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1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对胸腰椎骨折患者的影响
1
作者 王多福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19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椎弓根钉(MIPPS)内固定手术对胸腰椎骨折患者预后的影响与机制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4年3月于核工业四一七医院择期行手术治疗的12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将其分为MIPPS组及常规组,...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椎弓根钉(MIPPS)内固定手术对胸腰椎骨折患者预后的影响与机制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4年3月于核工业四一七医院择期行手术治疗的12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将其分为MIPPS组及常规组,各60例。MIPPS组采用MIPPS内固定手术治疗,常规组采用传统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两组均持续观察3个月。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椎体前缘高度比值、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血清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晚期蛋白氧化产物(AOPP)表达情况。结果:MIPPS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天数均少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MIPPS组的椎体前缘高度比值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PPS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低于常规组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MIPPS组的血清AOPP水平低于常规组,血清GSH-Px水平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PPS内固定手术在胸腰椎骨折患者中的应用能减少手术创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能促进患者血清GSH-Px的释放、抑制AOPP的表达,利于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骨折 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晚期蛋白氧化产物
原文传递
传统后路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与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
2
作者 梅俊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5期24-26,共3页
目的:比较传统后路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与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4月南京中医药大学太仓附属医院(太仓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胸腰椎段脊柱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 目的:比较传统后路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与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4月南京中医药大学太仓附属医院(太仓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胸腰椎段脊柱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实施传统后路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观察组实施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少于对照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6 d,两组疼痛评分低于术后3 d,且术后3 d、6 d,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4周,两组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01)。术后4周,两组椎体前缘相对高度、脊椎间隙高度大于术前,脊柱后凸Cobb角小于术前(P<0.05)。结论:传统后路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与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胸腰椎段脊柱骨折均能有效恢复脊柱的解剖结构和功能,但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可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术后恢复,减轻术后疼痛,但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的手术时间及术中透视时间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脊柱骨折 传统后路开放弓根内固定 经皮弓根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与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对比
3
作者 裴琰慧 陆佳俊 张磊 《中外医药研究》 2025年第4期76-78,共3页
目的:对比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与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骨科2019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行经皮微创椎弓... 目的:对比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与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骨科2019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行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行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手术指标、关节功能、伤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25);观察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01);治疗后,两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评分降低,Harris评分升高,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伤椎前缘高度比值、伤椎后缘高度比值升高,伤椎后凸Cobb角减小,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25)。结论: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优于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可提高手术质量,增强关节功能,促进伤椎恢复,且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骨折 经皮弓根内固定 开放弓根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后路减压植骨治疗脊柱骨折疗效分析
4
作者 王云浩 李红星 戴云飞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5年第1期62-66,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后路减压植骨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联合组(35例)和单一组(35例),联合组患者采...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后路减压植骨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联合组(35例)和单一组(35例),联合组患者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后路减压植骨治疗,单一组患者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临床疗效、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单一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单一组(t=9.719、51.746,P均<0.001),而住院时间和切口愈合时间与单一组无明显差异(t=0.265、1.765,P=0.792、0.082);术后6个月,联合组患者Cobb角明显小于单一组、椎体前缘高度明显高于单一组(t=3.345、7.710,P=0.001、P<0.001);术后6个月,联合组患者临床疗效优良率为94.29%,明显高于单一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良率77.14%(χ^(2)=4.200,P=0.040);术后6个月,联合组患者脊髓神经功能为C~D级13例、E级22例,明显优于单一组患者的脊髓神经功能为A~B级1例、C~D级21例、E级13例(Z=-2.209,P=0.027);联合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57%,与单一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1.43%无明显差异(χ^(2)=0.159,P=0.690)。结论与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相比,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后路减压植骨治疗脊柱骨折虽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多,但却能明显改善患者脊髓神经功能,促进脊柱生理功能恢复,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经皮弓根内固定 后路减压植骨 脊髓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在胸腰段脊柱骨折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韩刚 《系统医学》 2025年第5期135-137,145,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在胸腰段脊柱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非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于涟水县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81例,以术式差异分为对照组(40例,开放式椎弓根内固定术)与观察组(41例,经皮...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在胸腰段脊柱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非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于涟水县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81例,以术式差异分为对照组(40例,开放式椎弓根内固定术)与观察组(41例,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两组手术指标、脊柱形态与并发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切口长度更短,术中失血量更少,术后相关指标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44%(1/41),较对照组20.00%(8/4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22,P<0.05)。结论在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治疗中,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安全性高,术后脊柱形态恢复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脊柱骨折 经皮弓根内固定 开放式弓根内固定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创与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奕骁 宋扬 +1 位作者 付涵 王华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370-374,共5页
目的分析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行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和观察组(25例,行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指标、胸... 目的分析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行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和观察组(25例,行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指标、胸腰椎功能恢复、术后并发症及疼痛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少,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椎体前缘高度及椎间隙平均高度恢复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 h及术后7 d内疼痛情况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治疗中,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微创椎弓根内固定术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疼痛方面表现良好,临床价值高,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优先采取该手术方法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骨折 经皮弓根内固定 开放弓根内固定 术后疼痛 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创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安全性及近期效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郭伟杰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43-145,共3页
目的分析经皮微创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TLSF)患者的安全性和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1—2022-04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48例TLSF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4例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观察组),74例采... 目的分析经皮微创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TLSF)患者的安全性和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1—2022-04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48例TLSF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4例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观察组),74例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应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评分评估患者术后第1天、3天、7天的疼痛程度。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测量手术前后椎体高度压缩率、伤椎Cobb角影像学参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第1天、3天、7天的VAS评分均低(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患者的椎体高度压缩率、伤椎Cobb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2组患者的椎体高度压缩率、伤椎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创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TLSF均有确切效果,但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骨折愈合快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骨折 经皮弓根内固定 后路弓根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与传统开放手术在脊椎骨折患者治疗中的对比
8
作者 谢国庆 刘仲 徐跃胜 《中外医疗》 2024年第7期76-79,共4页
目的分析对比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与传统开放手术在脊椎骨折患者治疗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方便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2月泗洪中信医院收治的84例脊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42例)和对照组... 目的分析对比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与传统开放手术在脊椎骨折患者治疗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方便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2月泗洪中信医院收治的84例脊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42例)和对照组(传统开放手术,42例)。对比两组临床指标、影像学检查结果、临床评分以及并发症状况。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指标、Cobb角、疼痛评分、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伤椎前缘高度压缩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预后评分为(11.41±1.4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23±1.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29,P<0.05)。结论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可提高脊椎骨折患者的手术效率,促进骨折早日康复,手术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 弓根 内固定 骨折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创与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9
作者 刘之群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102-0105,共4页
罹患脊柱骨折病人,对比不同手术的效果。方法 依据52个病例实际开展的手术类型进行分组处理,一组作为对照组,取传统术式,即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另一组为观察组,对经皮微创手术予以规范性展开。结果 表2-6结果示,观察组所... 罹患脊柱骨折病人,对比不同手术的效果。方法 依据52个病例实际开展的手术类型进行分组处理,一组作为对照组,取传统术式,即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另一组为观察组,对经皮微创手术予以规范性展开。结果 表2-6结果示,观察组所获取的数据更贴近满意治疗结局的标准。结论 针对脊柱骨折的患者取开放式手术,抑或经皮微创手术都能取得比较理想的脊柱形态纠正效果,但相较而言,经皮微创手术更利于提高术后康复效率,减轻疼痛,并降低有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改善预后,建议优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 开放式弓根内固定 脊柱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东 庹伟 +1 位作者 史贵训 唐亮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542-544,共3页
目的 分析经皮椎弓根微创术式对脊柱骨折的疗效和并发症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89例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成对照组(开放内固定术式,n=45)和观察组(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术式,n=44)。比较两组手术有关指标;手术前后椎体... 目的 分析经皮椎弓根微创术式对脊柱骨折的疗效和并发症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89例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成对照组(开放内固定术式,n=45)和观察组(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术式,n=44)。比较两组手术有关指标;手术前后椎体前缘高度、椎间隙高度及后凸Cobb角;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下床锻炼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椎体前缘高度、椎间隙高度高于对照组,后凸Cobb角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椎弓根微创术式对脊柱骨折患者疗效理想,能改善其胸腰椎功能,减少其手术创伤和并发发生,促进其术后恢复,值得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手术 经皮弓根手术 开放内固定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翟功伟 刘志昂 《西藏医药》 2024年第4期54-55,共2页
目的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方法选取我院于2021年6月~2023年6月收治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实施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 目的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方法选取我院于2021年6月~2023年6月收治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实施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实施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水平。基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对比两组术前后ODI评分。结果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手术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ODI评分水平无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ODI评分水平低于对照组,组间有差异(P<0.05)。结论结论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患者实施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手术指标水平,降低功能障碍水平,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神经症状胸腰骨折 经皮弓根内固定 ODI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开放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椎体前缘高度和Cobb's角的比较 被引量:17
12
作者 张军 杨淮河 +2 位作者 徐亚平 刘岳勇 潘华俊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年第7期690-692,共3页
目的比较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开放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胸腰椎单椎体骨折的患者共82例,分为两组,研究组(39例)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照组(43例)则采用开放手术的方法,治疗前后采用影像学方法观察... 目的比较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开放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胸腰椎单椎体骨折的患者共82例,分为两组,研究组(39例)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照组(43例)则采用开放手术的方法,治疗前后采用影像学方法观察椎体前缘高度和后凸Cobb's角的变化,比较两组手术的术中情况、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出血量、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两组在治疗后6个月与治疗后1年后凸Cobb's角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椎体前缘高度较治疗前均显著增加(P<0.05)。术后研究组椎体前缘高度高于对照组,后凸Cobb's角低于对照组,但是两组之间的比较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开放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椎体前缘高度和后凸Cobb's角恢复情况相似,而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骨折 经皮弓根内固定 体前缘高度 Cobb's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脊柱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
13
作者 陈凡州 张岐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24期141-144,共4页
目的:比较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脊柱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脊柱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 目的:比较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脊柱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脊柱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手术切口、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水平,手术前后影像学指标[脊柱后凸角度(Cobb)、矢状面指数(SI)、椎体前缘高度]水平、疼痛应激反应指标[血清P物质(SP)、皮质醇(Cor)、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脊柱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日常生活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Cobb角均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两组SI、椎体前缘高度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SP、Cor、IL-6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ODI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ADL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脊柱骨折患者可提高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改善影像学指标、围术期指标水平,以及降低应激反应指标水平、脊柱功能障碍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优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脊柱骨折 经皮弓根内固定 开放弓根内固定 脊柱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评分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外科手术机器人在胸腰椎骨折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中的运用价值
14
作者 吴昕峰 安岩 曾成 《颈腰痛杂志》 2025年第1期89-92,共4页
目的研究脊柱外科手术机器人对胸腰椎骨折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治疗的25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传统C臂引导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观察组采用... 目的研究脊柱外科手术机器人对胸腰椎骨折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治疗的25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传统C臂引导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观察组采用脊柱外科手术机器人引导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Andrew螺钉CT位置分级以及影像、症状指标。结果两组住院时间、骨折椎体前缘高度比、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Cobb角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均低于对照组,螺钉CT位置分级、置钉准确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胸腰椎骨折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中,脊柱外科手术机器人能够缩短手术及透视时间,提升椎弓根螺钉置钉准确率,具有较高的运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外科 手术机器人 胸腰骨折 经皮弓根内固定 准确率 手术时间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
15
作者 徐德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4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5月临沂市沂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投掷硬币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实施开放椎弓根螺...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5月临沂市沂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投掷硬币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实施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实施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影像学指标、疼痛程度、手术指标。结果:术前,两组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椎体矢状面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Cobb角小于术前,且研究组小于对照组,两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矢状面指数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疼痛评分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切口长度小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恢复骨折处脊柱结构,减轻患者疼痛,且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速度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弓根内固定 开放弓根内固定 胸腰段脊柱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与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对胸腰椎骨折的治疗价值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吴东明 李木英 +3 位作者 符信娟 陈桂鹏 杨苗健 黄濛偲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5期87-89,共3页
目的分析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与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对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7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 目的分析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与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对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7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比较两组切口长度、视觉模拟评分、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治疗前后患者椎间隙平均高度、椎体前缘高度以及Cobb’s角,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2.21±0.21)cm、视觉模拟评分(2.21±0.11)分、出血量(86.21±11.21)ml、住院时间(8.19±2.21)d均优于对照组的(16.56±2.21)cm、(5.56±1.21)分、(239.56±32.91)ml、(12.25±3.1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椎间隙平均高度、椎体前缘高度均高于治疗前,Cobb’s角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椎间隙平均高度、椎体前缘高度以及Cobb’s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71%低于对照组的2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对胸腰椎骨折的治疗价值高,切口小,可更好减轻疼痛,减少出血和创伤,其和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一样,可促使椎体结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 开放弓根内固定手术 胸腰骨折 治疗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创与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脊椎骨折的效果比较
17
作者 王源基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174-0176,共3页
对本次纳入研究的脊椎骨折患者分别采取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和常规开放手术,并对实施后的手术效果进行比较探讨。方法 本次收集的60名患者样本在院时间为2023年内的3月-9月间,均为发生脊椎骨折的患者,按照手术模式的不同纳入试... 对本次纳入研究的脊椎骨折患者分别采取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和常规开放手术,并对实施后的手术效果进行比较探讨。方法 本次收集的60名患者样本在院时间为2023年内的3月-9月间,均为发生脊椎骨折的患者,按照手术模式的不同纳入试验组和常规组,平均分入每组30名。观察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脊椎骨折病例的实际临床效果。结果 在实施不同手术治疗方案后,对试验组中患者的出血量平均值、手术时间平均值、切口尺寸平均值以及在院时间平均值进行统计,对比手术指标结果以上诸项均要比常规组患者优异,数据存在差异(P<0.05);对比手术治疗前后试验组患者的生理指标(去肾上腺素、椎体前缘高度比、Cobb角以及血清皮质醇)均优于常规组,实验数据存在差异(P<0.05);最后对比治疗后的运动感觉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和并发症情况,试验组患者的数据均有较大的优势,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脊椎骨折患者在实施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后相对于常规开放手术效果突出,患者可以更快的康复,并快速愈合骨折部位。实施该手术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更少和更短的手术时间,可以大幅减轻患者手术过程中的痛苦,对其病情恢复有十分良好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 开放式弓根内固定治疗 骨折 效果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
18
作者 赵双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038-041,共4页
分析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在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临床治疗干预中的价值。方法 以医院收治的48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开放经皮椎弓根螺钉内... 分析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在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临床治疗干预中的价值。方法 以医院收治的48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开放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总结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 两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判定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ASIA以及FIM评分整体优于对照组,但总有效率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VAS评分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手术治疗方案的选择上,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整体疗效整体优于开放手术,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弓根内固定 开放手术 胸腰段脊柱骨折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宋国涛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第10期1545-1546,共2页
目的:探究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于我院选取胸腰椎脊柱骨折患者68例,平均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参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 目的:探究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于我院选取胸腰椎脊柱骨折患者68例,平均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参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影像学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手术后研究组患者的脊柱后凸Cobb角低于参照组,伤椎前缘高度高于参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脊柱骨折可取得较好的固定和复位效果,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传统开放性手术相比安全性更高,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 弓根 内固定 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开放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对比 被引量:14
20
作者 郭浩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年第1期120-122,共3页
目的:对比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开放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9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各45例,A组行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B组行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 目的:对比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开放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9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各45例,A组行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B组行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使用VAS评估两组患者术后1、3、5 d时的疼痛程度;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时的伤椎Cobb角和椎体前缘高度;使用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标准评估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时的脊髓功能。结果:B组患者术后1、3、5 d时的VAS评分均低于A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伤椎Cobb角和椎体前缘高度均有明显改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Frankel脊髓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较好,患者术后疼痛感较轻,且脊髓功能恢复较好,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骨折 经皮弓根内固定 开放性手术 脊髓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