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稠哌啶类生物碱对5个环境细菌菌株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0
1
作者 夏鲁青 赵博光 +1 位作者 巨云为 戴丽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81-84,共4页
测定了槐定碱、槐胺碱、苦参碱、野靛碱、氧化苦参碱和苦豆草总生物碱对大肠杆菌、产气杆菌、变形杆菌、枯草杆菌、白色葡萄球菌 (即表皮葡萄球菌 )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结果表明 5种生物碱和苦豆草总生物碱对 5个环境细菌菌株的生长... 测定了槐定碱、槐胺碱、苦参碱、野靛碱、氧化苦参碱和苦豆草总生物碱对大肠杆菌、产气杆菌、变形杆菌、枯草杆菌、白色葡萄球菌 (即表皮葡萄球菌 )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结果表明 5种生物碱和苦豆草总生物碱对 5个环境细菌菌株的生长均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5种生物碱对 5种环境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除了野靛碱对变形杆菌为 5× 1 0 - 3 mol/L ,其它均在 2× 1 0 - 2 ~ 5× 1 0 - 2 mol/L之间。然而苦豆草总生物碱对 5种环境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却明显较 5种生物碱的为低 ,其中对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达到 5× 1 0 - 3 mol/L。结合双稠哌啶类生物碱在植物中的含量和分布 ,讨论了双稠哌啶类生物碱在开发防治农林细菌病害及医药产品方面的应用价值和在植物化学生态学中的防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稠哌啶类生物碱 大肠杆菌 产气杆菌 变形杆菌 枯草杆菌 白色葡萄球菌 抑菌作用 环境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微藻对凡纳滨对虾养殖环境中细菌数量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8
2
作者 郑莲 黄翔鹄 +2 位作者 刘楚吾 李金苑 郭敏好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8-182,共5页
往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养殖水体中引入波吉卵囊藻(Oocystisbor gei)和微绿球藻(Nannochlorisoculata),检测对虾养殖水体及虾体中异养菌和弧菌数量的变化,研究这两种微藻对对虾养殖环境细菌数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入波... 往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养殖水体中引入波吉卵囊藻(Oocystisbor gei)和微绿球藻(Nannochlorisoculata),检测对虾养殖水体及虾体中异养菌和弧菌数量的变化,研究这两种微藻对对虾养殖环境细菌数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入波吉卵囊藻和微绿球藻能有效地抑制异养菌和弧菌的生长.实验组中养殖水体、凡纳滨对虾肌肉及肝胰脏中的异养菌和弧菌的数量都比对照组明显降低,特别是肝胰脏中弧菌数量在实验后期比前期降低了两个数量级;波吉卵囊藻实验组的抗弧菌作用最强.由此可见,采用选择优良藻种进行微藻生态调控对防治对虾疾病有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数量变化 养殖环境 波吉卵囊藻 养殖水体 微藻生态调控 微绿球藻 异养菌 环境细菌 对虾养殖 对虾疾病 肝胰脏 实验 弧菌 数量级 菌数 藻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亚东地区环境细菌污染情况调查
3
作者 何代平 曾桂茹 +1 位作者 车应龙 赵海潮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379-379,共1页
西藏亚东地区环境细菌污染情况调查何代平,曾桂茹,车应龙,赵海潮(西藏军区总医院检验科,拉萨,850003)为了解生活在海拔2900~4300m之间的西藏亚东地区军民驻地环境细菌污染情况,我们对该地土壤、污水、山沟水和... 西藏亚东地区环境细菌污染情况调查何代平,曾桂茹,车应龙,赵海潮(西藏军区总医院检验科,拉萨,850003)为了解生活在海拔2900~4300m之间的西藏亚东地区军民驻地环境细菌污染情况,我们对该地土壤、污水、山沟水和空气分别进行了细菌学方面的调查,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细菌污染 环境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灭疫皇对集约化养猪场环境细菌的消毒效果试验
4
作者 史永年 韩庆彦 +2 位作者 史万贵 何虎成 何玉英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1995年第11期38-40,共3页
灭疫皇对集约化养猪场环境细菌的消毒效果试验史永年,韩庆彦,史万贵,何虎成,何玉英(甘肃省兽医技术推广总站兰州730046)(兰州原种猪场)灭疫皇是一种高效、广谱、快速安全的消毒剂。为白色粉末状,有效氯含量在40%以上... 灭疫皇对集约化养猪场环境细菌的消毒效果试验史永年,韩庆彦,史万贵,何虎成,何玉英(甘肃省兽医技术推广总站兰州730046)(兰州原种猪场)灭疫皇是一种高效、广谱、快速安全的消毒剂。为白色粉末状,有效氯含量在40%以上。据报道,本品对一般细菌(包括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灭疫皇 猪场 环境细菌 消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细菌遗传多样性分析的基因标签串测序法
5
作者 杨官品 黄红 +1 位作者 刘英杰 张凯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9年第3期291-293,共3页
把研究真核细胞表达基因种类和水平的基因标签串测序法引入环境细菌遗传多样性分析 ,选择细菌 1 6S核糖体RNA基因 (rDNA)内一 2 6碱基对高变异区段为该基因变异类型的标签 ,连接成标签串并测序 ,用标签类型、频率和遗传多样性指数等参... 把研究真核细胞表达基因种类和水平的基因标签串测序法引入环境细菌遗传多样性分析 ,选择细菌 1 6S核糖体RNA基因 (rDNA)内一 2 6碱基对高变异区段为该基因变异类型的标签 ,连接成标签串并测序 ,用标签类型、频率和遗传多样性指数等参数在分子水平上分析环境细菌遗传多样性 ,建立了环境细菌遗传多样性分析的基因标签串测序法 .该方法在分析环境隐含遗传多样性、揭示污染生物学效应和评价环境质量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因使用共同基因标签的数据容易相互比较和整合 ,该方法还特别有利于开展广地域、宽时限的合作调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细菌 遗传多样性 DNA 基因标签串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因子对茅台镇不同轮次酿造环境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王琳 胡小霞 黄永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50-157,共8页
为研究茅台镇不同酿造轮次酿造环境中的细菌菌群结构组成及环境因子对其影响,基于MiSeq平台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SPSS Statistics 26.0软件对酿造环境样本中细菌菌群结构进行分析。在酿造环境中共检出33个细菌纲、153个细菌科和396个细... 为研究茅台镇不同酿造轮次酿造环境中的细菌菌群结构组成及环境因子对其影响,基于MiSeq平台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SPSS Statistics 26.0软件对酿造环境样本中细菌菌群结构进行分析。在酿造环境中共检出33个细菌纲、153个细菌科和396个细菌属。优势菌纲为Gammaproteobacteria、Bacilli、Sphingobacteriia、Alphaproteobacteria、Actinobacteria、Flavobacteriia和Betaproteobacteria。优势科有19个,包括Enterobacteriaceae、Sphingobacteriaceae、Bacillaceae、Flavobacteriaceae、Thermoactinomycetaceae、Planococcaceae等,其中Flavobacteriaceae、Planococcaceae、Bacteroidales_S24-7_group、Microbacteriaceae和Brucellaceae是目前尚未在白酒酿造环境中被认为是优势菌的细菌科类。优势菌属有22个,主要包括Sphingobacterium、Enterobacter、Pantoea、Acinetobacter、Oceanobacillus和Pseudomonas等。结合t-检验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环境因子(环境温度、湿度、降雨量、光照时长和大气压)与α多样性和48种优势细菌纲、科、属的相关性。结果表明,α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相关性较明显,其中2轮次和3轮次酿造环境中细菌群落与温度和湿度的相关性显著。35种优势菌与环境因子具有显著相关性,其中Gammaproteobacteria纲及其亚类群和Bacilli纲及其亚类群与5个环境因子均有显著相关性,特别是温度、湿度和光照时长对这两个纲的影响较大。Alphaproteobacteria纲及其亚类群与环境温度显著正相关。Sphingobacteriia纲及其亚类群中的Sphingobacterium与温度和降雨量相关性较显著。Actinobacteria纲及其亚类群都与光照时长呈显著正相关。Betaproteobacteria纲及其亚类群和Flavobacteriia纲及其亚类群菌几乎不受环境因子的影响。本研究结果为深入认识、解析茅台镇酿造环境中的微生物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联性提供了基础理论和学科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台镇 环境细菌群落 环境因子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BS_(224)菌活菌制剂(白天鹅气雾剂)治疗烧伤创面的环境细菌学监测 被引量:8
7
作者 齐涵 王淑芬 +3 位作者 任秋生 明月 牟玉清 张美东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74-176,共3页
本制品根据微生态学原理,利用微生物间的拮抗作用,由枯草芽孢杆菌BS224活菌体制成的生物制品,喷涂于创面,达到治疗烧伤创面感染的目的。为了研究用药后枯草杆菌是否会扩散而造成环境污染,由北京解放军三○四医院和北京积水潭... 本制品根据微生态学原理,利用微生物间的拮抗作用,由枯草芽孢杆菌BS224活菌体制成的生物制品,喷涂于创面,达到治疗烧伤创面感染的目的。为了研究用药后枯草杆菌是否会扩散而造成环境污染,由北京解放军三○四医院和北京积水潭医院等四家单位,联合对本制品进行了用药前后病房、环境空气及被服的细菌学监测。结果表明,应用本品治疗烧伤创面,病房及周围环境的枯草芽胞杆菌始终维持在相对低值水平,并未因应用时间延长而使该菌持续增多,亦未发现任何危害。所以应用本制品不仅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胞杆菌 烧伤创面 环境细菌 活菌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医院环境细菌监测工作中的体会
8
作者 邵传静 仲晓燕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1999年第4期51-52,共2页
医院感染广义上讲是指发生在医院中的一切感染,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我院在院内环境细菌监测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笔者浅谈一下细菌监测的方法、结果及体会。1 监测项目及方法1.1 空气细菌学监测(平皿沉降... 医院感染广义上讲是指发生在医院中的一切感染,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我院在院内环境细菌监测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笔者浅谈一下细菌监测的方法、结果及体会。1 监测项目及方法1.1 空气细菌学监测(平皿沉降法)包括各科室的治疗窒、换药窒、各科病房及供应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工作人员 控制医院感染 环境细菌 细菌监测 急症 监测工作 监测项目 细菌学监测 平皿沉降法 医护人员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绍兴县农村托幼机构环境细菌学调查
9
作者 沈舟江 胡劲松 +1 位作者 王文琴 郑鸿 《浙江预防医学》 1998年第8期466-467,共2页
1997年3~5月,本站对全县48家镇中心幼儿园及私营托幼机构进行了环境细菌学及消毒工作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1.幼儿教师和细菌检测:每个单位抽2~4人,用无菌棉拭子浸生理盐水涂抹法采右手,菌落总数≥300cfu/只手为不合格;2... 1997年3~5月,本站对全县48家镇中心幼儿园及私营托幼机构进行了环境细菌学及消毒工作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1.幼儿教师和细菌检测:每个单位抽2~4人,用无菌棉拭子浸生理盐水涂抹法采右手,菌落总数≥300cfu/只手为不合格;2.儿童活动室午睡室空气细菌检测:每个单位抽2~3间,采样时有儿童活动,同时并放普通琼脂营养平皿及血平皿置5分钟采样,菌落数平均值≥2500cfu/m^3为不合格,溶血性链球菌培养阳性即为不合格;3.玩具及课桌面物表细菌检测:每个单位抽课桌及表面规则的玩具各1~2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幼机构 环境细菌 消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流体数字PCR用于独立环境细菌病毒探测
10
《科学中国人》 2011年第17期35-35,共1页
本期封面是白蚁(Reticulitermes tibialis)肠道菌群的微分干涉差显微照片。围绕着较大原生动物(10至60微米)的迂回曲折的轨迹较薄、波浪状的细菌是螺旋体,在该放大倍数下看不到病毒。目前,无论是宏基因组研究还是经典分离技术都... 本期封面是白蚁(Reticulitermes tibialis)肠道菌群的微分干涉差显微照片。围绕着较大原生动物(10至60微米)的迂回曲折的轨迹较薄、波浪状的细菌是螺旋体,在该放大倍数下看不到病毒。目前,无论是宏基因组研究还是经典分离技术都不注重鉴定病毒的宿主。利用微流体数字PC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探测 环境细菌 PCR 微流体 显微照片 微分干涉 肠道菌群 原生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环境细菌真菌存活白皮书》发布 海尔新品定义健康空调
11
作者 邓剑云 《电器》 2018年第5期73-73,共1页
2018年4月23日,海尔空调联合苏宁易购在南京举办了“海尔净铂SNA自清洁空调新品发布会”.会上,海尔不但发布了行业首款温湿双控的自清洁空调新品-净铂自清洁空调,还与中科院联合发布了《室内环境细菌真菌存活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 2018年4月23日,海尔空调联合苏宁易购在南京举办了“海尔净铂SNA自清洁空调新品发布会”.会上,海尔不但发布了行业首款温湿双控的自清洁空调新品-净铂自清洁空调,还与中科院联合发布了《室内环境细菌真菌存活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将空气健康与未来空调技术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皮书》 健康空调 海尔空调 环境细菌 存活 真菌 室内 定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圈养野生动物环境中常见病原菌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伍清林 金兰梅 +4 位作者 皱莹 花雯 尹灵莉 陈成 毛睿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82-88,共7页
为了解动物园动物生长环境中常见病原菌的分布情况,采用菌落计数、细菌分离培养及动物致病试验的方法,对无锡市动物园部分动物舍环境空气、土壤、水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不同的培养基在各种动物舍内检查到的细菌总数有所不同。在NA和M A... 为了解动物园动物生长环境中常见病原菌的分布情况,采用菌落计数、细菌分离培养及动物致病试验的方法,对无锡市动物园部分动物舍环境空气、土壤、水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不同的培养基在各种动物舍内检查到的细菌总数有所不同。在NA和M AC培养基上最多的是黑天鹅舍,最少的是孔雀舍和长颈鹿舍;在M SA和血培养基上最多的是赤袋鼠舍,最少的是长颈鹿舍和折衷鹦鹉舍;在S.S培养基上最多的是牦牛舍,最少的是长颈鹿舍和吸蜜鹦鹉。土壤中细菌总数最多的是长颈鹿舍;水中细菌总数最多的是斑马舍。从140份样本中分离到19种细菌162个菌株,其中4种细菌致病力较强;6种致病力弱;9种无致病性。环境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分布最广,具有致病性的菌株主要是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园 环境细菌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医院环境监测,控制医院感染
13
作者 王健 李涛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03年第2期73-73,共1页
医院是各种患者集中诊断、治疗和康复的场所,也是许多感染性病原体容易传播的地方。各种病原菌种类多、分布广,许多细菌呈高度耐药性,加之一些医院较多地重视人与人之间直接感染的预防,忽略了环境及医疗物品间接感染的预防,增加了医院... 医院是各种患者集中诊断、治疗和康复的场所,也是许多感染性病原体容易传播的地方。各种病原菌种类多、分布广,许多细菌呈高度耐药性,加之一些医院较多地重视人与人之间直接感染的预防,忽略了环境及医疗物品间接感染的预防,增加了医院感染的发生。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作为医院感染检测和控制中的一支生力军,应充分发挥其作用,对医院环境细菌密切监测,及时反馈相关科室,有效控制和降低医院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医院感染 环境监测 金黄色葡萄球菌 绿脓杆菌 阴沟肠杆菌 医院环境 手术室 环境细菌 感染性病原体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基因组学与代谢组学分析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改变与心力衰竭发生的相关性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丽 张昕 邹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07-412,共6页
目的探讨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改变是否参与大鼠心衰的发生、发展。方法采用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的方法诱导大鼠心衰模型,饲养6周后用超声心动图评估模型是否成功,并分为2组:心衰组和对照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两组大鼠血清中... 目的探讨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改变是否参与大鼠心衰的发生、发展。方法采用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的方法诱导大鼠心衰模型,饲养6周后用超声心动图评估模型是否成功,并分为2组:心衰组和对照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两组大鼠血清中氧化三甲胺(TMAO)水平;收集两组粪便样本进行细菌DNA提取,并行16SrDNA高通量测序,使用NovoMagic云平台进行肠道菌群多样性、相对丰度、差异物种及菌群功能差异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心衰组血清中TMAO水平明显升高(P<0.05),两组粪便标本的测序结果显示:在门水平上,占前3位菌种的包括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在属水平上占前3位的菌种为乳杆菌属、Allobaculum属、杜氏杆菌属;两组菌群的多样性分析显示,心衰组与对照组大鼠肠道菌群结构相似;t检验组间物种差异分析图显示心衰组明显降低的菌群前5位为:Acidobacteriota门、维鲁士菌门、硝化螺旋菌门、Methylomirabilota门、泉古菌门(P<0.05)。其他菌群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EfSe分析显示心衰组与对照组间具有显著差异(LDA绝对值>4)的菌种为鼠乳杆菌、Acidobacteriota、Bacteria。结论肠道菌群变化及其代谢物TMAO水平改变参与心衰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衰 肠道细菌环境 氧化三甲胺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除菌处理对强壮前沟藻和青岛大扁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郝雯瑾 王悠 唐学玺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6-331,共6页
对微藻除菌以及未除菌与除菌后微藻生长特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采用抗生素(新霉素、链霉素和卡纳霉素)组合加入的方法,对微藻(强壮前沟藻和青岛大扁藻)进行了无菌化处理.通过吖啶橙染色,镜检观察到与藻细胞共生的细菌经抗生素处理后数量... 对微藻除菌以及未除菌与除菌后微藻生长特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采用抗生素(新霉素、链霉素和卡纳霉素)组合加入的方法,对微藻(强壮前沟藻和青岛大扁藻)进行了无菌化处理.通过吖啶橙染色,镜检观察到与藻细胞共生的细菌经抗生素处理后数量明显减少,从而成功获得了2种无菌海洋微藻的纯藻种.比较了抗生素除菌前后环境细菌对微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除菌后的强壮前沟藻与未除菌的相比,推迟2d进入稳定期,处于稳定期的最大细胞密度比未除菌的提高了24%.除菌后的强壮前沟藻和青岛大扁藻不易老化,可保持良好的悬浮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细菌 抗生素除菌 老化 微藻除菌 强壮前沟藻 青岛大扁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护理用可降解水凝胶伤口敷料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11
16
作者 马莹莹 《粘接》 CAS 2022年第8期13-16,共4页
水凝胶具有较强的生物相容性,是一种理想的医学护理用伤口敷料。研究医学护理用可降解水凝胶伤口敷料的制备及其应用价值,准备制备已知规格的材料以及仪器,设置水凝胶敷料的制备方法,表征水凝胶的溶胀度以及可降解性作为伤口敷料的特性... 水凝胶具有较强的生物相容性,是一种理想的医学护理用伤口敷料。研究医学护理用可降解水凝胶伤口敷料的制备及其应用价值,准备制备已知规格的材料以及仪器,设置水凝胶敷料的制备方法,表征水凝胶的溶胀度以及可降解性作为伤口敷料的特性。在相同的环境下,制备测试培养基,应用制备得到的水凝胶伤口敷料,测量得到伤口敷料能够有效抑制细菌环境,促进伤口创面组织胶原结构的沉积,加速伤口创口的愈合,具有实际的医学护理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护理用 可降解水凝胶 伤口敷料 测试培养基 细菌环境 伤口创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舍空气中菌群的分析与防治
17
作者 车立忱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4年第1期87-88,共2页
目前,集约化畜牧生产不仅导致了动物舍内外空气微生物和尘埃含量的急剧增加,直接影响牲畜的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发挥,而且也导致传染性、条件性感染疾病的蔓延和环境的生物污染。近年来,随着养鸡规模的扩大,鸡群数量的增加,导致鸡场... 目前,集约化畜牧生产不仅导致了动物舍内外空气微生物和尘埃含量的急剧增加,直接影响牲畜的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发挥,而且也导致传染性、条件性感染疾病的蔓延和环境的生物污染。近年来,随着养鸡规模的扩大,鸡群数量的增加,导致鸡场空气、水、粪便和土壤等周围环境细菌的数量和种类发生变化,导致一些条件性致病菌的扩散,直接影响鸡群的生产性能,同时,空气中细菌浓度过高,可能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且空气细菌的组成与鸡群健康密切相关,因此对畜禽舍内环境微生物的检测,可以为防控疾病的发生提供依据,从而指导畜牧业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微生物 鸡群健康 防治 菌群 鸡舍 生产性能 环境细菌 环境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蓝霉素H产生菌CRM05的发酵条件优化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谕康 刘培培 +2 位作者 李燕楠 邱培菊 朱伟明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51-1260,共10页
目的 优化海洋来源的蓝灰异壁放线菌OUCMDZ-413突变株CRM05的发酵条件,提高浅蓝霉素H的发酵产量并测定其对海洋环境病原细菌的抑菌活性。方法 探索培养基组成、接种量、种龄、发酵天数、盐度、pH、碳源、氮源、前体以及大孔吸附树脂添加... 目的 优化海洋来源的蓝灰异壁放线菌OUCMDZ-413突变株CRM05的发酵条件,提高浅蓝霉素H的发酵产量并测定其对海洋环境病原细菌的抑菌活性。方法 探索培养基组成、接种量、种龄、发酵天数、盐度、pH、碳源、氮源、前体以及大孔吸附树脂添加量,再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最优发酵条件。结果 优化后浅蓝霉素H的最佳发酵条件为:摇瓶发酵11 d(28℃、180 r/min)、装液量150/500 mL(体积分数)、优化培养基(20 g可溶性淀粉、10 g蛋白胨、10 g酵母浸膏、4 g NaCl、4 g CaCO_(3)、0.1 g 2-吡啶甲酸、40 g XAD-16大孔吸附树脂、1 L陈海水、灭菌前用1 mol/L盐酸调节pH 6.5)、2%接种量、5 d种龄(即菌落的A_(600)2.72)。结论 以优化条件发酵菌株CRM05,浅蓝霉素H的分离产量达到434 mg/L,是优化前液体发酵产量的10倍和优化后固体发酵产量的1.6倍。浅蓝霉素H可显著抑制3种海洋弧菌—溶藻弧菌、创伤弧菌和副溶血弧菌,其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8、16和16μg/mL,活性强于环丙沙星(相应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64、64和32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优化 浅蓝霉素H 抑菌活性 海洋环境病原细菌 突变株CRM0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press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bifunctional alginate lyase named Al163 from the Antarctic bacterium Pseudoalteromonas sp. NJ-21 被引量:4
19
作者 XIE Maisheng LI Jiang +1 位作者 HE Peiqing LIN Xuezheng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4期1304-1314,共11页
In this study, an endolytic alginate lyase, named Al163, was identified, cloned, and characterized from the Antarctic bacterium Pseudoalteromonas sp. NJ-21. Comparative sequenc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predicted amin... In this study, an endolytic alginate lyase, named Al163, was identified, cloned, and characterized from the Antarctic bacterium Pseudoalteromonas sp. NJ-21. Comparative sequenc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predicted amino acid sequence encoded by al163 belongs to the polysaccharide lyase 6(PL-6) family and has a molecular mass of about 80 kDa. Recombinant enzyme was purified by Ni-Sepharose affinity chromatography. Recombinant Al163 exhibited maximum activity(258 U/mg) at pH 7.0 and 40℃, and thermal stability assays showed retention of almost 90% activity after incubation at 30℃ for 30 min. Al163 activity was stimulated by Cd^(2+), Ca^(2+), Fe^(3+), and Mn^(2+), but inhibited by Cu^(2+), Si^(2+), Fe^(2+), and Ni^(2+). Thin-layer chromatographic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Al163 degraded sodium alginate, poly M, and poly G, generating disaccharides and trisaccharides as the final products. Only a few bacterial strains that produce a bifunctional alginate lyase have been reported.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recombinant Al163 exhibits broad substrate specificity and its products exhibit low degrees of polymerization. Both properties imply high potential for use of the enzyme in several industrial fields, including cosmetics and pharmaceuticals, based on the high demand for biologically active oligosaccharid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eudoalteromonas sp. alginate lyase PL-6 famil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alysis of both chitinase and chitosanase produced by Sphingomonas sp.CJ-5 被引量:4
20
作者 ZHU Xu-fen ZHOU Ying FENG Jun-li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831-838,共8页
A novel chitinolytic and chitosanolytic bacterium, Sphingomonas sp. CJ-5, has been isolated and characterized. It secretes both chitinase and chitosanase into surrounding medium in response to chitin or chitosan induc... A novel chitinolytic and chitosanolytic bacterium, Sphingomonas sp. CJ-5, has been isolated and characterized. It secretes both chitinase and chitosanase into surrounding medium in response to chitin or chitosan induction. To characterize the enzymes, both chitinase and chitosanase were purified by ammonium sulfate precipitation, Sephadex G-200 gel filtration and DEAE-Sepharose Fast Flow. SDS-PAGE analysis demonstrated molecular masses of chitinase and chitosanase were 230 kDa and 45 kDa respectively. The optimum hydrolysis conditions for chitinase were about pH 7.0 and 36 ℃, and these for chitosanase were pH 6.5 and 56 ℃, respectively. Both enzymes were quite stable up to 45 ℃ for one hour at pH 5-8. These results show that CJ-5 may have potential for industrial application particularly in recycling of chitin was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hingomonas sp. CHITINASE CHITOSANA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