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例高龄肠梗阻患者长期留置经肛型肠梗阻导管的护理体会
1
作者 张佳 孙鑫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4年第3期80-84,共5页
本文总结1例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合并肠梗阻的老年患者长期留置经肛型肠梗阻导管的护理经验。护理重点包括合理固定,防止管路脱出;保护皮肤,预防压疮发生;保持管路通畅,确保有效引流;制定饮食方案,满足营养摄入;合理锻炼,预防并发症;加... 本文总结1例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合并肠梗阻的老年患者长期留置经肛型肠梗阻导管的护理经验。护理重点包括合理固定,防止管路脱出;保护皮肤,预防压疮发生;保持管路通畅,确保有效引流;制定饮食方案,满足营养摄入;合理锻炼,预防并发症;加强心理护理,促进患者康复。经过多学科联合诊治和护理,患者腹痛、腹胀明显缓解,肠功能较前恢复,最终成功拔除经肛型肠梗阻导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阻 经肛型肠梗阻导管 胆囊炎 导管固定 压疮 营养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肛型肠梗阻导管治疗结肠恶性梗阻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徐元顺 杜洪涛 +1 位作者 邵国庆 李德春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23期214-216,共3页
目的探讨经肛型肠梗阻导管减压治疗结肠恶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结肠恶性梗阻患者予以经肛型肠梗阻导管减压治疗,观察梗阻症状缓解情况。结果29例患者置管成功,2d内梗阻症状均获明显缓解,术前腹围较置管前明显减小,经7... 目的探讨经肛型肠梗阻导管减压治疗结肠恶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结肠恶性梗阻患者予以经肛型肠梗阻导管减压治疗,观察梗阻症状缓解情况。结果29例患者置管成功,2d内梗阻症状均获明显缓解,术前腹围较置管前明显减小,经7~14d减压后均顺利进行I期手术,术后恢复良好,随访无不良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肛型肠梗阻导管减压治疗结肠恶性梗阻有效、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肛型肠梗阻导管 结肠恶性梗阻 减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伴肠梗阻行经肛型肠梗阻导管置入联合限期手术治疗的可行性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蔡国军 王露佳 +1 位作者 高聪 沈宇江 《现代实用医学》 2016年第8期1072-1073,共2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梗阻患者实施经肛型梗阻导管置入治疗的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结直肠癌伴肠梗阻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单纯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肛型梗阻导管置入限期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肠蠕...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梗阻患者实施经肛型梗阻导管置入治疗的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结直肠癌伴肠梗阻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单纯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肛型梗阻导管置入限期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均短于对照组(均<0.05),腹围、胃管引流量均小于对照组(均<0.05)。治疗后,两组内毒素和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7%)低于对照组(27.9%,<0.05)。结论结直肠癌梗阻患者实施肛型梗阻导管置入手术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肠梗阻 限期手术 经肛型肠梗阻导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肛型肠梗阻导管在结直肠癌并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吕永晨 路明 孙英杰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11期120-120,122,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经肛型肠梗阻导管治疗结直肠癌致肠梗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9月—2013年3月收治的64例结直肠癌致肠梗阻患者,其中对照组38例患者术前未接受经肛型肠梗阻导管治疗,治疗组26例患者接受经肛型肠梗阻导管治疗... 目的研究分析经肛型肠梗阻导管治疗结直肠癌致肠梗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9月—2013年3月收治的64例结直肠癌致肠梗阻患者,其中对照组38例患者术前未接受经肛型肠梗阻导管治疗,治疗组26例患者接受经肛型肠梗阻导管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术前未接受肠梗阻导管治疗组的一期吻合率为30%;术前接受肠梗阻导管治疗组的一期吻合率为100%,两组的优良率对比差异显著,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现术后不良反应率对比无明显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进行经肛型肠梗阻导管治疗,可有效改善结直肠癌致肠梗阻患者整体状况,一期吻合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医学中广泛推广与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肛型肠梗阻导管治疗 结直肠癌致肠梗阻 一期吻合 临床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例恶性肠梗阻病人经肛型肠梗阻导管治疗的护理 被引量:4
5
作者 吕然 《全科护理》 2013年第5期407-407,共1页
对25例恶性肠梗阻病人给予经肛型肠梗阻导管治疗,从安全、冲洗、堵管处理、营养、心理等方面给予护理,结果25例病人均于放置导管2d后症状得以缓解,17例病人经内镜治疗解除梗阻后5d~7d行I期肿瘤切除吻合术或造瘘术,术后均恢复良好,无感... 对25例恶性肠梗阻病人给予经肛型肠梗阻导管治疗,从安全、冲洗、堵管处理、营养、心理等方面给予护理,结果25例病人均于放置导管2d后症状得以缓解,17例病人经内镜治疗解除梗阻后5d~7d行I期肿瘤切除吻合术或造瘘术,术后均恢复良好,无感染及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发生,8例病人为姑息性治疗,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肠梗阻 经肛型肠梗阻导管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肛型肠梗阻导管治疗恶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和护理 被引量:6
6
作者 王静 袁艺 《全科护理》 2015年第17期1585-1588,共4页
[目的]探讨经肛型肠梗阻导管治疗结直肠癌相关性肠梗阻的护理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2013年我科收治的18例结直肠癌性梗阻病人,接受经肛型肠梗阻导管置入治疗,以同期10例未接受置管治疗的病例进行比对。[结果]18例肠梗阻病... [目的]探讨经肛型肠梗阻导管治疗结直肠癌相关性肠梗阻的护理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2013年我科收治的18例结直肠癌性梗阻病人,接受经肛型肠梗阻导管置入治疗,以同期10例未接受置管治疗的病例进行比对。[结果]18例肠梗阻病人在接受经肛型肠梗阻导管置入治疗后临床症状、腹部体征和X线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生存质量评分明显提高,且较未接受置管治疗的病例改善明显。18例经置管治疗的病人有11例完成Ⅰ期手术切除,其中仅2例同时行预防性造瘘手术;10例未经置管治疗的病人4例行急诊手术治疗,6例行预防性或永久性造瘘手术。[结论]经肛型肠梗阻导管能有效改善恶性肠梗阻症状,有助后续手术切除或辅助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肠梗阻 经肛型肠梗阻导管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肛型肠梗阻导管在结直肠恶性肿瘤肠梗阻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江波 《淮海医药》 CAS 2022年第3期272-275,共4页
目的:探讨经肛型肠梗阻减压导管在结直肠恶性肿瘤肠梗阻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某院结直肠癌导致急性肠梗阻患者62例,其中28例行经肛型肠梗阻导管置入术(经肛型导管组),冲洗引流后行手术治疗,34例行常规禁食胃肠减压等常规处... 目的:探讨经肛型肠梗阻减压导管在结直肠恶性肿瘤肠梗阻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某院结直肠癌导致急性肠梗阻患者62例,其中28例行经肛型肠梗阻导管置入术(经肛型导管组),冲洗引流后行手术治疗,34例行常规禁食胃肠减压等常规处理(常规治疗组),处理后行手术治疗。分析2组短期疗效、一期切除吻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住院时间。结果:经肛型导管组患者腹痛腹胀症状缓解率为82.1%,高于常规治疗组的26.5%(P<0.05),腹围减少量为(7.964±3.214)cm,高于常规治疗组的(2.912±2.563)cm(P<0.05);经肛型导管组一期切除吻合率为92.9%,高于常规治疗组的29.4%(P<0.05),平均住院时间(15.286±4.090)d,少于常规治疗组的(20.588±4.349)d(P<0.05);经肛型导管组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17.8%,低于常规治疗组的52.9%(P<0.05)。结论:经肛型肠梗阻导管治疗结直肠恶性肿瘤导致的肠梗阻安全有效,可作为治疗结直肠恶性梗阻的优选术前准备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肠梗阻 经肛型肠梗阻导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肛型肠梗阻导管在梗阻性左半结直肠癌术前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8
作者 沈毅慧 刘江奎 +2 位作者 李桓 罗俊 牛志浩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4年第17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经肛型肠梗阻导管置入术在梗阻性左半结直肠癌中作为术前准备的应用价值。方法2007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47例梗阻性左半结直肠癌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25例)和导管组(22例),对照组给予术中结肠灌洗后行I期肿... 目的探讨经肛型肠梗阻导管置入术在梗阻性左半结直肠癌中作为术前准备的应用价值。方法2007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47例梗阻性左半结直肠癌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25例)和导管组(22例),对照组给予术中结肠灌洗后行I期肿瘤切除吻合术,导管组术前置入经肛型肠梗阻导管减压后,再行Ⅰ期肿瘤切除吻合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排气时间、禁食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导管组22例,20例置管成功,成功率90.9%(20/22),减压冲洗后均成功行I期肿瘤切除吻合术。对照组23例行术中结肠灌洗,肿瘤Ⅰ期切除吻合。导管组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排气时间、禁食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12.78±2.07)h比(18.01±3.42)h,(78.76±11.43)h比(96.38±13.09)h,(3.18±1.76)d比(5.51±2.95)d,(10.23±2.33)d比(15.86±6.74)d,(25437.43±2343.67)元比(31051.32±2542.73)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O.05)。对照组术后发生吻合121瘘2例,腹腔感染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7.4%(4/23),导管组无吻合口瘘和腹腔感染发生,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肛型肠梗阻导管置入术应用于梗阻性左半结直肠癌的术前准备,可提高I期吻合率,能降低术后并发症,促进术后恢复速度,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肠梗阻 经肛型肠梗阻导管
原文传递
生长抑素联合经肛型肠梗阻导管在结肠恶性肠梗阻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9
作者 许莹辉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21年第5期17-19,共3页
为探讨生长抑素联合经肛型肠梗阻导管在结肠恶性肠梗阻中的应用效果,回顾2018年12月至2020年6月于我科术前放置经肛型肠梗阻导管并持续静脉泵注生长抑素治疗的33例结肠恶性肠梗阻患者(观察组)资料,以及2016年6月至2018年11月术前仅持续... 为探讨生长抑素联合经肛型肠梗阻导管在结肠恶性肠梗阻中的应用效果,回顾2018年12月至2020年6月于我科术前放置经肛型肠梗阻导管并持续静脉泵注生长抑素治疗的33例结肠恶性肠梗阻患者(观察组)资料,以及2016年6月至2018年11月术前仅持续静脉泵注生长抑素而未放置经肛型肠梗阻导管治疗的27例患者(对照组)资料,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治疗3d时观察组腹围减小率[(18.90±2.59)%]明显大于对照组[(12.63±1.95)%],近端结肠最大横径[(1.75±0.53)cm]明显小于对照组[(2.46±0.59)cm],P<0.05。观察组一期根治性切除吻合率(39.39%)明显高于对照组(25.93%),且腹腔镜下一期吻合率(61.54%)高于对照组(14.29%),术后切口感染率(12.12%)明显低于对照组(40.74%),P<0.05。结果表明,生长抑素联合经肛型肠梗阻导管用于结肠恶性肠梗阻患者安全可行,可快速缓解肠梗阻症状,有助于提高一期切除吻合率,降低术后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肠梗阻 生长抑素 经肛型肠梗阻导管 效果
原文传递
急性左半结肠恶性梗阻患者以经肛型肠梗阻减压导管治疗的护理 被引量:1
10
作者 田子巧 庞林薇 黄倩倩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第19期90-90,共1页
目的将有效护理干预应用在接受经肛型肠梗阻减压导管治疗的急性左半结肠恶性梗阻患者中,分析和研究护理效果。方法分析本院所收入并开展经肛型肠梗阻减压导管治疗及护理的50例急性左半结肠恶性梗阻患者,参考护理干预措施不同实行分组处... 目的将有效护理干预应用在接受经肛型肠梗阻减压导管治疗的急性左半结肠恶性梗阻患者中,分析和研究护理效果。方法分析本院所收入并开展经肛型肠梗阻减压导管治疗及护理的50例急性左半结肠恶性梗阻患者,参考护理干预措施不同实行分组处理,一般护理干预用于参照组25例患者,综合护理干预用于实验组25例患者,分析并统计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总计率、护理满意合计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不良事件总计率8.00%对比参照组患者统计值36.00%,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合计率96.00%对比参照组患者统计值76.00%,P<0.05。结论在接受经肛型肠梗阻减压导管治疗的急性左半结肠恶性梗阻患者中实行有效护理干预展示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左半结肠恶性梗阻 经肛肠梗阻减压导管治疗 护理
原文传递
DSA下经肛门置入肠梗阻导管并辅助结肠镜下活检在结直肠肿瘤所致急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李旭彤 于海洋 +2 位作者 曹双军 王红禄 任正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10期79-80,共2页
目的评价经肛门置入肠梗阻导管在结直肠肿瘤所致急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5例结直肠肿瘤所致急性完全性机械性肠梗阻患者在DSA辅助下,行经肛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术后冲洗引流1周,观察患者症状缓解情况、腹围、立位腹平片等的变... 目的评价经肛门置入肠梗阻导管在结直肠肿瘤所致急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5例结直肠肿瘤所致急性完全性机械性肠梗阻患者在DSA辅助下,行经肛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术后冲洗引流1周,观察患者症状缓解情况、腹围、立位腹平片等的变化,评定减压效果,再行电子结肠镜检查进一步明确梗阻部位并取活检病理检查后行一期根治手术。结果 15例患者经置管减压引流后腹痛缓解,腹胀、呕吐症状消失;置管后第5天,胃管及肠梗阻导管引流量、腹围、腹部X线所显示梗阻近端肠管横径均明显减少,梗阻症状明显缓解。所有病例缓解后均接受电子结肠镜检查,取活检病理检查明确为恶性。再行一期结直肠癌根治术,术后无吻合口漏、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DSA下经肛置入减压导管并辅助活检定性在癌性肠梗阻的治疗中,具有准确、有效、安全、经济的特征,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肠梗阻 经肛型肠梗阻导管 电子结肠镜 D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肛型肠梗阻减压导管在急性结直肠癌性梗阻中的治疗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孔卓明 《当代医学》 2011年第27期54-54,共1页
目的观察评价经肛型肠梗阻减压导管在急性结直肠癌性梗阻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将2008年11月~2011年2月收治的39例急性结直肠癌性梗阻患者遵照知情同意原则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9例采用常规胃肠减压方法,观察组20例采用经肛型肠梗阻减压导... 目的观察评价经肛型肠梗阻减压导管在急性结直肠癌性梗阻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将2008年11月~2011年2月收治的39例急性结直肠癌性梗阻患者遵照知情同意原则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9例采用常规胃肠减压方法,观察组20例采用经肛型肠梗阻减压导管,比较分析两种方法在急性结直肠癌性梗阻中的治疗作用。结果两组患者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自主排气恢复时间、胃肠减压量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肛型肠梗阻减压导管在急性结直肠癌性梗阻中的治疗作用显著,在缓解腹痛、腹胀,恢复自主排气以及胃肠减压量方面均体现了治疗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肠梗阻 经肛肠梗阻减压导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肛型肠梗阻减压导管在急性低位结直肠梗阻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3
作者 罗文红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2期26-27,共2页
目的:探讨经肛型肠梗阻减压导管治疗急性低位结直肠梗阻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急性低位结直肠梗阻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肛型肠梗阻减压导管进行治疗,比... 目的:探讨经肛型肠梗阻减压导管治疗急性低位结直肠梗阻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急性低位结直肠梗阻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肛型肠梗阻减压导管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腹痛、腹胀症状消失时间和自主排气时间都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肠减压量也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4.08%,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23%。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肛型肠梗阻减压导管进行急性低位结直肠梗阻的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情况,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疗效果,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肛肠梗阻减压导管 急性低位结直肠梗阻 手术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经肛型肠梗阻减压导管在急性低位结直肠梗阻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4
作者 钟华友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4期119-120,共2页
目的:探讨经肛型肠梗阻减压导管在急性低位结直肠梗阻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4例急性低位结直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1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我们使用常规治疗... 目的:探讨经肛型肠梗阻减压导管在急性低位结直肠梗阻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4例急性低位结直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1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我们使用常规治疗方法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治疗,使用经肛型肠梗阻减压导管对观察组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腹围、引流量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腹围明显小于对照组的患者,其引流量明显多于对照组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经肛型肠梗阻减压导管可以有效地减少急性低位结直肠梗阻患者的腹围,引流其肠内容物,为后期进行外科手术做好准备,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低位结直肠梗阻 经肛肠梗阻减压导管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梗阻导管减压联合肠内营养在结直肠癌性梗阻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志强 卢云锋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3年第4期10-11,共2页
目的评价经肛肠梗阻导管减压联合肠内营养在急性结直肠癌性梗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7例急性完全性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经肛门置入肠梗阻导管,42例成功置入导管,减压成功后给予肠内营养,肠内营养6~7d后手术。检测入院时、术晨的血... 目的评价经肛肠梗阻导管减压联合肠内营养在急性结直肠癌性梗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7例急性完全性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经肛门置入肠梗阻导管,42例成功置入导管,减压成功后给予肠内营养,肠内营养6~7d后手术。检测入院时、术晨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水平。结果 42例患者术晨的血清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和转铁蛋白水平,与入院时比较均有明显提高(P<0.05,P<0.01)。全部患者成功行结直肠癌Ⅰ期根治切除吻合术,术后恢复顺利,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经肛门置入肠梗阻导管减压联合肠内营养可以改善结直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的术前营养状况,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肠梗阻 经肛型肠梗阻导管 肠内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梗阻导管减压后行肠内营养治疗梗阻性左半结直肠癌 被引量:11
16
作者 蒋邦好 谢志荣 梁伟雄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8期18-19,共2页
目的探讨术前经肛放置肠梗阻导管联合肠内营养对梗阻性左结直肠癌的治疗作用。方法 2009年6月至2011年9月,对该院收治的梗阻性左结直肠癌患者24例实施经肛门置入肠梗阻导管减压,减压成功后给予肠内营养,治疗5~7d后实施手术。观察置管后... 目的探讨术前经肛放置肠梗阻导管联合肠内营养对梗阻性左结直肠癌的治疗作用。方法 2009年6月至2011年9月,对该院收治的梗阻性左结直肠癌患者24例实施经肛门置入肠梗阻导管减压,减压成功后给予肠内营养,治疗5~7d后实施手术。观察置管后第24小时、48h肠梗阻缓解率、净引流量(引出量-冲洗量)。检测入院时、术前1h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结果 24例患者中15例梗阻症状明显缓解,实施肠内营养后,术前1h各项营养指标对比均有显著改善。结论梗阻性左半结直肠癌经肛门置入肠梗阻导管减压成功后实施肠内营养是可行的,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肛型肠梗阻导管 肠内营养 左结癌 直肠癌 梗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肠镜导管减压术在结直肠癌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车彦鹏 李春雨 宋文卿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4期133-133,135,共2页
目的:探讨经肛门置入肠梗阻减压导管治疗结直肠癌性肠梗阻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我院2006年6月~2010年6月37例结直肠癌性肠梗阻患者,在结肠镜和X线指引下经肛门将肠梗阻导管置入梗阻部位近段肠管进行减压、引流等治疗后,观察症状缓解... 目的:探讨经肛门置入肠梗阻减压导管治疗结直肠癌性肠梗阻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我院2006年6月~2010年6月37例结直肠癌性肠梗阻患者,在结肠镜和X线指引下经肛门将肠梗阻导管置入梗阻部位近段肠管进行减压、引流等治疗后,观察症状缓解情况、腹围、立位腹平片等的变化,评定减压效果,再行一期根治切除吻合术。结果:37例患者中35例置管成功,12~36 h后所有患者腹痛、腹胀症状明显缓解,其中31例于48~96 h后腹痛、腹胀症状完全消失;2例失败。置管成功患者在置管前、后腹围比较,置管前(98±5)cm,24 h后为(81±3)cm,腹围明显减小(t=4.860,P=0.01)。立卧位腹平片肠管最大内径在置管前、后的比较,置管前(5.3±0.6)cm,48 h后平均(2.1±0.5)cm(t=3.790,P=0.01)。术后5~7 d均成功施行一期根治切除吻合术。结论:经肠梗阻导管减压、引流等治疗后再行一期根治切除吻合术,是治疗结直肠癌性肠梗阻的安全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阻 结直肠癌 经肛型肠梗阻导管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梗阻导管减压后一期手术救治梗阻性左半结直肠癌 被引量:8
18
作者 蒋邦好 梁伟雄 +4 位作者 谢志荣 罗劲根 郭兢津 张彤 李志刚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1年第4期15-16,共2页
目的探讨术前经肛放置肠梗阻导管对梗阻性左结直肠癌一期手术的作用。方法 将梗阻性左结直肠癌患者45例分为对照组及导管组,导管组经肛门置入肠梗阻导管减压,治疗5~7天后实施手术;对照组采取传统治疗方法。两组患者术中根据肠道清洁... 目的探讨术前经肛放置肠梗阻导管对梗阻性左结直肠癌一期手术的作用。方法 将梗阻性左结直肠癌患者45例分为对照组及导管组,导管组经肛门置入肠梗阻导管减压,治疗5~7天后实施手术;对照组采取传统治疗方法。两组患者术中根据肠道清洁程度决定是否行一期手术,比较两组入院24小时梗阻缓解率、术中肠道清洁情况、一期手术的比率。结果导管组有17例成功放置导管并成功实施减压引流。入院治疗24小时后,导管组梗阻缓解率为68.2%,对照组为13.0%。导管组一期手术率为72.3%,对照组为8.7%。结论经肛门置入肠梗阻导管治疗梗阻性左半结直肠癌效果显著,能解除急性梗阻,使大部分患者能实施一期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肛型肠梗阻导管 左结肠癌 直肠癌 梗阻 一期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轴导管技术在经肛插入型肠梗阻导管置入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9
作者 杨光耀 胡红耀 +2 位作者 余笋 李腾飞 李兵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9期1100-1105,共6页
目的:探讨同轴导管技术在经肛插入型肠梗阻导管置入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2018年1月至2022年9月份于襄阳市襄州区人民医院采用同轴导管技术经肛门行肠梗阻导管置入的35例结肠梗阻患者;另选取同期采用传统方法(未采用导引导管同... 目的:探讨同轴导管技术在经肛插入型肠梗阻导管置入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2018年1月至2022年9月份于襄阳市襄州区人民医院采用同轴导管技术经肛门行肠梗阻导管置入的35例结肠梗阻患者;另选取同期采用传统方法(未采用导引导管同轴交换技术)经肛门置入肠梗阻导管的35例肠梗阻患者。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在手术时间、术中射线曝光时间以及治疗效果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肠梗阻导管均顺利经肛门置入,技术成功率达100%。其中采用同轴导管技术组患者,手术时间较采用传统术式置入组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80.69±21.85)min vs(157.06±48.48)min,P<0.001],术中射线曝光时间较传统术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5.04±7.11)min vs(49.19±14.40)min,P<0.001);两组患者预后比较,其中19例(27.1%)患者痊愈(同轴组8例,传统组11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0);19例(27.1%)患者后期行一期手术切除/结肠支架植入(同轴组11例,传统组8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0);27例(38.6%)患者术后肠梗阻症状得到明显好转(同轴组13例,传统组14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6);余5名患者(7.1%)经内科治疗无效和(或)失去手术机会,最终院内死亡或自动出院(同轴组3例,传统组2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在经肛插入型肠梗阻导管置入术中采用同轴导管技术可降低手术难度,缩短术程,减少射线曝光时间,降低术者及患者射线辐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轴导管技术 导引导管 肠梗阻 经肛插入肠梗阻导管置入
原文传递
肠功能预康复对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的加速康复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龚冠闻 成汇 +3 位作者 葛苗苗 刘江 潘华峰 江志伟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22年第1期56-60,共5页
目的观察肠功能的预康复措施对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0月江苏省中医院普外科收治的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64例,根据接受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导管组(28例)、支架组(16例)和急诊组(20例),其中导管组采... 目的观察肠功能的预康复措施对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0月江苏省中医院普外科收治的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64例,根据接受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导管组(28例)、支架组(16例)和急诊组(20例),其中导管组采用经肛型肠梗阻导管减压,联合早期无渣型肠内营养5~7 d后手术;支架组采用肠道支架减压,联合肠内营养、心肺功能锻炼、并行新辅助化疗后再手术;急诊组在入院后即行手术。观察三组腹腔镜成功率、一期吻合成功率、根治比例、手术时间,术后发热率、切口感染率,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并比较三组术后的炎症、营养、免疫指标。结果首次入院时,三组患者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预康复处理后,支架组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和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评分低于急诊组(P<0.05),导管组与急诊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预康复前后各指标比较,ASA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组和支架组腹腔镜成功率、一期吻合成功率高于急诊组(P<0.01),三组行根治性手术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后发热率、切口感染率均低于急诊组(P<0.05),支架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导管组、急诊组(P<0.05);支架组术后排气时间短于急诊组(P<0.05);导管组、支架组术后住院天数少于急诊组(P<0.05)。导管组、支架组的C反应蛋白、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指标均显著低于急诊组(P<0.01);两组的CD3^(+)、CD4^(+)和CD8^(+)T细胞计数均高于急诊组(P<0.05),CD4^(+)/CD8^(+)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功能的预康复措施,能有效提高手术质量,改善患者的炎症、营养和免疫状况,减少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加速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功能预康复 经肛型肠梗阻导管 肠道支架 结直肠癌 肠内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