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8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内镜胆道内支架置入术的护理 被引量:6
1
作者 石春凤 叶志霞 别里克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3年第3期69-70,共2页
目前诸多先进医疗技术之中,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作为疾病诊断及治疗手段,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临床诊断及治疗.
关键词 经内镜 内支架置入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门部恶性胆道梗阻患者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塑料支架置入术后短期再梗阻的危险因素分析
2
作者 尹静一 樊明阳 +3 位作者 李建辉 郝欣 花海洋 王爱民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10期44-52,共9页
目的分析肝门部恶性胆道梗阻患者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塑料支架置入术后短期再梗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4年1月该院因肝门部恶性胆道梗阻行ERCP塑料支架引流的9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患者一般资料、临床特... 目的分析肝门部恶性胆道梗阻患者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塑料支架置入术后短期再梗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4年1月该院因肝门部恶性胆道梗阻行ERCP塑料支架引流的9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患者一般资料、临床特征、手术相关因素和实验室相关指标对术后短期再梗阻的影响。以术后短期是否再发胆道支架梗阻为因变量,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肝门部恶性胆道梗阻患者行ERCP塑料支架置入术后短期再梗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49例术后短期再发胆道梗阻,复发率为52.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胆道恶性狭窄的类型、术前发生胆管炎、术前未引流、术中行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支架放置的位置、术后24 h内发热、术后2周总胆红素(TBiL)下降<50%、γ-谷氨酰转移酶(GGT)下降<50%、GGT和碱性磷酸酶(ALP)下降<50%是影响肝门部恶性胆道梗阻患者行ERCP塑料支架置入术后短期再梗阻的潜在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未引流(OR=5.738,P=0.013)、术前发生胆管炎(OR=5.347,P=0.025)和左、右单侧放置支架(OR=6.739,P=0.014;OR=9.719,P=0.005)是肝门部恶性胆道梗阻患者行ERCP塑料支架置入术后短期再梗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未引流、术前发生胆管炎和左、右单侧放置支架是导致肝门部恶性胆道梗阻患者行ERCP塑料支架置入术后短期再梗阻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临床中,早期识别危险人群,并对危险因素及时干预,对预防此类患者行ERCP塑料支架置入术后短期再梗阻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门部恶性梗阻 内镜逆行胰管造影术(ERCP) 塑料支架 再梗阻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胆道梗阻患者采用内镜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肝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的影响
3
作者 李铁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030-0033,共4页
探析恶性胆道梗阻患者采用内镜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的实际临床效果,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信息。方法 选择60例明确诊断为恶性胆道梗阻的患者作为基础性分析样本,均采用内镜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对治疗干预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的分析。结... 探析恶性胆道梗阻患者采用内镜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的实际临床效果,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信息。方法 选择60例明确诊断为恶性胆道梗阻的患者作为基础性分析样本,均采用内镜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对治疗干预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的分析。结果 患者通过系统的治疗后肝功能及生活质量均得到有效的改善。结论 在开展恶性胆道梗阻治疗干预的过程中应用内镜胆道支架置入手术方案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支架置入术 恶性梗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经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后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4
作者 杨阳 朱军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19期117-120,共4页
目的探究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经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并分析疗效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扬州大学附属泰州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80例经ERCP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后的恶性梗阻性... 目的探究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经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并分析疗效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扬州大学附属泰州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80例经ERCP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后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实验室指标检测。以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经ERCP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分为有效组(124例)和无效组(56例),统计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经ERCP胆道支架置入术后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180例ERCP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中有124例患者术后5 d总胆红素水平较术前下降≥1/3,有效率为68.88%,其余56例总胆红素水平下降<1/3,无效率为31.12%;无效组患者中胆道狭窄长度≥3cm、高位胆道梗阻、合并胆管结石、塑料类型支架占比均高于有效组,术后C-反应蛋白(CRP)水平、术后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高于有效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胆道狭窄长度≥3 cm、高位胆道梗阻、塑料类型支架、术后CRP水平升高、术后IL-6水平升高均为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经ERCP胆道支架置入术后疗效的危险因素(OR=5.529、3.214、2.296、1.852、1.963,均P<0.05)。结论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采用ERCP胆道支架置入术后的疗效与胆道狭窄长度≥3 cm、高位胆道梗阻、塑料类型支架、术后CRP水平升高、术后IL-6水平升高密切相关,治疗时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针对相关危险因素提供防治措施,以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内镜下逆行胰管造影 支架置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CD联合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39例临床效果分析
5
作者 张宏宾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5期84-86,共3页
分析、评价PTCD(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术)联合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价值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1年05月~2023年05月收治的39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我院行PTCD联合胆道支架置入术,对其治疗情... 分析、评价PTCD(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术)联合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价值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1年05月~2023年05月收治的39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我院行PTCD联合胆道支架置入术,对其治疗情况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39例患者穿刺全部成功且引流通畅,胆管狭窄部位率最高为胆总管69.23%,狭窄原因最高为胆管癌38.46%,39例患者中84.61%自觉症状有所缓解,61.53%患者皮肤症状与消化道系统症状有所缓解,精神状态好转;比对术前3d,术后3、7、14d39例患者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与术后14d患者丙氨酸转氨酶、碱性磷酸酶、白蛋白均显著下降(P<0.05);39例患者术后有3例胆道感染、4例急性胰腺炎、1例支架脱落移位,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经对症干预后,并发症症状得到缓解。30例患者随访成功,平均随访时间为(8.24±2.14)月,8例患者无黄疸加重现象,22例患者在随访期间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或肿瘤进展死亡。结论:PTCD联合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具有一定价值,其具有安全、简便、可重复性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经皮经肝管穿刺引流术 支架置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122例 被引量:21
6
作者 黄晓东 范彦 +2 位作者 张姮 刘文敏 刘小明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8期3234-3237,共4页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技术(ERCP)在恶性胆道梗阻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03-07/2007-12临床确诊为恶性胆道梗阻患者122例,均采用ERCP及留置内支架,比较手术前后血清总胆红素变化情况.结果:全组122例胆管恶性梗阻中,行ERCP操作138...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技术(ERCP)在恶性胆道梗阻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03-07/2007-12临床确诊为恶性胆道梗阻患者122例,均采用ERCP及留置内支架,比较手术前后血清总胆红素变化情况.结果:全组122例胆管恶性梗阻中,行ERCP操作138例次,置管成功128例次,操作成功率92.75%.消除黄疸总有效率96.88%,并发症发生率为7.97%.108例置管成功且治疗有效者全部跟踪随访,其中86例在随访期内死亡,存活期为7.14±5.13mo,22例至今仍存活,全组生存中位时间7.2mo.结论: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疗效确切,安全性高,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 支架 内镜 内镜支架置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内镜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术后胆道感染的原因及处理 被引量:18
7
作者 张诚 杨玉龙 +4 位作者 吴萍 林美举 张洪威 史力军 李婧伊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365-367,371,共4页
目的 探讨经内镜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术后胆道感染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47例经内镜胆道金属支架引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7例均一次成功置入胆道金属支架,6例肝门部胆管癌、3例胆管癌(胆总管)、2例壶... 目的 探讨经内镜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术后胆道感染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47例经内镜胆道金属支架引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7例均一次成功置入胆道金属支架,6例肝门部胆管癌、3例胆管癌(胆总管)、2例壶腹癌以及1例肝移植术后吻合口狭窄患者在金属支架植入术后3周~31个月发生胆道感染,发生率为25.5%,包括4例肿瘤堵塞金属支架、3例胆泥及食糜淤积、3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以及2例肝脓肿,分别采取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PTGBD)、经皮经肝脓肿穿刺置管引流(PTCD)、经内镜球囊取石/覆膜金属支架及鼻胆管引流治疗,12例均治愈,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胆泥及食糜淤积、肝脓肿、肿瘤长入支架、胆囊颈管开口受压是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术后胆道感染的主要原因,PTGBD、PTCD及治疗性ERCP是其主要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内镜金属支架置入术 感染 肝脓肿 急性化脓性囊炎 经皮经肝囊穿刺置管引流术 经皮经肝脓肿穿刺置管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内镜胆道支架置入术姑息性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庆 秦明放 +5 位作者 勾承月 李宁 王震宇 邹富胜 赵宏志 吴瑜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002-1005,共4页
目的探讨经内镜放置胆道支架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可行性及安全性,评价其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2007年4月72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行经内镜胆道支架置入术的成功率、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支架通畅时间及生存时间。结果Bism... 目的探讨经内镜放置胆道支架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可行性及安全性,评价其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2007年4月72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行经内镜胆道支架置入术的成功率、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支架通畅时间及生存时间。结果BismuthⅠ型4例一次性置入胆道金属支架,BismuthⅡ型以上68例先行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过渡引流确定引流效果后,选择合适长度的胆道塑料(ERBD)或金属支架(EMBE)行双侧胆道支架置入术,其中6例行ERBD+ENBD联合内外引流。治疗成功率94.4%,引流有效率83.3%,并发症发生率12.5%,其中胰腺炎2例、胆管炎6例、胆道出血1例、近期死亡2例。支架通畅时间125d,中位生存时间146d。结论对肝门部胆管癌的内镜治疗应根据个体化原则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在严格掌握适应证及规范操作的基础上,内镜治疗是安全有效解除高位恶性胆道梗阻的微创治疗方法,对中晚期胆道肿瘤患者基本上可替代姑息性胆道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支架 肝门部管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内镜逆行胆道支架置入术与经皮经肝穿刺胆道支架置入术姑息治疗肝门胆管癌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6
9
作者 汪向飞 刘炯 +2 位作者 江斌 鲍春亮 高义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8年第14期1563-1567,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经内镜逆行胆道支架置入术与经皮经肝穿刺胆道支架置入术姑息治疗肝门胆管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6年4月十堰市太和医院收治的肝门胆管癌患者62例,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31)和研究组(n=31),对照... 目的对比分析经内镜逆行胆道支架置入术与经皮经肝穿刺胆道支架置入术姑息治疗肝门胆管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6年4月十堰市太和医院收治的肝门胆管癌患者62例,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31)和研究组(n=31),对照组采用经内镜逆行胆道支架置入术姑息治疗,研究组采用经皮经肝穿刺胆道支架置入术姑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支架置入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肝功能和黄疸治疗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支架置入成功率(93.5%)明显高于对照组(77.4%),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22.6%)明显低于对照组(42.0%),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肝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肝功能均得到改善,研究组患者的ALP、ALT、DBIL、γ-GGT水平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黄疸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3.6%、74.2%,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肝门胆管癌患者应用经皮经肝穿刺胆道支架置入术姑息治疗,可以有效提高胆道支架置入成功率,改善黄疸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门管癌 姑息治疗 经皮经肝穿刺支架置入术 经内镜逆行支架置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内镜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胆道恶性梗阻性疾病 被引量:4
10
作者 束庆文 夏飞 +5 位作者 刘太平 汪全红 章安庆 钱爱玲 徐正富 叶献词 《安徽医药》 CAS 2009年第11期1369-1370,共2页
目的探讨经内镜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胆道恶性梗阻性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8例胆道恶性梗阻性疾病患者行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治疗,并对其临床效果、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8例患者中置管成功6例,置管成功率75%。成功的6例中血清总胆... 目的探讨经内镜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胆道恶性梗阻性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8例胆道恶性梗阻性疾病患者行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治疗,并对其临床效果、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8例患者中置管成功6例,置管成功率75%。成功的6例中血清总胆红素由术前的(288.5±104.6)μmol.L-1下降为术后1周的(132.7±92.4)μmol.L-1,其中术后1周血清总胆红素下降程度≥1/2术前水平4例,<1/2术前水平2例。术后发生高淀粉酶血症2例。术后37 d死亡1例,术后不到1个月随访期1例。其余生存期超过3月4例,超过6月3例。结论经内镜胆道支架置入术是治疗胆道恶性梗阻性疾病的有效方法,创伤小、经济、安全,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 支架 内镜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内镜逆行胆道支架置入术与经皮肝穿刺胆道支架置入术对肝门部胆管癌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6
11
作者 龚敏 韩明 +1 位作者 张志强 崔钢 《当代医学》 2019年第4期152-154,共3页
目的比较经内镜逆行胆道支架置入术与经皮肝穿刺胆道支架置入术对肝门部胆管癌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95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行经皮肝穿刺胆道支架置入术,对照组47例,行经内镜逆行胆... 目的比较经内镜逆行胆道支架置入术与经皮肝穿刺胆道支架置入术对肝门部胆管癌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95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行经皮肝穿刺胆道支架置入术,对照组47例,行经内镜逆行胆道支架置入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成功率、术后患者的肝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手术成功率分别为89.58%和76.6%,其中Ⅰ~Ⅲ型患者两组成功率无明显差异,Ⅳ型患者观察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但术后两组肝功能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内镜逆行胆道支架置入术与经皮肝穿刺胆道支架置入术对Ⅰ~Ⅲ型肝门部胆管癌效果均较好,Ⅳ型患者选择后者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内镜逆行支架置入术 经皮肝穿刺支架置入术 肝门部管癌 Bismuth-Corette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胆道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131例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科霞 刘志红 +1 位作者 陈俊娥 金凤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12期1023-1024,共2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胆道内支架置入术在治疗恶性胆道梗阻中的价值。方法对131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行内镜下胆管内支架置入术,观察其疗效和6个月、1年、2年生存率。结果置入金属支架55例58根,术后2~5d黄疸消失,45例(81.7%)血清总胆红素(TBiL... 目的探讨内镜下胆道内支架置入术在治疗恶性胆道梗阻中的价值。方法对131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行内镜下胆管内支架置入术,观察其疗效和6个月、1年、2年生存率。结果置入金属支架55例58根,术后2~5d黄疸消失,45例(81.7%)血清总胆红素(TBiL)降至正常。随访31例(56.4%),6个月、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77.5%、33.0%、10.7%。(2)置入塑料支架76例89根,术后3~7d,患者黄疸明显减退,46例(60.0%)患者血清TBiL降至正常。随访38例(50.0%),生存期70d~11个月,6个月生存20例(26.3%),通畅期31~95d。结论经内镜放置胆道内支架,可有效缓解胆道梗阻,近期效果显著,是姑息性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 恶性梗阻 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胆道梗阻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下放置不同支架的疗效及生存分析
13
作者 齐静 尹静一 +4 位作者 樊明阳 王爱民 郝欣 花海洋 李建辉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11期31-38,共8页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下放置不同支架用于恶性胆道梗阻(MBO)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4年3月该院接受ERCP下支架放置治疗的MBO患者109例,分为可回收支架组(33例)、金属支架组(42例)和普通...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下放置不同支架用于恶性胆道梗阻(MBO)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4年3月该院接受ERCP下支架放置治疗的MBO患者109例,分为可回收支架组(33例)、金属支架组(42例)和普通支架组(34例)。比较3组患者术前和术后肝功能变化情况、远期胆管炎和术后胰腺炎并发症发生情况、支架通畅时间、支架取出一次钳取成功率和生存时间,监测随访情况。结果支架放置前,3组患者肝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放置后1周,可回收支架组和金属支架组直接胆红素(DBiL)和总胆红素(TBiL)较术前差值明显大于普通支架组,普通支架组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回收支架组术后远期胆管炎发生率最低,其次为普通支架组,金属支架组胆管炎发生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胰腺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回收支架组相比于普通支架组,支架取出一次性钳取成功率更高。金属支架组中位通畅时间为194.0 d,可回收支架组为126.0 d,普通支架组为92.0 d,3组患者支架中位通畅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可回收支架组中位生存时间为590.0 d,金属支架组为476.0 d,普通支架组为453.0 d,3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结论使用可回收塑料胆道支架,术后胆红素下降更快,相比于普通塑料胆道支架,可回收塑料胆道支架置入术后,远期胆管炎发生率更低,支架一次性钳取成功率更高,支架通畅时间及生存时间方面更有优势,是MBO患者ERCP支架置入术的一种有效选择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MBO) 内镜逆行胰管造影术(ERCP) 可回收支架 疗效分析 生存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胆道射频消融联合支架植入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14
作者 王馨祎 王林恒 +2 位作者 高霞 贺海艳 孟捷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1530-1534,共5页
目的评价内镜下胆道射频消融(endoscopic radiofrequency ablation,ERFA)联合支架植入治疗恶性胆道梗阻(malignant biliary obstruction,MBO)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9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内镜中心行ERF... 目的评价内镜下胆道射频消融(endoscopic radiofrequency ablation,ERFA)联合支架植入治疗恶性胆道梗阻(malignant biliary obstruction,MBO)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9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内镜中心行ERFA治疗MBO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结局。记录并统计分析病例临床特征、操作情况、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支架通畅时间、临床成功率、早期不良事件。结果纳入的12例病例中,操作时间为(39.5±17.5)min;获得临床成功的患者8例(66.67%);OS为3~27个月,中位OS为4.5个月;总体支架通畅时间为1~6个月,中位支架通畅时间为3个月;不良事件中3例(25.00%)患者术后出现胰腺炎,1例(8.33%)患者术后出现高淀粉酶血症,1例(8.33%)患者术后出现急性胆管炎,1例(8.33%)患者发生术中出血。结论ERFA联合支架植入治疗MBO临床成功率高,可以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胆道支架通畅时间,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术前预防性抗感染、术后及时抗感染治疗、规范操作过程均可降低早期不良反应发生率。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且样本量小,故仍需更多大样本、多中心、前瞻性研究进一步验证ERFA治疗MBO的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射频消融 恶性梗阻 管癌 支架 内镜逆行胰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胰腺癌合并胆道梗阻25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宏华 徐晓玲 +2 位作者 关心 邓登豪 向晓星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476-478,共3页
目的评估内镜下置入胆道金属支架对胰腺癌合并胆道梗阻患者姑息性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苏北人民医院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临床确诊为胰腺癌合并胆道梗阻患者25例,均行ERCP术及置入胆管金属支架,比较手术前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 目的评估内镜下置入胆道金属支架对胰腺癌合并胆道梗阻患者姑息性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苏北人民医院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临床确诊为胰腺癌合并胆道梗阻患者25例,均行ERCP术及置入胆管金属支架,比较手术前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等指标变化情况,并随访3-6个月。结果该组ERCP胆道支架置入成功率为100%。胆道金属支架置入一周后,患者TBIL下降53.9%,DBIL下降61.0%,ALT下降60.2%,ALP下降36.8%,γ-GT下降57.1%,消除黄疸总有效率为92%,并发症发生率为12%,包括胆管炎、胰腺炎、高淀粉酶血症等,随访期间第48天有1例患者出现胆管支架阻塞,5例患者(第32天、44天、63天、72天、123天)由于肿瘤进展死亡。结论内镜下置入胆道金属支架对胰腺癌合并胆道梗阻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可持久引流胆汁,改善临床症状,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梗阻 内镜支架置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胆道支架置入术联合鼻胆管引流姑息性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辉 冯玉良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第18期243-245,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胆道支架置入术(EBMSD)联合鼻胆管引流术(ENBD)姑息性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MOJ)的疗效。方法对44例MOJ患者应用EBMSD联合ENBD,观察其疗效、并发症及生存率。结果 44例患者中置管成功率为93.18%(41/44),其中塑料支架置入29例... 目的探讨内镜胆道支架置入术(EBMSD)联合鼻胆管引流术(ENBD)姑息性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MOJ)的疗效。方法对44例MOJ患者应用EBMSD联合ENBD,观察其疗效、并发症及生存率。结果 44例患者中置管成功率为93.18%(41/44),其中塑料支架置入29例,金属支架置入12例;支架置入后黄疸消退的总有效率为95.1%,且术后1周肝功能各指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4例,其中血尿淀粉酶升高2例,血常规示轻度升高1例,急性胰腺炎1例;金属支架组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生存率分别为100.0%、83.3%和58.3%,塑料支架组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生存率分别为89.7%、65.5%和31.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BMSD联合ENBD治疗MOJ疗效确切,可祛除黄疸、提高生存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支架置入术 管引流术 恶性梗阻性黄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内镜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术后胆道感染状况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3
17
作者 姚艺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205-206,共2页
消化肝胆胰腺系统肿瘤具有缺少特异性临床症状、恶性度较高、发病隐匿等特征,当发生黄疸时多已处于肿瘤晚期,无法进行手术治疗,且预后较差[1]。目前,临床对于消化系统肿瘤多广泛应用内镜下胆道金属支架引流术疗法,具有并发症少、恢复迅... 消化肝胆胰腺系统肿瘤具有缺少特异性临床症状、恶性度较高、发病隐匿等特征,当发生黄疸时多已处于肿瘤晚期,无法进行手术治疗,且预后较差[1]。目前,临床对于消化系统肿瘤多广泛应用内镜下胆道金属支架引流术疗法,具有并发症少、恢复迅速、高度微创等特征,可迅速改善肝脏功能,有效解决胆道梗阻情况,主要适用于危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化脓性囊炎 肝脓肿 感染 经内镜金属支架置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胆消石方联合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结石梗阻性黄疸27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君颖 刘玮 +2 位作者 贺照霞 余海洋 赵文霞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7年第8期82-84,共3页
目的:观察利胆消石方联合胆道塑料支架置入术(ERBD)治疗胆总管结石所致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2例胆总管结石引起的梗阻性黄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仅行ERBD术;观察组行ERBD术后加用利胆消石方口服,... 目的:观察利胆消石方联合胆道塑料支架置入术(ERBD)治疗胆总管结石所致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2例胆总管结石引起的梗阻性黄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仅行ERBD术;观察组行ERBD术后加用利胆消石方口服,比较两组术后TBIL及ALT情况,以及3个月后再次行ERCP取石的成功率。结果:治疗后3d,TBIL、ALT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TBIL、ALT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再次行ERCP取石成功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胆消石方联合ERBD术可有效解除胆总管结石引起的梗阻性黄疸,并可提高二次取石的成功率,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石方 塑料支架置入术 总管结石 梗阻性黄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内镜胆道支架置入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俊梅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3年第1期112-114,共3页
目的:探讨ERCP下胆道支架置入术临床应用中的护理配合。方法:回顾郑州人民医院自2011年2月至2012年10月行34例ERCP胆道支架置入术前、术后护理及术中配合。结果:34例患者均在无痛技术下置入成功,其中金属支架置入28例,塑料支架置入6例,... 目的:探讨ERCP下胆道支架置入术临床应用中的护理配合。方法:回顾郑州人民医院自2011年2月至2012年10月行34例ERCP胆道支架置入术前、术后护理及术中配合。结果:34例患者均在无痛技术下置入成功,其中金属支架置入28例,塑料支架置入6例,支架远端置于右肝管4例,左肝管3例,胆总管27例。术后患者黄疸明显减退,并发高淀粉酶血症8例,急性胰腺炎2例,经治疗3 d后,症状改善。胆道通畅期为4~25个月,存活期为6~29个月。结论:术前访视全面细致的准备,有效解除患者及家属的恐惧心理和思想顾虑;术中医护默契配合,巧妙地运用导丝技术确保支架顺利置入;术后精心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 手术配合 护理 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术后移位经口内镜取出1例报告
20
作者 王江云 陈勇 +1 位作者 于成福 李彦豪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6期574-574,577,共2页
关键词 金属支架置入术 并发症 移位 内窥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