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限切开内固定术联合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效果分析
1
作者 戴军 徐宏杰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5年第5期81-84,共4页
目的探讨有限切开内固定术联合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对胫骨远端骨折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解剖复位情况的影响,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睢宁县中医院收治的87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 目的探讨有限切开内固定术联合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对胫骨远端骨折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解剖复位情况的影响,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睢宁县中医院收治的87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3例,采用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和观察组(44例,采用有限切开内固定术联合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术后两组患者均随访1年。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手术相关指标,随访1年后骨折复位情况,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总优良率更高;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出现骨痂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缩短,术中透视次数减少;随访1年,观察组患者解剖复位率高于对照组;随访期间,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有限切开内固定术联合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提高骨折复位质量,改善术后踝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远端骨折 有限切开内固定 经皮微创接骨内固定 踝关节功能 骨折复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与传统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对比
2
作者 张立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4期078-081,共4页
分析3D打印与传统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对比。方法 选择我院2023年6月-2024年6月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共108例,随机分2组比对,对照组以传统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3D打印。比较两... 分析3D打印与传统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对比。方法 选择我院2023年6月-2024年6月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共108例,随机分2组比对,对照组以传统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3D打印。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肩关节功能、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骨折愈合时间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肩关节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3D打印技术与传统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的结合,为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治疗选择。它不仅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还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同时保持较高的手术安全性。这一发现无疑为未来的骨折治疗开辟了新的道路,为更多的患者带来了康复的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传统经皮微创接骨内固定 复杂肱骨近端骨折 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对四肢骨折临床效果、骨折愈合情况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3
作者 王小林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2期099-102,共4页
探究在四肢骨折的手术治疗中,对患者实施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所取得的多种成效。方法 在本次研究始于2019年1月,结束在2024年1月,共计筛选入组内80例确诊为四肢骨折并采用手术治疗的患者设置为分析对象。将患者均等划入两个小组内,... 探究在四肢骨折的手术治疗中,对患者实施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所取得的多种成效。方法 在本次研究始于2019年1月,结束在2024年1月,共计筛选入组内80例确诊为四肢骨折并采用手术治疗的患者设置为分析对象。将患者均等划入两个小组内,每组样本数量相同(40例)。观察组: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对照组:传统切开钢板内固定术。术后观察患者多项恢复疗效。结果 经过对两个小组指标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清晰可见观察组所取得的临床成效更好。结论 四肢骨折患者在接受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后,骨折愈合更好,疼痛症状明显减轻,其疗效值得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骨折 经皮微创接骨内固定 骨折愈合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肢骨折患者采用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对临床效果的影响分析
4
作者 韦汉枢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4期073-076,共4页
探讨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对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80例四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均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手术治疗方案,而观察组则接受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在治疗... 探讨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对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80例四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均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手术治疗方案,而观察组则接受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CRP、PCT)水平变化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评估。结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CRP与PCT水平相较于对照组呈现出显著降低的趋势(P<0.05)。此外,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5%(P<0.05)。结论 采用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患者,能够有效减轻炎症反应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展现出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骨折 经皮微创接骨内固定 炎症因子 后并发症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的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效果分析
5
作者 郑春山 王景林 张玉明 《世界复合医学》 2024年第2期59-62,共4页
目的探究为四肢骨折患者提供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山东省寿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施以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目的探究为四肢骨折患者提供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山东省寿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施以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研究组(53例)施以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临床相关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前两组骨代谢指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研究组的骨钙素、骨保护素水平高于对照组,胶原C端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5.66%)低于对照组(18.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96,P<0.05)。结论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的效果确切,可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减少并发症,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骨折 经皮微创接骨内固定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骨折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右美托咪定联合盐酸羟考酮的麻醉维持效果及对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志国 刘鹏 张少茹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6期52-54,共3页
目的评价下肢骨折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MIPPO)右美托咪定联合盐酸羟考酮的麻醉维持效果及对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择期行MIPPO的下肢骨折患者94例,性别不限,年龄38~60岁,ASA分级Ⅰ~Ⅱ级,BMI 18.2~24.8 kg/m^(2)。按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评价下肢骨折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MIPPO)右美托咪定联合盐酸羟考酮的麻醉维持效果及对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择期行MIPPO的下肢骨折患者94例,性别不限,年龄38~60岁,ASA分级Ⅰ~Ⅱ级,BMI 18.2~24.8 kg/m^(2)。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右美托咪定联合盐酸羟考酮(D+O)组和丙泊酚联合盐酸羟考酮(P+O)组,各47例。记录麻醉前(T_(0))、切皮时(T 1)、固定钢板时(T_(2))、缝皮时(T_(3))、术毕时(T_(4))的HR、SBP、DBP。评价2组患者术后3 h、6 h、12 h、24 h时视觉模拟(VAS)疼痛评分、Ramasy镇静评分。统计2组患者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结果与P+O组比较,T 1~3时间段D+O组患者的HR、SBP、DBP波动幅度小,术后12 h、24 h的VAS评分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Ramasy评分及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盐酸羟考酮在MIPPO治疗下肢骨折患者中可有效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减少术后疼痛,利于促进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盐酸羟考酮 经皮微创接骨内固定 麻醉效果 后疼痛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的效果观察
7
作者 梁斌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23期28-31,41,共5页
目的:探究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MIPO)治疗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八十集团军医院收治的66例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33例... 目的:探究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MIPO)治疗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八十集团军医院收治的66例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采用MIPO治疗。对比两组围手术期指标、肿胀及疼痛程度、炎症因子、应激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两组肿胀程度、疼痛视觉模拟法评分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两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肾素、肿瘤坏死因子-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前列腺素E2均较术前升高,但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采用MIPO治疗,可缩小手术切口,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疼痛与肿胀程度,避免严重应激及炎症反应发生,缩短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四肢骨折 经皮微创接骨内固定 并发症 骨折愈合
原文传递
经皮微创与开放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2
8
作者 李先安 夏跃文 +2 位作者 王伟峰 曾伟 李艳军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0年第6期451-454,共4页
目的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c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与开放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骨折,评价并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9月至2010年1月治疗胫骨骨折患者63例,男40例,女23例;年... 目的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c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与开放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骨折,评价并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9月至2010年1月治疗胫骨骨折患者63例,男40例,女23例;年龄17~69岁,平均45岁。将63例胫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MIPPO组和开放手术组两种方法治疗,对比分析术中及术后的一般情况,并对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切口大小、手术时间、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方面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功能评价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MIPPO技术创伤小,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是治疗胫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经皮接骨板内固定术 微创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对老年四肢骨折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9
作者 朱淑昌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5期23-26,共4页
目的分析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对老年四肢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沐阳仁慈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 目的分析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对老年四肢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沐阳仁慈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切开复位钢板组(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40例)和经皮微创接骨板组(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40例)。两组患者术后均对症治疗2周、定期随访4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4个月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术前及术后24 h、48 h、7 d、30 d的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以及术前、术后24 h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百分比、CD4^(+)百分比、CD4^(+)/CD8^(+)比值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随访4个月后,经皮微创接骨板组患者的总优良率(95.00%)较切开复位钢板组(75.00%)更高;经皮微创接骨板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较切开复位钢板组更少,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及手术时间较切开复位钢板组更短;与术前比,术后24 h、48 h、7 d、30 d两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均呈逐渐降低趋势,且术后各时间点经皮微创接骨板组患者评分均低于切开复位钢板组;与术前比,术后24 h两组患者的CD3^(+)百分比、CD4^(+)百分比、CD4^(+)/CD8^(+)比值均降低,但经皮微创接骨板组均更高(均P<0.05),但经皮微创接骨板组CD3+术前和术后24 h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比,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老年四肢骨折患者不仅临床疗效更高,还可减轻术后疼痛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不利影响,加快术后骨折愈合的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骨折 经皮微创接骨内固定 应激指标 临床疗效 疼痛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对老年四肢骨折患者疗效与应激反应的影响
10
作者 郭艳鸽 朱伯然 芦九阳 《大医生》 2024年第10期118-120,共3页
目的 分析采用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对老年四肢骨折患者疗效与应激反应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3月于北京丰台右安门医院入院治疗的120例老年四肢骨折患者,采用抛硬币法分为切开组(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 目的 分析采用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对老年四肢骨折患者疗效与应激反应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3月于北京丰台右安门医院入院治疗的120例老年四肢骨折患者,采用抛硬币法分为切开组(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60例)与微创组(采用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60例)。比较两组患者应激指标[血清肾上腺素(E)、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肾素(R)]水平、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临床指标(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手术时间)、临床疗效。结果 术后2 d,两组患者E、NE、R水平均上升,但微创组上升幅度均小于切开组(均P<0.05)。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具有时间、组间、交互效应差异(F_(时间)=243.580,P_(时间)<0.001;F_(组间)=155.516,P_(组间)<0.001;F_(交互)=7.294,P_(交互)<0.001)。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VAS疼痛评分均低于术后7 d、48 h、24 h及术前,两组患者术后7 d VAS疼痛评分均低于术后48 h、24 h及术前,两组患者术后48 h VAS疼痛评分均低于术后24 h及术前,两组患者术后24 h VAS疼痛评分均低于术前,且微创组患者术后1个月、7 d、48 h、24 h VAS疼痛评分均低于切开组(均P<0.05)。微创组患者切口长度小于切开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切开组,骨折愈合及手术时间均短于切开组(均P<0.05)。微创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切开组,治疗总优良率高于切开组(均P<0.05)。结论 老年四肢骨折患者进行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临床疗效较好,可缓解患者机体应激反应,减轻疼痛程度,提高骨折愈合速度,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创接骨内固定 老年四肢骨折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对老年四肢骨折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0
11
作者 罗斌 沈鹏 +1 位作者 李炜 李雄峰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3020-3022,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对老年四肢骨折患者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四肢骨折患者12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对老年四肢骨折患者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四肢骨折患者12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放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优良率,手术指标变化,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前和术后3 d血清CRP和TNF-α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优良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8.33%,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且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 d血清CRP和TNF-α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均P<0.05);观察组术后3 d血清CRP和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对老年四肢骨折患者效果良好且对血清CRP和TNF-α水平影响小,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创接骨内固定 四肢骨折 C反应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9
12
作者 魏星 李祖高 陈健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8年第2期223-224,共2页
目的:观察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MIPO)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144例四肢骨折患者资料,按照临床采取不同术式分为2组,每组72例。将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医治的设为对照组,将行MIPO医治的... 目的:观察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MIPO)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144例四肢骨折患者资料,按照临床采取不同术式分为2组,每组72例。将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医治的设为对照组,将行MIPO医治的设为实验组,对比2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伤口愈合时间均更优(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略低(P>0.05)。结论:四肢骨折行MIPO医治可取得良好效果,且并发症少,可被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创接骨内固定 四肢骨折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患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5
13
作者 吴火炎 张孟赐 肖首埕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2期21-24,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MIPPO)治疗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22年1月三明市第二医院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组与MIPPO组,各48例。ORIF组采取切开复位...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MIPPO)治疗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22年1月三明市第二医院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组与MIPPO组,各48例。ORIF组采取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MIPPO组采取MIPPO治疗,持续观察至术后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手术相关指标、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MIPPO组优良率为95.83%,高于ORIF组的81.25%,手术时间为(49.60±7.85)min、切口长度为(4.25±0.65)cm,均短于ORIF组的(84.25±11.32)min、(13.21±1.76)cm,术中出血量为(84.80±13.54)mL,低于ORIF组的(147.41±28.36)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IPPO组术后第1、3天VAS评分分别为(4.84±1.20)、(2.57±0.83)分,均低于ORIF组的(5.72±1.63)、(3.69±1.1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CRP、PCT水平均高于术前,但MIPPO组均低于ORIF组(P<0.05)。MIPPO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25%,低于ORIF组的2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PPO治疗四肢骨折的效果确切,可减轻患处炎症反应与疼痛程度,有利于骨折愈合,且微创性高,术后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骨折 经皮微创接骨内固定 切开复位内固定 疼痛 炎症反应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结合LC-LCP治疗肱骨干骨折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云华 刘文和 +2 位作者 刘春磊 周玉成 杨月楼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6年第1期44-45,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MIPPO)结合有限接触锁定加压接骨板(LC-LCP)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阐明该法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优势。方法肱骨干骨折患者48例,其中肱骨干中上1/3骨折28例,中远端骨折20例。采用MIPPO结合LC-LCP治...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MIPPO)结合有限接触锁定加压接骨板(LC-LCP)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阐明该法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优势。方法肱骨干骨折患者48例,其中肱骨干中上1/3骨折28例,中远端骨折20例。采用MIPPO结合LC-LCP治疗,根据Neer评分标准结果分为优、良、可与差四级。结果 48例患者伤口全部一期愈合,全部病例均有随访,随访时间4~26月,平均(10.4±2.6)月,经定期放射X线摄片检查评估骨折对位对线良好,骨痂出现时间4~8周,平均6周。随访时伤侧肩肘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按Neer评分标准本组平均得分为(82.3±2.1)分,其中优22例,良20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87.5%。结论 MIPPO结合LC-LCP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创接骨内固定 LC-LCP 肱骨骨折 接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MIPO)治疗肢骨折患者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徐建飞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7年第3期77-,79,共2页
目的本文主要探析在下肢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之中施以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的价值,希望能够提升下肢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40例下肢骨折而于2014年-2016年入院的患者,骨科治疗中,以手术方案的不同分组,参照组20例施以切开... 目的本文主要探析在下肢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之中施以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的价值,希望能够提升下肢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40例下肢骨折而于2014年-2016年入院的患者,骨科治疗中,以手术方案的不同分组,参照组20例施以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治疗组20例施以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两组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参照组20例病例优良率75.00%(15/20),治疗组20例为95.00%(19/20)。治疗组患者的AOFAS评分、骨折愈合时间、背伸度数以及下地时间均明显优于参照组,将参照组和治疗组患者的数据进行分析,数据之间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差距,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当下肢出现骨折症状后,通常会有机体活动受限问题发生,施以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有助于促进患肢愈合,推荐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疗法 经皮微创接骨内固定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结合LC-LCP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何明全 《智慧健康》 2017年第8期6-8,共3页
目的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结合LC-LCP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效果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4-2016年进行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结合LC-LCP治疗的60例肱骨干骨折患者,使用Neer评分标准对患者治疗前后肩肘关节功能进行评分,以此来对MIPP... 目的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结合LC-LCP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效果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4-2016年进行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结合LC-LCP治疗的60例肱骨干骨折患者,使用Neer评分标准对患者治疗前后肩肘关节功能进行评分,以此来对MIPPO结合LC-LCP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随访过程中,患者伤肢肩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也较为良好,Neer肩肘关节功能治疗前评分为(59.23±1.04),治疗后评分为(84.58±2.32),其中,优27例,良26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一共为88.33%,治疗前后Neer肩肘关节功能评分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结合LC-LCP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促进患者伤肢肩肘关节功能恢复,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创接骨内固定 LC-LCP 肱骨干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MIPO)治疗下肢骨折患者临床研究
17
作者 陈天实 王寿军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A01期362-362,共1页
目的:讨论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MIPO)治疗下肢骨折患者临床研究。方法:在2014年9月到2017年9月选取我院中出现下肢骨折的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中使用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手术,在对照组中使用传统的切开复位... 目的:讨论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MIPO)治疗下肢骨折患者临床研究。方法:在2014年9月到2017年9月选取我院中出现下肢骨折的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中使用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手术,在对照组中使用传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实验组的关节功能评分大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背伸度数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骨折愈合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下地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下肢骨折的患者使用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能够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创接骨内固定 下肢骨折 传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的方法和临床效果 被引量:8
18
作者 童军 李跃红 舒帆 《浙江创伤外科》 2018年第3期577-579,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60例,依据手术术式将这些患者分为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组(经皮微创组,n=30)和开放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术组(开...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60例,依据手术术式将这些患者分为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组(经皮微创组,n=30)和开放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术组(开放复位组,n=3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皮微创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90.0%(27/30)显著高于开放复位组63.3%(19/30)(P<0.05),手术时间、下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开放复位组(P<0.05),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开放复位组(P<0.05),切口长度显著短于开放复位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7%(2/30)显著低于开放复位组16.7%(5/30)(P<0.05)。结论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较开放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创接骨内固定 四肢骨折 方法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探讨 被引量:8
19
作者 谭广兴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第22期65-67,共3页
目的分析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MIPO)治疗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64例四肢骨折患者,采用数字分配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MIPO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手术指标与并发症... 目的分析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MIPO)治疗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64例四肢骨折患者,采用数字分配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MIPO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手术指标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8%,高于对照组的6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45.8±8.2)min、切口长度(4.1±0.6)cm、愈合时间(6.9±0.8)周均短于对照组的(93.3±12.6)min、(14.5±3.1)cm、(13.8±1.7)周,术中出血量(55.2±5.1)ml少于对照组的(138.5±25.9)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1%,低于对照组的3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PO可增强四肢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优化手术指标,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创接骨内固定 四肢骨折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肱骨近端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临床观察 被引量:21
20
作者 徐利民 毛素芳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9年第12期1461-1463,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肱骨近端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观察。方法选择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四川省隆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83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41例与治疗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 目的探讨经皮肱骨近端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观察。方法选择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四川省隆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83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41例与治疗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经皮肱骨近端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优良率(95.24%)高于对照组(78.05%),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快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7d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1、3、6个月VAS评分均较术后7d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术后1、3、6个月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术后1、3、6个月SF-36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经皮肱骨近端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经皮肱骨近端锁定加压接骨内固定 切开复位内固定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