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7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国两制”背景下香港国际经济法治的创新发展之路——评《香港作为国际经济法参与者:多边主义、双边主义与单边主义》
1
作者 单文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F0002-F0002,共1页
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必须保持香港的独特地位和优势”,并强调“中央政府全力支持香港长期保持其独特地位和优势,巩固其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的地位,维护自由开放和规范的营商环境”。... 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必须保持香港的独特地位和优势”,并强调“中央政府全力支持香港长期保持其独特地位和优势,巩固其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的地位,维护自由开放和规范的营商环境”。香港城市大学法学院教授夏竹立(Julien Chaisse)所著《香港作为国际经济法的参与者:多边主义、双边主义与单边主义》一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经济 多边主义 单边主义 经济法治 一国两制 双边主义 香港城市大学 营商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理论的理论根源、演进脉络与经验启示
2
作者 迟方旭 王志豪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25,共8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立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状况和法治建设实践,领导市场经济法治建设经历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创立阶段、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立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状况和法治建设实践,领导市场经济法治建设经历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创立阶段、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的发展阶段、十六大以后的完善阶段和十八大以来的新发展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具体实际之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关于法治对经济基础的保障功能和经济基础对作为上层建筑的法治的推动作用的理论论断,对新时代法治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马克思主义理论 市场经济法治 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经济法治保障路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峪灼 《经济师》 2024年第4期61-62,共2页
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全面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乡村经济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关键时期,完善乡村振兴的经济法治保障体系成为提高乡村经济现代化水平的应有之义和内在要求。因此,文章立足新时代乡村振兴中经济与法治的价值遵循,分... 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全面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乡村经济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关键时期,完善乡村振兴的经济法治保障体系成为提高乡村经济现代化水平的应有之义和内在要求。因此,文章立足新时代乡村振兴中经济与法治的价值遵循,分析乡村振兴中经济法治保障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提高乡村政府部门长期管理意识、凝练彰显乡村经济法治体系特色、构建乡村经济法治人才培养体系和推动乡村经济法治服务多元实践的路径建议,为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提供坚实的经济法治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经济法治 价值遵循 构建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创新发展中的经济法治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杨松 郭金良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8-134,共7页
互联网创新发展带来了社会经济关系变化,其表现出的尊重个体需求、跨界融合、结构创新、开放共享等特性成为法治研究的主要基点,契合了经济法特征,需要经济法治予以必要的回应。互联网创新突破了现有法律制度调整的社会经济关系范围、... 互联网创新发展带来了社会经济关系变化,其表现出的尊重个体需求、跨界融合、结构创新、开放共享等特性成为法治研究的主要基点,契合了经济法特征,需要经济法治予以必要的回应。互联网创新突破了现有法律制度调整的社会经济关系范围、开拓了法律适用的新领域、改变了以国家法律为主体的调整模式。互联网创新发展中的经济法治回应当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宏观调控法律制度是实现经济新常态的重要保障,应根据互联网创新对产业结构、产业模式的影响和改变,重新构建包容与开放型的宏观调控法律制度,并适时制定《计划调控法》。另一方面,应完善市场秩序相关法律制度,包括针对新型市场交易关系建立多元化的规范体系,基于信息优势对互联网中介平台的法律规制作出顶层设计,针对金融领域的创新发展建立以风险规制为核心的治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创新 跨界融合 经济法治 多元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治理创新视角下的市场经济法治进路 被引量:1
5
作者 方桂荣 沈诚 王栋辉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5期145-150,共6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在强调以法治保障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需考虑经济与社会如何实现协调共进的问题。市场经济法治原本就应与社会治理创新相生相伴,不应忽视社会治理创新需求而单纯追求经济成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在强调以法治保障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需考虑经济与社会如何实现协调共进的问题。市场经济法治原本就应与社会治理创新相生相伴,不应忽视社会治理创新需求而单纯追求经济成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市场经济发展专注于追求GDP增长,严重忽视了社会治理创新,衍生了大量社会问题,进而阻滞了经济发展。当下最为关键的是,结合社会治理创新在公平、效率、秩序等价值理念方面的新要求,审视中国市场经济法治与社会治理创新需求之间存在的差距,结合中国对市场经济法治的顶层设计,确立扩展公民自由、保障公民权利、提升公众参与能力、规范和约束公权力的市场经济法治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创新 市场经济法治 以人为本 公平 效率 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法治:政府与市场的规范逻辑 被引量:8
6
作者 金善明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04-209,共6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初步形成"并不意味着我国已确立经济法治。正处于转型之中的中国市场经济,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人治思维的束缚,从而影响了其应有的活力与效率。因而,科学合理地处理好"有形之手"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初步形成"并不意味着我国已确立经济法治。正处于转型之中的中国市场经济,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人治思维的束缚,从而影响了其应有的活力与效率。因而,科学合理地处理好"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间的关系,对于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推进我国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此,亟须重新考量并有效厘清政府与市场、权力与权利、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对权力予以控制,对权利予以保障和救济,以进一步摆脱"人治"思维;同时,依靠依法治国理念处理和协调好党、政府、市场以及企业之间的关系,综合利用公法和私法,构建和营造能够确保市场经济良性发展的法治框架和秩序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法治 市场经济体制 法治思维 秩序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包容性的经济法治——一元论的经济法学范式 被引量:2
7
作者 袁达松 朱成林 《晋阳学刊》 CSSCI 2015年第4期130-135,共6页
随着"包容性"理念的发展,以法治推进包容性经济、政治制度渐成改革共识,基于此,笔者曾提出"包容性法治"概念。此文对经济法治的包容性问题作进一步探讨,认为包容性经济法治需要从基础理论上兼容并包,在法实现上系... 随着"包容性"理念的发展,以法治推进包容性经济、政治制度渐成改革共识,基于此,笔者曾提出"包容性法治"概念。此文对经济法治的包容性问题作进一步探讨,认为包容性经济法治需要从基础理论上兼容并包,在法实现上系统一体。具体而言,以经济法基本范式的包容性分析为出发点,构建包容一体的经济法基础理论体系;通过对经济法子部门体系安排和经济法运行机制的包容性分析,达至包容性经济法实现的系统一体。包容性的经济法治,是基于包容一体的一元论经济法学范式、体系和经济法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容性法治 经济法治 基本范式 经济法子部门体系 经济法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法与经济法治 被引量:3
8
作者 史际春 冯辉 《西部法学评论》 2008年第6期1-9,共9页
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2008年,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则标志着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0年的历程。这30年既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发生质变的30年,也是社会主义法治从无到有、迈出了第一步的30年,... 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2008年,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则标志着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0年的历程。这30年既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发生质变的30年,也是社会主义法治从无到有、迈出了第一步的30年,而改革开放30年在经济、社会和政治等诸多层面所取得的进步,与中国经济法及经济法治的建设是相辅相成的。所谓"三十而立",于此历史性时刻,回顾中国经济法和经济法治的历程,其意义不言而喻。本刊特在2008年末期刊登中国当代经济法学家史际春教授的一篇访谈录,以纪念改革开放30年和中国经济法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 《民法通则》 调整对象 经济法治 史际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性、经济法理念与经济法治——科学发展观语境下的解析与重塑 被引量:5
9
作者 常健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8-24,共7页
现代性代表着一种时代意识、理性、进步观念和反思精神,现代性运动的历史变革引起了经济法及其理念的勃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引起市场经济现代性的进一步嬗变,促使了经济法理念的张扬。在市场经济现代性追求和... 现代性代表着一种时代意识、理性、进步观念和反思精神,现代性运动的历史变革引起了经济法及其理念的勃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引起市场经济现代性的进一步嬗变,促使了经济法理念的张扬。在市场经济现代性追求和变革的背景下推进中国经济法治进程,就要以现代经济法理念为指导,培育民众,尤其是政府的经济法治信仰,奠定经济法治形成与发展的思想基础,提高经济法律的运用水平,促进良好的经济法治秩序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科学发展观 经济 经济法理念 经济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村经济法治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被引量:4
10
作者 卢代富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5期114-117,共4页
中国农村经济法治研究是伴随着中国农村改革的日益深化和农村经济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而逐步展开的。在近30年的时间里,中国农村经济法治研究推动了农村法治观念和农村法治信仰的形成,构架了农村经济法治的论证体系,提升了农村经济法治... 中国农村经济法治研究是伴随着中国农村改革的日益深化和农村经济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而逐步展开的。在近30年的时间里,中国农村经济法治研究推动了农村法治观念和农村法治信仰的形成,构架了农村经济法治的论证体系,提升了农村经济法治研究成果的数量和质量,打造了一批农村经济法治研究平台。但是,中国农村经济法治研究也存在诸如对农村经济法治研究本身重要性的认知未真正落实在行动上,未能将研究与农村现实世界紧密结合,对中国法学发展和法治化进程的贡献率低等问题。新时期要提升中国农村经济法治的研究水平,须进一步提高对农村经济法治研究的重视度,并根据农村经济法治研究的特点和任务,革新研究方法、树立问题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经济法治研究 回顾 前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和社会变迁下的经济法、经济法治与经济法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史际春教授访谈 被引量:1
11
作者 史际春 周玉林 冯辉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3-6,共4页
采访人:史老师您好,首先感谢您接受我们的访问,这次访谈的主题是“经济和社会变迁下的经济法、经济法治与经济法学家”。回首3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法在国民经济的法律调整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今经济法被确定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律... 采访人:史老师您好,首先感谢您接受我们的访问,这次访谈的主题是“经济和社会变迁下的经济法、经济法治与经济法学家”。回首3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法在国民经济的法律调整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今经济法被确定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七大部门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法治 社会变迁 中国人民大学 法学家 法学院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教授 改革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及经济法治对策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宏伟 吴长军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5-10,共6页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通过大规模融资推动城市化建设,为中国应对危机和扩大内需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也存在一些潜在的体制问题和操作风险。我国应提高投融资平台的透明度,完善平台公司治理结构;依法规定投融资平台的投资范围,推动平台融...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通过大规模融资推动城市化建设,为中国应对危机和扩大内需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也存在一些潜在的体制问题和操作风险。我国应提高投融资平台的透明度,完善平台公司治理结构;依法规定投融资平台的投资范围,推动平台融资项目管理规范化;规范贷款担保程序,完善还贷保障机制;完善投融资活动审查监管体系,健全地方政府投融资责任制度;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健全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则,确保整体金融秩序的持续安全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 投融资平台 风险防范 经济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矛盾走向和谐:我国农村经济法治体系构建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长健 袁妮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78-83,共6页
农村经济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农村经济法治是农村经济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和重要标示。哲学范畴内社会发展是伴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持续的矛盾冲突与调适来不断演进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理应成为农村经济法治体系构建的本原基... 农村经济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农村经济法治是农村经济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和重要标示。哲学范畴内社会发展是伴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持续的矛盾冲突与调适来不断演进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理应成为农村经济法治体系构建的本原基点,效益、文化、环境和公平共同构成了独特的体系维度和价值序列。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发展权利平等实现为核心的现代农村经济法治体系,既要注重法治经济的共性,更要注重农村经济的个性,着力解决现代农业生产力发展要求与现存生产关系之间的基础性矛盾,促进农村经济法治从矛盾走向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经济法治 法制经济 发展权 体系构建 法定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自由促进发展:国际经济法治的价值尺度 被引量:1
14
作者 何志鹏 孙璐 《法治研究》 2011年第2期36-45,共10页
由金融危机引起的去全球化浪潮使得国际经济法治的基本价值受到了重新审视。现存的以自由为基本理念的国际经济法律体系具有优势互补、提高整体效率的正面功能,但因其发展理念上的误区,也导致了发展不平等、与社会福利相割裂、不可持续... 由金融危机引起的去全球化浪潮使得国际经济法治的基本价值受到了重新审视。现存的以自由为基本理念的国际经济法律体系具有优势互补、提高整体效率的正面功能,但因其发展理念上的误区,也导致了发展不平等、与社会福利相割裂、不可持续和充满风险的结果。其根源是自由主义假想完全竞争的市场、忽视结果平等、忽视整体社会和谐。明智的选择是明辨自由国际经济体制的局限,吸取其优长,通过构建市场竞争的透明度、实现环境成本的内部化、正视竞争主体的差别性、实行政府资源的再分配等方式予以补正,从而达到更为公正和稳定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 发展 国际经济法治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化改革与经济法治的期待 被引量:2
15
作者 蒋悟真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31-34,共4页
我国改革开放推行的市场化道路,催生了经济法学的发展与繁荣。转型期社会经济发展的断裂状态为经济法的制度竞争力发挥造就了现实的空间,而渐进性的改革又决定了经济宪政目标与经济法治秩序构建的艰巨性与长期性。
关键词 市场化改革 经济 社会转型 经济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海洋经济法治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
16
作者 蔡先凤 《法治研究》 2014年第4期119-131,共13页
浙江发展海洋经济离不开海洋法治的支撑,完善的法律制度及其有效实施可为浙江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污染防治及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提供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浙江省适应海洋经济发展和转型的需要,将海洋方面的地... 浙江发展海洋经济离不开海洋法治的支撑,完善的法律制度及其有效实施可为浙江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污染防治及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提供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浙江省适应海洋经济发展和转型的需要,将海洋方面的地方立法及时地列入了议事议程,在依法治海、保护海洋和利用海洋等方面迈出了一个个坚实的脚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 经济法治建设 法规体系 管理体制 执法机制 司法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经济法治理论指导下的经济法教学内容改革与发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巫文勇 李泽军 《法学教育研究》 2022年第4期41-58,共18页
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根据我国经济建设实践,围绕“三大结构性失衡”“三期叠加”“单边主义”等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新常态发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控制系统性金融风险”“合作共赢多边贸易体制... 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根据我国经济建设实践,围绕“三大结构性失衡”“三期叠加”“单边主义”等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新常态发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控制系统性金融风险”“合作共赢多边贸易体制”等经济发展思想,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我国新时代产业发展、宏观调控、金融监管和国际贸易法治理论。新时代经济法治理论在指导我国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同时,也对我国经济法价值、基本原则内涵和外延、经济法教学内容选择、结构体系编排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经济法教学是经济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内容选择和结构体系编排是经济法教学基础,更是我国经济法治建设的引领、支撑和保障。因此,我们应该以新时代经济法治理论为指导,从我国国情和经济建设实际出发,丰富经济法价值、基本原则教学内容,改革与发展教学内容和结构体系,充实经济法学科内容,提高学科体系的系统性、专业性,为经济法治建设提供坚实的理论引领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法治理论 教学内容 价值导向 结构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国经济法治的互动关系——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程的法律思考
18
作者 孟庆瑜 肖磊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2年第6期50-55,共6页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进程曲折漫长但富有成果。中国的加入 WTO 是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国经济法治建设之间的互动与互融的共同结果。加入 WTO 进程的完成并不意味着这种互动关系的终结,而是标志着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国经济法治的互动进入...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进程曲折漫长但富有成果。中国的加入 WTO 是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国经济法治建设之间的互动与互融的共同结果。加入 WTO 进程的完成并不意味着这种互动关系的终结,而是标志着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国经济法治的互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贸易组织 经济法治 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结构变迁与经济法治演进 被引量:1
19
作者 侯利阳 《经贸法律评论》 2022年第2期109-127,共19页
经济法治的每一次演进均与社会结构变革密切相关。古代社会构建了国家、家庭、个体的三元社会治理机制。但熟人法则的破产迫使近代社会将个体拟制为抽象化的平等主体,形成了国家与个体的二元社会机制。随后企业的出现打破了社会个体平... 经济法治的每一次演进均与社会结构变革密切相关。古代社会构建了国家、家庭、个体的三元社会治理机制。但熟人法则的破产迫使近代社会将个体拟制为抽象化的平等主体,形成了国家与个体的二元社会机制。随后企业的出现打破了社会个体平等假设,建构了国家、企业、个体的三元社会机制,并由此形成了现代经济法治体系。未来经济法治的再次演进将会是国家与互联网平台的社会共治,进而形成国家、互联网平台、企业、个体的四元治理社会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法治 社会变迁 互联网 社会共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创新发展中的经济法治理念与径路
20
作者 刘艳平 薛涛 Kebede Sintayehu Demeke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64-67,共4页
互联网依赖其结构创新、跨界融合、开放共享等特性,在创新经济发展的同时,亦带来了经济关系的深刻变革。互联网创新驱动深度影响宏观调控关系,并引发市场规制关系的变化。与经济法理论的当代发展相契合,应由经济法治给予必要的回应,审... 互联网依赖其结构创新、跨界融合、开放共享等特性,在创新经济发展的同时,亦带来了经济关系的深刻变革。互联网创新驱动深度影响宏观调控关系,并引发市场规制关系的变化。与经济法理论的当代发展相契合,应由经济法治给予必要的回应,审慎分析互联网创新发展中的经济法治理念并全面探究经济法治的发展路径,以实现网络空间的法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创新 经济法治 路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