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3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背景下的微观经济学课程和经济实验融合及思政建设
1
作者 王坤 梁惠雅 《特区经济》 2025年第3期157-160,共4页
本文通过梳理经济实验在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和人工智能时代的课程思政,分析了实验教学法在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思想政治在经济学教学中的采用以及人工智能和思想政治在经济学教学中的融合,得出经济学教学过程中经济实验服务于... 本文通过梳理经济实验在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和人工智能时代的课程思政,分析了实验教学法在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思想政治在经济学教学中的采用以及人工智能和思想政治在经济学教学中的融合,得出经济学教学过程中经济实验服务于思想政治建设的结论,提出了人工智能背景下经济学课程思政的建设方向,阐明了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的使命和担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课程思政 经济学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叉课程的学习绩效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卫生经济学课程为例
2
作者 余璐 徐升 +3 位作者 王莉 陈运山 洪亦卿 向国春 《高教学刊》 2025年第4期86-90,95,共6页
交叉课程学习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学习交叉课程的绩效可能受社会发展水平、教师、学生和高校教学环境等多个方面因素影响。该研究以卫生经济学课程为例,基于全国26所高校的问卷调查数据,通过方差分析、倾向得... 交叉课程学习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学习交叉课程的绩效可能受社会发展水平、教师、学生和高校教学环境等多个方面因素影响。该研究以卫生经济学课程为例,基于全国26所高校的问卷调查数据,通过方差分析、倾向得分匹配和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探讨不同专业学生交叉课程学习绩效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专业间交叉课程的学习绩效可能被高估,不同专业只在统计上显著影响学习满意度,但对知识掌握度的影响不显著;学习动机是影响绩效的主要因素,教学方式和考核激励影响满意度,实践教学和课程设置影响知识掌握度;地区和学校对交叉课程学习绩效的影响可能被夸大,性别影响较弱。为推进交叉课程建设,应关注专业特点,鼓励跨专业交流,优化实践教学和课程设置,以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学习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课程 卫生经济学课程 学习绩效 专业差异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我国高校经济学课程建设的思考
3
作者 杨举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5年第2期020-023,共4页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我国高校教学体系,是提升高校思政教学工作质量的必要环节。加强高校经济学课程建设过程中,也不能忽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和渗透,要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和渗透予以高度重视,探寻凸显本土化和自主性的中国经济知识体系,...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我国高校教学体系,是提升高校思政教学工作质量的必要环节。加强高校经济学课程建设过程中,也不能忽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和渗透,要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和渗透予以高度重视,探寻凸显本土化和自主性的中国经济知识体系,培养适合于当前经济形势下的高素质经济学人才。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我国高校经济学课程建设目标和现存问题,分析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我国高校经济学课程建设的方法,以期建构起完善的高校经济学课程建设体体系,实现更全面的经济学育人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传统文化 高校 经济学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工程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4
作者 段文凤 张效忠 +1 位作者 刘忠刚 杨言华 《西部素质教育》 2025年第6期64-68,共5页
为了培养高素质人才,文章首先分析了新工科建设、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课程思政的内在关联,然后说明了工程经济学理论研究动态和课程教学现状,最后论述了新工科背景下工程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包括基于OBE理念对教学目标进行反向设计... 为了培养高素质人才,文章首先分析了新工科建设、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课程思政的内在关联,然后说明了工程经济学理论研究动态和课程教学现状,最后论述了新工科背景下工程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包括基于OBE理念对教学目标进行反向设计、基于教学目标反向重塑课程内容、利用智慧教学平台优化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经济学课程 课程思政 新工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时代贸易经济学课程教学的改革探讨:挑战与机遇
5
作者 张谦 王洁菲 郭青鹏 《大学教育》 2025年第2期54-57,共4页
数字经济时代,高等院校学生数字素养的培育和提升对社会数字人才积累越来越重要,促使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将数字素养培育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贸易经济学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传授,而且要不断引入实践案... 数字经济时代,高等院校学生数字素养的培育和提升对社会数字人才积累越来越重要,促使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将数字素养培育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贸易经济学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传授,而且要不断引入实践案例和前沿研究成果,以丰富和更新教学内容。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对高等院校贸易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及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文章基于数字经济时代的新需求与新目标,以贸易经济学课程为例,从目标与能力维度深入分析该课程的教学创新逻辑,并提出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推进国际化教育作为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与适应数字经济需求的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贸易经济学课程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质人才培养视角的地方高校经济学课程产教融合实践探索 被引量:1
6
作者 姜国刚 任保全 王彩芳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4年第15期134-136,144,共4页
经济学课程内容应结合地方产业发展,突出实践应用性。常州大学课程团队将课程内容体系与区域产业发展密切融合,紧扣新能源产业发展这一战略需求,将虚拟仿真教学环节植入课程,采用课堂分组、案例讨论、项目实践等方法,提升了学生服务区... 经济学课程内容应结合地方产业发展,突出实践应用性。常州大学课程团队将课程内容体系与区域产业发展密切融合,紧扣新能源产业发展这一战略需求,将虚拟仿真教学环节植入课程,采用课堂分组、案例讨论、项目实践等方法,提升了学生服务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的能力,强化了课程思政实践创新探索,实现了课程内容体系与社会经济运行协同、课程特色设置与区域产业需求协同、课堂理论讲授与虚拟仿真实践协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人才 地方高校 经济学课程 产教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研究
7
作者 余航 《西部素质教育》 2024年第15期161-165,共5页
文章选择学习经济学课程的五个不同专业(含非经济类专业)的在校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通过构造Tobit模型,从专业知识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环境三个方面对大学生经济学学习兴趣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发现,在专业知识内容方面,经... 文章选择学习经济学课程的五个不同专业(含非经济类专业)的在校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通过构造Tobit模型,从专业知识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环境三个方面对大学生经济学学习兴趣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发现,在专业知识内容方面,经济学实用价值认知、教学与社会实践脱离认知、教学内容难易度对学习兴趣产生显著影响,知识陈旧认知对学习兴趣的影响不显著;在教学方式方面,教师水平、教学形式枯燥、师生互动三个因素对学习兴趣的影响不显著,但是方向与预期一致;在教学环境方面,监督检查、课程安排时间、教学设施条件之中,只有教学设施条件对学习兴趣产生显著影响,同时还将核心被解释变量学习兴趣度替换为缺课率和阅读参考书籍数量,重新对基准模型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兴趣 经济学课程教学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科学视角下研究生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军 倪冰 于晓宇 《对外经贸》 2024年第7期133-136,共4页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推动下,经济数据呈现出爆炸式增长,未来的经济学研究正进入数据科学时代,这一转变迫切要求对研究生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分析当前研究生计量经济学教学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从丰富课...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推动下,经济数据呈现出爆炸式增长,未来的经济学研究正进入数据科学时代,这一转变迫切要求对研究生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分析当前研究生计量经济学教学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强化实践操作和案例教学、完善课程考核形式等角度,提出大数据背景下研究生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改革措施。在数据科学时代下,以计量经济学为代表的经管类研究生课程教学需要积极融合来自社会各界的资源和技术,通过不断创新和追求卓越,有效地支撑国家的创新发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科学 计量经济学课程 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的BOPPPS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以计量经济学课程为例 被引量:7
9
作者 朱成科 宋杨 《西部素质教育》 2024年第6期151-154,共4页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文章基于OBE理念和BOPPPS教学模式概述,以计量经济学课程为例,论述了基于OBE理念的计量经济学课程BOPPPS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
关键词 BOPPPS教学模式 OBE理念 计量经济学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式教学法在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改进策略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娜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4年第4期233-235,共3页
混合式教学法将传统的线下教学和线上教学融合,正逐渐成为当前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相结合的学科,应用混合式教学法可以优化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效果。文章基于西安邮电大学两届学生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混... 混合式教学法将传统的线下教学和线上教学融合,正逐渐成为当前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相结合的学科,应用混合式教学法可以优化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效果。文章基于西安邮电大学两届学生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混合式教学应用实践,通过调查问卷和综合测评等方法深入分析应用效果,针对性地提出改进策略,以期对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深入探索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法 政治经济学课程 翻转课堂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
11
作者 张广来 朱晶晶 《西部素质教育》 2024年第21期47-51,共5页
为了促使高校更好地培养新时代所需的经济学专业人才,文章首先分析了高校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存在的不足,然后从教学内容改革、教研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改革三个方面着手提出了高校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策略。
关键词 经济学课程 课程思政 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BE理念下PBL+SL教学法在宏观经济学课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晶 《大学教育》 2024年第2期66-69,共4页
当前,高校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缺乏专业实践环节是制约课程教学质量与效果提升的重要因素。在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下,文章探索了项目式学习(PBL)与服务性学习(SL)相结合在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分析PBL+SL教学法的互补优... 当前,高校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缺乏专业实践环节是制约课程教学质量与效果提升的重要因素。在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下,文章探索了项目式学习(PBL)与服务性学习(SL)相结合在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分析PBL+SL教学法的互补优势和现实依据,文章提出了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总体设计,并以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新经管”战略为依托进行了项目制教学的实践探索,以期为高校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提供可资借鉴的改革思路与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理念 PBL+SL教学法 宏观经济学课程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励相容机制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金融类专业宏观经济学课程为例
13
作者 李用俊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89-93,共5页
本文围绕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的有效性问题,阐述了高校课程教学中的激励相容机制中的对象与目标、约束框架和主体心态及其表现,分析了高校课程教学中的激励不相容现象,提出了激励相容机制下基于OBE理念的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路径... 本文围绕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的有效性问题,阐述了高校课程教学中的激励相容机制中的对象与目标、约束框架和主体心态及其表现,分析了高校课程教学中的激励不相容现象,提出了激励相容机制下基于OBE理念的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路径设计,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教学质量改进进行了有益的教学实践探索,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改革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励相容机制 宏观经济学课程 OBE理念 金融类专业 应用型本科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DIE模型的黄河文化融入国际经济学课程路径研究
14
作者 田燕梅 《对外经贸》 2024年第11期120-123,共4页
黄河文化融入国际经济学课程是思政育人背景下,响应国家顶层设计与战略发展的要求。从黄河文化融入国际经济学课程的必要性出发,对ADDIE模型在教学中的应用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基于ADDIE教学模型,从课程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估... 黄河文化融入国际经济学课程是思政育人背景下,响应国家顶层设计与战略发展的要求。从黄河文化融入国际经济学课程的必要性出发,对ADDIE模型在教学中的应用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基于ADDIE教学模型,从课程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估五个阶段探索黄河文化融入国际经济学课程的实施路径,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经验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DIE模型 黄河文化 国际经济学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15
作者 钟桢 王晨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24期156-159,共4页
发展经济学课程是专门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问题的课程,是涉农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阐述发展经济学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发现该课程存在教学内容有所欠缺、教学过程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方式缺乏趣味性和... 发展经济学课程是专门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问题的课程,是涉农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阐述发展经济学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发现该课程存在教学内容有所欠缺、教学过程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方式缺乏趣味性和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丰富教学方式和创新考核方式等对策,为乡村振兴输送高质量的农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经济学课程 乡村振兴 课程教学 教学改革 思政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干中学”模式的计量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16
作者 孙旦 何菁 《西部素质教育》 2024年第12期14-18,共5页
文章首先从重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丰富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方式等方面论述了基于“干中学”模式的计量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然后说明了基于“干中学”模式的计量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成效,最后对基于“干中学”模式的... 文章首先从重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丰富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方式等方面论述了基于“干中学”模式的计量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然后说明了基于“干中学”模式的计量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成效,最后对基于“干中学”模式的计量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进行了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计量经济学课程 “干中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课程思政视角下宏观经济学课程改革措施
17
作者 韩笑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4年第6期0115-0118,共4页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高速发展,开始大力推广素质理念教学,教师需要将学生放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真实的学习状况,有助于学生全方面发展。在课程思政的视角下,部分教师实际开展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时,...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高速发展,开始大力推广素质理念教学,教师需要将学生放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真实的学习状况,有助于学生全方面发展。在课程思政的视角下,部分教师实际开展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时,需要将思想政治内容融合其中,遵循“以德育人”的教学理念,丰富学生宏观经济学知识的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在这一背景下,部分教师需要对宏观经济学课程进行改革,主要从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评价、教学内容等几个方面入手,并且对宏观经济学课程进行深度研读,将思想政治内容逐步融入其中,提高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质量与效率。基于此,本文主要从宏观经济学课程的特点和思政视角下改革的作用入手,结合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对课程思政视角下宏观经济学课程改革措施进行全面阐述,以期为部分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视角 宏观经济学课程 改革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研究
18
作者 孙会娟 牛贵超 《现代商贸工业》 2024年第23期75-77,共3页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脱贫攻坚成果、共同富裕与美丽乡村建设实践,构成了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案例的基础。中国实践案例充分展示了中国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坚定承诺。在数字经济背景下,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展示中国对现代化和科技创新...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脱贫攻坚成果、共同富裕与美丽乡村建设实践,构成了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案例的基础。中国实践案例充分展示了中国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坚定承诺。在数字经济背景下,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展示中国对现代化和科技创新的追求。通过将中国实践纳入到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的教学中,不仅可以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也有助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数字化、现代化经济人才,为推动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推进新型经济全球化提供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学课程思政 美丽乡村 中国式现代化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MART原则的经济学课程实验教学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杨喻淇 李永波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03-206,共4页
针对经济学课程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学生参与度低、教学目标不明确等问题,采用SMART原则改进经济学课程实验教学的开展方式,使学生能够目标明确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以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基于远程、并行、... 针对经济学课程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学生参与度低、教学目标不明确等问题,采用SMART原则改进经济学课程实验教学的开展方式,使学生能够目标明确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以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基于远程、并行、交互性要求,给出了高校经济学课程实验教学设计方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SMART原则在经济学课程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给出了基于具体性的课程预习布置、基于可实现性原则的自主学习组织、基于可量化和可测评性原则的多向交流讨论组织,以及基于相关性原则的课外拓展学习布置等4种教学实验开展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RT原则 经济学课程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科学生的三个使命与技术经济学课程改革 被引量:2
20
作者 吕海萍 董颖 +1 位作者 李长安 董敏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147-150,共4页
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工科学生要在业务上与时俱进,肩负起技术使命、经济使命和社会使命,就不能不学习技术经济学课程。通过比较研究发现,浙江科技学院工科专业与其他高校工科专业开设技术经济学课程存在较大差距,结合调查研究了解到工科... 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工科学生要在业务上与时俱进,肩负起技术使命、经济使命和社会使命,就不能不学习技术经济学课程。通过比较研究发现,浙江科技学院工科专业与其他高校工科专业开设技术经济学课程存在较大差距,结合调查研究了解到工科学生和企业工程师对技术经济知识的需求情况,认为工科专业有必要开设技术经济学课程,并为加强技术经济学课程在工科专业中的教学提出了4点改革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科学生 三个使命 技术经济学课程 改革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