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1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口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迟缓配合体会及护理
1
作者 王艳凤 张学华 +1 位作者 姚红 宋文玲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8年第2期102-103,共2页
贲门失弛缓是由食管-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所致的疾病。其主要特征是食管下端括约肌高压和对吞咽动作的松弛反应减弱,临床上主要表现吞咽困难,胸痛,食物反流和进食后呕吐,长期发作可导致患者极度消瘦和营养不良。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 贲门失弛缓是由食管-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所致的疾病。其主要特征是食管下端括约肌高压和对吞咽动作的松弛反应减弱,临床上主要表现吞咽困难,胸痛,食物反流和进食后呕吐,长期发作可导致患者极度消瘦和营养不良。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是近年来才开展的新技术,它是在食管表层(黏膜),开窗后沿食管夹层(黏膜下层)直视下切开食管周围肌肉,再用金属钛夹夹闭表层裂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贲门失弛缓 经口内镜下食管括约肌切开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困难经口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的临床研究及危险因素分析
2
作者 邓思秀 乔丽娟 +3 位作者 周阳 闭玉华 温建儒 徐辉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1年第10期1246-1250,1254,共6页
目的通过分析困难经口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POEM)发生率及危险因素,系统性地对困难POEM进行临床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5月至2021年5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行POEM的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资料,分析困难POEM的危险因素。临床结... 目的通过分析困难经口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POEM)发生率及危险因素,系统性地对困难POEM进行临床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5月至2021年5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行POEM的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资料,分析困难POEM的危险因素。临床结局包括手术时间≥90 min、手术中止及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结果共纳入132例患者,共计29例(21.97%)困难POEM;128例(96.97%)手术成功,4例(3.03%)因严重黏膜下纤维化、隧道建立失败导致手术中止;手术时间≥90 min有23例(17.42%);8例(6.06%)出现主要并发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50岁(OR 3.681;95%CI 1.491~9.650;P=0.008)、既往有球囊扩张或手术史(OR 4.979;95%CI 1.359~18.246;P=0.015);SMF-2/3级(OR 5.205;95%CI 1.973~13.731;P=0.001)与困难POEM的发生有关。结论年龄≥50岁、既往有球囊扩张或手术史及SMF-2/3级为困难POEM的独立预测因素,对于这部分患者,建议在行POEM手术时需小心谨慎,尽量由经验丰富的内镜医师带领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失弛缓症 经口内镜下切开 纤维化分级 既往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亚型贲门失弛缓症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的疗效
3
作者 曾月娥 曾艳凌 +1 位作者 黄雪平 林志辉 《吉林医学》 2025年第2期318-322,共5页
目的:探讨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对不同贲门失弛缓症亚型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22年3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符合贲门失弛缓症诊断标准并行POEM的患者46例,依据芝加哥分类标准分为两种亚型。回顾性收集术前Eckardt评分、... 目的:探讨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对不同贲门失弛缓症亚型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22年3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符合贲门失弛缓症诊断标准并行POEM的患者46例,依据芝加哥分类标准分为两种亚型。回顾性收集术前Eckardt评分、高分辨率测压仪器(HRM)数据及术后并发症,术后1个月内、6个月进行随访。术后利用Eckardt和HRM评分,评价POEM的短期和中期效果。结果:共纳入46例患者,其中贲门失弛缓症Ⅰ型12例(26.1%),Ⅱ型34例(73.9%)。共9例(19.6%)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术后所有患者随访1个月及23.78个月的Eckardt评分,分别为(1.46±1.57)分和(1.96±2.01)分,均显著低于术前(7.63±2.0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Ⅱ型患者间POEM术前、术后的Eckardt评分、Eckardt评分下降率、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平均随访29个月,贲门失弛缓症患者术后4 s完整松弛压力(4 sIRP)、下食管括约肌静息压力(LESP)、下食管括约肌残余压力(LESRP)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OEM能有效降低LESP,对贲门失弛缓症Ⅰ型和Ⅱ型患者都有良好的短中期疗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失弛缓症 经口内不肌切开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与传统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4
作者 江南 许亚聪 +4 位作者 刘佳瑶 孙荣 郑高歌 徐菱遥 闫春晓 《临床医学工程》 2025年第2期133-136,共4页
目的对比改良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与传统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AC)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87例AC患者,按术式不同分为传统POEM组(n=45,实施传统POEM)和改良POEM组(n=42,实施改良POEM)。比较两组... 目的对比改良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与传统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AC)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87例AC患者,按术式不同分为传统POEM组(n=45,实施传统POEM)和改良POEM组(n=42,实施改良POEM)。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AC临床症状评分系统(Eckardt)评分、手术成功率、食管下段括约肌(LES)压力、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改良POEM组手术时间短于传统POEM组(P<0.05);两组的住院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内于Eckardt评分上的主效应有差异(P<0.05),组间于Eckardt评分上的主效应未见差异(P>0.05),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两组均手术成功。术后6个月,两组LES压力均低于术前(P<0.05),而组间比较未见差异(P>0.05)。改良POEM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76%,低于传统POEM组的22.22%(P<0.05);两组的复发率(2.38%vs.6.67%)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改良POEM和传统POEM治疗AC的效果均较佳,均可明显降低LES压力,有效改善症状,但和传统POEM相比,改良POEM的手术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口内镜下切开 贲门失弛缓症 复发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与传统开胸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效果评估
5
作者 田永定 覃丽翠 吕铮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5年第1期75-76,共2页
目的:对贲门失弛缓症(AC)患者采取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以及传统开胸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估。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2月至2024年4月南阳市中心医院诊断为AC患者80例,其中实施POEM治疗者43例,设为POEM组,其余37例实施传统开胸术,设为... 目的:对贲门失弛缓症(AC)患者采取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以及传统开胸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估。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2月至2024年4月南阳市中心医院诊断为AC患者80例,其中实施POEM治疗者43例,设为POEM组,其余37例实施传统开胸术,设为开胸组。在术后1个月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工作,比较两组术中指标、疗效以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POEM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住院期间总费用均低于开胸组(P<0.05);POEM组术后Eckaedt评分下降幅度略高于开胸组,食管最大宽度下降幅度低于开胸组,但两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POEM组术中有2例出现并发症,开胸组1例出现并发症;术后POEM组1例出现并发症,开胸组出现3例,总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OEM与传统开胸Heller手术均能有效改善AC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性较好,但POEM组具有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快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口内镜下切开 传统开胸 贲门失弛缓症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蔚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后胃食管反流经验
6
作者 陈思齐 叶蔚 《山西中医》 2025年第3期4-6,共3页
叶蔚系浙江省杭州市中医院主任医师,杭州市名中医,师承全国名老中医俞尚德先生,擅长消化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临床经验丰富,对胃食管反流的治疗有独特见解。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后并发胃食管反流,叶师认为肝气不足为其发病根源,并... 叶蔚系浙江省杭州市中医院主任医师,杭州市名中医,师承全国名老中医俞尚德先生,擅长消化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临床经验丰富,对胃食管反流的治疗有独特见解。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后并发胃食管反流,叶师认为肝气不足为其发病根源,并提出分阶段治疗的概念。笔者有幸师从叶教授,现将其从肝气不足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后胃食管反流临证经验总结如下。1病因病机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原发性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其特征是下食管括约肌松弛不良及食管蠕动缺失导致食物潴留。与该疾病相关的症状包括反流、吞咽困难及胸骨后疼痛。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是一种微创内镜手术,主要用于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旨在破坏食管下括约肌的内在肌肉,减轻其收缩力量[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蔚 贲门失迟缓症 经口内镜下切开 胃食管反流病 名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Heller肌切开术与经口内镜下食管肌层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冬盛 朱宏亮 +5 位作者 车河龙 饶攀 谢先强 易伟 晏科金 曾腾宇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3期322-325,共4页
目的通过临床对比分析,探讨腹腔镜Heller肌切开术(LHM)与经口内镜下食管肌层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AC)的效果。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八医院收治的AC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其中采用LHM治疗... 目的通过临床对比分析,探讨腹腔镜Heller肌切开术(LHM)与经口内镜下食管肌层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AC)的效果。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八医院收治的AC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其中采用LHM治疗的43例患者为观察组,选择采用POEM治疗的39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时两组患者Eckardt评分、食管动力学指标[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LESP)、4s完全松弛压(4sIRP)、食管下括约肌松弛率(LESRR)、食管下括约肌长度(LESL)]。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肌切开长度、住院时间短于观察组(P<0.05)。两组患者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两组患者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近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两组患者食管再狭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胃食管反流、病理性反酸、食管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Eckardt各项指标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Eckardt各项指标评分均显著降低,但组间比较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LESRR、LESL、LESP、4sI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LESRR、LESL水平变化不明显,而LESP、4sIRP水平均显著降低,但组间比较,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HM与POEM治疗AC均安全有效,二者近期临床疗效相近,但POEM术后胃食管反流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术后应加强随访并及时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Heller肌切开 经口内镜下食管肌层切开 贲门失弛缓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口内镜食管下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操作步骤现状 被引量:3
8
作者 谭玉勇(综述) 刘德良(审校) 《中国内镜杂志》 2022年第7期66-71,共6页
自2010年首次报道以来,经口内镜食管下括约肌切开术(POEM)已成为治疗贲门失弛缓症(AC)的一线治疗方法,其疗效令人满意。POEM操作步骤相对复杂,经过临床10余年来的改良,降低了其操作难度,并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疗效。现就POEM操作... 自2010年首次报道以来,经口内镜食管下括约肌切开术(POEM)已成为治疗贲门失弛缓症(AC)的一线治疗方法,其疗效令人满意。POEM操作步骤相对复杂,经过临床10余年来的改良,降低了其操作难度,并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疗效。现就POEM操作步骤现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失弛缓症 经口内食管下括约肌切开 操作步骤 胃食管反流病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短刀头强力电凝行经口内镜食管下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效果 被引量:2
9
作者 陈科全 叶秀杰 +2 位作者 陈烜左 李思荃 许研 《中国内镜杂志》 2022年第3期44-49,共6页
目的分析应用回缩Dual刀头强力电凝行经口内镜食管下括约肌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AC)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分析2016年1月-2019年3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9例AC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POEM治疗,随访满24个月。记录手... 目的分析应用回缩Dual刀头强力电凝行经口内镜食管下括约肌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AC)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分析2016年1月-2019年3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9例AC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POEM治疗,随访满24个月。记录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Eckardt评分。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37.28±10.56)min。术中明显出血后电凝止血5例(17.2%),术中捻发感9例(31.0%),所有患者术中和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24个月,28例患者术后Eckardt评分为(1.20±0.41)分,较术前的(7.50±1.83)分明显降低(P<0.05);另1例患者行第1次POEM术后12个月Eckardt评分为4分,行第2次POEM术后随访24个月Eckardt评分为1分。结论对AC患者行POEM,术中应用短刀头强力电凝,手术时间较短,可降低术中精细操控难度,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利于POEM术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失弛缓症 经口内食管下括约肌切开 强力电凝 短刀头 安全性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口内镜下贲门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10例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世群 李琳 《海南医学》 CAS 2013年第5期774-776,共3页
目的探讨经口内镜下贲门括约肌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AC)的护理配合技巧。方法 2011年8月至2012年7月采用经口内镜下贲门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被确诊为贲门失弛缓症患者10例,分析主要护理问题,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10例贲门失... 目的探讨经口内镜下贲门括约肌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AC)的护理配合技巧。方法 2011年8月至2012年7月采用经口内镜下贲门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被确诊为贲门失弛缓症患者10例,分析主要护理问题,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10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成功接受经口内镜下贲门括约肌切开术,吞咽困难症状完全消失,生理功能恢复良好。钡餐透视显示食管收缩、贲门松弛、钡剂通过顺畅。做好手术前、后的护理访视,完成经口内镜下贲门括约肌切开术特殊用物的准备,合理实施手术区域中的无菌布局,以及掌握经口内镜下贲门括约肌切开术的配合技术至关重要。结论做好经口内镜下贲门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护理配合,是经口内镜下贲门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口内镜下贲门括约肌切开 贲门失弛缓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例经口内镜下食管括约肌切开术治疗食管-贲门失弛缓症的护理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美华 王群英 +1 位作者 肖华玲 游明琼 《全科护理》 2013年第23期2152-2153,共2页
[目的]探讨经口内镜下食管括约肌切开(POEM)术治疗食管-贲门失弛缓症的护理方法,总结护理经验。[方法]手术前作好有效的心理护理工作,加强围术期护理,手术前充分准备,手术中密切配合、严密监护,手术后重视一般护理、专科护理以及并发症... [目的]探讨经口内镜下食管括约肌切开(POEM)术治疗食管-贲门失弛缓症的护理方法,总结护理经验。[方法]手术前作好有效的心理护理工作,加强围术期护理,手术前充分准备,手术中密切配合、严密监护,手术后重视一般护理、专科护理以及并发症的护理;病人出院前做好健康教育;出院后定期随访。[结果]本组5例病人全部康复出院,随访3个月~14个月,食管-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症状缓解效果明显,病人满意。[结论]系统全面的护理,不仅能保证手术效果,促进病人早期康复,而且是提高手术远期效果,推动该手术方式继续开展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贲门失弛缓症 经口内镜下食管括约肌切开 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口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对贲门失驰缓症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戴晓荣 成宏伟 +5 位作者 闫坤锋 黄震 焦胜 周瑞 李瑶瑶 李新红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14年第5期278-280,共3页
[目的]分析经口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POEM术)对贲门失驰缓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以42例贲门失驰缓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1例。试验组患者使用POEM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开胸Heller手术,观察比较2组患者... [目的]分析经口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POEM术)对贲门失驰缓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以42例贲门失驰缓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1例。试验组患者使用POEM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开胸Heller手术,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等相关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短、手术中出血量少、患者住院时间短,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OEM术治疗贲门失驰缓症的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失驰缓症 吞咽障碍 经口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
原文传递
贲门失弛缓症经口内镜下食管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青海涛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9年第10期1200-1203,共4页
贲门失弛缓症的年发病率为每10万人1例,患病率为每10万人10例,这使其成为一种比较罕见的疾病[1]。贲门失弛缓症的症状包括吞咽困难(固体和液体食物)、胸痛、体重减轻、烧心等,个别患者可并发吸入性肺炎及反流性咽炎。贲门失弛缓症可以... 贲门失弛缓症的年发病率为每10万人1例,患病率为每10万人10例,这使其成为一种比较罕见的疾病[1]。贲门失弛缓症的症状包括吞咽困难(固体和液体食物)、胸痛、体重减轻、烧心等,个别患者可并发吸入性肺炎及反流性咽炎。贲门失弛缓症可以是儿童或老人,年龄呈双峰分布,大多数患者在20~40岁和60~70岁,没有地域、种族和性别差[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失弛缓症 经口内镜下食管括约肌切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Heller肌切开术与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14
作者 叶智博 李可勇 +2 位作者 阙昌浩 王亚平 苟云久 《临床荟萃》 CAS 2024年第8期684-692,共9页
目的系统评价腹腔镜Heller肌切开术(LHM)与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及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搜索建库... 目的系统评价腹腔镜Heller肌切开术(LHM)与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及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搜索建库至2023年11月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篇文献,其中1篇是随机对照试验,8篇是回顾性队列研究,6篇是前瞻性非随机对照试验。共1439例患者,LHM组696例,POEM组74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LHM组相比,POEM组术后吞咽困难复发率更低[OR=2.01,95%CI(1.17,3.44),P=0.01]、手术时间更短[MD=22.66,95%CI(5.57,39.75),P=0.009]、住院时间更短[MD=0.55,95%CI(0.38,0.71),P<0.01]、术后恢复正常生活天数更少[MD=4.49,95%CI(4.00,4.97),P<0.01],在胃食管反流病发生率和术后皮下气肿发生率上LHM低于POEM[OR=0.64,95%CI(0.45,0.90),P=0.009;OR=0.33,95%CI(0.11,0.99),P=0.05];而在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质子泵抑制剂使用率、术后6个月Eckardt评分等方面,两个术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LHM相比,POEM术后吞咽困难复发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正常生活天数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失弛缓症 腹腔Heller肌切开 经口内镜下切开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食管测压在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杨淳喻 董向前 《医学新知》 CAS 2024年第10期1170-1177,共8页
贲门失弛缓症(achalasia,AC)是一种原发性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目前的治疗方法只能缓解症状,但不能治愈疾病。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POEM)是治疗AC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AC的诊治及POEM术式的选择尚存争议,... 贲门失弛缓症(achalasia,AC)是一种原发性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目前的治疗方法只能缓解症状,但不能治愈疾病。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POEM)是治疗AC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AC的诊治及POEM术式的选择尚存争议,因此,本文对高分辨率食管测压(high resolution esophageal manometry,HREM)在AC的诊断、POEM手术策略的制定、术后疗效的预测及评估中的临床价值作一概述,以提高临床医生在AC诊治中常规行HREM检测这一重要性理念的认识,提高POEM治疗AC的临床疗效,并对未来优化POEM对AC的诊治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失弛缓症 高分辨率食管测压 经口内镜下切开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口内镜下食管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颖丽 孙媛媛 《天津护理》 2015年第2期134-135,共2页
贲门失弛缓症(Achalasia,AC)是由食管-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所致的疾病,发病率约为1/100 000,其主要特征是食管下端括约肌(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LES)高压、对吞咽动作的松弛及反应减弱,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胸痛、食物反... 贲门失弛缓症(Achalasia,AC)是由食管-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所致的疾病,发病率约为1/100 000,其主要特征是食管下端括约肌(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LES)高压、对吞咽动作的松弛及反应减弱,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胸痛、食物反流、夜间咳嗽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失弛缓症 经口内镜下食管括约肌切开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口内镜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郑方琴 谢华平 +2 位作者 郭巧珍 田德安 刘梅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21年第1期8-12,22,共6页
目的:分析经口内镜括约肌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AC)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探讨POEM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行POEM治疗的177例AC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分析Eckardt评分、食管下括约肌(LES)压力变化。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治... 目的:分析经口内镜括约肌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AC)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探讨POEM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行POEM治疗的177例AC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分析Eckardt评分、食管下括约肌(LES)压力变化。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治疗有效率。结果:POEM术后,随访3、12、24、36、48、60、72及84个月的治疗成功率(Eckardt评分≤3分)分别为98.3%、97.7%、97.1%、95.6%、94.6%、93.2%、90.7%及81.6%。术后Eckardt评分较术前均显著下降。共有11例POEM手术失败及复发(Eckardt评分≥4分),无一例发生严重的围手术期并发症。远期并发症中,症状性胃食管反流病(GERD)15例(8.5%),且通过大剂量质子泵抑制剂(PPI)可有效控制。结论:POEM治疗AC的有效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但术后72~84个月的疗效依旧较理想。POEM是治疗AC的一种安全且疗效良好持久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口内括约肌切开 贲门失弛缓症 远期疗效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活检钳法与传统法经口内镜食管下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比较
18
作者 李清 陈秀秉 +2 位作者 宁静 姜海行 覃山羽 《中国内镜杂志》 2023年第4期50-56,共7页
目的 比较使用热活检钳的改良方法与使用三角刀的传统方法,在经口内镜食管下括约肌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AC)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7年2月-2022年2月该院消化内科行POEM治疗的AC患者64例,随机分为热活检钳组和传统... 目的 比较使用热活检钳的改良方法与使用三角刀的传统方法,在经口内镜食管下括约肌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AC)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7年2月-2022年2月该院消化内科行POEM治疗的AC患者64例,随机分为热活检钳组和传统方法组,各32例,均行POEM。记录并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肌切开与隧道长度、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手术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两组患者手术肌切开长度、隧道长度、气体相关不良事件、住院时间、术后6个月胃食管反流率和术后3个月Eckardt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术中出血、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和术后6个月Eckardt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使用热活检钳法与传统法均能有效治疗AC,但热活检钳法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和住院费用,且长期疗效可能更显著,尤其适合在技术水平有限的临床机构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失弛缓症 经口内食管下括约肌切开(POEM) 热活检钳 并发症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开口法与纵开口法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6
19
作者 翟亚奇 令狐恩强 +4 位作者 李惠凯 秦治初 王向东 杜红 孟江云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99-1402,共4页
目的比较横开口法与纵开口法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AC)病人的手术效率和安全性。方法分析2010年12月~2012年09 月间在我院行POEM术的53例AC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一般情况,手术相关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等... 目的比较横开口法与纵开口法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AC)病人的手术效率和安全性。方法分析2010年12月~2012年09 月间在我院行POEM术的53例AC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一般情况,手术相关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等资料。结果5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POEM,其中横开口法组41例,纵开口法12例,平均随访5月(3~24月),症状缓解率96.2%(51/53)。术后Eckardt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7.5 vs 0.6,P〈0.05)。横开口组手术用时65.0±18.0 min,略快于纵开口组74.1±18.2 min,但在隧道建立和环形肌切开过程中,明显快于纵开口法组36.3±9.0 min vs 45.4±10.5 min;10.2±4.6 min vs 15.5±5.5 min P〈0.05)。同时,横开口组在皮下积气等气体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纵开口法组(9.8%(4/41) vs 41.7%(5/12) P〈0.05)。横开口组中另有4例术中发生黏膜穿孔(4/41,9.8%)。4例内镜下有反流性食管炎表现(4/537.5%),LA-A、 LA-B级各2例,其中1例无明显症状。两组均无均无胸腔积液,出血,纵膈炎及消化道瘘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横开口法POEM不仅有效显著缓解患者症状,且更能缩短手术时间,降低皮下气肿、气胸等气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失弛缓症 经口内镜下切开 横开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9
20
作者 马晓冰 令狐恩强 +11 位作者 李惠凯 翟亚奇 柴宁莉 彭丽华 王向东 杜红 孟江云 王红斌 朱静 郭明洲 王潇潇 卢忠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92-897,共6页
目的通过大样本临床资料,筛选出的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影响因素。方法分析2010年1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成功接受POEM治疗的439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一般情况、手术时长、... 目的通过大样本临床资料,筛选出的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影响因素。方法分析2010年1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成功接受POEM治疗的439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一般情况、手术时长、隧道开口方式、肌切开方式、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等资料。结果 439例患者总体并发症发生率28.7%(126/439)。中位随访时间6个月(1月~48月),症状缓解率94.5%(344/364),术前Eckardt评分vs术后Eckardt评分6.7±1.5(2~10)vs1.2±1.1(0~5)(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手术年度(以2015年为参照,2011年之前OR=9.454,95%CI为2.499~35.76;2012年OR=2.177,95%CI为0.794~5.974;2013年OR=3.975,95%CI为1.904~8.298;2014年OR=1.079,95%CI为0.601~1.940)、隧道开口方式(以纵行开口为参照,倒T型开口OR=0.369,95%CI为0.165~0.824;横行开口OR=0.456,95%CI为0.242~0.859)是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肌切开方式(以眼镜式为参照,渐进全层肌切开OR=0.363,95%CI为0.059~2.250;内环肌切开OR=2.137,95%CI为0.440~10.378;内环肌切开+球囊塑形OR=4.385,95%CI为0.820~23.438;全层肌切开复发率为0)是复发的影响因素。结论随年度推移并发症发生风险逐渐减小,在3种隧道开口方式中倒T型开口对并发症的控制作用最优。综合复发、手术时长等因素,渐进全层肌切开较其他肌切开方式表现更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口内镜下切开 贲门失弛缓症 安全性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