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旅游发展笔谈——数字经济非均衡与区域旅游经济发展
1
作者 杨勇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共1页
数字经济发展进程中客观存在的数字鸿沟,导致了新的社会矛盾与社会问题。我国《“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指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规范等问题突出,“不同行业、不同区域、不同群体间数字鸿沟未有效弥合,甚至有进一... 数字经济发展进程中客观存在的数字鸿沟,导致了新的社会矛盾与社会问题。我国《“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指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规范等问题突出,“不同行业、不同区域、不同群体间数字鸿沟未有效弥合,甚至有进一步扩大趋势”,这无疑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因素。区域旅游经济协调发展是旅游研究中的经典议题。数字经济非均衡必然成为影响区域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的新问题。那么,数字经济非均衡影响区域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是什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区域旅游经济 经济发展不平衡 经济非均衡 经济发展进程 经济发展规划 数字鸿沟 扩大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非均衡与区域旅游经济调控困境 被引量:2
2
作者 韩元军 刘英基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14,共3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着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但当前区域旅游经济调控机制却普遍存在体制机制设计尚需创新、协调管控体系尚需打通、公共服务体系尚需完善等现实困境。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加速应用,数字经济不仅成为“促转型、稳...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着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但当前区域旅游经济调控机制却普遍存在体制机制设计尚需创新、协调管控体系尚需打通、公共服务体系尚需完善等现实困境。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加速应用,数字经济不仅成为“促转型、稳增长”的新动能,而且为旅游业创新与变革注入活力,在优化旅游业组织运营机制的同时,为游客带来了全新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旅游经济 区域协调发展 稳增长 新动能 创新与变革 经济非均衡 新一代信息技术 旅游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规模、要素禀赋与中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 被引量:12
3
作者 何雄浪 胡运禄 杨林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0-48,共9页
传统经济学认为,地区间的资源要素空间分布差异是产生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新经济地理学将区域差异的产生归结于本地市场效应的作用,认为随着贸易成本的降低,将形成中心—外围空间经济结构。以多地区自由资本模型为理论基础,实... 传统经济学认为,地区间的资源要素空间分布差异是产生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新经济地理学将区域差异的产生归结于本地市场效应的作用,认为随着贸易成本的降低,将形成中心—外围空间经济结构。以多地区自由资本模型为理论基础,实证分析表明,促进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在于要素禀赋质量以及新经济地理学所强调的市场规模因素,虽然要素禀赋数量也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毕竟不起主要作用。由此,要缩小中国区域经济差距,主要在于扩大落后地区的市场规模与提高要素禀赋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规模 要素禀赋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滇黔接壤区经济非均衡性的边界效应 被引量:2
4
作者 于慧 刘邵权 +1 位作者 郭仕利 张海芹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CAS CSCD 2011年第6期29-32,共4页
以区域经济学为基础,选择基尼系数来研究川滇黔接壤地区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水平和空间分布特点。通过Chow检验,发现川滇黔接壤地区各县/市间存在结构性变化,行政边界阻碍了省间各县/市经济差异的缩小速度。运用Barro回归方程对川滇黔... 以区域经济学为基础,选择基尼系数来研究川滇黔接壤地区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水平和空间分布特点。通过Chow检验,发现川滇黔接壤地区各县/市间存在结构性变化,行政边界阻碍了省间各县/市经济差异的缩小速度。运用Barro回归方程对川滇黔接壤地区1995—2008年经济非均衡性的边界效应进行了定量测定,研究发现虽然行政区边界对区域一体化趋势存在一定的阻碍作用,但川滇黔接壤区实际上已存在区域一体化的趋势。从边界效应的演化情况可知:川-黔接壤区经济一体化进程呈上升趋势,川-滇接壤区的经济非均衡性边界效应存在增大的趋势,滇-黔接壤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逐步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滇黔接壤区 经济非均衡 边界效应 时空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始条件、市场化改革与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洪名勇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18-122,共5页
本文通过建立初始条件、市场化改革与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模型,并用中国的资料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示,在初始条件和市场化改革这两个影响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的因素中,市场化改革的作用大于初始条件的作用,因此,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实... 本文通过建立初始条件、市场化改革与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模型,并用中国的资料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示,在初始条件和市场化改革这两个影响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的因素中,市场化改革的作用大于初始条件的作用,因此,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西部地区要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推进本地区的市场化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始条件 制度变迁 市场化改革 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县域经济非均衡发展评价与原因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赵玉红 张旭东 《地方财政研究》 2007年第4期55-59,共5页
本文主要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从发展水平、发展活力、发展潜力和综合指数四个方面对辽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非均衡状况做了基本评价,并运用SAS软件分析了县域经济区域间非均衡发展的影响因素,建议政府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中应加大力... 本文主要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从发展水平、发展活力、发展潜力和综合指数四个方面对辽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非均衡状况做了基本评价,并运用SAS软件分析了县域经济区域间非均衡发展的影响因素,建议政府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中应加大力度抑制地区发展差距的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非均衡发展 县域经济发展 原因分析 评价 辽宁 主成分分析方法 经济社会发展 地区发展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邓小平“三沿”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思想 被引量:2
7
作者 吴焕新 肖万春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10-14,共5页
邓小平“三沿”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重点从“向沿海倾斜”实行大门户开放的区域增长极突破,实现我国区域经济从均衡发展到非均衡协调发展的转型,从改革开放试验区增长核突破,走外向型经济发展之路,从“增加对外开放城市”突破,... 邓小平“三沿”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重点从“向沿海倾斜”实行大门户开放的区域增长极突破,实现我国区域经济从均衡发展到非均衡协调发展的转型,从改革开放试验区增长核突破,走外向型经济发展之路,从“增加对外开放城市”突破,走有序梯次开放开发之路。“沿江开发”与“承东启西”是邓小平推进区域经济腹地开发、实施主轴发展战略的大举措。沿边后发协同战略是邓小平对区域经济梯度推进理论的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三沿”梯度推进 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 “三步走”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部探讨区域经济趋向一体化发展的新成果——周运源教授新著《粤港澳经济非均衡发展趋向一体化研究》评述
8
作者 李潇 马占亚 《南方经济》 CSSCI 2012年第5期79-80,共2页
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据相关资料显示,2011年中国的经济发展总量已经占居世界第二位。然而,实际上,中国的自然资源、生产要素的地区分布以及发展实力具明显的差异性,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的格局仍然突出。而在中... 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据相关资料显示,2011年中国的经济发展总量已经占居世界第二位。然而,实际上,中国的自然资源、生产要素的地区分布以及发展实力具明显的差异性,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的格局仍然突出。而在中国改革开放率先发展起来的广东,虽然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成效显著,但广东本身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样存在不平衡发展的状况。反观香港和澳门,改革开放以来在与内地特别是广东发展联系合作中,同样创造了新的发展。近年来粤港澳之间尽管不平衡发展的经济发展差距在逐步缩小,然而粤港澳之间不平衡发展的格局仍然明显存在。在这种形势下,引入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总结粤港澳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实践,探索粤港澳特殊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律,寻求新时期粤港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与对策,是时代赋予区域经济理论和实际工作者的光荣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发展 一体化发展 粤港澳 经济非均衡 发展趋向 经济不平衡发展 发展中国家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经济非均衡下的区域中央银行职能
9
作者 刘华 卢孔标 《中国城市经济》 2006年第10期64-66,共3页
关键词 中央银行职能 经济非均衡 GDP总量 人均GDP 东部地区 西部地区 区域经济 差异化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非均衡增长的局限性与西部经济起飞
10
作者 董雅丽 《科学.经济.社会》 CSSCI 1997年第2期41-44,共4页
经济非均衡增长的局限性与西部经济起飞董雅丽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原因及地缘关系和自然条件的影响,造成了我国地区经济的不均衡发展。改革开放后,在以上原因的基础上加上经济因素及政府行为又使这种不平衡问题变得更加突出。经济非均... 经济非均衡增长的局限性与西部经济起飞董雅丽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原因及地缘关系和自然条件的影响,造成了我国地区经济的不均衡发展。改革开放后,在以上原因的基础上加上经济因素及政府行为又使这种不平衡问题变得更加突出。经济非均衡增长在经济发展的初期是必要的,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非均衡增长 经济发展 西部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经济非均衡化与农村普惠金融
11
作者 王莹 《青海金融》 2016年第8期26-27,共2页
随着小额信贷的全球化浪潮,更具平等、开放、便利的普惠金融体系正在逐渐形成,但受到国内"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普惠金融在中国城市与农村的发展并不均衡,而且差距在逐步拉大。本文从国内普惠金融发展的现状入手,分析产... 随着小额信贷的全球化浪潮,更具平等、开放、便利的普惠金融体系正在逐渐形成,但受到国内"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普惠金融在中国城市与农村的发展并不均衡,而且差距在逐步拉大。本文从国内普惠金融发展的现状入手,分析产生这种不均衡化的原因,并提出建议,只有消除城乡经济的不均衡化才能使全民平等的享受现代金融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惠金融 金融服务 城乡经济非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与经济非均衡发展 被引量:18
12
作者 陈华 尹苑生 《中外企业家》 2006年第3期90-95,共6页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正迎来一个新时期.如何借鉴西方主流区域经济理论为我所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介绍区域经济的增长理论和增长模式,并结合中国实际进行简要评论.遵循发展规律,中国区域经济的路径选择是非均衡协调发展模式.
关键词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非均衡发展 区域经济理论 区域经济发展 协调发展模式 增长模式 新时期 中国 借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经济非均衡发展中的政治调控
13
作者 吴志鸿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3年第1期35-41,共7页
我国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呈现出总体上的非均衡性。这种非均衡性主要表现在国家生产力布局与资源配置、产业部门结构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在很长一段时间的相对失衡。非均衡的经济运行对社会生活带来了不同程度的震荡,直接影响到政治稳定,... 我国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呈现出总体上的非均衡性。这种非均衡性主要表现在国家生产力布局与资源配置、产业部门结构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在很长一段时间的相对失衡。非均衡的经济运行对社会生活带来了不同程度的震荡,直接影响到政治稳定,并导致了政治体制中的一系列冲突、变革与转型。要保持政治局面在非均衡经济运行中的动态稳定,以促进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就必须在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的过程中,优化政治系统中的稳定调控机制。在当前,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政治决策、政府调控、社会控制三大机制,以形成一个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有机协调的政治稳定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非均衡发展 生产力布局 均衡 产业结构 资源配置 政治稳定 国民经济运行 发展需要 计划体制 政府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发展中经济非均衡发展若干问题的研究与探讨
14
作者 魏玲玲 《财会研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70-72,共3页
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社会发展的不均衡,引起了社会结构变迁,造成经济发展与社会管理脱节。文章重点探讨传统社会管理机制与社会和谐的矛盾和冲突,提出了如何在非均衡经济的现实条件下,实现社会结构的演变与完善社会管理机制... 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社会发展的不均衡,引起了社会结构变迁,造成经济发展与社会管理脱节。文章重点探讨传统社会管理机制与社会和谐的矛盾和冲突,提出了如何在非均衡经济的现实条件下,实现社会结构的演变与完善社会管理机制的几点创新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非均衡 社会管理 社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思想
15
作者 李静 《商场现代化》 2010年第10期179-180,共2页
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借鉴了西方古典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中有关非均衡发展思想,并对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进行继承和发展,该为我国经济发展思想的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邓小平 经济均衡 经济非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研究的创新成果——《经济非均衡与宏观调控》评介
16
作者 王贵明 李智 《重庆社会科学》 1996年第6期71-71,共1页
我国自80年代中期发生投资、消费双膨胀以后,尤其是1992年下半年以来出现的投资扩张带动经济增长过热的局势,使政府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稳定经济运行环境的重要性并加大了宏观调控的力度;同时。
关键词 宏观调控 宏观经济运行 经济增长 经济运行环境 经济非均衡 均衡模型 重要性 政府 80年代 理论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靠经济发展解决不了经济非均衡发展
17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 2009年第4期48-48,共1页
厉以宁指出,中国经济至今仍然是非均衡的经济,经济非均衡问题要依靠改革才能解决,而不是单纯靠发展就能解决。应对当前面临的困难,治标和治本应当并举,而治本更为重要。继续推进改革是治本之策。一方面,要加快出台一系列改革措施... 厉以宁指出,中国经济至今仍然是非均衡的经济,经济非均衡问题要依靠改革才能解决,而不是单纯靠发展就能解决。应对当前面临的困难,治标和治本应当并举,而治本更为重要。继续推进改革是治本之策。一方面,要加快出台一系列改革措施,以消除制度和体制上的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非均衡发展 经济发展 治本之策 均衡问题 中国经济 厉以宁 改革 才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缩小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对策
18
作者 刘日昊 《经济研究参考》 2006年第55期36-36,共1页
关键词 经济非均衡发展 国家宏观经济政策 小区域 西部地区开发 区域经济发展 欠发达地区 落后地区 公平 扶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经济非均衡与均衡协调发展的关系
19
作者 宋承志 《投资理论与实践》 1995年第12期19-19,共1页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要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并提出从“九五”开始,在保持东部地区发展势头的同时,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投入,积极缩小中西部地区的差...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要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并提出从“九五”开始,在保持东部地区发展势头的同时,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投入,积极缩小中西部地区的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一战略方针恰当地处理了中国经济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区域间非经济均衡与经济均衡协调发展的关系问题。 非经济均衡是绝对的,而经济均衡是相对的,关键在于如何处理这一对矛盾。回顾我国几十年的建设历程。我们不难发现,计划经济体制下为了实现物资、财政、信贷、外贸“四大平衡”,为了谋求全国各地区经济的“齐飞猛进”、采取了生产力均衡布局的方针。这一布局,从哲学上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非均衡 协调发展 经济均衡 中西部地区 东部地区 均衡经济 均衡 建设历程 经济 现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实体经济非均衡与我国的通货膨胀研究
20
作者 田洋 《投资与创业》 2017年第12期45-46,共2页
随着金融经济的不断发展,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形成以虚拟经济为主导的经济格局,在经济浪潮中,传统的实体经济开始出现退缩,从而形成了金融—实体经济非均衡状态.本文在对世界经济进行研究后,通过对现阶段世界范围内虚拟经济传导机制的分析... 随着金融经济的不断发展,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形成以虚拟经济为主导的经济格局,在经济浪潮中,传统的实体经济开始出现退缩,从而形成了金融—实体经济非均衡状态.本文在对世界经济进行研究后,通过对现阶段世界范围内虚拟经济传导机制的分析,对我国现阶段受到的经济非均衡的影响作出归纳,并结合数据研究,论证我国在受到经济格局影响下出现的通货膨胀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经济 虚拟经济 经济非均衡 通货膨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