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09篇文章
< 1 2 1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教育重要论述对新疆的启示
1
作者 张彦虎 韩萍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25年第2期125-129,共5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教育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尤其是教育与劳动(实践应用、技能提升)相结合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及教育公平在有效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科学共识,对新时代新疆治理具有重要启示作用。因此借鉴并以其相关重要论述为理...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教育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尤其是教育与劳动(实践应用、技能提升)相结合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及教育公平在有效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科学共识,对新时代新疆治理具有重要启示作用。因此借鉴并以其相关重要论述为理论指引,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好教育在新疆治理中的基础作用,继续做好新疆职业技能培训教育工作,以及不断通过推进教育公平加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和持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教育 新疆治理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工业文明与传统乡村社会权力现代化论纲
2
作者 李发根 《兰州学刊》 CSSCI 2024年第9期27-36,共10页
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生活的年代恰值工业革命推动西欧、俄国生产方式的划时代变革,由小农社会转向工业社会。他们敏锐地觉察到工业化对传统乡村社会权力体系的瓦解与新型社会关系的形塑。小农生产方式的存续将社会人口主体的农民束缚... 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生活的年代恰值工业革命推动西欧、俄国生产方式的划时代变革,由小农社会转向工业社会。他们敏锐地觉察到工业化对传统乡村社会权力体系的瓦解与新型社会关系的形塑。小农生产方式的存续将社会人口主体的农民束缚在土地上,从而建构了以普遍人身依附关系为特征的日常生活,构成了传统乡村社会权力的内生基石。而只有到了工业化时代,随着贸易的扩张,农业外自由、平等就业机会的大量出现,农民才能真正意义上走出乡土,挣脱土地的束缚,实现个人经济的相对独立,以致人身依附逐渐解除。尤为重要的是,劳动社会化为妇女解放,成为真正的“半边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典作家的相关论述,有助于我们清晰认识转型时期乡村社会权力的演变路径,探寻其中合理和不合理的面相及根源,推进乡村治理的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工业文明 乡村社会权力 人身依附 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农民“革命性”的历史书写
3
作者 王向清 江名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68-79,153,共13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农民在革命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有着不同评价和态度。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农民私有观念根深蒂固,对土地的占有和保护过度执着,政治上缺乏主张且摇摆不定,容易被其他阶级利用,对农民“革命性”进行了初步探索。列宁认为...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农民在革命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有着不同评价和态度。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农民私有观念根深蒂固,对土地的占有和保护过度执着,政治上缺乏主张且摇摆不定,容易被其他阶级利用,对农民“革命性”进行了初步探索。列宁认为,一方面,农民加入革命使“革命冲击力”增强,能够成为彻底的民主革命拥护者,对民主革命具有“革命性”作用;另一方面,农民因长时间受小资产阶级思想侵蚀影响,对社会主义缺乏政治认同感,在社会主义革命中存在对抗性。毛泽东对农民“革命”持肯定态度,他认为,在革命战争时期,农民作为中国社会的主要力量,是革命的主力军和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其革命性主要体现为破坏旧世界,是否定性的因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民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力量,是民族工业发展的重要承担者,其革命性主要体现为建设新世界,是肯定性的因素。对农民“革命性”认识的转变,既源于他们各自所处的时代不同,面临的社会革命环境不同;又体现了实践和理论的发展,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对这一理论的演进脉络进行考察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农民 “革命性” 土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足经典作家作品 发挥语文课程育人价值
4
作者 宦振宇 《辽宁教育》 2024年第23期1-1,共1页
一直以来,语文教材中经典作家作品的数量分布以及修订时的增删情况,都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尤其是如鲁迅等文学史上重要作家的作品。社会各界之所以对语文教材中经典作家作品的分布情况如此关注,是因为这些作品本身承载着重... 一直以来,语文教材中经典作家作品的数量分布以及修订时的增删情况,都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尤其是如鲁迅等文学史上重要作家的作品。社会各界之所以对语文教材中经典作家作品的分布情况如此关注,是因为这些作品本身承载着重要的教育功能。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语文新课标都要求发挥语文课程独特的育人价值。立足经典作家作品,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价值,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理解与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课程 语文教材 育人价值 义务教育 经典作家 高中语文新课标 理解与把握 立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的探析
5
作者 王若涵 《新丝路》 2024年第5期50-52,共3页
社会发展阶段以社会所处具体历史方位的形式展现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集中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述中。马克思、恩格斯从“五形态“”三形态”以及“跨越东方社会‘卡夫丁峡谷’”等方面详细阐释了社会发展阶段思想;列宁... 社会发展阶段以社会所处具体历史方位的形式展现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集中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述中。马克思、恩格斯从“五形态“”三形态”以及“跨越东方社会‘卡夫丁峡谷’”等方面详细阐释了社会发展阶段思想;列宁结合俄国发展实际,从理论和实践角度,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等思想,不断丰富和完善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社会发展阶段 社会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经典作家界定标准探讨 被引量:4
6
作者 朱建田 谭希培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16,共4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得以确立的必备条件有三个:具有马克思主义本质属性,此为与非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相区分的标志;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或指导重大现实问题的功能,此为与普通马克思主义著作相区分的标志;具有一般著作的文本存在形态,此...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得以确立的必备条件有三个:具有马克思主义本质属性,此为与非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相区分的标志;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或指导重大现实问题的功能,此为与普通马克思主义著作相区分的标志;具有一般著作的文本存在形态,此为与马克思主义经典论断和党的重要文献相区分的标志。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得以确立的条件有两个: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对创立或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过巨大贡献,此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必备的能力条件;具有一以贯之的马克思主义坚定立场,此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必备的政治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经典著作 经典作家 界定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出接受史的困境——经典作家接受史研究反思 被引量:16
7
作者 陈文忠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6-37,共12页
经典作家接受史研究,曾几何时成了一个最缺乏学术新意的"学术避难所"。这与不少研究者缺少接受史的"问题意识"和正确方法密切相关。经典作家接受史实质是作家精神生命的"身后史",也是接受主体与接受对象... 经典作家接受史研究,曾几何时成了一个最缺乏学术新意的"学术避难所"。这与不少研究者缺少接受史的"问题意识"和正确方法密切相关。经典作家接受史实质是作家精神生命的"身后史",也是接受主体与接受对象之间的多元审美对话史和多重意义生成史。从接受过程中的关注焦点、接受方式和功能效应看,经典作家接受史至少可以从五个方面展开,即经典地位的确立史,经典序列的形成史,艺术风格的阐释史,艺术典范的影响史,以及人格精神的传播史;从而由宏观到微观、由整体到局部,从创作到审美、从诗品到人品。通过对经典作家的经典地位、经典序列、艺术风格、典范影响和人格精神的传播等多元历时考察,为读者展示出一部立体的、全方位的、血肉丰满的经典作家的身后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作家 接受史 接受主体 文学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评价观 被引量:3
8
作者 陈洪涛 张耀灿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共5页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共产党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举措。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渠道。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评价思想为研究对象,从他们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价值、目标、主...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共产党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举措。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渠道。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评价思想为研究对象,从他们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价值、目标、主体、方法、效果等方面的评价,发掘概括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评价观,对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评价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政治、法律与社会之间——经典作家论法官的角色定位 被引量:7
9
作者 胡玉鸿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4年第6期51-55,共5页
法官的角色涉及到法官的形象与权能,因而成为马克思主义司法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典作家看来,法官是政治上的独立者而非依附者;法律上的宣示者而非创造者;司法上的中立者而非偏倚者;诉讼中的主导者而非垄断者。这些定位,对于全面认... 法官的角色涉及到法官的形象与权能,因而成为马克思主义司法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典作家看来,法官是政治上的独立者而非依附者;法律上的宣示者而非创造者;司法上的中立者而非偏倚者;诉讼中的主导者而非垄断者。这些定位,对于全面认识法官的地位、权能、职责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官 经典作家 司法 权能 法学 法律 诉讼 政治 角色定位 主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典作家关于民主选举的思想 被引量:2
10
作者 马全江 路来庆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6-11,共6页
革命导师在其经典著作中,有丰富的民主选举思想,包括:关于资产阶级代议民主与选举的思想、关于巴黎公社的民主选举思想、关于苏维埃的民主选举思想等。对这些民主选举思想进行研究,既有理论意义,又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经典作家 资产阶级代议民主 巴黎公社 苏维埃 民主选举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新闻伦理思想探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曦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1-24,共4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长期的新闻实践和革命斗争中,对新闻领域的伦理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逐渐形成了以新闻党性原则、新闻自由和新闻真实为基本内容的新闻伦理思想。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本的解读,试图深入挖掘其新闻伦理思...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长期的新闻实践和革命斗争中,对新闻领域的伦理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逐渐形成了以新闻党性原则、新闻自由和新闻真实为基本内容的新闻伦理思想。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本的解读,试图深入挖掘其新闻伦理思想的源泉。这不仅对深化马克思主义新闻伦理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同时对当代新闻实践合伦理的开展有着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新闻伦理 新闻党性原则 新闻自由 新闻真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建军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9-85,共7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有多方面论述。在他们看来,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因而每一时代都存在着统治阶级的社会教化和意识形态工作;工人运动必须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指导,但马克思主义并不...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有多方面论述。在他们看来,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因而每一时代都存在着统治阶级的社会教化和意识形态工作;工人运动必须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指导,但马克思主义并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工人运动自身不能自发地产生科学社会主义意识,这种意识只能由无产阶级思想家和先锋队从外面进行灌输;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都要加强政治工作和宣传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的理论思考 被引量:6
13
作者 韦建桦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14,共11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的论述是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重要指针,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对经典作家的有关论述产生了教条式的理解,并一度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产生了消极影响。针对这种情况,进一步澄清和梳理经典作家关...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的论述是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重要指针,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对经典作家的有关论述产生了教条式的理解,并一度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产生了消极影响。针对这种情况,进一步澄清和梳理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的有关论述,对我们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经典作家 社会主义 理论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国家治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晓乐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5,共5页
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将"国家治理"作为专门的理论研究对象,但他们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生产力理论、人的解放理论、"国家与社会"关系等理论都蕴含着丰富的国家治理思想;列宁依据苏维埃俄国的革命建设实践,采取了一... 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将"国家治理"作为专门的理论研究对象,但他们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生产力理论、人的解放理论、"国家与社会"关系等理论都蕴含着丰富的国家治理思想;列宁依据苏维埃俄国的革命建设实践,采取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治理措施,增添了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鲜活内容;经典作家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给中国国家治理提供了深刻的经验启示,系统化地将其表述出来是当代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理论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 经典作家 经验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工人阶级理论与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的新变化 被引量:4
15
作者 黄旭东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6-70,共5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工人阶级理论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早期的工人阶级主要指从事体力劳动的产业工人;在后期,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把雇佣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一并纳入了工人阶级范畴;无论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还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工...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工人阶级理论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早期的工人阶级主要指从事体力劳动的产业工人;在后期,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把雇佣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一并纳入了工人阶级范畴;无论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还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工人阶级始终是推动社会前进的最基本的动力,是革命和建设的主体。当代中国工人阶级和传统工人阶级比较出现了新变化,这些新变化主要表现在:当代工人阶级从身份象征转变为职业概念;当代工人阶级和资产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当代工人阶级出现了阶层分化和贫富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工人阶级 当代中国工人阶级 新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穿越现实的独创方法——以中外经典作家为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吴炫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9-129,共11页
在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界,用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这些普遍性的创作方法,是否可以解释中外经典作家的独创性和原创性,是一个新的文艺理论和文学批评问题。陀思妥耶夫斯基、鲁迅等作家在文学独创方法上的共同经验,都是针对社会现... 在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界,用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这些普遍性的创作方法,是否可以解释中外经典作家的独创性和原创性,是一个新的文艺理论和文学批评问题。陀思妥耶夫斯基、鲁迅等作家在文学独创方法上的共同经验,都是针对社会现实提出作家独特的哲学或人文问题,然后针对这样的问题建立起来作家独特的个体理解,再由这样的理解派生出作品独特的文学性结构,从而呈现出"个体问题———个体理解———个体结构"的方法图式。否定主义文艺学将这样的方法解释为"穿越现实的文学创作方法"。这样的方法可以利用现实主义的写实、浪漫主义的奇幻和现代主义的心理、变形等方法,可以突破时代、文化和既有文学资源的束缚获得重大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作家 独创方法 个体问题 个体理解 个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行列中——论邓小平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在思想上的继承与发展关系 被引量:5
17
作者 商志晓 《山东社会科学》 2002年第3期43-49,共7页
作为当代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邓小平走入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行列中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行列中 ,邓小平必然面对一个如何继承和发展前人的理论与实践这样重大的问题。揭示邓小平与马克思、恩格斯、与列宁、毛泽东在思想理论上... 作为当代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邓小平走入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行列中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行列中 ,邓小平必然面对一个如何继承和发展前人的理论与实践这样重大的问题。揭示邓小平与马克思、恩格斯、与列宁、毛泽东在思想理论上一脉相承、源远流长的关系 ,对于深化和拓宽邓小平和邓小平理论研究 ,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邓小平 继承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理论的生成逻辑 被引量:1
18
作者 夏建国 沈建波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595-602,共8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发展了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理论。经典作家规定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这些规定有其生成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思维逻辑。研究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理论的生成逻辑,对于认识中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发展了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理论。经典作家规定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这些规定有其生成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思维逻辑。研究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理论的生成逻辑,对于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科学性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作家 社会主义社会 基本特征 生成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现实主义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炎秋 杨旭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3-171,187,共10页
马克思和恩格斯青年早期在文学上是浪漫主义者,1843年左右逐渐转到现实主义上来。马克思、恩格斯转向现实主义的原因,一是因为其早期思想的进步和浪漫主义的“不彻底性”,二是由于其所生活时代的资本主义社会存在问题的充分暴露和现实... 马克思和恩格斯青年早期在文学上是浪漫主义者,1843年左右逐渐转到现实主义上来。马克思、恩格斯转向现实主义的原因,一是因为其早期思想的进步和浪漫主义的“不彻底性”,二是由于其所生活时代的资本主义社会存在问题的充分暴露和现实主义文学的盛行,三是其哲学思想的唯物性和实践性,四是其无产阶级革命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关注、支持现实主义长达50年之久,其现实主义文学观高于当时欧洲现实主义作家和批评家的现实主义思想,具体体现在表现现实的彻底性、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对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独立性的肯定三个方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现实主义文学观并未过时,它对我们理解当代哲学社会思潮,理解现实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本身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现实主义 文艺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典作家关于工农政权解决农民问题的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俞良早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5-10,共6页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国家和社会从物质上和财政上帮助农民和"农村公社"发展的思想,列宁关于国家的政策和措施要维护农民利益的思想,关于以有力措施推进农业生产和农村文化建设的思想,在当代中国得以发展。邓小平关于把农业放...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国家和社会从物质上和财政上帮助农民和"农村公社"发展的思想,列宁关于国家的政策和措施要维护农民利益的思想,关于以有力措施推进农业生产和农村文化建设的思想,在当代中国得以发展。邓小平关于把农业放到一个恰当位置上的思想、关于在改革中改善农民生活和关心农民物质利益的思想、关于农业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的思想,江泽民关于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首位的思想、关于不断地给农民看得见的物质利益的思想、关于农业产业化的思想,胡锦涛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工农政权解决农民问题的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作家 解决农民问题 当代中国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