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人工智能时代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研究
- 1
-
-
作者
牛子恒
-
机构
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
出处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3期129-133,共5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机制与路径研究”(24CJL042)。
-
文摘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引起了巨大的人才需求变革,本文探讨了如何在人工智能时代对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创新的问题。通过对传统培养模式的深入分析,本文识别出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环节等方面的问题,并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提出了综合性改革方案。方案强调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要通过增加人工智能领域课程以及强化跨学科课程对课程设置进行优化;通过使用智能化教学工具以及采用“PBL+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通过案例和实验教学以及建设实践基地对实践环节进行加强。此外,本文还从数据隐私和教师素质视角总结了改革可能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经济学专业人才
培养模式改革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新时期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方式创新研究
被引量:9
- 2
-
-
作者
李燕
赵德海
-
机构
哈尔滨商业大学经济学院
-
出处
《商业经济》
2011年第18期127-128,共2页
-
基金
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新时期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主持人:赵德海
-
文摘
新时期社会需要经济类人才具备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知识、技能、观念和心理素质,但是我国现行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单一化,学生知识结构设置专业性强。同时,学校的教学手段单一,培养方案趋同性大。新时期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方式应该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课程设计的应用性,重视数量分析在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改变单一的学科培养制度,建立富有弹性的主辅修、双学位等修读制度。
-
关键词
经济学专业人才
培养
课程设计
-
分类号
G720
[文化科学—成人教育学]
-
-
题名转型背景下民办高校经济学专业人才供求探究
- 3
-
-
作者
南佩佩
-
机构
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
出处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3年第12期132-135,共4页
-
文摘
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我国许多高校纷纷进行了本科专业的转型。民办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新形势下转型发展,发挥其独特优势,实现民办教育的特色化发展,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结合民办高校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民办高校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应体现“以学生为本”和“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构建“课程—教学—实践”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实施“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策略等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措施。最后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1]。
-
关键词
转型
民办高校
经济学专业人才
-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适应物流市场需求的经济学专业人才队伍管理策略探究
被引量:1
- 4
-
-
作者
李晓曦
-
机构
长春财经学院
-
出处
《商场现代化》
2022年第4期85-87,共3页
-
基金
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2021年度吉林省高教科研课题:产教融合视域下吉林省民办院校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编号:JGJX2021D517)。
-
文摘
当今社会发展中,人才是关键核心,适应物流市场需求的人才队伍管理,对于物流业的发展和壮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何管理好一支经济学专业的人才队伍,是当前物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物流行业所需的人才特点,以及人才队伍的现状,并探究了一些管理策略,以供相关人士参考借鉴。
-
关键词
物流市场
经济学专业人才
人才管理
策略探究
-
分类号
F259.2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
-
题名德国高校经济学人才的培养
被引量:1
- 5
-
-
作者
刘雅轩
-
机构
新疆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德国海德堡大学
-
出处
《教育评论》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59-161,共3页
-
基金
德国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及香港王宽诚教育基金会博士后科研基金资助
批准文号A1197080
-
文摘
本文介绍了德国高校经济学专业及其课程设置,归纳并分析了经济学人才培养方式的特点:重视基础课程、推行通识教育、培养学生就业和学习的双重能力、激发主动学习意识、强调学科间相互渗透、推动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鼓励国际交流。
-
关键词
德国高校
经济学专业人才
培养方式
-
分类号
G649.516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