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96篇文章
< 1 2 9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磁共振成像参数和临床特征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疗效的影响因素
1
作者 赵红梅 俞璐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9期78-84,共7页
目的 基于磁共振成像(MRI)参数和临床特征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TED)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2022年5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岭市中医院和浙江金华广福肿瘤医院收治的302例LDH患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 基于磁共振成像(MRI)参数和临床特征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TED)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2022年5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岭市中医院和浙江金华广福肿瘤医院收治的302例LDH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PTED治疗,具备1年随访资料。其中,疗效为优良的272例纳入预后良好组,疗效可的30例纳入预后不良组。回顾性收集研究对象一般资料、MRI参数和临床特征。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LDH患者PTED疗效的因素。结果 随访1年,302例LDH患者,优205例,良67例,30例疗效为可,0例疗效为差,预后不良率为9.93%。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吸烟和椎间盘退变Ⅳ级比例更高,手术时间更长,腰大肌横截面面积(CSA)差值绝对值和多裂肌CSA差值绝对值更大,椎间孔面积更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BMI)、性别、饮酒、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纤维环破裂、病变段、Lee分区、Modic改变、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入路和关节镜型号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吸烟(OR=4.179,95%CI:1.035~16.865)、椎间盘退变Ⅳ级(OR=6.863,95%CI:2.049~22.983)、腰大肌CSA差值绝对值> 1.63 cm^(2)(OR=19.084,95%CI:3.566~102.130)和多裂肌CSA差值绝对值> 1.02 cm^(2)(OR=482.525,95%CI:19.538~12 137.347)为LDH患者PTED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椎间孔面积> 118.31 mm^(2)(OR=0.750,95%CI:0.721~0.862)为LDH患者PTED预后不良的保护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吸烟、椎间盘退变Ⅳ级、腰大肌CSA差值> 1.63 cm^(2)和多裂肌CSA差值绝对值> 1.02 cm^(2)是LDH患者PTED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椎间孔面积> 118.31 mm^(2)是LDH患者PTED预后不良的保护因素。临床可筛选预后不良的高危患者,并采取相应的干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症(LDH) 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TED) 磁共振成像(MRI) 临床特征 疗效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N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中的应用
2
作者 吴白龙 杨波 +3 位作者 王雷 王芷玥 李家庭 雷丙俊 《医药前沿》 2024年第32期68-70,共3页
目的:研究磁共振神经成像(MRN)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TE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3年4月蚌埠医科大学附属蚌埠第三人民医院64例行PTED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前检查方法进行分... 目的:研究磁共振神经成像(MRN)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TE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3年4月蚌埠医科大学附属蚌埠第三人民医院64例行PTED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前检查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2例术前行常规腰椎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观察组3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行MRN检查。MRN采用3D-CUBE序列冠状位容积扫描,容积数据通过GE ADW4.7工作站行容积成像(V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多平面重建(MPR),观察脊神经根走行及压迫情况。记录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穿刺次数,透视次数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MRN检查显示神经根走行及压迫情况优于常规序列。观察组的平均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穿刺次数、透视次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MRN显示脊神经根解剖及受压情况具备直观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PTED治疗前完善MRN检查能有效减少穿刺和透视次数、缩减手术时间、控制术中出血,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 磁共振神经成像 脊神经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2种特殊类型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2
3
作者 姚羽 季佳伟 +4 位作者 朱为浩 陈文韬 陈瑞霖 张烽 杨洋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24-629,共6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2种特殊类型脱垂型椎间盘突出症的短期疗效。方法2020年1月~2021年12月我科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7例单节段特殊类型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A型4例,为同侧“双根症状”,B型3例,为双侧“双根症状...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2种特殊类型脱垂型椎间盘突出症的短期疗效。方法2020年1月~2021年12月我科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7例单节段特殊类型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A型4例,为同侧“双根症状”,B型3例,为双侧“双根症状”),术中按照髓核脱垂分型,调整穿刺及椎间孔扩大成形的方向,并利用镜下环锯或动力系统来增大工作套筒头向或尾向角度,处理不同靶点目标。结果手术时间(75±16)min,术后住院时间(3.5±1.5)d。术后7例随访6~12个月,平均9个月。术前、术后、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疼痛VAS评分分别为9(5,10)、2(1,4)、2(0,3)、2(0,3)分,与术前比较,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各时间点之间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ODI分别为(62.1±7.6)%,(19.1±6.2)%,(12.9±8.1)%,(10.3±4.2)%,除术后6个月与末次随访差异无显著性外(P=1.000),其余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末次随访MacNab标准优6例,良1例。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特殊类型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行,短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 椎间盘突出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可行性 被引量:3
4
作者 陈胜 卢长巍 +1 位作者 覃兆捷 汪慧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22期238-240,共3页
目的研究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TED)与椎板开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3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20例患者接受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 目的研究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TED)与椎板开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3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20例患者接受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对照组140例患者接受传统的椎板开窗术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前以及术后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OL-C30)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以及住院时间等围手术期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术后视觉疼痛模拟评分以及术后6个月的生活核心量表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与传统椎板开窗术均可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但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的围手术期的治疗效果更佳,创伤小,患者术后疼痛较小,可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 板开窗 椎间盘突出症 生活质量核心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5
作者 汪磊 李俊杰 常江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18期85-88,共4页
目的对比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TED)和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职工医院2021年10月至2023年6月期间收治的103例LDH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PLIF... 目的对比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TED)和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职工医院2021年10月至2023年6月期间收治的103例LDH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PLIF组(51例,PLIF治疗)和PTED组(52例,PTED治疗),两组患者均术后观察、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前及术后1d、1个月、3个月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术前及术后3、6个月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术后6个月临床疗效,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PTED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PLIF组,切口大小短于PLIF组,术中出血量少于PLIF组;术前、术后1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VAS疼痛评分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随时间延长,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均逐渐降低,且PTED组VAS疼痛评分降低较为明显;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JOA评分、ODI评分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随时间延长,两组患者JOA评分均逐渐升高,ODI评分均逐渐降低,且PTED组JOA评分升高较为明显,ODI评分降低较为明显;PTED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PLIF组;PTED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PLIF组(均P<0.05)。结论相较于PLIF,PTED临床疗效显著,能够缩短手术切口、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同时可有效降低术后疼痛程度、促进腰椎功能恢复,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症 孔镜椎间盘切除 后路融合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与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症的疗效 被引量:4
6
作者 步国强 郝为民 +1 位作者 刘玉亮 宋国华 《当代医学》 2022年第17期50-53,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与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本院收治的64例确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32例。...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与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本院收治的64例确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32例。A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B组采用颈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腰椎功能、手术疗效。结果A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日常生活恢复时间均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A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低于B组,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A组优良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狭窄症效果显著,能降低患者机体创伤程度,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经济适用,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 融合 椎间盘突出合并管狭窄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方式分析及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陈妤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34期220-221,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方式。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4月至2017年11月90例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组,对照组进行传统护理,实验组开展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满意水平;住...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方式。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4月至2017年11月90例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组,对照组进行传统护理,实验组开展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满意水平;住院时间、疼痛缓解时间、腰椎活动正常时间;护理前后患者疼痛状况、JOA分值;切口感染、便秘等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满意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住院时间、疼痛缓解时间、腰椎活动正常时间优于对照组,P <0.05;护理前两组疼痛状况、JOA分值相近,P> 0.05;护理后实验组疼痛状况、JOA分值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切口感染、便秘等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整体护理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腰椎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速术后康复和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 椎间盘突出症 护理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4
8
作者 杨国志 韩志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3期25-27,共3页
目的比较改良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6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非随机同期对照研究及自愿原则将其分为A组(35例)和B... 目的比较改良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6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非随机同期对照研究及自愿原则将其分为A组(35例)和B组(34例)。A组给予改良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治疗,B组给予PTED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住院时间、VAS、ODI评分、手术效果评价情况。结果A组的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少于B组,手术时间短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的VAS、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A组的VAS、ODI评分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3、6个月,A组的优良率分别为74.29%、82.86%、91.43%,略高于B组的61.76%、73.53%、82.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PTED,改良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显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疼痛程度,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经皮孔脊柱内镜技 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 椎间盘突出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围术期护理体会 被引量:4
9
作者 苏子梅 周凤玲 劳雪凤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5年第6期134-135,共2页
目的观察和总结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围术期的护理疗效和体会。方法对39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行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实施围术期心理、体位训练、康复指导等精心护理。结果 3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无切口感... 目的观察和总结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围术期的护理疗效和体会。方法对39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行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实施围术期心理、体位训练、康复指导等精心护理。结果 3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无切口感染等并发症,VAS疼痛评分(2.43±0.92)分明显低于术前(8.56±1.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100%。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患者实施围术期精心护理,可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提升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被引量:63
10
作者 王加旭 邵水霖 +4 位作者 吴继功 张乐乐 高博 李海侠 关鑫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51-255,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4月48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资料,初次椎间盘切除术后6个月再次...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4月48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资料,初次椎间盘切除术后6个月再次出现腰腿痛、麻木,经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经X线、CT及MRI检查明确为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均在局麻下行PTED。结果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5~100 min,(76. 5±16. 5) min;住院时间6~13 d,(8. 6±2. 3) d。住院费2. 6万~3. 4万元,(2. 9±0. 3)万元。48例随访12~46个月,平均26. 9月。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7. 0±1. 0)分,术后12个月降至(0. 9±0. 7)分(t=36. 469,P=0. 000);术前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29. 5±2. 3)%,术后12个月降至(9. 9±1. 4)%(t=71. 503,P=0. 000)。术后12个月按MacNab标准优38例,良6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91. 7%(44/48)。均未出现永久性神经根损伤、硬脊膜撕裂、感染及椎旁血肿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PTED能有效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症状缓解及功能改善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 椎间盘突出症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与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被引量:34
11
作者 常龙 张晨 +3 位作者 张佳林 付斌 夏根 陈德胜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289-292,共4页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TED)与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O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86例LDH患者,按不同手术方式分为PTED组(114例)和ODD组(75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TED)与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O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86例LDH患者,按不同手术方式分为PTED组(114例)和ODD组(75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脊柱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日本腰椎矫形外科学会脊柱功能(JOA)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以及住院满意度评分。结果:PTED组手术时间长于ODD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下床时间均端于ODD组,术后3、6个月ODI评分均低于ODD组,术后3、6个月JOA评分均高于ODD组,术后3个月VAS评分明显低于ODD组,住院满意度评分高于ODD组(均P<0.05)。结论:相较于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疗效更显著,创伤更小,患者术后恢复更快,腰椎功能改善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 开窗减压髓核摘除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视觉模拟量表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8
12
作者 方锋助 牒军 +1 位作者 李展奇 倪建龙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297-300,共4页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复发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PTED治疗的324例LDH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29例)与未复发组(295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TED治疗...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复发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PTED治疗的324例LDH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29例)与未复发组(295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TED治疗LDH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术前和术后3 d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复发组末次随访VAS评分和JOA评分均高于未复发组(均P<0.05)。复发组年龄≥50岁、有吸烟史、体重指数(BMI)≥24 kg/m~2、有糖尿病史、椎间盘退变等级为Ⅳ-Ⅴ级、突出类型为脱出或游离、突出节段为L_(3-4)和L_(4/5)、术后工作强度为久坐久站+重体力工作比例均高于未复发组,LDH病程长于未复发组,矢状面旋转程度、矢状面滑移程度和术后活动程度评分均高于未复发组(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50岁、吸烟史、糖尿病史、术后从事久坐久站+重体力工作、术后活动程度评分≥2.67分是PTED治疗LDH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OR=1.533、1.670、1.557、1.726、1.642,均P<0.05)。结论:高龄、吸烟史、糖尿病史、术后从事久坐久站+重体力工作、术后活动程度过高是PTED治疗LDH后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 复发 视觉模拟量表 日本骨科协会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3D技术辅助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 被引量:7
13
作者 田霖 胡鹏 +8 位作者 宁华秀 耿晓鹏 张汉立 王光林 孙兆忠 张民 李宏达 芦怀旺 谭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45-552,共8页
目的比较数字3D技术辅助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与传统PTED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DLSS)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2019年1... 目的比较数字3D技术辅助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与传统PTED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DLSS)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2019年10月我科114例PTED的临床资料,采用3D技术辅助PTED 55例(观察组),传统PTED 59例(对照组),比较2组建立通道时间、神经根减压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末次随访下肢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以及末次随访疗效(改良MacNab标准)。结果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建立通道时间(10.5±2.5)min,明显短于对照组(12.8±3.5)min(t=-4.018,P=0.000)。观察组神经根减压时间(44.5±9.8)min,对照组(45.0±8.5)min,2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0.256,P=0.798)。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5.1±3.0)ml,对照组(14.4±2.6)ml,2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1.306,P=0.194)。对照组1例行走根损伤,1例术后切口红肿。观察组随访(13.9±3.6)月,对照组(14.6±1.8)月,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1.370,P=0.171)。2组术后3个月、6个月、末次随访VAS评分及ODI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均P=0.000),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34,P=0.630;F=0.295,P=0.588)。末次随访2组改良MacNab标准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4%(53/55)vs.94.9%(56/59),χ^(2)=0.142,P=0.706]。结论数字3D技术辅助PTED与传统PTED治疗DLSS安全、有效,数字3D技术辅助PTED可优化手术操作,缩短手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三维重建 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 退行性腰管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修复治疗青壮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土胜 丁宇 +4 位作者 蒋强 卢正操 杜薇 张晗硕 练诗林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37-546,共10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修复治疗青壮年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修复治疗青壮年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120例LDH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内镜治疗组(A组,n=40),内镜联合一次离心PRP治疗组(B组,n=42)、内镜联合二次离心PRP治疗组(C组,n=38)。记录患者术前、术后7d及术后3、6、12个月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测量术前、术后6、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椎管横截面积(spinal canal crosssectional area,SCSA)、髓核与脑脊液信号强度比值(signal intensity ratio,SIR)、椎间盘高度指数(disc height index,DHI)及椎间盘Pfirrmann分级。术后12个月时采用JOA评分改善率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均完成随访,随访时间24~33(28.02±2.19)个月。随访期间均未发生椎间隙感染、神经根损伤、节段不稳等严重并发症。三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VAS、JOA评分及ODI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VAS、JOA评分及ODI术后7d、3个月时组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个月时A组与C组、B组与C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A组与B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SCSA、SIR及椎间盘Pfirrmann分级三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与B组、A组与C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与C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DHI在术前、术后6、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按照JOA评分改善率评价标准,术后12个月时JOA评分优良率A组为92.5%,B组为95.2%,C组为9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ED联合PRP修复治疗青壮年LDH安全有效,在一定程度上可延缓腰椎间盘的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 椎间盘退变 微创手 富血小板血浆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对单阶段腰椎间盘突出患者ODI、MacNab优良率、Lehmann腰椎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9
15
作者 米盼盼 陈胜乐 +1 位作者 许雅芳 樊国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3期70-72,92,共4页
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对单阶段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MacNab优良率、Lehmann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4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心医院收治的102例单阶段腰... 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对单阶段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MacNab优良率、Lehmann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4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心医院收治的102例单阶段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标准后路推板开窗腰椎间盘切除术;观察组给予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比较术后两组ODI、MacNab优良率、Lehmann腰椎功能。结果术后,观察组ODI显著低于对照组,MacNab优良率和Lehmann腰椎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施行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单阶段腰椎间盘突出症,能使术中出血量减少,手术切口减小,住院时间缩短,手术效果提高,同时使患者在术后生活和工作质量得到改善,因此,该技术值得在临床上作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孔镜 椎间盘切除 微创手 椎间盘突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11
16
作者 王耀生 陈长青 +4 位作者 沈保磊 周影 王成 陈峥龙 林灿斌 《临床骨科杂志》 2016年第6期672-674,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 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PTED治疗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 VAS)评价腰、腿部疼痛程度,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ODI)评价腰椎功能,采用改良MacNab...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 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PTED治疗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 VAS)评价腰、腿部疼痛程度,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ODI)评价腰椎功能,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手术时间60-140 min,术中出血量25-130 ml。36例均获得随访,时间9-24个月。无硬膜囊破裂、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发生。1例术后当天出现一过性神经麻痹症状,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3例1周内复发,2例行PTED返修,1例行后路减压内固定术。术后各时段VAS评分及ODI均较术前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35例术后9个月根据改良 MacNab标准评定疗效,优良率为91.4%。结论 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势,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孔镜椎间盘切除 椎间盘突出 微创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与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症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李伟 邱龙顺 +2 位作者 黄新 陈欣 池广浩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319-322,共4页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与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腰4/5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症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组(41例)和B组(39例)。A组采取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与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腰4/5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症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组(41例)和B组(39例)。A组采取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B组采取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治疗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和治疗前后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A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恢复日常生活时间均明显优于B组(均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ODI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手术后不同时间段内A组ODI评分均明显低于B组(均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JOA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术后不同时间段内A组JOA评分均明显高于B组(均P<0.05)。A组优良率明显高于B组(92.68%与73.68%)(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症患者采取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不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以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疗效也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症 管狭窄 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 融合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对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后凸畸形患者腰椎功能及血清IL-6、TNF-α、hs-CRP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宋飞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28期85-88,共4页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对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后凸畸形患者腰椎功能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70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后凸畸形患者...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对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后凸畸形患者腰椎功能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70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后凸畸形患者,依据乱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试验组患者进行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腰椎功能及治疗前后血清hs-CRP、TNF-α、IL-6水平。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试验组VAS评分(3.17±1.10)分、ODI评分(29.36±5.24)分低于对照组的(5.15±2.16)、(45.64±11.12)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s-CRP、TNF-α、IL-6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椎间孔镜切除术可有效改善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后凸畸形患者腰椎功能,降低患者疼痛程度,降低血清IL-6、TNF-α、hs-CRP水平,且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症 后凸畸形 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 功能 白细胞介素 肿瘤坏死因子 超敏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 被引量:10
19
作者 张丽娟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期175-176,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疗效。方法对38例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术前术后护理及护理后临床疗效。结果 38例手术患者均无护理并发症发生;术后VAS疼...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疗效。方法对38例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术前术后护理及护理后临床疗效。结果 38例手术患者均无护理并发症发生;术后VAS疼痛评分(2.51±0.98)分显著低于术前VAS疼痛评分(8.34±1.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住院时间6~9 d,平均住院时间(7.1±0.8)d。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有效的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孔镜 椎间盘切除 椎间盘突出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11
20
作者 唐自银 张波 +3 位作者 王波 陈玉坤 孟海进 刘成豪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21期82-85,共4页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TED)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F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抽取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88例符合纳排标准、随访资料完整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TED)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F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抽取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88例符合纳排标准、随访资料完整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PTED组(n=44)与FD组(n=44)。PTED组采用PTED方法进行治疗,FD组采用FD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手术相关指标、疼痛情况、腰椎功能障碍程度、脊柱稳定性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周,PTED组的手术优良率为95.45%,显著高于FD组的81.82%(P<0.05)。PTED组的手术时间长于FD组,但切口长度、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FD组,术中出血量少于FD组(P<0.05)。术后1 d、2周、3个月,两组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均低于术前,且PTED组低于FD组(P<0.05);术后2周、3个月,两组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均低于术前,且PTED组低于FD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的腰椎曲度、腰椎前凸角度、腰骨倾斜角均大于术前,且PTED组大于FD组(P<0.05)。PTED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3.64%,显著低于FD组的22.73%(P<0.05)。结论相较于FD,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效果好、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可作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理想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 板开窗髓核摘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