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6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导引下经皮穿刺肺活检术取材方法对不同大小的肺部病变诊断价值及安全性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刘运秋 王丽晔 +5 位作者 唐晓霞 李学英 刘景旺 刘淑芬 刘向欣 韩林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1期108-112,共5页
目的探讨CT导引下经皮穿刺肺活检术三种取材方法对不同大小的肺部病变诊断价值和安全性。方法适合CT导引下经皮穿刺肺活检术的肺部肿块或结节患者,随机分为切割活检组、针吸活检组及切割加针吸活检组,共206例,经手术病理、临床综合分析... 目的探讨CT导引下经皮穿刺肺活检术三种取材方法对不同大小的肺部病变诊断价值和安全性。方法适合CT导引下经皮穿刺肺活检术的肺部肿块或结节患者,随机分为切割活检组、针吸活检组及切割加针吸活检组,共206例,经手术病理、临床综合分析+临床随访符合恶性肿瘤者共138例,其中切割活检组47例,针吸活检组45例,切割加针吸活检组46例。比较三种取材方法不同大小的肺部病变诊断价值和安全性。结果①206例CT导引下经皮穿刺肺活检术总的诊断正确率为74.76%(154/206),病灶直径<3 cm组与直径≥3 cm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54.26%(51/94)和91.96%(103/112),差异有显著性(χ2=38.5104,P=0.0001)。直径<3 cm的病灶中,切割加针吸组的诊断正确率最高,差异有显著性(χ2=7.9762,P=0.0185)。直径≥3 cm的病灶中,三组差异无显著性(Fisher's精确检验P=0.2110)。②病灶直径<3 cm组与直径≥3 cm组的气胸发生率分别为12.77%(12/94)和0%(0/112),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2.77%(12/94)和3.57%(4/112),差异均有显著性(Fisher’s精确检验,气胸χ2=15.1823,P<0.0001;出血χ2=6.0311,P=0.0141)。结论 CT导引下经皮穿刺肺活检术中,直径≥3 cm组诊断正确率高,并发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肺活检术 不同大小的部病变 取材方法 诊断价值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导引下经皮穿刺肺活检术三种取材方法对肺部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唐晓霞 刘运秋 兰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4期3863-3866,共4页
目的探讨CT导引穿刺活检三种取材方法对肺部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适合CT导引下经皮穿刺肺活检术的肺部肿块或结节患者,随机分为切割活检组、针吸活检组及切割加针吸活检组,共206例,经手术病理、临床综合分析+临床随访符合恶性肿瘤者... 目的探讨CT导引穿刺活检三种取材方法对肺部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适合CT导引下经皮穿刺肺活检术的肺部肿块或结节患者,随机分为切割活检组、针吸活检组及切割加针吸活检组,共206例,经手术病理、临床综合分析+临床随访符合恶性肿瘤者共138例,其中切割活检组47例,针吸活检组45例,切割加针吸活检组46例。比较三种取材方法对肺部恶性病变的诊断准确性。结果切割、针吸和切割加针吸三种方法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相同,均为1.0000;灵敏度分别为0.7500、0.6875和0.9231,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8571、0.7500和0.9565,Youden指数分别为0.7500、0.6875和0.9231;在恶性病变病理组织学分型中,三组总的诊断正确率为69.57%(96/138),其中切割组、针吸组和切割加针吸组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72.34%(34/47)、44.44%(20/45)和91.30%(42/46),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8515,P<0.001)。结论 CT导引下经皮穿刺肺活检术中,切割加针吸对肺部恶性病变的诊断准确性及病理组织学分型正确率高于单纯切割或针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肺活检术 介入 取材方法 恶性病变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OSE技术联合四维导航引导CT定位在经皮穿刺肺活检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张乐天 陶磊 +3 位作者 王晓林 李星虹 王钧 张莹 《中国医学装备》 2021年第6期99-102,共4页
目的:探讨快速现场细胞学评估(C-ROSE)技术联合四维导航引导CT定位在经皮穿刺肺活检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经手术病理确诊并行CT引导肺穿刺活检术的588例肺结节患者,将其分为采用C-ROSE联合四维导航引导CT肺穿刺活检术的联合组(138例)... 目的:探讨快速现场细胞学评估(C-ROSE)技术联合四维导航引导CT定位在经皮穿刺肺活检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经手术病理确诊并行CT引导肺穿刺活检术的588例肺结节患者,将其分为采用C-ROSE联合四维导航引导CT肺穿刺活检术的联合组(138例)、四维导航引导CT肺穿刺活检术的四维组(150例)、常规CT引导肺穿刺活检术的常规组(150例)和C-ROSE指导常规引导肺穿刺活检术的C-ROSE组(150例)。根据穿刺情况评价疾病良恶性,采用四表格法分析不同穿刺活检术对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结果,并进行比较。结果:联合组、四维组、常规组和C-ROSE组病理诊断结果评价良恶性病变的灵敏度分别为93.68%、82.61%、70.70%和74.19%,特异度分别为97.67%、86.21%、66.67%和61.40%,准确率分别为94.93%、84.00%、69.33%和69.33%;4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953,x^(2)=24.083,x^(2)=40.373;P<0.05)。结论:C-ROSE技术联合四维导航引导CT定位预测肺结节患者良恶性具有较高的诊断率,可为提早预测疾病类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现场细胞学评估(C-ROSE) 四维导航 CT定位 经皮穿刺肺活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术诊断肺结核的效果与安全性 被引量:1
4
作者 袁秀敏 李茵茵 +3 位作者 乌兰图雅 崔巍 于淼 刘强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1期193-194,共2页
目的:探讨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术诊断肺结核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2009年6月~2013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1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使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术对这21例患者进行了检查。结果:这21例患... 目的:探讨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术诊断肺结核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2009年6月~2013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1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使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术对这21例患者进行了检查。结果:这21例患者全部穿刺成功,且均被确诊患有肺结核。在这21例患者中,有1例(占4.76%)患者在穿刺的过程中发生了气胸。由于其气胸的症状非常轻,因此我们未对其进行特殊的治疗,其在5天后自行痊愈。有2例(占9.52%)患者在穿刺后出现了痰中带血或少量咯血的症状。经止血治疗后,这两例患者全部康复。有1例(占4.76%)患者在穿刺后出现了胸痛的症状。经止痛治疗后,这例患者康复出院。这21例患者发生穿刺并发症的几率为19.04%。结论: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术诊断肺结核准确性高,而且比较安全。此诊断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术 结核 诊断 效果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支气管镜肺活检术及经皮穿刺肺活检术联合快速现场细胞学评价在肺部阴影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炜 王玉梅 +3 位作者 陈茗 李森龙 郭丽华 施恋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0年第10期1719-1722,1726,共5页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肺活检术及经皮穿刺肺活检术联合快速现场细胞学评价(C-ROSE)在肺部阴影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8月影像学提示疑难肺部阴影的患者61例,将其按照是否进行快速现场细胞学评价(C-ROSE)分为2...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肺活检术及经皮穿刺肺活检术联合快速现场细胞学评价(C-ROSE)在肺部阴影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8月影像学提示疑难肺部阴影的患者61例,将其按照是否进行快速现场细胞学评价(C-ROSE)分为2组,其中C-ROSE组32例,非C-ROSE组29例。以术后常规细胞及组织学病检结果为金标准。结果C-ROSE组确诊率为87.5%,其中CT引导下的C-ROSE确诊率达到100%(4例)。非C-ROSE组确诊率为79.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2,P<0.01)。C-ROSE组的穿刺次数少于非C-ROSE组(4.40±1.43 vs 6.03±1.5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7,P<0.01)。结论在诊断肺部阴影性质时,肺活检技术联合快速现场细胞学评价(C-ROSE)的确诊率高,有效可靠;在预防并发症方面,术中C-ROSE技术可提示病变组织部位,减少了穿刺次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现场细胞学评价 经支气管镜 经皮穿刺肺活检术 疾病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术在肺外周病变中的应用
6
作者 刘兴茂 李淑花 +1 位作者 阿布都沙拉木·艾买尔 王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092-095,共4页
研究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术对肺外周病变的诊断效果。方法 本研究中,将X线诊断结果、多层螺旋CT诊断结果以及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术的诊断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数据主要源于68例患者的具体情况,金标准为标准三种诊断结果。结果 X... 研究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术对肺外周病变的诊断效果。方法 本研究中,将X线诊断结果、多层螺旋CT诊断结果以及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术的诊断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数据主要源于68例患者的具体情况,金标准为标准三种诊断结果。结果 X线和多层螺旋CT诊断的恶性病变准确率分别为14.70%和19.11%,而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术的准确率为23.52%;恶性病变中的腺癌、鳞癌和小细胞癌等准确性提升尤为显著。对良性病变的诊断中,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术的准确性也达到了最高,为76.48%,明显优于X线(85.30%)和多层螺旋CT(80.89%)的诊断。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在肺外周病变的诊断中表现出高度的精确性,尤其在鉴别恶性病变方面成效突出,故其在临床实践中的推广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术 外周病变 多层螺旋CT 恶性病变 诊断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三角定位法精准引导CT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7
作者 桑池学 黄大侠 +1 位作者 郑舒豪 刘和林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5年第1期66-69,共4页
目的 探讨空间三角定位法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CT-G PLB)中的临床价值,包括其对诊断准确性、穿刺损伤、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2020年明至2023年10月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收入的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92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 目的 探讨空间三角定位法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CT-G PLB)中的临床价值,包括其对诊断准确性、穿刺损伤、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2020年明至2023年10月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收入的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92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予CT-GPLB检查。依据随机数表将患者简单随机分为A组、B组,每组46例。A组予空间三角定位法行CT-GPLB,B组予传统方法行CT-GPLB。比较两组患者CT-GPLB结果、穿刺效率指标穿刺次数、一次进针成功率、二次进针成功率、穿刺操作时间、穿刺损害指标(术区出血率、术区出血量、气胸发生率、气胸肺压缩程度)、其余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分析空间三角定位法精准引导CT-GPLB应用价值。结果 92例患者中,共有89例经病理检查后确诊,两组患者CT-GPLB确诊率及病理结果分布比较(P>0.05)。与B组比较, A组患者穿刺次数更少,一次成功率更高,穿刺操作时间更短(P<0.05)。与B组比较,A组患者穿刺病灶区出血率、气胸发生率占比更少,出血患者出血量更少,气胸患者肺压缩程度更轻(P<0.05)。除出血与气胸外,两组患者其余并发症发生率比较(P>0.05)。与B组相比,A组总满意度(45/46 vs 39/46)更高(P<0.05)。结论 空间三角定位法精准引导CT-GPLB较传统CT-GPLB穿刺效率更高,能减少患者穿刺损害,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占位性病变 空间三角定位法 经皮穿刺 穿刺效率 穿刺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联合快速现场评价技术诊断肺黏膜相关组织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1例并文献复习
8
作者 王云 廖江荣 +1 位作者 马光凤 王黔宇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10期1257-1259,共3页
肺黏膜相关组织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extranodal marginal zone B cell lymphoma of 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derived,MALT)是一种肺部少见疾病,该疾病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没有特异的肿瘤标志物,临床上极易误诊... 肺黏膜相关组织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extranodal marginal zone B cell lymphoma of 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derived,MALT)是一种肺部少见疾病,该疾病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没有特异的肿瘤标志物,临床上极易误诊为肺结核、肺炎、肺癌等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相关组织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 CT引导下经皮穿刺 快速现场评价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良恶性肺结节鉴别诊断中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应用价值
9
作者 李腾飞 李俊霞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5年第3期173-175,共3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应用于肺结节良恶性诊断的效果,并分析其诊断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洛阳伊洛医院2020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80例肺结节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予以多层螺旋CT检查与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并...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应用于肺结节良恶性诊断的效果,并分析其诊断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洛阳伊洛医院2020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80例肺结节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予以多层螺旋CT检查与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并以手术病理或随访观察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这两种检查方法对肺结节良恶性和疾病类型的诊断效果,并统计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研究80例患者经手术病理或随访观察确诊为恶性47例,良性33例,CT检查诊断灵敏度82.98%,特异度78.79%,准确度81.25%。CT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灵敏度95.74%,特异度96.97%,准确度96.25%,均显著高于CT检查结果(P<0.05)。穿刺活检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25%,其中气胸7例,出血5例,疼痛4例,空气栓塞1例,无纵膈气肿等情况出现。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率度,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引导 经皮穿刺 结节 准确率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
10
作者 钟双双 秦伟 +2 位作者 袁凯 谢志豪 王绍洋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11期38-44,共7页
与常规CT (conventional computerd tomography, CCT)相比,C臂锥形束CT (C-arm cone-beam CT, CBCT)引导下的经皮肺穿刺活检术(percutaneous transthoracic lung biopsies, PTLBs)增加了实时成像系统,具有扫描快、实时引导、三维重建、... 与常规CT (conventional computerd tomography, CCT)相比,C臂锥形束CT (C-arm cone-beam CT, CBCT)引导下的经皮肺穿刺活检术(percutaneous transthoracic lung biopsies, PTLBs)增加了实时成像系统,具有扫描快、实时引导、三维重建、辐射剂量小等优点,因其高成功率、高准确率而被临床应用。CBCT应用可能引发气胸、咯血甚至空气栓塞等并发症,受患者病情、穿刺次数、病变深度和部位、患者状况及年龄等因素的影响。然而,全面比较常规CT和CBCT引导下PTLBs特征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来探究CBCT引导下PTLBs的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预防管理策略,以期降低并发症风险,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CT, C-arm cone-beam CT (CBCT) guided percutaneous transthoracic lung biopsies (PTLBs) have the advantages of fast scanning, real-time guidance,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and low radiation dose due to the addition of a real-time imaging system. They are clinically applied due to their high success and accuracy rates. The application of CBCT may lead to complications such as pneumothorax, hemoptysis, and even air embolism, which are influenced by factors such as patient condition, number of punctures, depth and location of the lesion, patient status, and age. However, there are few studies that comprehensively comp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TLBs under conventional CT and CBCT virtual navigation guidance. Therefore,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literature to explore the common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f CBCT-guided PTLBs and their related risk factors, and proposes targeted preventive management strategies, aiming to reduce the risk of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e the clinical prognosis of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CT引导下经皮穿刺 常见并发症 危险因素 预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肺部磨玻璃结节的诊断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11
作者 刘露 肖卫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156-0159,共4页
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肺部磨玻璃结节(GGN)的诊断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收集医院2021年7月-2023年9月收治的57例GGN患者资料,全部患者均接受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外科手术病理检查;分析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 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肺部磨玻璃结节(GGN)的诊断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收集医院2021年7月-2023年9月收治的57例GGN患者资料,全部患者均接受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外科手术病理检查;分析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GGN的诊断有效性,并统计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57例GGN患者经外科手术病理检出恶性51例,占89.47%,良性6例,占10.53%;依据外科手术病理检查“金标准”,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GGN的诊断灵敏度为98.04%(50/51),特异度为83.33%(5/6),准确度为96.49%(55/57),阳性预测值为98.04%(50/51),阴性预测值为83.33%(5/6);且与外科手术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极好(Kappa值=0.814);57例GGN患者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后气胸发生率(占19.30%)最高,其次为咯血(12.28%),经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GGN具有较高诊断价值,且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磨玻璃结节 CT断层扫描 经皮穿刺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程系统护理联合正念减压在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中的应用
12
作者 刘兰凤 钟欣 叶华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34期144-148,共5页
目的探讨全程系统护理联合正念减压在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赣南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90例未明确诊断肺占位病变且行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 目的探讨全程系统护理联合正念减压在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赣南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90例未明确诊断肺占位病变且行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每组45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联合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全程系统护理联合正念减压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样本取材合格率,术后1、2、3 d穿刺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干预前、穿刺前、穿刺后的负性情绪[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压力知觉量表(PSS)]、正念知觉水平[五因素正念觉知量表(FFMQ)],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差异。结果联合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样本取材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2、3 d时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本组术后1 d时,且联合组术后2、3 d时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穿刺前后HAMA评分、PSS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且联合组穿刺前后HAMA、PS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穿刺前后FFMQ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且联合组穿刺前后FFMQ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疼痛程度、HAMA、PSS、FFMQ评分时间、组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中提供全程系统护理联合正念减压护理,可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轻术后疼痛应激,调节情绪状态,且术后并发症较少,患者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系统护理 正念减压 经皮穿刺 一次穿刺成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肺部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及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13
作者 陈伟 钟增友 杨锟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5期138-141,共4页
目的分析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肺部疾病的诊断效果及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8月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肺部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统计穿刺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 目的分析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肺部疾病的诊断效果及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8月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肺部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统计穿刺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活检标本病理检查结果,分析患者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60例肺部疾病患者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均成功,成功率为100.00%,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60例患者中,恶性病变52例,良性病变8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后有、无并发症患者病灶直径、病灶距胸壁距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并发症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吸烟史、基础疾病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灶直径<3 cm、病灶距胸壁距离≥3 cm是患者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具有较高的穿刺成功率,能有效诊断肺部良恶性疾病,病灶直径<3 cm、病灶距胸壁距离≥3 cm是患者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重视上述情况患者,谨慎操作,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疾病 CT 经皮穿刺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节护理干预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诊断肺部疾病中的价值研究
14
作者 陈流金 张玉梅 《黑龙江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468-470,共3页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干预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诊断肺部疾病中的价值研究。方法:选择本院2020年1月—2023年5月收治的90例肺部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表法分组,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在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干预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诊断肺部疾病中的价值研究。方法:选择本院2020年1月—2023年5月收治的90例肺部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表法分组,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在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细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满意度对比(97.78%VS84.44%)具有显著差异,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明显更高(P<0.05);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配合度对比(97.78%VS77.78%)具有显著差异,且观察组患者的配合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细节护理干预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诊断肺部疾病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在未来临床中加以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节护理干预 CT引导 经皮穿刺 部疾病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在肺小结节中的诊断价值
15
作者 祝文勃 温梅儿 《黑龙江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1406-1408,共3页
目的:探讨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PTLB)术在肺小结节(<30mm)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德安县中医院和德安县人民医院就诊的60例肺小结节患者,均行CT-PTLB术,以手术病理结果或最终随访结果... 目的:探讨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PTLB)术在肺小结节(<30mm)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德安县中医院和德安县人民医院就诊的60例肺小结节患者,均行CT-PTLB术,以手术病理结果或最终随访结果为准,分析CT-PTLB术诊断肺小结节价值,并记录CT-PTLB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60例肺小结节经手术病理或最终随访显示为恶性病变48例(80.00%),其余12例(20.00%)为良性病变。CT-PTLB术诊断肺小结节的灵敏度为93.75%(45/48),阴性预测值为80.00%(12/15),准确度为95.00%(57/60),特异度为100.00%(12/12),阳性预测值为100.00%(45/45);kappa检验显示:CT-PTLB术诊断肺小结节结果与手术病理或最终随访结果一致性较高(kappa值=0.857,P<0.05);CT-PTLB术后气胸发生率为21.67%(13/60),均为轻度气胸,无需处理;术后肺出血发生率为33.33%(20/60),量少,无需处理。结论:CT-PTLB术诊断<30mm肺小结节的准确性较高,术后并发症少且程度轻,可用于肺小结节定性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结节 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 经皮穿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用于尘肺病患者的安全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6
作者 周杨 柴东龙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31期9-12,共4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用于尘肺病患者的安全性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疑似尘肺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统计其诊断结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CT...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用于尘肺病患者的安全性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疑似尘肺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统计其诊断结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安全性的影响因素。结果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病理检查对尘肺病的诊断准确率为98.75%;80例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患者中,气胸发生率为32.50%,肺出血发生率为18.75%。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穿刺针停留时间及病灶取材数量均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患者发生气胸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病灶直径、穿刺深度、穿刺针停留时间及病灶取材数量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患者发生肺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尘肺病患者的诊断准确率较高,但影响诊断安全性的因素复杂,需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干预,尽可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经皮穿刺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后继发空气栓塞2例并文献复习
17
作者 罗道首 邓庆枫 +3 位作者 李小荣 李向东 何小华 杨凡 《医师在线》 2024年第10期86-89,共4页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PTNB)是在CT引导下,将穿刺活检针刺入肺部病变局部,获取肺部病变细胞或组织标本的一种微创手术。PTNB能够明确肺部病变性质,继而做出快速诊断,对临床制定治疗方案起到决定性意义。系统性空气栓塞是PTNB后十分...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PTNB)是在CT引导下,将穿刺活检针刺入肺部病变局部,获取肺部病变细胞或组织标本的一种微创手术。PTNB能够明确肺部病变性质,继而做出快速诊断,对临床制定治疗方案起到决定性意义。系统性空气栓塞是PTNB后十分罕见但极其严重的并发症,若不能及时发现,预后极差。本文回顾性分析2例CT引导下PTNB后继发空气栓塞的诊疗过程,并复习相关文献,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 空气栓塞 CT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扫描在64排螺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18
作者 黄渤琪 黄晨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051-0054,共4页
此次主要对患者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操作期间,具体运用64排CT引导的疗效进行具体调研。方法 全部选入的127例调查目标都为肺穿刺活检操作病患,对此次选入的患者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根据此次CT引导具体扫描剂量进行分组,常规剂量为对照组,... 此次主要对患者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操作期间,具体运用64排CT引导的疗效进行具体调研。方法 全部选入的127例调查目标都为肺穿刺活检操作病患,对此次选入的患者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根据此次CT引导具体扫描剂量进行分组,常规剂量为对照组,低剂量为观察组,对此次临床扫描期间各项指标参数进行适宜的设定,同时对病患扫描后的图像质量进行组间对比分析,评估两组辐射剂量,对诊断结果进行了综合调研,分析患者穿刺成功结局情况,对出现并发症的例数做详细统计,观察两组患者在扫描期间有无发生不舒适感状况。结果 经过对此次扫描后形成的图像质量进行了分析,都能够清晰展示患者各病灶情况,符合穿刺要求,图像质量达标,无突出区别;对两组患者的辐射剂量各指标进行了临床调研,其中观察组显示偏低;观察两组患者穿刺结局,显示穿刺成功率无明显的区别,而且两组诊断结果不符合率也比较接近;两组患者都有部分患者有并发症发生,组间数据相似;评估两组患者术后不舒适感情况,显示此类患者发生率以对照组居多(P<0.05)。结论 在给患者实施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期间,选择64排螺旋CT引操作时,低剂量与常规剂量扫查区别无显著区别,但是低剂量能够降低辐射剂量,而且能够让穿刺操作时长明显缩短,从而杜绝患者术后出现严重的不适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 低剂量 64排螺旋CT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机激发策略下激励式心理疏导在行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19
作者 徐娟 吴淑芬 徐静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12期109-111,共3页
目的探讨动机激发策略下激励式心理疏导在行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医院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80例行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 目的探讨动机激发策略下激励式心理疏导在行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医院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80例行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患者给予动机激发策略下激励式心理疏导。比较2组的应激反应情况和睡眠质量等。结果与入院时比较,2组患者在术后1 h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更优(P均<0.05),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术后1 h的上述指标水平均更优(P均<0.05)。与入院时比较,2组患者在出院时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各因子评分及总分均更低(P均<0.05),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出院时的上述评分均更低(P均<0.05)。结论动机激发策略下激励式心理疏导能够减轻行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患者的术后应激反应,改善其睡眠质量,同时还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 动机激发策略 激励式心理疏导 应激反应 睡眠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在肺肿瘤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20
作者 王琳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8期013-016,共4页
观察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在肺肿瘤定性诊断中的应用效果,为肺肿瘤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本研究以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96例肺部周边性肿瘤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两组,每组48例。观察组采用CT导引下经皮肺活... 观察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在肺肿瘤定性诊断中的应用效果,为肺肿瘤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本研究以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96例肺部周边性肿瘤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两组,每组48例。观察组采用CT导引下经皮肺活检,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探讨CT导引下经皮肺活检的可行性,为肺癌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引导 经皮穿刺 肿瘤定性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