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线性相互作用是事物的终极原因吗? 被引量:22
1
作者 武杰 李润珍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5-19,37,共6页
非线性科学的诞生和兴起 ,一改传统线性科学的思维方式 ,使人们对自身以及周围宏观世界的认识产生了新的思考 :“相互作用是事物的真正的终极原因”是否还可以进一步认识 ?文章通过分析非线性相互作用在系统演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指出了... 非线性科学的诞生和兴起 ,一改传统线性科学的思维方式 ,使人们对自身以及周围宏观世界的认识产生了新的思考 :“相互作用是事物的真正的终极原因”是否还可以进一步认识 ?文章通过分析非线性相互作用在系统演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指出了非线性是系统复杂性之根源 ,是系统结构有序化之根本 ,是人类创造性思维之源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 复杂性 有序化 终极原因 相互作用 自然辩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犯罪研究的误区:终极原因论——与李晓明教授商榷
2
作者 高佃正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00年第5期20-24,共5页
犯罪本源论是犯罪学上的终极真理论。这种理论试图一劳永逸地解决犯罪学上的最终任务,从而扼杀、终止了犯罪学通向未来的道路。
关键词 犯罪本源论 终极原因 犯罪真理论 犯罪张力论 犯罪动力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起源的终极原因是人类的物质生产和生殖生产——读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兼评“艺术起源于劳动说” 被引量:1
3
作者 徐汝霖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2年第2期93-97,112,共6页
恩格斯曾经多次指出艺术起源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它是由经济、政治、法律、哲学、宗教、道德、心理、生理等多种因素在相互发生作用的过程中产生的。但是,经济、政治、法律、哲学、宗教、道德、心理、生理等多种因素在相互发生... 恩格斯曾经多次指出艺术起源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它是由经济、政治、法律、哲学、宗教、道德、心理、生理等多种因素在相互发生作用的过程中产生的。但是,经济、政治、法律、哲学、宗教、道德、心理、生理等多种因素在相互发生作用过程中的力量是不均衡的,其中,物质生产和生殖生产是更有力的、最原始的、最有决定性的力量。关于这一问题,他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第一版序言》中曾经作过经典性的表述:“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内的人们生活干其下的社会制度。受着两种生产的制约:一方面受劳动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家庭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劳动愈不发展,劳动产品的数量、从而社会的财富愈受限制,社会制度就愈在较大程度上受血族关系的支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起源 物质生产劳动 劳动说 终极原因 马克思恩格斯 两种生产理论 生殖 私有制 马克思主义 生产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发生终极原因溯源——人类学的比较研究述要 被引量:1
4
作者 何勇 王海龙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1期55-60,共6页
该文从人类学独特的视角考察文化发生的终极原因。认为人类的形成和文化的发展是综合进化的结果,文化和人类的生命本质是一体的,是同步演化,相辅相成的。
关键词 比较研究 生命本质 社会生物学 动物行为 体质人类学 终极原因 尔比 文化发生 研究者 功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科技革命:战后时代变迁的终极原因
5
作者 尹小平 《湖湘论坛》 1994年第1期88-90,共3页
1917年的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时代。自十月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战争与革命构成了当时世界的主题。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经济政治状况发生了重大变化,资本主义国家工人运动处于低潮,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打不起来... 1917年的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时代。自十月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战争与革命构成了当时世界的主题。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经济政治状况发生了重大变化,资本主义国家工人运动处于低潮,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打不起来,世界各种类型的国家的经济都程度不问地实现了较为迅速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极原因 世界经济政治 新科技革命 世界战争 战争与革命 经济发展速度 科技节 实力地位 全球性问题 战后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事物发展的终极原因
6
作者 刘峥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1期68-70,共3页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内因与外因同时存在,缺一不可;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但是,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却是极其复杂的,应从多方面、多角度理解。黑格尔在阐述绝对观念的辩证发展时,曾“猜测”到:相互作用...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内因与外因同时存在,缺一不可;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但是,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却是极其复杂的,应从多方面、多角度理解。黑格尔在阐述绝对观念的辩证发展时,曾“猜测”到:相互作用是事物的真正的终极原因。恩格斯非常赞赏黑格尔上述观点,并进一步指出:“我们不能追溯到比对这个相互作用的认识更远的地方,因为正是在它背后没有什么要认识的了。……只有从这个普遍的相互作用出发,我们才能了解现实的因果关系。”可见,恩格斯把内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看成是推动事物发展的终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相互作用 终极原因 内因与外因 黑格尔 事物 恩格斯 多角度 辩证发展 因果关系 绝对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固定资产投资膨胀的终极原因与调控途径
7
作者 熊学瑞 《武汉金融》 1988年第8期22-24,共3页
一实现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基本平衡,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是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基本平衡的因素固然很多,但其中固定资产对于实现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基本平衡,则有着极大的制约作用.... 一实现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基本平衡,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是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基本平衡的因素固然很多,但其中固定资产对于实现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基本平衡,则有着极大的制约作用. 固定资产投资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个主要因素.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四化建设,每年必须保持一定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以不断壮大社会主义经济的物质基础.因此,正确确定周定资产投资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资产投资 终极原因 社会总需求 社会经济发展 国家基本建设 货币供给量 经济参数 国家信用 我国货币供应 货币的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6、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变化的终极原因是什么?
8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1981年第Z1期169-170,共2页
有的同志说,按照马克思的说法,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那种关系。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很多同志却把生产关系当成了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生产关系。今天确定一个关系叫生产关系,明天不成了就改变。
关键词 终极原因 生产过程 生产体制 管理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极原因”与“相互作用”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振宏 《历史研究》 1986年第3期3-18,共16页
"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然后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动,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 "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然后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动,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唯物史观的这个基本方法论思想,指导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走过了六十多年的历史.可以说,中国历史科学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这一方法论思想的胜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互作用 唯物史观 终极原因 历史运动 马克思恩格斯 控制论 市民社会 方法论思想 历史过程 生产方式
原文传递
略论历史发展的伟大动力与终极原因的内在联系 被引量:5
10
作者 罗荣渠 《历史研究》 1980年第5期3-16,共14页
动力和动因当前我国学术界开展关于历史发展动力问题的讨论中涉及的问题很多,其中一个基本的问题是:阶级斗争与生产力两者之中究竟哪一个对历史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这个问题实质上是如何正确理解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 动力和动因当前我国学术界开展关于历史发展动力问题的讨论中涉及的问题很多,其中一个基本的问题是:阶级斗争与生产力两者之中究竟哪一个对历史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这个问题实质上是如何正确理解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关系的问题。对这个问题,在目前的讨论中有不同的理解,有各种不同的说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级斗争 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发展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终极原因 资产阶级革命 资本主义 生产关系 农民战争 生产力
原文传递
经济转型背景下婚姻家庭观念的重构
11
作者 乔凯琪 《中国经贸》 2025年第2期244-246,共3页
一切社会变迁的终极原因,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本文通过收集和分析有关婚姻家庭观念变化的调查数据,探讨了经济转型背景下婚姻家庭观念的变迁原因,从而总结出自主性增强、多元性呈现与包容性提升等三大变迁特点,并... 一切社会变迁的终极原因,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本文通过收集和分析有关婚姻家庭观念变化的调查数据,探讨了经济转型背景下婚姻家庭观念的变迁原因,从而总结出自主性增强、多元性呈现与包容性提升等三大变迁特点,并对其发展趋势作出简单预测,包括未来婚姻越来越奉行真爱至上原则、婚姻忠诚度可能下降与晚婚现象将越来越普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家庭观念 交换方式 调查数据 社会变迁 忠诚度 终极原因 变迁原因 变迁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按劳分配存在的二重原因及其二重结构
12
作者 支大林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2期9-10,共2页
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方式,它的客观存在具有二重原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按劳分配存在的终极原因,而劳动力归个人所有的经济条件则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关键词 二重结构 个人消费品 终极原因 分配方式 个人所有 公有制经济 个人收入 共同富裕 社会财富 平均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权利观不发达的原因初探
13
作者 李秀华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2期35-39,共5页
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封建专制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从中国历史上看,权利观极不发达,一方面,封建的正统法律思想窒息了古代人的权利观念;另一方面,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社会是古代权利观不发达的重要原因;而以农... 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封建专制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从中国历史上看,权利观极不发达,一方面,封建的正统法律思想窒息了古代人的权利观念;另一方面,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社会是古代权利观不发达的重要原因;而以农为本的自然经济则是古代权利观不发达的终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利观 原因初探 不发达 宗法社会 终极原因 封建专制 封建统治者 十恶 别籍异财 亲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社会变迁与乡村政治组织建设的规律性探析——评《经济社会结构变迁与乡村政治组织建设创新》
14
作者 冯春久 《农村农业农民》 2024年第14期62-64,共3页
恩格斯指出:“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 恩格斯指出:“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经济、社会、政治之间存在着丰富复杂的互动关系。正因为如此,乡村政治组织建设不能忽视从经济社会结构变迁的大环境中去寻找因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政治 社会结构变迁 交换方式 经济社会变迁 政治变革 组织建设创新 终极原因 不能忽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精髓要义
15
作者 《稀土信息》 2024年第10期1-1,共1页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新质生产力摆脱了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是具有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新质生产力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新质生产力摆脱了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是具有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新质生产力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对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作出重要部署。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精髓要义,把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落到实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 发展路径 政治变革 人类社会发展 发展新动能 终极原因 先进生产力 社会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的两类联系:对立统一与相互作用——对完善系统辩证论的一点建议 被引量:4
16
作者 胡皓 《系统科学学报》 1994年第2期17-21,共5页
系统辩证论要实现对概念、方法乃至思路上都甚异的经典辩证法与系统科学思维的有效综合,有必要对“对立统一”与“相互作用”两范畴作必要辨析.这两范畴在各自均有限的适用的范围以内和合理的含义上,所表征的两类相互联系有严格区别,前... 系统辩证论要实现对概念、方法乃至思路上都甚异的经典辩证法与系统科学思维的有效综合,有必要对“对立统一”与“相互作用”两范畴作必要辨析.这两范畴在各自均有限的适用的范围以内和合理的含义上,所表征的两类相互联系有严格区别,前者表征的是非实体性的两个相反极性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转化,后者表征的是实体性的系统内多个组成部分之间以及同样实体性的系统与其外部环境之间交换物质、转移能量或传递信息;在方法论上,前者对应于非结构分析,后者对应于结构分析;用对立统一观念以及相应的非结构分析方法只可能揭示系统的初级原因,只有用相互作用观念以及相应的结构分析方法才有可能揭示出系统的终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证论 结构分析 终极原因 反极性 实体性 于非 外部环境 两极性 现代科学 认识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非线性相互作用在系统演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锐锋 《系统科学学报》 1997年第4期26-29,共4页
本文综合现代系统科学的部分研究成果,分析了非线性相互作用在系统演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非线性相互作用是系统复杂性之根、结构序化之本、系统突现新质之源,它还是矛盾背后的深层动力,是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真正终极原因.
关键词 非线性相互作用 终极原因 系统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格斯历史合力论核心观点解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冯跃民 《武警学院学报》 2007年第11期25-27,共3页
恩格斯历史合力论认为,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历史合力是社会发展的终极原因,在历史合力的诸因素中经济因素归根结底起决定作用,而在具体历史时期具体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可变的。
关键词 历史合力论 核心观点 终极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大国兴衰研究述评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英 《人民论坛(中旬刊)》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0-22,共3页
大国的兴盛与衰落是人类社会历史演进中的一项铁律,多国学者、专家的论析各有侧重。唯物史观从本源上揭示出大国兴衰的规律:国与国之间生产能力高低的差异,决定着一个国家在世界体系中的历史地位,能否组织、调动、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在生... 大国的兴盛与衰落是人类社会历史演进中的一项铁律,多国学者、专家的论析各有侧重。唯物史观从本源上揭示出大国兴衰的规律:国与国之间生产能力高低的差异,决定着一个国家在世界体系中的历史地位,能否组织、调动、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在生产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乃是决定一个国家生产能力能否不断提高的终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史观 大国兴衰 终极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效力的长时性极限与短时性极限
20
作者 吴忠民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40-44,共5页
关键词 极限 长时性 经济效 社会机体 短时性 民族传统 非经济因素 经济决定论 分经 终极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