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椎间孔镜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术治疗椎间盘突出所致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秦燕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7期75-78,共4页
目的:探讨用经皮椎间孔镜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术治疗椎间盘突出所致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选取重庆东华医院骨科收治的60例椎间盘突出所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试验对象。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 目的:探讨用经皮椎间孔镜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术治疗椎间盘突出所致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选取重庆东华医院骨科收治的60例椎间盘突出所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试验对象。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腰椎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对研究组患者进行经皮椎间孔镜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术,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各项临床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手术的时间和术后住院的时间均更短,术中的出血量和术后的引流量均更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治疗的优良率更高,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术后腰痛、腿痛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的评分均更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更高,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术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均更低,血清白细胞介素-35(IL-35)的水平更高,P<0.05。结论:用经皮椎间孔镜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术治疗椎间盘突出所致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其血清炎性因子的水平,且具有手术的时间和患者术后恢复的时间短、术中的出血量和术后的引流量少、安全性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间孔镜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术 盘突出 管狭窄症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术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王震 刘楠 杜鹏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年第14期29-30,共2页
目的:探究经皮椎间孔镜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术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效果及对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5月收治的129例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4例,观察组65例。对照组给予经皮... 目的:探究经皮椎间孔镜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术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效果及对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5月收治的129例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4例,观察组65例。对照组给予经皮椎间孔镜双侧入路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间融合术,观察组行经皮椎间孔镜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腰椎功能评分以及临床指标(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结果:观察组手术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12个月观察组腰痛评分、腿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术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降低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提高腰椎功能和手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狭窄症 老年 经皮椎间孔镜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术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间孔镜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老年性腰椎椎管狭窄症的效果
3
作者 冷清修 丁孟和 +4 位作者 邵毅炜 罗明华 徐斌 邹璇 谢敏波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4年第4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老年性腰椎椎管狭窄症(LS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9月收治的老年LSS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行后路全椎板减压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PLIF)...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老年性腰椎椎管狭窄症(LS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9月收治的老年LSS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行后路全椎板减压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PLIF),观察组行椎间孔镜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手术;对比2组治疗3个月后的手术效果、腰椎功能[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定]及生活质量[采用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评定]。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治疗总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JOA评分、WHOQOL-BREF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ODI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椎间孔镜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老年性LSS效果较好,可改善腰椎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狭窄症 孔镜 单侧路双减压 功能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创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下椎管减压术对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宋京涛 刘利民 +2 位作者 黄鹤 许新 孙东红 《颈腰痛杂志》 2019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研究经皮微创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下椎管减压术对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4-06-2016-06,治疗的58例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单节段狭窄44例,双节段14例,均采用经皮微创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下椎管减压术治疗。... 目的研究经皮微创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下椎管减压术对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4-06-2016-06,治疗的58例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单节段狭窄44例,双节段14例,均采用经皮微创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下椎管减压术治疗。术后随访24~40个月,平均(30.45±3.94)月,观察其手术疗效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58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平均时间(65.22±4.98)min;末次随访时,手术优良率93.10%;术后1个月、6个月和末次随访的VAS腰痛和下肢痛评分以及ODI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末次随访骨性与软性侧隐窝角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结论经皮微创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下椎管减压术治疗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能显著改善患者腰腿疼痛及活动功能,手术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创 孔镜减压 老年腰隐窝狭窄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单、双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短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21
5
作者 徐政 陈金传 刘艺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1期81-83,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PELD)单、双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的短期疗效。方法选取PELD治疗的DLSS患者59例,其中单侧入路潜行双侧减压患者30例(单侧组),双侧入路减压患者29例(双侧组),两组年龄、性别、病变节段等均...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PELD)单、双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的短期疗效。方法选取PELD治疗的DLSS患者59例,其中单侧入路潜行双侧减压患者30例(单侧组),双侧入路减压患者29例(双侧组),两组年龄、性别、病变节段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术后均随访3~8个月,分别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分法(JOA)和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评价手术疗效,应用改良Mac Nab评估术后效果;记录围手术期各项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单侧组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JOA分别为(12.8±3.6)、(25.9±2.7)、(26.1±2.4)分,VAS分别为(5.8±1.2)、(2.4±1.3)、(2.1±1.9)分;双侧组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JOA分别为(13.5±2.6)、(24.8±3.1)、(26.3±2.5)分,VAS分别为(5.3±1.4)、(1.8±1.7)、(1.7±1.5)分。两组术前JOA、VAS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1周、术后3个月JOA、VAS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两组间JOA、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末次随访的改良Mac Nab优良例数分别为24例(80%)、25例(8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组与双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单侧组术后出现1例硬膜囊破裂,1例椎间隙感染,2例减压不彻底;双侧组未见并发症发生,与单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PELD单、双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DLSS,术后短期内神经功能均改善明显,而双侧入路能更好地避免手术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狭窄 经皮孔镜 单侧路双减压 减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入路椎间孔镜双侧减压术与全椎板切除双侧减压术治疗中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比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宗健 王斌 +3 位作者 吾尔开希·托合提 丁江平 李双元 何斌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14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对中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分别采用单侧入路椎间孔镜双侧减压术以及全椎板切除双侧减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中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参照组患者行全椎板切除双侧减压术治疗... 目的探讨对中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分别采用单侧入路椎间孔镜双侧减压术以及全椎板切除双侧减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中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参照组患者行全椎板切除双侧减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行单侧入路椎间孔镜双侧减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量表(ODI)评分及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下床活动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后1、3个月,研究组患者VAS评分、ODI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109.39±11.15)min、下床活动时间(2.99±1.07)d、切口长度(3.06±0.63)cm短于参照组的(125.65±13.53)min、(5.05±1.09)d、(8.16±1.89)cm,术中出血量(128.55±13.49)ml少于参照组的(220.39±19.11)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全椎板切除双侧减压术比较,临床采用单侧入路椎间孔镜双侧减压术治疗中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效果明显,手术创伤小,腰椎功能障碍以及疼痛程度得到显著缓解,且安全性较高,患者预后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孔镜减压 板切除双减压 中老年腰管狭窄症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创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下椎管减压术对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腰椎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景泉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第11期81-83,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下椎管减压术治疗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LSLRS)患者的效果及对侧隐窝狭窄、腰椎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山东省南山医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135例老年LSLR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不...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下椎管减压术治疗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LSLRS)患者的效果及对侧隐窝狭窄、腰椎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山东省南山医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135例老年LSLR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67例)和观察组(68例)。对照组给予经皮椎间孔入路内镜下椎管减压术,观察组给予经皮微创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下椎管减压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腰椎功能、侧隐窝狭窄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至术后3个月,反映腰椎功能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水平呈降低趋势(P<0.05);术后7 d、1个月和3个月观察组的ODI分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7 d软性侧隐窝角及骨性侧隐窝角水平较术前均升高,术后7 d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创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下椎管减压术治疗老年LSLRS可减轻腰腿痛,改善侧隐窝狭窄症状,调控腰椎功能水平,且术后并发症少,提高了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创孔镜减压 隐窝狭窄症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入路椎间孔镜双侧减压治疗中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8
作者 严小明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第17期27-29,共3页
目的探究中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治疗中单侧入路椎间孔镜双侧减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中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100例进行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50例,经椎间孔入路椎间植骨融合治疗)与观察组(50例,... 目的探究中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治疗中单侧入路椎间孔镜双侧减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中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100例进行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50例,经椎间孔入路椎间植骨融合治疗)与观察组(50例,单侧入路椎间孔镜双侧减压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治疗后90 d,观察组临床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围手术期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30 d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0 d、90 d腰椎疾病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侧入路椎间孔镜双侧减压治疗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速度快等优势,对中老年腰椎管狭窄症具有较好临床效果,有助于提高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改善术后疼痛、腰椎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狭窄症 单侧 孔镜减压治疗 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椎间盘突出致腰椎管狭窄症 被引量:29
9
作者 汤锋武 符锋 +3 位作者 蒋显锋 韩广 云晨 张赛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34-1238,共5页
目的评价应用经皮椎间孔镜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椎间盘突出致腰椎管狭窄症(LSS)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采用经皮椎间孔镜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的椎间盘突出致LSS患者,共35例。... 目的评价应用经皮椎间孔镜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椎间盘突出致腰椎管狭窄症(LSS)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采用经皮椎间孔镜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的椎间盘突出致LSS患者,共35例。术后3个月应用改良Maenab标准评定手术疗效,术后6个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u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手术疗效;根据MRI轴位参数,应用MxLiteViewDICOMViewer软件测量手术前后椎管面积的变化。结果35例患者手术平均用时(89.1±8.7)min。术前、术后6个月的VAS分别为(7.9±0.8)、(2.1±0.5)分,ODI分别为(61.5±3.7)、(21.3±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5例患者术后3个月Macnab疗效评定结果显示,优19例(54.4%),良13例(37.1%),可2例(5.7%),差1例(2.9%),优良率为91.4%。与术前比较,术后L3-4、L4-5、L5-S1的椎管面积分别增加(35.7±8.5)mm2、(40.9±4.1)mm2、(42.5±9.1)mm2。术后无硬脊膜破裂,无神经、血管、肠管损伤,无感染病例。最常见的并发症为神经根瞬时感觉异常。结论经皮椎间孔镜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术治疗椎间盘突出致LSS短期疗效好,术后腰椎管的稳定性、再狭窄的风险,以及再狭窄后是否需要再次手术需要进一步的长期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狭窄 减压 外科 经皮孔镜 单侧路双减压
原文传递
单侧双通道内镜与单通道内镜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飞 朱泽源 +3 位作者 廖树良 马杰 罗翼 黄敏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3年第5期29-34,共6页
目的分析单侧双通道内镜与单通道内镜椎板间入路双侧椎管减压术(unilateral laminectomy for bilateral decompression,ULBD)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人民... 目的分析单侧双通道内镜与单通道内镜椎板间入路双侧椎管减压术(unilateral laminectomy for bilateral decompression,ULBD)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单侧双通道内镜ULBD术组(双通道组,n=51)和单侧单通道内镜ULBD术组(单通道组,n=69)。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时MacNab标准评估的优良率;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比较术前、术后3个月的VAS评分、JOA评分及ODI评分。并将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按照临床疗效分为有效组、无效组,统计并比较两组的基线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造成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治疗无效的危险因素。结果双通道组的优良率(84.31%)与单通道组(81.1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通道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单通道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通道组的住院时间长于单通道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的VAS、ODI评分低于术前,JOA评分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的两组间的VAS、JOA、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效组年龄≥75岁,髓内信号为水肿型、囊变型,术前腰椎失稳,术前纤维环破裂患者占比高于有效组,病程相较于有效组长(P<0.05);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年龄≥75岁,病程长,髓内信号为水肿型、囊变型,术前腰椎失稳,术前纤维环破裂是腰椎管狭窄症患者ULBD术治疗无效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单侧双通道内镜与单通道内镜ULBD术对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中双通道具有手术时间短的优势,同时年龄≥75岁,髓内信号为水肿型、囊变型,术前腰椎失稳,术前纤维环破裂是导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治疗效果较差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狭窄症 单侧双通道内镜 单通道内镜 单侧路双减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ndo-ULBD治疗对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鹏 沈忠达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1年第14期35-39,共5页
目的:探讨脊柱内镜下单侧椎板间入路双侧椎管减压(Endo-ULBD)在老年性腰椎管狭窄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对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8月70例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 目的:探讨脊柱内镜下单侧椎板间入路双侧椎管减压(Endo-ULBD)在老年性腰椎管狭窄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对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8月70例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侧棘突旁小切口入路双侧减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Endo-ULBD治疗,两组治疗后2周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并完成6个月随访。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手术指标、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总有效率为97.1%,高于对照组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的VAS、ODI评分均低于手术前,且观察组上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ndo-ULBD用于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中能获得较高的近期疗效,手术创伤较小,能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路双减压 老年性腰管狭窄症 并发症 功能障碍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