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穿刺附睾取精行ICSI治疗梗阻性无精子症的效果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孝禹 王奎军 初剑锋 《齐鲁医学杂志》 2007年第6期487-488,490,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附睾取精(PESA)结合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梗阻性无精子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48例梗阻性无精子症病人进行PESA。女方常规超促排卵治疗以获取卵子,选择成熟的卵母细胞行ICSI。结果48例病人共接受60...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附睾取精(PESA)结合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梗阻性无精子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48例梗阻性无精子症病人进行PESA。女方常规超促排卵治疗以获取卵子,选择成熟的卵母细胞行ICSI。结果48例病人共接受60个周期的治疗,除1例病人第3个周期行附睾切开取精外,其余均行PESA取精成功。共取卵636个,553个成熟卵子行ICSI,426个卵子正常受精,正常受精率77.0%;获得412个胚胎,卵裂率96.7%;优质胚胎265个,优质胚胎率64.3%。每个治疗周期移植胚胎2~3个,21例获得临床妊娠,周期临床妊娠率为35.0%。结论PESA结合ICSI能有效地治疗梗阻性无精子症引起的男性不育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症 卵细胞浆内单子注射 经皮穿刺附睾取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附睾穿刺取精精子冷冻复苏后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治疗无精子症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靳镭 蒋凌英 +4 位作者 朱桂金 刘群 魏玉兰 胡娟 任新玲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443-445,449,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27例无精子症患者经皮附睾穿刺取精术(PESA)所获精子冷冻复苏后行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后的效果及妊娠结局。方法:将诊断性附睾穿刺以及PESA治疗周期ICSI后所剩余活精子以常规方法加以冷冻,将复苏后找到了... 目的:回顾性分析27例无精子症患者经皮附睾穿刺取精术(PESA)所获精子冷冻复苏后行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后的效果及妊娠结局。方法:将诊断性附睾穿刺以及PESA治疗周期ICSI后所剩余活精子以常规方法加以冷冻,将复苏后找到了足量活精子并行ICSI的病例归为冻精组,而采用新鲜PESA活精子ICSI的病例则归为对照组。比较冻精组与对照组的受精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同时分析两组间的妊娠并发症、新生儿出生及畸形等情况。结果:冻精组15个周期、对照组100个周期分别注射MⅡ期成熟卵子163、1 157个,受精率冻精组显著高于对照组(84.05%vs73.29%,P<0.05),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则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23.07%vs15.73%;53.33%vs37.00%,P>0.05),新生儿出生体重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冻精组共妊娠8例,已分娩5例,继续妊娠3例。对照组妊娠37例,已分娩30例,1例死胎;继续妊娠3例;流产4例。两组均未出现重大的妊娠并发症及新生儿畸形。结论:采用PESA冷冻精子ICSI是治疗男性无精子症的一种经济、有效、安全的方法;但PESA冻精复苏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症 经皮附睾穿刺 冷冻 卵细胞胞质内单子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旋肉碱在经皮附睾穿刺取精-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卢少明 李晓 +4 位作者 张浩波 胡京美 颜军浩 刘蛟龙 陈子江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19-921,共3页
目的:探讨左旋肉碱在经皮附睾穿刺取精-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PESA-ICSI)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随机将2008年9月至2009年8月间本中心就治的79例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分成2组:未服药组(A组36例)和服药组(B组43例)。B组ICSI治疗取卵前3个月... 目的:探讨左旋肉碱在经皮附睾穿刺取精-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PESA-ICSI)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随机将2008年9月至2009年8月间本中心就治的79例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分成2组:未服药组(A组36例)和服药组(B组43例)。B组ICSI治疗取卵前3个月口服左旋肉碱(1g,2次/d)治疗,A组未作任何治疗作为对照,比较A、B两组间PESA-ICSI的获卵数、受精数、受精率、优质胚胎数和优质胚胎率。结果:A、B两组间受精数和受精率无显著性差异,但B组获得优质胚胎数及优质胚胎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ICSI治疗前不育男性口服左旋肉碱3个月能显著提高PESA-ICSI的优质胚胎数及优质胚胎率,为将来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肉碱 梗阻性无子症 经皮附睾穿刺-卵细胞胞质内单子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附睾、睾丸穿刺取精卵浆内显微注射治疗阻塞性无精子症 被引量:4
4
作者 朱明 刘雨生 +3 位作者 骆丽华 周桂香 童先宏 付应云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40-42,共3页
目的 :应用经皮附睾、睾丸穿刺取精术 (PETSA) ,结合单精子卵浆内显微注射 (ICSI)技术治疗阻塞性无精子症。方法 :对 8对不孕症夫妇 ,男性采用经皮附睾、睾丸穿刺取精术 ;女方采用长方案和短方案超排卵 ,对分裂中期 (MⅡ )的卵母细胞行I... 目的 :应用经皮附睾、睾丸穿刺取精术 (PETSA) ,结合单精子卵浆内显微注射 (ICSI)技术治疗阻塞性无精子症。方法 :对 8对不孕症夫妇 ,男性采用经皮附睾、睾丸穿刺取精术 ;女方采用长方案和短方案超排卵 ,对分裂中期 (MⅡ )的卵母细胞行ICSI。结果 :9个周期中 ,获MⅡ 4 6个 ,均行ICSI,其中正常受精 33个 ,形成胚胎 2 2个 ,3例临床妊娠。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育症 男性 子症 子卵浆内显微注射 经皮附睾、睾丸穿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附睾/睾丸穿刺取精结合卵母细胞单精子注射治疗严重男性因素不育 被引量:1
5
作者 曾俐琴 黄小金 +2 位作者 唐海勋 柳鸣 徐宜宜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1年第A04期50-51,共2页
目的 :评价经皮附睾 /睾丸穿刺取精 (microsurgicalepididymalspermaspiration ,MESA/testicularspermextrac tion ,TESE)结合卵母细胞单精子注射 (intracytoplasmicsperminjection ,ICSI)治疗严重男性因素不育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ME... 目的 :评价经皮附睾 /睾丸穿刺取精 (microsurgicalepididymalspermaspiration ,MESA/testicularspermextrac tion ,TESE)结合卵母细胞单精子注射 (intracytoplasmicsperminjection ,ICSI)治疗严重男性因素不育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MESA/TESE结合ICSI技术治疗严重男性因素不育的夫妻 ,长方案超排卵 ,对处于细胞分裂中期(MetaphaseⅡ ,MⅡ)的成熟卵母细胞进行单精子注射。结果 :共注射了 12 1个MⅡ 期卵母细胞 ,其中 71个正常受精 ,正常受精率为 5 8.7% ,临床妊娠率为 33.3 % ,已分娩了 2个婴儿。结论 :MESA/RESE结合ICSI技术为治疗严重男性因素不育患者提供了一种快速、方便、无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附睾/睾丸穿刺 卵胞浆内单子注射 控制性超排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附睾穿刺取精术在梗阻性无精子症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明哲 胡雪梅 彭先敏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2年第2期7-8,12,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附睾穿刺取精术(PESA)在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PESA对94例无精子症患者进行诊断性穿刺,观察穿刺效果。有精子者为PESA穿刺阳性。结果无精子症患者的PESA穿刺阳性率为77.7%,睾丸体积≥12 mL患者PESA穿刺... 目的探讨经皮附睾穿刺取精术(PESA)在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PESA对94例无精子症患者进行诊断性穿刺,观察穿刺效果。有精子者为PESA穿刺阳性。结果无精子症患者的PESA穿刺阳性率为77.7%,睾丸体积≥12 mL患者PESA穿刺阳性率高于睾丸体积<12 mL患者(p<0.01);FSH≤11.1mIu/mL患者PESA穿刺阳性率高于FSH>11.1mIu/mL患者(p<0.01);睾丸体积≥12mL且FSH≤11.1mIu/mL患者PESA穿刺阳性率92.0%。结论穿刺成功率与睾丸体积、FSH含量有关,其安全、微创、操作简单、效果良好、副反应少,在临床应用上具有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附睾穿刺 子症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附睾穿刺取精术在无精子症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唐庆来 薛珺 +2 位作者 高存阁 张迅 陈利生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61-163,共3页
目的:介绍经皮附睾穿刺取精术(PESA)在梗阻性和非梗阻性无精子症诊断中的应用,并探讨睾丸体积和血清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对其结果的影响。方法:对118例临床诊断为无精子症的患者,用模型法测量睾丸体积,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性激素水平,用... 目的:介绍经皮附睾穿刺取精术(PESA)在梗阻性和非梗阻性无精子症诊断中的应用,并探讨睾丸体积和血清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对其结果的影响。方法:对118例临床诊断为无精子症的患者,用模型法测量睾丸体积,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性激素水平,用7号蝶形针头穿刺附睾头,同时抽吸附睾液。结果:118例无精子症患者中,60例附睾液中可见精子,其中睾丸体积正常者为56例,睾丸体积偏小者为4例;血清FSH水平正常者为55例,血清FSH水平增高者为5例。58例未见精子,其中睾丸体积正常者为34例,睾丸体积偏小者为24例;血清FSH正常者为38例,血清FSH增高者为20例。结果显示睾丸体积正常的患者PESA成功率明显高于睾丸体积偏小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清FSH水平正常的患者PESA成功率明显高于FSH水平增高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PESA简便、快速,是无精子症诊断的一种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症 经皮附睾穿刺 卵泡刺激素 睾丸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治疗在二次经皮附睾穿刺取精中的作用
8
作者 宋博 孙洪梅 +1 位作者 刘群龙 钱卫平 《中国性科学》 2022年第9期20-24,共5页
目的 探讨药物治疗在二次经皮附睾穿刺取精(PESA)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收治的22例混合型无精子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首次PESA均未获取精子。特发性患者给予托瑞米芬+十一酸睾酮治疗;合并精索静脉... 目的 探讨药物治疗在二次经皮附睾穿刺取精(PESA)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收治的22例混合型无精子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首次PESA均未获取精子。特发性患者给予托瑞米芬+十一酸睾酮治疗;合并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给予迈之灵-阿司匹林治疗。每个月检测卵泡刺激素(FSH)及雌二醇(E_(2))水平,根据FSH变化调整药物。3个月后,所有患者行二次PESA。若二次PESA未获精,即行睾丸切开取精(TESE)。统计治疗结果。结果 22例中,16例(72.72%)PESA获精,4例(18.18%)TESE获精,1例拒行TESE,获精率为90.90%;8例(36.36%)冻存精子。15例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分娩1例,待产1例,13例拟行冷冻胚胎移植。结论 对于混合型无精子症患者,初次PESA获精失败后,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恢复患者的生精功能,提高二次PESA获精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型无子症 经皮附睾穿刺 卵泡刺激素 十一酸睾酮 托瑞米芬 索静脉曲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睾丸及附睾穿刺行ICSI治疗梗阻性无精子症的结局 被引量:7
9
作者 陈从良 赵永平 +2 位作者 徐小明 蔡杰 刘彩萍 《当代医学》 2020年第9期16-18,共3页
目的比较睾丸取精术(TESE)和经皮附睾穿刺取精术(PESA)获得精子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梗阻性无精子症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因梗阻性无精子症在本中心行ICSI助孕的54对夫妇(104个周期),分为附睾精子... 目的比较睾丸取精术(TESE)和经皮附睾穿刺取精术(PESA)获得精子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梗阻性无精子症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因梗阻性无精子症在本中心行ICSI助孕的54对夫妇(104个周期),分为附睾精子组(PESA组,n=23)和睾丸精子组(TESE组,n=31),比较两组的2PN受精率、可移植胚胎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等。结果TESE组可移植胚胎率明显高于PESA组(P<0.05),两组2PN卵裂率、受精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虽然睾丸精子与附睾精子处于精子成熟过程的不同阶段,但对于梗阻性无精子症而言,TESE和PESA取精行ICSI治疗后,其临床结局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无子症 睾丸 经皮附睾穿刺 临床妊娠率 卵胞浆内单子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取精方式获得的精子进行ICSI治疗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6
10
作者 蒲军 丘彦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02-303,共2页
目的探讨3种取精方式获得的精子进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比较精液精子、附睾精子、睾丸精子进行ICSI治疗后的受精率、优质胚胎率、种植率及妊娠率等。结果3种取精方式获得的精子进行ICSI治疗的受精率、优质胚... 目的探讨3种取精方式获得的精子进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比较精液精子、附睾精子、睾丸精子进行ICSI治疗后的受精率、优质胚胎率、种植率及妊娠率等。结果3种取精方式获得的精子进行ICSI治疗的受精率、优质胚胎率、种植率及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取精方式获得的精子进行ICSI治疗的临床效果相似,精子的成熟度可能不会影响ICSI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附睾穿刺 睾丸穿刺 卵胞浆内单子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无先天性输精管缺如附睾精子行ICSI助孕结局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俊山 黄黧 +2 位作者 蒋彦 陶建芳 亓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2年第24期2684-2685,2727,共2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双侧输精管缺如(CBAVD)与非先天性双侧输精管缺如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非CBAVD)经附睾穿刺获得的精子进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比较CBAVD性无精子症与非CBAVD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经附睾穿刺获得的... 目的探讨先天性双侧输精管缺如(CBAVD)与非先天性双侧输精管缺如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非CBAVD)经附睾穿刺获得的精子进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比较CBAVD性无精子症与非CBAVD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经附睾穿刺获得的精子进行ICSI治疗后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等指标。结果 CBAVD组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较非CBAVD组略高,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正确的临床诊断结合合理的辅助生殖技术助孕目前是CBAVD患者治疗的较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输管缺如 经皮附睾穿刺 卵泡浆内单子注射 妊娠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取精术式对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结局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谢强 谢小菲 +3 位作者 刘淑慎 罗道升 莫小东 谢斯盛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8年第14期141-144,共4页
目的:探究两种取精术式对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梗阻性无精子症(OA)患者89例。按取精方式及患病性质不同分成A组(n=10)、B组(n=11)、C组(n=33)、D组(n=35)。患者均采用ICSI,其... 目的:探究两种取精术式对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梗阻性无精子症(OA)患者89例。按取精方式及患病性质不同分成A组(n=10)、B组(n=11)、C组(n=33)、D组(n=35)。患者均采用ICSI,其中先天性OA中的A组行附睾取精(PESA),B组行睾丸取精(TESA);后天性OA中C组行PESA,D组行TESA。比较患者受精率、正常受精率、优质胚胎率、种植率、妊娠率、临床妊娠率。结果:先天性OA中的A、B组受精率、正常受精率、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种植率、妊娠率均高于B组,优胚率低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天性OA中的C、D组受精率、正常受精率、优胚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D组妊娠率高于C组(P<0.05)。结论:临床在进行ICSI时,对先天性OA患者应选用PESA,对后天性OA患者应选用TE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胞浆内单子注射术 梗阻性无子症 经皮附睾穿刺 经皮睾丸穿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睾精子冷冻保存对单精子胞浆内注射临床结局的影响
13
作者 严正杰 杨晓玉 +6 位作者 蔡令波 冯婷 马龙 陈娟 王伟 冒韵东 刘嘉茵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000-1003,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54例采用冷冻附睾精子行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的胚胎发育以及妊娠结局。方法:54例冷冻保存的附睾精子解冻复苏,采用ICSI法受精,观察胚胎发育形态,经72h体外培养后移植,将282例采用新鲜附睾精子的ICSI结局为对照组... 目的:回顾性分析54例采用冷冻附睾精子行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的胚胎发育以及妊娠结局。方法:54例冷冻保存的附睾精子解冻复苏,采用ICSI法受精,观察胚胎发育形态,经72h体外培养后移植,将282例采用新鲜附睾精子的ICSI结局为对照组。结果:正常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妊娠率冻精组与新鲜组之间无显著差异(72.4%vs74%,98.1%vs96.3%,51.7%vs46.8%,42.6%vs39.0%,P>0.05),两组均未出现新生儿畸形。冷冻附睾精子复苏率为65.9%。结论:冷冻附睾精子对胚胎发育以及妊娠结局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附睾穿刺 冷冻 胚胎发育 子卵包浆内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附睾穿刺取精术在男性不育症诊疗中的应用(附58例报告) 被引量:7
14
作者 付昱 郝林 +5 位作者 韩从辉 王业桥 王一波 韩淑君 鹿晓云 贺厚光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9年第19期3705-3706,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附睾穿刺取精术在男性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的不育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8例临床诊断为无精子症的患者,用模型法测量睾丸体积,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性激素水平,用7号蝶形针头穿刺附睾头,同时抽吸附睾液。结果:58例无精子... 目的:探讨经皮附睾穿刺取精术在男性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的不育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8例临床诊断为无精子症的患者,用模型法测量睾丸体积,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性激素水平,用7号蝶形针头穿刺附睾头,同时抽吸附睾液。结果:58例无精子症患者中,31例附睾液中可见精子,其中睾丸体积正常者为27例,睾丸体积偏小者为4例;血清FSH水平正常者为28例,血清FSH水平增高者为3例。27例未见精子者,其中睾丸体积正常者为15例,睾丸体积偏小者为12例;血清FSH正常者为17例,血清FSH增高者为10例。结果显示睾丸体积正常的患者,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睾丸体积偏小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清FSH水平正常的患者,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FSH水平增高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经皮附睾穿刺取精术可简便、快速地鉴别梗阻性和非梗阻性无精子症,也是严重不育症患者获取精子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症 经皮附睾穿刺 男性不育症
原文传递
睾丸固定钳固定法在经皮附睾穿刺取精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迅 梁季鸿 +5 位作者 申树林 梁世坤 韦国强 宋卫儒 李广裕 朱春晖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04-307,共4页
目的评价睾丸固定钳固定法在经皮附睾穿刺取精术(PES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初步诊断为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532例,将其随机分为三指固定法组(249例)和睾丸固定钳组(283例),比较两组PESA穿刺精子获取率差异。另根据经阴囊超声附睾头有... 目的评价睾丸固定钳固定法在经皮附睾穿刺取精术(PES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初步诊断为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532例,将其随机分为三指固定法组(249例)和睾丸固定钳组(283例),比较两组PESA穿刺精子获取率差异。另根据经阴囊超声附睾头有无扩张以及扩张特征将病例分为附睾头细网状扩张亚组、附睾头管状/多囊管状扩张亚组和附睾头无扩张亚组,比较两种PESA方法对不同附睾头病变穿刺精子获取率的差异。结果三指固定法组穿刺精子获取率为60.64%(151/249),睾丸固定钳组为74.56%(211/283),显著高于三指固定法组(P<0.05)。睾丸固定钳组穿刺精子获取率的优势主要由细网状扩张组贡献,该组三指固定法穿刺精子获取率为72.67%(125/172),而睾丸固定钳法为89.90%(178/198),显著高于三指固定法组(P<0.05)。管状/多囊管状扩张亚组以及附睾头无扩张亚组2种PESA法穿刺精子获取率都偏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睾丸固定钳固定法对附睾头细网状扩张的患者进行PESA穿刺能提高精子获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固定 睾丸固定钳 经皮附睾穿刺术(PESA) 子症 附睾扩张
原文传递
经皮附睾穿刺取精和短时受精治疗梗阻性无精子症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蒋彦 田耕 孟繁玉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6年第4期794-796,共3页
目的研究经皮附睾穿刺取精(PESA)和短时受精治疗梗阻性无精子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5月接受治疗的20对夫妇(282个卵母细胞)。20例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采用PESA治疗,女方一半卵子行卵泡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组);另... 目的研究经皮附睾穿刺取精(PESA)和短时受精治疗梗阻性无精子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5月接受治疗的20对夫妇(282个卵母细胞)。20例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采用PESA治疗,女方一半卵子行卵泡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组);另一半卵子和PESA精子行短时受精,4~5 h后,机械性去除颗粒细胞,观察第二极体,再决定是否行补救ICSI(RE-ICSI组)。结果短时受精组PESA精子消化了颗粒细胞,但没有第二极体,因此行RE-ICSI。RE-ICSI和ICSI两组的受精率、2PN卵裂率和优胚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未经离心的PESA精子能消化颗粒细胞,但没有受精能力,因此可以替代合成的透明质酸酶使用。两种方法结果相似。使用PESA得到的精子和短时受精加上RE-ICSI是治疗男性梗阻性无精子症的可行性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附睾穿刺 梗阻性无子症 短时受 补救ICSI
原文传递
经皮附睾穿刺取精和短时受精用于梗阻性无精子症中的疗效评价
17
作者 卢慧杰 潘周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19年第8期00062-00062,共1页
目的分析经皮附睾穿刺取精和短时受精用于梗阻性无精子症中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1月为时间段,以同期接受本院治疗的对15夫妻(210个卵母细胞),均接受经皮附睾穿刺取精,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行卵泡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和... 目的分析经皮附睾穿刺取精和短时受精用于梗阻性无精子症中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1月为时间段,以同期接受本院治疗的对15夫妻(210个卵母细胞),均接受经皮附睾穿刺取精,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行卵泡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和联合组(短时受精,观察第二极体,并对受精失败者实施卵泡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补救)。结果联合组与单一组比较,两组受精率、2PN卵裂率、优质胚胎率数据经过检验差异小,P>0.05。结论对梗阻性无精子症病人采用经皮附睾穿刺取精、短时受精与卵泡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联合治疗,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附睾穿刺 短时受 梗阻性无子症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来源及不同处理方式的精子对人卵子胞浆内单精子注射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张帆 葛红山 +4 位作者 朱春芳 陈华 习海涛 黄检英 吕杰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91-593,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精子来源及冷冻保存对人卵子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生殖中心2007年9月至2013年6月因男方因素或合并女方管性因素行ICSI治疗的959个ICSI周期。按照精子的来源及冷冻与否分为:A组射精组... 目的:分析不同精子来源及冷冻保存对人卵子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生殖中心2007年9月至2013年6月因男方因素或合并女方管性因素行ICSI治疗的959个ICSI周期。按照精子的来源及冷冻与否分为:A组射精组(770个周期),B组经皮附睾穿刺取精组(PESA,44个周期),C组睾丸切开取精组(TESE,34个周期),D组射精冷冻精子组(46个周期),E组PESA冷冻组(41个周期),F组TESE冷冻组(24个周期),分别比较上述6组间的受精率、卵裂率、胚胎发育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不同精子来源间,B组受精率及优质胚胎率明显高于A组及C组,B组2NP受精率明显高于C组(P<0.05),A、B、C 3组间卵裂率及临床妊娠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冷冻组与新鲜组间,B组2NP受精率显著高于E组(P<0.05),其余A组与D组、B组与E组及C组与F组之间受精率、2NP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及临床妊娠率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附睾穿刺取精术、睾丸切开取精术及剩余精子冷冻保存是治疗梗阻性无精症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质内单子显微注射 经皮附睾穿刺 睾丸切开 冻融 临床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来源精子行ICSI助孕1662个周期治疗结局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霍雷 金海霞 +4 位作者 孙莹璞 宋文妍 苏迎春 郭艺红 王芳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72-274,278,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来源精子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助孕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分析我中心2006年1月~2010年6月1662个ICSI治疗周期,按精子来源分为射出精子来源(重度少、弱精子)组1208周期,附睾穿刺取精(PESA)组324周期... 目的:探讨不同来源精子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助孕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分析我中心2006年1月~2010年6月1662个ICSI治疗周期,按精子来源分为射出精子来源(重度少、弱精子)组1208周期,附睾穿刺取精(PESA)组324周期,睾丸穿刺取精(TESA)组130周期,比较3组胚胎发育情况和妊娠结局等指标。结果:射出精子组及PESA组受精率、卵裂率及2PN率较TESA组高(79.1%,77.9%VS73.9%;98.7%,98.8%VS96.6%:74.6%,73.0%vs69.5%),TESA组1PN率较射出精子组及PESA组高(3.8% vs 2.2%,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优质胚胎率、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异位妊娠率、流产率、单胎出生率、双胎出生率、畸形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PESA及TESA来源精子行ICSI助孕可获得与射出精子相似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胞浆内单子显微注射术 经皮附睾穿刺 经皮睾丸穿刺 临床妊娠率 畸形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液参数和来源对ICSI助孕患者胚胎质量及临床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艳丽 路芳鸣 +2 位作者 孙丽君 王文英 王兴玲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94-998,共5页
目的:分析精子因素对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不同来源和参数精液行ICSI助孕的临床资料,A组为因精卵结合障碍重复周期行ICSI授精者228周期,B组少弱精子组790周期,C... 目的:分析精子因素对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不同来源和参数精液行ICSI助孕的临床资料,A组为因精卵结合障碍重复周期行ICSI授精者228周期,B组少弱精子组790周期,C组为附睾穿刺取精(percutaneous epididymal sperm aspiration,PESA)/睾丸穿刺取精(testicular sperm aspiration,TESA)组225周期,比较各组患者行ICSI助孕的胚胎质量及临床结局。结果:3组患者的正常受精率和卵裂率均无统计学差异,A组患者可利用胚胎率明显低于B组,A组患者的优质胚胎率明显低于B、C 2组;新鲜移植周期中A组患者胚胎种植率明显低于B、C2组,临床妊娠率、多胎率、早期流产率、早产率、活产率及新生儿男女性别比例均无显著差异(P>0.05),A组患者新生儿体质量高于B、C 2组,且B组高于C组;复苏移植周期A组患者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明显低于B、C 2组,且C组大于B组,C组活产率明显大于A、B 2组(P<0.05),其他临床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精子的参数及来源不影响ICSI治疗的受精、卵裂及早期妊娠;ICSI能够改善受精障碍组的受精情况(A组),但胚胎的质量和发育潜能较低;PESA/TESA组有相对较高的临床妊娠率和种植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参数 卵胞质内单子注射 胚胎质量 经皮附睾穿刺术/睾丸子抽吸术 临床妊娠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