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4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D打印经皮手术导板在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清泽 罗明星 +4 位作者 曾帅 鲍军国 罗文礼 袁凯宗 劳立峰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3年第3期209-215,共7页
目的:探讨3D打印经皮手术导板在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1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例。观察组行经皮手术导板辅助... 目的:探讨3D打印经皮手术导板在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1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例。观察组行经皮手术导板辅助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对照组行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克氏针穿刺次数,术后复查X线片记录螺钉位置分布、随访时间、骨折完全愈合时间、术后1年髋关节Harri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操作时间(32.17±6.18)min短于对照组(53.83±7.31)min(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8.33±2.94)ml小于对照组(38.17±5.56)ml(P<0.05);观察组透视次数(7.50±1.05)次少于对照组(21.00±4.82)次(P<0.05);观察组克氏针穿刺次数(8.00±0.63)次少于对照组(32.67±3.08)次(P<0.05)。观察组随访时间(12.88±0.74)个月,对照组(12.83±0.72)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年髋关节Harris评分(82.00±4.52)分,对照组(81.00±3.41)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完全愈合时间(7.50±1.05)个月,对照组(7.67±1.21)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螺钉相互平行度正位(0.50±0.11)°、侧位(0.76±0.15)°,均低于对照组正位(1.57±0.31)°、侧位(1.87±0.21)°(P<0.05)。观察组螺钉分布面积比(0.13±0.02)cm2高于对照组(0.08±0.01)cm2(P<0.05)。两组术后均无股骨头坏死、骨折不愈合、股骨颈短缩、内固定物退钉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3D打印经皮手术导板提高了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术的准确性及安全性,具有微创、减少射线暴露、快速、精准等优势,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中出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闭合复位 空心螺钉 内固定 3D打印 经皮手术导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的功能疗效和患者满意度——切开复位、经皮手术和非手术治疗对比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De Boer AS Van Lieshout EM +2 位作者 Den Hartog D 叶翔凌 夏远军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16年第6期374-374,共1页
对于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约60%的工薪阶层患者会选择切开复位内固定术(openreductionandinternalfixation,ORIF)治疗,术后恢复工作通常需要5~10个月,相当一部分患者1年内无法恢复工作;而对于保守治疗患者,骨折症状通常会持续1... 对于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约60%的工薪阶层患者会选择切开复位内固定术(openreductionandinternalfixation,ORIF)治疗,术后恢复工作通常需要5~10个月,相当一部分患者1年内无法恢复工作;而对于保守治疗患者,骨折症状通常会持续1~2年,高达16%的患者需行关节内固定手术。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比较3种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治疗方案——ORIF、经皮手术和非手术治疗的疗效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患者满意度 手术治疗 经皮手术 疗效差异 对比研究 内固定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关节突磨削量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中的应用及对术后腰椎生物力学稳定性、炎性指标的影响
3
作者 甄瑞鑫 赵红莲 史凡祺 《临床外科杂志》 2025年第3期313-316,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PTED)中不同关节突磨削量对患者腰椎生物力学稳定性、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2018年1月~2020年10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病人195例,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三组,每组各65例,均实施PTED,术中上关节突关节磨削量<...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PTED)中不同关节突磨削量对患者腰椎生物力学稳定性、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2018年1月~2020年10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病人195例,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三组,每组各65例,均实施PTED,术中上关节突关节磨削量<33%者为少量组,磨削量33%~50%者为中量组,>50%者为大量组。观察三组病人手术相关指标、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炎性指标[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生物力学稳定性、腰椎功能恢复评分。结果少量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61.32±7.86)分钟和(11.85±1.10)ml,中量组分别为,(70.06±8.53)分钟和(14.32±2.21)ml,大量组分别为(74.47±10.00)分钟和(19.86±3.00)ml,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少量组血清IL-6、TNF-α术后3天分别为(6.10±1.12)pg/ml和(8.21±1.87)ng/L,出院时分别为(3.27±0.58)pg/ml和(4.32±1.00)ng/L;中量组术后3天分别为(6.68±1.35)pg/ml和(9.00±1.20)ng/L,出院时分别为(4.10±0.63)pg/ml和(6.85±1.28)ng/L;大量组术后3天分别为(7.32±1.00)pg/ml和(10.57±1.28)ng/L,出院时分别为(4.57±0.49)pg/ml和(8.14±1.35)ng/L;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少量组血清腰椎前凸角度、腰椎屈曲、腰椎稳定评分术后1个月分别为(42.28±2.12)°、(1.86±0.36)cm、(10.52±2.01)分,术后1年分别为(42.11±1.97)°、(1.87±0.52)cm、(10.63±1.96)分,中量组术后1个月分别为(40.86±1.89)°、(1.72±0.28)cm、(10.63±2.15)分,术后1年分别为(39.15±2.11)°、(1.60±0.42)cm、(12.11±1.63)分,大量组术后1个月分别为(39.01±2.35)°、(1.61±0.29)cm、(11.20±2.75)分,术后1年分别为(38.11±2.32)°、(1.43±0.33)cm、(13.24±1.52)分,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ED治疗LDH术中减少上关节突磨削量,能减少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减轻炎症反应,可获得良好的近中期腰椎功能及关节稳定性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手术 关节突磨削量 炎性指标 生物力学稳定性 腰椎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间盘区域定位分型方法在经皮腰椎间孔镜手术中的应用及对术后预后的影响
4
作者 李涛 叶记超 +6 位作者 李双星 谢天宇 欧茂塔 王镇波 李敏 范吉 唐勇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5年第1期47-53,共7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改良的椎间盘区域定位分型方法,提高经皮腰椎间孔镜手术(PELD)术前评估的精准性,为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和复发风险的个体化预测提供新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9月30日间在中山大学孙...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改良的椎间盘区域定位分型方法,提高经皮腰椎间孔镜手术(PELD)术前评估的精准性,为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和复发风险的个体化预测提供新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9月30日间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深汕中心医院接受PELD治疗的113名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结合影像学资料应用区域定位分型方法,记录椎间盘在矢状面、横断面和冠状面三个平面上的位置及最突出点。通过术前的影像学资料及临床评估(VAS评分、JOA评分、ODI评分等),系统分析术前应用区域定位分型对术后恢复及预后的影响。结果LDH患者中L5/S1和L4/5是最常见的受累节段。椎间盘最突出点能够有效预测术后1年患者功能恢复情况如VAS评分(P=0.039)、JOA评分(P=0.031)以及ODI评分(P=0.045)。另PELD手术患者术中失血量更少,住院时间更短。结论本研究提示改良的区域定位分型方法能够为接受PELD手术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提供新的预测方法,以借此评估不同患者预后差异及可能的复发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腰椎间孔镜手术 椎间盘区域定位分型 术后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式保温护理预防手术室经皮肾镜手术患者低体温的效果分析
5
作者 赵彦南 殷云芬 倪赛花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005-008,共4页
分析手术室经皮肾镜手术患者接受多模式保温护理后预防低体温风险事件的效果。方法 武进人民医院于2021年4月~2024年4月开展手术室低体温预防研究,随机抽选80例经皮肾镜手术患者,依据手术先后顺序分组。普通组(40例,普通护理)与多模组(4... 分析手术室经皮肾镜手术患者接受多模式保温护理后预防低体温风险事件的效果。方法 武进人民医院于2021年4月~2024年4月开展手术室低体温预防研究,随机抽选80例经皮肾镜手术患者,依据手术先后顺序分组。普通组(40例,普通护理)与多模组(40例,普通护理+多模式保温护理)。比对不同治疗方案实施后对患者的影响。结果 护理后多模组护理质量更高P<0.05。护理后多模组体温更高P<0.05。护理后多模组心率、平均动脉压更低P<0.05。护理后多模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更低P<0.05。护理后多模组舒适评分更高P<0.05。护理后多模组满意评价更高P<0.05。结论 多模式保温护理质量更高,经皮肾镜手术患者接受多模式保温护理后能够有效预防风险事件发生,稳定心率、平均动脉压生理指征,让患者更加舒适,提高对手术室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式保温护理 经皮肾镜手术患者 低体温 风险事件 心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软镜联合经皮肾镜手术治疗复杂肾结石患者的效果观察
6
作者 马福年 《医药前沿》 2025年第10期60-63,共4页
目的探讨复杂肾结石患者行输尿管软镜联合经皮肾镜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菏泽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2例复杂肾结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行输尿管软镜联合经皮肾镜手术,对照组行... 目的探讨复杂肾结石患者行输尿管软镜联合经皮肾镜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菏泽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2例复杂肾结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行输尿管软镜联合经皮肾镜手术,对照组行经皮肾镜手术。比较两组结石清除情况、肾功能指标、氧化应激指标、炎症指标和并发症。结果术后,观察组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术后3 d,观察组尿素氮、胱抑素C、血肌酐、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超敏C反应蛋白、一氧化氮、过氧化脂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术后,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输尿管软镜联合经皮肾镜手术能提高复杂肾结石患者治疗效果,减轻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保护肾功能并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肾结石 输尿管软镜 经皮肾镜手术 肾功能 氧化应激指标 炎症指标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后患者发生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
7
作者 邱伟 《中国民康医学》 2025年第2期14-17,共4页
目的:分析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后患者发生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该院收治的60例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统计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后患者预... 目的:分析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后患者发生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该院收治的60例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统计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后患者预后情况,依据是否发生预后不良将其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后患者发生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随访6个月,60例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患者发生预后不良16例,占26.67%,设为预后不良组,预后良好44例,占73.33%,设为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既往存在骨折、治疗前使用激素超过3个月、营养供给不足、合并骨质疏松占比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既往存在骨折、治疗前使用激素超过3个月、营养供给不足、合并骨质疏松均为影响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后患者发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既往存在骨折、治疗前使用激素超过3个月、营养供给不足、合并骨质疏松均为影响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后患者发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 预后 影响因素 脊柱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根管狭窄的效果研究
8
作者 覃义淳 《中外医药研究》 2025年第2期82-84,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根管狭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3年10月于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根管狭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应...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根管狭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3年10月于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根管狭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经椎板开窗髓核摘除、神经根管扩大术治疗,研究组应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疼痛程度、腰椎功能、并发症发生率及双下肢神经传导速度。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降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09);术后3个月,两组腓总神经、胫神经、隐神经、腓肠神经传导速度升高,研究组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手术可以有效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根管狭窄患者的疼痛程度、腰椎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双下肢神经传导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间孔镜手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神经根管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体位选择对治疗效果及功能恢复的影响
9
作者 闫增海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2期071-074,共4页
探究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经皮椎间孔镜手术不同体位的价值。方法 使用分层区组随机化对2023年2月-2024年6月期间就诊6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组,参照组、治疗组分别使用的是一种术式(经皮椎间孔镜手术)但前者是俯卧位体位,后者是... 探究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经皮椎间孔镜手术不同体位的价值。方法 使用分层区组随机化对2023年2月-2024年6月期间就诊6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组,参照组、治疗组分别使用的是一种术式(经皮椎间孔镜手术)但前者是俯卧位体位,后者是侧卧位体位,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 两组手术后对比的穿刺时间、术中透视次数、腰椎后伸度、腰椎前屈度、腰椎侧屈度存在很大的差异(P<0.05);两组的JOA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很小(P>0.05)。结论 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选择侧卧位接受手术能起到很好的手术效果,虽然两种体位都可以改善患者腰椎功能,但侧卧位更能减少术中穿刺时间和透视次数,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手术 体位选择 治疗有效性 腰椎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石酸布托啡诺鼻喷剂用于经皮椎间孔镜手术镇痛与镇静效果观察
10
作者 吴从俊 李涛 +4 位作者 张同会 李绪贵 谢维 唐谨 杨晶晶 《中国药业》 2025年第7期89-92,共4页
目的比较酒石酸布托啡诺鼻喷剂与传统镇静方案用于经皮椎间孔镜(PTED)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2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侧入路局部麻醉(简称局麻)下行PTED手术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100例,按入院顺序分为传统... 目的比较酒石酸布托啡诺鼻喷剂与传统镇静方案用于经皮椎间孔镜(PTED)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2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侧入路局部麻醉(简称局麻)下行PTED手术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100例,按入院顺序分为传统镇静方案组(A组)和酒石酸布托啡诺鼻喷剂组(B组),各50例。A组患者予盐酸右美托咪定联合帕瑞昔布局麻方案,B组患者予酒石酸布托啡诺鼻喷剂局麻方案。结果与A组比较,B组患者术中30 min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相当(P>0.05),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量表(RASS)评分均显著更低(P<0.05),血清β-内啡肽(β-EP)水平和利克特量表(Likert)评分均显著更高(P<0.05)。B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00%和0,显著低于A组的26.00%和8.00%(P<0.05)。结论酒石酸布托啡诺鼻喷剂用于局麻下行PTED手术单节段LDH患者的镇痛、镇静效果良好,能有效降低应激反应程度,提高患者满意度,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且镇静作用更平缓,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石酸布托啡诺鼻喷剂 经皮椎间孔镜手术 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 局部麻醉 麻醉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在老年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11
作者 陈润霖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2期005-008,共4页
评价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治疗胸腰段脊柱多发骨折的疗效。方法 本研究拟以我院2021年9月-2023年9月住院的86例有资格入选的胸腰段多发脊柱骨折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开放椎弓根内固定及经皮椎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每组44例。对两组病人的围术期... 评价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治疗胸腰段脊柱多发骨折的疗效。方法 本研究拟以我院2021年9月-2023年9月住院的86例有资格入选的胸腰段多发脊柱骨折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开放椎弓根内固定及经皮椎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每组44例。对两组病人的围术期各项指标、VAS、ODI、椎体形态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本组老年胸腰段多发脊柱骨折组术后切口长(4.59±0.62)cm,术中出血量(103.46±14.15)ml,术中出血量(99.85±17.49)分,术中出血量(99.85±17.49)分,术后引流量(42.35±5.56)ml,平均住院时间(13.87±2.46)天,平均住院时间(13.87±2.46)天(P<0.05)。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2.42±0.75)和ODI(14.61±2.35)分(5.17±0.92)分(19.79±3.18)分,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前缘高度显著增加,Cobb角度减小,P<0.05;两组患者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降低(6.82%对25.00%,P<0.05);结论 与传统的开放椎弓根钉固定术相比较,该术式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术后疼痛轻,腰椎功能恢复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 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 手术 椎体形态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后路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与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
12
作者 梅俊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5期24-26,共3页
目的:比较传统后路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与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4月南京中医药大学太仓附属医院(太仓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胸腰椎段脊柱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 目的:比较传统后路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与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4月南京中医药大学太仓附属医院(太仓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胸腰椎段脊柱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实施传统后路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观察组实施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少于对照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6 d,两组疼痛评分低于术后3 d,且术后3 d、6 d,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4周,两组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01)。术后4周,两组椎体前缘相对高度、脊椎间隙高度大于术前,脊柱后凸Cobb角小于术前(P<0.05)。结论:传统后路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与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胸腰椎段脊柱骨折均能有效恢复脊柱的解剖结构和功能,但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可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术后恢复,减轻术后疼痛,但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的手术时间及术中透视时间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段脊柱骨折 传统后路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 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保留肾脏手术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11例报告
13
作者 唐世英 肖若陶 +3 位作者 郝一昌 邱敏 肖春雷 张树栋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09-814,共6页
目的探讨经皮保留肾脏手术(percutaneous kidney-sparing surgery,PCKSS)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pper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UTUC)的效果。方法2018年1月~2023年12月我们对11例UTUC行PCKSS,在常规建立经皮肾工作通道后,经肾镜置... 目的探讨经皮保留肾脏手术(percutaneous kidney-sparing surgery,PCKSS)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pper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UTUC)的效果。方法2018年1月~2023年12月我们对11例UTUC行PCKSS,在常规建立经皮肾工作通道后,经肾镜置入激光光纤或者等离子电切装置,沿肿瘤边缘0.5 cm将肿瘤逐块切除。结果11例PCKSS均顺利完成,3例为多发肿瘤。手术时间75~216 min,中位数150 min。术中出血量20~400 ml,中位数150 ml。术后病理诊断:9例高级别UTUC,其中G23例,G36例,pTa期5例,pT1期4例;2例术前输尿管镜活检病理为pTa期高级别UTUC,PCKSS术中因取材表浅,组织烧灼明显,未见确切癌。术后住院时间(6.9±2.6)d。11例随访2~55个月,中位数12个月,复发4例,其中死亡2例,无复发生存7例。结论PCKSS治疗肾功能不全的UTUC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术前需要谨慎选择合适的患者,术后严格定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保留肾脏手术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肾镜碎石手术两种扩张方式建立微通道的效果比较
14
作者 向敏 任碧华 祝凡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4年第6期22-24,共3页
目的比较一步扩张法与逐级扩张法在建立微通道应用于经皮肾镜碎石手术中的效果.方法于2022年1月-2023年7月期间选取绵阳市中心医院196名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一步扩张法)和试验组(采用逐级扩张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 目的比较一步扩张法与逐级扩张法在建立微通道应用于经皮肾镜碎石手术中的效果.方法于2022年1月-2023年7月期间选取绵阳市中心医院196名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一步扩张法)和试验组(采用逐级扩张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术后7d)血清生化指标(Cys-C、NGAL)水平的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存质量(WHOQOL-BREF评分)的统计学差异.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一期清石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Cys-C、NGAL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生存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经皮肾镜碎石手术中采用逐级扩张法建立微通道节约了手术时间,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了出血量,在经皮肾镜术中应用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步扩张法 逐级扩张法 微通道 经皮肾镜碎石手术
原文传递
针灸联合经皮椎间孔镜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观察
15
作者 黄磊 石可松 +1 位作者 张涛 焦权明 《大医生》 2024年第8期98-101,共4页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经皮椎间孔镜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微创...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经皮椎间孔镜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微创手术组(采取经皮椎间孔镜微创手术治疗,55例)和联合治疗组(采取针灸联合经皮椎间孔镜微创手术治疗,55例)。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数字评分量表(NR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NRS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且联合治疗组均低于微创手术组;两组患者JOA评分均升高,且联合治疗组高于微创手术组(均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微创手术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经皮椎间孔微创手术临床疗效较好,可缓解疼痛,改善腰椎生理功能,减轻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经皮椎间孔镜微创手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手术对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应用效果及SIRS发生率的影响
16
作者 傅强 高金龙 苏伟鹏 《中外医疗》 2024年第7期40-43,共4页
目的研讨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手术(Microchannel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对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8月-2022... 目的研讨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手术(Microchannel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对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8月-2022年12月厦门市中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0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其入院时间顺序分组,对照组(50例)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Ureteroscopic Holmium Laser Lithotripsy,URL),观察组(50例)行mPCNL术,对比两组手术基础指标、血流动力学、结石清除情况、SIRS以及术后狭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余手术基础指标两组对比较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手术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较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次性清石率(96.00%)高于对照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5,P<0.05);而SIRS以及术后狭窄发生率对比较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mPCNL术用于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处理时间较长,但一次性清石率较高,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术后恢复影响较小,且不增加术后SIRS及狭窄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上段结石 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手术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一次性清石率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手术麻醉诱导前应用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桑凤欣 王丽娟 +3 位作者 赵倩倩 董红运 郝瑞 徐永鑫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3期104-107,共4页
目的探讨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手术麻醉诱导前应用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0例行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麻醉镇痛,观察组采用帕... 目的探讨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手术麻醉诱导前应用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0例行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麻醉镇痛,观察组采用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比较两组患者术中不同时间[切皮时(T1)、分离肌肉韧带时(T2)、对神经根进行刺激时(T3)、缝皮时(T4)]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水平,术后不同时间(术后2、6、12、24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T2、T3、T4时的HR、MAP水平均低于T1时,且观察组T1、T2、T3、T4时的HR水平分别为(79.63±8.26)、(75.68±7.55)、(72.17±6.49)、(70.04±5.07)次/min,低于对照组的(84.15±8.49)、(80.31±7.44)、(78.65±6.58)、(75.41±6.19)次/min,MAP水平分别为(85.44±10.43)、(77.33±10.12)、(78.65±9.88)、(79.86±9.53)mm Hg(1 mm Hg=0.133 kPa),高于对照组的(79.22±10.66)、(71.51±10.39)、(73.21±8.57)、(74.57±8.46)mm Hg(P<0.05)。观察组术后2、6、12、24 h的VAS评分分别为(2.26±0.46)、(2.86±0.68)、(3.16±0.77)、(3.79±0.94)分,低于对照组的(2.79±0.58)、(3.46±0.79)、(3.76±0.91)、(4.27±0.89)分(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20.00%)高于对照组(11.4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皮椎间孔镜手术麻醉诱导前可改善术中血流动力学,亦能有效降低术后疼痛程度,该方案安全性良好,有利于预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手术 麻醉诱导 帕瑞昔布钠 超前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东 庹伟 +1 位作者 史贵训 唐亮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542-544,共3页
目的 分析经皮椎弓根微创术式对脊柱骨折的疗效和并发症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89例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成对照组(开放内固定术式,n=45)和观察组(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术式,n=44)。比较两组手术有关指标;手术前后椎体... 目的 分析经皮椎弓根微创术式对脊柱骨折的疗效和并发症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89例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成对照组(开放内固定术式,n=45)和观察组(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术式,n=44)。比较两组手术有关指标;手术前后椎体前缘高度、椎间隙高度及后凸Cobb角;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下床锻炼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椎体前缘高度、椎间隙高度高于对照组,后凸Cobb角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椎弓根微创术式对脊柱骨折患者疗效理想,能改善其胸腰椎功能,减少其手术创伤和并发发生,促进其术后恢复,值得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手术 经皮椎弓根微创手术 开放内固定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手术对腰椎间隙感染患者腰椎功能、疼痛程度及炎性反应的影响
19
作者 翟玉金 叶向阳 马远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7期795-796,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对腰椎间隙感染患者腰椎功能、疼痛程度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隙感染患者110例,按术式不同分为对照组(58例,传统开放手术)和研究组(52例,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比较两...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对腰椎间隙感染患者腰椎功能、疼痛程度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隙感染患者110例,按术式不同分为对照组(58例,传统开放手术)和研究组(52例,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比较两组的腰椎功能、疼痛程度及炎性指标[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结果术后3个月,研究组的VAS评分、ODI评分及血清PCT、CRP、ESR水平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经皮椎间孔镜手术可明显改善腰椎间隙感染患者的腰椎功能,降低疼痛程度,减轻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隙感染 经皮椎间孔镜手术 腰椎功能 疼痛程度 炎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空心钉经皮手术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 被引量:26
20
作者 曹立 沈惠良 +2 位作者 雍宜民 胡怀建 魏霞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876-876,共1页
关键词 钛合金空心钉 经皮手术 内固定 治疗 股骨颈骨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