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4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后骨水泥渗漏的危险因素分析
1
作者 谭斌 《大医生》 2025年第3期111-113,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后骨水泥渗漏(BCL)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4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脑科医院收治的50例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 目的探讨影响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后骨水泥渗漏(BCL)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4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脑科医院收治的50例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PVP治疗,术后1周内接受CT检查,根据是否发生BCL分为发生BCL组(18例)与未发生BCL组(32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影响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PVP后发生BCL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发生BCL组患者重度椎体压缩程度整体高于未发生BCL组,椎体CT值低于未发生BCL组,骨水泥注射量高于未发生BCL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椎体压缩程度为重度、椎体CT值降低、骨水泥注射量多均是影响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PVP后发生BCL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PVP后发生BCL受椎体压缩程度、椎体CT值、骨水泥注射量影响,临床应密切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 骨水泥渗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下高选择穿刺技术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石岩 魏志凌 +1 位作者 孟令鑫 宋华伟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2期157-161,共5页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下高选择穿刺技术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1月北京市海淀医院收治的7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PVP,根据辅助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下高选择穿刺技术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1月北京市海淀医院收治的7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PVP,根据辅助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机器人辅助,35例)和对照组(C臂透视辅助,35例)。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前和术后视觉疼痛模拟量表(VAS)评分、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椎体Cobb角,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透视次数、隐性失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VAS评分、ODI评分均低于术前,JOA评分高于术前,椎体Cobb角小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VAS评分、ODI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椎体Cobb角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选择机器人辅助下高选择穿刺技术进行PVP,有助于手术顺利进行,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降低腰痛对患者正常生活的影响,且手术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骨壮骨方加减辅助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对术后腰椎功能、康复进程及成骨与破骨细胞活性调节效应的影响
3
作者 胡万钧 李新春 甘发荣 《河北中医》 2024年第8期1283-1287,共5页
目的观察接骨壮骨方加减辅助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对术后腰椎功能、康复进程及成骨与破骨细胞活性调节效应的影响。方法将70例OVCF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5例予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 目的观察接骨壮骨方加减辅助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对术后腰椎功能、康复进程及成骨与破骨细胞活性调节效应的影响。方法将70例OVCF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5例予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术后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接骨壮骨方加减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解剖影像学指标(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线高度、伤椎Cobb角)、康复进程(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恢复正常活动时间)、成骨与破骨细胞活性[骨钙素、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ⅠN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尿羟脯氨酸/尿肌酐(OHP/Cr)、骨密度],统计2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14%(34/35),对照组总有效率77.14%(27/3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疼痛VAS、ODI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恢复正常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骨钙素、PⅠNP、骨密度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BALP、TRACP、OHP/Cr均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骨钙素、PⅠNP、骨密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BALP、TRACP、OHP/Cr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线高度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伤椎Cobb角均减小(P<0.05);治疗组治疗后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线高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伤椎Cobb角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骨壮骨方加减辅助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OVCF,能减轻患者疼痛,提高腰椎功能,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提高骨密度,恢复伤椎解剖学结构,增强疗效,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骨折 椎体 术后腰椎功能 康复进程 成骨与破骨细胞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对脊柱肿瘤患者围术期指标及脊柱稳定性的影响
4
作者 吴冬灵 王杰斌 《黑龙江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1184-1186,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脊柱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脊柱肿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行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行PVP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脊柱稳定性、脊...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脊柱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脊柱肿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行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行PVP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脊柱稳定性、脊柱功能、疼痛评分、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腰椎前凸角高于对照组,胸椎后凸角、矢状面平衡低于对照组,术后ODI评分、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VP治疗脊柱肿瘤效果更佳,可减轻手术创伤,加快脊柱功能恢复,减轻对脊柱稳定性的损害,且并发症少,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肿瘤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围术期指标 脊柱稳定性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对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生物力学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5
作者 曹小冬 《大医生》 2024年第2期4-6,共3页
目的 探究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对其生物力学及疼痛程度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5月金湖县中医院收治的70例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采用... 目的 探究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对其生物力学及疼痛程度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5月金湖县中医院收治的70例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采用切开复位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和观察组(35例,采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改善状况、腰椎功能。结果 术后3 d,观察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术后3 d、3个月观察组患者后凸Cobb'角均小于对照组,椎体前缘高度均大于对照组(均P <0.05),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可改善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腰椎功能及后凸Cobb'角、椎骨高度,降低疼痛程度,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老年胸腰椎骨折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良、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
6
作者 何景力 杜晶 刘钊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021-0024,共4页
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良、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医院接收的椎体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患者90例进行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开放式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良、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医院接收的椎体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患者90例进行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开放式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恢复时间,比较两组疼痛程度、椎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下地行走时间、完全负重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术后3个月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ODI指数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Barthel指数及GQOL-74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治疗椎体良、恶性肿瘤患者采取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具有速度快,出血少及尽早恢复的优势,促使患者术后疼痛快速缓解,进一步改善椎体功能,恢复良好的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 良性肿瘤 恶性肿瘤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疼痛程度 椎体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水泥灌注率对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病人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早期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牛茂林 吴大鹏 +2 位作者 赵恩典 孙浩远 梁秋冬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4年第11期1121-1125,共5页
目的探究不同骨水泥灌注率对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病人早期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67例因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行PVP手术的老年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病人骨水泥灌注率将病人分为高灌... 目的探究不同骨水泥灌注率对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病人早期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67例因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行PVP手术的老年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病人骨水泥灌注率将病人分为高灌注率组(20%≤骨水泥灌注率<30%,Ⅰ组,n=71)和低灌注率组(10%≤骨水泥灌注率<20%,Ⅱ组,n=96)。比较2组术前、术后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骨水泥渗漏率、术后邻近椎体骨折率、术后伤椎再骨折率。结果2组病人术后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2组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骨水泥渗漏率为42.25%,邻近椎体骨折率为18.31%,Ⅱ组骨水泥渗漏率为23.95%,邻近椎体骨折率为7.2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伤椎再骨折率为2.82%,Ⅱ组伤椎再骨折率为4.17%,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水泥灌注率在10%~30%的范围内时,早期临床疗效无差异,但低骨水泥灌注率可以降低骨水泥渗漏及邻近椎体骨折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骨水泥灌注率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上段胸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在手术机器人辅助下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吴沧陆 王鑫 +2 位作者 李展振 张海存 程芳苓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2期235-238,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中上段胸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在手术机器人辅助与徒手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35例中上段胸椎OVCF患者作为观察组(“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下... 目的探讨分析中上段胸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在手术机器人辅助与徒手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35例中上段胸椎OVCF患者作为观察组(“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下行PVP治疗)和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35例中上段胸椎OVCF患者作为对照组(徒手PV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手术指标(手术时间、骨水泥用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骨水泥渗漏、感染、血管栓塞),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椎体后凸角度(Cobb角)。结果两组在一般资料比较上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手术指标方面,观察组在手术时间、骨水泥用量、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方面,观察组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均未出现感染及血管栓塞。临床疗效方面,两组术后末次随访时VAS评分、ODI指数及Cobb角较术前比较均有所下降(P<0.05),而两组在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徒手PVP治疗中上段胸椎OVCF比较,“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下行PVP治疗不仅具有相同的临床疗效,还可以优化手术指标、降低骨水泥渗漏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上段胸椎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骨科手术机器人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渗漏致邻椎骨折风险的有限元分析
9
作者 张高翔 张庆国 《中国医学装备》 2025年第3期29-36,42,共9页
目的:应用有限元分析(FEA)研究胸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行经皮脊柱后凸成形术(PKP)中,椎体前上方骨水泥渗漏后相邻椎体应力的变化及邻椎骨折的风险。方法:收集2023年5月至2023年9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例82岁... 目的:应用有限元分析(FEA)研究胸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行经皮脊柱后凸成形术(PKP)中,椎体前上方骨水泥渗漏后相邻椎体应力的变化及邻椎骨折的风险。方法:收集2023年5月至2023年9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例82岁女性行两次PKP的胸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资料。患者2023年5月胸10(T10)椎体骨折,PKP治疗中椎体前上方骨水泥渗漏;2023年9月相邻胸9(T9)椎体发生骨折,且T9椎体前下方MRI信号异常,与骨水泥渗漏位置接近。依据手术前后两次CT图像分别应用Mimics21.0、Geomagic Studio2014和HyperMesh14.0软件共建立3组模型,即术前模型组、术后骨水泥渗漏模型组和术后骨水泥未渗漏模型组。使用MSC.Patran2019和MSC.Nastran2019软件优化3组模型,对比分析直立、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和左右旋转7个状态下骨折相邻椎体及骨水泥渗漏相关椎体所受应力及其差异。结果:骨水泥固定成形节段的相邻椎体、终板及椎间盘应力均呈现PKP术后骨水泥渗漏模型组高于术后骨水泥未渗漏模型组,且高于PKP术前模型组。PKP术后骨水泥渗漏模型组在椎体T9、T10、T11上的应力增量分别为29.61%~110.81%、7.11%~166.01%、51.49%~123.88%,明显高于术后骨水泥未渗漏模型组,其中T9椎体在前屈、后伸、左右旋转状态下,以及T10椎体在左右旋转和T11椎体在前屈、左侧弯、左右旋转状态下应力增量均为显著。术后骨水泥渗漏模型组对应的相邻终板以及相邻椎间盘的应力增量明显高于术后骨水泥未渗漏模型组,其中T9下终板在直立、前屈、后伸、左右旋转状态下和T10上终板在左侧弯、左右旋转、T10下终板在右旋转、T9~T10椎间盘在前屈、左右旋转以及T10~T11椎间盘在直立、左侧弯、右旋转状态下应力增量更加明显。结论:PKP术中骨水泥前上方渗漏导致相邻椎体生物力学改变,受到的应力发生变化,并可能增加邻椎骨折的风险。临床PKP术中,减少骨水泥渗漏的发生率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经皮穿刺脊柱后凸成形术 骨水泥渗漏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弓根螺钉与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联合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段骨折的效果研究
10
作者 王木强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10期69-71,75,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percutnaeous pedicle screws,PPS)与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 plasty,PVP)联合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段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percutnaeous pedicle screws,PPS)与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 plasty,PVP)联合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段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1年9月期间于新泰市人民医院就诊的102例OVC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52例。,对照组行单纯PVP治疗,研究组行PPS联合PVP治疗。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椎骨水泥用量,术前与术后6个月椎体高度、矢状面椎体后凸角(Cobb角)、椎体疼痛与功能障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P<0.05),2组术中出血量、伤椎骨水泥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Cobb角及椎体高度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Cobb角较对照组低(P<0.05),椎体高度百分比较对照组高(P<0.05)。术前,2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ability index,O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VAS评分及ODI指数较对照组低(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PS与PVP联合治疗OVCF效果确切,能够有效复位伤椎,维持椎体高度,改善疼痛与椎体功能障碍问题,具有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弓根螺钉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胸腰段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与双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在骨质疏松型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亮 李栋 +2 位作者 王栋 刘凯 张庆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8期50-52,57,共4页
目的:探讨单侧与双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在骨质疏松型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21年3月—2023年1月收治的100例骨质疏松型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单侧与双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在骨质疏松型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21年3月—2023年1月收治的100例骨质疏松型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双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观察组采用单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对比2组临床疗效、术中指标、腰椎功能障碍、疼痛程度及骨代谢水平.结果:2组临床疗效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长短于对照组,骨水泥注入量少于对照组,术中透视次数小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功能障碍、视觉模拟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骨代谢水平的各个维度指标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质疏松型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采用单侧或双侧椎弓根穿刺注入骨水泥均可对椎体起到支撑作用且不影响骨代谢指标,但单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较双侧穿刺手术效率更高,对功能及疼痛的改善更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性骨折 单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双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原文传递
1例高龄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患者术后突发肺栓塞的急救护理
12
作者 张玉梅 李小丹 《医药前沿》 2024年第7期66-68,共3页
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是高发于老年人群的疾病。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具有时间短、创面小、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等优点,在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治疗中效果显著。但医护人员易忽视PVP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发生风险。本文总结... 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是高发于老年人群的疾病。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具有时间短、创面小、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等优点,在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治疗中效果显著。但医护人员易忽视PVP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发生风险。本文总结1例高龄行PVP患者术后突发急性肺栓塞的急救护理经验,以为患者明确诊断和溶栓抗凝等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护理 高龄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对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的疗效
13
作者 殷实 张卢 倪晓辉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9期2129-2132,共4页
目的:探究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应用在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盐城市大丰人民医院2018年4月~2023年4月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患者90例,随机分为微创组和传统组,各45例。传统组予以常规保守治疗,微创组予以经皮穿刺椎体成形... 目的:探究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应用在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盐城市大丰人民医院2018年4月~2023年4月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患者90例,随机分为微创组和传统组,各45例。传统组予以常规保守治疗,微创组予以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Cobb角、疼痛及功能障碍程度等指标。结果:与传统组80.00%(36/45)比较,微创组总有效率95.56%(43/45)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6个月,微创组Cobb角(9.46±1.05)°、(8.04±0.42)°显著低于传统组(17.64±1.12)°、(16.83±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6个月,微创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法(VAS)、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评分[(2.67±0.23)分、(1.42±0.18)分、(17.54±2.32)分及(10.67±1.43)分]显著低于传统组[(4.35±0.45)分、(3.41±0.34)分、(25.56±3.26)分及(17.54±1.8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传统组15.56%(7/45)比较,微创组并发症发生率4.44%(2/45)与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躯体角色、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及社会功能评分[(83.21±3.65)分、(79.42±3.27)分、(80.45±3.46)分及(82.53±3.42)分]均明显高于传统组[(75.32±3.71)分、(71.32±3.42)分、(76.52±3.45)分及(76.08±3.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施用在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患者内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Cobb角、功能障碍程度,缓解疼痛,存在手术安全性,增强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脊柱骨折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老年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刺椎体球囊扩张成形术应用于高龄骨质疏松性胸腰段压缩骨折治疗的效果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评价
14
作者 龚海 冯政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9期0046-0049,共4页
将经皮穿刺椎体球囊扩张成形术(PKP)应用于高龄骨质疏松性胸段压缩骨折(OVCF)患者中,并评价该方式的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方法 江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为研究探究患者的来源地,首位、末位入院节点分别为2021年4月、2024年4月,择取48例应用... 将经皮穿刺椎体球囊扩张成形术(PKP)应用于高龄骨质疏松性胸段压缩骨折(OVCF)患者中,并评价该方式的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方法 江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为研究探究患者的来源地,首位、末位入院节点分别为2021年4月、2024年4月,择取48例应用随机原则划分为2组,分别展开传统手术方式、PKP,进而评价不同手术方式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疾病治疗相关指标均展现更为理想的水平(P<0.05);患者手术治疗结束后出现并发症人次数量无显著差距(P>0.05);SF-36量表观察组选项相加呈现水平更高(P<0.05)。结论 高龄骨质疏松性胸腰段压缩骨折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时,予以PKP进行干预能够获取良好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次数的同时,减轻术后疼痛,对机体恢复有着明显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 胸腰段压缩骨折 经皮穿刺椎体球囊扩张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阿片麻醉在老年患者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研究
15
作者 梁鹏 李娜 蒋倩敏 《系统医学》 2024年第20期1-4,20,共5页
目的分析低阿片麻醉在老年患者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非随机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6月于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东莞市儿童医院)行1个节段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标准阿片... 目的分析低阿片麻醉在老年患者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非随机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6月于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东莞市儿童医院)行1个节段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标准阿片药麻醉,n=50)和观察组(低阿片药麻醉,n=50)。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收缩压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不同时间点麻醉深度监测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拔管时间为(8.52±3.75)min,短于对照组的(16.21±4.4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76,P<0.05);观察组术后意识状态及认知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术后谵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应用低阿片麻醉,术中镇静深度、稳定血压效果确切,对意识、认知功能影响小,还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麻醉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阿片麻醉 老年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认知功能 意识状态 镇静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与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中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
16
作者 王宝胜 王旭东 +2 位作者 武恒洋 夏斯伟 赵秋娴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31期83-86,共4页
目的比较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与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中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3年5月盐城市亭湖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7例中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 目的比较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与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中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3年5月盐城市亭湖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7例中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6例)。观察组接受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长、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观察组的伤椎后凸Cobb角小于对照组,椎体前缘高度大于对照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低于对照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两组的术后伤椎再骨折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椎弓根钉内固定术,采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中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更有利于恢复椎体高度和强度,改善脊柱功能,促进患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椎弓根钉内固定术 胸腰椎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不愈合的临床应用
17
作者 张沙沙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0期34-37,共4页
目的: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不愈合患者接受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的效果。方法:以随机、双盲法将2022年1月—2023年8月在黔西市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4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不愈合患者均分为球囊成形术组、穿刺成形术组,球囊成形... 目的: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不愈合患者接受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的效果。方法:以随机、双盲法将2022年1月—2023年8月在黔西市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4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不愈合患者均分为球囊成形术组、穿刺成形术组,球囊成形术组应用经皮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穿刺成形术组应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并对治疗效果、术后结果、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统计对比。结果:(1)穿刺成形术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球囊成形术组,差异显著(P<0.05)。(2)穿刺成形术组的术后效果优于球囊成形术组,差异显著(P<0.05)。(3)穿刺成形术组的疼痛程度较球囊成形术组低,差异显著(P<0.05)。(4)穿刺成形术组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低于球囊成形术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对骨质疏松性骨折不愈合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为患者应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可控制患者术后疼痛的出现,缩短患者手术治疗的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压力,确保骨水泥灌注的效果,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维护患者的身心健康,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不愈合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疼痛程度 并发症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影响
18
作者 张瑞龙 赵向辉 仝尊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285-288,共4页
目的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TCF)患者腰椎功能及血清前列腺素E2(PGE2)、P物质(SP)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5月期间许昌中医院收治的92例TCF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6例。对照组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 目的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TCF)患者腰椎功能及血清前列腺素E2(PGE2)、P物质(SP)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5月期间许昌中医院收治的92例TCF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6例。对照组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观察组行PVP。比较2组围术期指标、手术前后血清PGE2、SP水平及影像学参数(椎体前缘高度、椎体Cobb角)、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2组血清SP、PGE2水平均较术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OD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0.87% vs 21.7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F患者采用PVP治疗,能降低PGE2、SP水平,改善腰椎功能,促进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腰椎功能 影像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痛逐瘀汤联合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临床观察
19
作者 茅义鹏 李晓芸 黄军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3期67-69,共3页
目的观察身痛逐瘀汤加减联合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2例OVCF患者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两组患者均采取PVP手术治疗,术后均给予引导式教育等常规处理。对照组和... 目的观察身痛逐瘀汤加减联合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2例OVCF患者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两组患者均采取PVP手术治疗,术后均给予引导式教育等常规处理。对照组和治疗组于术后第1天分别给予口服伤科接骨片和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治疗周期为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周和治疗1个月后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腰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的改变情况,并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77%(30/3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3.87%(26/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和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JO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身痛逐瘀汤加减联合PVP治疗OVCF患者效果确切,能有效降低患者腰背部疼痛感,改善患者腰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身痛逐瘀汤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病变32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喜庆 吕开红 张勇 《临床骨科杂志》 2008年第1期27-28,共2页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对骨质疏松导致的椎体骨折、椎体血管瘤、椎体肿瘤等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2例38节病变椎体,在C臂X线机监视下应用骨穿针经皮穿刺到病变椎体,将骨水泥注入其内。结果32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24h...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对骨质疏松导致的椎体骨折、椎体血管瘤、椎体肿瘤等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2例38节病变椎体,在C臂X线机监视下应用骨穿针经皮穿刺到病变椎体,将骨水泥注入其内。结果32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24h局部疼痛显著减轻或消失30例,有效率93%;1例转移瘤术后10d疼痛显著减轻。32例经过6~12个月随访,除1例转移瘤患者死于原发病外,余患者无疼痛加重或复发,患椎无塌陷发生。结论对骨质疏松导致的椎体骨折、椎体血管瘤、椎体肿瘤,椎体成形术能增加椎体强度,有效缓解疼痛,是治疗椎体病变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成形术 脊柱疾病/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