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1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不同双联抗血小板方案的经济性评价
1
作者 王培培 吴义来 《中国药业》 2025年第7期117-121,共5页
目的基于CYP2C19基因多态性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不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方案的经济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12月就诊某院且诊断为冠心病并行CYP2C19基因检测的84例患者的临床资... 目的基于CYP2C19基因多态性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不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方案的经济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12月就诊某院且诊断为冠心病并行CYP2C19基因检测的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CYP2C19基因检测结果分为快代谢基因组(37例)和功能缺失基因组(47例)。快代谢基因组患者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功能缺失基因组患者予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再入院率和成本-效果比,并进行敏感性分析和情境分析。结果功能缺失基因组患者出院后1年内MACE再入院率为2.13%,显著低于快代谢基因组的10.81%(P=0.025)。功能缺失基因组的成本-效果比为249.87±45.76,显著高于快代谢基因组的204.04±48.76(P<0.05)。敏感性分析结果提示经济性评价结果稳健。情境分析假定功能缺失基因组患者选用国产替格瑞洛,功能缺失基因组和快代谢基因组的成本-效果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CYP2C19基因检测指导下的双联抗血小板方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相比阿司匹林联合进口替格瑞洛更具经济性,但若换用国产替格瑞洛,则二者经济性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 替格瑞洛 CYP2C19基因多态性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经济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前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联合术后重组人脑利钠肽对心室重构的影响
2
作者 李圣博 冯玲 +3 位作者 陈贝贝 姚芳 邢永生 刘艳宾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99-703,共5页
目的分析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老年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8年1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行急诊PCI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老年患者66例,分为两组。... 目的分析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老年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8年1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行急诊PCI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老年患者66例,分为两组。对照组(n=32)进行PCI术+rhBNP,研究组(n=34)PCI术+rhBNP+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检测对比两组血压、乳酸水平及机械并发症、心室重构、炎性因子、心肌酶学、ox-LDL水平。结果治疗前,对比两组乳酸、舒张压、收缩压、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重构指数(LVRI)、左室射血分数(LVEF)、同型半胱氨酸(Hcy)、白细胞介素-6(IL-6)、肌钙蛋白T(cTn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氧化性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P>0.05);出院后3个月随访,乳酸、LVESD、LVEDD、LVPWT、LVRI、Hcy、IL-6、c TnT、LDH、CK-MB、ox-LDL水平降低,且研究组较低,舒张压、收缩压、LVEF水平上升,且研究组较高(P<0.05)。治疗前后两组机械并发症占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老年患者急诊PCI术后采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联合rhBNP治疗,可缓解患者心室重构、心肌损伤,减轻炎性损伤,改善氧化应激反应,调节组织灌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内球囊反搏 重组人脑利钠肽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心室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碎石术处理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支架膨胀不全的效果
3
作者 周庆庆 李叙沅 +8 位作者 孙红蕾 晋辉 朱雅坤 韦艳 杭晓阳 陈瑛 许华丽 王晓飞 郑海军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4期668-671,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碎石术(IVL)在处理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支架膨胀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研究对象为2022年6月至2023年3月在焦作市人民医院和焦作市煤业集团中央医院接受PCI,术中因冠状动脉钙化且经... 目的探讨血管内碎石术(IVL)在处理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支架膨胀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研究对象为2022年6月至2023年3月在焦作市人民医院和焦作市煤业集团中央医院接受PCI,术中因冠状动脉钙化且经高压非顺应性球囊或超高压非顺应性球囊扩张支架仍膨胀不全,并接受IVL治疗的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收集患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临床数据、手术操作具体数据及相关并发症,观察IVL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29例患者年龄(65.31±8.06)岁。17.24%的患者诊断为稳定型心绞痛,51.72%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31.03%诊断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手术成功率为100%。IVL后靶病变钙化处支架内最小直径较IVL前增加(P<0.001)。IVL后靶病变钙化处支架内最小面积较IVL前增加(P<0.001)。IVL后钙化组织的钙化程度(角度)较IVL前降低(P<0.001)。围手术期仅有手术相关性心肌梗死,共6例,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为20.69%,无严重夹层、冠脉穿孔等并发症发生。随访6个月无MACE发生。结论在处理冠脉严重钙化病变时,支架植入后膨胀不全是不可完全避免的,使用IVL作为补救措施可能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钙化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血管内碎石 支架膨胀不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心室压力-应变环参数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围手术期心肌做功评估中的价值
4
作者 赵甲彧 刘雅婷 +3 位作者 张芳 陈皓 张伟 马利祥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5年第2期150-154,共5页
目的探讨左心室压力-应变环(LV-PSL)参数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围手术期心肌做功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2023年9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行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入院健康检查者100例作为对... 目的探讨左心室压力-应变环(LV-PSL)参数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围手术期心肌做功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2023年9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行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入院健康检查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LV-PSL评估心肌做功。比较两组的LV-PSL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LV-PSL在冠心病PCI预后诊断中的效能。结果观察组103例,对照组100例,观察组的基线舒张末期左心室容积(LVEDV)、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LVEDD)、收缩末期左心室容积(LVESV)、左房前后径(LAD)、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d)、左室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无用功(GWW)高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整体做功效率(GWE)、整体做功指数(GWI)、整体有用功(GCW)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CI术后1个月的LVEDV、LVEDD、LVESV、LAD、GLS、GWW低于PCI术前、PCI术后1周,LVEF、GWE、GWI、GCW高于PCI术前、PCI术后1周(P<0.05)。103例冠心病PCI术后患者,术后1个月预后良好82例(79.61%)、预后不良21例(20.39%),预后不良组的LVEDV、LVEDD、LVESV、LAD、GLS、GWW高于预后良好组,LVEF、GWE、GWI、GCW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LV-PSL测量参数联合预测冠心病PCI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 0.821(0.731~0.911)高于单一指标(P<0.05)。结论LV-PSL参数能较好评估冠心病患者PCI围手术期的心肌做功情况,能为PCI术后心功能康复预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左室压力-应变环 心肌功能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可地尔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绞痛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
5
作者 向守平 杨晨 +1 位作者 李丹丹 王锦达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5年第1期53-57,共5页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行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绞痛患者的预后以及炎症反应的影响,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的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19年1月~2021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收治的230例急性冠...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行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绞痛患者的预后以及炎症反应的影响,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的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19年1月~2021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收治的23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PCI术合并心绞痛患者,根据实际用药情况将其分为尼可地尔组102例及对照组128例,对其随访资料进行整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情况,随访4周时的临床症状、心功能指标、炎症因子水平情况,以及随访1年时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不良反应、健康状况及因心绞痛再住院率情况。结果随访4周时,尼克地尔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5、-3.53,P<0.05)。同时,尼可地尔组B型脑利钠肽(BNP)、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室间隔侧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e')、侧壁侧E∕e'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6、-3.55、2.48、4.41,P<0.05);尼可地尔组白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10、-2.054、5.280,P<0.05)。随访1年时,尼可地尔组健康状态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3,P=0.02);尼可地尔组因心绞痛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7,P<0.05);尼可地尔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54%)与对照组(16.4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尼可地尔组患者MACE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tistc回归结果提示尼可地尔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行PCI术后合并心绞痛患者MACE事件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尼可地尔应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行PCI术后心绞痛患者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水平,减少炎症因子水平,长期应用可以降低MACE事件发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心绞痛再住院率,同时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可地尔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心绞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非靶病变进展危险因素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6
作者 韩国栋 姚康 +6 位作者 魏志粱 蔺鹏阳 杨旭龙 李典 刘艳 张小卫 孙守刚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25年第3期260-265,共6页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非靶病变进展危险因素,为防治冠心病非靶病变进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前瞻性构建队列并纳入2020年1月至2023年4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行PCI术并复查造影的1568例患者,识...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非靶病变进展危险因素,为防治冠心病非靶病变进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前瞻性构建队列并纳入2020年1月至2023年4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行PCI术并复查造影的1568例患者,识别冠状动脉非靶病变进展的83例病例作为进展组,通过倾向得分匹配对照组,最终匹配成功进展组75例,对照组150例。通过定量冠状动脉造影(QCA)测量非靶病变数据,并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识别与非靶病变进展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进展组具有较高的体重指数(BMI)(P<0.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P<0.01)、血小板(P=0.01)、C-反应蛋白(CRP)水平(P<0.01),较低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P<0.01)、白细胞(WBC)(P=0.04)、间接胆红素(P=0.03)、血糖水平(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值(P<0.01)、血糖浓度(P=0.02)、CRP水平(P=0.04)、WBC水平(P=0.03)是非靶病变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诊断试验表明,BMI值(P<0.01,AUC=0.68)、血糖浓度(P=0.02,AUC=0.59)、WBC水平(P=0.02,AUC=0.59)对非靶病变进展具有预测价值。结论血糖浓度、BMI值和CRP水平、WBC水平与PCI术后非靶病变进展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在临床实践中对这些因素的严格控制对于改善非靶病变进展患者临床转归至关重要。血糖浓度、BMI值和WBC水平是PCI术后非靶病变进展的预测指标。研究结果为冠心病的PCI术后患者个体化管理策略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非靶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危险因素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出院准备服务质量评价指标的构建及应用
7
作者 穆文方 汤诗恒 +2 位作者 顾玉华 王喜益 许莉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2025年第1期43-49,共7页
目的构建并应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患者出院准备服务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为患者出院准备服务护理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模式为理论依据,通过系统检索文献、... 目的构建并应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患者出院准备服务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为患者出院准备服务护理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模式为理论依据,通过系统检索文献、半结构化访谈并整合临床实践及患者个体需求,构建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初稿,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最终指标及其权重。将建立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应用于临床,比较应用前后的出院前评估执行达标率、护理实践执行达标率、院内外衔接执行达标率、随访管理执行达标率、患者与家属对出院准备服务的满意率。结果最终构建的急诊PCI术后患者出院准备服务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包括3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50个三级指标。评价指标实施前后,出院前评估执行达标率分别为57.8%和92.8%,护理实践执行达标率分别为85.6%和95.0%,院内外衔接执行达标率分别为45.6%和75.0%,随访管理执行达标率分别为89.4%和95.6%,患者与家属对出院准备服务的满意率分别为89.4%和93.3%。结论该研究构建的急诊PCI术后患者出院准备服务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科学、可靠,具有全面性及实用性,应用该评价指标有助于规范出院准备服务,促进专病护理质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出院准备服务 护理质量评价指标 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围术期血糖管理循证实践 被引量:1
8
作者 李丹 梁晨景 +5 位作者 张冰梅 李柳华 林晓玉 钟平 毛敏 黄惠池 《全科护理》 2025年第1期81-85,共5页
目的:总结基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围术期血糖管理的证据,将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并评价其效果。方法:遵循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应用模式,总结了17条最佳证据并制订了11条临床... 目的:总结基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围术期血糖管理的证据,将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并评价其效果。方法:遵循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应用模式,总结了17条最佳证据并制订了11条临床审查指标,在冠心病专科病房开展质量审查,比较循证实践前后护士审查指标执行率、血糖管理相关知识水平、低血糖评估处理正确率等。结果:循证实践后护士围术期血糖管理相关知识调查考核得分由实践前(74.76±12.62)分提高至实践后(85.51±11.66)分(t=-3.188,P=0.002);11条审查指标中除了审查指标6外,其余执行率较实践前均明显提高(P<0.05);护士评估处理低血糖正确率较实践前提高。结论:通过循证实践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病人PCI围术期进行血糖管理,有效推动证据的应用。开展循证实践方案有效提高了护士血糖管理水平及审查指标执行率和低血糖评估处理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糖尿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血糖管理 循证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病人出院早期体力活动潜在剖面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9
作者 蒙浩莹 丁雯 +2 位作者 潘婷 曾美玲 张紫莹 《全科护理》 2025年第2期203-208,共6页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病人出院早期体力活动潜在剖面及影响因素,为制订不同类别体力活动的PCI术后人群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12月—2024年3月银川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门诊复查行PCI术后1个月左右的236例...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病人出院早期体力活动潜在剖面及影响因素,为制订不同类别体力活动的PCI术后人群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12月—2024年3月银川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门诊复查行PCI术后1个月左右的236例冠心病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国际体力活动问卷、心脏健康自我效能和自我管理量表对病人进行调查。结果:PCI术后病人早期体力活动可分为运动型活动(89.4%)、工作型活动(10.6%)2个潜在类别,年龄、职业、入院诊断、自我效能、自我管理是不同类别PCI术后病人过渡期体力活动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PCI术后病人出院早期体力活动水平较低,活动方式单一,且存在异质性。医护人员应关注不同病人术后体力活动特征,给予个性化的体力活动建议和指导,以提高病人运动依从性,改善其术后体力活动水平,延缓疾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体力活动 潜在剖面分析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默疗法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心理应激反应及睡眠障碍的影响
10
作者 陈春波 李燕江 +1 位作者 陈晓婷 李小霞 《卫生职业教育》 2025年第1期158-160,共3页
目的评价静默疗法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本院收住入院接受PCI术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接受PCI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静默疗法。两组患者干预周期均为4周... 目的评价静默疗法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本院收住入院接受PCI术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接受PCI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静默疗法。两组患者干预周期均为4周,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调查患者心理应激反应程度及睡眠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PSQI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PSQI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静默疗法应用于PCI术患者中,能降低患者心理应激反应程度及改善睡眠质量,建议护理人员积极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默疗法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心理应激反应 睡眠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碎裂QRS波和QT离散度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恶性心律失常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
11
作者 熊金凤 巫颖 +1 位作者 黄丽丹 李施熹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5年第3期114-117,共4页
目的 探究心电图碎裂QRS波(fQRS)与QT离散度(QTd)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的应用价值,通过分析fQRS、QTd的变化,评估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以及预测术后恶性心律失常(MVA)发生的可能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百色... 目的 探究心电图碎裂QRS波(fQRS)与QT离散度(QTd)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的应用价值,通过分析fQRS、QTd的变化,评估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以及预测术后恶性心律失常(MVA)发生的可能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百色市人民医院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115例因AMI接受PCI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72 h是否发生MVA将患者分为发生组(31例,发生MVA)与未发生组(84例,未发生MVA)。统计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AMI患者PCI术后发生MVA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f QRS与QTd对AMI患者PCI术后发生MVA发生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无MVA组比,MVA组患者年龄较大,心电图存在f QRS占比及QTd值较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电图存在fQRS、高水平QTd均为AMI患者PCI术后发生MVA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f QRS、QTd诊断AMI患者PCI术后发生MVA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05、0.728,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均P<0.05)。结论 心电图存在fQRS与QTd能够反映AMI患者的心肌电生理状态,且存在f QRS与高水平QTd均为AMI患者PCI术后发生MVA的危险因素,临床可通过检测fQRS、QTd值预测AMI患者PCI术后发生MVA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裂QRS波 QT离散度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房颤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与验证
12
作者 侍杰 王峰 翟度天 《临床内科杂志》 2025年第2期108-112,共5页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并发房颤的风险因素,并建立对应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纳入2021年9月~2023年9月于我院行PCI的AMI患者392例,按照2∶1的比例将其分为建模组(261例)和检验组(131例);根...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并发房颤的风险因素,并建立对应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纳入2021年9月~2023年9月于我院行PCI的AMI患者392例,按照2∶1的比例将其分为建模组(261例)和检验组(131例);根据是否发生房颤将建模组再分为房颤组(60例)和无房颤组(201例)。收集所有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并分组进行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AMI患者PCI后并发房颤的风险因素并建立回归方程,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校准曲线评估模型预测效能。结果392例AMI患者PCI后6个月的房颤发生率为22.99%(60/392)。与无房颤组相比,房颤组左心房直径及发病至手术时间更长,Gensini积分、非瓣膜病性房颤卒中风险(CHA_(2)DS_(2)-VASc)评分、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血肌酐(SCr)水平及冠脉病变支数≥3支、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1级患者比例更高,预后营养指数(PNI)更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ensini积分、左心房直径、SCr、发病至手术时间、TIMI血流分级1级均是AMI患者PCI后并发房颤的危险因素,PNI是其保护因素(P<0.05)。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构建AMI患者PCI后并发房颤的列线图预测模型。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建模组及检验组AMI患者PCI后并发房颤的曲线下面积(AUC)均大于同组CHA_(2)DS_(2)-VASc评分及GRACE评分(P均<0.05)。Bootstrap法内部验证结果显示,建模组和检验组一致性指数(C-index)分别为0.931(95%CI 0.895~0.967)、0.904(95%CI 0.841~0.942)。结论AMI患者PCI后并发房颤的危险因素为Gensini积分、左心房直径、SCr、发病至手术时间、TIMI血流分级1级,保护因素为PNI;据此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临床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心房颤动 列线图预测模型
原文传递
达格列净结合左西孟旦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力衰竭老年患者sST2、Ang-Ⅱ及心功能的影响
13
作者 王广艳 苏衡 朱君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6-402,共7页
目的观察达格列净结合左西孟旦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心力衰竭老年患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AMI)... 目的观察达格列净结合左西孟旦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心力衰竭老年患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80例,患者均接受PCI治疗且治疗后存在心力衰竭,采用抽签法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常规对症治疗,常规组加用左西孟旦治疗,结合组加用达格列净结合左西孟旦治疗。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sST2、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 BNP)、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指标、心肌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cMyBP-C)、心肌肌钙蛋白l(cTnI)、肌红蛋白(MyO)、6分钟步行距离、心衰计分系统(Lee)评分、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差异,统计两组随访6个月累计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常规组与结合组治疗前心功能指标、sST2、NT-proBNP、cMyBP-C、cTnI、MyO、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与结合组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治疗前,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指标、收缩末期左室内径(LVEDD)、sST2、NT-proBNP、舒张末期左室内径(LVESD)、cMyBP-C、cTnI、MyO、左室质量指数(LVMI)低于治疗前(P<0.05)。结合组治疗后LVEF高于常规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指标、sST2、cMyBP-C、LVEDD、NT-proBNP、LVESD、cTnI、MyO、LVMI低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与结合组治疗前6分钟步行距离、Lee评分、SA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与结合组治疗后6分钟步行距离、SAQ评分高于治疗前,Lee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结合组治疗后6分钟步行距离、SAQ评分高于常规组,Lee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结合组随访6个月累计MACE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发生胃肠道反应2例,结合组发生低血压1例,胃肠道反应3例。结论达格列净结合左西孟旦可改善PCI后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提高运动耐力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格列净 左西孟旦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心力衰竭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运动耐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护理在老年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4
作者 杨雪 王宁宁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7期123-125,共3页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在老年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6月—2024年6月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9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在老年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6月—2024年6月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9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20)。护理前,两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F-36评分提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老年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老年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综合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穴联合香薰疗法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睡眠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5
作者 吴田珠 刘小春 +2 位作者 肖丽 肖燕 钟修通 《中国医学创新》 2025年第5期107-110,共4页
目的:分析点穴联合香薰疗法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睡眠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广东省人民医院赣州医院2023年5-11月收治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睡眠障碍住院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0)行常规睡眠干预,观... 目的:分析点穴联合香薰疗法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睡眠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广东省人民医院赣州医院2023年5-11月收治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睡眠障碍住院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0)行常规睡眠干预,观察组(n=40)在常规睡眠干预基础上加用点穴与香薰疗法联合干预。比较两组睡眠改善效果及住院时间,干预前后改进型SPIEGEL量表评分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结果:观察组总改善率(92.50%)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改进型SPIEGEL量表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点穴联合香薰疗法应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睡眠障碍患者可提高睡眠改善率,改善睡眠质量,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穴 香薰疗法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睡眠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POST模式的循证护理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术肢恢复中的应用效果
16
作者 李明楠 吴晓 +1 位作者 穆培霞 王莹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4期327-332,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PIPOST模式的循证护理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术肢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且接受PCI术的204例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 目的探讨基于PIPOST模式的循证护理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术肢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且接受PCI术的204例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PCI术围手术期术肢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基于PIPOST模式的循证术肢护理。分别于术前、回至病房时及术后2、6、12、24 h,应用同一规格的皮尺测量2组患者术肢手掌周径;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2组患者术肢疼痛程度;应用指夹式脉搏血氧仪测量2组患者术侧食指指端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采用Christenson标准改良法评估2组患者术后24 h术肢出血情况。结果术前、回至病房时,2组患者术肢手掌周径、VAS评分、Sa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6、12、24 h,观察组患者术肢手掌周径值、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SaO_(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术肢出血发生率分别为31.37%(32/102)、13.72%(14/102),观察组患者的术肢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9.094,P<0.05)。结论基于PIPOST模式的循证护理可以有效缓解PCI术后患者术肢肿胀、疼痛程度,改善术肢血运水平,降低术肢出血发生率,提高术肢管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循证护理 PIPOST模式 肢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维导图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家庭康复教育中的应用
17
作者 刘翠冰 胡瑞娟 +1 位作者 王秀玲 黄晓素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3期152-155,共4页
目的:探析思维导图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患者家庭康复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3年3月至2024年4月在东莞市中医院行PCI治疗或既往有行PCI治疗史的66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家庭... 目的:探析思维导图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患者家庭康复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3年3月至2024年4月在东莞市中医院行PCI治疗或既往有行PCI治疗史的66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家庭康复教育,观察组实施基于思维导图的家庭康复教育。对比两组的有氧耐力[6分钟步行试验(6MWD)结果]、日常运动锻炼依从性和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控制达标率。结果:观察组干预12周后的6MWD值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12周后的日常运动锻炼依从率为96.97%,高于对照组的78.79%(P<0.05);观察组干预12周后的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控制达标率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PCI术后患者接受基于思维导图的家庭康复教育,有助于提高其日常运动锻炼依从性,改善有氧耐力程度,积极控制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思维导图 家庭康复教育 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宁片联合美托洛尔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心功能的干预研究
18
作者 戴卫炎 顾志伟 +1 位作者 陈萍 陈利红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2期059-062,共4页
探讨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后,给予其美托洛尔和冠心宁片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心肌梗死患者,均接受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共计50例,随机分两组,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在术后分别接受美托洛尔治疗、美托洛尔和冠心宁片联合治... 探讨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后,给予其美托洛尔和冠心宁片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心肌梗死患者,均接受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共计50例,随机分两组,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在术后分别接受美托洛尔治疗、美托洛尔和冠心宁片联合治疗,比较干预结果差异。结果 研究组的临床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心功能、炎性因子和生活质量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显著,且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心肌梗死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后,联合应用美托洛尔和冠心宁片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各项指标,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概率更小,其临床疗效优于仅接受美托洛尔治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冠心宁片 美托洛尔 联合治疗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恐动症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胡桂丽 王怡宁 +2 位作者 黎学颖 刘露露 陈雪丹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5年第1期179-184,共6页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恐动程度处于较高水平,对患者的预后以及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本研究主要阐述恐动症的概念,PCI术后患者恐动症发生的现状、影响因素,以及干预措施,以期为降低PCI术后患者恐动症的发生率和提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恐动程度处于较高水平,对患者的预后以及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本研究主要阐述恐动症的概念,PCI术后患者恐动症发生的现状、影响因素,以及干预措施,以期为降低PCI术后患者恐动症的发生率和提高运动康复效果的临床实践研究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恐动症 冠心病 术后康复运动 社会支持 出院准备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显著改善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合并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的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
20
作者 赵帅 孙盼盼 +11 位作者 王刚 杨易 朱惠莉 周健 汪雅莉 朱伯达 陈焱 禹天同 王嘉仪 高好考 廉坤 李成祥 《心脏杂志》 2025年第1期24-29,共6页
目的对于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合并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的冠心病患者,评估成功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能否改善其生活质量。方法前瞻性连续性纳入2018年4月~2022年5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PCI的CTO患者,并将其分为L... 目的对于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合并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的冠心病患者,评估成功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能否改善其生活质量。方法前瞻性连续性纳入2018年4月~2022年5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PCI的CTO患者,并将其分为LVEF≥50%(A组,n=889)、50%>LVEF>35%(B组,n=353)和LVEF≤35%(C组,n=170)3组。收集患者术前基线资料,采用SF-12量表和EQ-5D量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收集手术资料以及1月和1年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与LVEF≥50%组(A组)相比,在50%>LVEF>35%组(B组)和LVEF≤35%组(C组)中:C组年龄增加(P<0.01)、C组高血压比例低(P<0.05)、B组和C组既往心梗史比例高(均P<0.01),B组冠脉搭桥术比例高(P<0.05)、B组和C组空腹血糖高(均P<0.05)、B组血肌酐高(P<0.01)、B组和C组eGFR低(均P<0.01)。与50%>LVEF>35%组相比,LVEF≤35%组年龄增加(P<0.01)、收缩压降低(P<0.01)、高血压病史比例低(P<0.05)、左主干病变比例高(B组P<0.05,C组P<0.01)、C组左前降支病变比例高(P<0.05)、B组和C组左回旋支病变比例高(均P<0.01)、B组和C组多支病变比例高(均P<0.01)。在1月随访时,三组患者分别有810例(98.06%)、316例(97.23%)和144例(96.64%)完成随访,在1年随访时,分别有752例(91.04%)、293例(90.15%)和139例(93.29%)患者完成随访。与术前相比,三组患者术后1月和1年时SF-12量表PCS维度和EQ-5D量表评分显著升高(均P<0.01),三组间术后1月随访及1年随访数据无统计学差异。说明术后1月和1年随访时CTO合并LVEF≤35%的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改善(P<0.01),且其改善程度与其他两组相似。结论成功PCI显著改善CTO合并LVEF降低的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左室射血分数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