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4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球囊辅助顺行栓塞术联合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在门静脉高压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治疗中的初步探索
1
作者 曹俊杰 姚志超 +3 位作者 曾宇琪 周大勇 沈利明 汤尧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456-460,共5页
目的探索球囊辅助顺行栓塞术(BA-PTVE)联合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治疗门静脉高压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收集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姑苏学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苏州市... 目的探索球囊辅助顺行栓塞术(BA-PTVE)联合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治疗门静脉高压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收集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姑苏学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苏州市立医院(本部)收治的16例门静脉高压性EGVB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BA-PTVE联合TIPS进行治疗。观察所有患者的技术成功率、治疗成功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1年再出血率、生存率和肝性脑病的发生率。结果技术成功和治疗成功的患者均为16例,平均手术时间为(146.4±37.9)min,平均住院时间为(15.2±3.5)d。3例患者术后出现腹部疼痛,1例患者术后出现肝性脑病,1例患者术后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其余患者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1年,15例患者无再出血事件和死亡事件发生,2例患者发生肝性脑病。结论BA-PTVE联合TIPS治疗门静脉高压性EGVB初步被证实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囊辅助 顺行栓塞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经皮食管静脉曲张栓塞 经颈静脉内门体静脉分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肝穿刺胃冠状静脉栓塞术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5
2
作者 曹莉明 张勇学 +2 位作者 梁志会 李亮 崔进国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2年第6期64-68,共5页
目的评价经皮肝穿刺胃冠状静脉栓塞术(PTVE)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8年10月30例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资料,均行PTVE联合TAC... 目的评价经皮肝穿刺胃冠状静脉栓塞术(PTVE)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8年10月30例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资料,均行PTVE联合TACE治疗。观察PTVE术后止血成功率及出血复发率,评估TACE术后不同时间的疗效、生存率及肝功能变化情况,观察PTVE和TACE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情况。结果PTVE止血成功率100%,术后1和2年出血复发率分别为13.3%和20.0%。TACE术后1、3和6个月疾病缓解率分别为83.3%、70.0%和60.0%,疾病控制率分别为93.3%、76.7%和63.3%。随访6、12和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0.0%、67.7%和50.0%。TACE术后3 d谷氨酸转氨酶及天冬氨酸转氨酶较术前升高(P<0.05),但术后14 d逐步恢复,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CE术前、术后3和14 d白蛋白及总胆红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VE和TACE术后无相关并发症发生,无围术期死亡;术后主要不良反应为发热、恶心呕吐和腹痛。结论PTVE可有效降低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复发率,PTVE联合TACE治疗安全有效,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高血压 门静脉 上消化道出血 硬化 动脉化疗栓塞 冠状静脉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航护理模式在肝癌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患者中的价值分析
3
作者 蒙柳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187-190,共4页
分析肝癌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简称TACE)患者护理模式选择,重点分析导航护理模式应用价值。方法 患者采集时间,2023年7月开始,2024年12月结束(河池市宜州区人民医院肝胆腺体外科收治),研究对象确定符合肝癌、TACE等标准,共计纳入样本80... 分析肝癌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简称TACE)患者护理模式选择,重点分析导航护理模式应用价值。方法 患者采集时间,2023年7月开始,2024年12月结束(河池市宜州区人民医院肝胆腺体外科收治),研究对象确定符合肝癌、TACE等标准,共计纳入样本80例,组别划分依据 随机抽签(红蓝)法,即CG组(组内样本 40例;抽签颜色 红)、DHHL组(组内样本 40例;抽签颜色 蓝)。对护理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术后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结果(值6.646),DHHL组<CG组(P<0.05)。护理后专业满意度对比结果(值5.165)、服务态度满意度对比结果(值7.314)、环境满意度对比结果(值5.165)、治疗依从性对比结果(值7.314),DHHL组>CG组(P<0.05)。护理后癌症病人生命质量核心量表(QLQ-C30中文版)各维度对照 1-角色(检验值 t值=8.437)、维度2-躯体(检验值 t值=8.225)、维度3-情绪(检验值 t值=9.340)、维度4-认知(检验值 t值=10.906)、维度5-社会(检验值 t值=7.635),均DHHL组>CG组(P<0.05)。结论 肝癌TACE治疗患者护理方案选择,可采取护理方法导航护理模式,有效预防不良反应,提高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显著改善患者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航护理模式 经皮动脉化疗栓塞 不良反应发生率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对经皮肝胃冠状静脉栓塞术的辅助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劲松 张俊文 刘强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3年第6期652-653,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对经皮肝胃冠状静脉栓塞术(PTVE)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辅助作用。方法 52例经超声引导下PTVE作为观察组,37例采用盲穿门静脉行PTVE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指确定穿刺点至导管置入时间)、栓...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对经皮肝胃冠状静脉栓塞术(PTVE)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辅助作用。方法 52例经超声引导下PTVE作为观察组,37例采用盲穿门静脉行PTVE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指确定穿刺点至导管置入时间)、栓塞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1次穿刺成功率(73.1%)显著高于对照组(43.2%),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1次穿刺成功时间(2.3±0.6)min显著低于对照组(4.2±0.8)min,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栓塞成功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86.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超声引导对PTVE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能准确判断门静脉位置,增加了穿刺成功率,提高了穿刺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肝胃门静脉栓塞术 超声引导 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胃冠状静脉栓塞术联合部分脾栓塞术在门静脉高压症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5
作者 花迎雪 颜志平 +4 位作者 程永德 乔德林 周兵 陈石伟 李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10期665-668,共4页
目的探讨一种联合介入术式在治疗门脉高压症中的地位与作用。方法对30例高危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组,A组15例行经皮胃冠状静脉栓塞术(PTVE)联合部分脾栓塞术(PSE),B组15例行单纯PSE术,术前、术后分别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查门静脉侧支循环情况... 目的探讨一种联合介入术式在治疗门脉高压症中的地位与作用。方法对30例高危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组,A组15例行经皮胃冠状静脉栓塞术(PTVE)联合部分脾栓塞术(PSE),B组15例行单纯PSE术,术前、术后分别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查门静脉侧支循环情况,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脾功能亢进均得到缓解,联合术式患者曲张静脉全部得到栓塞,A组术前、术后门脉内径无明显变化,术后血流速度减慢,血流量降低(P<0.05),奇静脉内径变小(P<0.01),血流量下降(P<0.01),血流速度降低(P<0.01);B组门脉管径变小,流速降低,流量下降(P<0.01),但奇静脉管径无明显改变,流速降低,流量下降。两组奇静脉血流量下降幅度有明显差异(P<0.01),两组随访13~16个月,B组出现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2例,继发性门脉血栓形成1例,而A组未再出现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但出现门脉高压性胃肠病(PHG)2例(均有胃镜证实)。结论联合术式能有效治疗门脉高压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和脾功能亢进,该方法操作相对简单,侵袭性小,尤其适用于肝功能差难以耐受外科分流及断流手术的患者,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高压症 部分脾栓塞 经皮冠状静脉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肝穿刺食管胃底静脉介入栓塞技术的探讨 被引量:10
6
作者 姚红响 陈根生 +2 位作者 孙慧伶 颜志平 曾群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10期741-744,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食管胃底静脉栓塞治疗和预防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介入栓塞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对48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采用经皮肝穿刺食管胃底静脉栓塞或联合脾动脉部分栓塞术预防...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食管胃底静脉栓塞治疗和预防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介入栓塞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对48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采用经皮肝穿刺食管胃底静脉栓塞或联合脾动脉部分栓塞术预防和控制上消化道出血。结果经皮肝穿刺食管胃底静脉栓塞手术成功率97.9%,止血率达100%。术中弹簧圈移位1例,发生以血压下降、心率减慢为特点的迷走反射4例;术后出现顽固性(胸)腹水4例,腹腔内出血导致死亡1例。术后连续随访1年:在前6个月内2例死于肝衰竭,再出血2例;在后6个月内3例失访,再出血5例。结论经皮肝穿刺食管胃底静脉栓塞技术是一种微创、有效的方法。注意手术操作细节对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手术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门静脉穿刺 门静脉高压 食管静脉曲张 介入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经肝门静脉栓塞术在肝门部胆管癌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7
作者 项灿宏 姚力 +4 位作者 李启东 王文跃 刘霞 王泰龄 王成钢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探讨对肝门部胆管癌行扩大右半肝切除术前使用经皮经肝门静脉栓塞术(portalveinembolization,PVE)的疗效。方法2005年10月对1例伴有肝硬化的肝门部胆管癌施行经皮经肝门静脉栓塞术(percutaneousportalveinembolization,PTPE),记录... 目的探讨对肝门部胆管癌行扩大右半肝切除术前使用经皮经肝门静脉栓塞术(portalveinembolization,PVE)的疗效。方法2005年10月对1例伴有肝硬化的肝门部胆管癌施行经皮经肝门静脉栓塞术(percutaneousportalveinembolization,PTPE),记录肝脏在血流动力学、体积、功能、病理方面的改变。结果PTPE术后第5天体温升至39.2℃,然后逐渐下降,同时伴有轻度右上腹痛,无恶心呕吐,未见腹腔出血及胆漏。PTPE术后左叶体积从417.0ml增加到522.4ml(肥大率125.2%);右叶体积从1041·3ml减少到1017·4ml(萎缩率97.7%);左叶占全肝的体积比从28.6%升至33·9%。左矢状部血流速度术前为12·8ml/s,术后当日、第6天分别为23·2、17·1ml/s。较原流量增加100%和39%(术后当日,第6天)。PTPE术后17d左肝胆汁的引流量超过右肝。PTPE术后34d患者接受扩大右半肝切除术,术中见肝左叶可见明显的肥大,肝脏5、6、7段(S5,6,7)与其余肝段间有明显的界限,术后3个月病情平稳。术后病理:栓塞叶门静脉狭窄及闭塞而肝细胞变性,坏死及凋亡。结论PVE能有效诱导未栓塞肝叶的肥大,从而提高对伴有肝损害的患者行扩大肝脏切除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癌 门部胆管 门静脉栓塞 脏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经皮肝穿门静脉大剂量热碘油栓塞治疗肝转移癌 被引量:9
8
作者 独建库 何伟华 +1 位作者 邹洋 马小桔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5-117,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经皮肝穿门静脉灌注大剂量加热碘油治疗肝转移癌的方法及疗效。方法肝转移癌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联合组62例和对照组62例,分别采用TACE联合经门静脉路径灌注大剂量热碘油和常规TACE治疗。结果... 目的探讨采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经皮肝穿门静脉灌注大剂量加热碘油治疗肝转移癌的方法及疗效。方法肝转移癌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联合组62例和对照组62例,分别采用TACE联合经门静脉路径灌注大剂量热碘油和常规TACE治疗。结果术后复查CT、MRI,联合组瘤体缩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随访6、12、18、24个月,联合组总有效率为61.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8.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联合经皮肝穿门静脉灌注大剂量热碘油治疗肝转移癌疗效比常规TACE方法更有效,是治疗肝转移癌安全有效的选择,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癌 门静脉栓塞 热碘油 T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介入途径胃冠状静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出血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8
9
作者 谢正元 吕珂 +1 位作者 熊恺 郭武华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07-410,共4页
目的探讨几种介入方式进行胃冠状静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出血的效果及价值。方法72例成功完成胃冠状静脉栓塞术患者,其中12例行单纯经皮经肝穿刺胃冠状静脉栓塞术(PTVE),32例行PTVE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28例行经颈静脉肝... 目的探讨几种介入方式进行胃冠状静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出血的效果及价值。方法72例成功完成胃冠状静脉栓塞术患者,其中12例行单纯经皮经肝穿刺胃冠状静脉栓塞术(PTVE),32例行PTVE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28例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联合经颈静脉冠状静脉栓塞术(TCVE)。比较3种手术方式止血效果,手术前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脾、门静脉系统压力、血流量、血管内径,住院花费及随访情况。结果 3种方式均止血成功,成功率均为100%。单纯PTVE费用低,但复发出血率明显高于PTVE联合PSE,以及TIPS联合TCVE。TIPS联合TCVE降门静脉压作用显著,但住院费用比PTVE联合PSE更高。结论胃冠状静脉栓塞术联合PSE或TIPS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出血均能取得明显效果。如经济状况允许,采用TIPS联合TCVE远期疗效更好。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PTVE联合PSE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高压 冠状静脉栓塞 部分脾动脉栓塞 经颈静脉内门体分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经皮经肝曲张静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0
作者 吴清 阳学风 +2 位作者 张宏文 刘朝霞 彭飞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1期70-72,共3页
目的观察经皮经肝曲张静脉栓塞术(PTVE)治疗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出血近期疗效。方法对15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正在出血患者行以TH胶为主要材料的PTVE治疗,治疗后观察再出血率、死亡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改变。结果①15例患者行急诊... 目的观察经皮经肝曲张静脉栓塞术(PTVE)治疗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出血近期疗效。方法对15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正在出血患者行以TH胶为主要材料的PTVE治疗,治疗后观察再出血率、死亡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改变。结果①15例患者行急诊PTVE术后随诊1~24个月。随诊期间,2例在术后6个月复发出血,经内科保守治疗后病情稳定。随访期内,15例接受PTVE治疗的患者未出现肝性脑病、和死亡病例。②PTVE治疗后食管胃底的静脉程度明显减轻。结论急诊经皮经肝曲张静脉栓塞治疗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正在出血的患者,近期效果肯定,方法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静脉曲张 出血 治疗 经皮曲张静脉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经肝门静脉栓塞食管胃底静脉治疗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青 兰春虎 赵玲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1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 经皮门静脉栓塞 静脉治疗 食管 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经肝静脉曲张栓塞术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的关键技术及远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明艳 胡锦华 +3 位作者 王广川 崔屹 刘福利 张春清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3年第4期196-200,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静脉曲张栓塞术(PTVE)的关键技术,分析其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PTVE治疗并长期随访的153例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术后1、3、5年累计未出血率分别为96.6%、72.5%、54.6%。,累...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静脉曲张栓塞术(PTVE)的关键技术,分析其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PTVE治疗并长期随访的153例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术后1、3、5年累计未出血率分别为96.6%、72.5%、54.6%。,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5.3%、72.1%、43.4%。Cox回归分析表明Child-Pugh分级(RR2.40,95%CI 1.23~4.58,P=0.04)和曲张静脉程度(RR 2.03,95%CI 1.16~4.34,P=0.04)为再出血的独立预测因素,Child-Pugh分级是判断预后的唯一影响因素(RR 2.65,95%CI 1.32~6.91,P=0.04)。结论根据曲张静脉特点选择不同组织胶注射方式对提高食管胃静脉曲张栓塞术的远期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 并发症 经皮静脉曲张栓塞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胃静脉曲张出血的经皮经肝栓塞术和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术比较及预测影响再出血和死亡的风险因素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晶 王广川 +2 位作者 胡锦华 崔屹 张春清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408-414,共7页
目的:比较经皮经肝胃静脉曲张栓塞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variceal embolization,PTVE)和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术(gastric variceal obturation,GVO)治疗胃静脉曲张出血的安全性和远期疗效以及预测影响再出血和死亡的风险因素.方法:... 目的:比较经皮经肝胃静脉曲张栓塞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variceal embolization,PTVE)和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术(gastric variceal obturation,GVO)治疗胃静脉曲张出血的安全性和远期疗效以及预测影响再出血和死亡的风险因素.方法:纳入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行PTVE或GVO患者118例,比较两种手术治疗后患者再出血率、生存率和并发症的情况,采用COX回归分析模型探讨影响再出血和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PTVE组(n=51例)随访25.86 mo±7.67 mo,8例(15.7%)发生再出血,6例(11.8%)死亡;GOV组(n=67例)随访19.85 mo±13.12 mo,25(37.3%)例发生再出血,9例(13.4%)死亡.两组再出血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23,P=0.013);PTVE组患者1年、2年、3年累计未出血发生率分别为91%、81.3%、76.7%,而GOV组患者1年、2年、3年累计未出血发生率分别为68.6%、49.5%、4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两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3,P=0.788);PTVE组患者1年、2年、3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3.4%、89.6%、73.6%,而GOV组患者1年、2年、3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1.3%、84.9%、6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影响再出血发生率的因素有:治疗方式(P=0.006)、Child分级(P=0.022)、HVPG>16 mmHg(P=0.039)、脾栓或脾切(P=0.000)和红色征(P=0.003);Child分级是影响生存率唯一预测因子(P=0.00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249,P=0.705).结论:从远期疗效看,PTVE优于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是安全且有效治疗胃静脉曲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 门静脉高压 经皮静脉曲张栓塞 内镜下组织胶注射 组织黏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肝曲张静脉栓塞术联合部分脾栓塞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学静 贾广志 李建明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0年第3期245-247,共3页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常见的并发症,来势凶猛,出血量大,病死率高,静脉套扎及硬化剂治疗效果不满意,短期出血率较高。单纯经皮穿肝曲张静脉栓塞术(percutaneoustranshe—paticvaricealembolization,PTVE)急性...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常见的并发症,来势凶猛,出血量大,病死率高,静脉套扎及硬化剂治疗效果不满意,短期出血率较高。单纯经皮穿肝曲张静脉栓塞术(percutaneoustranshe—paticvaricealembolization,PTVE)急性止血效果好,但术后复发出血率高.远期疗效不理想。为此,笔者在既往PTVE基础上.联合部分脾栓塞术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曲张静脉栓塞 部分脾栓塞 治疗效果 经皮穿 临床应用 硬化门静脉高压 静脉套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经肝TH胶灌注栓塞术与内镜下注射TH胶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娟 吴伟 吴金明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557-559,共3页
目的比较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TH胶)作为栓塞材料行经皮肝穿刺门静脉胃冠状静脉栓塞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varices embolization,PTVE)和内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注射TH胶术的远期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将150例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破... 目的比较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TH胶)作为栓塞材料行经皮肝穿刺门静脉胃冠状静脉栓塞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varices embolization,PTVE)和内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注射TH胶术的远期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将150例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行经皮肝TH胶灌注胃冠状静脉栓塞术联合部分脾脏栓塞术和内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注射TH胶术。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止血率达100%。随访3年,行PTVE的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再出血率为25.00%,而内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注射TH胶术的患者的再出血率为53.24%。结论 PTVE手术安全,创伤小,止血率高,再出血率低,是治疗门脉高压并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门静脉冠状静脉栓塞 门脉高压 食管静脉曲张 TH胶 冠状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肝穿胃冠状静脉栓塞术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8
16
作者 马立伟 苏国权 《河北医药》 CAS 2009年第21期2967-2968,共2页
关键词 食管和静脉曲张 经皮穿冠状静脉栓塞 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经皮经肝门静脉栓塞术的护理 被引量:2
17
作者 芦芳 周敏新 +1 位作者 项灿宏 孙静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年第7期33-34,共2页
目的探讨晚期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经皮经肝门静脉栓塞术的护理。方法对3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经皮经肝门静脉栓塞术的护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3例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其中2例成功实施联合肝叶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手术切除,1例因发生腹腔... 目的探讨晚期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经皮经肝门静脉栓塞术的护理。方法对3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经皮经肝门静脉栓塞术的护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3例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其中2例成功实施联合肝叶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手术切除,1例因发生腹腔转移未进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结论完善术前准备、加强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以及胆道引流管的护理,术后做好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是晚期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经皮经肝门静脉栓塞术的护理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部胆管癌 晚期 经皮门静脉栓塞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与经皮肝穿刺胃冠状静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杰 闵林玲 +2 位作者 潘金 母燕玲 姚勇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9期1191-1195,共5页
目的:比较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手术(TIPS)与经皮肝穿刺胃冠状静脉栓塞术(PTVE)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的疗效。方法:选取肝硬化EGVB患者135例,将采用TIPS治疗的患者纳入TIPS组(93例),将采用PTVE治疗的患者纳入P... 目的:比较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手术(TIPS)与经皮肝穿刺胃冠状静脉栓塞术(PTVE)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的疗效。方法:选取肝硬化EGVB患者135例,将采用TIPS治疗的患者纳入TIPS组(93例),将采用PTVE治疗的患者纳入PTVE组(42例)。于术前和术后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外周血白细胞(WBC)、红细胞(RBC)和血小板(PLT),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指标[门静脉直径(PVD)、门静脉流速(PVV)和脾静脉流速(SVV)]以及肝功能指标[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和白蛋白(ALB)]。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外周血WBC、RBC和PLT,PVD、PVV和SVV,以及AST、TBIL和AL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个月,两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较术前改善,且TIPS组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较PTVE组减轻(均P<0.05);两组患者WBC和PLT水平较术前升高,且TIPS组高于PTVE组(均P<0.05);两组患者RB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PVD较术前降低,PVV和SVV较术前升高,且TIPS组PVD低于PTVE组,PVV和SVV高于PTVE组(均P<0.05);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IPS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PTVE组(P<0.05)。结论:肝硬化EGVB患者采用TIPS进行治疗,可有效减轻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降低门静脉压力,提高患者外周血WBC和PLT,改善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且对患者肝功能影响较小,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经颈静脉内门腔静脉分流 经皮穿刺冠状静脉栓塞 门脉系统 血流动力学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胃冠状静脉栓塞术后预防肝穿刺道出血的方法探讨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金保 权晖 +1 位作者 薛克 杨卷红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3-75,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胃冠状静脉栓塞术(PTVE)后预防肝穿刺道出血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12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行PTVE术后分别采用穿刺道填塞明胶海绵条和金属弹簧圈栓塞穿刺道两种方法预防术后腹腔内出血...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胃冠状静脉栓塞术(PTVE)后预防肝穿刺道出血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12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行PTVE术后分别采用穿刺道填塞明胶海绵条和金属弹簧圈栓塞穿刺道两种方法预防术后腹腔内出血的疗效。结果 58例患者采用穿刺道填塞明胶海绵条,54例用金属弹簧圈栓塞穿刺道,术中发生弹簧圈脱入肝静脉,进入左肺动脉小分支1例。术后随访未发生肝穿相关的腹腔内出血病例。结论 PTVE术后采用弹簧圈或明胶海绵条栓塞穿刺道简单、有效,是预防术后腹腔内出血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内出血 经皮食管静脉曲张栓塞 穿刺道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肝动脉栓塞术联合I 125粒子导管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疗效分析
20
作者 袁叶菊 徐成臣 +3 位作者 陶新光 李瑞 陈挺松 谢应海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8期1718-1722,共5页
目的探讨经导管肝动脉栓塞术联合I125粒子导管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疗效分析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1月在上海市某医院就诊的30例原发性肝癌合并门脉癌栓患者的临床资料,30例均行TAE联合I125粒子导管... 目的探讨经导管肝动脉栓塞术联合I125粒子导管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疗效分析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1月在上海市某医院就诊的30例原发性肝癌合并门脉癌栓患者的临床资料,30例均行TAE联合I125粒子导管植入治疗。每例患者植入粒子数量20~60粒,平均(32.67±12.66)粒,粒子活度为0.8 mCi/粒,长度约为5 mm、直径约0.8 mm,射线有效半径为17 mm,半衰期为59.6 d。植入粒子条1条16例,植入粒子条2条14例。评价指标包括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癌栓术前术后对比,甲胎蛋白及肝功能指标术前术后对比,患者总生存期及治疗有效率、累计生存率。结果30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后10例患者感疼痛,5例患者出现发热,3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对症处理均缓解。癌栓长径术前平均(61.05±12.64)mm,术后平均(42.09±10.92)mm,癌栓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前及术后肝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例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和1年的累计生存率分别86.67%(26/30)、63.34%(19/30)和33.34%(11/30)。随访期内有10例患者接受再次TAE治疗(累计24例次),19例患者死亡。其中最长生存15个月,目前11例患者仍生存,平均中位生存时间为(8.37±3.59)个月。结论TAE联合I125粒子导管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脉癌栓安全可行,能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动脉栓塞 原发性 门静脉癌栓 放射性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