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C_P/6061Al复合材料高温单轴拉伸时相关棘轮行为的细观本构模型 被引量:10
1
作者 郭素娟 康国政 +1 位作者 张娟 轩福贞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9-103,共5页
以已有试验研究和细观本构框架为基础,在新发展的非线性随动硬化律中引入反映热恢复效应的修正项,得到了一个新的细观粘塑性循环本构模型;采用该模型对SiCP/6061Al复合材料在高温(300℃)下的时相关单轴拉伸和棘轮行为进行了模拟。结果表... 以已有试验研究和细观本构框架为基础,在新发展的非线性随动硬化律中引入反映热恢复效应的修正项,得到了一个新的细观粘塑性循环本构模型;采用该模型对SiCP/6061Al复合材料在高温(300℃)下的时相关单轴拉伸和棘轮行为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修正项的引入有效提高了模型对SiCP/6061Al复合材料高温单轴棘轮行为及其时间相关特性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复合材料 时相关棘轮行为 细观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热弹性马氏体相变的细观本构模型 被引量:1
2
作者 孙朝阳 方刚 +1 位作者 雷丽萍 曾攀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45-449,共5页
为了更清楚地认识铁基合金经受非热弹性马氏体相变的本征特性,在细观尺度对非热弹性马氏体相变进行了研究.基于马氏体相变晶体学和内变量本构理论建立了非热弹性马氏体相变的细观本构模型.该模型采用微区相变应变、奥氏体及马氏体的塑... 为了更清楚地认识铁基合金经受非热弹性马氏体相变的本征特性,在细观尺度对非热弹性马氏体相变进行了研究.基于马氏体相变晶体学和内变量本构理论建立了非热弹性马氏体相变的细观本构模型.该模型采用微区相变应变、奥氏体及马氏体的塑性应变表征宏观的非弹性响应,把奥氏体和马氏体变体的等效塑性应变率和体积分数变化率作为内变量描述微观结构变化.模型采用J2流动理论描述微区塑性流动,与采用晶体塑性的描述方法相比模型更简单,且更适用于工程计算.单晶奥氏体单变体简单剪切的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应变的增加,先发生奥氏体塑性变形,进而发生相变,马氏体体积分数与应变呈线性关系;温度较低时易发生马氏体相变并使得材料的强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热弹性马氏体相变 细观本构模型 J2流动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细观本构模型的织物小挠度弯曲的控制方程
3
作者 张岚 辛继红 +1 位作者 张义同 汤兴初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27-29,共3页
基于织物的细观本构模型,将织物的初始构形看作一块平板,采用板的基尔霍夫假设,对织物板的小挠度弯曲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推导出了其控制方程.
关键词 细观本构模型 织物力学 屈曲 悬垂 控制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类脆性材料细观本构模型参数反演方法研究进展
4
作者 李守巨 《力学研究》 2020年第2期61-69,共9页
连续介质力学模型较难模拟岩石类脆性材料在破坏过程中出现的非连续特性,离散元方法为解决这类难题提供了新的途径。如何准确反演估计岩石类脆性材料细观本构模型参数,已经成为制约离散元方法工程应用的瓶颈之一。系统评述了岩石破坏过... 连续介质力学模型较难模拟岩石类脆性材料在破坏过程中出现的非连续特性,离散元方法为解决这类难题提供了新的途径。如何准确反演估计岩石类脆性材料细观本构模型参数,已经成为制约离散元方法工程应用的瓶颈之一。系统评述了岩石破坏过程细观数值模拟方法,介绍了岩石宏观本构模型参数反演方法研究进展,讨论了岩石细观本构模型及其参数反演方法。岩石材料细观本构模型参数反演研究为离散元模拟从定性分析到精确定量计算奠定基础,也是进行岩石类材料破坏机理多尺度研究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反演 细观本构模型参数 响应面方法 径向基神经网络 宏观实验数据 平行粘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细观本构模型参数反演的估计方法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志云 李守巨 王颂 《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225-229,共5页
为从细观层次研究混凝土材料的损伤断裂机理,采用响应面模型和离散元模拟方法,建立混凝土试样宏观变形数据与混凝土材料细观本构模型参数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基于混凝土材料实验数据,建立响应面函数模型,并运用反问题的方法确定细观... 为从细观层次研究混凝土材料的损伤断裂机理,采用响应面模型和离散元模拟方法,建立混凝土试样宏观变形数据与混凝土材料细观本构模型参数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基于混凝土材料实验数据,建立响应面函数模型,并运用反问题的方法确定细观本构模型的参数。结果表明,所采用的反问题方法能够确定混凝土本构参数,通过预测参数所得的应力-应变曲线与实验数值基本吻合,说明该方法有效。基于宏观实验数据的混凝土材料细观本构模型参数反演研究,可以为离散元模拟从定性分析到精确定量计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反演 细观本构模型 响应面方法 宏观实验数据 平行黏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各向异性变形的人耳鼓膜纤维增强细观本构模型
6
作者 向书毅 杜智博 +4 位作者 施汇斌 严子铭 孙永涛 王杰 柳占立 《Acta Mechanica Sinica》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5期184-197,共14页
鼓膜是听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外耳道末端,是一种含胶原的多层软组织膜。鼓膜的纤维沿着径向和环向方向高度取向,其独特而复杂的超微结构使得力学行为呈现各向异性非线性,这对于声音传输很重要.然而,同时包含这两个特征的鼓膜本构... 鼓膜是听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外耳道末端,是一种含胶原的多层软组织膜。鼓膜的纤维沿着径向和环向方向高度取向,其独特而复杂的超微结构使得力学行为呈现各向异性非线性,这对于声音传输很重要.然而,同时包含这两个特征的鼓膜本构模型尚未提出.在本研究中,我们建立了考虑鼓膜纤维分布的细观本构模型,模型能够同时捕捉各向异性和非线性弹性力学行为.鼓膜被认为是包含两族胶原纤维的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并通过整合沿厚度方向异质材料性质建立整体力学性质.均匀化的力学性质被假定沿着厚度方向均匀分布,并由径向胶原纤维,环向胶原纤维和等效各向同性基质的三个非耦合弹性贡献叠加组成.通过逆方法并使用文献数据校准模型.仿真结果表明,特定的胶原纤维排列是鼓膜条带试样变形呈现显著空间非均匀性及各向异性的原因。通过与纤维变形相关的强度准则,可以捕获在实验中观察到的鼓膜条带各向异性局部化失效模式。胶原纤维束的旋转和非线性性质是单轴加载下鼓膜条带非线性力学行为的起源.该细观本构模型为鼓膜的各向异性和非线性弹性力学行为提供了不同的视角.这项研究提高了我们对鼓膜力学行为的理解,并有助于仿生移植物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弹性力学 胶原纤维 细观本构模型 移植物 空间非均匀性 非线性性质 听觉系统 非线性力学行为
原文传递
基于细观本构模型的UHPC梁受弯全过程分析 被引量:21
7
作者 王景全 戚家南 刘加平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37-144,共8页
为预测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残余抗拉强度,通过细观力学分析,研究了纤维对UHPC残余抗拉强度贡献机理,提出了考虑纤维埋深、分布和取向的UHPC细观本构模型。基于UHPC细观本构、受力平衡方程和变形协调条件,建立了UHPC梁受弯分析模型和受... 为预测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残余抗拉强度,通过细观力学分析,研究了纤维对UHPC残余抗拉强度贡献机理,提出了考虑纤维埋深、分布和取向的UHPC细观本构模型。基于UHPC细观本构、受力平衡方程和变形协调条件,建立了UHPC梁受弯分析模型和受弯承载力理论计算方法。经与8个UHPC梁试件受弯试验结果对比发现,文中提出的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UHPC梁受弯全过程响应和受弯承载力。基于基准试验梁的不同作用机制受弯贡献比例分析发现,纵筋配筋率从0增至2.5%时,受拉区混凝土对受弯承载力贡献从89.6%降至2.4%;纤维率从0增至3%时,受拉区混凝土对受弯承载力贡献从0增至22.1%。计算结果表明,对于低配筋UHPC结构,混凝土抗拉贡献应予以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混凝土梁 细观本构模型 受弯承载力
原文传递
基于宏细观统一本构模型的复合材料湿热应力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德 金平 +1 位作者 谭晓明 万铖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89-394,共6页
基于有限体积直接平均方法(Finite-volume direct averaging micromechanics,FVDAM),建立了一种从复合材料细观到宏观的统一本构模型。根据均匀化方法和连续介质力学构建复合材料的宏细观相关矩阵,通过该矩阵将细观组分材料的损伤性能... 基于有限体积直接平均方法(Finite-volume direct averaging micromechanics,FVDAM),建立了一种从复合材料细观到宏观的统一本构模型。根据均匀化方法和连续介质力学构建复合材料的宏细观相关矩阵,通过该矩阵将细观组分材料的损伤性能传递到宏观复合材料中,计算了湿热环境中复合材料的细观应力场。结果表明:FVDAM采用子胞边界平均位移作为未知量,使本构模型中的未知量总数大为减小,相对提高了模型的效率,但这些方程都是建立在平均意义上的,因此预测的应力场存在一定的不连续性;湿热环境下,前期的吸湿有缓解热残余应力的作用,随着时间的增加,吸湿的影响逐渐超过热残余应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细观统一本构模型 平均边界 湿热应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介质的细观损伤本构模型 被引量:3
9
作者 赵纪生 陶夏新 《湘潭矿业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73-78,共6页
对于多孔介质损伤本构关系进行深入的研究 .介绍了多孔介质损伤本构关系与细观结构连接的原则和方法 ,提出了一个多孔介质非线性弹性损伤本构模型 .其次 ,在 Gurson理论已有工作的基础上 ,推出了一个规则多孔介质基体服从Drucker- Prage... 对于多孔介质损伤本构关系进行深入的研究 .介绍了多孔介质损伤本构关系与细观结构连接的原则和方法 ,提出了一个多孔介质非线性弹性损伤本构模型 .其次 ,在 Gurson理论已有工作的基础上 ,推出了一个规则多孔介质基体服从Drucker- Prager屈服准则的近似屈服面方程 ,进而得到了相关联的弹塑本构模型 .最后 ,以裂纹密度为细观损伤变量 ,修正裂纹密度细观损伤对屈服面中偏平面上 J2 的影响 ,推出了地基土弹塑性细观损伤本构模型 .图 1,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介质 损伤力学 非线性弹性损伤本构模型 弹塑性细观损伤本构模型 裂纹 地基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观几何结构对复合材料初始屈服面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宋迎东 孙志刚 +1 位作者 雷友锋 高德平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49-754,共6页
采用宏—细观统一的弹塑性本构模型分析了多轴载荷作用下不同纤维形状、不同纤维排列方式对金属基复合材料初始屈服面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纵向正应力作用下,圆截面纤维复合材料的初始屈服应力基本上与方形截面纤维复合材料的初始屈服应... 采用宏—细观统一的弹塑性本构模型分析了多轴载荷作用下不同纤维形状、不同纤维排列方式对金属基复合材料初始屈服面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纵向正应力作用下,圆截面纤维复合材料的初始屈服应力基本上与方形截面纤维复合材料的初始屈服应力相等;不同纤维排列方式的复合材料初始屈服应力基本上相同。当存在横向应力或纵横剪切应力时,圆截面纤维复合材料初始屈服面在方形截面纤维复合材料初始屈服面之内;六角形排列时最容易屈服,而方形对角排列屈服应力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航天推进系统 金属基复合材料 宏-细观本构模型 屈服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般坐标系下织物细观本构方程的研究
11
作者 张岚 辛继红 汤兴初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395-397,共3页
运用二维应力及应变变换的转轴公式,分析了织物二维本构关系的一般形式及材料坐标系下织物细观本构方程的局限性,给出了一般坐标系下的织物的细观本构方程.
关键词 细观本构模型 织物悬垂 织物屈曲 织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晶纯钛的细观力学性能模拟 被引量:6
12
作者 黄文 汪洋 +1 位作者 葛鹏 黄中伟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69-472,共4页
采用晶体塑性理论和有限元方法,建立描述密排六方结构(hcp)金属力学行为的细观数值本构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单晶纯钛在高温下的单向拉伸试验进行模拟。模拟结果和实验现象相吻合,显示了该模型的有效性。计算结果同时揭示了单晶纯钛变形过... 采用晶体塑性理论和有限元方法,建立描述密排六方结构(hcp)金属力学行为的细观数值本构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单晶纯钛在高温下的单向拉伸试验进行模拟。模拟结果和实验现象相吻合,显示了该模型的有效性。计算结果同时揭示了单晶纯钛变形过程中各个滑移系所起的作用,并对滑移系的运动和晶格转动等细观演化规律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塑性 细观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状节理岩石的旋转椭球纤维丛力学模型 被引量:2
13
作者 苑宝军 邓荣贵 杨涛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90-1395,共6页
根据柱状节理岩石形成的地质特征,基于细观层面,将单根柱状岩石在重力方向上视为纤维丛,轴对称状态下,纤维丛将根据外荷的变化有机地进行调整,假设纤维丛根据变形协调条件排列为细观椭球体胞群,则通过分析典型椭球体胞的本构行为即可进... 根据柱状节理岩石形成的地质特征,基于细观层面,将单根柱状岩石在重力方向上视为纤维丛,轴对称状态下,纤维丛将根据外荷的变化有机地进行调整,假设纤维丛根据变形协调条件排列为细观椭球体胞群,则通过分析典型椭球体胞的本构行为即可进一步探讨整个岩石的宏观力学性质。根据纤维椭球体胞的几何方程,通过Banach不动点定理和Brouwer不动点定理证明了轴对称状态下椭球体胞中存在着旋转效应并给出了旋转附加应力的表达式,揭示了柱状岩石存在通过周界粘滞剪切耗散局部应变能的过程;通过引入Freudenthal率相关方程并联合有旋转效应的平衡方程构建了分析椭球体胞的本构微分方程组并对之进行了Laplace变换;根据纤维丛细观本构模型及理论并结合泥巴山柱状流纹岩的岩石试验分析了不同应力路径下椭球体胞的几何特征与宏观破坏结果之间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状节理岩石 细观本构模型 椭球体胞 旋转纤维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X炸药粘弹性损伤本构关系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周栋 黄风雷 姚惠生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945-947,960,共4页
应用广义能量释放率及动态断裂理论,结合粘弹性效应建立了PBX炸药的统计细观损伤本构模型,将该模型嵌入到Ls-dyna有限元程序中对平面撞击实验进行了数值计算.通过与实验结果比较表明,建立的细观损伤本构模型能较好地描述PBX炸药在冲击... 应用广义能量释放率及动态断裂理论,结合粘弹性效应建立了PBX炸药的统计细观损伤本构模型,将该模型嵌入到Ls-dyna有限元程序中对平面撞击实验进行了数值计算.通过与实验结果比较表明,建立的细观损伤本构模型能较好地描述PBX炸药在冲击作用下的动态损伤力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X炸药 统计细观损伤本构模型 LS-DY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位移原理的宏细观统一本构模型 被引量:2
15
作者 高希光 宋迎东 孙志刚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93-602,共10页
结合虚位移原理和宏细观统一本构模型的基本理论提出了一种宏细观统一本构模型.该模型将宏观位移表示为宏观应变与细观位移的线性组合,然后应用虚位移原理建立基本方程,采用有限元法进行求解,得到宏观应变增量和应力增量的关系式.通过... 结合虚位移原理和宏细观统一本构模型的基本理论提出了一种宏细观统一本构模型.该模型将宏观位移表示为宏观应变与细观位移的线性组合,然后应用虚位移原理建立基本方程,采用有限元法进行求解,得到宏观应变增量和应力增量的关系式.通过算例分析对比了模型与FVDAM(finite volume directe aver-age method)的应力场和计算效率,结果表明模型不仅具有较高的精度而且提高了计算效率.采用模型预测了复合材料的偏轴弹性模量和弹塑性应力应变响应.其中偏轴弹性模量与转轴公式计算结果相符,而弹塑性应力应变响应与实验结果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细观统一本构模型 虚位移原理 细观应力场 偏轴弹性模量
原文传递
裂隙岩体复杂断裂行为表征及稳定性评价关键理论研究取得新进展
16
作者 《云南科技管理》 2024年第4期68-68,共1页
当前我国水利、土木、资源、能源和交通等领域岩土工程建设快速推进,建设及运营中因裂隙岩体断裂而诱发滑坡和崩塌等灾害时有发生,但传统连续介质力学和刚体极限平衡理论难以准确揭示裂隙岩体断裂致灾机理。昆明理工大学牵头,中南大学... 当前我国水利、土木、资源、能源和交通等领域岩土工程建设快速推进,建设及运营中因裂隙岩体断裂而诱发滑坡和崩塌等灾害时有发生,但传统连续介质力学和刚体极限平衡理论难以准确揭示裂隙岩体断裂致灾机理。昆明理工大学牵头,中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和云南大学参加,在裂隙岩体复杂断裂行为表征及稳定性评价关键理论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科学技术突破,揭示了复杂条件下裂隙岩体断裂及其致灾机理,形成了裂隙岩体断裂行为表征理论体系,主要科学发现点如下:(1)构建了裂隙岩体力学特性及复杂断裂行为表征理论,实现了裂纹发育统计自相似性的定量描述和关键断裂状态的非接触式自动识别;(2)建立了裂隙岩体宏细观本构模型,揭示了尺寸效应、各向异性、非线性和迟滞性等复杂力学响应规律,提出了危岩体破坏时间预测新方法;(3)提出了断续裂隙岩体贯通模式及失稳评价关键理论,实现了裂隙岩体边坡失稳过程的数值再现、安全系数的自动求解以及危岩破坏全过程动态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岩体 岩体力学特性 昆明理工大学 贯通模式 稳定性评价 细观本构模型 行为表征 连续介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体材料中的力链压曲变形 被引量:5
17
作者 蒋军 徐正红 徐凌峰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931-1937,共7页
为了研究颗粒体材料的受力和变形性能,建立以力链稳定及其运动学为核心的细观本构模型.选择由3个不同半径颗粒组成的力链单元作为分析对象,通过定义颗粒间的位移模式,由运动位移协调和弯矩平衡条件得出颗粒间的相对切向位移以及各颗粒... 为了研究颗粒体材料的受力和变形性能,建立以力链稳定及其运动学为核心的细观本构模型.选择由3个不同半径颗粒组成的力链单元作为分析对象,通过定义颗粒间的位移模式,由运动位移协调和弯矩平衡条件得出颗粒间的相对切向位移以及各颗粒旋转角之间的关系.根据热力学理论建立力链压曲变形的能量方程,得到力链受力和位移表达式.在力链组构颗粒半径相等的情况下,通过对比分析验证模型的合理性,表明模型能够较合理地拟合离散元模拟实验结果.通过分析2种不同组构颗粒半径情况下力链各物理量的变化趋势,表明力链的受力和变形性能受组构颗粒半径变化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链 压曲变形 热力学 细观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SC.Marc接口的机织物悬垂屈曲数值模拟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翠玉 张义同 张小涛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65-170,共6页
利用MSC.Marc软件良好的开放性语言接口,引入机织物的细观力学本构模型,建立完整的适合进行机织物悬垂屈曲模拟的数值分析方法模型,模拟机织物在自重作用下的悬垂及屈曲。与目前研究者将机织物看作是正交异性的连续体不同,该本构模型能... 利用MSC.Marc软件良好的开放性语言接口,引入机织物的细观力学本构模型,建立完整的适合进行机织物悬垂屈曲模拟的数值分析方法模型,模拟机织物在自重作用下的悬垂及屈曲。与目前研究者将机织物看作是正交异性的连续体不同,该本构模型能更好地描述机织物由其特有细观机织结构所具有的某些力学性质。应用该本构模型,采用大变形曲壳单元,对机织物的悬垂屈曲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机织物面内的压缩模量在屈曲分析中的重要作用,并给出机织物变形的动态过程模拟。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本构模型显著提高了机织物悬垂屈曲的数值模拟精度。研究成果为服装CAD中'试衣系统'的研制提供了理论和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C.Marc机织物 细观力学本构模型 悬垂 屈曲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nstitutive model for concrete subjected to impact loading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海峰 宁建国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12年第1期79-84,共6页
To better design and analyze concrete structures,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oncrete subjected to impact loadings are investigated. Concrete is considered to be a two-phase composite made up of micro-cracks and sol... To better design and analyze concrete structures,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oncrete subjected to impact loadings are investigated. Concrete is considered to be a two-phase composite made up of micro-cracks and solid parts which consist of coarse aggregate particles and a cement mortar matrix. The cement mortar matrix is assumed to be elastic, homogeneous and isotropic. Based on the Moil-Tanaka concept of average stress and the Eshelby equivalent inclusion theory, a dynamic constitutive model is developed to simulate the impact responses of concrete. The impact compression experiments of concrete and cement mortar are also carried out.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concrete and cement mortar are rate-dependent. Under the same impact velocity, the load-carrying capacity of concrete is higher than that of cement mortar. Whereas, the maximum strain of concrete is lower than that of cement mortar. Regardless of whether it is concrete or cement mortar, 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impact velocity, the fragment size of specimens after experiment decr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CRETE MICROMECHANICS dynamic constitutivemodel impact load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织物悬垂屈曲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翠玉 张义同 张小涛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11-14,共4页
开发虚拟服装试衣系统需模拟织物的悬垂和屈曲,而采用正交异性力学模型不适合织物。为此,笔者基于针织物的细观力学模型,用有限元方法模拟方形针织物片铺在圆桌面上的悬垂和屈曲,该细观模型描述了织物由于其细观针织结构而特有的力学性... 开发虚拟服装试衣系统需模拟织物的悬垂和屈曲,而采用正交异性力学模型不适合织物。为此,笔者基于针织物的细观力学模型,用有限元方法模拟方形针织物片铺在圆桌面上的悬垂和屈曲,该细观模型描述了织物由于其细观针织结构而特有的力学性质。织物片用8结点壳单元离散,这种壳单元被特别设计,能描述织物片在悬垂中发生的大转动。对织物片的屈曲模态进行了分析,对其后屈曲变形进行了计算,最后进行了方形织物片的悬垂和屈曲实验。模拟的结果和实验的观测结果很一致。研究成果为虚拟服装试衣系统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织物 悬垂 屈曲 有限元方法 细观力学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