与血浆引流袋更换方法的研究
9
作者 王孝玉 张杰敏 +1 位作者 吴青霞 林英 《内蒙古中医药》 2014年第34期19-20,共2页
切口感染是骨折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常可延长治疗时间,影响骨折愈合及功能康复.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导致切口感染的致病菌种及其耐药性均有所变化.为研究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的细菌学特点与血浆引流袋更换方法的相关性,对我院骨科2... 切口感染是骨折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常可延长治疗时间,影响骨折愈合及功能康复.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导致切口感染的致病菌种及其耐药性均有所变化.为研究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的细菌学特点与血浆引流袋更换方法的相关性,对我院骨科2012年9月-2013年8月收治的骨折术后置血浆引流管并接一次性引流袋的100例患者进行切口和引流袋内残留液体细菌培养分析和药敏试验,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切口感染 细菌学特点 血浆引流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性骨折患者术后伤口感染的细菌学特点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48
10
作者 金国华 赵胜春 +3 位作者 陈欣 陈红卫 李军 潘月好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21-1324,共4页
目的调查分析开放性骨折患者术后伤口感染的细菌学特点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7月医院骨科收治的开放性骨折术后伤口感染患者232例,采集患者开放性骨折伤口的分泌物进行培养与鉴定,对... 目的调查分析开放性骨折患者术后伤口感染的细菌学特点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7月医院骨科收治的开放性骨折术后伤口感染患者232例,采集患者开放性骨折伤口的分泌物进行培养与鉴定,对其伤口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并对获得的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分析感染患者的细菌学特点及耐药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32例患者中,211例患者细菌培养呈阳性,细菌检出率为90.9%;所有标本共分离出病原菌296株,革兰阴性菌,占61.8%;革兰阳性菌,占33.4%;真菌,占4.7%;伤口感染检出率最高3种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占18.6%、17.2%、15.2%;对主要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耐药率最高的药物为青霉素,耐药率均在75%以上,而耐药率最低的药物为万古霉素菌株,耐药率均低于2%,其次为亚安培南。结论开放性骨折患者术后伤口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检出率最高的病原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鲍氏不动杆菌,且各种病原菌对多种常见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其中耐药率最高的为青霉素,耐药率最低的为万古霉素,因此,临床医护人员应根据伤口病原菌培养情况及药敏结果进行合理用药方案的制定,以有效控制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性骨折 伤口感染 细菌学特点 抗菌药物 耐药性
原文传递
糖尿病足坏疽感染40例细菌学特点及药敏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绵 郝咏梅 葛秀兰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541-542,共2页
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坏疽感染的细菌学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 对糖尿病并发足坏疽感染者 40例进行分析。结果 共检出菌株 88株 ,G+ 球菌占 5 2 3% ,其中金葡菌 2 2 7% ,表皮葡萄球菌 15 9% ,粪肠球菌9 1% ,G+ 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为... 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坏疽感染的细菌学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 对糖尿病并发足坏疽感染者 40例进行分析。结果 共检出菌株 88株 ,G+ 球菌占 5 2 3% ,其中金葡菌 2 2 7% ,表皮葡萄球菌 15 9% ,粪肠球菌9 1% ,G+ 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为 2 2 % ;G-杆菌占 47 7% ,其中大肠埃希菌 14 8% ,铜绿假单胞菌 5 7% ,肠阴沟杆菌 4 5 % ,粘质沙雷菌 4 5 % ,肺炎克雷伯菌 3 4% ,奇异变形杆菌 3 4% ,G-杆菌对亚胺培南 /西司他丁(泰能 )耐药率为 4 8%。结论 糖尿病足坏疽感染以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最多见 ,分别对万古霉素、泰能最敏感。应重视糖尿病足坏疽感染的细菌学特点及耐药性 ,合理使用抗生素 ,以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坏疽感染 细菌学特点 药敏分析 治疗
原文传递
濒海实地海水中巴马小型猪腹部火器伤腹腔感染细菌学特点 被引量:4
12
作者 唐玉娟 林瑞娇 +6 位作者 查全萍 周水香 郑晶晶 王代勇 王瑜 王烈 张再重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4-174,共1页
火器伤相关感染是战伤救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福建宁德三都澳海域夏季濒海战创伤腹腔感染细菌学特点。
关键词 细菌学特点 腹部火器伤 腹腔感染 巴马小型猪 海水 战伤救治 相关感染 战创伤
原文传递
新生儿社区和医院感染性肺炎的细菌学特点和药敏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彭好 李琴 +1 位作者 袁涛 兰田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300-301,共2页
关键词 医院感染性肺炎 社区感染性肺炎 新生儿死亡 细菌学特点 药敏分析 抗生素耐药性 试验结果分析 感染性疾病
原文传递
肾病综合征并发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和细菌学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关晓东 吴宇芳 赵文 《医师进修杂志》 2005年第6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NS)并发尿路感染(UTI)的临床和细菌学特点。方法分析72例NS患者并发UTI的临床特征和细菌学情况。结果72例UTI者中,有症状者24例(33.33%),其中有典型膀胱刺激征者10例(13.89%),其余临床表现均不典型,48例(66.67%)无...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NS)并发尿路感染(UTI)的临床和细菌学特点。方法分析72例NS患者并发UTI的临床特征和细菌学情况。结果72例UTI者中,有症状者24例(33.33%),其中有典型膀胱刺激征者10例(13.89%),其余临床表现均不典型,48例(66.67%)无任何临床症状;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大肠埃希菌为优势菌群,其中有15.79%为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阳性菌株;球菌占18.67%,其中表皮葡萄球菌最常见;大肠埃希菌对氨苄青霉素、头孢唑啉、环丙氟哌酸、庆大霉素等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较高。结论NS并发UTI者临床症状常不典型,以无症状性菌尿为多见,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耐药率高,值得临床医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感染 细菌学分析 并发 临床特点 肾病综合征(NS)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革兰阴性杆菌 大肠埃希菌 表皮葡萄球菌 无症状性菌尿 临床症状 细菌学特点 膀胱刺激征 氨苄青霉素 环丙氟哌酸 常用抗生素 UTI 临床特征 临床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性手部骨折Ⅰ期内固定术后感染的细菌学特点 被引量:3
15
作者 康成为 蒲小兵 +4 位作者 董长超 谭钢 晏兆魁 吴立雪 刘雷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42-1144,共3页
[目的]分析开放性手部骨折Ⅰ期内固定术后感染细菌学特点及伤口修复方法。[方法] 2016年12月—2018年8月,对18例开放性手部骨折Ⅰ期内固定术后感染患者,取出内固定装置并清创,行带蒂旋髂浅动脉腹股沟皮瓣修复缺损区。[结果] 18例伤口,1... [目的]分析开放性手部骨折Ⅰ期内固定术后感染细菌学特点及伤口修复方法。[方法] 2016年12月—2018年8月,对18例开放性手部骨折Ⅰ期内固定术后感染患者,取出内固定装置并清创,行带蒂旋髂浅动脉腹股沟皮瓣修复缺损区。[结果] 18例伤口,11例为革兰氏阳性菌,7例为革兰氏阴性菌。经取出内固定装置后感染得到控制,6例缺损面积较大未能直接缝合,使用带蒂皮瓣修复创面愈合良好,随访1年感染无复发,骨折愈合。[结论]内固定材料细菌生物膜形成,建议早期取出内固定装置,如伤口软组织缺损面积较大,可考虑使用带蒂旋髂浅动脉腹股沟皮瓣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性骨折 伤口感染 细菌学特点 负压引流 带蒂皮瓣
原文传递
新生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细菌学特点及药敏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寿文祥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2年第19期2992-2993,共2页
新生儿由于免疫低下等原因,常由病毒、细菌等感染引起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其也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明确本地区新生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细菌学及药敏特点,本研究对156例新生儿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新生儿由于免疫低下等原因,常由病毒、细菌等感染引起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其也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明确本地区新生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细菌学及药敏特点,本研究对156例新生儿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社区获得性肺炎 细菌学特点 药敏分析 新生儿死亡 免疫低下 药敏特点 临床资料
原文传递
湿疹皮炎患者皮损细菌学研究与药敏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钟宇眉 王叶子 +4 位作者 钟信刚 杨敏 吴海城 华鹏 刘仁淳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3年第11期740-741,共2页
为进一步探讨湿疹皮炎皮损处的细菌学特点、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在湿疹中的作用以及金葡菌耐药情况,我们于2010年1月至2011年8月对131例湿疹皮炎患者进行皮损处微生物感染情况及药敏试验研究。
关键词 细菌学特点 湿疹皮炎 药敏分析 皮损处 患者 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药情况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2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细菌学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锡仙 《临床肺科杂志》 2007年第9期1002-1002,共1页
目的了解我院呼吸科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的细菌学特点,为临床用药参考。方法按常规方法收取152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入院时的痰液,采用VITEK-32型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菌种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152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病人... 目的了解我院呼吸科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的细菌学特点,为临床用药参考。方法按常规方法收取152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入院时的痰液,采用VITEK-32型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菌种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152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病人送检率71%,分离出细菌65株,阳性率60.2%,其中主要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菌及绿脓杆菌,对泰能、舒普深、丁卡敏感,而G+球菌以表皮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敏感。结论我院呼吸科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的细菌学特点是G-为主,G+球菌次之,G-对泰能、舒普深、丁卡敏感,G+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 细菌学分析 全自动微生物鉴定 G^+球菌 细菌学特点 药物敏感试验 肺炎克雷伯菌 表皮葡萄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细菌学研究及耐药分析 被引量:15
19
作者 陈世平 冯旰珠 《临床肺科杂志》 2013年第11期2109-2110,共2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患病率和病死率均高.该病常见于老年患者,因肺功能进行性减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显示,该病死亡率有逐年增加趋势[1],已成为全球第4大死亡原因之一.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患病率和病死率均高.该病常见于老年患者,因肺功能进行性减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显示,该病死亡率有逐年增加趋势[1],已成为全球第4大死亡原因之一.细菌感染常常是急性发作及病情加重的诱因[2]本文对2009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东院呼吸科住院治疗的AECOPD患者的细菌学特点及耐药性进行研究,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细菌学特点 老年患者 急性加重期 耐药分析 呼吸系统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 COPD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54例医院感染因素及细菌学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克地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1年第34期101-101,共1页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情况,分析感染细菌类别,为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对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1年7月住院患者6892例进行筛查,对确诊为医院感染的患者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6892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45...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情况,分析感染细菌类别,为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对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1年7月住院患者6892例进行筛查,对确诊为医院感染的患者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6892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454例,医院感染率为6.6%。感染部位:呼吸道感染218例,感染率为48.0%;皮肤软组织感染109例,感染率为24.0%;泌尿道感染25例,感染率为5.5%;胃肠道感染22例,感染4.8%;其他感染80例,感染率为17.6%。按菌株数排名前5位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铜绿假单胞菌、MRSA。结论加大培训力度,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减少侵入性操作等是降低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细菌学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