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主动脉瓣狭窄高危患者三例的护理 被引量:9
1
作者 李海燕 陆清声 +2 位作者 景在平 曹园 季爱华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23期43-44,共2页
主动脉瓣狭窄常见于有多种合并症的老年人群,现已发展成为继冠心病和高血压病之后第3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外科瓣膜置换手术由于其良好的预后和较低的死亡率一直是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但对于高龄、多重合并症及高手术风... 主动脉瓣狭窄常见于有多种合并症的老年人群,现已发展成为继冠心病和高血压病之后第3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外科瓣膜置换手术由于其良好的预后和较低的死亡率一直是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但对于高龄、多重合并症及高手术风险的患者则不适宜外科手术治疗。我院血管外科于2011年5月在国内率先对3例主动脉瓣狭窄的高危患者运用SAPIEN—Edward支架型生物瓣系统实施了经皮主动脉瓣膜置换(percutaneousaorticvalvereplacement,PAVR)腔内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内容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狭窄 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 高危患者 治疗方法 护理 主动脉瓣置换 瓣膜置换手术 血管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现状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付晓红 韩运峰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2年第4期378-380,共3页
心脏瓣膜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脏疾病,有较高的发病率及死亡率。目前,主动脉瓣狭窄是老年人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在西方发达国家是该病患病率仅次于冠心病和高血压的心血管疾病,75~85岁患者的发病率是4%,而大于85岁的患者则增加到6... 心脏瓣膜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脏疾病,有较高的发病率及死亡率。目前,主动脉瓣狭窄是老年人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在西方发达国家是该病患病率仅次于冠心病和高血压的心血管疾病,75~85岁患者的发病率是4%,而大于85岁的患者则增加到6%^[1]。一旦出现症状,若不进行外科治疗,死亡率非常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 外科治疗 心脏瓣膜疾病 主动脉瓣狭窄 西方发达国家 心脏瓣膜病 心血管疾病 心脏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胸超声心动图判断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对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的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涵 谢谨捷 +5 位作者 李嵘娟 牛宝荣 王月丽 宋砾 李菁 何怡华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2年第9期1000-1004,共5页
目的:比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TAVI)是高危主动脉瓣病变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本研究通过TAVI合并左心室流出道梗阻(LVOTO)的特殊病例,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术前及术后诊断LVOTO对于TAVI的临床意义。方法: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间,于我... 目的:比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TAVI)是高危主动脉瓣病变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本研究通过TAVI合并左心室流出道梗阻(LVOTO)的特殊病例,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术前及术后诊断LVOTO对于TAVI的临床意义。方法: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间,于我院接受经股动脉TAVI手术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226例。对接受TAVI患者在围术期进行左心室流出道(LVOT)形态及流速探查。结果:共6例患者出现LVOTO。2例患者TAVI手术的术前发现LVOTO,其室间隔基底段呈明显乙状室间隔,SAM征阳性,术后其LVOTO未见缓解。3例患者术前LVOT的流速正常,术后即刻出现LVOTO,其左心室室壁明显增厚,运动增强,左心室容积偏小,术后SAM阳性,经控制血压及心率治疗后,LVOTO缓解,流速恢复正常。1例患者术前LVOT流速正常,术后LVOT流速正常,左心室腔中部的中位LVOT出现流速明显增快,经治疗后缓解。结论:进行TAVI手术的患者多表现为左心室室壁增厚,左心室容积偏小,室间隔形态改变,易于出现LVOTO。TTE是检出LVOTO的有效手段,应于术前仔细探查,术后注意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 超声心动图 主动脉瓣狭窄 左心室流出道梗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判性思维护理对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应对方式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杜敏 《黑龙江医学》 2021年第22期2397-2398,共2页
目的:探究评判性思维护理对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应对方式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在2016年3月—2020年9月收治的68例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使... 目的:探究评判性思维护理对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应对方式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在2016年3月—2020年9月收治的68例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法,观察组使用评判性思维护理法。将两组护理后的应对方式、术后并发症、运动耐量与自理能力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积极面对评分与自理指数评定量表(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88,P<0.05;t=3.529,P<0.05),消极面对评分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855,P<0.05;χ^(2)=4.660,P<0.05),6分钟步行距离较对照组更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76,P<0.05)。结论:评判性思维护理模式对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术后恢复效果更好,能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积极度与自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判性思维护理 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 术后并发症 应对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中的二尖瓣反流
5
作者 张涵 杨娅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0年第4期307-310,共4页
主动脉瓣狭窄(aortic stenosis,AS)已成为最为常见的心脏瓣膜病变之一.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为无法进行外科手术或外科手术高危的重度/中-重度AS患者提供了一种创伤更小的治疗方法,是近年... 主动脉瓣狭窄(aortic stenosis,AS)已成为最为常见的心脏瓣膜病变之一.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为无法进行外科手术或外科手术高危的重度/中-重度AS患者提供了一种创伤更小的治疗方法,是近年来国内外发展的热点.由于TAVR手术自身特点,二尖瓣反流(mitral regurgitation,MR)的评价和改变对其尤为重要.目前针对TAVR手术的MR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术后MR的变化及其影响,但TAVR术中可能出现明显的MR程度的变化,其变化趋势、影响因素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应受到更多重视.超声心动图是评价和监测MR的重要手段,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MR变化趋势,对其对预后的影响进行判断,探讨术中MR变化的可能机制.随着超声心动图技术的发展,需要引进更为灵敏客观的指标预测及监测TAVR术中MR的变化趋势,进一步寻找术中MR可能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 二尖瓣反流 超声心动图 主动脉瓣狭窄 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
6
作者 郭继鸿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0年第3期238-240,共3页
退行性主动脉瓣狭窄是老年人常见的心脏瓣膜病,其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该手术已成为国外主动脉瓣病外科治疗总数中高居第一的瓣膜手术。外科手术采用胸部正中切口,在体外循环和心脏停搏状态下进行,手术创伤大、... 退行性主动脉瓣狭窄是老年人常见的心脏瓣膜病,其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该手术已成为国外主动脉瓣病外科治疗总数中高居第一的瓣膜手术。外科手术采用胸部正中切口,在体外循环和心脏停搏状态下进行,手术创伤大、出血多、住院时间长。对高危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年龄〉75岁,LVEF≤40%),外科手术的医院死亡率高达10%~33%,术后1年的病死率仍在2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 退行性主动脉瓣狭窄 胸部正中切口 瓣膜手术 外科治疗 外科手术 心脏瓣膜病 主动脉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张灏 王铀 胡建强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07年第5期318-321,共4页
主动脉瓣狭窄和关闭不全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外科开胸瓣膜置换手术创伤大,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逐渐成为该领域的新方法。借助于导管输送系统经股静脉穿房间隔顺行途径、股动脉逆行途径或非体外循环直接径路将设计的支架瓣膜置放于主动脉瓣... 主动脉瓣狭窄和关闭不全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外科开胸瓣膜置换手术创伤大,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逐渐成为该领域的新方法。借助于导管输送系统经股静脉穿房间隔顺行途径、股动脉逆行途径或非体外循环直接径路将设计的支架瓣膜置放于主动脉瓣环处而完成主动脉瓣置换。支架瓣膜的定位和植入为手术关键。自1992年Anderson首先提出以来,相关研究已从人工材料模型、动物实验研究过渡到小规模临床试验阶段。但仍面临手术操作复杂、并发症多等缺点,并且缺乏中长期大规模前瞻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狭窄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彭星星 王海永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3517-3520,共4页
退行性主动脉瓣狭窄是最常见的获得性心脏瓣膜病,据统计数据表明,75岁以上老年人其患病率为4.6%,而主动脉瓣狭窄是常见的手术指征[1].外科开胸主动脉瓣置换术是主动脉瓣狭窄的常规手术治疗方法,该手术的开展有效地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 退行性主动脉瓣狭窄是最常见的获得性心脏瓣膜病,据统计数据表明,75岁以上老年人其患病率为4.6%,而主动脉瓣狭窄是常见的手术指征[1].外科开胸主动脉瓣置换术是主动脉瓣狭窄的常规手术治疗方法,该手术的开展有效地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并且显著降低了其病死率.因为开胸主动脉瓣置换术手术风险高,其中有1/3的患者不能进行主动脉瓣置换术[2].2002年首次在人体中应用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并取得了成功.近年来,随着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的发展,这种手术治疗方法具有低创伤、低死亡率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给"终末期"高危患者带来了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 退行性主动脉瓣狭窄 常规手术 高危患者 治疗方法 心脏瓣膜病 术后并发症 手术指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VS外科瓣膜置换术
9
作者 罗建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年第10期10-13,共4页
本期特请罗建方主任为大家介绍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和外科瓣膜置换术,到底该如何选择?作为拥有"两房两室"的心脏来说,"瓣膜"相当于这所房子的"门窗"。瓣膜病也是心血管专业的常见疾病。"门窗"... 本期特请罗建方主任为大家介绍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和外科瓣膜置换术,到底该如何选择?作为拥有"两房两室"的心脏来说,"瓣膜"相当于这所房子的"门窗"。瓣膜病也是心血管专业的常见疾病。"门窗"功能异常(瓣膜病),与"水管不通"(冠心病)、"电路系统紊乱"(心律失常)一样,都会严重影响这所"房子"的功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瓣膜置换术 心血管专业 瓣膜病 功能异常 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 心律失常 功能状态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瓣狭窄病变患者TAVI术后发生瓣周漏的预测模型构建及验证
10
作者 沈剑虹 杨向东 +1 位作者 牛伟 双链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5年第2期17-24,共8页
目的分析主动脉瓣狭窄病变患者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TAVI)术后发生中度及以上瓣周漏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同时对模型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收集128例行TAVI治疗的主动脉瓣狭窄病变患者临床资料,所有受试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中度及以... 目的分析主动脉瓣狭窄病变患者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TAVI)术后发生中度及以上瓣周漏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同时对模型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收集128例行TAVI治疗的主动脉瓣狭窄病变患者临床资料,所有受试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中度及以上瓣周漏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主动脉瓣狭窄病变患者TAVI术后发生瓣周漏的危险因素。将筛选出的危险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利用R软件绘制列线图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TAVI术后,128例患者中,13例患者发生中度瓣周漏,7例患者发生重度瓣周漏。中度及以上瓣周漏发生风险为15.63%。发生组男性占比、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瓣环直径、瓣环钙化体积、主动脉成角、左心室流出道(LVOT)覆盖指数、瓣膜植入深度水平均高于未发生组(P>0.05),发生组相对室壁厚度(RWT)低于未发生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WT<0.48、瓣环钙化体积≥596.45 mm^(3)、主动脉成角≥54.23°、LVOT覆盖指数≥0.89、瓣膜植入深度≥10.12 mm均是影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术后发生中度及以上瓣周漏的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主动脉瓣狭窄病变患者TAVI术后发生中度及以上瓣周漏的曲线下面积为0.871(95%CI:[0.657,0.996]),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5.30%、79.40%,表明该模型预测效能良好。列线图预测模型C指数为0.836(95%CI:[0.785,0.945])。校准曲线结果显示,Apparent校正曲线与Bias-corrected校正曲线均在理想曲线附近,且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曲线检验χ^(2)=2.987,P=0.637。决策曲线显示,当阈值概率为[0,0.7]时,净收益>0,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性。净收益随着阈值的降低而增加,净收益的最大值为0.184。结论本研究构建的风险列线图模型对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术后发生中度及以上瓣周漏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且具有良好的校准度、拟合优度及临床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狭窄病变 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 瓣周漏 列线图模型 预测模型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的麻醉处理 被引量:5
11
作者 单希胜 马彩艳 +2 位作者 蔡姝 成浩 嵇富海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36-638,共3页
传统开胸主动脉瓣置换术创伤大,且需行体外循环,老年或病情重的患者不能耐受。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 TAVI)是一种微创主动脉瓣膜置换技术,适应证主要有严重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面积<1 cm2,平均跨瓣压差>40 mmHg(1 mmHg=0.1... 传统开胸主动脉瓣置换术创伤大,且需行体外循环,老年或病情重的患者不能耐受。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 TAVI)是一种微创主动脉瓣膜置换技术,适应证主要有严重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面积<1 cm2,平均跨瓣压差>40 mmHg(1 mmHg=0.133 kPa),临床症状严重]和欧洲心脏手术风险评分系统评分为不适宜行外科手术的高龄患者。此类患者基本情况较差,且球囊扩张和放置人工瓣膜等操作对循环系统影响较明显,因此,对麻醉处理难度较大。本院顺利完成了2例TAVI的麻醉处理,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 麻醉处理 主动脉瓣狭窄 高龄患者 评分系统 主动脉瓣 体外循环 置换技术
原文传递
揭秘“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
12
作者 潘文志 葛均波 《家庭用药》 2013年第10期8-8,共1页
2011年,第五届东方心脏病学会上,葛均波院士及其团队录播了他们完成的国内首例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2012年,第六届东方心脏病学会上,完成了国内首例经导管二尖瓣修复术;2013年,第七届东方心脏病学会上,又完成了国内首例经皮肺动... 2011年,第五届东方心脏病学会上,葛均波院士及其团队录播了他们完成的国内首例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2012年,第六届东方心脏病学会上,完成了国内首例经导管二尖瓣修复术;2013年,第七届东方心脏病学会上,又完成了国内首例经皮肺动脉瓣置换术,可以说这3项新技术的成功完成引领了我国该领域的方向。尤其是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由于主动脉瓣狭窄较为常见且后果严重,这项技术的运用意味着更深远的意义对于这些学术名词,百姓往往觉得很深奥难懂,今天,就请专家为我们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 心脏病学会 动脉置换术 二尖瓣修复术 主动脉瓣狭窄 东方 国内 葛均波
原文传递
使用球囊扩张瓣膜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后亚临床血栓现象的初步分析
13
作者 李易航 张靖男 +4 位作者 房芳 万俊义 徐亮 潘湘斌 张戈军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10-415,共6页
目的分析使用球囊扩张瓣膜(Sapien3,S3)行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后亚临床血栓(subclinical leaflet thrombosis,SLT)现象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2022年6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使用S3行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62例重度主动... 目的分析使用球囊扩张瓣膜(Sapien3,S3)行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后亚临床血栓(subclinical leaflet thrombosis,SLT)现象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2022年6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使用S3行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62例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既往有血管粥样硬化病史或术后随访主动脉瓣流速/压差明显升高或下降不明显患者进行CT检查。结果最终纳入26例患者,平均年龄(70.31±8.90)岁,男性占比更大(n=15,57.69%)。其中5例检出SLT,相对于非SLT组,SLT组年龄偏大[(68.52±8.80)岁vs.(77.80±4.66)岁,P=0.007]。年龄因素(≥75岁)、升主动脉内径与SLT发生有相关性(P均<0.05)。结论高龄患者SLT发生率更高,推测SLT发生与球囊扩张瓣膜短、瓣架低血流动力学等特点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 球囊扩张瓣膜 亚临床血栓
原文传递
10例经皮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的临床特点及初步经验
14
作者 刘成 马依彤 +3 位作者 杨毅宁 黄定 韩伟 马翔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5期578-581,共4页
目的总结应用经皮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治疗主动脉瓣狭窄(aortic stenosis,AS)的初步经验。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2016年3月-2017年12月实施TAVR的10例AS患者,分析10例... 目的总结应用经皮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治疗主动脉瓣狭窄(aortic stenosis,AS)的初步经验。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2016年3月-2017年12月实施TAVR的10例AS患者,分析10例患者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并总结手术经验。结果 10例患者均完成手术,顺利出院。术后患者主动脉瓣跨瓣压差从(93.68±20.24)mmHg降至(14.94±3.41)mmHg;心导管测量从(87.40±25.08)mmHg降至(5.80±2.77)mmHg(1 mmHg=0.133 kPa)。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从(4 130.00±3 891.41)ng/L降至(1 552.90±1 065.15)ng/L。心输出量从(5.17±0.71)L/min提升至(5.66±0.92)L/min。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从(53.40±12.98)%提升至(56.54±8.89)%。2例患者出现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2例患者出现一过性心律失常(短阵室速、阵发性房颤)。给于对症治疗后,均好转出院。1年电话或住院随访,均无心脏主要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s)发生。结论应用TAVR治疗高龄、重度AS患者,安全有效,其疗效有待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狭窄 经皮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主动脉瓣跨瓣压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应用展望
15
作者 苏文君 郑哲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11年第16期8-8,共1页
密苏里大学DavidCohen教授在“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离我们还有多远?”的报告中,介绍了美国第一个关于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TAVI)研究的临床试验结果,并从患者及医疗体系的角度分析了TAVI的前景与问题。
关键词 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 应用 临床试验 医疗体系
原文传递
经皮主动脉瓣置换的新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建峰 祁国奇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8年第3期372-374,共3页
主动脉瓣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几十年来在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行主动脉瓣置换已经成为严重主动脉瓣狭窄的主要治疗手段。但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发生率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近年来主动脉瓣置换术正朝着小切口、微创的方向发... 主动脉瓣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几十年来在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行主动脉瓣置换已经成为严重主动脉瓣狭窄的主要治疗手段。但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发生率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近年来主动脉瓣置换术正朝着小切口、微创的方向发展,一些术前存在高危因素不宜行传统换瓣手术的老年人接受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为临床主动脉瓣置换手术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 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50)
17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11年第5期393-393,共1页
退行性主动脉瓣狭窄是老年常见的瓣膜病,其死亡风险高,预后差。传统的治疗为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但存在着创伤大,出血多等不利影响。近年来,无创的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问世,术后患者症状改善,1年生存率提高20%。
关键词 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 退行性主动脉瓣狭窄 死亡风险 症状改善 术后患者 瓣膜病 预后差 生存率
原文传递
从2014年AHA/ACC心脏瓣膜病指南看主动脉瓣狭窄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立新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6年第2期131-134,共4页
主动脉瓣狭窄(AS)在老年人群中非常普遍,除药物治疗外,AS治疗主要依靠瓣膜置换手术(AVR),包括外科换瓣术(SAVR)和近年兴起的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现将2014年AHA/ACC心脏瓣膜病管理指南涉及AS的部分摘录如下。1动态分期指... 主动脉瓣狭窄(AS)在老年人群中非常普遍,除药物治疗外,AS治疗主要依靠瓣膜置换手术(AVR),包括外科换瓣术(SAVR)和近年兴起的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现将2014年AHA/ACC心脏瓣膜病管理指南涉及AS的部分摘录如下。1动态分期指南将AS分成四期(表1)。跨主动脉瓣体积流量正常时,通常用跨瓣峰值流速(Vmax)或平均压差评估血流动力学状况及瓣膜狭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狭窄 心脏瓣膜病 管理指南 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 瓣膜置换手术 药物治疗 血流动力学 老年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昕 刘世栋 +1 位作者 朱鹏冲 宋兵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1期8-11,共4页
2002年,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首次在人体成功开展,之后TAVI获得了较快发展。该文介绍TAVI在入路途径、器械发展、适应证、并发症和心脏团队模式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主动脉瓣狭窄 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主动脉瓣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瓣狭窄的介入治疗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丙雨 马礼坤 《安徽医药》 CAS 2010年第9期1101-1103,共3页
主动脉瓣狭窄(Aortic valve stenosis,AVS)是目前老年人最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人数逐年增加,对该病的治疗面临着重大挑战。然而由于介入心脏病学的迅猛发展,外科手术已不再作为此类患者治疗... 主动脉瓣狭窄(Aortic valve stenosis,AVS)是目前老年人最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人数逐年增加,对该病的治疗面临着重大挑战。然而由于介入心脏病学的迅猛发展,外科手术已不再作为此类患者治疗的唯一选择,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Percutaneous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PAVR)已经成为可行,这一技术的广泛开展,给众多无法接受传统外科治疗的患者带来了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狭窄 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 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