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5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循证式督导法护理方案在老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
作者 潘秀群 唐琦 +1 位作者 卢美伦 何丹丽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2期109-111,共3页
目的:分析循证式督导法护理方案在老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ESRF)血液透析(以下简称血透)患者中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连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ESRF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 目的:分析循证式督导法护理方案在老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ESRF)血液透析(以下简称血透)患者中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连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ESRF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在血透治疗过程中接受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循证式督导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结论:循证式督导法护理方案在老年ESRF血透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缓解负性情绪,提高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式督导法 老年 终末期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细胞凋亡受体和共刺激分子的表达变化与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兰兰 蔡蓓 +3 位作者 米绪华 冯伟华 唐江涛 陈捷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5-88,共4页
目的:探究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T细胞亚群的凋亡受体CD95分子与共刺激分子CD28、CD152(CTLA-4)的表达与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细胞的凋亡受体CD95(Fas)与共刺激分子CD28/CD152表达。结果:终末期肾功能衰... 目的:探究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T细胞亚群的凋亡受体CD95分子与共刺激分子CD28、CD152(CTLA-4)的表达与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细胞的凋亡受体CD95(Fas)与共刺激分子CD28/CD152表达。结果: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CD3+T细胞和CD4+T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CD4/CD8比值增加(P=0.008), CD4+T细胞和CD8+T细胞上CD95分子表达均上调(P=0.001),以CD8+T细胞上CD95分子增加更为明显;CD28和CD152 分子在不同T细胞亚群上的表达均上调(P<0.05),然而,CD4+T细胞以CD28分子表达增加为主,而CD8+T细胞则CD152 分子表达增加为主。结论: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细胞亚群失衡,共刺激分子CD28和CD152表达异常增加,提示T细胞活化与抑制性调节发生紊乱。T细胞亚群上凋亡受体CD95分子表达增加,以CD8+T细胞为主,说明终末期肾功能衰竭者淋巴细胞的减少可能通过两种途径——受体配体途径和负性共刺激分子CD152抑制信号途径,其中以CD8+T细胞减少为主,造成患者细胞免疫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95 FAS 凋亡 细胞免疫 终末期肾功能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血液透析方式对维持性透析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洁 李雪斌 林栩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48-250,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透析(简称透析)方式对维持性透析终末期肾功能衰竭(ESRF)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8例需要进行维持性透析的ESRF患者,将其分为高通量透析组(高透析组)及常规量透析组(低透析组),每组34例;分别测定两组治疗前、治疗...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透析(简称透析)方式对维持性透析终末期肾功能衰竭(ESRF)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8例需要进行维持性透析的ESRF患者,将其分为高通量透析组(高透析组)及常规量透析组(低透析组),每组34例;分别测定两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及治疗6个月时P300的潜伏期(PL)和波幅(Amp)及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结果治疗前高透析组和低透析组P300PL和Amp分别为[(398.6±38.5)ms、(7.3±1.21)μV]和[(410.3±49.7)ms、(6.9±1.03)μV];治疗1个月时分别为[(336.8±32.1)ms、(8.2±1.15)μV]和[(342.6±35.8)ms、(7.9±1.01)μV],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个月时分别为[(320.6±31.9)ms、(8.5±1.02)μV]和[(390.6±42.8)ms、(6.5±1.12)μV],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高透析组、低透析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MMSE分别为(22.9±4.7)分、(23.3±4.5)分和(26.2±1.9)分、(25.9±1.8)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个月时两组MMSE分别为(27.1±3.6)分和(22.6±2.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同血液透析方式对需要进行维持性透析的ESRF患者远期认知功能有明显的影响;高透析量可持续改善ESRF患者的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析方式 终末期肾功能衰竭 事件相关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汉族等候肾移植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HLA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韩志明 肖露露 +1 位作者 于立新 罗敏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10-113,共4页
目的对我国南方地区3911例等候肾脏移植的患者进行HLA-A,B,DRB1基因表达的回顾性研究,以探讨在因肾脏疾病导致患者最终并发终末期肾功能衰竭(ESRD)进程中的HLA免疫遗传易感性及其相对风险作用。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扩增... 目的对我国南方地区3911例等候肾脏移植的患者进行HLA-A,B,DRB1基因表达的回顾性研究,以探讨在因肾脏疾病导致患者最终并发终末期肾功能衰竭(ESRD)进程中的HLA免疫遗传易感性及其相对风险作用。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扩增(PCR-SSP)技术进行HLA-A,B,DR基因分型,应用SPPS13.0软件包统计分析ESRD患者中HLA抗原频率、基因频率、HLA-A,B,DR三个位点的单倍型频率(HF)、连锁不平衡参数、相对危险度(RR)及优势比(OR)。结果ESRD患者中表达出HLA-A抗原19个,HLA-B抗原40个,HLA-DR抗原14个;其中呈现抗原频率显著增高(PC<0.0001,PC值即P值乘以所检测的某一位点的抗原数)的是HLA-B75(RR=1.222,OR=1.479)、DR4(RR=1.146,OR=1.294),DR17(RR=1.541,OR=2.639);呈现出抗原频率显著降低(PC<0.0001)的是HLA-DR8(RR=0.812,OR=0.697)、DR9(RR=0.878,OR=0.793);ESRD患者中具有显著连锁不平衡单倍型(HF>0.5%)10条,分别为A1-B37-DR10,A2-B7-DR17,A29-B7-DR10,A30-B13-DR7,A33-B13-DR17,A33-B44-DR17,A33-B46-DR17,A33-B58-DR17,A33-B60-DR17和A33-B75-DR17,其中A33-B75-DR17、A33-B58-DR17频率高达7.93%和11.74%。结论研究发现HLA-B75、DR4和DR17可能对南方地区肾脏疾病患者最终并发ESRD具有独立易感关联,而表达HLA-DR8、DR9的肾脏病患者将可能不易并发ESRD;单倍型A33-B75-DR17高频率出现说明HLA-B75,DR17不仅具有独立易感作用还可能对肾脏病患者最终并发ESRD具有集合易感作用。这个发现对于等候肾脏移植患者选择合适供体以提高移植后患者生存时间和远期移植效果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功能衰竭 人类白细胞抗原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ApoE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黄朝晖 吴雄飞 吴仲明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10期1455-1458,共4页
目的研究终末期肾功能衰竭(ESRF)发生的遗传学倾向,寻找与ESRF发生有关的基因。方法采用PCR-RFLP技术研究94例以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为原发病的ESRF患者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分布与其脂质代谢异常的关系。结果(1)ESRF组ApoE2/3基... 目的研究终末期肾功能衰竭(ESRF)发生的遗传学倾向,寻找与ESRF发生有关的基因。方法采用PCR-RFLP技术研究94例以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为原发病的ESRF患者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分布与其脂质代谢异常的关系。结果(1)ESRF组ApoE2/3基因型(31.91%VS 13.89%,P<0.05)及ε2等位基因(23.94%VS 10.65%,P<0.05)频率明显高于正常人,而ApoE3/3基因型(50%VS 70.37%,P<0.05)及ε3等位基因(69.15%VS 82.41%,P<0.05)则明显低于正常人。(2)ESRF患者中,ε2组TG、VLDL-C,ApoE水平明显高于ε3组、ε4组(P<0.05),而ε3组发病年龄晚于ε2组、ε4组(P<0.05)。结论ApoE基因多态性同ESRF发生有关,ε2等位基因是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脂质代谢异常,肾功能损害的重要遗传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E 基因多态性 原发性慢性小球 终末期肾功能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2例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HLA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熊莉 孙瑜 +2 位作者 肖莉 吴红 李国良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5年第4期421-424,共4页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与终末期肾功能衰竭(end-stage renal failure disease,ESRD)的遗传相关性。方法以等待肾移植的232例江西籍汉族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为病例组,以2210例江西籍汉族中国造血干细胞...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与终末期肾功能衰竭(end-stage renal failure disease,ESRD)的遗传相关性。方法以等待肾移植的232例江西籍汉族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为病例组,以2210例江西籍汉族中国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为对照组,对两组的HLA-A/B/DRB1基因多态性进行比较,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HLA-A*11、B*53、B*55、DRB1*04的相对危险率均大于1(RR>1),HLA-A*31、A*33、B*58的相对危险率均小于1(RR<1)。根据的RR的显著性检验,只有HLA-B*53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LA-B*53为低频基因(gf=0.43%),不可推断该基因为易感基因。终末期肾功能衰竭与HLA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功能衰竭 人类白细胞抗原 基因频率 相关危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并发感染临床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胡作祥 沈水娟 +1 位作者 王时敏 李青华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730-731,共2页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功能衰竭(ESRD)患者并发感染的原因及易感因素,以利于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2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115例264例次ESRD患者并发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免疫功能低下、代谢性酸中毒、营养不良、尿毒...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功能衰竭(ESRD)患者并发感染的原因及易感因素,以利于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2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115例264例次ESRD患者并发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免疫功能低下、代谢性酸中毒、营养不良、尿毒素物质体内积聚、高血糖等因素是ESRD患者并发感染的易感因素。结论加强ESRD患者综合因素治疗是防治并发感染,提高生存质量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功能衰竭 感染 易感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透析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1
8
作者 龚娜尔 黄舜佩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0年第11期138-138,142,共2页
目的: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透析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对57例进行维持性透析的ESR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9例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照组28例采用低通量血液透析,比较观察两组的透析效果... 目的: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透析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对57例进行维持性透析的ESR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9例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照组28例采用低通量血液透析,比较观察两组的透析效果。结果:观察组P、β2-MG下降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UN和Scr下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透析ESRD患者进行治疗,有利于大中分子毒素的清除,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 血液透析 终末期肾功能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易感基因的HLA单倍型与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1
9
作者 韩志明 肖露露 于立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21-22,共2页
目的探讨含易感基因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单倍型与终末期肾功能衰竭(ESRD)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人口遗传学软件Arlequin统计分析ESRD组和对照组HLA两个位点单倍型频率,通过χ2检验筛选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单倍型,计算其优势比(OR)... 目的探讨含易感基因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单倍型与终末期肾功能衰竭(ESRD)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人口遗传学软件Arlequin统计分析ESRD组和对照组HLA两个位点单倍型频率,通过χ2检验筛选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单倍型,计算其优势比(OR)。结果 ESRD组和对照组均表达出易感基因HLA-B*75-A位点单倍型5条、易感基因HLA-DR*04-B位点单倍型22条、易感基因HLA-DR*17-B位点单倍型16条;两组单倍型频率相比,ESRD组中频率显著升高(Pc<0.05)的单倍型是B*75-DR*04、B*13-DR*04、B*46-DR*04、B*58-DR*04。结论单倍型B*75-DR*04由独立易感基因B75、DR4组成,具有集合易感意义,可能为与ESRD易感关联的HLA单倍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功能衰竭 人类白细胞抗原 基因单倍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通量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对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李颖 《中国医药导刊》 2012年第7期1120-1121,共2页
目的: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对维持性透析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82例维持性透析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1例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B组41例采用血液透析滤过,观察透析前后血肌酐(Scr)、β2-... 目的: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对维持性透析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82例维持性透析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1例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B组41例采用血液透析滤过,观察透析前后血肌酐(Scr)、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及患者认知功能的变化。结果:两组透析治疗后Scr和β2-MG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A组β2-MG水平明显低于B组(P<0.05),两组S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L和Amp明显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PL和Amp改善情况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作为维持性透析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常用的两种透析方式,均能够有效清除体内血Scr、β2-MG,而高通量血液透析在清除β2-MG,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方面明显优于血液透析滤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滤过 终末期肾功能衰竭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ApoE基因多态性的分布及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朝晖 吴仲明 +1 位作者 杨国翠 李俐佳 《贵州医药》 CAS 2001年第12期1067-1069,共3页
目的研究终末期肾功能衰竭 (ESRF)发生的遗传学倾向 ,寻找与ESRF发生有关的基因。方法对 94例以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为根底疾病的ESRF患者和 10 8例健康正常人进行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研究。结果ESRF患者ApoE2 / 3基因型 (31 91%... 目的研究终末期肾功能衰竭 (ESRF)发生的遗传学倾向 ,寻找与ESRF发生有关的基因。方法对 94例以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为根底疾病的ESRF患者和 10 8例健康正常人进行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研究。结果ESRF患者ApoE2 / 3基因型 (31 91%VS13 89% ,P <0 0 5 )及ε2等位基因 (2 3 94%VS10 6 5 % ,P <0 0 5 )频率明显高于正常人 ,而ApoE3/ 3基因型 (5 0 %VS70 37% ,P <0 0 5 )及ε3等位基因 (6 9 15 %VS82 41% ,P <0 0 5 )则明显低于正常人。结论ApoE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肾功能恶化及肾功能衰竭的发生有一定联系 ,对ApoE基因多态性的分析 ,对预测此类疾病患者预后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E 基因多态性 原发性慢性小球 终末期肾功能衰竭 ESR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12
作者 任红艳 《当代医学》 2022年第18期104-106,共3页
目的 探究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本院血液透析中心收治的64例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血液透析,观察组... 目的 探究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本院血液透析中心收治的64例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血液透析,观察组实施高通量血液透析,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钙、血清蛋白、肌酐、血清尿素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清蛋白、肌酐、血清尿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血清钙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血清钙、血清蛋白、肌酐、血清尿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7%,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效果显著,可延缓患者肾脏衰竭进程,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血液透析 终末期肾功能衰竭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瘦素与甲状旁腺素的关系
13
作者 王成 娄探奇 +4 位作者 唐骅 石成钢 刘迅 陈珠江 尹培达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07期329-331,共3页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瘦素与甲状旁腺素的关系。【方法】检测29例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脂含量、血清白蛋白、球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肌酐、尿素氮、甲状旁腺素和瘦素,多重直线逐层...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瘦素与甲状旁腺素的关系。【方法】检测29例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脂含量、血清白蛋白、球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肌酐、尿素氮、甲状旁腺素和瘦素,多重直线逐层分析法筛选出对血清瘦素有影响的指标。【结果】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女性体脂及瘦素显著高于男性患者,血清瘦素与体脂呈正相关(γ=100.30),与甲状旁腺素水平呈负相关(γ=-0.0149),女性患者甲状旁腺素与瘦素/体脂负相关(γ=-0.454,P=0.045),男性患者甲状旁腺素与瘦素/体脂无显著性相关(γ=-0.454,P=0.832)。【结论】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女性患者血清瘦素与甲状旁腺素水平呈负相关,甲状旁腺素可能参与调节瘦素的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素 终末期肾功能衰竭 维持性血液透析 血清瘦素 女性患者 体脂 男性患者 负相关 分泌 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高磷血症治疗进展 被引量:7
14
作者 罗群 《现代实用医学》 2004年第12期697-698,694,共3页
关键词 终末期肾功能衰竭 高磷血症 治疗 并发症 心脏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后HO-1、IL-6、IL-18的变化及其与透析效果的关系
15
作者 胡春艳 牛聪 陈文龙 《感染、炎症、修复》 2024年第4期307-311,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血红素氧化酶-1(HO-1)、白细胞介素(IL)-6、IL-18在终末期肾功能衰竭(ESRD)患者血液透析前后的水平变化及其与血液透析效果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在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实施血液透析... 目的:探讨血清血红素氧化酶-1(HO-1)、白细胞介素(IL)-6、IL-18在终末期肾功能衰竭(ESRD)患者血液透析前后的水平变化及其与血液透析效果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在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实施血液透析的82例ESRD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同一医院进行体检的70名健康人群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HO-1、IL-6、IL-18水平,观察观察组血液透析效果,分析影响血液透析效果的相关因素,计算HO-1、IL-6、IL-18单独及联合检测对血液透析效果的预测效果。结果:观察组透析前HO-1水平高于对照组,透析后又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IL-6、IL-18水平透析前显著高于对照组,透析后虽然明显下降,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82例ESRD患者中,透析充分组61例与透析不充分组21例的年龄、透析期间出现低血压者百分比、透析器凝血者百分比、HO-1、IL-6、IL-18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透析期间出现低血压、透析器凝血、低HO-1水平、高IL-6和IL-18水平是影响血液透析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HO-1、IL-6、IL-18三者联合预测血液透析结果的AUC为0.854,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943、0.924,高于HO-1、IL-6、IL-18单独检测(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前联合检测ESRD患者血清HO-1、IL-6、IL-18水平,可为预测血液透析进而制订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衰竭 终末期 血液透析 血红素氧化酶-1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种异体肾脏移植治疗终末期肾功能衰竭
16
作者 冯继周 张烨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6年第2期7-7,10,共2页
目的观察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的效果。方法对1例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行同种异体肾脏移植术,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组织配型、供肾情况、手术技术、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结果... 目的观察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的效果。方法对1例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行同种异体肾脏移植术,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组织配型、供肾情况、手术技术、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结果由于重视术前准备,组织配型、供肾选择良好,手术技巧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合理,手术患者术后肾功能恢复良好,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同种异体肾脏移植术是治疗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较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术 终末期肾功能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微炎症的影响 被引量:21
17
作者 徐小刚 周西豫 龙洁 《贵州医药》 CAS 2021年第1期23-24,共2页
目的探究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微炎症的影响。方法选取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经过6个... 目的探究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微炎症的影响。方法选取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经过6个月干预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微炎症、肾功能等指标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3+、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炎症指标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Hs-CRP、IL-6、TNF-α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Scr、BUN、Β2-MG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能够有效降低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微炎症指标,改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调节肾功能指标,促进肾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终末期肾功能衰竭 T淋巴细胞亚群 微炎症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整体排毒疗法对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徐大基 杨霓芝 +4 位作者 李芳 林启展 吴秀清 梁建玲 张琪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260-263,266,共5页
[目的]观察张琪“保元降浊八法”等中医整体排毒疗法对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简称肾衰)的治疗作用及对其预后影响。[方法]对肾小球滤过率小于10 mL/min、未进行维持性透析的终末期肾衰患者32例采用中医整体排毒疗法,包括口服中药汤剂、口服... [目的]观察张琪“保元降浊八法”等中医整体排毒疗法对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简称肾衰)的治疗作用及对其预后影响。[方法]对肾小球滤过率小于10 mL/min、未进行维持性透析的终末期肾衰患者32例采用中医整体排毒疗法,包括口服中药汤剂、口服中药制剂、中药结肠透析以及对症处理和必要时给予临时透析治疗。观察患者存活情况、中医征候和证型变化情况,检测患者的血生化等指标,并对其中尚存活者与已死亡病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终末期肾衰患者未能进行透析等替代治疗者,中医证侯属本虚标实、寒热错杂,病变过程中其证候不断发生改变。经中医整体排毒疗法治疗后,患者3个月存活率为90.6%,半年存活率81.3%,1年存活率71.9%。将其中尚存活病例(存活组)和已病死病例(死亡组)比较,两组年龄、病程、血清肌酐、尿素氮、血红蛋白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存活组尿量多于死亡组(P<0.01),血清白蛋白也较高(P<0.05)。[结论]中医整体排毒疗法对于因经济等原因不能接受维持性透析的终末期肾衰患者仍有改善临床症状,稳定血肌酐、尿素氮、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等作用,是维持终末期患者继续生存的有效疗法;终末期患者的尿量、血清白蛋白水平与能否长期存活有一定的关系。如能有意识地改善这类患者的尿量和营养状况,对延长他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疗法 整体排毒疗法 终末期肾功能衰竭 治疗 保元降浊八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透析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经高通量血液透析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晓文 《当代医学》 2018年第13期142-144,共3页
目的对维持性透析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的方式治疗,查看其治疗效果。方法选择76例维持性透析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参与研究,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38例,观察组38例。观察组患者经高通量血液透析进行治疗,对照组... 目的对维持性透析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的方式治疗,查看其治疗效果。方法选择76例维持性透析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参与研究,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38例,观察组38例。观察组患者经高通量血液透析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经低通量血液透析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磷、β2-微球蛋白、尿素氮和肌酐的水平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磷和β2-微球蛋白水平明显得到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但是观察组的尿素氮和肌酐水平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维持性透析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的方式治疗,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病症,消除患者体内的大中分子毒素,治疗效果显著,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透析 终末期肾功能衰竭 高通量 血液透析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透析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经高通量血液透析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朱林勋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6年第18期3342-3344,共3页
目的分析维持性透析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经高通量血液透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2例维持性透析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低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比两组... 目的分析维持性透析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经高通量血液透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2例维持性透析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低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磷、β2-微球蛋白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尿素氮、肌酐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维持性透析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更有利于清除大中分子毒素,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 血液透析 维持性透析 终末期肾功能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