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42篇文章
< 1 2 18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速公路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分析--基于产业结构优化视角
1
作者 樊建强 谢靖雯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122,共9页
当前中国高速公路建设布局日趋完善,探究如何发挥其对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有力支持,进而助力绿色经济发展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基于2006—2019年中原城市群2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其绿色经济效率,从产业结构优化的... 当前中国高速公路建设布局日趋完善,探究如何发挥其对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有力支持,进而助力绿色经济发展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基于2006—2019年中原城市群2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其绿色经济效率,从产业结构优化的视角实证分析了高速公路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并以产业结构优化为中介与门槛变量,进一步探讨产业结构优化对于高速公路影响绿色经济效率的门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原城市群高速公路与绿色经济效率间呈现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关系;产业结构优化在高速公路和绿色经济效率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产业结构优化存在单一门槛效应,随着产业结构优化水平的提升,高速公路对绿色经济效率由抑制作用转为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经济效率 高速公路 产业结构优化 效率SBM 中原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交易试点政策对流通业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基于面板数据的准自然实验
2
作者 武宇琼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5-188,共4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各国政府纷纷寻求低碳经济发展路径。碳交易试点政策作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手段,其实施对流通业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备受关注。本文基于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法,对碳交易试点政策在流通业绿...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各国政府纷纷寻求低碳经济发展路径。碳交易试点政策作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手段,其实施对流通业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备受关注。本文基于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法,对碳交易试点政策在流通业绿色经济效率方面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表明:首先,碳交易试点政策对提升流通业绿色经济效率具有显著效果,且该结论在经过平行趋势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稳固;其次,从中介效应分析可以看出,绿色技术创新在碳交易试点政策推动流通业绿色经济效率提升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交易试点政策 流通业绿色经济效率 绿色技术创新 准自然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级开发区升格如何影响中西部地区城市经济效率
3
作者 李新英 谭佳裕 俞凤玲 《西部经济管理论坛》 2025年第1期55-66,共12页
省级开发区升格对提高我国中西部地区城市经济效率、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2006—2021年中西部地区125个地级市的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探究省级开发区升格对中西部地区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省级开... 省级开发区升格对提高我国中西部地区城市经济效率、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2006—2021年中西部地区125个地级市的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探究省级开发区升格对中西部地区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省级开发区升格能显著提升中西部地区城市经济效率。(2)省级开发区升格能通过加大政策优惠力度、提升产业集聚水平、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三个中介机制来提升中西部地区城市经济效率。(3)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或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城市,省级开发区升格有显著正向作用;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或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城市,升格无明显作用效果或效果减弱。因此,中西部地区各城市应结合经济发展水平及市场化程度差异化推进省级开发区升格的实施;中西部地区开发区应把握政策机遇并善用政策优势,加强产业积聚,鼓励区内企业创新创业,加快实现省级开发区升格,促进中西部地区城市经济效率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区升格 城市经济效率 多期双重差分模型 中西部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通产业集聚、要素市场化与区域绿色经济效率
4
作者 王冠楠 马梦飞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0-33,共4页
流通产业集聚通过提高流通效率、推动绿色供应链发展、激发创新合作等,对区域绿色经济效率提升起到积极地作用。本文选取2012-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了流通产业集聚影响区域绿色经济效率的研究模型,并分析了要素市场化在其... 流通产业集聚通过提高流通效率、推动绿色供应链发展、激发创新合作等,对区域绿色经济效率提升起到积极地作用。本文选取2012-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了流通产业集聚影响区域绿色经济效率的研究模型,并分析了要素市场化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研究结果指出,区域绿色经济效率将由西向东逐步递增;从直接影响上看,流通产业集聚能够显著促进区域绿色经济效率的提升,且存在长期影响;从间接影响上看,流通产业集聚能够通过促进要素市场化推动区域绿色经济效率的提升。进一步研究指出,东部地区、省会城市向流通产业集聚的积极影响更加明显,并在2017年后显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背景 流通产业集聚 区域绿色经济效率 要素市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产业集聚对城市绿色经济效率的作用研究——基于异质性分析
5
作者 孙铮 王梓帅 巫泽霖 《商展经济》 2025年第3期33-36,共4页
在数字产业和绿色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本文着重研究数字产业集聚对提升城市绿色经济效率的作用,突出研究了地区异质性带来的作用差异,通过选取2007—2022年间中国282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对象,构建数字产业集聚和绿色经济效率指标进... 在数字产业和绿色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本文着重研究数字产业集聚对提升城市绿色经济效率的作用,突出研究了地区异质性带来的作用差异,通过选取2007—2022年间中国282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对象,构建数字产业集聚和绿色经济效率指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城市进行数字产业集聚能够显著提高其绿色经济效率,但西部地区数字产业集聚并不能显著提高其城市绿色经济效率;南部地区数字产业集聚对提升城市绿色经济效率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但与西部地区相同;北部地区的城市数字产业集聚并不能为其绿色经济效率带来显著的推动作用,仅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产业集聚 绿色经济效率 异质性分析 产业创新 供应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供应链管理对企业结构和经济效率的影响
6
作者 黎文武 《造纸信息》 2025年第2期112-114,共3页
数字化供应链管理借助先进信息技术,如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革新了供应链管理手段,实现了对供应链的实时监控,提高了供应链的运行效率。尽管数字化供应链管理为企业带来了诸多益处,但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技术、数据管理等方面的... 数字化供应链管理借助先进信息技术,如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革新了供应链管理手段,实现了对供应链的实时监控,提高了供应链的运行效率。尽管数字化供应链管理为企业带来了诸多益处,但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技术、数据管理等方面的多重挑战。基于此,文章就数字化供应链管理如何重塑企业结构及其对经济效率的具体影响展开探讨,以期帮助企业优化数字化供应链管理模式,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供应链管理 企业结构 经济效率 技术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赋能绿色经济效率——基于安徽省16个地级市的空间面板数据
7
作者 陈济源 《现代商业》 2025年第2期148-153,共6页
数字经济不仅可促进资源利用效率,而且有助于新能源的开发与应用。因此,研究数字经济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将研究对象落足于安徽省的16个地级市,从面板数据分析数字经济水平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本文分别使用空间... 数字经济不仅可促进资源利用效率,而且有助于新能源的开发与应用。因此,研究数字经济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将研究对象落足于安徽省的16个地级市,从面板数据分析数字经济水平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本文分别使用空间计量模型从基准回归、空间效应分解以及区域异质性这三个方面分析数字经济水平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水平显著促进绿色经济效率,从空间溢出效应可以看出,本地区的绿色经济的发展对周边地区的绿色经济发展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区域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皖南皖中区域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水平 绿色经济效率 空间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地区绿色经济效率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8
作者 宋秋平 龙海 金海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2期42-53,共12页
将非期望产出纳入EBM-GML模型,测算2010—2021年长三角地区41个地级市绿色经济效率,利用莫兰指数探讨其空间相关性,借助GWR模型分析多因素对长三角地区绿色经济效率的空间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1)长三角地区绿色经济效率整体呈上升走势... 将非期望产出纳入EBM-GML模型,测算2010—2021年长三角地区41个地级市绿色经济效率,利用莫兰指数探讨其空间相关性,借助GWR模型分析多因素对长三角地区绿色经济效率的空间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1)长三角地区绿色经济效率整体呈上升走势,时间上呈“波峰”形分布,空间上表现为非均衡发展;(2)全局空间正相关性由强减弱,局部形成以南通市为中心的“高高”集聚区和以合肥市为中心的“低低”集聚区;(3)影响因素上,绿色经济效率受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和环境规制的促进作用显著,而产业结构、金融发展、外商投资则表现为波动性关系。长三角地区应加强区域合作,推动一体化发展;发挥绿色经济高效率城市的辐射和溢出效应,缩小相邻城市的绿色发展差距;优化产业结构和投资环境,培育新发展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地区 绿色经济效率 EBM-GML模型 时空特征 GW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结构演进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能源消费的中介作用
9
作者 李国柱 刘欣欣 《统计与管理》 2025年第1期103-112,共10页
基于2007年至2022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本研究采用时间和空间双固定的空间杜宾模型,深入分析了产业结构优化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在此研究中,能源消费被视为一个重要的中介变量,并通过严谨的模型稳健性检验,确保了研究结果的可... 基于2007年至2022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本研究采用时间和空间双固定的空间杜宾模型,深入分析了产业结构优化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在此研究中,能源消费被视为一个重要的中介变量,并通过严谨的模型稳健性检验,确保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对绿色经济效率具有显著影响,产业结构的优化能够显著提升绿色经济效率;同时,产业结构对绿色经济效率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即产业结构的优化不仅会对当地绿色经济效率产生积极影响,而且还会对周边地区的绿色经济效率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产业结构的优化能够显著抑制能源消费,而能源消费的降低又能显著促进绿色经济效率的提升。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严谨的实证分析,揭示了产业结构优化对绿色经济效率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以及能源消费在其中的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杜宾模型 产业结构优化 绿色经济效率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规制对林业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卢宏亮 张敏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9-134,共6页
以2005—2021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林业与草原统计年鉴》、《中国林业统计年鉴》、《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等省级的时空二维数据为数据源(个别缺失值采用线性插值法进行补充),以数据相对完整的中国30... 以2005—2021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林业与草原统计年鉴》、《中国林业统计年鉴》、《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等省级的时空二维数据为数据源(个别缺失值采用线性插值法进行补充),以数据相对完整的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林业绿色经济为研究对象。以林业绿色经济效率为评价指标(可分为规模经济效率、纯技术经济效率),采用林分每公顷林木蓄积量、新造林面积、林业系统职工人数、林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作为投入指标,以期望产出(林业总产值、林业产业高级化指数)、非期望产出(林业生产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作为产出指标;以环境规制为直接影响因素,从推式和拉式两个维度进行选取,推式环境规制指标选取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完成额、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工业固体废物利用率,拉式环境规制指标选取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完成额、造林面积占比、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以林业社会保障、国家投资、灾害防治率、林业技术创新、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城镇化、林业集聚度、交通密度为间接影响因素;结合评价指标和影响因素,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依据松弛值测算的超效率(SBM)模型、空间自相关模型、空间计量模型,分析环境规制对林业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林业绿色经济效率,整体上呈现东高西低的趋势,并且具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环境规制对本区域及相邻区域林业绿色经济效率影响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0594、-0.0781,环境规制提升对邻近地区林业绿色经济效率的抑制作用相对本地区更大;林业绿色经济效率提升,更加依赖于规模扩张;环境规制与林业绿色经济效率之间具有“U”型关系。综合研究结果,建议:差异化制定环境规制、建立横向补偿机制、推动林业技术创新为引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林业经济 绿色经济效率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对区域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基于长江经济带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恺钧 曹安琪 方慈慧 《资源与产业》 2024年第1期35-49,共15页
将产业集聚、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经济效率纳入同一研究框架,聚焦长江经济带,研究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为我国在“双碳”背景下推进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及长江经济带新能源汽车发展提供参考。论文基于2012—2020... 将产业集聚、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经济效率纳入同一研究框架,聚焦长江经济带,研究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为我国在“双碳”背景下推进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及长江经济带新能源汽车发展提供参考。论文基于2012—2020年长江经济带沿线11个省市面板数据,综合利用超效率SBM和区位熵法,构建计量模型,实证研究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探讨绿色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并进一步分析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和区域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整个区域已形成“带状”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集聚平均水平随年份波动上升,上中下游产业集聚水平呈递增格局,水平差异较大且有逐渐增加趋势;2)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通过整合内部网络资源和提升外部整体能力,对长江经济带绿色经济效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3)产业集聚的发展通过竞争效应和合作效应促进绿色技术创新,而绿色技术创新的发展可以提升经济动力和效率,因而绿色技术创新在产业集聚与绿色经济效率之间具有中介作用;4)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上中下游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存在差异。据此,从加强产业集群建设,发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强化发展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和推动新能源汽车区域异质性发展三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产业集聚 绿色经济效率 绿色技术创新 长江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技创新对旅游经济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凯 胡奕 +1 位作者 甘畅 李智慧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5-133,共9页
运用改进熵值法和Bootstrap-DEA模型对2001—2019年中国30个省域的科技创新水平及旅游经济效率进行测算,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法考察科技创新与旅游经济效率的空间集聚特征,最后借助空间面板杜宾模型探究科技创新对旅游经济效率的影响及... 运用改进熵值法和Bootstrap-DEA模型对2001—2019年中国30个省域的科技创新水平及旅游经济效率进行测算,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法考察科技创新与旅游经济效率的空间集聚特征,最后借助空间面板杜宾模型探究科技创新对旅游经济效率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①研究期内全国及四大地区科技创新水平增长势头强劲,增速形成“中部>东部>西部>东北”的空间格局,区域科技创新发展差异较大;30个省域旅游经济效率明显改善,增速呈现“东北>中部>西部>东部”的分布特征。②科技创新和旅游经济效率全局和局部空间关联性明显,并且主要表现为高高和低低的空间集聚模式;科技创新对本地旅游经济效率改善作用明显,但会通过“虹吸效应”和“屏蔽效应”抑制邻近省域旅游经济效率提升。③在科技创新能力增强过程中,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产业结构升级、对外开放等要素是推动旅游经济效率提升的重要力量,旅游资源禀赋对旅游经济效率正向外溢效应显著,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的负向空间效应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旅游经济效率 Bootstrap-DEA模型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提升城市经济效率:理论机制与路径选择--以长三角区域城市为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韩坚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51,共12页
数字经济重组要素资源,重塑经济发展结构,促进产业融合和创新效率,驱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构建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与城市经济效率指数,实证研究了数字经济对城市经济效率的空间影响,并基于因果渠道检验对数字经济通过技术创... 数字经济重组要素资源,重塑经济发展结构,促进产业融合和创新效率,驱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构建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与城市经济效率指数,实证研究了数字经济对城市经济效率的空间影响,并基于因果渠道检验对数字经济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城市经济效率的机制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首先,数字经济能够直接驱动城市经济效率提升;其次,数字经济本身具备提升城市经济效率的空间效应;最后,数字经济可以通过产业结构优化与技术进步改善城市经济效率,但技术效率改善的机制作用却不显著。因此,应立足城市实际情况,制定更具空间指向的城市发展政策,把握数字经济发展契机,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推进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融合,破除行政壁垒,构建长三角高质量协同发展网络,精准助力城市经济效率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城市经济效率 空间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如何提升海南绿色经济效率?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应武 谭劲 姜雨佳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1期83-90,共8页
利用非期望产出SBM模型测算了海南省各市县2010—2019年的绿色经济效率,并基于倍差法实证评价了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对海南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样本期内海南各市县绿色经济效率明显提高;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显著提... 利用非期望产出SBM模型测算了海南省各市县2010—2019年的绿色经济效率,并基于倍差法实证评价了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对海南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样本期内海南各市县绿色经济效率明显提高;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显著提升了海南绿色经济效率,推动了处理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距缩小40.78%;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和强化环境规制提升海南绿色经济效率。上述结论对于海南以及其他省区绿色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 绿色经济效率 SB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科技和数字经济驱动城市绿色经济效率提升研究——基于“赋能”和“协同”视角 被引量:2
15
作者 贺星星 阮俊杰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0-89,107,共11页
随着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金融科技与数字经济逐渐成为中国经济绿色发展的新引擎。论文重点关注金融科技与数字经济对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同时深入分析两者的协同发展对于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基于2011—2019年中国275个地... 随着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金融科技与数字经济逐渐成为中国经济绿色发展的新引擎。论文重点关注金融科技与数字经济对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同时深入分析两者的协同发展对于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基于2011—2019年中国27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通过熵值法和超效率SBM-GML模型两种方法对金融科技、数字经济以及绿色经济效率进行测算,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金融科技、数字经济两者单独与协同分别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金融科技既能提高当地的绿色经济效率,又对其邻近城市的绿色经济效率具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金融科技、数字经济二者形成的协同效应强化了金融科技对绿色经济效率的促进和溢出效应,凸显了“1+1>2”的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科技 数字经济 绿色经济效率 空间计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三大城市群生态经济效率的时空演变及收敛性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佰瑞 胡明茜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3-91,共9页
基于2006—2020年中国三大城市群48个地级市数据,综合运用Super-SBM模型、Malmquist指数及收敛模型,系统考察中国三大城市群生态经济效率的时空演变和收敛特征。结果表明:(1)京津冀城市群生态经济效率水平呈上升趋势,长三角城市群趋于平... 基于2006—2020年中国三大城市群48个地级市数据,综合运用Super-SBM模型、Malmquist指数及收敛模型,系统考察中国三大城市群生态经济效率的时空演变和收敛特征。结果表明:(1)京津冀城市群生态经济效率水平呈上升趋势,长三角城市群趋于平稳,珠三角城市群呈下降态势;三大城市群生态经济效率的空间演变存在差异,主要表现为珠三角城市群呈现由“面”向“点”转变的趋势、长三角城市群呈“三点”分布状并逐步向外发散、京津冀城市群则以北京市为起点并逐步向南发展。(2)京津冀与长三角城市群存在σ收敛特征,珠三角城市群不存在σ收敛;三大城市群均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但收敛速度不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经济效率 中国三大城市群 Super-SBM模型 收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三大城市群数字经济与生态经济效率耦合协调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佰瑞 胡明茜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26-35,共10页
基于数字经济和生态经济效率的丰富内涵,以京津冀、长三角以及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熵权-TOPSIS法、Super-SBM模型以及耦合协调模型,系统分析2011-2021年数字经济与生态经济效率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变特征,并结合面板Tobi... 基于数字经济和生态经济效率的丰富内涵,以京津冀、长三角以及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熵权-TOPSIS法、Super-SBM模型以及耦合协调模型,系统分析2011-2021年数字经济与生态经济效率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变特征,并结合面板Tobit模型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三大城市群数字经济与生态经济效率耦合协调度表现出持续增长的良好态势,协调度均值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京津冀城市群以北京市为中心,充分发挥“一核”的辐射作用,长三角城市群呈现“以高值为中心,连片发展”的特点,珠三角城市群则表现出“中间高、两端低”的趋势。(2)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发展水平对三大城市群耦合协调度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对外开放程度、政府干预程度、科技水平以及产业结构水平对城市群耦合协调发展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生态经济效率 中国三大城市群 耦合协调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集聚与城市经济效率:基于城市群视角的实证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韧 宋爽爽 +1 位作者 段义诚 张奇佳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0-155,共6页
城市群是中国经济空间重构和高质量发展的载体,金融集聚则是区域范围内资源优化配置的动能。文章基于2008—2021年国内十大典型城市群数据,梳理金融集聚对城市经济效率的空间影响,结果表明:(1)金融集聚具有显著空间溢出效应,不仅能正向... 城市群是中国经济空间重构和高质量发展的载体,金融集聚则是区域范围内资源优化配置的动能。文章基于2008—2021年国内十大典型城市群数据,梳理金融集聚对城市经济效率的空间影响,结果表明:(1)金融集聚具有显著空间溢出效应,不仅能正向驱动本地经济效率提升,还能带动周边城市效率提升;(2)金融集聚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呈现“倒U”型特征,适度金融集聚有助于提升城市经济效率,过度集聚则会产生负向作用;(3)金融集聚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受制于城市群模式特征以及区域资源要素流通,多核城市群金融集聚的经济效率提升作用显著高于单核城市群。由此,城市群建设既需充分挖掘金融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推动金融要素合理适度集聚,又要强化地理空间内的资源要素流通,更应围绕不同地域特征和城市群形态设计差异化的金融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集聚 城市经济效率 空间杜宾模型 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背景下我国林业碳汇经济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01-208,共8页
【目的】研究林业碳汇经济效率能够促进新时期林业高质量发展,为助力实现我国“双碳”目标提供关键支撑。【方法】基于“双碳”背景,利用DEA-CCR模型测度2016—2022年我国30个省(区、市)林业碳汇经济效率,构建面板Tobit模型考察影响林... 【目的】研究林业碳汇经济效率能够促进新时期林业高质量发展,为助力实现我国“双碳”目标提供关键支撑。【方法】基于“双碳”背景,利用DEA-CCR模型测度2016—2022年我国30个省(区、市)林业碳汇经济效率,构建面板Tobit模型考察影响林业碳汇经济效率的相关因素,并基于Dagum基尼系数法深入研究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区林业碳汇经济效率的区域差异及其来源。【结果】1)2016—2022年我国30个省(区、市)林业碳汇规模效率处于较高水平,综合效率水平和纯技术效率水平总体较低。2022年,我国林业碳汇综合效率值、林业碳汇纯技术效率值、林业碳汇规模效率值均有所提升。2)影响因素层面,贫困人口占比、外出务工比例、林业收入占比、工业化程度和降水量均对林业碳汇经济效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城镇化的发展不利于提升林业碳汇经济效率;自然灾害率对林业碳汇经济效率的影响不显著。3)区域差异层面,2016—2022年中部、东部两地区林业碳汇经济效率的区域内差异有所降低,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对实现“双碳”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结论】应从强化林业碳汇制度体系建设、推动林业碳汇项目科学布局、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等方面着手,稳步提升林业碳汇经济效率,切实助力“双碳”目标加快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碳汇经济效率 “双碳”目标 DEA-CCR TOBIT Dagum基尼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财政政策与绿色经济效率——基于节能减排综合示范城市政策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言 吕丽娟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1-218,共18页
准确评估绿色财政政策对城市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对于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践行绿色低碳道路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6—2021年281个城市的样本数据,以全域非径向距离函... 准确评估绿色财政政策对城市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对于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践行绿色低碳道路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6—2021年281个城市的样本数据,以全域非径向距离函数测算城市绿色经济效率,构建异质性动态效应的交叠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绿色财政政策对城市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示范城市建设显著提升了城市的绿色效率,这一结论在内生性检验、预期效应检验和安慰剂检验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政策效果在非老工业基地、大规模城市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示范城市试点通过环境关注度、产业结构升级、绿色创新效应提升城市绿色经济效率。此外,绿色财政政策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且能够实现微观企业绿色经济效率提升。以上结论为充分发挥绿色财政的政策效应和推进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财政政策 节能减排 绿色经济效率 异质性交叠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